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并不是靠简单的逻辑分析所可习得的,主要靠感,靠悟。而有感情地朗读是促进学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的主要手段。
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认知方式来丰富读的内涵,使受教育者能保持盎然的兴趣和不时创造出的快乐。教师以感性的认知方式,引导学生在由浅入深的读书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充分的感悟。以《春笋》一课为例。一、以画激趣促读图画具有直观的,形象的特点。用图画再现课文情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既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又能激起学生对课文一读的兴趣。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将春笋如何醒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在春风、春雨中,一节一节,向上向上快乐地成长形象地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产生亲自前往看一看,读一读的兴趣,为有感情地朗读开启了成功之门。二、以演抚情带读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来演绎文中情节,可以使他们对之产生亲切感,就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的体验。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会使他们特别兴奋,情绪热烈,印象深刻。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扮演春笋的小朋友们伸伸懒腰,悠悠醒来,一个一个猛然起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假象石块:顶在头上的书本)。一站一掀之间,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笋那顽强地生长意志。冲破、掀翻需要何等的力量啊!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激情被带出,再来读这段话,效果势必不一样。三、以想拓意助读想象是思维的翅膀,通过想象可扩展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能丰富语言文字的情感内涵,弥补文字描述的局限与干涩,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课文教至最后,学生在悠扬的音乐生中,闭上双眼,跟随着老师极富感情的朗读声音,慢慢地整个春笋的生长过程浮于眼前:春雷阵阵,春笋醒来了,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从地里冒出来。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迎着春风,沐浴着阳光,在春雨中点头,微笑,不断成长我就是那顽强的春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学生言)气氛达到高潮。铮铮琴声,学生朗读课文,又增添了几分自信与力量,将春笋那顽强的生命精神,透过朗读表达出来。这般的图、演、想,不仅是认知形式上的灵活多变,而是感悟手段的多样化。它使学生在近似游戏的活动中喜爱读书,乐于读书,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获。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春笋》教学反思
《春笋》
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全文共两个自然段,
段写春笋被春雷唤醒后,纷纷出土的景象。
二段写春笋出土后,顽强向上生长的情景。这篇
文,虽然简短,但是让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充分理解春笋的克服
切艰难险阻,顽强的生命力,还是有
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去感悟其中情感。
、学雷爷爷叫
叫
文开头写道:“
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在模拟了春雷的声音以后,我说:“雷爷爷是怎样唤醒春笋的呢?谁来扮演雷爷爷?”小朋友们
听,兴趣来了,纷纷要求做雷爷爷。于是,我让小朋友们都做雷爷爷来唤醒春笋,愿意怎么唤就怎么唤。通过这
环节,
开
就充沛的调动起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而且在
定程度上展现出了小朋友们的童趣。
二、演
演
在雷爷爷的呼唤下,春笋破土而出了,文中这样写道:“它们突破泥土,掀翻石块,
个
个从地里冒出来。”这个地方,我试着让同学来演
演。我随手拿起
张废纸和
支铅笔,对同学说:“小朋友,这张纸代表地面,这支铅笔代表春笋。谁能来演
演‘突破’的意思?”
个同学走上来,手拿铅笔放在纸的下方,慢慢地把纸给顶破了。应该说,他的演示是正确的,他们理解了“突破泥土”的意思。
三、扮做春笋说
说
个个春笋都从地里钻出来了,他们像
个个“嫩生生的娃娃”,睁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切都是
的。我在这里设计了
项思维和语言训练。仍然让小朋友们把自身当作春笋。“春笋,春笋,你从黑洞洞的泥土里钻出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呀?”小朋友们激起了强烈的表达的欲望,他们调动大脑中关于春天的
切信息——来自书本的,来自生活的,来自平时积累的……畅所欲言。
这
节
,小朋友们之所以感觉学得快乐,是因为这节
上,他们真的动起来了,真的说起来了,真的笑起来了。我想:我们经常说
堂上要让小朋友们思绪飞扬,个性张扬,要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性,促进自我的发展,其实关键是我们有否创设生动活泼的
堂氛围,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全体同学都动起来!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笋》描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是一篇很优美的小散文诗,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教学时,我抓住一个“趣”字,以此入手,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从而融入文本,得到体验。
图画具有直观的,形象的特点。用图画再现课文情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既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又能激起学生对课文兴趣。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将春笋如何醒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在春风、春雨中,一节一节,向上向上快乐地成长形象地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产生亲自前往看一看,读一读的兴趣,为有感情地朗读开启了成功之门。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来演绎文中情节,可以使他们对之产生亲切感,就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的体验。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会使他们特别兴奋,情绪热烈,印象深刻。“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扮演春笋的小朋友们伸伸懒腰,悠悠醒来,一个一个猛然起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假象石块:顶在头上的书本)。一站一掀之间,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笋那顽强地生长意志。“冲破”、“掀翻”需要何等的力量啊!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激情被带出,再来读这段话,效果势必不一样。课文最后,伴随着动感活泼的音乐,孩子们舒展着双臂,挺起胸膛,在春风中生长,在阳光中生长,在春雨中向上,一节又一节,向上再向上,他们不就是那些生机勃勃的小春笋吗?
反思今天的课堂,有两个不足。首先是课堂节奏没把握好。低年级教学,识字写字应该是重要一环,但这节课最大的失误就是最后给孩子写字的时间太短了,没有达到真正训练的目的。其次基本功不扎实。以前教高年级,对于学生写字说实话并没有太多的关注,所以自己的板书也比较随意,结果到了低年级就发现自己的不足了,每一节课教生字我都是对着习字册一笔一画给学生做示范,可是还会出现书写不标准,写得不好看的情况,今天上课的范写“冲”字就是这样,为了不给学生不良的影响,于是我又擦掉重写,平时课堂上我也常这样做,今天上课也就情不自禁地来了一句:“写的不好看,老师擦掉重写。”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春笋》教学反思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春笋这堂课的教学令我自己很满意,不指别的,主要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几乎始终情绪高涨,表现出少有的活跃、专注和投入。让孩子们学得有趣快乐的是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一、学雷爷爷叫一叫。课文开头写道: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在模拟了春雷的声音以后,我说:雷公公是怎样唤醒春笋的呢?谁来扮演雷公公?孩子们一听,兴趣来了,纷纷要求做雷公公。于是,我让孩子们都做雷公公来唤醒春笋,愿意怎么唤就怎么唤。通过这一环节,一开课就充分的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孩子们的童趣。二、把关键词演一演。在雷公公的呼唤下,春笋破土而出了,文中这样写道: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个地方,我试着让学生来演一演。我随手拿起一张废纸和一支铅笔,对学生说:小朋友,这张纸代表地面,这支铅笔代表春笋。谁能来表演冲破的意思?一个学生走上来,手拿铅笔放在纸的下方,慢慢地把纸给顶破了。应该说,他的演示是正确的,他们理解了冲破泥土的意思。那,掀翻石块该怎么表演呀?我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他们有的还是用铅笔当春笋,石块则用橡皮代替;有的用手指当春笋,书本或铅笔盒当石块;还有的干脆站起来,整个人就是一个春笋,人做掀翻的动作,把无形的假设的石块掀翻掉。应该说,孩子们的表演是有创意的,也是对的。而当我们读到春笋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先是蹲下去,再慢慢站起来,一个一个冒出来的。孩子们是有表演天赋的,只要我们在合适的时候提供给他们表演的机会。这一环节则是通过最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我觉得效果很不错!三、扮做春笋说一说。一个个春笋都从地里钻出来了,他们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睁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新的。我在这里设计了一项思维和语言训练。我仍然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作春笋。春笋,春笋,你从黑洞洞的泥土里钻出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呀?孩子们激起了强烈的表达的欲望,他们调动大脑中关于春天的一切信息来自书本的,来自生活的,来自平时积累的畅所欲言。这一节课,孩子们之所以感觉学得快乐,是因为这节课上,他们真的动起来了,真的说起来了,真的笑起来了。我想:我们经常说课堂上要让孩子们思绪飞扬,个性张扬,要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促进自我的发展,其实关键是我们有否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我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而这些则是要感谢我的师傅庞莉老师和办公室里老师们平日里对我的帮助,谢谢大家了!有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笋》教学设计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春笋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重、难点: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小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好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小节号。(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安卡片。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笋:是读平舌音。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迎:是后鼻音。声、冲:也是翘舌音。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2)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3、指导读长句子。(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6、师生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3、教学偏听偏旁。声: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电:跟哪个字很相近?怎样区别它们?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5、师查、反馈。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
五、指导书写。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教学后记: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景色。笑会写成少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3、了解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4、学会剩余的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2、开火车认读。
二、新授。(一)教学第1自然段。1、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春笋的力量大不大?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3)冒的动作谁会做?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呢?(4)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现)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师配解说词: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了覆盖在它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2、指导朗读。(1)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2)能把春笋这强大的生命力读出来吗?自读,同座位互读。(3)指名朗读,评议。师相机指导。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4)指名朗读。(大多数学生)(5)全班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3、创设情境,拓展内容。(1)现在,我们就是春笋娃娃,来,跟音乐做动作。教师带领学生做春笋的动作。(2)春天来了,可有的春笋娃娃还没睡醒,我们一起作春雷爷爷把它唤醒,好吗?(3)我们看,还有谁会唤醒春笋呢?(多媒体课件显示春风、春雨)你们想请谁跟你们一块去唤醒小春笋呢?(4)呀,小春笋醒了,它冒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呢?4、指导背诵。(1)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愿不愿意把这段背下来?(2)老师会给你们一些帮助:(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从地里()出来。(3)自背,同座位互背。(4)指名背,全班齐背。(二)教学第2自然段。1.轻声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2.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1)齐读第一句话。(2)看图理解浅褐色,动作常演示裹。(3)指导朗读。a.小朋友看,这些嫩生生的春笋娃娃向你格格格地笑呢!你喜欢它们吗?你通能读一读吗?b.指名读,评仪。d.师生赛读,全班齐读。3、指导背诵。(1)春笋是什么样儿的?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师采用放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引导背诵,让学生边看边背。(2)自由练背,同座互背、指名试背、全班背。
三、教学1、读一读生字卡片。2、教学新偏旁。冲: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跟读两遍。破:是石字部,跟读两遍。外:是夕字部,跟读两遍。3、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4、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5、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
四、指导写字。1、冲、破、块左窄右宽。块的土写小点,并略微偏上一点,一长横变为提。迎:之的捺要长一点,包住里面的部分。外:左右等宽。2、教师范写迎、再、破,学生描红。3、学生描红,临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几个句子学生较难把握其节奏。2.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了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1、春笋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重、难点: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三周
星期二
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小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好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小节号。(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安卡片。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笋:是读平舌音。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迎:是后鼻音。声、冲:也是翘舌音。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2)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3、指导读长句子。(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6、师生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3、教学偏听偏旁。声: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电:跟哪个字很相近?怎样区别它们?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5、师查、反馈。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五、指导书写。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教学后记: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景色。笑会写成少字!
第三周
星期二
第二节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3、了解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4、学会剩余的生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2、开火车认读。
二、新授。(一)教学第1自然段。1、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春笋的力量大不大?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3)冒的动作谁会做?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呢?(4)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现)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师配解说词: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了覆盖在它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2、指导朗读。(1)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2)能把春笋这强大的生命力读出来吗?自读,同座位互读。(3)指名朗读,评议。师相机指导。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4)指名朗读。(大多数学生)(5)全班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3、创设情境,拓展内容。(1)现在,我们就是春笋娃娃,来,跟音乐做动作。教师带领学生做春笋的动作。(2)春天来了,可有的春笋娃娃还没睡醒,我们一起作春雷爷爷把它唤醒,好吗?(3)我们看,还有谁会唤醒春笋呢?(多媒体课件显示春风、春雨)你们想请谁跟你们一块去唤醒小春笋呢?(4)呀,小春笋醒了,它冒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呢?4、指导背诵。(1)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愿不愿意把这段背下来?(2)老师会给你们一些帮助:(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从地里()出来。(3)自背,同座位互背。(4)指名背,全班齐背。(二)教学第2自然段。1.轻声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2.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1)齐读第一句话。(2)看图理解浅褐色,动作常演示裹。(3)指导朗读。a.小朋友看,这些嫩生生的春笋娃娃向你格格格地笑呢!你喜欢它们吗?你通能读一读吗?b.指名读,评仪。d.师生赛读,全班齐读。3、指导背诵。(1)春笋是什么样儿的?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师采用放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引导背诵,让学生边看边背。(2)自由练背,同座互背、指名试背、全班背。三、教学1、读一读生字卡片。2、教学新偏旁。冲: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跟读两遍。破:是石字部,跟读两遍。外:是夕字部,跟读两遍。3、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4、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5、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
四、指导写字1、冲、破、块左窄右宽。块的土写小点,并略微偏上一点,一长横变为提。迎:之的捺要长一点,包住里面的部分。外:左右等宽。2、教师范写迎、再、破,学生描红。3、学生描红,临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几个句子学生较难把握其节奏。2.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了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写生字节、笑声,认识草字头、竹字头、士字头。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节、笑声,认识草字头、竹字头、士字头,并分别组词。教学用具:春笋实物、幻灯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猜谜: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想不想猜?仔细听――头戴尖尖帽,身披节节衣。每年二三月,脑袋钻出地。知道是什么吗?2、齐读课题,提醒:笋是一个生字,平舌音。3、你们见过春笋吗?今天老师把小春笋带到教室里来了,你们看,它长的什么样子呀?出示竹笋实物,认识浅褐色。剥开春笋,感知嫩生生。二、初步感知美文1、这样一个嫩生生、浅褐色的春笋娃娃多可爱啊,它是怎么生长的呢?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播课文录音)2、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课本,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注意读书姿势啊!3、按要求自读,师巡视指导。4、检查自读:(1)个别读;(2)开火车读;(3)游戏:找朋友5、把生字带入课文读。6、指名读课文,听后评价读。三、课中休息,听《春江花月夜》。四、指导读长句子1、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2、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五、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笋:平舌音。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迎:是后鼻音。声、冲:也是翘舌音。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六、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3、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4、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5、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6、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7、师范写生字,生描红。8、生临写,师巡视指导。9、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作业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在田字格里分别书写声、笑、节三个字,并分别组词。3、多音字组词。长zhǎng()chng()
板书设计:
1、春笋
声、笑、节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三周二教学内容:讲解课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教学用具:幻灯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把《春笋》的课文读通顺了,还学会了几个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胆地举起小手。2、出示词语:春雷唤醒冲破泥土掀翻冒出来浅褐色石块裹着
娃娃
迎着
春风
生长
嫩生生
笑声
外衣开火车读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笋是怎样生长的。二、精读、体会1、精读第一段。(1)春笋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谁把它唤醒的呢?它又是怎样从泥土里出来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2)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春雷公公的声音吧。[播放:雷声]
让我们来当春雷,唤醒小春笋。(师生模仿)春雷爷爷会对小春笋说些什么?(3)这一声春雷,还唤醒了谁呢?(生答,师贴上百物)(4)大自然中的精灵都醒来了,只有一个小春笋,睡得太熟了,只剩下它没醒,怎么办呢?(5)角色扮演:我们都是小春笋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唤醒小春笋。(模仿春风等声音叫小春笋)(6)瞧,小春笋终于醒来了,,伸懒腰向四周看看,看到了什么呀?(生答)(7)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第一句)它们从地里冒出来时劲儿可大了!哪些词可以看得出来呢?(冲破掀翻)冒出来的春笋多吗?是一起冒出来的吗?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些?(一个一个)(8)这些春笋冒出地面时气势强大,生命力多顽强呀!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好吗?小朋友们朗读时尤其要抓住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词。(板书:冲破掀翻
冒出来)(自由练读第二句话)(9)指名读,集体评议。(10)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把春笋在春雷公公的唤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写得多生动呀!我们来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好吗?老师给你们一些帮助。(出示填空,学生借助填空自由试背)(11)指名背诵,要带着感情。(12)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边背诵第一段,边做动作。快,蹲到地上。2、精读第二自然段。(1)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儿,是怎样生长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2)[出示实物]看,它是什么颜色的?谁来剥剥它的外衣?[学生体验剥笋]
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层一层的,包得多紧啊,课文中用了那个词?(裹)请小朋友们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娃娃)它们是多么娇嫩,多么可爱呀!书上说是怎样的娃娃呀?(嫩生生)(3)你喜欢这嫩生生的娃娃吗?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句)。(4)小春笋冒出了地面,是怎样生长的呢?请大家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5)小春笋长了几节?长长停下来了没有?向哪儿长?是啊,它们就是这样一节,(边做手势)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满足!(6)能读好这两句话吗?(指名读)(7)它们怎么会长得这么好,这么有力呀?(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是啊,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板书:向上向上再向上)(8)这么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这么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9)我们连起来读好这一段,好吗?先自己试一试吧。(10)指名比赛读,齐读。3、练习背诵课文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2、实践活动,培养能力(1)可以画,也可以写春笋蓬勃生长的画面(2)去观察生活中的春笋、麦苗、小草等,丰富直观感受。板书设计:春笋
冒出来
再向上
掀翻
向上
冲破
向上
第三课时授课时间:三周三教学内容:学会剩下的生字。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学会部分生字。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教学重点:学会部分生字,并组词。教学难点:学习春笋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精神。教学用具: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指导背诵1、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说春雷唤醒了春笋;第二句话讲了春笋是怎样生长的。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2、背诵第二自然段:(1)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指导背第一句:(出示幻灯片)谁来说说春笋的样子和颜色?书上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指名背句子。小朋友,这些嫩生生的娃娃冲着你们格格地笑呢,你们喜欢它们吗?谁能用喜爱的语气背这句话?背诵第二句话:师述:春笋的生长离不开雨露和阳光。指名背第二、三句话。①
春笋长成什么样儿了呢?(指导看图)②
指导背诵:提醒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要逐渐加强,语调渐渐提高。(指名背,齐背)③
再用问答方式引导背:春笋是什么样子的?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二、小结课文1、读了课文,你觉得春笋怎么样?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2、春笋就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冒出来。在阳光下继续坚强而又健康的成长!长成高大的竹子,供人们使用。3、齐背课文。三、教学生字1、读一读生字卡片。2、教学新偏旁。冲: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跟读两遍。破:是石字部,跟读两遍。外:是夕字部,跟读两遍。3、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4、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5、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四、指导写字。1、冲、破、块左窄右宽。块的土写小点,并略微偏上一点,一长横变为提。迎:之的捺要长一点,包住里面的部分。外:左右等宽。2、教师范写迎、再、破,学生描红。3、学生描红,临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1、在田字格里书写冲、破、块、外、迎、再六个字,并分别组词。2、兴趣题:(1)用唤醒说一句话。(2)春笋长大后,长成了竹子。想一想,竹子有什么用呢?说给同桌小朋友听。3、选字填空:在再(1)小名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2)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落()枝头。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阳 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太阳
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
《太阳》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我班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设计思路
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标
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等写作方法,并能将其写作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写一个日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师相机板书:太阳。)
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师随机鼓励引入下一环节: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师相机板书:
师:《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和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课件播放:动画画面、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这时,一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师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4.汇报。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读了出来。)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师用课件演示、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的?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时学生们高举右手,有的学生忍不住脱口而出:还运用了写传说故事的方法。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
学习大的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时学生顿时领悟了,大声说道: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说明太阳大的特点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仍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片刻,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一千八百万度。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这时有学生强调: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又有学生起来说道: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时教师演示课件:用图画的形式出示有关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师出示的资料为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保底。)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进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反馈与反思
课后,我对学生的小练笔进行批改时,发现全班学生的练笔写得都不错,不仅将月亮的特点说得很清楚,而且条理清晰。有的学生将嫦娥奔月这一传说写进了自己的练笔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还有一个学生在写到月亮的体积时,不仅与地球进行了比较,还通过自己的演算,与太阳进行比较,更进一步说明了月亮的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得到了体现。从练笔的整体结构看,学生用词很准确,在写到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时,如果要到月亮上去,引用了日夜不停。在嫦娥奔月的这一传说与月亮的实际资料过渡时用上了确实、的确等词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交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愿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还觉得将课文中的内容提炼为学生练笔的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读与写融会贯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雨点
教材分析:
《雨点》一课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滚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
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图片演示,紧扣字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诱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认识3个新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4.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在。”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3.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在。”仿写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月23日总第18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小朋友,这阵子天一直下雨,你知道是下的什么雨吗?你观察过这些雨都落到哪儿去了?
小朋友们,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倾听雨滴的声音,(播放录像资料让他们欣赏雨点的美景。)
2,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了什么?雨点落到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有个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写了一首《雨点》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板书课题:雨点
出示“雨点”图,师述:看,小雨点多可爱呀!谁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3.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一边看书,一边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对照相应的插图,想想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过渡:老师读得怎么样?你们想读吗?
(设计意图:通过录像资料让他们欣赏雨点的美景,把孩子们带到绿意盎然的荷塘边,唤起她们对春天、对雨点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课文。
1.听,小雨点落下来了。播放下雨的声音。
2.让我们来看一看雨点落下来的情景,配乐,老师范读课文。
3.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
现在我们来闯第一关:根据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先拼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度的字多读几遍,看谁最认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多读几遍,遇到我们课后要学的生字词把它圈出来。
4.同学们,第一关闯关是否成功呢?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
小黑板出示生字词,看谁能读准确。(带有拼音)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读)
(1)抽读词语:
A.指名拼读:落进、睡觉、小溪、散步、奔跑、海洋、跳跃、(小卡片)
B.指名领读:(不带拼音)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2)宣布闯关成功
把我们生字宝宝带回到他们的家中,你们还能认识他们、读准他们吗?生字读好了,课文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课文,学生再评,再指名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将课文读熟后,边读边对照相应的插图,想想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三、理解课文。
1.游戏进入第二关:检查读课文
过渡:课文能读通了,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再深入地学习,把课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会读得更好。
(1)符号教学,“,”像一只小蝌蚪,它的名字叫逗号;“。”像个圆圈,它的名字叫句号。一句话还没有说话需要停顿,我们可以用上逗号;当把话说得清楚明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它放上句号。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是否读得正确。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2.老师非常荣幸的告诉大家,你们的第二关闯关有成功了,恭喜你们,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这篇课文虽然只有四句话,但是内容却很丰富呢!
轻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用“……”标出,在那里干什么?用“△△△”标出。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3.交流:
(一)讲读第一句。
A.指名读第一句。
luò
(1)(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
(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B.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
Shuìjiào
(1)(出示词语:睡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A.指名读第二句。
(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溪画面)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sàn
出示词语:散步)读一读。
B.为什么不说它睡觉,而说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C.指导读好“散步”。
D.指名读第2句。评议,再读。
(三)讲读第三句。
A.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
B.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
C.评读。
D.齐读第3句。
小结:刚才大家看着图,自己读懂了第3句话的意思。
(四)讲读第四句。
A.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自己读第4句话,能不能把第4句话读懂、读好。
B.指名读。
C.评:他读懂了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
Hǎiyángtiàoyuè
(出示词语:海洋跳跃)
D.指导读好“海洋”、“跳跃”。
E.齐读第4句话。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的关键是读准字音,这为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连续三次闯关成功,老师真替大家高兴,下面是第四关,大家准备好了吗?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分析、记忆字形。
3.学生在书上描红,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笔画。
4.指导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
5.写后集体评议,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识字、学词,并进行适当的说话训练,力求达到识用结合,学以致用。)
(第二课时)2月24日总第19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认识3个新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4.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在。”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3.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在。”仿写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看、听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
2.看拼音读词,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词语,你还认识吗?谁来读读第一行……
3.小朋友们回忆一下课文内容,如果能用上这边的词语就更棒了。
4.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词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二、细细体会,美读欣赏。
1.分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多媒体放映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动画。
2.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就落下来了,有的落进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静啊,一点波纹都没有,雨点像躺在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有的雨点不小心来到了小溪里,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悠闲地散起步来;另外一些……“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
雨点可爱吗?你想跟着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话仔细地读读。
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①在池塘里睡觉。出示池塘图片,想象池塘像什么?雨点躺在池塘这张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多舒服。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二句。
②在小溪里散步。动画演示小溪缓缓流淌的画面,雨点好像在小溪里干什么?为什么?小雨点跟着溪水正悠闲自在地散步呢。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三句。
③在江河里奔跑。联系学校运动会上长跑比赛理解“奔跑”,多媒体演示江河水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的情景。小雨点欢笑着要赶上前面那朵浪花。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四句。
④在海洋里跳跃。多媒体演示雨点在海洋里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小雨点的表情猜猜他的心情,指导朗读。
让我们拿起书,加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看图背诵课文。
(1)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师出示图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学生说话要完整。(图片随意摆放)
B.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
C.看看这几幅画可以怎么排列?
学生上来排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排?(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D.师小结:书上作者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因为雨点落进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要流进小溪里,小溪里的水要流进江河里,最后所有的水都要流进海洋里。
E.谁能读出他们不同的气势来?指名读再齐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点落进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A.生答师出示雨点各种姿态的图片与相应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B.想一想,课文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
C.指名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D.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也就各不相同,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加上动作把它表演出来?找个好朋友一起练一练。
E.指名上台表演朗诵课文。
F.配乐朗诵课文:叫几对好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美读韵文,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拓展延伸,积累语言。---悟
1.快速看课文,这首诗歌共有4句话,每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这样的句试也说一举句诗吗?“雨点落进______。”
3.这阵子绵绵的春雨给世界万物带来了春的生机,老师让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许多收获。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用句式“雨点落进,在”口头填空:“雨点落在果园里,点红了;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雨点落在池塘里,唤醒了。”
4.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学着书上的写诗方法,写一首《春雨》的小诗。
师生共同编儿歌,如: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
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
编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条件的还可以谱成曲子唱一唱。
(设计意图:仿写课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四、指导写字,迁移学习。---写
1.认读生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谁能边读边给它找个朋友?
2.书写剩下的生字
说说怎么记住它(师范写)
3.学生练写(音乐)
(设计意图:给优秀作业加圈圈,对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很大,这一设计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
板书设计:
2.雨点(图片)
↙↓↓↘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教学后记:
整节课,我非常注意引领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问题出教室,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不正是我们所极力推崇的吗?苏教版常务编委高林生教授说:“情趣是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这节课,情趣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并让孩子们学会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为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准备。
知识技能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导入课题: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板书:半截蜡烛)学生齐读课题。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4、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注意这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人物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
(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女儿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之初,我仔细地分析了课文,发现围绕三个主人公主要有三个情节,这三个环节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同时就危险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如果要采用变序的教学方法,就会打乱文章原有的严谨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呢在做好简单的课件后,我随即又否认了.因为我发现这对我的教学起不到特别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让人有一种"通读通讲"的感觉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种要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就对三个情节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在讲伯诺德夫人时,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知伯诺德夫人的为人;在讲杰克时,我就让学生用学习上段时的方法来谈谈对杰克的了解;在讲杰奎琳时,我直接让学生来读杰奎琳的话,并用上采访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杰奎琳的了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文的类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学"务实".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杨氏之子》教学反思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原汁原味的文言文,虽然在此之前让他们背诵过《论语》,他们也接触过一些有关古典的东西,但那毕竟已经经过今人的改写,从表达习惯到价值取向,都已经是符合我们现代人口味了。对于不知文言为何物的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能领略到其中的意蕴吗?特别是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如何让他们一触即通呢?
在去年,去舟山听过浙南沿海地区的赛课活动,其中我们温州平阳的一位李老师上过此课,印象特别深刻,觉得这些课都适合于模仿。有同事还刻录了他的课堂教学光盘,于是就决定照着他的设计来演绎自己的这一课教学。
周日在家中,将他的课堂录像反复看了两次,播放、暂停;暂停、播放,让儿子帮忙按遥控(他很乐意呢),自己则不停地琢磨。不过,因为消化的不是特别好,在今天的课堂上还是觉得生硬。因为请了一位小姑娘来听课,她也感觉我对古文教学没有古义,太过于现代化了。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是好一些,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古语评价,那么就会润色不少。
记录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题
师:知道文言文吗?(生:知道)你觉得他有什么特点?
生:读起来特别有趣,很短。
师: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比如我们问:你吃过饭了吗?文言文可
以怎样说?
生摇头,有人乱猜一通。
师:可以说:饭否?简练吗?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生:吾。刚刚背过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不错,联系旧知,反应敏捷。那么你呢?(又摇头),是汝。我们在文言文中是吾等,那你们呢?
生:汝等。
师:这下反应快了,不错。那么现在觉得文言文有趣吗?(纷纷点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是生读:杨氏之子。
师:看题,你觉得哪个词说明是姓杨的人家?(杨氏)整个题目作何解释?之就是?(孩子们说出意思。)
师:有这样的方法介绍你自己,怎么介绍?
生:黄氏之子;罗氏之子;陈氏之子;黄氏之女(真好!)
(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兴趣很重要。只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不是很难,那么以后就不会觉得恐惧了。我自己对文言文就是超级恐惧的。这样的心理不能让我的学生出现,尽量少出现。)
二、朗读是关键
在教学时,我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首先让他们自己读,学习生字,通过对惠的学习,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通假字,通过对禽的学习,明白文言文中禽和家禽的区别。
其次,指名读,了解孩子们读文言文的情况。
再次,范读。范读时让孩子们划出老师读的和他们读的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处是孔君平/诣其父;二是孔/指以示儿曰;三处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里用以下面理解学习课文用。)
接着,领读,读着停顿。文言文中间的断句显得尤为重要,若断句不当,意思可能相差甚远。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三、重点理解,初知大意
师:这里为什么要停顿呢?你能自己读读课文,结合注释,一边读一边想,
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一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里停顿是表示说孔雀是夫子家的鸟,而不是指夫子的家禽。
生:孔/指以示儿曰孔后面停顿,这个孔是指孔君平,所以后面停顿。
生:孔君平/诣其父这里是指人,这个人名字叫孔君平,所以停顿一下。
师在孩子们表述的时候加以引导,这里的语言显得有些繁琐。但是因为孩子们表达得不够确切,也因为自己在这里对孩子们的预设不够到位,乱了阵脚。
师:读着读着,我们发现故事就是设置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就是(生读:孔君平/诣其父)师:结果呢?生继续:父/不在,乃/呼儿出。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孩子们明白了故事的大概意思。
(通过停顿的理解将课文的意思解读得十不离九了,这样的理解在师生的对话中一步一步深入。)
四、走入对话,体会精彩
师:父不在,乃呼儿出。,于是就有了对话。那么读读对话,你发现了什么?(生读)
生:我知道:此是/君家/果。这是说,杨梅是杨氏家的水果。(师的提示下表达的比较完整。)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孔君平是跟小孩开玩笑,拿同一个杨来逗杨氏之子。(读读这话。)
师:不错,读出了言外之意。那么小孩听懂了吗?所以他如何回答?生齐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这个小孩答得如何?妙!妙在哪里?我们来对一对。我说:果,你对:(生:我对禽)
生:也用姓氏来开玩笑。孔君平姓孔,那么就说孔雀。
师:还有呢?(生有些困难。)你看,孔君平语言中有未闻吗?加上有什么好处?(让两个孩子起来,一个加未闻,一个不加未闻,与老师对话,让全体孩子比比那个句子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感觉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
(文言文的理解似乎并不是很困难,初次教学虽然有了录像观摩,却还是没有一些经验。但是孩子们还是能通过读、比较来发现,来理解。真正体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原理。)
师:九岁的孩子能够如此对答,真的让我们佩服,难怪课文中也要这样夸奖他生读第一句: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
师:在文中,你还发现他很聪慧的地方吗?
生:父不在,能设果,招待客人,很聪慧。
生:应声答曰,他的不假思索,看出很聪慧。
(这样的发现,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了,也与文本有了一定的共鸣。)
五、迁移运用,深入对话
师:这样聪慧的孩子,如果能去拜访一下真是太好了。如果有个姓李的人来拜访他(孩子们马上说:李白,我同意了,不过,现在想来不能,朝代相差甚远。),该怎么对话?
生
师用不同的柳树的柳;兰花的兰;梅花的梅来进行迁移,学会流利地对话。
(这种迁移运用不但加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即使运用所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后记:初次文言文教学,虽然粗浅,但是总算比较满意。我把本篇课文的设计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把文言文读正确,读出节奏感。这点能够出色地完成了。至于中间的环节,还需要自己多多磨炼。因为时间紧迫,后面介绍《世说新语》也没了,还是很缺憾!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笋教学设计(学程导航)”,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1春笋共几课时3课时
第1课时课型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书写“声、冲、破”以及3个偏旁。
4.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
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资源
收集与春笋有关的资料。
预习设计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数。
2.会用“声、冲、破、块”组词。
3.收集与春笋有关的资料。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
一、揭题、解题(2分)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春笋的信息。
2.[出示课题]指读,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二、正音、朗读
出示学习单1(16分)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读完一遍就标上小节符号。
2.自由朗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1、生自由朗读,标小节号。
2、师检查
3.逐句朗读
全班交流,指读句子,从中强化或纠正生字新词的读音。
5.全文朗读。
三.教学生字(12分)
1.请小老师上前面试,应征。
(1)考题: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有什么特点?
准确说出这个字的笔顺。(教师相机教学新的偏旁)
(2)面试成功后,由小老师请同学给这个字找朋友,并由小老师判断他是否正确。
2.学生按照正确笔顺进行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准备临写。教师范写一遍,强调笔画的运笔和位置。学生临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10分)一、揭题、解题
1.小朋友们,仔细听,[播放:雷声]这是什么声音?
2.春天的第一记雷声能够唤醒整个大地,小草儿挺出了地面,花儿使劲地绽放,还有,你瞧,谁也探出了小脑袋呀?[出示实物春笋]对,春天长出来的笋就叫做春笋。它味道鲜美,长大后成为竹子还能派好多用场。
3.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可爱的小春笋交朋友,好吗?谁来读读课题?
二、正音、朗读
1.小春笋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2.听过课文,你能自己朗读吗?
3、出示词语
一声春雷冲破石块外衣迎着笑声一节再向上春笋唤醒掀开冒出
褐色娃娃生长长江
[逐句出示: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
一节,一节,又一节。
向上,向上,再向上。]
4.句子读正确了,就请你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再把课文朗读一遍吧?待会老师要请你推荐读得最好的或者有进步的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好吗?找到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课文。待会老师要请你来推荐朗读优秀的同学来表演。
三.教学生字
1.我发现交了节节向上的小春笋做好朋友啊,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变得更加好学上进了,真好!下面来做小老师,学写四个生字,好吗?先把我的问题回答正确,然后你就是合格的小老师了,可以带领大家一起来组词。
2、生写生字。
作业
设计★熟读课文。
★描写习字册,“声、冲、破、块”。
★★收集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并进行朗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1春笋共几课时3课时
第2课时课型讲读
第几课时
教
学
目
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外、迎、笑、节”以及一个新的偏旁。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资源
收集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并进行朗读。
预习设计
读熟课文。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5分)
1.书空“声、冲、破、块”
2.抽读生词
3.给“声、冲、破、块”扩词。
一、精读、体会第一自然段
(8分)
出示学习单:
读课文,模仿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
1.指导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2.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啊?谁能读出春笋高高兴兴醒来时的心情?(指导朗读第一句)
3.迎接春天是多么美好!如果你就是一只小春笋,那你是怎么从泥土里出来的?
4.我们现在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快,蹲到地上![师生一齐做动作]
5.自由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读。(朗读时可以加上动作)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师生比赛读
6.齐读,看一看勇敢的小春笋在哪里?
7.谁能试着背背?
三、精读、体会第二自然段
1.谁来剥剥看它的叶子?[学生体验剥笋]
2.[请学生摸一摸、掐一掐]嫩不嫩?怪不得作者又说它是——“嫩生生的娃娃”了!
为什么要把它说成是“嫩生生的娃娃”呢?(小小的,很可爱)
3.指读第一句。
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4.假如你是小春笋,你看到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5.我们读好这一句,能加上自己的表演吗?(师生表演)谁能试着背背?
6.全文朗读。
尝试背诵课文
三、教学生字(10分)
出示学习单:1、读生字,给这些生字组词。
2.认识2个新偏旁,想想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偏旁的字。
3、交流
四、延伸拓展(5分)
一、复习
1、复习生字“声、冲、破、块”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一声春雷冲破石块外衣迎着笑声一节再向上春笋唤醒掀开冒出
褐色娃娃生长长江
一、精读、体会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
1.是谁把春笋唤醒的?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
2.小春笋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终于可以出来看看春天是多么的美好了!
3.指导学生表演时要用手作成尖角状慢慢往上升,且要有力度,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冲破”一词。
[出示模型:一块石头]老师用手压着石块,引导学生理解“掀翻”一词,并通过表演反馈出来。
4.哎哟,我们的头顶上有好多重重的泥土啊,使劲使劲,把它冲破!我们头上还有一块好大的石头啊,嗨哟嗨哟,把它掀翻!瞧,一个一个的春笋都长出来了!真多呀!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你看到这些,想对春笋说一句什么话?
5.指导朗读。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能当上勇敢的小春笋!
“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
“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
三、精读、体会第二自然段
1.小春笋冒出来了,[出示实物]看,老师把浅褐色的小春笋带来了。
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紧,怪不得书上说它是——裹在身上。
强调“裹”字重读,“嫩生生”轻读。
2.小春笋冒出了地面,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3.[课文动画片段演示:春笋节节长高]春笋冒出了地面,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三、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再学习五个生字“外、迎、笑、节”以及一个新的偏旁。。
四、延伸拓展
交流收集到的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
作业
设计★完成《一课一练》上相关练习。
★★观察春天里的一种植物生长状态,用几句话写下来。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1春笋共几课时3课时
第3课时课型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块、再”以及一个新的偏旁。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4.练习写含有像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3.练习写含有像的句子。
教学资源
收集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并进行朗读。
预习设计
读熟课文。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5分)
1.书空“声、冲、破、块”
2.抽读生词
3.给“声、冲、破、块”扩词。
二、练习说话(20分)
出示学习单:
自读第二自然段,数数有几句话。
1、读课文
2、仿说句子。
三、教学生字(15分)
出示学习单:1、读生字,给这些生字组词。
2.认识2个新偏旁,想想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偏旁的字。
3、交流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卡片上的词语,结合正音。
2、说出下列字的偏旁名称:外冲声破
3、扩词练习:声笑节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
1、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3、第一句写春笋像什么?
4、小结:这句话是比喻句,作者把春笋想像成了嫩生生的娃娃,写出了作者对春笋的喜爱。你能仿照书上的句子说几句话吗?
出示:天上的白云像。
大象的耳朵像。
像。
二、写字指导
1、出示全课生字认读。
2、请学生自己说说生字写时的注意点。
3、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节、声、笑”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笑”的第七笔是撇,“声”的上部分是“士”。
(2)“外、冲、块、破”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写“再、迎”时要注意笔顺。
作业
设计1、学生描红。
2、读拼音,写偏旁。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快乐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课文,复述课文。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感悟“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体会他们的崇高和伟大。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快乐王子的崇高与伟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导入:(出示两幅图片)你们知道这两幅图上画的是谁吗?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快乐王子》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边读边理清写作顺序。
3、同位交流。
4、反馈归纳。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plexv:ext=view>
文老师,如果只是拿着教材在那里讲解,没有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没有将一篇课文挖深,挖透,(当然,这一点,我在教学中也是做得不够的。)那么,语文教学将是多么的乏味啊!
比赛已经结束了,授课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对学生的评价还不是十分到位,比如课前由于害怕授课的不顺利,进行了一些不必要的“铺垫”,比如临场的那种紧张导致的授课不十分顺畅。成绩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我还是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一次机会,感谢区教研室组织了这样一次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并且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又一次得到了提高。
《春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古诗及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18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