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感悟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
重、难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总结归纳:“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继光就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课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带入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通的氛围中,学生在课伊始就对英雄人物充满了无限的崇敬,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为以后各环节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在课文中为我们介绍的黄继光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出示:黄继光是一位()的战士。
【学生自由交流,估计学生对他的评价有:勇敢、坚强、不怕死的……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读书活动。】
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1、师:短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读出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多的感受,我相信你们一定还有更浓厚的兴趣再次走进英雄黄继光,去细细地体会,慢慢地咀嚼,抓住其中让你感受深刻的那个词,带着这个词再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地方用“——”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回报交流。
A、英勇献身
(1)黄继光在完成任务时处境艰难,他是那样的顽强。
让学生抓住“匍匐→爬→站起→举起→晕倒→又站起→扑向→堵住”等词语,理出英雄的行动线索,黄继光的英雄形象清楚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会到英雄多么顽强,多么勇敢。
出示句子: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读描写敌人子弹的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
出示句子: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蛇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3)组织讨论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体会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达到“以读促知,以读促解”的目的。】
过渡:面对死亡,黄继光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次战斗铺平道路。那么他在主动请战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B、主动请战
(1)思考:“愤怒”和“坚定”在文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投影: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战士们的突击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3)理解: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4)指导朗读:读出黄继光坚定的语气。
C、占领高地
对比句子:
(1)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2)战士们猛虎一样冲上去,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分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四、串联教材,迁移课外
1、补充材料,深情读文:
黄继光的事迹是十分感人的,他的壮烈牺牲的场面让人难忘。老师从课外书上还了解到:就在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指导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黄继光那结实、坚强的身躯仍然扑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住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在中心火力点的前面,留下一条深深的10米长的血印。看到这一切,连长流出了热泪,所有人都流出了热泪,指导员抱起黄继光,紧紧地搂在怀里,失声痛哭。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黄继光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表达心中感情的空间,课堂的亮点会在此环节的设置而生成,本文主题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身临其境,情感升华
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黄继光烈士的墓前,想想过去,看看今天,你心里一定有好多的话要说。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使学生将蓄积于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将学生的情感再一次推向高潮。】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黄继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
2、通过学习感受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生词。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从古至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我想那位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草地夜行的老红军,他们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祖国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叫黄继光。
板书课题:13、黄继光
问: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能看出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
师:写人的文章一定会写他的事,所以说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师:那课文主要介绍了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出示
匍匐屡次摧毁胸膛冰雹报仇
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同学们都被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所打动了,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亲身体会一下这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1、分段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习1--2自然段:默读1、2自然段
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这个任务怎样?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任务的艰巨?
师:进攻开始了,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呢?
3、学习3--4自然段:指名读3、4自然段
思考: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
哪句话更能体现出我军进攻阻力大?
“屡次”说明了什么?
师: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这句话说明此时离黎明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是怎么做的呢?
4、学习5--11自然段:
(1)分组读5---11自然段
思考:黄继光是怎么做的?
师:危急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板书:主动请战)
(2)指名读:黄继光的话
问:从黄继光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谁能用充满信心的语气再读一读黄继光的话。(指名读)
师:黄继光接受任务后与战士们是如何冲向敌人火力点的?(板书:爬向火力点)
(3)师生接读:
师读:敌人发现了他们,无数的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他们只能
生读: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匍匐”什么意思?(师:身体贴着地面爬行)
从匍匐这一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炮火的猛烈和冲向火力点的艰难。)
师:就在这样艰难这样危险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
(4)生齐读: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出示句子)
问: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站起来十分不易)黄继光为什么要站起来?(板书:投掷手雷)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从哪句话中能看出黄继光伤的很重?指名读一读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就连挪动都很困难的他居然
(5)生齐读:黄继光第一次站起来的句子。
师: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多么令人感动啊!所以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师:谁能用惊讶、出人意料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读: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出示句子)
生接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问: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什么?黄继光又是怎样做的?(板书:勇堵枪口)
问:这一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身负重伤,没有一件武器,天快亮了。)
此时此刻他想到的是什么?(指导员的信任、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和朝鲜人民的解放。)
唯独没有想到的是什么?(自己的生命安危)
师: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他又生齐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师: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眼前的这位英雄说些什么呢?
师:让我们带着对黄继光的敬佩,再读这句话:生齐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5、学习最后一段:
师:战士们在黄继光大无畏精神的鼓舞下,怀着要为黄继光报仇的信念,像海涛一样冲向了敌人,他们的口中高喊着:生齐读: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师: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很快拿下了597.9高地,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师: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斗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所在的营夺取了胜利。
师看板书:从黄继光主动请战、爬向火力点、投掷手雷、勇堵枪口这一过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黄继光?(板书:不怕牺牲勇于献身)
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个英雄儿女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四、总结全文
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它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心中,年轻的英雄,从你胸膛迸发的热血,阻断了敌人凶残的弹雨,而你奋力一扑的瞬间,震天撼地,让我们一起再次高呼这位英雄的名字-----黄继光。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有趣的谐音》》,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有趣的谐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课前准备:
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A、出示故事《开会》。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B、自由读,说说哪里好笑。
C、小结:这个笑话,是因为汉语方言的谐音引起的。谐音就是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板书:谐音、一音多字)同学们,谐音现象是汉语特别的地方,它在别的语言中是不多见的。今天就让咱们一起遨游“谐音趣味王国”吧?
2、引出课题。
3、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学习书上的那些歇后语,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3)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4)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这些歇后语。
2、这节课,我知道了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带有谜语性质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利用谐音,是创制歇后语重要方式。
3、我还知道了这些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趣识谐音
1、谐音歇后语。
狐狸吵架——()
老九的兄弟——()
和尚的房子——()
和尚打伞——()
2、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少十。
指名学生讲《郑板桥妙解对联》的故事。
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感受谐音用法的妙处: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3、商品的广告词
随心所浴(欲)咳不容缓(刻)默默无“蚊”(闻)
洗出望外(喜)酒负胜名(久)“骑”乐无穷(其)
一明惊人(鸣)别无锁求(所)首屈一纸(指)
4、古诗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游历了谐音王国,说说对汉字的谐音有什么新的认识。
2、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3、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自主创造一些歇后语、古诗和对联等。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知识拓展延伸
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然后和同学交流。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你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吗?在哪儿看到的?
生:在大屏幕上看到的。
师:你真善于观察!你们想知道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什么样吗?
(课件播放学校的大课间活动)
二、数学活动
1.激趣导入
师: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用尺量小朋友跳了多高、跳了多远、沙包掷了多远。
师:是啊,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测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测量。(板书课题)
2.认识常用的尺
师: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尺?
生:学生尺、米尺、卷尺。
师:小朋友们知识真丰富,知道了这么多尺。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物体的长短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你能说出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用哪种尺比较合适?(课件演示)
生:黑板这条长边的长用米尺或卷尺测量比较合适。
生:舞台的长用卷尺测量比较合适。
生:树桩一圈的长用卷尺测量比较合适。
生:数学书封面的长用学生尺测量比较合适。
3.用学生尺量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你知道它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你能量出这几条线段的长度吗?用哪种尺量比较合适呢?
生:用学生尺量比较合适。
师:你们每人也有一张这样的长方形纸,请小朋友用学生尺量一量,并把量出的数据填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说给同学们听听?
生:纸上面的一条边大约长16厘米,
纸下面的一条边大约长16厘米,
纸左面的一条边大约长12厘米,
纸右面的一条边大约长12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张长方形纸上下一样长,左右一样长。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学生尺量出了长方形纸上这四条边的长度,其实呀,小朋友可以动手折一折就能创造出好多线段,愿意试一试吗?
师:请小朋友先折一折,再量一量折痕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并记录下来。
生:我是这样折的(演示),这条折痕的长度大约是16厘米。
生:我是这样折的(演示),这条折痕的长度大约是12厘米。
生:我是这样折的(演示),这条折痕的长度大约是18厘米。
生:我是这样折的(演示),这条折痕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
师:小朋友折的方法不一样,折痕的长度是有长有短的。那怎样折,折出的折痕最长?
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师:课件演示不同的折法。
4.用米尺、卷尺量
师:小朋友已经会用学生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你们想不想用米尺或卷尺测量我们身边物体的长度呢?
师:请小朋友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再分一分工,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生:桌子的长边大约是60厘米,短边大约是40厘米。
生:黑板的长边大约是3米40厘米。
生:舞台的长大约是9米40厘米。
生:树干外围一圈的长大约是1米10厘米。
5.用身上的尺量
师:其实我们身上也藏着尺呢,你能找出来吗?
生:学生比划。
师: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之间的距离为一拃,
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为一庹,
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为一步。
师:你知道自己的一拃、一庹、一步到底有多长吗?选择哪种尺来测量比较合适呢?
生:我一拃大约长12厘米,一庹大约长1米20厘米,一步大约长40厘米。
生:我一拃大约长10厘米,一庹大约长1米15厘米,一步大约长30厘米
师:小朋友,现在你了解你身上的尺了吗?那你能用身上的尺去测量我们身边物体的长度吗?
生:铅笔的长一拃多一点,大约是15厘米。
生:树干外围一圈的长一庹多一点,大约是1米30厘米。
生:舞台的长大约是23步。
生:黑板的长大约是3庹。
6.介绍古代和现代各种尺的用途
三、全课小结,布置实践作业
活动要求:从篮球场的这一端走到另一端,数数走了多少步,再量量大约有多少米。
有趣的汉字
高新区森林小学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
组长:xx 搜集资料:xx
编辑:xx 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网站:
/experience/hanzi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一连三座庙──
B石头蛋腌咸菜──
C隔着窗户吹喇叭──
D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妙(庙)妙(庙)妙(庙);B一言(盐)难尽(进);C名(鸣)声在外; D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四、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王林)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趣的汉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有趣的汉字教案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学期总第课时
本单元(章)第1课时
授课日期
课题
有趣的汉字
课型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重
点
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难
点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要点:A字谜;B谐音;C仓颉造字;D“册、典、删”的来历]
(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答案:日;香;立;曼;林、杜、刘、孟]
(2)关于谐音:
师问: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
师问: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3)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4)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
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作适当评点。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教师谈话: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第二课时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线进行整组学习的单元。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2.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77页。
3.学生自由读P77上面一段话。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二、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组长:xx 搜集资料:xx
编辑:xx 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三、四、五课时
(说明: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六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生自由发言)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今天,老师要退居幕后,让我们每个同学成为活动的主角,大家说好不好?首先有请主持人上场(音乐奏响)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导:大家好,我是今天《有趣的汉字》展示活动的主持人***,同学们知道今天展示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吗?(有趣的汉字)对,说起汉字,他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也各不相同,下面有请第一小组给我们说一说汉字的起源吧!
(一)讲故事,了解汉字的起源
组长:大家好,我们是彩云小组,我们主要给大家展示汉字的起源。我们先分头找资料,把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在一起,主要是七种说法。然后,我们把这资料制成幻灯片。我们小组的六位同学一同设计,由我、汪跞和徐缘缘制作。下面,我们给大家展示我们制作的幻灯片,我们会在展示的同时,让组员简要地介绍一下。
学生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介绍。
齐:同学们,让我们搜集更多有关汉字的资料,一同领略汉字的乐趣吧!谢谢大家!
导:第一组同学的幻灯片做得很精致哦!以上七种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都只是传说。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体系又那么庞大,不可能是一人一时的突然发明。汉字应该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是表意文字,可是仔细读一读,你会发现乐趣无穷呢?不信,我们来欣赏谐音俱乐部的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二)谐音俱乐部
1.古诗诵读
组长:我们给大家带来了几首谐音的古诗,首先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填出古诗中的空白。
学生填一填,大家读一读。组长介绍诗中的谐音。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下多背几首古诗,做宣传中华文化的小使者。
2.书法对联
组长:大家看,这幅字写得怎么样?这是由我班的小书法家洪韫伟同学书写的,下面有请他来给我们介绍他写的这幅对联!
洪韫伟: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解释对联中的四个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
郭敬文:这是我写的上联:两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谁能对出下联?
下面同学来对: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
说说这个故事。
组长:我们小组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暂时不出示)
(小品表演)大意:过年了,一个卖豆芽的老汉请苏东坡为自己写一幅对联,苏东坡写下: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请同学读出正确的读音,并说出其中的意思。
导:怎么样,谐音俱乐部的同学表演得不错吧!精彩的还在后头呢!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相声:《有趣的歇后语》
3.有趣的歇后语
相声:
甲:(跟乙打招呼)咦,半月不见,瘦啦?
乙:我废寝忘食研究歇后语,能不瘦吗?
甲:歇后语?
乙:就是一句话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像生动的谜面,由后一部分回答才是本意。
甲:啊,是这样。想来一定有不少收获。
乙:收获可大啦!这歇后语简练、生动、幽默、有趣,真是说不尽的好哇。
甲:啊!我来考考你,咋样?
乙:你就考吧!
甲:老鼠钻进书堆──—
乙:咬文嚼字。
甲:老鼠拉木楔──—
乙:大头还在后边呢。
甲:牛角上抹油──—
乙:又尖(奸)又滑(猾)。
甲:拖拉机撵兔子──—
乙:用错了地方。
甲:虎口里拔牙──—
乙:贼大胆。
甲:兔子的尾巴──—
乙:长不了。
甲:龙王爷跳海──—
乙:正好回家。
甲:羊伴虎睡──—
乙:迟早是人家的口食(实)。
甲:鸡蛋碰石头──—
乙:自不量力。
甲:猪鼻子里插大葱──—
乙:装象(相)。
甲:狗掀门帘──—
乙:全凭一张嘴巴。
甲:瞎猫捉到死老鼠──—
乙:难得这一回。
甲: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乙:白日做梦
甲:鸭子浮水──—
乙:靠的下边两只脚。
甲:麻雀聚会──—
乙:叽叽喳喳。
甲:王八吃秤砣──—
乙:铁心啦。
甲:黄鼠狼给鸡拜年──—
乙:没安好心。
甲:狮子尾巴摇铜铃──—
乙:哎呀,这个,让我想想……
甲:我来告诉你吧,“热闹在后头呢”。
乙:想不到,你还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
组长:我们小组不仅给大家带来了相声,还搜集了很多有趣的歇后语来让大家猜一猜,大家想猜吗?猜对有奖哦!
歇后语问答。
组长:好了,大家如果想进一步地了解歇后语,可以买这本《歇后语大全》,上面有趣的歇后语一定会让你笑口常开的。
导:我这人就是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说真话,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别急,我们谐音俱乐部的同学还有最后一个节目,看,他们来了!
4.我们这组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有关谐音的小笑话。
汉字小笑话:说的是1940年大汉奸汪精卫成立伪政府时,有人送了他一幅对联。上联是:昔具盖世之德,下联是:今有罕见之才。这幅对联看上去是在夸赞汪精卫,实际上,上联中的“盖世”与“该死”是谐音,下联中的“罕见”与“汉奸”是谐音,连起来就是: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
小品:竹竿与猪肝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猪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小品根据此故事改编。
导:谢谢谐音俱乐部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展示!
(三)绕口令
组长:主持人,我们虽然不是谐音俱乐部的成员,但是我们也准备了有关汉字读音的内容。能让我们展示吗?
三位同学说绕口令。
组长:我们小组的同学还准备了一些绕口令来考考大家!
考同学们说绕口令。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黑不发灰,灰化肥发灰不发黑。
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是四十,四十不是十四。
导:汉字的有趣不仅表现在他的读音上,他的字形也是很有趣的哦,不信,请看!
(四)汉字的来历
组长:大家好,我们是象形小组,我们主要给大家展示的是象形文字。大家知道,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做成幻灯片,让大家来猜一猜。
幻灯片出示,学生猜猜什么字?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让大家猜的只有几个字。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看一看这些汉字的演变历程,很有趣的哦!
组长:我们还制作了有关象形文字的小报。小报展示。
导: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勤劳而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又创造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游戏:猜字谜,下面有请最后一组同学为我们展示──猜字谜。
(五)猜字谜
1、猜字谜的方法介绍。
猜字谜主要的三种方法。有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在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加上河的边上三点水,是”汗”。双雁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加起来成了“丛”。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主要三种,其他方法也很多,有兴趣可以看《字谜大全》这本书)
2、热身练习。(让学生猜几条字谜)
3、我们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字谜,请同学们上来猜一猜吧!
拉起字谜条幅,学生上来尽情地猜。
总结
今天的展示活动现告一段落,后面几节课,我们将继续对汉字的研究和学习。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制定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课外只是把自己知道得有趣的机器人情况给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内容,介绍了那你中机器人导游,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难点:
1、说说自己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会12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及新词。
一、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熟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字音。
注意:触摸诙谐穿着疲惫
1、大家齐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读文中圈出的词语。
2、出示词语朗读:
机器人需要遇到简单冲你微笑求救
布局历届指挥与甚至概况
3、记住字形、扩词
哪些字较难?哪儿容易写错?
注:器遇概
4、口头组词:
器需求句届甚冲
哭须永局宙其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搜集有趣的机器人资料。
反思:生字学生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记忆,个别学生在记忆生字时不认真,尤其是个别难记字的笔画,出错现象严重。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这篇课文属于科普类文章。通过介绍在中国科技馆和哈尔滨冰雪节“工作”的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反映了我国机器人科学研究领域的成果。课文重点描写了机器人导游的“有趣”,而不去涉及机器人的原理,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
目标:1、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2、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机器人导游,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把自己知道的有趣的机器人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一、读词语。
二、导入课文。
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机器人导游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达出来。
板书:别有一番情趣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机器人别有一番情趣的呢?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机器人导游?
板书:机器人导游“灵灵”
冰雪天使“莹莹”
冰雪精灵“童童”
冰雪王子“哈力”
2、再轻声读课文,思考你喜欢这些机器人导游吗?为什么?
3、向同桌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导游,有语气地读出你的感受,并说说理由。
2、全班交流:
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导游,有语气地读出你的感受,并说说理由。
3自然段:朗读这段话:
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如果你当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如果你触摸它的头部,它就会诙谐地说:“哦,好痒。”看到你穿着漂亮,它甚至会温柔地说:“我喜欢你漂亮的衣服。”
你觉得机器人怎么样?(快乐)
从哪儿看出它快乐?(困)
有语气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说说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来描写的?(先概括,再具体分写。)
4自然段在读中感受莹莹的热情、童童的多才多艺、哈力是音乐家。
3、读读全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对3、4自然段的总结。)
四、读全文,在交换读的方式中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课外扩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机器人?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板书:
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机器人导游“灵灵”快乐
冰雪天使“莹莹”热情
别有一番情趣冰雪精灵“童童”多才多艺有趣
冰雪王子“哈力”音乐家
作业:
1、写字组词。
2、抄写词语。
*3、形近字组词:
器需求句届甚冲chōnɡ
哭须永局宙其chònɡ
*4、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机器人导游?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机器人的特点说出来,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把机器人的特点概括出来。
《有趣的发现》第三段的首句是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教学中我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反复和终于两个词语的理解来加深对文本感悟的。
师:反复是什么意思?
生:反复就是一次又一次,许许多多次。
师:达尔文反复观察比较,你们说说他会在哪些时间里,哪些情况下坚持观察比较?
生:天刚刚亮,达尔文就早早地走出驻地开始观察。
生:太阳升得老高,他在观察;中午了,他还在观察。
生:傍晚,天都快要黑了,他还不想回去,还在观察比较。
师:为了弄明白心中的问号,达尔文这是顾不得休息和吃饭,一次又一次地观察比较。为了研究天气与昆虫有没有关系,他还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比较呢?
生:太阳在头顶上晒着,达尔文在观察比较。
生:刮风了,达尔文还在观察比较。
升:还有下雨了,达尔文也在观察比较。
生: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了他观察比较,因为他一心想弄清楚什么问题啊?
师:你从反复观察比较中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达尔文很认真。
生:我感觉到它很有耐心。
生:我感觉到他很能坚持。
师:这种很能坚持就叫做不放弃。
生:我感觉到他很不怕辛苦。
师:是的,他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付出了很多辛苦,多不容易啊!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语也表达了他的不容易?
生:是终于这个词。
师:他这么辛苦,他这么坚持,你们敬佩他吗?请小朋友们再读这句话,把你的敬佩之情带进去读!
《有趣的发现》知识点
【原文】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因为能顶得住大风,也生存了下来。可怜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去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
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字词学习】
字:乘、捉、刮、淹、趣
词:著名、考察、考察、奇怪、可怜、消失、研究
【重点句子】
1.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2.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因为能顶得住大风,也生存了下来。可怜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去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
【主要内容】
《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达尔文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发现了岛上的昆虫翅膀都不同,没有翅膀的昆虫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翅膀特别大的能顶得住大风,也生存了下来,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去顶不住大风,便逐渐消失了。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èbiébǐjiàorónɡyìyuánlái
()()()()
shēnɡcúnyánjiūzhújiànfāxiàn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现()较()鸟()容()
观()效()岛()究()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èbiébǐjiàorónɡyìyuánlái
(特别)(比较)(容易)(原来)
shēnɡcúnyánjiūzhújiànfāxiàn
(生存)(研究)(逐渐)(发现)
二、比一比,再组词。
现(现在)较(比较)鸟(小鸟)容(容易)
观(观察)效(效率)岛(岛屿)究(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和运用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1段。
(3)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举例说明方法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线,勾画圈点,在合作探究中理解重点语句含义,体会文章中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情感。
重、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从中体会到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举例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多彩的生物世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还记得《花钟》吗?(出示图片)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动物也是如此。走进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让我们一同领略《有趣的生命时钟》。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减缓理解坡度,消除畏难心理,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2、板书课题。
3、自主质疑:
什么是生命时钟?生命时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设计意图:抓题眼自主质疑,顺利打开心智的大门,进入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4、释疑:
生物节律又叫生命时钟,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种近似钟的机构,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自身生理活动,使其在一定时期开始、进行、结束。
出示资料
【设计意图:根据学情,有针对性补充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内容做铺垫。】
过渡:生命时钟又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让我们走进文本,一睹为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读书要求:
一读,读准字音,遇到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二读,读通顺,想一想:每一部分写了什么?
三读,读流利,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反馈
(1)轮读课文,正音。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潮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现象。
规律: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3)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螯。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汇报:生物节律有昼夜周期节律和年周期节律,是相当稳定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三读课文,质疑问难,勾画批注
五、课堂小结:
生命时钟确实充满奥秘!课下搜集资料,并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生物,看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认真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生命时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二、精读课文,感受有趣
(一)研读第一段,品情趣
(1)自由读,要求:
勾画出喜欢的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黎明时分,鸟儿在枝头用歌声迎来初升的太阳;夜幕降临,睡了一天的懒猫突然精神焕发,伸出利爪扑向在黑暗处盗窃的老鼠;午夜,蜘蛛在墙角、树杈忙碌地编织着它的罗网。牵牛花在早晨开花,紫苿莉在下午怒放,夜来香晚间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2)交流
(3)畅谈体会,品读情趣。
(4)智慧链接,板书关键词,指导背诵。
(5)抓省略号,想象说话、写话。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生命时钟?
仿照本段的写法说一说并写下来。
小结: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更奇妙的是,许多生物的活动是按昼夜周期的节律进行的。
【设计意图:好的语文课堂不但书声琅琅,更要书写沙沙。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不仅指导背诵,积累语言,还针对内容进行拓展:设计抓省略号,想象说话、写话环节,有利于架起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巩固表达方法,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
(二)研读二、三段,悟妙趣
(1)默读,思考:本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勾画出来。
(2)交流:
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即使环境突然改变,仍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3)理解感悟
感受承上启下的作用,体会关联词的妙处,并试着造句。
(4)质疑写法
课文是如何写生动具体的?
(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生物界昼夜周期节律。)
(5)读中强化,品悟妙趣。
(6)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活动是按照昼夜周期节律进行的?
小结:许多生物的活动都是按昼夜周期节律进行的,这种节律相当稳定,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而是由于体内存在生命时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鼓励学生抓中心句,感悟写作特色,读中深化认识,领悟生物界的妙趣。】
(三)研读四、五小节,明理趣
(1)同桌合作研读
回顾学习方法:①勾画中心句,质疑问难;②揣摩含义,寻找规律;③书写感受,融入朗读。
(2)同桌交流
(3)班内交流:
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出示重点句:
(4)拓展:
联系生活说一说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设计意图: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有扶有放。真正实现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由习得方法到形成能力,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尝试运用常用的说明方法,从而实现情知共收。】
三、回顾全文,总结升华
1、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2、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3、总结:本文用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为我们展现了动、植物王国里神奇的生物节律。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好好运用它。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思路。这一环节旨在学完全文的基础上,回顾总结,提炼文本写作特色,为习作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本文的好词佳句并进行摘抄。
2、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
板书设计:
昼夜周期节律
息息相关
有趣的生命时钟
年周期节律
好好运用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次有趣的观察,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一次有趣的观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留心身边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一朵朵桃花画面。
生欣赏,师:“这是什么?美吗?”
你们知道桃花一共有多少花瓣吗?导出“观察”一词。
师生共同书写“观察”。
2、你们平时对什么事物进行过仔细的观察吗?
生自由说:
今天,有一位朋友带着我们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好吗?板书并补充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识记生字:蔓、缠、竟
①读生字②交流识记生字
3、理解字词:
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
究竟:结束
偷偷地:悄悄地,不知不觉地
4、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接着我们来观察扁豆的生长。
出示课件:扁豆的生长图
5、同学们,你们知道扁豆是怎样长的吗?
文中的“我”听大人说过呢!课文中是哪里讲到的呢?
指名说并读第1自然段。
6、课件出示句子:这是真的吗?
谁来读,读出疑问的的语气,多让学生读。
师:说明作者一定要自己观察观察
三、学习2——3自然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理解词语:绕、缠、奇怪、决心、抖(生可以演示理解)
2、“我”为了观察扁豆的生长过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奇怪,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
指导读句子“第二天竹竿的右边。”
4、作者明明让蔓儿向左缠,面它偷偷地向右长,你们觉得奇怪吗?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读句子“我很奇怪究竟。”
5、自由读第3自然段,划出作者的观察过程。
6、指名说说作者的观察过程。师板书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7、师小结:扁豆就是通过“蔓儿”的抖动,缠绕“慢”地向上生长。你们明白了“扁豆的生长”吗?你们觉得它的生长怎么样?
有趣,你们喜欢吗?
8、谁能带着喜欢的心情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9、通过小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扁豆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小作者是怎样知道的呢?
“观察”
10、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我”是怎样观察的。
生说,师板书: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我”观察:仔细。
指导读,生齐读第3自然段。
11、作者通过自己实验、观察,终于明白了什么?
指名说。
出示句子:我终于爬的。
齐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好观察日记。
板书:
一次有趣的观察
半小时做记号
生长两个小时紧盯着仔细
有趣每隔1小时还注意到观察
四小时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186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