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练习。本组课文侧重于写景抒情,要指导学生学习表达的方法及情感的表达,通过小导游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习作紧扣课文,学习介绍家乡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长处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课文解读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这几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的美丽自然景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了童年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泉城》教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预习学案
(1)读一读
白浪翻滚晶莹剔透明珠散落银花盛开
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2)想一想
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泉?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小组合作探究:
本文主要描写了泉城的哪些名泉,他们各自具备怎样的特点?用词语概括出来。
课堂检测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著名的要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了。
拓展练习:
日光城重庆
冰城拉萨
羊城哈尔滨
泉城广州
山城济南
古城南京
石头城北京
五、课后作业
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六、板书设计
珍珠泉
8泉城五泉汇注
黑虎泉
趵突泉
10.《九寨沟》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10个生字,两条绿线条里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插入云霄清澈见底银光闪闪高低错落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森林遍布蔚为壮观银花四溅五彩缤纷
2.我知道
主要描写了九寨沟的哪些美丽景色?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
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划出来,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好在哪?
拓展练习:
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缤纷世界》
课堂检测
在括号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湖水()地奔跑
()的竹叶()地思考
()的山沟()地欣赏
()的桂花()地吆喝
课文写了四种小动物:()的金丝猴,()的羚羊,()的大熊猫和()的小熊猫,它们都很可爱!
五、课后作业
课外延伸练笔,显现学习成果
我们来为旅游公司写介绍九寨沟的广告语或导游词吧!
板书设计
9.九寨沟
湖泊
自然风光森林人间仙境
瀑布
珍稀动物
11.《田园诗情》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极目远眺仪态端庄绿意盎然彪悍强壮
辽阔无银悠然自得默默无言舒缓平稳
2.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我知道:
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4.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在荷兰你看到了哪些有着浓郁的荷兰风情的图画?他们各自具备哪些特点?
拓展升华:学生续话
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
课堂检测、
荷兰,(),也是牧场之国。
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有的牛背上盖着(),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牛犊跑前跑后,活像()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课后作业:
选取你最喜欢的段落去练习
板书设计:
10.田园诗情
自由宁静和谐
真正的荷兰
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识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浸尤其提前香飘十里
2.我明白:
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从哪里看出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你对摇花乐有什么感受?
二、拓展升华: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课堂检测
1.按提示填空
作者先写了自己喜欢____,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_______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_____桂花,给母亲______桂花,却时时想起童年时代的_______和__________。
2.组词
姿()季()飘()摇()
资()李()瓢()遥()
3.拓展练习:
小法官,巧判案(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1)每当我走进校园的时候,花草就向我们点头微笑。()
(2)桂花盛开的时候,真是香飘十里。()
(3)蒲公英就像我们的手掌。()
(4)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5)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课后作业:
课文的第5自然段写出了“我”摇桂花的情景,心里无比欢乐。你也仿照本段写一件童年趣事。
板书设计:
12.桂花雨
摇桂花乐
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
《练习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
2.熟记8个成语和5个歇后语。
3.照样子学写上下结构的钢笔字。
4.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5.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审题。
2.学做读书记号。
3.学习读书名言。
4.练习背诵名言。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2.背诵五条歇后语。
3.教师小结。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识形。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写字
4.评价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1.审题-----明确交际内容。
2.指导,掌握交际要领。
教学目的:
1.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知道怎样赞美别人,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赞美别人的能力。
2.通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使学生懂得赞美别人除一定要真诚外,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3.通过生活情景再现,使学生了解赞美别人还要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感受别人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会赞美
1.师:同学们,你们会赞美别人吗?(生:会)好,老师想先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请大家看一看应该怎么去赞美别人。(拿出道具——装满菜的盘子放在桌上)
2.预设表演,课堂再现
师:课前,老师在咱们班招聘了几位小演员,他们在节目中将饰演我的儿子或女儿。来,先请小演员给大家见见面。(三位学生上讲台,与师简单交流)
(生生互动,进行练习。师巡视指导,并选出几个表演小组)
3.请几对同学演完后,学生评价最佳,师小结: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其他同学也能对他们的表演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刚才的练习,老师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很会赞美别人,懂得赞美别人要发自内心,语言要显得真诚。
二、联系学习,运用赞美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你们的老师给了我一些优秀的作文本。我认真看完了以后,感觉咱班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值得赞美。所以就想把它们发给同学,请你找找同学作文本中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请大家先看一看,再练习说一说。(发作文本,每组一本,生翻看后练习说)
2.请同学进行赞美。教师适时引导:赞美除了用语言外,还有很多方式。一个赞赏的眼神,也会给人极大的鼓励与满足,一个“OK”的手势,也会使人心领神会。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别人进行赞美,这样被赞美的人会感觉更开心,更有动力走向新的成功!
3.生练习用不同的方式赞美同学的优秀作文,师给予鼓励。
三、走进生活,实践赞美
1.场景一:烈日下,清洁工人为了城市的清洁,仍在辛苦地打扫着,此时,你会说……场景二:暴雨中,爸爸为了让放学回家的你淋不着雨,正冒雨赶来为你送伞。因为雨大,虽然披着雨衣,雨水还是淋湿了爸爸的裤子。此时,你会说……
场景三:教室外,同学小红看到地上有一个纸团,不声不响地走上前去捡起,扔进了垃圾箱。此时,你会说……
2.学生自由组合,练习。
3.请同学们表演,并评价。评价重点:除赞美应达到的要求外,表扬学生有一颗感受美的心。
4.小结:随时随地发现别人的长处,感受别人的优点,并进行赞美。那么,你不仅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
8三顾茅庐
★一、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
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fen)辅(fufu)晌(xiangshang)
辰(chengchen)诸(zhuzu)卧(wowu)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提炼人物性格。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尊恭卧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六、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9祁黄羊
★一、教材分析:
《祁黄羊》这篇短文是根据《吕氏春秋》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的。描述的是一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一心为公、正直无私的春秋大夫——祁黄羊。祁黄羊腿脚有病,不便指挥,他不恋高位,自动请辞,令人钦佩;当主公让祁黄羊推荐贤才,他考虑再三,两度荐贤,既不避仇,也不避亲,任人唯贤,深得晋悼公的赞誉。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2、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晋国悼公祁午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召慎重
其它:中军尉兴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郑重举荐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尉慎
上下结构:晋荐召
半包围结构:选适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
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兴亡
合适召慎重解狐
2、读通重点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听写下列词语:兴亡慎重举荐当此重任
二、理清文章脉落。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外举解狐内举祁午
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导读课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之士。板书:不避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荐()伐()悼()
晋()存()代()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深层理解人物性格。
一、复习检查。
1、朗读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4、指名朗读第十一自然段,讨论:祁黄羊为什么要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们仇人或亲人”的下面加横线。齐读,问:祁黄羊一心想的是什么?
小结:由此可见,祁黄羊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不但外举不避仇,还能做到内举不避避亲。板书:不避亲
5、既然这样,为什么祁黄羊不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而要先推荐解狐呢?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二、快速朗读课文(或默读),小小组合作讨论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后交流。
四、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1、理清顺序:
因病辞职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2、学生试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五、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说说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
六、作业:
1、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才能重任
2、照样子写词语。
代替(“代”与“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与“危”意思相反):
★六、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不避仇
内举祁午不避亲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一、教材分析:
《公仪休拒收礼》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表现了公仪休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
★二、教学要求:
1.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一、揭示课题2’
1.板书课题。
2.介绍剧本常识。
二、初读课文15’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检查自读效果。
A.出示生字词,正音。
B.指名朗读对话,学生评议。
C.教师指导读长句。
3.再读课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交流:
a.这已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
c.故事分为几部分?
d.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部分15’
1.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学生回答。
3.指导朗读。
4.指名表演。学生评议。
5.再进行朗读训练。
四、课堂练习3’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一、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帮学生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
2、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公仪休:爱吃鱼。清正廉洁。聪明机智。)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
a)学生自由读剧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
其间帮学生理解诸如:公仪休为什么不收鲤鱼那段经典的话语;管家为何要送鲤鱼给公仪休,为何偏偏送的是鲤鱼;公仪休是如何拒绝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个性品质的问题。)
三、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
四、表演。
1、分配好角色,大家当导演,有什么话想对演员说(说表演的要点)。(如时间紧就演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段)
2、表演
3、点评。有没有把大家的意图演出来。
4、学生对照看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再反馈表演,要求要加进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五、明理
追问: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没有?你认为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你以后会怎么做?
六、课后试演课本剧。
★六、板书设计: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爱吃鲤鱼
清正廉洁以身作则
拒收鲤鱼
习作三
★一、教材分析:
《习作三》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举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第二部分为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第三部分为习作要点提示及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红豆,黄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三、教学重难点:
把事情写得具体,有重点,同时言之有序。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红豆,黄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一、导入
1、课前,老师布置给了同学们两个题目,有收获了吗?
2、板书:生活中的新发现,让我们大家畅所欲言。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调查所得。教师巡视指导,还可以与学生共同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3、同学们的收获很丰富,自读习作的第一部分。
4、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亲扫现呢,举例说说。
5、学生自由说,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的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刚才说的风霜雨雪雷电等;也有关于新事物的;还有的是关于人的,说得都很好,说明你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6、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发现呢?
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事与同桌交流。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1、这儿有位同学也有个新发现,他写了下来,我们来读一读。
2、自读例文,读后思考:a、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b、有什么新发现?
3、指名回答,补充。
4、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
5、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的?
6、引导归纳写法:a、按事情发顺序写;b、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齐读第三部分,这部分要求我们写什么呢?
2、明确写作注意点:a、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b、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c、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3、先想想写什么,指名试说自己想写的事,师生共同评析。
特别提醒学生,找答案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和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这些方面要详细说出来。
4、分小组交流,互相评析。
5、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再修改。
三、誊抄习作。
★六、板书设计:
习作三
发现问题
生活中的新发现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练习三
★一、教材分析:
《练习三》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通过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读读背背,要求学生熟记八个成语;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安慰;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猪”、“验”。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5、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
★四、教学时间:四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
(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
(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3)出示: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
(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
(7)全班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没有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没有抓住?关键的地方讲得是否具体、生动?
(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
(9)鼓励学生回去后给家人讲“三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2、熟记八个词语。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奈”。提醒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势。
5、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自由朗读。
6、同座位练习背诵。
7、指名读。
8、集体练读。
9、集体齐背。
10、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对此人们或难过或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
3、板书:学会安慰
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
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学,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望也很大。这一次考试,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伤心得哭了。
1、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
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
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一情境。
4、上台表演,全班交流。(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
5、妈妈安慰:试请学生上台表演。
6、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
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
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消除烦恼呢?
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
情境1:A同学是四(3)班的班长。这次参加大队委竞选,仅以三票之差落选了,她愣愣地坐在教室里发呆……
情境2:邻居王奶奶的儿子考上了托福,即将去美国留学。最近几天,王奶奶总觉得心里少了什么,很失落……
小组选定话题,合作自由交流。
四、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
导入: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上的许多小烦恼,学校即将开通一条“小烦恼热热线”,让大家能有机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我们的节目,来与有烦恼的同学们进行空中交流,从而达到安慰他们的目的。
1、选出嘉宾。
2、划分场内外观众听众,交待参与办法。
开始:(播放音乐)伴着悠扬的乐曲,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小烦恼热线”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你的心情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不顺心事。当你不开心时,不妨参与我们的节目,把你的烦恼说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接进电话:
嘉宾与观众、听众交流,教师总结。
……
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节目接近尾声了,还有那么多朋友们想参加与我们的节目。希望与你们明天相约在“小烦恼热线“,感谢嘉宾的参与。
五、总结
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9.泉城
1.《泉城》一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瀟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课文先后介绍了四座具有代表性的泉水:珍珠泉“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大、清、美”。
2.描写泉水流动的样子:珍珠泉涌、五龙潭汇注、黑虎泉喷吐、趵突泉冒。
“涌”是说泉水相对少而急;“汇注”是说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喷吐”强调泉水流量多流势猛;“冒”是说泉水相对多而缓,并形象地表现出“三股清泉”高出泉池的水面。
3.描写泉水样子的词语:银花盛开、明珠散落、晶莹剔透、白浪翻滚
描写泉水声音的词语:水声喧腾、虎啸狮吼、秋雨潇潇、咕嘟咕嘟
描写水的词语: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水平如镜、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清澈见底
10.九寨沟
1.《九寨沟》一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课文为我们描绘了四幅美丽的图画: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2.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课文不仅描写了九寨沟奇丽的自然风光,还介绍了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四种动物。
3.描写九寨沟的景物特点:水(清澈见底)、树(古木参天)、瀑布(高低错落)
描写花儿的词语:含苞待放、亭亭玉立、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沁人心脾、香飘十里
景点与所在地相连:五花海(四川)、蝴蝶谷(台湾)、玄武湖(江苏)、庐山(江西)、西湖(浙江)
11.田园诗情
1.《田园诗情》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课文视点的转换,具体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荷兰田园风光图,看奶牛图、郁金香图、骏马图、挤奶图和田园夜色图。
2.荷兰风光如诗如画,有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荷兰的确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12.桂花雨
1.《桂花雨》一文以“桂花雨”为题目,以桂花香为线索,写出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我”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写出了桂花给家人带来的生活情趣。
2.“摇花乐”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句话中“缠”,写出了“我”盼望“摇桂花”的急切心情。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句话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和快乐。
回想起当年摇桂花的情景,不仅给“我”摇“来了对童年的回忆,还摇来了对亲人的思念,摇来了对故乡的怀念。
3.桂花的用处可多啦!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卤),还可以(做糕饼)。
4.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母亲说金桂香,实际上表达了她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练习3
1.书信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在下面画关键词语在下面画.
对某些内容有疑问在后面画?精彩的语句在下面画。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在前面打△
3.描写山水景色的词语:湖光山色、人间天堂、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水光接天、相得益彰、江山如画、鱼米之乡
4.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这是刘向说的,说明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句话高尔基把书比作面包,告诉我们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读书可以使我们生活充实。
5.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名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1)歇后语举例。
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月亮里有桂树——高不可攀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2)歇后语造句。
①黄大为由于迷上了电子游戏机,学习成绩真似飞行员跳伞——一落千丈。
②这个人非常小气,人们都说他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③写文章要有新意,不能老和尚念经——千篇一律。
④文静的我对武术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⑤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这道题的解法是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很快就解了出来。
⑥我打翻了爷爷心爱的文竹,心里很紧张,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⑦别轻信了他的好话,爱耍小聪明的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在动你财产的脑筋。
⑧一群猴子想把水中的月亮捞上来,费了好大的劲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6.我们在写“官”“窜”“霞”等字时,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宀”小,“穴”大一点,“雨”更大了,写时要注意。
第3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的一个单元。选编了《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等三篇课文,一个语文练习,一篇习作。前两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3篇课文的课后各项练习,都是从学习语言文字入手的,诸如朗读、背诵、复述、演诵;识字、写字;理解、运用词、句;读写结合小练笔训练等等;特别是“练习3”的安排,也与这一单元的阅读遥相呼应:“处处留心”先介绍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片断,再让学生讲讲“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成语故事,沟通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而“读读背背”的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概括了诸葛亮辛劳而光辉的一生,这不但深化了学生对《三顾茅庐》内容的理解,而且扩大了文本的张力,激励了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对诸葛亮生平的探究。
二、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三、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古代英贤人物的传统美德。
2.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英雄事迹。
3.让学生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由这些人物引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重点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理清课文段落,掌握课文大意。
四、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写会字词,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2.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4.通过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扩展视野,掌握大量好词佳句,增加知识量。
建议本单元教学用12课时。
系列资料
主题学习丛书《三国群英荟》读书汇报交流
一、学习目标
1.读会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学习工具理解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课文时,细细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英贤人物的英雄事迹。
4.积累好词佳句。
二、重点难点:
读课文时,细细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英贤人物的英雄事迹。
三、突破措施
1.遇到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组成词语划条线。联系上下文,据词来定义,然后动手写几遍,字形字义牢牢记。
2.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确切意思,用法等,大至篇章结构,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通读之后再采用跳读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再次阅读,把握全文及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并对文章中所写的具体现象或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对文中的抽象内容作出阐释,理解文句中隐含的信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关于主题读书活动,我们进行到了《三国群英荟》这本书了,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下面我们来进行读书交流会,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
2.宣布规则
今天的读书特色展示共分四大项:一是生字新词我第一,二是争做朗诵小明星,三是读书心得我会说。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基础分都是100分,答题规则是每组出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参赛,人人发言,有一人不发言的扣小组2分,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或不完整不得分也不减分,小组内每人发言最多不能超过三次。全对者闯关成功。
3.过关闯将
过渡语: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关——生字新词我第一,看谁读书仔细认真,知识积累的也多。请看大屏幕:
经典词语展示会
(1)比比谁读得准!(生词认读)
(2)赛赛谁懂得多!(词语理解)
(3)看看谁积累的多。(查看笔记)
(4)活学活用我最棒。(用词造句)
总结:表扬发挥较好的小组,激励那些落后的小组。
第二关——争做朗诵小明星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发挥一下自己的朗诵水平,跟其他同学比一比,争做我们班的朗诵小明星呢?(好)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朗读那些优美段落或句子。记分标准:感情朗读一段1分,感情诵读一段2分。点评恰当加1分。
(1)抒情的段落
(2)写人的段落
先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段落,之后同学互相竞争朗诵,最后集体交流点评。
第三关——读书心得我会说
《携情走千古》让我们认识了各个英雄人物,每一篇文章笔下的人物各具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各个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哪一篇文章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一起来交流讨论吧。
(1)小组交流,确定该小组交流的段落篇章。
(2)各小组之间派代表交流心得体会,看谁说得比较好。
(3)集体交流,评价哪个小组读书感悟深刻。
五、总结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8三顾茅庐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难点: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突破措施:
1.留给学生充足背诵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检查。
2.小组通过读课文,交流讨论并发表自己意见。
四、导学准备:《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故事的课件
五、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通过课前阅读《三国演义》,回忆其中的有名人物性格:
如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张飞__________________、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电视剧《三国演义》,说一说:本剧都介绍过哪些故事?(可列举五例)
2.导学案
(1)课件导入,引出主题
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你们都看过吗?生答。谁还能列举出三国演义中的几个故事?生答。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名叫三顾茅庐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看一看三顾茅庐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示课题:三顾茅庐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故事主要涉及到哪几个人,是什么样的关系,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刘备用“鱼”和“水”来比喻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反映了什么?
通过本文,你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各是怎样的人吗?
③师生交流
张飞与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相同吗?这样写表现了什么?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含义?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一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恭恭敬敬”这些词语表现了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快步”一词突出了刘备怎样的心情?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课文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5)理解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六、课堂检测:
1.读一读,画出汉字的正确读音。
时辰(chenchéng)晌(shǎngxiǎng)午策(cèchè)略
没有见着(zhezháozhuó)山冈(gānggǎng)
茅塞(sāisàisè)顿开
2.我会填
三()茅庐青翠欲()()()起伏
秀丽()人群雄()争茅塞()开
3.想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得()——如鱼得水()进曹营——一言不发
()之心——路人皆知()穿针——大眼瞪小眼
()借荆州——想借不想还()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七、课外拓展:
认真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按原文填空
诸葛亮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的策略。刘备听了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文中直接写诸葛亮雄才大略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题丛书阅读
1.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三国群英荟”中的《桃园三结义》、《张飞认输》、《过五关,斩六将》。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4.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读下面的话,说说每句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四、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
(生气下马步行轻轻地恭敬)
9祁黄羊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三、突破措施:
1.小组成员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互相复述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jiǎnxiè)狐召(zhāozhào)开落(làoluòlà)下毛病
压(yàyā)根儿兴(xīngxìng)亡上当(dàngdāng)
(2)看拼音,写汉字。
jìnshìjiànbì
()级合()推()躲()
()步表()看()关()
()力解()宝()隐()
()止教()修()墙()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慎重()()准许()()
强大()()郑重()()
2.导学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节新课《祁黄羊》,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
出示课题:9祁黄羊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品行。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祁黄羊为什么举荐仇人和亲人?
祁黄羊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来接替他呢?
③师生交流
从第四段中“想了想”、“郑重”可以看出什么?从第九段中“只有”、“想了想”、“又郑重”这些词语中你又能感悟到什么?
悼公为什么对祁黄羊举荐解狐深感意外?这表现了祁黄羊怎样的品德?
第十段中两处对悼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有什么含义?这句评价表达了人们对祁黄羊怎样的感情?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必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五、课堂检测:
1.将括号里能跟前后词搭配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工作(负责责任)职责(重大严重)
(感到感动)意外(举荐举动)能人
军事(才能本能)(练习训练)军队
2.根据括号里的提示,照样子分别写两组这样的词
(1)举荐——荐举(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蛋鸡(意思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拓展:
1.填一填
祁黄羊举荐解狐,晋悼公深感意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祁黄羊举荐祁午,晋悼公十分惊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祁黄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句子。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A“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B“看来只有祁午才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C“……我压根儿就没有去想他(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祁黄羊外举的是__________,内举的是__________。晋悼公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
(2)从上面三句话中的几个“想”字,你体会到什么?
二、主题丛书阅读
1.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中华英才录”中的《魏征直言敢谏》、《司马光荐才》。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哪些以大局为重的人物。
4.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1.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injing)落下了毛病(laoluo)
统帅(shuaisuai)兴亡(xingxing)
解狐(xiejie)慎重(shengshe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
才能()重任()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和()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为()着想。
四、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格。
5.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难点: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三、突破措施:
1.小组合作交流,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所扮演角色的人物性格特点。
2.多方面查找有关独幕剧的资料。
四、导学准备:带有独幕剧资料的小黑板
五、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多音字组词。
吐tǔ()盛shèng()
tù()chéng()
塞sè()和huó()
sāi()huò()
sài()hé()
(2)加偏旁组字、组词。
巨()吾()
()()
韦()星()
()()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形容一点办法也没有。()
②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操心劳神。()
③形容称心如意,十分满足。()
④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导学案
(1)导入
展示小黑板
同学们看了小黑板,已经大体了解了独幕剧的一些特点。知道为什么老师要给你们介绍有关独幕剧的资料吗?因为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要学的是《公仪休拒收礼物》,它就是一出独幕剧。
出示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公仪休的清正廉明。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仔细读课文,想一想管家、公仪休和子明分别是怎样的人?
③师生交流
“幕启”“幕落”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爱吃鱼?
公仪休真的“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什么这样说?
你明白公仪休拒收鲤鱼的原因了吗?从中表现了公仪休怎样的品格?
子明作为学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听了公仪休的话,子明明白了什么?他会怎样去做呢?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方括号里主要交代了人物活动情况。剧本主体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括号内交代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按照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可以分为三部分。
六、课堂检测:
勇闯积累关
公仪休喜欢吃鱼,却又拒收人家的鱼,他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或一个成语夸夸公仪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拓展: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正()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我收了人家的鱼,那()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这段话是()说的,这段话主要讲了(),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的品质。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盛:①繁盛;②强烈;③隆重;④深厚;⑤普遍
盛情()桃花盛开()盛会()助人之风盛行()
(2)美:①美丽;②令人满意的;③得意;④使美丽;⑤美好的事物
鱼的味道十分鲜美。()
这里的风景很美。()
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
2.把下列句子改为用句号的句子,而句子的意思不改变。
(1)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
(2)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二、主题丛书阅读
1.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中华英才录”中的《海瑞刚正不阿》、《赵绰依法办事》、《铁面无私的包拯》。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植树的哪些好处。
4.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词。
(1)、旧社会里称呼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产和日常事务的地位较高的仆人。()
(2)、非常满足。()
(3)、深厚的情意。()
(4)、不明白。()
(5)、必须。()
(6)、违背和触犯(法规等)()
(7)、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个独幕剧,讲的是()多年前,鲁国宰相()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从中我们体会到公仪休的(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2)剧本的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和()。方括号里交代人物的活动情况。剧本的主体是人物对话,也叫()。括号内主要交代人物说话的()、动作等。按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可分为()部分。本剧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极爱吃鱼只要……就……
拒收鲤鱼一……就……
聪明机智说明原因因为……所以……
清正廉洁如果……就要……
习作3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日常生活中的新发现。
2.搜集几篇类似的文章,掌握写作结构。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新发现,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同学们对这些新发现感兴趣吗?(感兴趣),这样的话,还不快点来写一写。把你的发现一块分享给大家。那写作的结构应该怎样的呢?先看一篇例文。
2.明确例文写作的特点
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顺序一步一步写出了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很适合学生借鉴、模仿。
3.明确写作要求
举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关于自然界的,有关于社会生活的等,善于从生活中选取习作材料。
根据例文写作结构,明确自己的写作安排。
点名说出自己的写作框架,其他同学作为参考,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5.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6.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全班进行评论。优点如扣写得比较清楚、写作较认真、附加上图片,或讲解几篇习作中存在的共同缺点。
评价标谁:写作是否认真、语句是否通顺明白、语言是否生动等。
7.修改习作
建议本课教2课时,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练习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查找有关三国的故事并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2.用钢笔描红,注意整体布局。
3.读读背背成语,了解成语的共同点,能做到书写正确,理解其大意
4.口语交际,学会话语通顺连贯地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成语的共同点,能做到书写正确,理解其大意,并学会话语通顺连贯地表达意思。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回顾《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
(2)同学讨论说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3)说说关云长的性格特点
(4)说说跟“三国”有关的故事
2.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①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②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以及要求,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让学生说出写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④教师重点指导字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3.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小组合作弄懂词语的意思。
(3)多读几遍,做到熟练运用成语。
(4)有感情地朗读成语。
4.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导。
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的推荐或自我推荐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4.反馈。
5.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①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②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一、泉城
1.《泉城》一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瀟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课文先后介绍了四座具有代表性的泉水:珍珠泉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大、清、美。
2.描写泉水流动的样子:珍珠泉涌、五龙潭汇注、黑虎泉喷吐、趵突泉冒。
涌是说泉水相对少而急;汇注是说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喷吐强调泉水流量多流势猛;冒是说泉水相对多而缓,并形象地表现出三股清泉高出泉池的水面。
3.描写泉水样子的词语:银花盛开、明珠散落、晶莹剔透、白浪翻滚
描写泉水声音的词语:水声喧腾、虎啸狮吼、秋雨潇潇、咕嘟咕嘟
描写水的词语: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水平如镜、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清澈见底
二、九寨沟
1.《九寨沟》一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课文为我们描绘了四幅美丽的图画: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2.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课文不仅描写了九寨沟奇丽的自然风光,还介绍了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四种动物。
3.描写九寨沟的景物特点:水(清澈见底)、树(古木参天)、瀑布(高低错落)
描写花儿的词语:含苞待放、亭亭玉立、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沁人心脾、香飘十里
景点与所在地相连:五花海(四川)、蝴蝶谷(台湾)、玄武湖(江苏)、庐山(江西)、西湖(浙江)
三、田园诗情
1.《田园诗情》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课文视点的转换,具体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荷兰田园风光图,看奶牛图、郁金香图、骏马图、挤奶图和田园夜色图。
2.荷兰风光如诗如画,有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荷兰的确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四、桂花雨
1.《桂花雨》一文以桂花雨为题目,以桂花香为线索,写出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我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写出了桂花给家人带来的生活情趣。
2.摇花乐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句话中缠,写出了我盼望摇桂花的急切心情。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句话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和快乐。
回想起当年摇桂花的情景,不仅给我摇来了对童年的回忆,还摇来了对亲人的思念,摇来了对故乡的怀念。
3.桂花的用处可多啦!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卤),还可以(做糕饼)。
4.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母亲说金桂香,实际上表达了她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第三单元复习姓名
一、生字词。
大约吊桶洞穴占领冒充源头悬崖雪堆敏捷村寨恰似继续山沟藏族县城姿态帮忙吩咐糕饼尤其新鲜沉浸左右高低不平林深叶茂图画蔚为壮观色彩斑斓诗情画意憨态可掬五彩缤纷异兽珍禽若无其事极目远眺仪态端庄悠然自得辽阔无垠绿意盎然默默无闻舒缓平稳骠悍强壮水声喧腾昼夜不息顽皮闪烁笨笨拙拙香飘十里牲畜悬念清澈一泻千里古木参天洪大低细高低错落白浪翻滚晶莹剔透狐朋狗友龙马精神鸡犬不宁龙吟虎啸高楼大厦雨后春笋月明人静天空地宽
二、加偏旁再组词。
朱齐勺且甬义勾
珠(珍珠)济(济南)约(大约)姐(大姐)勇(勇敢)仪(仪式)构(结构)幅(篇幅)
株(一株)挤(拥挤)钓(钓鱼)组(组长)桶(水桶)蚁(蚂蚁)沟(山沟)副(副班长)
的(好的)租(出租)涌(汹涌)议(议论)购(购买)福(幸福)
三、按要求写词。
1.描写泉水流动的样子:珍珠泉(涌)五龙潭(汇注)黑虎泉(喷吐)趵突泉(冒)
2.描写泉水样子的词语:银花盛开明珠散落晶莹剔透白浪翻滚
3.描写泉水声音的词语:水声喧腾虎啸狮吼秋雨潇潇咕嘟咕嘟
4.形容动物的叫声:虎(啸)马(嘶)狮(吼)狗(吠)蝉(鸣)猿(啼)龙(吟)牛(哞)鸡(鸣)狼(嚎)
5.描写水的词语: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水平如镜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清澈见底
6.含近义词的词语:稀少沉没消灭繁多描绘跳跃孤独
7.含反义词的词语:出没多少高低东西前后轻重来往
8.描写山水景色的词语:湖光山色人间天堂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水光接天江山如画鱼米之乡
9.描写草原风光的词语: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无边无际
10.描写九寨沟的景物特点:水(清澈见底)树(古木参天)瀑布(高低错落)
11.描写花儿的词语:含苞待放亭亭玉立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沁人心脾香飘十里
12.景点与所在地相连:五花海(四川)蝴蝶谷(台湾)玄武湖(江苏)庐山(江西)
西湖(浙江)
四、词语搭配.
清澈见底的湖水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敏锐的目光辽阔的草原安闲地欣赏一头奶牛
高低错落的瀑布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敏捷的身手宽广的胸怀使劲地摇动一匹骏马
善于奔跑的羚羊行动敏捷的小熊猫灵敏的反应宽敞的教室仔细地查找一座灯塔
骠悍强壮的骏马笨笨拙拙的样子敏感的问题宽阔的公路不停地呼唤一条运河
香气扑鼻的桂花鲜艳的郁金香清凉的泉水一抹晚霞
辽阔无垠的草原舒缓平稳地行驶一罐牛奶
五、选择歇后语填空。
(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名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月亮里有桂树------高不可攀
牙刷脱了毛------有板有眼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神枪手打靶------百发百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1.黄大为由于迷上了电子游戏机,学习成绩真似飞行员跳伞------一落千丈。
2.这个人非常小气,人们都说他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3.写文章要有新意,不能老和尚念经--------千篇一律。
4.文静的我对武术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5.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这道题的解法是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很快就解了出来。
6.我打翻了爷爷心爱的文竹,心里很紧张,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7.别轻信了他的好话,爱耍小聪明的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在动你财产的脑筋。
8.一群猴子想把水中的月亮捞上来,费了好大的劲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六、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这是刘向说的,说明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
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句话高尔基把书比作面包,说明读书可以使我们生活充实。
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七、关于读书做记号。
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在下面画——关键词语在下面画.
对某些内容有疑问在后面画?精彩的语句在下面画。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在前面打△
八、句子。
1.孩子们那欢乐的叫喊声简直要把屋顶都掀翻了。(夸张)
2.十个人挤在这巴掌大的小房子里,真是太艰苦了。(夸张)
3.桂花开得最茂盛时,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成陈述句)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4.烈日当空,路边的树木垂头丧气地站在那儿,树上的蝉儿有气无力地唱着歌。(拟人)
5.密密麻麻的星星,像(颗颗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荷兰风光如诗如画,有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低地)之间.荷兰的确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2.《九寨沟》为我们描绘了四幅美丽的图画: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3.桂花的用处可多啦!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卤),还可以(做糕饼).
4.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5.趵突泉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下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6.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瀟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的趵突泉了。(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
7.我最喜欢(珍珠)泉,因为(那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8.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9.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10.“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这一节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习重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习重点
(漂亮)的花园一(块)告示牌(可怕)的训斥(刺骨)的寒风(欢快)地游戏
(欢乐)的笑声(毛茸茸)的尾巴(清澈)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勤恳)地工作
(漫长)的严冬一(盏)煤油灯一(口)老泉一(缕)阳光一(副)表情
(明媚)的阳光(痛苦)的表情一(串)项链(新奇)的事情(晶莹)的雨珠
《巨人的花园》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①“小男孩没有拔腿就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凝视”是指聚精会神地看。
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
(课文中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从后来巨人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
②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
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①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这句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欧文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徐特立
《去年的树》
本文叙述了鸟儿按照约定,来为大树唱歌,但大树被人类砍伐,并制成了火柴,鸟儿最终悲伤地离去。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棵大树的悲惨命运,通过鸟儿为失去了大树这个朋友而悲伤地唱歌的画面,提醒人们:没有了树,鸟儿将怎样生活?警醒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刻不容缓。同时,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鸟儿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全文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它们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再唱歌给树听;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它,伐木人用斧子把它三角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鸟向门先生打听树的去处,大门告诉它,树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鸟向小姑娘打听,小姑娘告诉它,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
①“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第一个“看”说明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来了!
第二个“看”说明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唱歌给朋友听,在离开时对树无比留恋。它对着灯火,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这两个“看”饱含着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
《小木偶的故事》
课文先写了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它的脸上添上了笑嘻嘻的表情。老木匠以为从此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接着写了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遭遇,最后在小女巫的帮助下,有了所有的表情。
①“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这句话是说: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但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我们要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补充:
火辣辣兴冲冲毛茸茸毛绒绒冷冰冰红通通红艳艳红扑扑红彤彤红润润热乎乎热腾腾
亮晶晶绿油油白花花白茫茫轻飘飘笑眯眯笑呵呵笑哈哈笑嘻嘻笑盈盈冷清清灰蒙蒙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泉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找出本课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师:石城的“石”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
师:你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的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解决初级疑问。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些问题很快就能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里并未直接进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的了解。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师:这个问题不忙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不光老师的问题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小问号也能解开。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小组检查:
由每组的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拿出铅笔,在其读错的词句后做上记号。课文读完后,指出他的错误读音,并帮助他纠正。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虎啸狮吼趵突泉拎到悬崖洞穴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水藻清清楚楚济南大约一亩见方
忽()忽()组成占()比吊桶还粗三堆白雪
师: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刚才读错的生词。现在,请你领着同学再读一读你刚才读错的那个词。
(重点指导读准:剔趵拎穴昼藻济)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几句背几句。
[这种记忆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小组学习,讨论研究课题。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师:济南有泉城的美誉。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比如,大明湖就是由众多泉水会聚而成。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那么,济南的泉到底有何绝妙之处,让他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2.学习策略提示
(1)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2)再读读你画下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3)想到了?不会说?没关系,按老师的提示慢慢说: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在于:第一……第二……
(4)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到小组中去,听听别人的观点,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想一想,再你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那一条最能突显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
[全班讨论的问题与小组讨论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但又高一个层次,这样设计,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类似问题重复两遍]
二.浅处掘深,提升阅读水平
1.关于“七十二泉”,要告诉学生,(怎么下达?)(或者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下去)
2.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的观点实在没有谁好谁坏。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地位是平等的。老师作为对话者,也应平等的介入关于文本的对话,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及价值观。]
师:我认为,济南泉水最绝妙的地方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为济南有七十二泉,济南泉水实际数远不只这些,历代济南七十二泉,和“七十二行”,“七十二变”一样,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事实上,据说济南的泉至少超过一百一十个,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还得看第一小节。
(1)精讲第一自然节,体会的特点
指名读。找找那一句能反映济南的泉各具特色。
出示:“这些泉有的……秋雨潇潇”
指导朗读,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三.总结。
四.名篇指径,课内向课外延伸。
出示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选其中读一读。
10.九寨沟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学生质疑:“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
同学们,我们曾经跟着我们的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出示:我在课文中游览过(欣赏过)什么样的哪里。(如:宁静幽雅的西湖)
今天,老师再和大家去畅游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板书课题:九寨沟)齐读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要到课文中去弄懂些什么问题?
(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称为“九寨沟”?它是怎样的一条沟?……)
二、初读课文
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3)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2、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三、四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最后一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3、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了课文住要内容。)
四、细读课文第一段
1、九寨沟在什么地方?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了解九寨沟位置。
2、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1)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回答,你想用哪个词语?(神奇)理解“神奇”:什么样的地方是神奇的?
(2)如果用一句话回答,你又想用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出示句子: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神话世界。)
“童话世界”是怎样的世界?(神奇、美丽)
(3)如果要详细地说说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准备用课文的哪几段来说?
3、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和三、四段的关系。
五、生字书写指导
1、重点指导“县”“捷”“禽”,描红。
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认识九寨沟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你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
在九寨沟这个童话般的世界中,你看到了哪些神奇的景物?
1.出示九寨沟风光,把学生带入九寨沟。
学生看图谈感受:一进入景区,有什么样的感受?用“一进入景区,就……”的句式说。
2.出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抓“一……就……”:“一,就”说明了什么?(可用“一,就”说话)
抓“童话世界”:在我们的心目中“童话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3.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赞美九寨沟的美)师述:这叫总写。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吗?师述:这叫首尾呼应。
4.齐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
5.过渡:从课文这两句话已让人感觉九寨沟的迷人风光,但课文就这两句行吗?为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景区,去真正领略这个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自然风光)
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珍稀动物)
过渡:你们是想先欣赏自然风光呢,还是先看看珍禽异兽?但书上提醒我们先看什么?(自然风光)从哪儿看出来的?(继续向纵深行进)
2.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把相关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文中好词:
插入云霄清澈见底银光闪闪高低错落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森林遍布蔚为壮观银花四溅五彩缤纷大大小小
雪峰:
森林:
湖泊:
瀑布: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这些好词分别是写什么的?
3.展开评读讨论,抓住文中具体的词句,观察图画帮助理解,进行想象,指导朗读。
重点理解下列句子:(这部分的教学,可利用电教媒体来辅助。)
△雪峰:(高)看图理解“直插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
△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
(词语积累:说说描写颜色鲜艳美丽的成语)
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彩池”是怎样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块;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
△森林:(多)相继理解“遍布”。
△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
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4.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
读到这儿我们真想说: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九寨沟真是个——(引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
a.自由练读,整体感知。
b.逐句朗读,理解词句。
c.想象画面,加深体会。
d.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2、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帮助大家整体感知第四自然段,课文中描写的几种珍稀动物的特点是什么?
3.课件出示连线。
体态粗壮的大熊猫
善于奔跑的金丝猴
行动敏捷的羚羊
憨态可掬的小熊猫
4.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动物,好好读读,体会他最惹你喜爱的地方,在文中加上着重号。
5.引导学生逐句读课文,并说出最惹你喜爱的地方。——谁喜欢金丝猴?
a.这部分指导朗读的步骤:读出好玩——读出喜悦——读出陶醉,具体如下:
先引导学生要读出“好玩”。(觉得课文中还有那儿好玩,读)
b.再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这一段文字除了读出好玩,还应当要读出什么?(喜悦、激动)
c.最后,光读出喜悦和激动,老师觉得还不够,知道最棒的还要读出什么?(陶醉)
6.课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到这儿我们更想说:雪峰插云——(引读)
7.朗读课文总写珍稀动物的句子。(读出动物的机灵、可爱)
三、小结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九寨沟,觉得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学生任意说)
2.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板书设计:
10.九寨沟
(自然风光)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珍稀动物)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11、田园诗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
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
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三、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自读自悟
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5、大组交流反馈:
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有感情朗读
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
(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水之国花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四、拓展迁移
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
2、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
a、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b、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
3、(如时间允许)课堂内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
12、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三、指导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
习作三
习作要求:
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读懂例文,领会王磊的家乡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风俗。弄清他写作的重点。明白书信的格式。
2、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确定写信的对象。选择写作的重点来介绍家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
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
6、同桌互相交流。
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
(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
(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a.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b.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c.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三|、根据习作要求写作。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
2、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
板书:独特的地理位置四季风光丰富的物产
四通八达的交通
4、播放《可爱的家乡》风光纪录片,再次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确定写作的重点。
5、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教师点拨:没有远方亲朋好友的,可以给其他人写信,写给文中的王磊和李阳也可以,还可以写给知心姐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可以向家乡的小伙伴介绍我们扬中
6、动笔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写习作。(10分钟左右)
二、互相交流。(6分钟左右)
三、全班交流:(8分钟左右)
四、复习写信格式,誊写。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想把自己写的这封信寄出去的同学,课后可以用信纸再誊抄一遍,抄写时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老师还要提醒你,别忘了写信封。有人会写信封吗?(出示信封样式)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我们这的邮政编码是230022
练习三
教学目的
1、学习读书时作记号,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练习使用这些记号,逐步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3、体会读书名言,明确读书意义,激发读书热情。
教学重点
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通过预习新课文练习使用这些记号。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读题,了解题意。
2、了解一些记号。
3、自己预习16课,并根据需要做记号。
4、集体检查。
5、读名言,说说作者通过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二、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
3比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朗读练习。
(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3)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学生说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教师告诉学生这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观察。
(4)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5)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6)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7)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创设情境所需要的道具:围裙、盘子、菜肴、作文本、录像等。
2、课前指导学生完成《赞美的力量》这一课题研究,做好语言及思想的积蓄。
教学过程:
一、师作示范,引入赞美
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一双双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里写满了对老师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一个个小胸挺得直直的,像春日里一株株迎风而长的小树苗。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看得出来,你们是积极向上的,你们的集体是优秀的。作为你们的老师,共同成长的朋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眼神更亮,小胸更直,更透出一股自信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赞美。
二、交流格言,感知赞美
师:(板书:赞美)说得真好。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师:老师先想和大家一起表演个节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围裙、盘子、可口的菜)谁愿意做我的儿子或女儿?
师:现在,表演开始。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3、情境练习二
放本班同学大扫除的录像,看完后选镜头中的一位同学来赞一赞,看看谁最会赞美别人。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象刚才老师表演妈妈一样,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这样的人,必定拥有快乐的心灵,高尚的人格。请大家记住:授人以玫瑰,手有余香。
备课人:任苾芳
备课时间:2015.10.12
教学时间:2015.10.14
备课类型:详备
9.泉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找出本课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师:石城的“石”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
师:你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的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解决初级疑问。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些问题很快就能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里并未直接进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的了解。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师:这个问题不忙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不光老师的问题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小问号也能解开。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小组检查:
由每组的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拿出铅笔,在二号同学读错的词句后做上记号。课文读完后,指出他的错误读音,并帮助他纠正。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虎啸狮吼趵突泉拎到悬崖洞穴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水藻清清楚楚济南大约一亩见方
忽()忽()组成占()比吊桶还粗三堆白雪
师:咱们的2号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刚才读错的生词。现在,请你领着同学再读一读你刚才读错的那个词。
(重点指导读准:剔趵拎穴昼藻济)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几句背几句。
[这种记忆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小组学习,讨论研究课题。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师:济南有泉城的美誉。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比如,大明湖就是由众多泉水会聚而成。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那么,济南的泉到底有何绝妙之处,让他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2.学习策略提示
(1)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2)再读读你画下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3)想到了?不会说?没关系,按老师的提示慢慢说: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在于:第一……第二……
(4)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到小组中去,听听别人的观点,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想一想,再你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那一条最能突显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
[全班讨论的问题与小组讨论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但又高一个层次,这样设计,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类似问题重复两遍]
二.浅处掘深,提升阅读水平
1.关于“七十二泉”,要告诉学生,(怎么下达?)(或者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下去)
2.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的观点实在没有谁好谁坏。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地位是平等的。老师作为对话者,也应平等的介入关于文本的对话,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及价值观。]
师:我认为,济南泉水最绝妙的地方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为济南有七十二泉,济南泉水实际数远不只这些,历代济南七十二泉,和“七十二行”,“七十二变”一样,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事实上,据说济南的泉至少超过一百一十个,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还得看第一小节。
(1)精讲第一自然节,体会的特点
指名读。找找那一句能反映济南的泉各具特色。
出示:“这些泉有的……秋雨潇潇”
指导朗读,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三.总结。
四.名篇指径,课内向课外延伸。
出示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
每小组发一份材料,由组长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10.九寨沟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学生质疑:“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
同学们,我们曾经跟着我们的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出示:我在课文中游览过(欣赏过)什么样的哪里。(如:宁静幽雅的西湖)
今天,老师再和大家去畅游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板书课题:九寨沟)齐读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要到课文中去弄懂些什么问题?
(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称为“九寨沟”?它是怎样的一条沟?……)
二、初读课文
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3)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2、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一、二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三、四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最后一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3、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了课文住要内容。)
四、细读课文第一段
1、九寨沟在什么地方?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了解九寨沟位置。
2、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1)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回答,你想用哪个词语?(神奇)理解“神奇”:什么样的地方是神奇的?
(2)如果用一句话回答,你又想用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出示句子: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神话世界。)
“童话世界”是怎样的世界?(神奇、美丽)
(3)如果要详细地说说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准备用课文的哪几段来说?
3、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和三、四段的关系。
五、生字书写指导
1、重点指导“县”“捷”“禽”,描红。
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认识九寨沟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你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
在九寨沟这个童话般的世界中,你看到了哪些神奇的景物?
1.出示九寨沟风光,把学生带入九寨沟。
学生看图谈感受:一进入景区,有什么样的感受?用“一进入景区,就……”的句式说。
2.出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抓“一……就……”:“一,就”说明了什么?(可用“一,就”说话)
抓“童话世界”:在我们的心目中“童话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3.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赞美九寨沟的美)师述:这叫总写。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吗?师述:这叫首尾呼应。
4.齐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
5.过渡:从课文这两句话已让人感觉九寨沟的迷人风光,但课文就这两句行吗?为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景区,去真正领略这个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自然风光)
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珍稀动物)
过渡:你们是想先欣赏自然风光呢,还是先看看珍禽异兽?但书上提醒我们先看什么?(自然风光)从哪儿看出来的?(继续向纵深行进)
2.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把相关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文中好词:
插入云霄清澈见底银光闪闪高低错落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森林遍布蔚为壮观银花四溅五彩缤纷大大小小
雪峰:
森林:
湖泊:
瀑布: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这些好词分别是写什么的?
3.展开评读讨论,抓住文中具体的词句,观察图画帮助理解,进行想象,指导朗读。
重点理解下列句子:(这部分的教学,可利用电教媒体来辅助。)
△雪峰:(高)看图理解“直插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
△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
(词语积累:说说描写颜色鲜艳美丽的成语)
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彩池”是怎样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块;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
△森林:(多)相继理解“遍布”。
△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
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4.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
读到这儿我们真想说: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九寨沟真是个——(引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
a.自由练读,整体感知。
b.逐句朗读,理解词句。
c.想象画面,加深体会。
d.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2、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帮助大家整体感知第四自然段,课文中描写的几种珍稀动物的特点是什么?
3.课件出示连线。
体态粗壮的大熊猫
善于奔跑的金丝猴
行动敏捷的羚羊
憨态可掬的小熊猫
4.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动物,好好读读,体会他最惹你喜爱的地方,在文中加上着重号。
5.引导学生逐句读课文,并说出最惹你喜爱的地方。——谁喜欢金丝猴?
a.这部分指导朗读的步骤:读出好玩——读出喜悦——读出陶醉,具体如下:
先引导学生要读出“好玩”。(觉得课文中还有那儿好玩,读)
b.再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这一段文字除了读出好玩,还应当要读出什么?(喜悦、激动)
c.最后,光读出喜悦和激动,老师觉得还不够,知道最棒的还要读出什么?(陶醉)
6.课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到这儿我们更想说:雪峰插云——(引读)
7.朗读课文总写珍稀动物的句子。(读出动物的机灵、可爱)
三、小结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九寨沟,觉得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学生任意说)
2.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板书设计:
10.九寨沟
(自然风光)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珍稀动物)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11、田园诗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
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
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三、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自读自悟
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5、大组交流反馈:
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有感情朗读
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
(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水之国花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四、拓展迁移
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
2、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
a、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b、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
3、(如时间允许)课堂内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
12、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三、指导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
习作三
习作要求:
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读懂例文,领会王磊的家乡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风俗。弄清他写作的重点。明白书信的格式。
2、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确定写信的对象。选择写作的重点来介绍家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
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
6、同桌互相交流。
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
(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
(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a.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b.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c.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三|、根据习作要求写作。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
2、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
板书:独特的地理位置四季风光丰富的物产
四通八达的交通
4、播放《可爱的家乡》风光纪录片,再次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确定写作的重点。
5、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教师点拨:没有远方亲朋好友的,可以给其他人写信,写给文中的王磊和李阳也可以,还可以写给知心姐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可以向家乡的小伙伴介绍我们扬中
6、动笔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写习作。(10分钟左右)
二、互相交流。(6分钟左右)
三、全班交流:(8分钟左右)
四、复习写信格式,誊写。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想把自己写的这封信寄出去的同学,课后可以用信纸再誊抄一遍,抄写时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老师还要提醒你,别忘了写信封。有人会写信封吗?(出示信封样式)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我们这的邮政编码是230022
练习三
教学目的
1、学习读书时作记号,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练习使用这些记号,逐步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3、体会读书名言,明确读书意义,激发读书热情。
教学重点
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通过预习新课文练习使用这些记号。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读题,了解题意。
2、了解一些记号。
3、自己预习16课,并根据需要做记号。
4、集体检查。
5、读名言,说说作者通过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二、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
3比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朗读练习。
(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3)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学生说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教师告诉学生这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观察。
(4)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5)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6)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7)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创设情境所需要的道具:围裙、盘子、菜肴、作文本、录像等。
2、课前指导学生完成《赞美的力量》这一课题研究,做好语言及思想的积蓄。
教学过程:
一、师作示范,引入赞美
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一双双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里写满了对老师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一个个小胸挺得直直的,像春日里一株株迎风而长的小树苗。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看得出来,你们是积极向上的,你们的集体是优秀的。作为你们的老师,共同成长的朋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眼神更亮,小胸更直,更透出一股自信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赞美。
二、交流格言,感知赞美
师:(板书:赞美)说得真好。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师:老师先想和大家一起表演个节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围裙、盘子、可口的菜)谁愿意做我的儿子或女儿?
师:现在,表演开始。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3、情境练习二
放本班同学大扫除的录像,看完后选镜头中的一位同学来赞一赞,看看谁最会赞美别人。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象刚才老师表演妈妈一样,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这样的人,必定拥有快乐的心灵,高尚的人格。请大家记住:授人以玫瑰,手有余香。
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品味词句,通过抓重点句指导个性化的朗读,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2、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与别人共享自己会更加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分析: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童话故事是作者发挥了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对进行合理的推测,展现了人物的美好情感,及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不是生活中的事情,没有事实依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出示字词:(10分钟)
二、畅谈童话,引出课文。(5分钟)
1、出示“童话”二字,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回忆看过的童话。
2、“今天我们也要走进童话的世界,认识一个新的童话人物——巨人,去看看《巨人的花园》”(揭示课题——课题5个字以鲜花为背景拼成一个圆形大花园)。
3、学生自读课文。
二、由乐入境,由影入文。(15分钟)
本片断以音乐动漫创设电影场景:
场景一:我们已经走进了巨人的花园,听,美妙的音乐响起来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花园画面)
场景二:师生一起欣赏巨人美丽的花园,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还有许多小孩在里面玩耍,欢快的音乐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场景三:音乐声与欢笑声戛然而止,沉重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巨人的怒骂声、砌墙声、钉钉子声相继响起。
1、巨人来了害怕吗?为什么(生从巨人的声音、外形上加以联想描绘)
2、愤怒的巨人一边砌墙一边还会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你会说吗?
(生表达,师着重在语气、动作上加以引导,通过个性化发言加深对巨人的印象)
三、图文并茂,以诗带文。
1、屏幕出示第六自然段,学生自读,通过背景图案的对比变化以及风雨声的渲染,出示问题“你注意到什么?”
①冷:北风呼啸隆冬来临瑟瑟发抖——从词语上加以朗读指导
②孤独: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啊……”——抓句子进行个性化表演读,深入理解巨人内心的“孤独”与“荒凉”。
③发现对比句:村子里的春天景象与花园内的春天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
2、续写童话诗
“墙砌起来了
孩子走了
”
四、妙吟佳词,紧扣文眼。(5分钟)
1、学生快速默读七八自然段,用笔划出喜欢的四字词语
2、出示“明媚阳光是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鲜花凋谢是
绽开绿芽是”
[设计分析]由于这两个自然段中描写花园景物变化的很多语句在文章中的其它段落出现重复,但这两个段落中去有许多较好的四字词语,为了重点抓住这个知识点,即使同学们掌握这些好词,又借这些词带动对课文的理解,所以,这两块内容以重点词穿针引线,通过给词语对同类词的形式进行学习。
3、出示写小男孩的语句,加以指导朗读。
五、再续诗篇,画龙点睛。(5分钟)
1、引出“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2、课件出示墙倒塌的景象
3、出示童话诗:“墙拆了
孩子来了
春天也回来了
巨人会在大树底下伸出双手说”
(生想象巨人拆墙后对孩子们说些什么,这一环节与前面的砌墙时的怒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巨人性格上的巨大变化)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回顾美景(2分钟)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巨人的花园,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可是自从巨人砌起一堵厚厚的围墙,花园里的一切就发生了变化。同学们,就让我们认认真真地,用心地去读一读6~1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花园会怎样变化呢?把有关的词句画起来,好,开始自由读
二、走进心墙,感受孤独(20分钟)
(一)、学生读文
(二)、学生交流花园产生的变化。
(三)、出示〔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1、好好读一读,你会有自己的感受。
2、多美丽的春天呀,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生接读。
3、把这样的画面定格在脑海里,再去读这段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再请学生读文,齐读。
(四)此时巨人怎样呢?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1、学生读文,体会巨人的孤独寒冷。
2、让我们用朗读表现出当时的画面。
3、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一墙之隔,两个世界,一念之差,天壤之别。这一堵墙,围住了孩子的脚步,也围住了……(也围住了春天,围住了友谊,围住了温暖,围住了欢笑,只留下了寒冷、孤独、冬天、冷漠,根据学生归纳,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五)引读第7段,在引读中品读。
1、生活在冰冷的花园里的巨人是那么寒冷,那么孤独,那么冷清,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有一天早晨……
2、孩子们,巨人为什么这么激动?
巨人是好几个月没看过春天了,他是多么激动呀,谁来读。巨人盼了好久才盼来春天,他是多么激动呀,朗读指导。
3、指导读巨人态度的句子,体会巨人的自私冷酷。
4、你把“又”字读得这么突出,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是呀,一个“又”字将巨人又关进了冰冷的世界。
5、可是巨人还不明白呢,你瞧,他还不解地看看四周,他突然发现桃树底下还站着个小男孩,他还是大声叱责……
(六)探究原因
1、你们都明白了,可是巨人明白吗?赶快读读8、9两段。
2、出示句子
“喂!你赶快滚出去!”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3、巨人是怎么明白的?
课文虽然没有写小男孩说了什么,我们却能在他凝视的眼睛里读出千言万语。小男孩,来,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吧。学生说心里话。这一切巨人是否明白?
4、巨人终于明白了。出示巨人后悔的语句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就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巨人醒悟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巨人被孩子感动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巨人回想过去觉得很后悔,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巨人冷酷的心融化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巨人为自己醒悟而激动,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三、走出心墙,感受快乐(8分钟)
1、巨人终于走出心墙,我们一起帮助巨人来拆除这座墙,请学生擦墙,一起擦去了寒冷、孤独、冬天、冷漠……
2、拆掉这座自私冷酷的围墙,让春天走进花园,让笑声走进花园,让欢乐走进花园,让友谊走进花园,这时候奇迹出现了。(音乐起)闭上眼睛,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想像的花园。
4、来,用我们的笔把这座充满了友谊和欢笑,充满温暖快乐的花园写下来。
5、学生交流习作。
四、认识作者,拓展阅读(5分钟)
介绍代表作,引读阅读。
四、作业超市(5分钟)
(第一题必做,其余选一题)
1、积累文中的词句。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读《拇指姑娘》,发挥自己的想像,把巨人的大写具体。
3、看课文插图,写一个片断。
4、几个人合作,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10幸福是什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分析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4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幸福的含义,感悟生活,体验幸福的感觉,关爱帮助别人,尽自己的义务。
5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2分钟)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5分钟)
三.理解什么是幸福,出示投影。
四、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20分钟)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3.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5分钟)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2分钟)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5分钟)
七、布置作业(1分钟)
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5分钟)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5分钟)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
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10分钟)
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5分钟)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0分钟)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3分钟)
七、总结深化(2分钟)
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11去年的树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最好。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最好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学生学习情况情分析
信守承诺是人的重要品质,让学生体会大树与鸟的友谊,通过三次对话认真体会把握这种情感。
四、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3分钟)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5分钟)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10分钟)
4、深入阅读课文:(15分钟)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5分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2分钟)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0分钟)
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出示课题:去年的树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0分钟)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10分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10分钟)
1、师激: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4、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03年的日记又会怎样写?
12*小木偶的故事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三、教学难点分析
提高阅读能力
四、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自由阅读为主,学生掌握较好
五、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2分钟)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10分钟)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10分钟)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10分钟)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5分钟)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
1.读读读记记(3分钟)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激趣导入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童话故事。
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教学过程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学生准备
1、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2、二近大看台
a创设情景: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
c用情的讲童话故事。
d出色的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词语盘点(第三、四单元)
读读写写(要求全部会默写)
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孤独训斥覆盖凝视冷酷愉快
拆除剩下伐木告示牌火辣辣煤油灯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读读记记(要求会填空)
脸颊彼此铁锹树杈诧异麦子义务木匠木偶表情
愣住拽住温柔撒谎魔杖笑嘻嘻兴冲冲毛茸茸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蹦蹦跳跳可怜巴巴
读读写写(要求全部会默写)
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候脾气责备邻近性格任凭贪玩
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局促不安毫不相让一日三餐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空空如也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屏息凝神变化多端枝折花落
读读记记(要求会填空)
狂吠攀谈泥泞腔调掂量涟漪属于主宰淘气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引吭大叫慢条斯理自由自在生机勃勃如怨如诉趁其不备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四篇课文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童话故事,一个故事讲明了一个道理。
《巨人的花园》是童话巨匠王尔德的作品,它通过讲述一个孤独而自私的巨人与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间的故事,告诉人们快乐需要和人分享的道理。
《幸福是什么》通过三个孩子的经历告诉人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去年的树》讲述了一只鸟儿和一棵大树间的感人故事,激发了人们对于友谊和诚信的思考,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小木偶的故事》通过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的遭遇告诉我们:笑是最重要的,但生活是复杂的,要准备着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味完整人生。
四篇童话出自不同的作家之手,风格虽然不同,却都是情节曲折,真挚感人,能引发学生对于幸福、友谊、诚信等生活诸多方面的思考。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学情分析:
童话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裁,教学时不必在激发兴趣上花太多功夫,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人生道理。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文中描写想象画面,采用角色朗读、角色扮演、扩展故事等多种形式来体会人物心理,掌握故事情节,积累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在教学活动的最后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来探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以强化认识。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内容,能表演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 品味语言,感受童话美好的意境和寓意,激发创作的欲望。
3、 领会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并能将之运用到生活中来。
4、 体会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078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