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第1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长船”之岛
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及最大特征
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
探究克里特岛的环境有哪些优越之处
分析地图、问题探究
克里特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优越的环境造就了克里特文明
克诺索斯城
克诺索斯城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传说
传说和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探究克诺索斯城的“迷宫”之谜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考古发现的装饰物、小雕塑中可以看出克里特人对公牛的崇拜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克里特岛美丽的传说。
难点
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影响。
如何把握好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让学生了解米诺斯宫殿与克里特文明: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使了克里特文明的产生、有关米诺斯宫殿的传说与争议。教师可以按照以下这条线索进行教学:从历史传说到真实历史,分析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原因,再从历史真实遐想到美丽动人的传说,引发出有关对发生在克里特岛美丽传说的争议,最后可以让学生探索历史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由于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泉加上本课涉及到有关的传说来自于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有关内容,增加学生对克里特文明的了解,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因为本课处于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的作用就是要做到引人入胜,为本单元以下几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本课引言分两部分,前半部分节选《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诗句,诗句非常优美,可带领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到诗一样的奇境中;后半部分一方面对诗句进行了解释与说明,另一方面告诉学生克里特文明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内容。如:问题一,西方文明是在哪里发源的?问题二,你听说过盲诗人荷马及其作品吗?问题三,为什么在19世纪末以前,没有人知道克里特岛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克里特岛,去领略西方文明的风采吧。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长船’之岛”
主要阐释了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与克里特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正是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使了克里特文明的产生。教师可从克里特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入手,将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围环境等几个角度来分析它对发展商业贸易的有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造就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最后向学生介绍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特征及历史分期。
(1)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因素—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
由于克里特文明是本单元的重要概念,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在脑中建立起克里特文明的概念,所以很有必要增加有关克里特文明的介绍、克里特文明与其他文明间的关系及希腊地形图和地理知识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
教师可以从每届奥运会入手导入到克里特文明,说明克里特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如教师可向学生指出: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先后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中心,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存在于大约公元前2000~前1100年,晚于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但早于欧洲其他任何文明,是迄今发现的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教师可首先从课本《从空中俯瞰克里特岛》一图开始,让学生把握这个岛的形状特征:如长船般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从而使学生理解“长船”之岛之名的由来,对克里特岛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结合希腊地形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地理位置。它的地理环境对商业贸易极为理想。希腊人这样说:“如果我们有一条船,从尼罗河的河口往大海里开过去,我们这条船漂啊漂,第一个碰到的岛就是一个狭长的小岛,这个岛就是克里特岛。”它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间,周围的海面风平浪静,气候条件较宜于用桨或帆推动的小船航行,因而它的地理环境对商业贸易极为理想。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而克里特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各方海运皆受其节制,从而使它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水手从克里特岛可乘风扬帆地北达希腊大陆和黑海,东到地中海东部诸国家和岛屿,南抵埃及,西至地中海中部和西部的岛屿和沿海地区;不管朝哪一方向航行,几乎都可以始终见到陆地,因此航海者一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一点不用奇怪,克里特岛成为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中心。第二,周围环境。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它能吸取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就其地理位置看,希腊和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爱琴海处于地中海东部的西北隅,东接小亚细亚,西连希腊半岛,南与埃及、利比亚隔海相望。他们东航经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往南往东,也很容易到达埃及。这两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东方文明民族都使爱琴文明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文化创造上取得卓越成就。所以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熏陶,也有埃及的影响。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彩瓶、象牙和装饰品。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三,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方面它与大河文明有相近之处。和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在这里也表现得最为典型,既无欧陆冬季的严寒,更没有非洲夏日的酷热。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它的历史与文化。这种冬季多雨而夏日干爽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橄榄、葡萄的生长,充足的阳光和长年的和煦则激励居民喜爱户外活动。由于都属地中海气候,希腊和地中海东部与西部沿岸各地,虽为海外远隔的异国,却在自然环境方面有相近之处。
最后教师可以用的内容作如下小结: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不仅对商业发展,而且对文化发展也是很理想的。克里特岛人与外界的距离是近的,近到可以受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各种影响;然而又是远的,远到可以无忧无虑地保持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这一点使他们获得极大成功,无疑,正是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成了克里特文明,使之成为古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成为古代世界最优美、最有特色的文明。
(2)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特征
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至今还是未解之谜,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或提供一些线索,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讨空间即可。如:教师可以提问:克里特岛上的文明是谁创造出来的呢?除教材之外教师在此还可适当作一些补充,如:他们不是现在所说的希腊文明的创造者,而是来自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外来移民,后来也有埃及移民的加入。我们还不能确切的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因为他们的文字到现在还没有被识别出来。古代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斯吉人、勒勒吉人和卡利亚人。爱琴地区有不少地名以nth、ss为词尾,如希腊半岛的科林斯、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和小亚西岸的哈利卡纳苏斯等。从语言学来说,这种词尾非希腊语所有,从而说明爱琴地区的原先居民不是希腊人。学者们称之为地中海民族,他们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居民大概有较多的关系。最后可介绍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观点激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去探究。
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也是本目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掌握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重点介绍米诺斯宫殿,并指出它就是传说中的“迷宫”,目前所知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分期就是根据这一特点来划分的。在学习历史分期时教师可重点介绍新王宫时期:指出它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此时它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它的商站和殖民点则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亚的米利都,西北及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最西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克里特文明的繁荣维持了大约两个多世纪,在公元前15世纪突然遭到破坏,克诺索斯和其他各地区的宫殿先后被毁。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后来,克里特被希腊人占据,克里特的原有文化仅在少数边远地区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
教学建议,除了利用课本的图让学生对克里特岛有直观的感觉外,还要准备一张希腊地形图,利用地图设计问题如:它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之处?克里特岛周围环绕着哪几大洲?在它的周围先后曾出现过哪些著名的古代文明?气候条件如何?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以上这些内容对克里特文明的出现产生了哪些影响?师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最后注意适当进行归纳,如可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围环境等方面归纳克里特文明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目“克诺索斯城”
围绕克诺索斯城,引出了在民间久为传诵的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一段神奇传说,也引发了后人对发生在克诺索斯城有关米诺斯传说的争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具有鉴赏世界古典文化的兴趣和能力;②帮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见闻,领悟米诺斯文明,培养正确分析和判断历史的能力。
(1)走近克诺索斯城
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来进一步了解克诺索斯城。
1.克诺索斯城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这里的米诺斯文明就是克里特文明。由于有关克诺索斯城的记载大都见于古希腊神话中,而且本课中也多次提到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除书中提到的外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古希腊神话与广为流传的《荷马史诗》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对本目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具有鉴赏世界古典文化的兴趣和能力。补充介绍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点:第一,关于希腊神话的起源,由于古希腊神话产生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的生产力和认识能力极端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如狂风暴雨、闪电雷鸣,人们总以为有什么神在左右着。因此,就产生各种各样的神话。还有,当时人们无力征服自然,往往产生幻想,总想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帮助人们。如果有哪个人特别有本事,大家也就把他神化了。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神话艺术是人民的幻想,是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神话艺术是起源于巫术和宗教的祭祀、礼仪。从哲学的角度,神话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认识论以及最古老的思维方法,比拟类推的产物。第二,为什么要叫荷马史诗?相传这史诗是一位瞎了眼睛的诗人荷马创作的。实际上是经过几百年口头相传到盲诗人荷马,最后整理定型。是神话,为什么叫史诗?因为《荷马史诗》虽然叙述很多神话,但内容有反映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希腊氏族公社末期的历史传说。即使神话,其间也有被奉为神的英雄的故事。也就是说古希腊神话,随着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神话中传说的成分大大增加了。它是后世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希腊社会重要的文字材料。《荷马史诗》的具体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叙事诗。描写的都是迈锡尼文明末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在今土耳其西北查纳卡累省)的故事。第三,荷马并不是历史的见证人,他是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写公元前1192-前1183年发生的故事。但是,凭着广博的见闻、长时间流浪的经历和高贵的心灵,荷马体验到了人类的伟大历史,然后他用吟唱的方法把它讲给周围的人听,一直流传到今天。后人又不断整理荷马的这部史诗,直到公元前6世纪才有写本,公元前3或前2世纪才有定本。这部史诗整理了当时希腊人的思想。但在19世纪以前,没有人相信它的真实性。第四,古希腊神话的特点是每个神都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职务有分工,马克思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它具有不朽的魅力,直到现在它还对我们产生着影响。
此外教师还可指出:克诺索斯城也在史书上有过记载,如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称米诺斯为海上统治者,说他“是一个征服了许多土地并且是一个在战争中经常取得成功的国王”。修昔底德则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分。”在修昔底德看来,克里特传说具有某种确切的成分。后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有条件的话,可在课后组织学生开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会。
2.克诺索斯城的辉煌历史
克诺索斯城中的王宫可以说是克里特文明的历史见证。现在王宫遗址已得到充分发掘和部分复原,实际上,目前所知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利用课本的图和有关知识之外,还可以收集更多的图片资料和大量的史实,来向学生展示克里特文明的辉煌历史。让学生知道:克诺索斯城的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它既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因为宫中有众多的库房、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各地宫殿经常遭到破坏而后又重新修建,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被誉之为“迷宫”。
关于克诺索斯城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这个问题在第二课中有具体的介绍,在此只能做简单的介绍,为第二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最后教师可作如下概述: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是以传说中的国王米诺斯的名字命名的。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不怀疑这一文明确实存在过。荷马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叙述的英雄和诸神的故事,早先曾被学者们当作民间神话而不予考虑。但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希·谢里曼深信这些故事。他发誓要找到并发掘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为了海伦而进行战争的所在地特洛伊古城。他靠私运茶叶到俄国弄到了必需的资金,于1870年开始探索。他获得了巨大成功,发现了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和伯罗奔尼撒的美锡尼的遗址。虽然他的某些成果对考古学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他热情有余,专业知识不足,令人失望地将若干文化层的遗物不加区分、杂乱地收集在一起,但是,希腊存在过古典期以前的文明这一点从此得到证明。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现了米诺斯文明的中心,从而证明克诺索斯城的米诺斯宫殿是真实存在的。
(2)美丽的传说
本段教材内容故事情节非常生动,引人入胜,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阅读、讲述,也可组织课本剧让学生表演。另外为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传说,教师对古希腊神谱中的人物做一些介绍,如最主要的十二大主神。由于今日所知的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希腊文学,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希腊文学作品:包括《荷马史诗》和《奥德赛》,赫西奥德(Hesiod)的《工作与伊里亚德时日》和《神谱》,奥维德的《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及艾斯克勒斯、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和尤利比提斯的戏剧等等。
在本段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迷宫”“米诺陶洛斯”必须让学生掌握。教师可围绕“迷宫”迷在哪里?组织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迷宫”主人之谜;第二,“米诺斯”之谜;第三,牛怪之谜;第四,结构之谜。在介绍传说时教师可适当增加其他一些历史传说,如爱琴海的由来(见课本)、奥运会的由来、马拉松比赛的由来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历史传说的兴趣。
本课最后讲到学者对发生在克诺索斯城有关米诺斯传说的争议。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把握好传说和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补充考古发掘的带有公牛标志的装饰品和课本中人祭的资料来证实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学习这段教材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收集资料以辩论会形式作进一步的探究。
最后建议教师在讲授本课时一定要注重它在本单元的作用,做到既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前后知识的循序渐进,后面的知识不要作过多的展开。本课涉及到历史传说与历史真实,注意把握好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长船”之岛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克里特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关键原因,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克里特文明与西方文明、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与克里特文明之间关系的知识有哪些,掌握到什么程度。例如,你知道今天奥运会起源在哪里?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最早在哪里?等等,然后进入本课学习。利用课本的地图,另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一幅希腊地形图,让学生能在图中准确地掌握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及形状特征。在学生阅读本目第二段后,可结合地理知识设计问题,思考分析克里特岛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联系有关历史知识思考克里特岛周围环绕着哪几大洲?在它的周围先后曾出现过哪些著名的古代文明?最后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提示学生来概括促使克里特文明产生的优越环境:第一,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环境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第二,周围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吸取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第三,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方面与大河文明有相近之处。
克诺索斯城。1.利用课本插图《位于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诺索斯城》,让学生准确把握克诺索斯城的具体位置,同时图上还突出了它的周边地区:特洛伊、迈锡尼。在此教师可以补充有关特洛伊、迈锡尼的一些知识。2.结合书中的考古发现,如可利用本目中其他四幅图《从空中俯瞰克诺索斯宫殿遗址及周围环境》《克诺索斯宫殿复原图》《米诺斯宫的北入口》《米诺斯宫的南入口》,使学生了解历史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得出:正是在历史传说的基础上使人们发现了克里特文明,了解到克诺索斯城辉煌历史。3.本目第三、第四段是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美丽传说,教师可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如:发生在克诺索斯城中的神话传说是真是假?克诺索斯城的“迷宫”谜在哪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在讨论中激励学生了解更多的美丽传说与神话故事,并对比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之间的区别:古希腊神话中每个神都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职务有分工,以此来培养学生贯穿中外、史论结合、比较分析历史的能力。4.本目最后一段对米诺斯传说的争议,教师可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分别收集资料展开辩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克里特岛优越的地理位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两幅图。
图片1:《从空中俯瞰克里特岛》
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希腊人这样说:“如果我们有一条船,从尼罗河的河口往大海里开过去,我们这条船漂啊漂,第一个碰到的岛就是一个狭长的小岛,这个岛就是克里特岛。”它如长船般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则较狭短,仅有12至60公里,由此得名“长船”之岛。克里特岛是爱琴海最南面的皇冠,它是诸多希腊神话的源地,过去是希腊文化、西洋文明的摇篮,现在则是美景难以形容的度假地,在历史和未来发展间,它似乎未尝断过在历史上的角色,永远是爱琴海上最璀璨的主角。
图片2:希腊地形图
克里特岛地处爱琴海域最南端,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也是爱琴文明的最大中心。岛东部平坦,溪流甚多;中部有全岛最高的伊达山,其东坡与南北麓亦形成多块平原,兼有战略形势及经济发达之利,首邑大城皆集中于此;岛西部则为丘陵山地,比较落后。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
案例二 因为本课涉及到古希腊神话传说,为帮助学生理解,可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雕塑及十二主神谱图表。结合图表提问:古希腊神话的人物塑造与中国神话之间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神话人物的介绍,仔细观察雕塑后思考得出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古希腊神话中每个神都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职务有分工,与我们平时接触的中国神话有所不同。
宙斯
天神之父,也是众神之神
用雷霆和叫做“埃奎斯”的神盾治理天和地。还是个花心大萝卜。
赫拉
宙斯的妻子,神圣的婚姻女神
相当冷静并且拥有美好的身材。性格特征是嫉妒。
波塞冬
海神
具有强大的力量,但他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神。他的兵器是三叉戟。
赫 斯提亚
炉灶、火焰女神
谦让、随和、心地善良,深受众神的爱戴。
德 墨忒尔
谷物、大地女神
她有着温和的态度、热情的笑容,但她很胆小。
阿佛洛狄忒
爱和美的女神
就是人们常说的维纳斯。她拥有白瓷般的肌肤,是个金发碧眼的美人。她是优雅和迷人的混合体,所有她的行为和语言都值得保留并用作典范。
阿波罗
太阳神,同时也是音乐、预言、弓箭、医疗之神
阿波罗是男神中最英俊的,他快乐、聪明,拥有阳光般明亮的气质,总是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女人们都喜欢他。
雅典娜
主管胜利、智慧和技艺的战争女神
她是从父亲宙斯的脑袋里诞生的女神,少言寡语,极具智慧,外表很酷,拥有很多“fans”。
阿瑞斯
战神
总是一身盔甲,长相英俊,但因脾气暴躁喜欢大喊大叫众神都不太喜欢他,但偏偏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钟情于他。
阿尔忒弥斯
月亮和狩猎女神,又是美丽而纯洁的处女神
她非常迷人,思维敏捷,做事果断,奔跑迅速,因此总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逗留太长的时间。
赫 尔墨斯
宙斯的随从,牧童和游子之神
他是位兼具才华和魅力的神,常带着恶作剧般的微笑,行动迅速,是众神中最忙碌的一个。众神都很喜欢他。
赫菲斯托斯
手艺异常高超的铁匠之神
他又驼又瘸,是众神中最丑陋的神。但他的心地非常善良。
案例三 在学习克诺索斯城这一目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的发现,将欧洲文明的起源提早了整整一千年。然而,米诺斯文明究竟从何发展而来,又怎样变得无影无踪?克里特王朝的兴亡,谁又能侦破这桩历史的悬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克诺索斯城。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1.促使克里特文明产生的优越环境有哪些?
解题关键:克里特岛的地理环境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
思路引领: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航海条件、物产及周围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答案提示:第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吸取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第二,在自然环境方面与大河文明有相近之处。第三,物产丰富、航海条件优越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
2.克诺索斯城的“迷宫”迷在哪里?
解题关键:结构之谜。
思路引领:围绕“迷”字展开分析。
答案提示:这座宫殿结构复杂,千门百室,廊道迂回曲折,很容易迷失方向,不仅牛怪难以出来,就是人进入其中,也难得返回。据说设计师本人在工程完毕后,连自己都陷入迷津,找不到出口。所以,米诺斯宫殿又被称作“迷宫”。另外,与“迷宫”相关的“迷宫”主人、“米诺斯”、牛怪“米诺陶洛斯”等也是未解之谜,更给“迷宫”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三单元第1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第1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长船”之岛
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及最大特征
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
探究克里特岛的环境有哪些优越之处
分析地图、问题探究
克里特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优越的环境造就了克里特文明
克诺索斯城
克诺索斯城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传说
传说和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探究克诺索斯城的“迷宫”之谜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考古发现的装饰物、小雕塑中可以看出克里特人对公牛的崇拜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克里特岛美丽的传说。
难点
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影响。
如何把握好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让学生了解米诺斯宫殿与克里特文明: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使了克里特文明的产生、有关米诺斯宫殿的传说与争议。教师可以按照以下这条线索进行教学:从历史传说到真实历史,分析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原因,再从历史真实遐想到美丽动人的传说,引发出有关对发生在克里特岛美丽传说的争议,最后可以让学生探索历史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由于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泉加上本课涉及到有关的传说来自于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有关内容,增加学生对克里特文明的了解,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因为本课处于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的作用就是要做到引人入胜,为本单元以下几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本课引言分两部分,前半部分节选《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诗句,诗句非常优美,可带领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到诗一样的奇境中;后半部分一方面对诗句进行了解释与说明,另一方面告诉学生克里特文明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内容。如:问题一,西方文明是在哪里发源的?问题二,你听说过盲诗人荷马及其作品吗?问题三,为什么在19世纪末以前,没有人知道克里特岛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克里特岛,去领略西方文明的风采吧。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长船’之岛”
主要阐释了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与克里特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正是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使了克里特文明的产生。教师可从克里特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入手,将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围环境等几个角度来分析它对发展商业贸易的有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造就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最后向学生介绍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特征及历史分期。
(1)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因素—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
由于克里特文明是本单元的重要概念,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在脑中建立起克里特文明的概念,所以很有必要增加有关克里特文明的介绍、克里特文明与其他文明间的关系及希腊地形图和地理知识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
教师可以从每届奥运会入手导入到克里特文明,说明克里特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如教师可向学生指出: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先后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中心,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存在于大约公元前2000~前1100年,晚于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但早于欧洲其他任何文明,是迄今发现的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教师可首先从课本《从空中俯瞰克里特岛》一图开始,让学生把握这个岛的形状特征:如长船般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从而使学生理解“长船”之岛之名的由来,对克里特岛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结合希腊地形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地理位置。它的地理环境对商业贸易极为理想。希腊人这样说:“如果我们有一条船,从尼罗河的河口往大海里开过去,我们这条船漂啊漂,第一个碰到的岛就是一个狭长的小岛,这个岛就是克里特岛。”它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间,周围的海面风平浪静,气候条件较宜于用桨或帆推动的小船航行,因而它的地理环境对商业贸易极为理想。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而克里特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各方海运皆受其节制,从而使它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水手从克里特岛可乘风扬帆地北达希腊大陆和黑海,东到地中海东部诸国家和岛屿,南抵埃及,西至地中海中部和西部的岛屿和沿海地区;不管朝哪一方向航行,几乎都可以始终见到陆地,因此航海者一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一点不用奇怪,克里特岛成为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中心。第二,周围环境。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它能吸取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就其地理位置看,希腊和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爱琴海处于地中海东部的西北隅,东接小亚细亚,西连希腊半岛,南与埃及、利比亚隔海相望。他们东航经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往南往东,也很容易到达埃及。这两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东方文明民族都使爱琴文明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文化创造上取得卓越成就。所以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熏陶,也有埃及的影响。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彩瓶、象牙和装饰品。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三,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方面它与大河文明有相近之处。和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在这里也表现得最为典型,既无欧陆冬季的严寒,更没有非洲夏日的酷热。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它的历史与文化。这种冬季多雨而夏日干爽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橄榄、葡萄的生长,充足的阳光和长年的和煦则激励居民喜爱户外活动。由于都属地中海气候,希腊和地中海东部与西部沿岸各地,虽为海外远隔的异国,却在自然环境方面有相近之处。
最后教师可以用的内容作如下小结: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不仅对商业发展,而且对文化发展也是很理想的。克里特岛人与外界的距离是近的,近到可以受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各种影响;然而又是远的,远到可以无忧无虑地保持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这一点使他们获得极大成功,无疑,正是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成了克里特文明,使之成为古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成为古代世界最优美、最有特色的文明。
(2)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特征
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至今还是未解之谜,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或提供一些线索,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讨空间即可。如:教师可以提问:克里特岛上的文明是谁创造出来的呢?除教材之外教师在此还可适当作一些补充,如:他们不是现在所说的希腊文明的创造者,而是来自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外来移民,后来也有埃及移民的加入。我们还不能确切的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因为他们的文字到现在还没有被识别出来。古代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斯吉人、勒勒吉人和卡利亚人。爱琴地区有不少地名以nth、ss为词尾,如希腊半岛的科林斯、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和小亚西岸的哈利卡纳苏斯等。从语言学来说,这种词尾非希腊语所有,从而说明爱琴地区的原先居民不是希腊人。学者们称之为地中海民族,他们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居民大概有较多的关系。最后可介绍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观点激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去探究。
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也是本目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掌握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重点介绍米诺斯宫殿,并指出它就是传说中的“迷宫”,目前所知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分期就是根据这一特点来划分的。在学习历史分期时教师可重点介绍新王宫时期:指出它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此时它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它的商站和殖民点则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亚的米利都,西北及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最西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克里特文明的繁荣维持了大约两个多世纪,在公元前15世纪突然遭到破坏,克诺索斯和其他各地区的宫殿先后被毁。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后来,克里特被希腊人占据,克里特的原有文化仅在少数边远地区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
教学建议,除了利用课本的图让学生对克里特岛有直观的感觉外,还要准备一张希腊地形图,利用地图设计问题如:它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之处?克里特岛周围环绕着哪几大洲?在它的周围先后曾出现过哪些著名的古代文明?气候条件如何?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以上这些内容对克里特文明的出现产生了哪些影响?师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最后注意适当进行归纳,如可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围环境等方面归纳克里特文明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目“克诺索斯城”
围绕克诺索斯城,引出了在民间久为传诵的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一段神奇传说,也引发了后人对发生在克诺索斯城有关米诺斯传说的争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具有鉴赏世界古典文化的兴趣和能力;②帮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见闻,领悟米诺斯文明,培养正确分析和判断历史的能力。
(1)走近克诺索斯城
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来进一步了解克诺索斯城。
1.克诺索斯城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这里的米诺斯文明就是克里特文明。由于有关克诺索斯城的记载大都见于古希腊神话中,而且本课中也多次提到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除书中提到的外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古希腊神话与广为流传的《荷马史诗》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对本目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具有鉴赏世界古典文化的兴趣和能力。补充介绍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点:第一,关于希腊神话的起源,由于古希腊神话产生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的生产力和认识能力极端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如狂风暴雨、闪电雷鸣,人们总以为有什么神在左右着。因此,就产生各种各样的神话。还有,当时人们无力征服自然,往往产生幻想,总想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帮助人们。如果有哪个人特别有本事,大家也就把他神化了。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神话艺术是人民的幻想,是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神话艺术是起源于巫术和宗教的祭祀、礼仪。从哲学的角度,神话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认识论以及最古老的思维方法,比拟类推的产物。第二,为什么要叫荷马史诗?相传这史诗是一位瞎了眼睛的诗人荷马创作的。实际上是经过几百年口头相传到盲诗人荷马,最后整理定型。是神话,为什么叫史诗?因为《荷马史诗》虽然叙述很多神话,但内容有反映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希腊氏族公社末期的历史传说。即使神话,其间也有被奉为神的英雄的故事。也就是说古希腊神话,随着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神话中传说的成分大大增加了。它是后世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希腊社会重要的文字材料。《荷马史诗》的具体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叙事诗。描写的都是迈锡尼文明末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在今土耳其西北查纳卡累省)的故事。第三,荷马并不是历史的见证人,他是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写公元前1192-前1183年发生的故事。但是,凭着广博的见闻、长时间流浪的经历和高贵的心灵,荷马体验到了人类的伟大历史,然后他用吟唱的方法把它讲给周围的人听,一直流传到今天。后人又不断整理荷马的这部史诗,直到公元前6世纪才有写本,公元前3或前2世纪才有定本。这部史诗整理了当时希腊人的思想。但在19世纪以前,没有人相信它的真实性。第四,古希腊神话的特点是每个神都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职务有分工,马克思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它具有不朽的魅力,直到现在它还对我们产生着影响。
此外教师还可指出:克诺索斯城也在史书上有过记载,如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称米诺斯为海上统治者,说他“是一个征服了许多土地并且是一个在战争中经常取得成功的国王”。修昔底德则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分。”在修昔底德看来,克里特传说具有某种确切的成分。后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有条件的话,可在课后组织学生开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会。
2.克诺索斯城的辉煌历史
克诺索斯城中的王宫可以说是克里特文明的历史见证。现在王宫遗址已得到充分发掘和部分复原,实际上,目前所知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利用课本的图和有关知识之外,还可以收集更多的图片资料和大量的史实,来向学生展示克里特文明的辉煌历史。让学生知道:克诺索斯城的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它既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因为宫中有众多的库房、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各地宫殿经常遭到破坏而后又重新修建,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被誉之为“迷宫”。
关于克诺索斯城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这个问题在第二课中有具体的介绍,在此只能做简单的介绍,为第二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最后教师可作如下概述: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是以传说中的国王米诺斯的名字命名的。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不怀疑这一文明确实存在过。荷马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叙述的英雄和诸神的故事,早先曾被学者们当作民间神话而不予考虑。但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希·谢里曼深信这些故事。他发誓要找到并发掘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为了海伦而进行战争的所在地特洛伊古城。他靠私运茶叶到俄国弄到了必需的资金,于1870年开始探索。他获得了巨大成功,发现了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和伯罗奔尼撒的美锡尼的遗址。虽然他的某些成果对考古学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他热情有余,专业知识不足,令人失望地将若干文化层的遗物不加区分、杂乱地收集在一起,但是,希腊存在过古典期以前的文明这一点从此得到证明。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现了米诺斯文明的中心,从而证明克诺索斯城的米诺斯宫殿是真实存在的。
(2)美丽的传说
本段教材内容故事情节非常生动,引人入胜,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阅读、讲述,也可组织课本剧让学生表演。另外为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传说,教师对古希腊神谱中的人物做一些介绍,如最主要的十二大主神。由于今日所知的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希腊文学,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希腊文学作品:包括《荷马史诗》和《奥德赛》,赫西奥德(Hesiod)的《工作与伊里亚德时日》和《神谱》,奥维德的《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及艾斯克勒斯、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和尤利比提斯的戏剧等等。
在本段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迷宫”“米诺陶洛斯”必须让学生掌握。教师可围绕“迷宫”迷在哪里?组织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迷宫”主人之谜;第二,“米诺斯”之谜;第三,牛怪之谜;第四,结构之谜。在介绍传说时教师可适当增加其他一些历史传说,如爱琴海的由来(见课本)、奥运会的由来、马拉松比赛的由来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历史传说的兴趣。
本课最后讲到学者对发生在克诺索斯城有关米诺斯传说的争议。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把握好传说和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补充考古发掘的带有公牛标志的装饰品和课本中人祭的资料来证实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学习这段教材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收集资料以辩论会形式作进一步的探究。
最后建议教师在讲授本课时一定要注重它在本单元的作用,做到既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前后知识的循序渐进,后面的知识不要作过多的展开。本课涉及到历史传说与历史真实,注意把握好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长船”之岛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克里特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关键原因,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克里特文明与西方文明、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与克里特文明之间关系的知识有哪些,掌握到什么程度。例如,你知道今天奥运会起源在哪里?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最早在哪里?等等,然后进入本课学习。利用课本的地图,另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一幅希腊地形图,让学生能在图中准确地掌握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及形状特征。在学生阅读本目第二段后,可结合地理知识设计问题,思考分析克里特岛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联系有关历史知识思考克里特岛周围环绕着哪几大洲?在它的周围先后曾出现过哪些著名的古代文明?最后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提示学生来概括促使克里特文明产生的优越环境:第一,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环境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第二,周围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吸取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第三,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方面与大河文明有相近之处。
克诺索斯城。1.利用课本插图《位于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诺索斯城》,让学生准确把握克诺索斯城的具体位置,同时图上还突出了它的周边地区:特洛伊、迈锡尼。在此教师可以补充有关特洛伊、迈锡尼的一些知识。2.结合书中的考古发现,如可利用本目中其他四幅图《从空中俯瞰克诺索斯宫殿遗址及周围环境》《克诺索斯宫殿复原图》《米诺斯宫的北入口》《米诺斯宫的南入口》,使学生了解历史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得出:正是在历史传说的基础上使人们发现了克里特文明,了解到克诺索斯城辉煌历史。3.本目第三、第四段是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美丽传说,教师可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如:发生在克诺索斯城中的神话传说是真是假?克诺索斯城的“迷宫”谜在哪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在讨论中激励学生了解更多的美丽传说与神话故事,并对比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之间的区别:古希腊神话中每个神都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职务有分工,以此来培养学生贯穿中外、史论结合、比较分析历史的能力。4.本目最后一段对米诺斯传说的争议,教师可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分别收集资料展开辩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克里特岛优越的地理位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两幅图。
图片1:《从空中俯瞰克里特岛》
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希腊人这样说:“如果我们有一条船,从尼罗河的河口往大海里开过去,我们这条船漂啊漂,第一个碰到的岛就是一个狭长的小岛,这个岛就是克里特岛。”它如长船般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则较狭短,仅有12至60公里,由此得名“长船”之岛。克里特岛是爱琴海最南面的皇冠,它是诸多希腊神话的源地,过去是希腊文化、西洋文明的摇篮,现在则是美景难以形容的度假地,在历史和未来发展间,它似乎未尝断过在历史上的角色,永远是爱琴海上最璀璨的主角。
图片2:希腊地形图
克里特岛地处爱琴海域最南端,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也是爱琴文明的最大中心。岛东部平坦,溪流甚多;中部有全岛最高的伊达山,其东坡与南北麓亦形成多块平原,兼有战略形势及经济发达之利,首邑大城皆集中于此;岛西部则为丘陵山地,比较落后。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
案例二 因为本课涉及到古希腊神话传说,为帮助学生理解,可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雕塑及十二主神谱图表。结合图表提问:古希腊神话的人物塑造与中国神话之间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神话人物的介绍,仔细观察雕塑后思考得出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古希腊神话中每个神都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职务有分工,与我们平时接触的中国神话有所不同。
宙斯
天神之父,也是众神之神
用雷霆和叫做“埃奎斯”的神盾治理天和地。还是个花心大萝卜。
赫拉
宙斯的妻子,神圣的婚姻女神
相当冷静并且拥有美好的身材。性格特征是嫉妒。
波塞冬
海神
具有强大的力量,但他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神。他的兵器是三叉戟。
赫 斯提亚
炉灶、火焰女神
谦让、随和、心地善良,深受众神的爱戴。
德 墨忒尔
谷物、大地女神
她有着温和的态度、热情的笑容,但她很胆小。
阿佛洛狄忒
爱和美的女神
就是人们常说的维纳斯。她拥有白瓷般的肌肤,是个金发碧眼的美人。她是优雅和迷人的混合体,所有她的行为和语言都值得保留并用作典范。
阿波罗
太阳神,同时也是音乐、预言、弓箭、医疗之神
阿波罗是男神中最英俊的,他快乐、聪明,拥有阳光般明亮的气质,总是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女人们都喜欢他。
雅典娜
主管胜利、智慧和技艺的战争女神
她是从父亲宙斯的脑袋里诞生的女神,少言寡语,极具智慧,外表很酷,拥有很多“fans”。
阿瑞斯
战神
总是一身盔甲,长相英俊,但因脾气暴躁喜欢大喊大叫众神都不太喜欢他,但偏偏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钟情于他。
阿尔忒弥斯
月亮和狩猎女神,又是美丽而纯洁的处女神
她非常迷人,思维敏捷,做事果断,奔跑迅速,因此总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逗留太长的时间。
赫 尔墨斯
宙斯的随从,牧童和游子之神
他是位兼具才华和魅力的神,常带着恶作剧般的微笑,行动迅速,是众神中最忙碌的一个。众神都很喜欢他。
赫菲斯托斯
手艺异常高超的铁匠之神
他又驼又瘸,是众神中最丑陋的神。但他的心地非常善良。
案例三 在学习克诺索斯城这一目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的发现,将欧洲文明的起源提早了整整一千年。然而,米诺斯文明究竟从何发展而来,又怎样变得无影无踪?克里特王朝的兴亡,谁又能侦破这桩历史的悬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克诺索斯城。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1.促使克里特文明产生的优越环境有哪些?
解题关键:克里特岛的地理环境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
思路引领: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航海条件、物产及周围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答案提示:第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吸取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第二,在自然环境方面与大河文明有相近之处。第三,物产丰富、航海条件优越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
2.克诺索斯城的“迷宫”迷在哪里?
解题关键:结构之谜。
思路引领:围绕“迷”字展开分析。
答案提示:这座宫殿结构复杂,千门百室,廊道迂回曲折,很容易迷失方向,不仅牛怪难以出来,就是人进入其中,也难得返回。据说设计师本人在工程完毕后,连自己都陷入迷津,找不到出口。所以,米诺斯宫殿又被称作“迷宫”。另外,与“迷宫”相关的“迷宫”主人、“米诺斯”、牛怪“米诺陶洛斯”等也是未解之谜,更给“迷宫”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克里特文明的“重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克里特文明的“重现”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第4课 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米诺斯、迷宫、祭祀王及其疑问克里特文明未解之谜的原因以及人类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通过学习,能把伊文思等在克里特文明探索过程中的科学考古探究的方法与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克里特文明;
对比识记内容;
实物资料、图片比较;
问题探究
阅读图片与文字,归纳总结与问题探究
情景再现
问题与探究了解克里特文明及其历史意义;理解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了解、掌握考古发掘、研究的基本常识及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认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及其疑问
米诺斯文明的消失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难点
克里特文明未解之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课本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这一方面说明克里特文明的存在与伟大,又说明还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继续探索。建议教学中要重视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和图片的运用,增强真实性,提高可信度,培养创造性思维;适当突出伊文思等科学考古的情况和精神,培养学生为科考而执着追求的献身精神。
本节引言主要讲了两个问题:1.克里特文明衰落的时间;2.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具体有哪些。第二个问题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提醒学生重视,便于总体把握。
第一目“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
教材概述了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种种传说、神话和人们的考古研究和推论,并用来补充介绍人们关于迷宫的不同学术观点。
关于米诺斯
关于米诺斯,传说是一个国王的名称,亚瑟伊文思爵士认为可能是一个王朝的名称,美国的威尔杜兰也持同一观点,他讲:“也许,这个字(米诺斯)只是一个头衔,就像法老和凯撒一样,包括了许多国王。”
根据希腊神话的描述,强有力的国王米诺斯在其位于克诺索斯的宏伟而豪奢的宫殿中统治着自己富庶的王国。他的宫殿就是克里特岛上克诺索斯宫殿,它不仅是王室的住所还是宗教、政治、工艺和商业的中心。克诺索斯宫殿中有一间特殊的御座室;女祭司会向那位端坐在一把精雕细刻的石膏椅上的米诺斯祈祷;御座室中的御座,伊文思称它为“欧洲最古老的御座”。米诺斯是一个国王,同时也是个祭司王,掌握着君权和神权,权力至高无上。
持米诺斯是一个王朝者认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相当我国的夏朝),克里特王国的文化盛极一时,在最后的一二百年中,正是米诺斯王朝。王朝前后相继有多个国王。当时,米诺斯王朝称雄爱琴海,威震雅典,是联系欧、亚、非三洲先进国家的纽带。米诺斯王朝充分利用了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造船业,并建立了强大的舰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海军。米诺斯王朝所向披靡的舰队,使他的国家与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小亚细亚等区域保持贸易来往,并成为建立海上霸权进行扩张和殖民的威慑力量,爱琴海诸岛纷纷向米诺斯王朝称臣,雅典也得向米诺斯王朝纳贡。
关于迷宫及其主人
传说中的迷宫是建于克诺索斯王宫地下的宫殿,但也有人认为迷宫即克诺索斯王宫,伊文思说:“……迷宫并不处在王宫地下,迷宫就是王宫本身!”
古希腊关于克里特岛的各种传说中,最曲折离奇的是雅典英雄提修斯独闯迷宫的故事。相传,克里特最好的建筑师兼工匠达尔达路斯,为米诺斯建造了一个迷宫。迷宫里道路弯弯曲曲,迷离小径比比皆是。人一旦进入,休想找到出口。迷宫里关着米诺斯的妻子帕西菲生的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诺斯(俗称“米诺牛”)。米诺牛靠吞食前来送死的人生存。雅典城每年要贡献7对青年男女给米诺牛。这一年,雅典老王挨果斯的儿子提修斯为了安慰他的父亲和人民,自愿献身,来到克里特。提修斯引领着13名青年男女去朝见米诺斯时,米诺斯的女儿,美丽的阿里阿德涅公主被提修斯勇敢镇定的风度所打动,爱上了这个雅典英雄。她暗中与提修斯相会,提出帮助提修斯走出迷宫,提修斯答应了阿里阿德涅的条件并立下誓言。于是阿里阿德涅求巧匠达尔达路斯帮忙,想出了一个走出迷宫的巧妙办法。提修斯进入迷宫时,阿里阿德涅给了他一个线团和一把魔剑,她让提修斯把线头紧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一边走一边放线。提修斯进入迷宫,用魔剑刺死了怪物米诺牛,然后顺着线团走出迷宫,与阿里阿德涅公主一起远走高飞了。这个传说可信度如何,直到1980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上一所铜器时代的房屋里,发掘出200多根支离破碎的人骨,从而证明了:古代克里特人在米诺斯时代确有食人肉的习惯,才流传下雅典向克里特进贡童男童女的传说。从而这也使提修斯独闯迷宫成为一个被证实的传说。
整个王宫依山而建,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入口位于王宫西南部,进了宫门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甬道,甬道尽头,便是中心庭院。它的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据最低估计,总数也在1500间以上。庭院的东侧估计是国王居住部分,有正殿、王后寝室、卫生间、浴室、库房等;西侧有一系列狭长的仓库;东南角有阶梯直通山下。
王宫西北角有一个长方形的露天剧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露天剧场的遗迹。根据壁画内容看,这里肯定演出过一些宗教内容的舞蹈和其他一些精彩节目。
克诺索斯王宫层层相连、宫室环抱、数不清的门户和数不清的阶梯,加上无数错杂的小走廊,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宫殿依山而筑,地势高低错落,建筑物之间遍设楼梯和台阶所致。
王宫的建筑结构颇具特色,房屋宽敞,室内室外房间之间往往只用几根柱子划分。每一组围着采光天井的房间中,有一个长方形的主要房间,称之为“麦加伦”,意即“正厅”。这种“麦加伦”形制,在以后的希腊神庙,如著名的雅典卫城等,也都沿用了这种结构。
此外,克诺索斯王宫广泛使用圆柱,柱头和柱基大多是厚实的圆盘,圆盘之上有一块方形的顶板,用以传递载荷和保护柱子。有些柱子的柱身有凹槽和凸棱。
王宫的柱子上粗下细,看上去非常协调,说明当时的建筑工匠已经考虑到了人的视觉差异,因此用这种办法来矫正人的视差。倘若上下粗细一样,看上去柱子上部就会显得比下部细,这实际上是人的视错觉。而克里特的建筑师将这样一点小小的视差都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足见他们是一群精益求精的艺术家。
建筑的采光照明系统安装得非常巧妙。建筑师们在高低错落的宫室之间安置了一个个采光和通风的天井,让光线和空气通过靠近天井的窗口和通风口进入室内。对于光线较暗的底层,则在采光天井的一角装上一块磨光的大理石,让光线通过大理石的反射照入室内,使底层的房间也能获得较好的光线。
更令人叫绝的是王宫的供水与排水系统。它们由石头砌成的沟和陶土管组成。排水用的管道形状别致,是由一节节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土管衔接起来的。这些圆管之所以特地做成两头小中间大,从流体力学原理来讲,水流经过不同口径的管道时,随着口径的变化,会产生一种冲力,这样就可避免排水管道被污物所堵塞。这种独步古代世界的排水系统的应用,使王宫各处浴室、厕所的卫生程度令现代人难以想象。
王宫还有更优秀的水力建筑工程,在中心庭院东北角,有一道雄伟的露天阶梯向下直通接近河流的较低地面。阶梯的两边开有沟槽,用来把雨水引走。每一级阶梯与下一级成直角,克里特的水利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水沿沟槽顺利流走而又不溢出到阶梯平台上来,如果两边的沟槽是一般的平底斜面,雨水就会向前冲流,在转角处不可避免地溢出来。这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却有极大的难度。克里特的工程师们找到了一种最佳方案。他们使沟槽底部形成一连串抛物曲线,曲线本身与流向侧面的雨水在那样的角度所要形成的抛物线一致。这样,雨水就以减半的速度流到每个级阶梯的底部。减缓水流速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克里特人如此巧妙地控制水流速度的设计,令现代建筑师们也心悦诚服。
王宫的主人是国王,国王同时是一位男性的“祭司王”,他既拥有王权,又拥有神权。
整个克诺索斯王宫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系列的惊叹,大到整体布局,小到一节导水陶管的设计,无不闪现出克里特人的智慧之光。在一个8000多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创作出如此巨大而完美的建筑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第二目“关于公牛、双刃斧和线形文字A”
主要从米诺斯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公牛”“双刃斧”图样和符号进行分析,并简介关于对“公牛”“双刃斧”的未解之谜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介绍了人们对线形文字A未能解读的遗憾。课本用“历史纵横”的文字补充发现线文A和线文B以及人们破译线文B的情况。建议进行本目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四幅插图,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和有效性。
公牛
伊文思等考古学家在克诺索斯王宫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在壁画、浮雕、印章上,公牛的形象一再出现,他们在宫廷中、神圣的树林或洞穴中,或山顶建立了祭坛。祭坛设有可能代表圣牛的“圣角”等。在王宫的南面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公牛角的标本。公牛在克里特人宗教的仪式、神圣的庆典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模仿牛角而制的各种模型与公牛的图案几乎是克里特每一座神堂的必需品。它们的形象我们可以在神堂的顶上和神堂内见到:例如在供物台上陈列着牛角,在供物桌上画上牛等等。特别是1900年发掘出的一幅壁画,壁画绘着一个年轻人在向前冲的公牛背上翻筋斗。可见,克里特人对公牛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公牛背上一跃》图
《公牛背上一跃》图,表现的是克里特人在假日的圆形剧场中人与凶猛公牛的相斗图:当牛低头在一小池喝水时,猎人一跃而上跨骑牛头。职业驯兽师扭着牛头直到牛对于他无可奈何。身段矫捷的职业演员,在竞技场遇上牛之后,便双手握住牛角,跃入空中,在牛背上翻筋斗。这种在今天仍然流行的残忍并需勇气的游戏是与文明一样古老的。看过这种图片的一个北美洲的斗牛士认为,图案上描绘的内容是不能实现的。他说:“你不可能在公牛对你迎面冲来的时候起跳而抓住牛角,因为这时你没有机会保持平衡。”他还说,“公牛比一头小牛力量强过三倍,而又奔跑时是‘歪斜地昂着头’,并用角来抵伤它前面的人”,所以,这种表演是不可能付诸实践的。
也有人认为,画面上的人很可能是给公牛的献祭品,在《公牛背上一跃》的图案上常常出现米诺斯女神形象,似乎暗示着这种仪式有可能是一种献祭,可见,《公牛背上一跃》图可能是克里特人的一种宗教活动。古老传说所讲述的,迷宫中的米诺牛每年要吞食7对青年男女这一神话故事,是否是从这种献祭仪式中产生的呢?
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充满了人在牛背腾跃的场景,少男和少女们单枪匹马或者成群结伴地在野外捕牛图,或是在牛背上完成令人惊叹的动作。这些事件很可能发生在重大的节日里,也许是在庆祝丰产和再生的春天的节日中。但这仅仅是一项由技艺高超的运动员表演的紧张刺激而又场面壮观的运动,亦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仪式。克里特人信仰、希望、畏惧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供奉可能代表圣牛的“圣角”,在公牛背上翻筋斗是祭祀,还是斗牛、还是运动、还是献祭品,或其他?然而,在米诺斯文明的书面语言线形文字A被破解之前,人在牛背腾跃中所蕴含的意义一直是一个谜。
双刃斧
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所抽绘的宗教活动,常有一种女性形象反复出现。很显然,这是一位女神,她有时是单独的,有时旁边站立着一些侍从、祭司与信徒。女神间或也和一位男神在一起,但男神从不与女神平起平坐,他的地位比女神低一些。最动人的是一个陶土印章上的图案是双狮拱卫着女神,伊文思称之为“米诺斯女神”,她常常手握毒蛇或“双刃斧”,“双刃斧”是米诺斯艺术作品中较普遍的现象。在克里特黑暗的地下室,其主要特征是用一些沉重的石柱作为这种地窟的支撑。石柱上常常刻有神圣的双刃斧的符号,旁边偶尔有一道沟,也许是献祭牺牲时接受鲜血用的。有专家认为,双刃斧标记代表宙斯。威尔杜兰说:“重叠的双刃斧是献祭的工具,它所杀伤动物的血可使其更具神力,它也可以作为神力引导下的一件神圣武器,或甚至可以代表以闪电避开天空的宙斯。”
线形文字“A”
大约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克里特居民从每个符号表示一个一定的字或概念的图画式表意文字,过渡到每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线形文字。这种线形音节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因为有三分之一的线形文字符号可以确定出象形文字的原型。
古代克里特居民把自己的文字写在泥版、家用陶器、墙壁、皮革和棕桐树叶上。当然,其中传到我们现在的只是些在粘土上写成的文字。学者们在发现的3000多件“线形文字A”的泥版上,统计出有137个符号,铭文不仅表示包括音节的符号,而目还有一些象形的表意符号,文字的书写总是从左至右。可惜“线形文字A”直到现在也没有被破解。
第三目“米诺斯文明的消失”
教材概括介绍了考古学界对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三种推论以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用“学思之窗”补证米诺斯文明消失于火山爆发的根据。建议教学时对“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
关于克里特文明的毁灭:
根据现代研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克里特岛上所有的城市,突然在同一时间全部被毁灭了,不久,这个古老的海上霸国便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究竟什么原因突然消失?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揭开了这个谜。
在克里特岛以北约130公里,有一座桑托林火山岛。桑托林火山海拔仅566米,公元前1500年前后,桑托林火山大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渣多达62.5平方公里,岛上的城市几乎在一瞬间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美国人曾在岛上60多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了一座古代商业城市证明了这一点。直冲天际的火山灰弥漫在空中,覆盖着地中海东部地区。据记载,当时埃及的上空曾出现3天漆黑一片的情景。火山爆发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浪头的高度达50米,这滔天的巨浪滚滚南下,很快便来到克里特岛,摧毁了岛上的城市、村庄和沃土良田,船只被狂滔击碎,米诺斯无敌的舰队顷刻间化为乌有。由此他们推断:可能就是这次火山大爆发所引起的强烈地震和海啸,毁灭了克里特岛上的城市。
美国的威尔杜兰认为克里特的没落,可能有各种原因。克里特一度著名的柏木和杉木林消失了,今天岛上三分之二的土地是不毛之地,无法吸收冬天的降雨量。也许克里特正像许多没落文化地区一样,人口控制做得太过分了,生育率大减。也许是由于财富和奢侈的剧增,耽于肉体欲乐而使整个民族活力丧失,削弱了其生活或自卫的意志。出生时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而死时已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也许埃及国王艾克那方死后,埃及的崩溃中断了埃及与克里特之间的贸易,而使得米诺斯诸王的财富减少。克里特内部并没有什么重大的资源,它的繁荣有赖于商业及其工业的海外市场,就像现代的英国一样,它的繁荣仅赖于对海上的控制。也可能是内战削减了岛上的人,结果面对外侮时不能团结一致。也可能是一场地震使所有宫殿变成废墟,或是一次革命,在恐怖中破坏了一切。
克诺索斯衰落后,以迈锡尼为代表的一批大陆城市强盛起来,历史舞台转到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克里特文明的许多成就被继承发展。从此,爱琴文明翻开了新的一页。
就这样,一次火山大爆发或其他原因,消灭了一个古老的文明社会。克里特王国被人们遗忘了,只留下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传说。克里特文化的兴亡,至今仍是考古学中令人费解的难题之一,它的神秘面纱远远未被完全揭开。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基本概况及存在的未解之谜,教师可首先对学生关于克里特文明的已有知识和掌握的程度如何进行了解。例如什么叫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的时间,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关系等等。然后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本条目的内容后,帮助学生掌握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几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思考分析我们从中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学生,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的关系,历史考古发掘和历史科学推论的关系,历史考证的依据和方法等,让学生在解决历史问题过程中,感受科学考古探究的方法与精神的重要性。
关于“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一目的教学。课本的四幅历史艺术作品图片《大地女神》《公牛背上一跃》《饰有双刃斧的花瓶》《双刃斧厅复原图》展示了克里特文明丰富的文化。教学时可以将此四幅历史艺术作品图片作为本目教学的一条线索。通过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的比较,掌握两者的关系,以及人们至今仍未破译“线文A”的概况。让学生从中感受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克里特文明与道德、信仰、精神之间的关系,线文A至今仍未破译的遗憾。
关于“米诺斯文明的消失”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1.米诺斯文明消失于什么时候?2.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可能性有哪些?3.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是火山爆发、地震、迈锡尼人的入侵,还是其他原因?请说明理由。4.克里特文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让学生在探究克里特文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历史考古探究的兴趣、理解历史考古探究的重要和历史的多样性,感受克里特文明的伟大以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最后小结可以利用和本课测评第一题的内容进行。请学生首先阅读,然后完成其中的问题,活动过程请参见问题答案提示部分的内容。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一目时,教师可以从米诺斯的传说和提修斯独闯迷宫的故事导入本目,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米诺斯迷宫图》(可用《世界文明奇迹》 大象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2―23页图),概述迷宫的布局、建筑及结构;学习伊文斯科学考古的方法与精神,领略克里特文明的伟大;掌握人们对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种种推断和学术观点。
案例二 在学习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一目内容时,用多媒体展示《大地女神》《公牛背上一跃》《饰有双刃斧的花瓶》《双刃斧厅复原图》四幅图片进行教学。
《大地女神》米诺斯女神展开的双手上各拿着一条蛇,在当今还生活着的一些土著民族中,蛇常常是崇拜的对象,持蛇女神是神话传说中帮助宙斯生存下来的大地女神,有人认为克里特人供奉她是为了向大地赎罪。
《公牛背上一跃》是一枚黄金图章戒指上描绘一个人在一头公牛背上灵巧地腾跃图,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充满了人在牛背上腾跃的场景,这些事件很可能发生在重大的节日里,也许是发生在丰收和再生的春天的节日中的庆祝活动,也可能是一项由技艺高超的运动员表演紧张刺激而又场面壮观的运动,也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一种仪式。
《饰有双刃斧的花瓶》花瓶饰有传统的米诺斯双刃斧的图案,但它所展示的风格、形式与希腊大陆迈锡尼的艺术更为接近,考虑到该艺术品和以往克里特艺术品风格的突然变化,以及克里特文明的文献记录开始使用迈锡尼人的线形文字B这一事实,学者们怀疑在最后几十年中控制克里特岛的是大陆人。
《双刃斧厅复原图》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等,在克里特岛发掘出了克诺索斯王宫,众多的房屋均由迂回曲折的廊道连接,结构之复杂实为罕见,迷宫中还发现了双斧标志,学者一致认为,这就是米诺斯王国的双斧宫殿。这幅图片只是双刃斧厅复原图的局部,王宫的建筑结构颇具特色,对后来的希腊建筑有重大影响。威尔杜兰认为:“重叠的双斧是献祭的工具,它也可能是一件神圣的神器或甚至可以代表以闪电劈开天空的宙斯。”墙壁横梁上的“8”字形盾牌也可能是一种神的力量的象征。
以上四幅图片各自代表什么,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这就是都和宗教崇拜有关,但这里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克里特人信仰、希望、畏惧的是什么?女神究竟代表什么?女神双手各自拿着一条蛇,是图腾崇拜还是其他?他们为什么要供奉持蛇的大地女神?向大地赎罪的观念是怎样产生的?人在牛背上腾跃的场景是庆祝丰收和再生的春天的节目中紧张刺激而又壮观的运动,抑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一种仪式?双刃斧、“8”字形盾牌究竟是什么的象征?人们对克里特人宗教活动的大多数细节还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吸引了当代众多的考古学家去钻研探索,因为了解人类在文明初始时期的道德、精神和信仰,对于我们认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案例三 在学习“米诺斯文明的消失”这一目时,教师可这样导入:在当今世界上,人们对克里特文明的突然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观点?你赞同哪一观点?理由是什么?除了课本所讲的原因和老师提及的原因之外,你是否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如有,理由是什么?从克里特文明的消失中,我们应如何处理好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问题?当前良诸遗址有许多新的发现,众说纷纭,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你是否能从研究方法上提出些建议?
四、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解题关键:未解之谜的不同解释。
思路引领: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米诺斯消失的原因。
答案提示:1.米诺斯是国王还是一个王朝的名称?2.迷宫是宫殿、国王的居所,还是“死人之宫”,神庙,抑或其他?3.迷宫的主人是国王,还是“祭司王”,抑或其他?4.公牛、双刃斧究竟象征什么?5.线形文字A究竟是什么文字,如何解读?6.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米诺斯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何在?
解题关键:米诺斯文明的历史地位。
思路引领:古希腊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的组成、爱琴文明把古希腊文明提前了1000年左右。
答案提示:米诺斯遗址的发现,使人们更进一步接近了历史真实,认识到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真正源头;克里特文明与比它稍晚的迈锡尼文明一起,合称为爱琴文明。在研究史上,爱琴文明把古希腊文明提前了1000年左右,从而使其居于世界最早文明之列。21世纪教育网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39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