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编排了三篇课文《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习作是。这三篇课文让学生走进神话寓言的宝库,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并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积淀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
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并把过程或原因交代清楚。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三、课文解读
《开天辟地》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神话故事。文章充满神奇现象,语言优美;《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一篇古希腊神话,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一路花香》是一篇印度寓言故事,是讲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渗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的景象,阐明了世上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存在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13.《开天辟地》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纵横交错”、“开天辟地”等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3.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预习学案
一、说一说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可围绕“谁开天劈地?为什么要开天辟地?怎样开天辟地?结果怎样?”来讲一讲。)
二、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在开天辟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请同学们用下面的成语,说一说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混沌不分混天黑地
大刀阔斧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改天换地
课后作业
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在我们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还流传着许多这样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八仙过海》……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资料,用我们这堂课上的方法学一学,你一定会读到许多新的信息,我们再一起来交流,好吗?
板书设计
13.开天辟地
神力开辟天地
盘古
身躯化生万物
教后反思
《开天辟地》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古代的神话故事,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读故事、听故事,然后再把有关的故事复述给同学们听,这样做,能巧妙地运用语文课外资源,拓展了学生视野,是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映。这样做还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把听到的故事原原本本地复述是要花一番思考和组织的功夫的。这样做也让学生再一次认识了神话的本质,并相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使学生懂得了要为人民造福的道理。
总之,课堂教学除了感知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外,还要拓展学生视野,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14.《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后写。
预习学案
一、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小心翼翼、悬崖峭壁、壮举、大发雷霆、触犯、烟火袅袅
二、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长句。
(1)当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2)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普罗米修斯在盗火后遇到了哪些灾难?你们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人?划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偷()惩()啄()罚()
愉()征()豚()训()
2.复述普罗米修斯盗火后的故事。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说话、写话。
板书设计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普罗米修斯机智勇敢
宙斯心狠手辣
15.《一路花香》教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水罐完好无损日复一日不禁骄傲惭愧
渗出浇灌花瓶欣赏道歉漏掉
2.我明白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谁的故事?你更喜欢谁?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是谁为我们带来了一路花香?他为什么这样做?你从中感悟出了什么?请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来说明。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能谈一谈吗?
课后作业
搜集一些与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并选择一条做成书签送给自己。
板书设计
15.一路花香
完好水罐骄傲自大
破损水罐也有价值
自身存在的价值
练习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口语训练,说漫画.处处留心,了解汉字的奥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自由认读
2.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3.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4.看谁背得最快。(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三、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三、口语交际《说漫画》
引入正题,进行“说漫画”口语交际。
1.提问:同学们喜欢漫画吗?(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不同的见解,可以喜欢也可不喜欢,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理由。)
2.欣赏课文中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刚放出画时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学生小声议论也可,暗暗赞叹也可。)
3.谈谈你的感受。
4.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根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交流。
四、总结,课堂延伸实践活动。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3.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引出漫画种类。
4.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教后反思:
这次练习一的口语交际是学会感谢。这个题目设立的真的很好。我们面对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的关注特别多,在学校、在社会人际交往上就缺乏感恩的心,许多关怀和帮助在他们看来本来是理所应当的。这一口语交际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会怎样说感谢的话语,如何表达自己感谢的心情。
今天的口语交际,使我有了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就是对口语交际命题的把握,形式的创造,都应该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上。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会说一两句话,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
第五单元教学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由四篇课文组成:《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如何通过这四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熏陶?在研读文本,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烈感受到,教一篇课文眼光绝不能只盯着这一课,课文学习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驾文本之舟驶入孩子们的生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教材文本解读
学生要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二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并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按照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四个方面:
1.学习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文章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读教材,可以看出本单元四篇课文后的练习都围绕着上述目标。《说勤奋》课后练习4“抄写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为的是训练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练习5“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既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暗示着说理文的一般写法。《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练习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课后4“默读课文,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5“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这些练习设计的目标无不指向学生朗读、复述、默读能力的培养,并由此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4“找出课文中加引号的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为什么要加引号”其实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变化,进而体会引号的用法。《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还要求学生用上课文中的一组词语练习“说一段话,描写夜景”,这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看得出,这样的安排头绪简单,重点突出,方便教师教,也方便学生学,语文阅读实践落在了实处。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能说出课文中关键词句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
2.抄写、听写词语,用词语说话,积累语言。
3.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4.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对理想、成功、勤奋,有初步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理念: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五、教学措施:
1.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2.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以读为本,在反复的朗读、默读中理解感悟。
3.适当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本单元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适当教给学生一些理解句子的方法,如联系背景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抓住关键词理解等。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尝试让学生提出问题。
六、课时安排:
每节课二课时,作文一课时,单元练习1课时。共10课时。
16《说勤奋》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怎样理解“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从小不论干什么事情要勤奋,不要做懒惰的人。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滚瓜烂熟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有所作为远渡重洋
二、我能朗读课文。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三、想一想
通过读课文,你想到那些勤奋苦读的人物?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再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
3.体会交流
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
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这本书。勾画其中优美段落和感觉最深的句段。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每小组有代表发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检测
一、给带点的字找正确的读音。
勤(qínqíng)奋远渡重(zhòngchóng)洋
剥(bāobō)离华(huáhuà)罗庚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直”的意思有:A挺直,使笔直;B公正的,正义的;C直爽,爽快;D一个劲儿,不断地。
理直气壮()急起直追()心直口快()
三、课文内容填空。
1.()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2.课文中司马光从小就很(),长大后就更()了,还做了个()自励自勉。这样他用了()的时间写成了史学巨著()。向我们说明了:天才在于()。
3.正如著名数学家()所说:“(),一分辛苦一分才。”
四、课后作业
1.收集几条有关勤奋成才的名言
2.举办一次故事会,题目是:“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童第周华罗庚
一生勤奋有所作为作出贡献
教学反思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寻找他们两个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在交流司马光和童第周相同点时学生都说他们都获得了成功,都付出了努力。同时学生也找到了表示成功的句子,从句子中我让他们找司马光和童弟周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当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观点,那就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找相同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不同点,于是学生告诉我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找有关句子弄明白一个是天资聪明,一个是起步晚,基础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突破课文的难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通过这样比较以后的学习,学生理解难点到这里便水道渠成了。
不过在课堂上我认为我还有许多地方做得还不够的,我总感觉课堂上读的部分不够理想,可能是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描写得不是很优美,所以学生的朗读就没有那么投入,同时学到最后我让学生起来交流相关名人名言时,由于课前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得不够理想,所以学生不能回答,后来只好我说了两句。看来我以后在课前准备方面要做得更全面一些,而且,学生已经是四年级了,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去准备,这样也可以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
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李时珍那种甘愿奉献,为民造福的精神。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夜幕降临隐隐约约飞鸟桂林
皎洁轮廓材料晓行夜宿
2.我知道:
李时珍是_____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名著。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找出课文有关环境描写和对李时珍语言、神情描写的重点词语,体会李时珍的高贵品质。在自读中边圈画边感悟。
2.李时珍为什么会“夜宿古寺”?课文从那几个角度来写李时珍的?仔细读一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二、集体探究:
李时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查访过程中,还冒着生命危险亲口品尝药物鉴别药效,你认为这样值吗?
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组词
肯()徒()拢()著()
啃()陡()庞()煮()
二、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涎(xiányán)滑胭(yīnyān)脂(长常)年累月
生嚼(jiáojué)长年累(lěilèi)月(察查)访民情
三、课文填空。
1.李时珍()代()学家,著有()。是一个()、工作()的人。
2.文中“两种草”指()和(),它们的()相似,()不同。
3.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要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的工作态度。
4.拓展练习(以心开头的成语)
心花怒放心甘情愿心灰意冷心服口服
心平气和心领神会心安理得心烦意乱
课后作业:
阅读《缤纷世界》主题丛书中两篇文章。
1.学生自读这本书。勾画其中优美段落和感觉最深的句段。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每小组有代表发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甘愿吃苦
甘愿冒险
教学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寺、啃干粮,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在教学时我分两大块进行:
学生们在初读课文时一下就能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到古寺的破败,从他人的朗读中,感受古寺的阴暗、潮湿、危险和荒凉等破败的场景。处理第二段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自学课文5—12自然段,去看看李时珍在古寺中做了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感受。孩子们在短时间中想象说话,能把话说完整,言之有理,想象丰富合理。另外,在对文章中多处景色描写在教学中显现的略轻些,如在处理时13节时,可引导学生对这处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加以引导、探究。这样教学过程不留遗憾,却又理解了文本。
18.《卫生素C的故事》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实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事情,能从中获得知识。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路程缺乏艰苦浑身无力
物质适量危险又惊又喜
2.我会做:
镜()浑()眉()螺()
境()辉()媚()累()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动笔读书,请你找出文中感人的话,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你是怎样理解“凶神恶煞”这个词语的?你有什么感受?(有感情朗读段落,读出你的感受。)
二、小组讨论:
哥伦布将生病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样的做法对吗?找出证据说明自己的观点。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缤纷的世界》
1.学生自读这本书。勾画其中优美段落和感觉最深的句段。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每小组有代表发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检测
下面汉字可组许多的词语,请你各写三个。
艰()()()程()()()
适()()()秘()()()
质()()()累()()()
课后作业
1.把《维生素C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2.搜集关于小发明的故事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国际互联网的结构与功能。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邮递快捷无所不有丰富多彩
查阅付款息息相关万水千山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文字()资料形象()音乐()
()新闻网络()信息()地球()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
2.课文那些地方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
3.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感受?说给大家听。
课堂检测
写出表示快的词语:
1.看书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路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过得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车子开得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利用互联网查阅一次资料。
板书设计: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大快多
息息相关
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捺的写法。
2.写好毛笔字,注意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写法。
3.能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同学出出主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4.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5.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3.说你明白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写钢笔字
观察三个例字的共同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的发现
思考:我们在书写这类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交际情境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是刘备的得力军师)
2.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确实令人折服,不过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用多媒体课件讲述诸葛亮和小皮匠的故事)
3.后来人们用这句话来说明什么呢?(人多智慧多,人多主意多)生活中难免有人会遇到难题,如果大家来帮忙出点子,想办法,问题就可能较快地得到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口语交际练习《帮他出主意》。(板书课题:帮他出主意)
二、案例引路,小组合作讨论
1.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在谁的帮助下解决的呢?
(指名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经过)
小结: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别人伸出热情援助之手为我们排忧解难。现在有两位小朋友也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来帮助他们吗?
2.用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1)我叫周欣欣,我要参加市少年宫举办的演讲比赛,主题可以是交通安全方面的,也可以是保护环境方面的,我举棋不定,不知选什么内容好,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2)我叫赵学谦,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家里没有其他亲人,我的食宿成了问题,我该怎么办呢
3.提出讨论要求:
(1)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小组长把大家的建议记录下来。
(2)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说的时候把意思说清楚明白,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板书:清楚明白认真倾听)
三、总结,布置课外作业。
课后按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石头书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回答:一般书都是纸做的,这本书怎么会是石头的呢/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揭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请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2、提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②会读生字。交流:1、出示词语: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刨根问底、煤炭、地壳、好奇、不禁2、指名逐个读,指名理解词语。1、齐读生字词。2、指导书写生字,说说怎么记住这些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读准字音。2、解释词语,勘探:测定矿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情况。足迹:脚印。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3、齐读生字词。4、重点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5、读通顺课文。1、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好奇、奇怪高兴2、回答:他看到一位叔叔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块石头。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三、学习第1、2小节1、文章主要写了谁?让学生画出他们在整个事情过程中感情变化的词语。2、“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好奇呢?3、指导朗读。4、小结:好奇的川川和磊磊一连串提出了哪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在朗读中读出这种好奇的心情。在朗读中读出好奇的心情。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石头书(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1、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请学生把它们画出来。2、根据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圈画画。提出了四个问题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2、用“刨根问底”来形容。
把向叔叔提出的一连串问题画出来。二、细读课文1、书、字、画分别是什么呢?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⒊朗读第14段。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1、边听边思考回答。
2、书是指那一块的石头。
书上的字是指各种痕迹和矿物,书上的画是植物和动物的矿物。
3、读出勘探队员的自豪感。
4、思考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方面理解石头书上的书、字、画。三、练习说话1、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构连起来说一说石头哪儿像书。
2、能不能用“因为------
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3、出示句子: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4、让学生比较一下,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2、同桌互说。3、全班交流,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上面还有“字”有“画”所以像一本书朗读比较。
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知道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重点与难点: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题,引导质疑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2、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
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3、读课题,质疑
1、读课题
2、质疑: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么脱险?……
揭题质疑二、指导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脱险、争吵、杂草、一拥而上、拼命、除草剂、欺负、喘气、纷纷、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按自然段逐段指名朗读
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
哪一部分着墨较对,重点在写?
(3)、指导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读课文
理解字词
2、汇报自读情况
(1)、认读、理解生字词
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
(2)、读课文
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理清脉络。
(3)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三、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
险、吵、杂、拥、拼、剂、欺、负、喘、纷
1、读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字形及在书上田字格中的位置
3、用钢笔描红
正确书写。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书写生字各两遍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对课文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志趣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
一、复习
1、认读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指导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1、请大家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
2、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表演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脸色蜡黄”等词语,反复读课文,理解这几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表演(1)、个别读课文
(2)、练习表演“遇险”
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三、指导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要求: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2、指导朗读
3、指导理解课文
出示图片,认识“喷雾器”,资料介绍“除草剂”
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4、指导分角色读、演
三、学习第三部分(脱险)
1、自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读课文
同桌互读,个别读
3、说说各自读懂了什么
4、读、演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四、复述课文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课文内容
演一演课文内容五、
布置作业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读懂语言,拓展知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1、激趣:谁知道我国的第一位航天英雄是谁?他乘坐的是哪一艘航天飞船?2、介绍“神州五号”了解有关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情况。交流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激趣导入二、初读指导1、谈话导入:在国际上,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发射航天飞机,那么航天飞机是怎样的呢?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航天飞机的?画出有关词句。3、归纳总结:课文从三方面介绍了航天飞机。交流: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有关词句。2、小组交流讨论。3、各组上台交流讨论情况。1、朗读词语,读出对词语的解释。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呼啸庞然大物抖擞智慧老人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一架番盘头翅膀智慧老人手臂抖擞捞回舱中,帕米尔高原无影无踪。2、指导识记词语并加以解释。3、指导书写。说说自己识记字形字叉的方法。1、描红。抄写生字2个。正确书写。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1、认读词语。
2、课文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哪些特点。
说说航天飞机的特点。二、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节:1、默读第1节2、第二小节: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
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
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
讨论:(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
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指导朗读全文。1、默读课文,思考: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1、默读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
2、从哪些词语可看出飞机一定要把他弄明白?
3、用“究竟”练习说话。
4、完成填空:
航天飞机翅膀是(),脑袋()机尾()
自由朗读,完成填空:
飞行高度: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从车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
行时: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作用: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默读并理解相关词语
练习朗读,读出语气。
朗读全文,理解词语,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三、指导自人介绍。假如你是航天飞机该怎样介绍自己呢?可从三方面来介绍同桌练说。个别上台介绍。
介绍航天飞机。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2、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足以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重点与难点:按顺序,写得生动逼真。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练习说话,激发兴趣。1、要求:夸一夸自己的一种学习用品。2、出示说话句式:我的------
真棒,因为它--------。
3、小结过渡:老师真想不到同学们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广,真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呀!这样吧,我们来把它写成文章再比一比。怎么写呢?
1、自由练习。2、集体交流。3、产生写的兴趣,并思考应该怎样去写。练习说话,激发兴趣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导读例文,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样写。
2、请学生继续读文,说说读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3、小结例文的写法:例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介绍铅笔刨刀,抓住质地、形状、颜色、用途写。
写得很有条理。
4、出示图画:指导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有顺序,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铅笔刨刀。
5、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
1、轻读例文,想想:作者描写了铅笔刨刀的哪些方面?
2、读后交流:质地、形状、颜色、用途。
3、读后感到很亲切,因为文章中的我就是铅笔刨刀。
4、按顺序观察。
5、口头交流自己观察的方法。
小结例文的写法,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三、运用写法,集体口述1、出示轿车文具盒。2、提问:你想先介绍文具盒的哪些方面?3、指导描述内部特征及用途。1、观察轿车。2、练习口头表述并交流。3、个别口述。练习口头表述轿车文具盒的内部特征及用途。四、个人说写,运用写法。1、提出话题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文具,用第一人称介绍。介绍时注意要有条理。2、个别说。1、各自按顺序,抓特点练说。2、同桌交流,集体交流。有条理地介绍一种文具。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读好有关多音字,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读准多音字。
重点与难点:积累成语,理解成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会字词句。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指导多音字在句子中的读音规律。
3、巡视、纠正。
4、分组读句子。
5、让学生练习读“称”和“兴”的另外读音。并组词。
1、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2、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得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的意思。
3、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读好多音字的。
4、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5、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
读准字音,并能组词。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提出明确的要求。
3、巡视,个别辅导。
1、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描红,仿影。正确书写三、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八条成语。
3、小结:八个成语都带有“风、雨”其中有些是描写天气的,但有些我们主要理解它的引申意。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给予适时讲解。
4、指导理解意思。
“和风细雨、斜风细雨、暴风骤雨”主要写天气。
5、出示《竹石》
6、质疑1、自由读,想想学会了哪个成语?
2、个别读,领读。
交流:
3、说说知道的成语意思。
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自由读,提出不懂的词。
会读会背并理解成语。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重点与难点:有次序地讲清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好毛笔字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
2、指导:折有“横折”和“竖折”。
3、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
4、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
5、练习描红。
1、练习书写横折。
2、写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练习书写竖折。
4、定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5、练习描红。
二、介绍小制作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提供一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先--------然后---------
接着------最后--------
3、巡回指导,个别辅导练说。
-
4、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要说具体,有条理。
2、制作展示:
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
3、产品推销会: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4、听老师总结。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其有话可说。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实验教材的选文、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教材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语文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教育体现国家意志的根本表现。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十分鲜明地突出了这个主题。如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天安门广场》;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泉城》、《九寨沟》、《雾凇》等;有传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春联》、《元日》等。
2.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这一主题。如有颂扬英勇捐躯,献身人民的《开天辟地》;有表现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虎门销烟》;有赞扬诚实笃信、厚德载物等高尚品德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珍珠鸟》等;有歌颂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徐悲鸿励志学画》;还有进行孝亲敬友、情感教育的《但愿人长久》。
3.创新精神教育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用这一理念作指导,我们来剖析本册教材创新精神教育的内涵,就会发现其编排理念的前瞻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来考虑的,即除了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的自学体验的时间。三个问题,揭示了读书感受的三个层次步步升华。
三、阅读教学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儿所讲的对话不是语言学的“对话”,而是教育理念。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其不仅具有人与人的言语交际特征,更突出的是人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及两个或更多人在读文章时的言语交际与碰撞。
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教学既要重视朗读,又要重视默读。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通过读书,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和内化,方法的历练和提高,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四、口语交际的教学思路及策略进行口语交际,就是要解决交际内容、交际主体与交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组织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基本思路和策略。
(一)创设交际情境,揭示交际话题
(二)明确交际目的,确定交际内容
(三)分清角色关系,展开交际过程
(四)注意策略手段,提高交际效益
(五)善于总结反思,积极吸纳建构
五、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第一、它创设了一个动笔表达交流的情景.让学生觉得不吐不快,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第二、教材设定的习作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过多的禁忌和限制,给学生铺展了更加广阔的写作空间。
六、加强科技创新教育
在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工作重点,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广泛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在全班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课时
课文24课时
习作14课时
单元练习24课时
科技创新教育每两课时安排一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这四篇课文。这一组的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有感激老师的,有思念亲人的,有赞美月亮和秋天的。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单元学习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并把过程或原因交代清楚。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这些诗歌时,就内容而言还可适当的进行归类延伸,适当拓展。比如说描写秋天的诗歌、描写月亮的诗歌,表现诗人离愁的诗歌,对亲人思念的诗歌你想到了哪些?串联过去学过的知识,比如说描写秋天的,描写思乡的,描写月亮的你都学过哪些,老师在此基础上还可适当拓展,帮助学生进行积累。形成相应内容的系列专题。
1.《老师,您好》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编织崇高浸透创造智慧
塑造朝霞辛劳祝愿波涛
二、我知道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三、想一想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老师“好”在哪里?再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
2.为什么课题中用“您”而不用“你”,体会作者对老师有什么样的感情。
3.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那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oxiáshǎnyàoshìyèchónggāo
()()()()
jìntòusùzàopūshèxīnláo
()()()()
chuàngzàozhēnlǐqíngbùzìjīn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浸透(jīnjìn)塑造(sùsuò)
··
衷心(zhōngzōng)编织(bīnbiān)
··
三、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_________________;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________________茁壮的新苗。
课后作业
1.访问老师,请老师说说“老师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2.举办一次班会,题目是“歌颂老师”(会上让同学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夸一夸)。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成长浸透心血
创造蕴含辛劳
像春蚕纺织丝线
似甘露洒向新苗
2.《但愿人长久》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观赏品尝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屈指但愿十全十美悲欢离合
2、我知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苏轼的情感为什么会有变化?在自读中边圈画边感悟。
二、拓展升华:
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
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pǐnchángwánshuǎmányuàn
()()()
guānshǎngdànyuànkuānwèi
()()()
bēihuānlíhéyīnqíngyuánquē
()()
2.比一比,再组词
廷()耍()尝()
挺()要()赏()
洒()慰()隐()
酒()蔚()稳()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比喻亲兄弟感情深厚。()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以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为话题,看看学生们预备怎样和家人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有了兴趣,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畅想如何与家人团聚时,我问:你们知道,千年以前,同一轮明月下的苏轼却在忍受着思念亲人的痛苦吗?我以为学生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那种痛苦,但上课的时候我却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体会到苏轼的感受。
在课前就让学生查一下苏轼的生平资料和创作《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背景或当时的情况。在课上请学生起来介绍介绍,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们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了全面而又比较深的认识后,再让学生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痛苦,那样学生的体会就会更深刻。
3.《古诗两首》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遥望湖光白银三峡秋月
青螺峨眉平羌清溪渝州
2.我会做:
镜()峡()眉()螺()
境()夹()媚()累()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自读两首古诗,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2.这两首诗中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优美,为什么?。
3.第二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地名?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
二、拓展升华:
背诵两首以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缤纷的世界》
课堂检测
填空
1、《望洞庭》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中(“”)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句,把()比作(),把()比作()。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的意思,“未”是()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
3、《峨眉山月歌》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在()的()乘船远行,从()出发,驶向(),最后到达()。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等景物。
拓展练习:
填写有关“月亮”的诗
(),低头思故乡。野旷天低树,()。
(),天涯共此时。小时不识月,()。
课后作业:
1.画一画诗中所描述的景色。
2.收集没学过的李白诗两首。
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是诗人认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宽阔的,
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在教学之前,我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书“湖面”、“潭面”,让学生区别哪个大,哪
个小,学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后通过出示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怀。”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联系诗,通过学生反复地读,理解诗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的原因。
《峨眉山月歌》与《望洞庭》写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侧重于写景《峨眉山月歌》侧重于抒情。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思”字,让学生自学古诗,并从古诗的字词入手,深入理解诗意,并抓住文中的两个比喻,做到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古诗内容,感悟情感,读好诗歌,体会秋夜思人的意境,也体会28个字的诗歌包含5个地名的不着痕迹的写法。
我首先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
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意。在讨论中老师参与学习小组讨论。
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在理解“下渝州”时,教师在下面标示出“渝州”的位置,问学生为何这样画?从而自然而然理解“下”的含义!为了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秋天》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2.我知道
秋天有什么特点?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本首诗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优美?为什么?
2.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课堂检测
1.我会填:
()的田野()的汗珠()的阳光
()的高粱()的向日葵()的稻穗儿
()的羊肠道()的野菊花
2.按课文填空
1.秋风在田野里(),秋风在小路上();秋风抓一把桂子的(),把夏天的()轻轻涂掉。
2.稻穗儿(),蝉声儿(),成熟的向日葵在();野菊花()田间羊肠小路,()都长了肥膘。
课后拓展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描写秋天的古诗。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学生理解。
(1)学生自读短文。
(2)全班交流从短文中你了解了哪个字的正确读音。
2、举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件。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同桌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学生分组自读短文。
3.讨论小作者写的日记中好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别扭?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练习一的口语交际是学会感谢。这个题目设立的真的很好。我们面对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的关注特别多,在学校、在社会人际交往上就缺乏感恩的心,许多关怀和帮助在他们看来本来是理所应当的。这一口语交际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会怎样说感谢的话语,如何表达自己感谢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懂得感谢,心怀感谢的品质。同时在交际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开课从我感谢同学们教师节给我的惊喜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有想感谢的人吗?为什么感谢他?学生开始说的时候,范围比较狭窄,多是感谢同学借给他文具用品。为开阔学生思维,我们共同读了口语交际的提示。学生此时,思维有所拓展,由身边的同学,引发到父母,再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
接着,我们面临的是如何表达感谢的问题?好几个孩子站起来就说:谢谢你借我……或者说:××我感谢你的对我的××。在语言上比较贫乏。如何引导学生用富于激情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呢?我想到了《老师,您好!》同样是感谢的话语,这位诗人是用自己的笔,写下激情的诗来表达情感的。你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几句诗来感谢你想感谢的人吗?然后请学生随性写上几句,并朗诵给大家听。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再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口语交际的范畴中了,但我想我们的口语交际应该是个大的概念,不单是用嘴说话。于是,我请学生再说说,你们还曾经用过什么方式表达过自己的感谢呢?孩子们热情高涨,有的说:我在母亲节的那天,早早起床,乘汽车到很远的地方,给妈妈买了一个工艺品。有的说:在妇女节的那天,我为妈妈做了一顿饭。有的说……学生骄傲的将自己感谢的故事说给同学听。我想这同样是口语交际。
最后,请学生小组进行情景再现,将说、演、听、看汇为一体。
教后小记
今天的口语交际,使我有了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就是对口语交际命题的把握,形式的创造,都应该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上。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会说一两句话,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教学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由四篇课文组成:《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如何通过这四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熏陶?在研读文本,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烈感受到,教一篇课文眼光绝不能只盯着这一课,课文学习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驾文本之舟驶入孩子们的生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教材文本解读
学生要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二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并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按照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四个方面:
1.学习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文章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读教材,可以看出本单元四篇课文后的练习都围绕着上述目标。《说勤奋》课后练习4“抄写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为的是训练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练习5“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既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暗示着说理文的一般写法。《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练习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课后4“默读课文,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5“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这些练习设计的目标无不指向学生朗读、复述、默读能力的培养,并由此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4“找出课文中加引号的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为什么要加引号”其实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变化,进而体会引号的用法。《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还要求学生用上课文中的一组词语练习“说一段话,描写夜景”,这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看得出,这样的安排头绪简单,重点突出,方便教师教,也方便学生学,语文阅读实践落在了实处。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能说出课文中关键词句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
2.抄写、听写词语,用词语说话,积累语言。
3.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4.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对理想、成功、勤奋,有初步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理念: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五、教学措施:
1.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2.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以读为本,在反复的朗读、默读中理解感悟。
3.适当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本单元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适当教给学生一些理解句子的方法,如联系背景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抓住关键词理解等。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尝试让学生提出问题。
六、课时安排:
每节课二课时,作文一课时,单元练习1课时。共10课时。
16《说勤奋》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怎样理解“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从小不论干什么事情要勤奋,不要做懒惰的人。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滚瓜烂熟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有所作为远渡重洋
二、我能朗读课文。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三、想一想
通过读课文,你想到那些勤奋苦读的人物?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再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
3.体会交流
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
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这本书。勾画其中优美段落和感觉最深的句段。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每小组有代表发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检测
一、给带点的字找正确的读音。
勤(qínqíng)奋远渡重(zhòngchóng)洋
剥(bāobō)离华(huáhuà)罗庚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直”的意思有:A挺直,使笔直;B公正的,正义的;C直爽,爽快;D一个劲儿,不断地。
理直气壮()急起直追()心直口快()
三、课文内容填空。
1.()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2.课文中司马光从小就很(),长大后就更()了,还做了个()自励自勉。这样他用了()的时间写成了史学巨著()。向我们说明了:天才在于()。
3.正如著名数学家()所说:“(),一分辛苦一分才。”
四、课后作业
1.收集几条有关勤奋成才的名言
2.举办一次故事会,题目是:“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童第周华罗庚
一生勤奋有所作为作出贡献
教学反思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寻找他们两个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在交流司马光和童第周相同点时学生都说他们都获得了成功,都付出了努力。同时学生也找到了表示成功的句子,从句子中我让他们找司马光和童弟周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当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观点,那就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找相同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不同点,于是学生告诉我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找有关句子弄明白一个是天资聪明,一个是起步晚,基础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突破课文的难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通过这样比较以后的学习,学生理解难点到这里便水道渠成了。
不过在课堂上我认为我还有许多地方做得还不够的,我总感觉课堂上读的部分不够理想,可能是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描写得不是很优美,所以学生的朗读就没有那么投入,同时学到最后我让学生起来交流相关名人名言时,由于课前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得不够理想,所以学生不能回答,后来只好我说了两句。看来我以后在课前准备方面要做得更全面一些,而且,学生已经是四年级了,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去准备,这样也可以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
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李时珍那种甘愿奉献,为民造福的精神。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夜幕降临隐隐约约飞鸟桂林
皎洁轮廓材料晓行夜宿
2.我知道:
李时珍是_____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名著。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找出课文有关环境描写和对李时珍语言、神情描写的重点词语,体会李时珍的高贵品质。在自读中边圈画边感悟。
2.李时珍为什么会“夜宿古寺”?课文从那几个角度来写李时珍的?仔细读一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二、集体探究:
李时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查访过程中,还冒着生命危险亲口品尝药物鉴别药效,你认为这样值吗?
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组词
肯()徒()拢()著()
啃()陡()庞()煮()
二、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涎(xiányán)滑胭(yīnyān)脂(长常)年累月
生嚼(jiáojué)长年累(lěilèi)月(察查)访民情
三、课文填空。
1.李时珍()代()学家,著有()。是一个()、工作()的人。
2.文中“两种草”指()和(),它们的()相似,()不同。
3.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要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的工作态度。
4.拓展练习(以心开头的成语)
心花怒放心甘情愿心灰意冷心服口服
心平气和心领神会心安理得心烦意乱
课后作业:
阅读《缤纷世界》主题丛书中两篇文章。
1.学生自读这本书。勾画其中优美段落和感觉最深的句段。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每小组有代表发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甘愿吃苦
甘愿冒险
教学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寺、啃干粮,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在教学时我分两大块进行:
学生们在初读课文时一下就能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到古寺的破败,从他人的朗读中,感受古寺的阴暗、潮湿、危险和荒凉等破败的场景。处理第二段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自学课文5—12自然段,去看看李时珍在古寺中做了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感受。孩子们在短时间中想象说话,能把话说完整,言之有理,想象丰富合理。另外,在对文章中多处景色描写在教学中显现的略轻些,如在处理时13节时,可引导学生对这处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加以引导、探究。这样教学过程不留遗憾,却又理解了文本。
18.《卫生素C的故事》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实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事情,能从中获得知识。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路程缺乏艰苦浑身无力
物质适量危险又惊又喜
2.我会做:
镜()浑()眉()螺()
境()辉()媚()累()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动笔读书,请你找出文中感人的话,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你是怎样理解“凶神恶煞”这个词语的?你有什么感受?(有感情朗读段落,读出你的感受。)
二、小组讨论:
哥伦布将生病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样的做法对吗?找出证据说明自己的观点。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缤纷的世界》
1.学生自读这本书。勾画其中优美段落和感觉最深的句段。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每小组有代表发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检测
下面汉字可组许多的词语,请你各写三个。
艰()()()程()()()
适()()()秘()()()
质()()()累()()()
课后作业
1.把《维生素C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2.搜集关于小发明的故事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国际互联网的结构与功能。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邮递快捷无所不有丰富多彩
查阅付款息息相关万水千山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文字()资料形象()音乐()
()新闻网络()信息()地球()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
2.课文那些地方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
3.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感受?说给大家听。
课堂检测
写出表示快的词语:
1.看书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路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过得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车子开得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利用互联网查阅一次资料。
板书设计: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大快多
息息相关
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捺的写法。
2.写好毛笔字,注意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写法。
3.能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同学出出主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4.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5.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3.说你明白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写钢笔字
观察三个例字的共同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的发现
思考:我们在书写这类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交际情境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是刘备的得力军师)
2.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确实令人折服,不过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用多媒体课件讲述诸葛亮和小皮匠的故事)
3.后来人们用这句话来说明什么呢?(人多智慧多,人多主意多)生活中难免有人会遇到难题,如果大家来帮忙出点子,想办法,问题就可能较快地得到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口语交际练习《帮他出主意》。(板书课题:帮他出主意)
二、案例引路,小组合作讨论
1.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在谁的帮助下解决的呢?
(指名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经过)
小结: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别人伸出热情援助之手为我们排忧解难。现在有两位小朋友也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来帮助他们吗?
2.用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1)我叫周欣欣,我要参加市少年宫举办的演讲比赛,主题可以是交通安全方面的,也可以是保护环境方面的,我举棋不定,不知选什么内容好,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2)我叫赵学谦,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家里没有其他亲人,我的食宿成了问题,我该怎么办呢
3.提出讨论要求:
(1)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小组长把大家的建议记录下来。
(2)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说的时候把意思说清楚明白,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板书:清楚明白认真倾听)
三、总结,布置课外作业。
课后按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活动。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祖国”,包括四篇讲读课文《我给江主席献花》《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和《虎门销烟》,写作——我的长处,我的本领;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这一组的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长处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课文解读
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课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主题是爱国教育。《我给江主席献花》让学生感受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同胞无比激动和欣喜的心情。《天安门广场》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天安门广场雄伟的建筑、非凡的地位和辉煌的景观。《徐悲鸿励志学画》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励志学画的可贵精神。这是一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好教材。《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
3.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预习学案
1.读一读
队伍地毯耻辱秩序井然热泪盈眶
步伐洗刷爱抚满面春风情不自禁
2.想一想
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江主席为什么到香港来?
导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
课堂检测
一、火眼金睛
起()毯()懂()频()
启()毽()董()涉()
二、句子填空
1.他望着的我,地俯下身,地把我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
2.江主席一走出机舱,就向欢迎的人群。他
地走下舷梯,迈着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我和大家一样,挥动着手中的花束,高兴得
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对香港还有哪些了解?畅所欲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我给江主席献花
冒雨等待
激动献花
幸福难忘
《天安门广场》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遥遥相对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翩翩起舞五彩缤纷
二、我能朗读课文。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三、想一想
你对天安门广场有哪些了解?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历史的天空》
课堂检测
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
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的大花园。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天安门广场一片。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天安门广场。这段话通过对天安门广场上、、和的描写,写出了节日的天安门广场的特点。
课后作业
根据第六自然段,写一个欢庆场面。
板书设计
6.天安门广场
雄伟壮丽令人向往
教学反思:
画面代替了学生思维想象。因为准备了充分的资料和图片,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没有意识到有些地方我用画面代替了学生应有的思维。思维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再创造,此时,我将大量图片出示后,学生只是认识了,而丧失了想象。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成绩绘画
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错误购买
2.我知道:
★徐悲鸿是一位著名的。他最擅长画。这篇课文是围绕徐悲鸿这个重点来叙述的。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拓展升华: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徐悲鸿?
课堂检测
1.把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划掉。
再接再(厉励)礼貌(待代)人(永勇)往直前
(奋愤)发努力日夜奔(弛驰)潜心临(模摹)
2.拓展练习,励志名言积累。
有志者,事竟成。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课后作业:
1.搜集徐悲鸿勤奋学习的故事,以及他的美术作品。
2.组织课外阅读,了解中外名人励志学习的故事,举行故事会。
板书设计:
7.徐悲鸿励志学画
立志成才
勤学苦练有志者,事竟成
轰动世界
8.《虎门销烟》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咆哮收缴销毁历史水泄不通
嚣张欺侮应邀彻底震惊中外
2.我会做:
消()历()寨()侮()泄()
销()厉()赛()诲()泻()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是什么?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销烟的气势?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升华:
今天一些地方毒品死灰复燃,它的危害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联系课文,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
四、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永不褪色的彩虹》
五、课堂检测
1.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的海滩()地站立挤得()
()的日子()地打击装点得()
()的盐巴()地赶来激动地()
2.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3.拓展练习:
描写人多的成语:
水泄不通
描写人们高兴激动的成语:
兴高采烈
六、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
2.观看电影或电视《鸦片战争》。
七、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
《练习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会看示意图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图标,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等。
2.投影出示:如果小芳从家到学校,你能帮她说说如何走吗?
听教师讲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从学校到小芳家的住址和走法。并选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内交流讨论
二、写写画画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
1.先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再说说如何走,互相评议。
2.自由写写画画,设计一张家庭住址“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
三、说说家乡地名的由来和变迁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成语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练读。
3.了解大意。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
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
4.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集体背诵。
(5)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
二、认识古诗、对联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读正确,读通顺。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
(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
(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
(2)同座位之间互背。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练习。本组课文侧重于写景抒情,要指导学生学习表达的方法及情感的表达,通过小导游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习作紧扣课文,学习介绍家乡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长处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课文解读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这几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的美丽自然景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了童年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泉城》教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预习学案
(1)读一读
白浪翻滚晶莹剔透明珠散落银花盛开
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2)想一想
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泉?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小组合作探究:
本文主要描写了泉城的哪些名泉,他们各自具备怎样的特点?用词语概括出来。
课堂检测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著名的要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了。
拓展练习:
日光城重庆
冰城拉萨
羊城哈尔滨
泉城广州
山城济南
古城南京
石头城北京
五、课后作业
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六、板书设计
珍珠泉
8泉城五泉汇注
黑虎泉
趵突泉
10.《九寨沟》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10个生字,两条绿线条里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插入云霄清澈见底银光闪闪高低错落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森林遍布蔚为壮观银花四溅五彩缤纷
2.我知道
主要描写了九寨沟的哪些美丽景色?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
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划出来,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好在哪?
拓展练习:
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缤纷世界》
课堂检测
在括号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湖水()地奔跑
()的竹叶()地思考
()的山沟()地欣赏
()的桂花()地吆喝
课文写了四种小动物:()的金丝猴,()的羚羊,()的大熊猫和()的小熊猫,它们都很可爱!
五、课后作业
课外延伸练笔,显现学习成果
我们来为旅游公司写介绍九寨沟的广告语或导游词吧!
板书设计
9.九寨沟
湖泊
自然风光森林人间仙境
瀑布
珍稀动物
11.《田园诗情》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极目远眺仪态端庄绿意盎然彪悍强壮
辽阔无银悠然自得默默无言舒缓平稳
2.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我知道:
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4.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在荷兰你看到了哪些有着浓郁的荷兰风情的图画?他们各自具备哪些特点?
拓展升华:学生续话
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
课堂检测、
荷兰,(),也是牧场之国。
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有的牛背上盖着(),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牛犊跑前跑后,活像()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课后作业:
选取你最喜欢的段落去练习
板书设计:
10.田园诗情
自由宁静和谐
真正的荷兰
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识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浸尤其提前香飘十里
2.我明白:
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从哪里看出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你对摇花乐有什么感受?
二、拓展升华: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课堂检测
1.按提示填空
作者先写了自己喜欢____,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_______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_____桂花,给母亲______桂花,却时时想起童年时代的_______和__________。
2.组词
姿()季()飘()摇()
资()李()瓢()遥()
3.拓展练习:
小法官,巧判案(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1)每当我走进校园的时候,花草就向我们点头微笑。()
(2)桂花盛开的时候,真是香飘十里。()
(3)蒲公英就像我们的手掌。()
(4)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5)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课后作业:
课文的第5自然段写出了“我”摇桂花的情景,心里无比欢乐。你也仿照本段写一件童年趣事。
板书设计:
12.桂花雨
摇桂花乐
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
《练习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
2.熟记8个成语和5个歇后语。
3.照样子学写上下结构的钢笔字。
4.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5.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审题。
2.学做读书记号。
3.学习读书名言。
4.练习背诵名言。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2.背诵五条歇后语。
3.教师小结。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识形。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写字
4.评价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1.审题-----明确交际内容。
2.指导,掌握交际要领。
教学目的:
1.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知道怎样赞美别人,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赞美别人的能力。
2.通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使学生懂得赞美别人除一定要真诚外,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3.通过生活情景再现,使学生了解赞美别人还要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感受别人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会赞美
1.师:同学们,你们会赞美别人吗?(生:会)好,老师想先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请大家看一看应该怎么去赞美别人。(拿出道具——装满菜的盘子放在桌上)
2.预设表演,课堂再现
师:课前,老师在咱们班招聘了几位小演员,他们在节目中将饰演我的儿子或女儿。来,先请小演员给大家见见面。(三位学生上讲台,与师简单交流)
(生生互动,进行练习。师巡视指导,并选出几个表演小组)
3.请几对同学演完后,学生评价最佳,师小结: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其他同学也能对他们的表演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刚才的练习,老师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很会赞美别人,懂得赞美别人要发自内心,语言要显得真诚。
二、联系学习,运用赞美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你们的老师给了我一些优秀的作文本。我认真看完了以后,感觉咱班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值得赞美。所以就想把它们发给同学,请你找找同学作文本中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请大家先看一看,再练习说一说。(发作文本,每组一本,生翻看后练习说)
2.请同学进行赞美。教师适时引导:赞美除了用语言外,还有很多方式。一个赞赏的眼神,也会给人极大的鼓励与满足,一个“OK”的手势,也会使人心领神会。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别人进行赞美,这样被赞美的人会感觉更开心,更有动力走向新的成功!
3.生练习用不同的方式赞美同学的优秀作文,师给予鼓励。
三、走进生活,实践赞美
1.场景一:烈日下,清洁工人为了城市的清洁,仍在辛苦地打扫着,此时,你会说……场景二:暴雨中,爸爸为了让放学回家的你淋不着雨,正冒雨赶来为你送伞。因为雨大,虽然披着雨衣,雨水还是淋湿了爸爸的裤子。此时,你会说……
场景三:教室外,同学小红看到地上有一个纸团,不声不响地走上前去捡起,扔进了垃圾箱。此时,你会说……
2.学生自由组合,练习。
3.请同学们表演,并评价。评价重点:除赞美应达到的要求外,表扬学生有一颗感受美的心。
4.小结:随时随地发现别人的长处,感受别人的优点,并进行赞美。那么,你不仅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上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时间:1月20日
单元教材分析:组长:主备人:复备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三十个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生字。
2、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运用。
3、积累优美词句,背诵指定的篇目和段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并留意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2、根据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进行拓展性阅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情感和价值观:
了解冰心其文、其事,从而对冰心形成初步的印象,能够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永远的冰心奶奶”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讲读课文《别踩了这朵花》《再寄小读者》《肥皂泡》《大舞台》《送别冰心》,一篇阅读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以及和冰心相关的链接和《综合学习六》。这些篇目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充满爱心的伟大作家,以及她“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精神。冰心奶奶被称为“百岁老人”“世纪老人”,但她还是离开了,那就让她的精神长存吧。
教学思路:本组教材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对人物的形象刻画栩栩如生,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动员他们广泛地搜集冰心的相关资料,读一读她的作品。课上通过形式多样的读,真正地感悟文本,从而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通过形象的图片、录像、语言等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故事中,以便更好地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课题:26别踩了这朵花组长:主备人:2课时
教材分析:
《别踩了这朵花》这首诗于1957年4月25日发表在《中国少年报》。
全诗采用第二人称,诗的第一节开宗明义,直抒胸臆,以率直恳切的语气,向小朋友们提出一个希望——一种提醒,嘱咐,乃至要求:别踩了这朵花。诗篇对这朵“小小的黄花”作了述说:这是一朵幸运又快乐的蒲公英花,它在妈妈和大自然的关爱中成长着,在春天的滋润和期望中成长着。这又是一朵勇敢的花,它有着不畏艰险的坚强性格和蓬勃的生命力。诗的最后一节,又回到了诗人的“直抒胸臆”,对小朋友提出了更深一层的希望和嘱咐。冰心告诉小朋友:“小黄花”是大自然之子,它理应和人们一起共同享受春天的欢乐。因为,它也和人们一样,以充满生机的生命,把春天装扮得美丽多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并掌握1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②了解冰心在这首小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读懂”等有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同作者交流。在读中体意,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受到“爱”的熏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冰心对消化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四、教学重、难点:
1.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孩子们的爱心。
2.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思路:
学生在“读通”“读懂”“背诵”等有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同作者交流,在自学、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写写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1、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
导入:
1、每人分发一张图画,图画内容:马路边有一棵开黄花的蒲公英。让学生交流如果自己在马路边看到这朵蒲公英会怎么做?
2、在冰心奶奶的创作中主要突出“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她的作品充充满浓烈的仁爱思想,不信,你听,冰心奶奶对我们说——
老师读诗歌。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1、参照预习常规
2、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
3、利用单元首页,本课文前的导语,总体了解冰心。
第二课时:1、冰心奶奶在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
3、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
4、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
小组交流:
检查要点:
1、冰心的资料(互说)
2、文章的阅读(对学,互读)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
让学生从诗歌的第二至第四节进行精读,从两方面进行概括:一是这朵小花是一朵蒲公英,它很幸运,很快乐,得到了妈妈和大自然的爱护。二是这朵小花很勇敢、顽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勇敢地面对着一切。
2、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
学生结合有关语句,认识到冰心奶奶是在告诉小朋友要爱护小花,因为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也为春天的美丽景色做出了一份贡献,它和小朋友一样在创造着春天,也在享受着春天。
3、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
“以小见大”的体会到,从这朵小小的蒲公英,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有爱心的,她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
展示形式:小组探讨,交流汇报
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补充扩展、资料
1.依据“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让学生阅读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冰心作品。
2.根据“我的心思你们也懂”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
达标训练:(可结合练习册或其他资料)
第一课时: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
fēnfāngchìbǎngliángshuǎng
()()()()()()
kuàilèpiāoyángduànsòng
()()()()()()
二、快乐挑错台。
1.我们大家饶着它走。()
2.去年有一天,秋空明郎。()
3.你看,它多永敢。()
4.春风里漂扬着新衣。()
三、快乐连线。
厚厚的翅膀
春天的芬芳
泥土的气息
金黄的棉衣
第二课时
一、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去年有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妈妈给它披上________________,降落伞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的雪,给它__________,它静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就在马路边上安家;它不怕_______________,也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理解。
1.这首小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写出你对“我的心思你们也懂,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这句话的理解。
课题:27再寄小读者组长主备人2课时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学会六个生字。
(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们哪些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心理,注重阅读体验,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体会冰心爱儿童、爱生活的情感。
(3)根据相关提示,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选读《寄小读者》系列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作者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并结合具体的语句有理有据地阐述
教材分析;
1958年开始,冰心开始写《再寄小读者》,本文是“通讯一”,本系列共由20篇通讯组成。文章开始,冰心告诉小朋友们她将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为小朋友们写通讯的心愿及兴奋的心情。然后,作者回顾了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
教学思路;
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资料,初读课文,质疑,解疑。再读课文,围绕思考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学会六个生字。
(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们交流内容。
导入:(激趣)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她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上节课我们学了她的一篇诗歌《别踩了这朵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她的另一篇不同体裁的作品《再寄小读者》。这是一篇通讯。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按常规预习完成
第二课时:
1你从这篇通讯中读出了什么内容?
2把听到的、看到的、把祖国的变迁在书中画出来
3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
小组交流;
第一课时:1互查预习作业。
第二课时:2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合作探究:
一、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谈感受。
二、出示最后一句话;“你们将来一定会懂得我这时这种兴奋的心情。”
1“这时”指什么时候?
2为什么会有这种兴奋的心情?
3为什么将来一定会懂得?
4为什么说“我”在枕上的心境和这位诗人是迥不相同的?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用板书设计的形式。
补充扩展
1.质疑答疑:课文是一篇通讯,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通讯吗?
2.搜集冰心奶奶的散文。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一、课文理解
从第一次开始给小朋友写通讯,至今已()年了。文章以()的形式,告诉小朋友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人民开始着(和平)的劳动、(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二、我把词语送回家。
兴奋喜悦
1.你们将来一定会懂得我这是种()的心情。
2.秋收结束了,农民的脸上挂满了()。
密切亲密
1.他们是()无间的好朋友。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
第二课时:
一、我会依葫芦画瓢。
1.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
自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论我走到哪里,都要把热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
不论……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什么了呢?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吧。
教学反思:
课题:28《只拣儿童多处行》组长:主备人: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学会书写12个生字。
3.体会课文题目的意思。想象文中描绘的几个场面,并自主积累精美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
教材分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给世界爱和美”,这是冰心老人为“冰心奖”所作的题词,其实这正是冰心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这篇文章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篇散文宛如一首诗,一首吟诵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诗歌;宛如一幅画,泼洒生机和快乐的油彩画;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鲜花与少年,歌唱着爱的主旋律,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
教学思路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领会冰心奶奶眼中儿童的特点,可让学生找出写儿童的句子和段落,抓住描写儿童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咀嚼品味,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领会儿童像春天一样勃勃生机,活泼可爱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注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恰当地引用课外资源,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把文章中的生字划出来并标上音;划出文中的多音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坐无隙地、浩荡、密密层层、忸怩、感召、团聚。
3.说一说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的意思。
4.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5.想象文中描绘的几个场面,并自主积累精美的词句。
第二课时
1、默读课文,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
导入: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你最想到哪里去找春天?
2、那么春天还会在哪里呢?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师板书课题:28只拣儿童多处行(注意“拣”字的写法)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1、详见预习常规
2、说一说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的意思。
第二课时
1、默读课文,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小组交流:
检查要点:1、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对学,互读)
2、文章的主要内容(组学,互说)
3、对问题的梳理。(组学,互说)
合作探究:
一、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一:孩子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们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提示:“魔术匣子”和“小天使”让你想到了什么?
2、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提示:太阳让你联想到什么?理解“喷发”
预设二:花儿孩子春天
1、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提示: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过“喷泉”吗?由海棠花联想到“喷花的飞泉”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
2、春天写在儿童的脸上,春天洋溢在儿童身上。为什么作者能从两样不同的事物上找到出春天呢?
二、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冰心奶奶的心中春天最美丽的景色就是天真,可爱,充满朝气的儿童啊,在她心里儿童就是小天使,就是太阳,就是花朵,就是春天,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补充扩展、资料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巴金曾说,一代代青年读了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让我们来看看冰心的其它作品吧。
作品推荐《寄小读者》《小桔灯》《雨后》《纸船》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过来也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2.对,就是开得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二、照样子写词语
闹嚷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叽叽呱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读句子,完成填空,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句话把“颐和园”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小天使”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
2.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这句话用“喷花的飞泉”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比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够找到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9肥皂泡组长主备人2课时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材分析;
肥皂泡》一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意境非常美。文中有很多词语虽不常用,但它们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眼中肥皂泡特别的美。理解这些词语的最好方法,是给学生相应的感性体验。冰心奶奶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和我们一样的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独特的情感。
教学思路;
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资料,初读课文,质疑,解疑。再读课文,围绕思考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第二课时:
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导入:(激趣)同学们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你们感觉怎么样?心情怎样呢?(高兴)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按常规预习完成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在书中画出来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2看着远去的肥皂泡,你想说些什么?
小组交流;
1对学检查生字词情况。
2对学组学预习问题
合作探究:
问题:
1肥皂泡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怎样的梦幻般的感觉?“我想……”
2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谁愿意说说你美好的想像,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小组内分条列出。也可以分条列出也可用板书设计的形式。
课外补充;
1资料
冰心4岁时,随父母迁居山东烟台。冰心常常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小军展,佩上短军刀,跟着父亲学打抢、骑马、划嘉,黄昏后,就在入泊的军舰上参观,夜晚又来到旗台上看星星,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
冰心不仅是终日贪玩的、天真活波的孩子,同时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她4岁时就开姑跟母亲认字卡,6岁进私垫。堂屋的对联,墙上的字画,包括果脯的商标纸,都是她最初的“课本”。丰富多彩的民同故事,使成了她最好的精神食粮。7岁的冰心自己拿起了《三国演义》来看,看完“三国”,她又读了《水浒》、《聊斋志异》,整天手不释卷。11岁时,她已读完了《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等书。这时,她还对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跟老师学习作诗。老师要她先学对对子,当老师出了上句“鸡唱晓”时,她几平不假思索地就对出了“鸟鸣春”;老师又出了“榴花照眼花”,她对以“柳絮笼白衣”,老师很赞赏她的才思敏捷。此后,她除了课堂上作文章外,课余时间就自己作诗,请老师修改。后来当父亲与朋友开诗社的时候,她也跟着去旁听,从不肯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文学熏陶,最终使她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
2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练笔仿写。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一、拼音乐园。看拼音写词语。
féizàorónghuàlínglóngjiāoào
()()()()
二、比一比,找不同,再组词。
娇()扯()渡()拌()
轿()址()镀()伴()
桥()趾()度()胖()
三、慧眼识真。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黏稠(zhānnián)屏着呼吸(pingbǐng)
挨着(āiái)光影凌乱(léngling)
2.若用扇(shānshàn)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shàn)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第二课时:
一、头脑灵活。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时,大家都()心,()头,()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了。肥皂水()下来,()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了眼泪。
二、词语博士。照样子,写词语。
例:轻悠悠、、、。
三、才思敏捷。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那么(),那么(),那么()。
2.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教学反思:
课题:30大舞台组长:主备人课时:2
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读准生字的读音,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有层次地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欢畅、自由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本课教材分析:
《大舞台》一文与本单元的前面几篇课文不同,是作家山曼以第三人称介绍的童年的冰心在烟台东山边海军营旁边居住时的生活经历。
课文开头以简洁的语言交代出山上或海边是儿时的冰心常去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冰心常到山上去看野花、野菜,开心地跑来跑去。第三自然段写冰心常到海边看常涨常落,感受了大海的亲切与伟大。第四自然段写军营的号声给冰心带来的特殊感受。第五自然断则是写冰心从军营的水兵们那里了解到了水兵们与大海搏击的情形。第六自然段写的冰心了解道的“渔眼”等渔民捕鱼的情况。第七自然段可以说是对前面有关大海的内容的总结,强调了大海对冰心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课文的结尾借用了冰心晚年的回忆,点出了她童年生活的舞台及这个舞台给她留下的美好感受——舞台非常辽阔,生活在这个舞台上的冰心则感受到了“无限的欢畅与自由”
教学思路:
学生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能表现冰心童年生活快乐的词语和句子,由点到面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让冰心快乐的原因,在这个大舞台生活得怎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学会七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语“莫名其妙、绘声绘色”等词语。
第二课时:
1.了解冰心童年“大舞台”指的是什么?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2、体会童年的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影响。
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我们又都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儿,如何在这个舞台上演好悲喜剧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冰心奶奶,看看她在童年的舞台上是如何演绎的吧!”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按预习常规目标完成.
第二课时;
1.年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
2.课文介绍冰心童年生活的哪些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3.在这个“大舞台”上,冰心过着怎样的生活?
4.到了晚年,冰心是怎样回忆这段往事的?在课文里找出这个内容,读一读。
小组交流:
1.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
2.对学、同桌互相检查。
3.组学(组长汇总)。
合作探究:
1.在这个“大舞台”上,童年的冰心是怎样生活的?
2.从二至七自然段中勾画出能反映童年的冰心内心情感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
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课外拓展:
1.冰心奶奶童年的世界真大呀!在这里,她的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在这里,她感到了无限的欢畅和自由,在这里,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2.联系课文想一想,哪些感受是你和作者一样的,哪些经历是冰心没有过的。
3.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下来告诉冰心奶奶.(以书信的形式)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1.看拼音,写词语。
Huāruǐróngmáotóngzhì
()()()
2.比一比,圈出不同,再组词。
辽()稚()聊()
疗()维()柳()
3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1.一字多义请选择。
(1)庄重()
①村落;田舍。②商店的一种名称。③严肃;端重。④庄稼。
(2)欲晓()
①想得到的某种东西。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
(3)央求()
①中央;中心。②恳求。③尽;完了。
2.阅读乐园。
冰心晚年回忆童年的这段生活时,曾经感情依依地说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是她童年时期的活动舞台在这个无边辽阔的舞台上,她感到了无限的欢畅和自由。
(1)给空格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找出这段中的比喻句画“”,这句话把比作。
(3)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她在这里度过了怎样的童年?
教学反思:
课题:31.送别冰心组长:主备人: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学会十二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小组合作,流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冰心这位伟大的作家是个怎样的人,”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冰心老人的去世无限悲痛,对冰心老人的无比热爱之情。
本课教材分析:
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介绍了冰心送别仪式的独特之处:在冰心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玫瑰花和大海成了这个富有诗意的悼念仪式的主旋律。第三自然段则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冰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开始,作者按照悼念仪式的时间顺序,记录了人们是怎样来缅怀冰心老人的。
第四自然段,写了天气之冷,人数之众,诗词悼文、挽联之多。第五自然段写了灵车到采,冰心的孩子们护送着冰心,她被安放在灵床之上。第六自然段写了冰心的孩子们送别冰心。第七自然段写的是冰心的读者们在送别冰心。第八自然段则是将“玫瑰花”再次凸现出来,将“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再次凸现出来。
接下来,课文又介绍了冰心的老朋友,民主党派人士对冰心的悼念。还以点带面,介绍了一位叫彭轩的中学生和一位外国友人受到冰心作品的影响和对她的评价。
在简单交代了这样特殊的送别方式代表着冰心自己的心意之后,课文的结尾以诗的语言表达了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除了课文文本,教材中还在适当的位置配了赵朴初书写的挽联,这也代表着对冰心的高度评价。另外,还配了冰心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集的封面,以此作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冰心作品的线索和信息,推荐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思路:
以情感教学为主线来贯穿教学始末。师生一起回顾冰心老人的一生,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作家。激励学生继承冰心的精神,心中永存爱和阳光。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会认读本课10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熟读课文,理解“拾级而上”“如怨如诉”“隽永清丽”等词语的意思。
3.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1.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积累著名作家悼念和评价冰心的话
3.了解人们是怎样为冰心老人送别的,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
导入: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及课外的阅读,我们与冰心老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从冰心老人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熏陶和感染。但这位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让我们学习课文再去感受和冰心奶奶最后的离别吧。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1.完成预习常规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1、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悼念仪式的?从哪个自然段开始的?
2、人们是以怎样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的?
3、文中写到哪些人?以怎样的方式来缅怀冰心老人的?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勾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小组交流:
1.互查预习作业。
2.分小组学习生字、小组展示。
3.对学、组学预习问题。
合作探究:
1.“陨落”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
2.哪些句子写出了冰心老人的品格?
3.冰心老人走了,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4.学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课外拓展:
1.课下阅读:《我和玫瑰花》
2.通过学习课文.你对冰心的了解又增加了哪些?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阅读其他著名人士悼念冰心的作品.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心()计一()晴空
人头()动繁星()然
熙()()攘拾()而上
二、巧连妙接填关联。
因为……所以……即使……也……
只有……才……不但……而且……
1.()刻苦学习,我们()能取得好成绩。
2.()是陌生人,我们()也应该帮助她。
3.()这是为人民做好事,()不应居功自傲。
4.()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才能战胜各种自然灾难。
第二课时:
一、课文填空。
1.没有()没有(),文坛世纪老人()以她独特的方式()
2.()的遗体安放在()正厅上方的()是()的手迹
——有了爱()。
二、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反思:
课题:综合学习六组长:主备人: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芙蓉楼送辛渐》,了解关于“冰心”这个笔名的由来。
2.了解冰心作品对人们的影响,了解“冰心奖”。
3.完成语文活动《百年冰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尊重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冰心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继续了解冰心,激发学生热爱、怀念冰心的思想感情
2、通过搜索整理资料,说一说,写一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本课分析:本次综合学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相关链接”提供了冰心老人的两句话,让学生积累并体会。“读读想想”选取的是著名作家金波先生的一段话,从中可以感受到对他的影响。“冰心奖视窗”
思路: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资料,交流自己心中的冰心自主完成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继续了解冰心,激发学生热爱、怀念冰心的思想感情。
完成语文活动《百年冰心》复备:
学习目标:
1、完成“相关联链接”“读读想想”“冰心奖视窗”的学习。
2、畅谈心中的冰心并写下来。
3、利用课余时间办张关于冰心的手抄报并在课上评比。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冰心,了解冰心,感受冰心对后世的影响。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1.读写冰心的话。
2.了解冰心名字的由来。
3.理解古诗的含义,说说读了古诗你对冰心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思考:金波从冰心的《再寄小读者》中,受到了哪些影响。
5.自由读冰心奖简介。
第二课时:
写一写你眼里的冰心奶奶。
第三课时
办一份有关冰心的手抄报。
小组交流:
交流形式:小组交流、探讨、互说。
检查重点:
1、学生对冰心的深入了解。
2、冰心对人们的影响。
合作探究:
一、畅谈冰心,学生自由谈心中的冰心,写写感想
二、手抄报评比活动
明确评比要求:
1、刊头设计:新颖有创意。
2、内容选择:丰富性、知识性、自主性内容。
3、排版:规范合理。
4、版面设计:新颖活泼。
5、插图:艺术、活泼、流畅、独创。
6、创新搭配:配色协调。
7、书写:工整活泼。
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补充扩展、资料
继续收集阅读有关冰心的爱的故事
达标训练:
一、我会背,我会写。
提到冰心,我会想到代写的古诗。背写古诗的后两句,。
二、请你写一写你心中的冰心奶奶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要点”,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要点
第六单元
20、诚实与信任
1.《诚实与信任》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2.“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诚实比什么都重要;诚实的美德是无价之宝;拥有诚实的人也讲拥有别人的尊重。)
21.珍珠鸟
1.《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道理。“美好的境界”指的是相互信任,友好共处的境界。
2.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依赖”我的?(在课文的描写中,小鸟与“我”越来越亲近的过程中,表面都是小鸟主动来亲近“我”的,而实际上,小鸟与“我”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照料与呵护为前提的。起先,是“我”把鸟笼挂在生着长长垂蔓的吊兰中间,为珍珠鸟营造了安全、舒适、温暖的生存环境;小鸟出生后,因为“我”不伤害它,它才敢一点点挨近“我”;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所以它才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直到最后最放心地在“我”的肩上熟睡。)
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不少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依次有(起先)、(随后)、(渐渐地)、(先是)、(然后)、(再)、(后来)等,这些词语,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珍珠鸟和“我”亲近是一个(逐步信赖)的过程。
3.《珍珠鸟》中细致介绍文中“我”为珍珠鸟精心安排的“家”:(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家。)
你看,珍珠鸟多可爱啊!用几句话写写它的样子或是活动吧!(①样子:珍珠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②活动: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4.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两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5.看着这可爱的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里的“不由自主”可以用(情不自禁)替换,这里的反问句的意思是(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6.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人类爱护、保护鸟类,鸟类会给人们带来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请趣;鸟类不再感到危险,与人类亲密相处。这样就能创造出人鸟和睦相处、无比亲密的美好境界。
22.九色鹿
1.《九色鹿》一文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课文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文中的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沉着机智,调达是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卑鄙小人,国王是一个知错能改、伸张正义的人,王妃是个爱慕虚荣的人。
2.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3.我知道的民间故事有:《九色鹿》《牛郎织女》《孟姜女》《猎人海力布》
4.造句。
……只好……今天爸爸妈妈都加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只好自己做饭吃。
……竟然……刚才还是艳阳高照,可现在竟然下起雨来,这个天气可真怪!
练习6
1.我喜爱的卡通人物有:齐天大圣孙悟空,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勇敢、团结的葫芦娃,机灵、调皮的米老鼠,聪明、勇敢而又帅气的名侦探柯南,还有可爱、顽强的“神奇宝贝”们——皮卡丘、妙蛙种子、小火龙……这些卡通人物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的惊险刺激,有的幽默滑稽,有的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还有的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2.关于诚信的短语、名言、成语。
短语:
人无信不立:人不讲信用就难以在世上立足,难以生存和发展。
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坚决果断。
驷马难追:驷马,指四匹马拉的车。比喻既成事实,不可挽回,常与“君子一言”或“一言既出”连用。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成语:言行一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3.讲人与人相互间应该信任互助亲密合作:肝胆相照、开诚相见、同舟共济、心照不宣、志同道合、亲密无间、荣辱与共、唇亡齿寒。
造句:
……亲密无间……我的小红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心照不宣……此时此刻,他俩心照不宣地相互对视了一下。
……同舟共济……人民解放军和群众同舟共济,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我们两厂关系十分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度过难关呢?
……开诚相见……小红车主人与我因为能彼此开诚相见,所以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同舟共济……在目前危难的情形下,我们要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克服难关。
4.在写“庙”“磨”“府”等字时,“广”的横要写得短些,撇要写得长些。
5.现代兵器:现代战车、现代战斗机、新型枪械、现代导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池上》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题目。思考,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过字词关。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其他学生听;字音读准了没有。(有听的要求)
评读,她把字音读准了么?
3、出示“撑”,撑小艇。
认读生字。艇解迹浮萍齐读,
字词语:浮萍踪迹小艇解词意:小艇在哪里?
4、田字格中的“艇”字分析。书空艇字,老师板书。比较“舟”字和“舟”字旁有什么不一样啊?
5、学生写两个“艇”字。T:要留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一笔一画的正确书写。(教师巡视)
6、读:小艇浮萍——你见到过浮萍么?出示图,找找,浮萍在哪里呢?(T:很好,你能到生活中去学习。)出示照片:浮萍稍做分析在本子上个写两个。(教师巡视,相机进行表扬)
三、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1、齐读
2、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句子:“小娃撑……回”假如你是这个小朋友,你会想什么。齐读,自由读。
4、你是怎样的心情啊?
把你的感情融进去读读。
你是暗暗的兴奋是吗?
兴奋的样子是怎样的呢?再来一次。
还有怎样的心情?紧张的。为什么?因为……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教师范读,你感受到了兴奋、紧张的心情了吗?来一起读。
“偷采”怎么采?再来一遍。
学习3、4句。
1、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想。读读。
2、学生自由读。
3、教师相机的问学生,孩子,你怎么摇手啊?由此过度到对这句诗的讲解,比较自然。
4、出示图。小娃的踪迹是……S浮萍一道开。
5、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能干的小孩——读。活泼可爱的小孩
6、小结: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小朋友……暴露了。再来读读。S读。
哦,原来池上发生了这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咱们一起来读读。
齐读全文。
这首诗歌,要是白居易来读,他会怎么读呢?
1、教师范读。(学生很多举手,可以先让孩子来读)
2、当小诗人来读这首诗。
3、一起来当白居易,好吗?(齐读)
(在引领学生读的时候,老师多配上动作)
五、给画配诗。
出示动画,根据动画来吟诗。自己先读,再自告奋勇上台读。(这个办法好,很轻易带孩子进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也十分感爱好)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儿垂钓》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侧、苔、惜”。)
2、你们认识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3、读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组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认吧。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反馈: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
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3、教师配乐范读。
4、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自己读读,比一比谁能把字读准,把诗读流利!生自由读诗。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5、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把这首诗也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诗。
6、反馈:
指名读诗并请其他同学评读,纠正读音。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四、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指名说。(如:《所见》、《村居》、《村晚》……)
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21古诗两首
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
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遥招手
课后反思: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练习6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习毛笔字。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背诵成语和《小池》,写好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紧凑、匀称。练习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主持过程中要善于鼓动大家的情绪,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主持过程中要善于鼓动大家的情绪,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1)创设情境:小芳最近晚上总是被隔壁装修房子的声音吵醒。于是,她就开始调查小区内还有哪些声音干扰了自己的生活。走到小区宣传栏前,她看到了一段文字,恍然大悟。
(2)我们也和小芳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学生自由朗读文字介绍。
(3)从这段文字中,小芳知道了哪些知识?
(4)同学们,你们还在哪里听到了噪音呢?说说这些噪音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哪些影响?
(5)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活中的噪音?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刚才谈的都非常好,都认识到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必须要治理。
课文中为什么使用“须要“,不使用“需要”呢?讨论后指名交流。
(需要: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须要:一定要)
(2)对这段文字中小芳遇到一些平时没接触到的词语,你能帮她吗?谁能说说遇到一些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有哪些方法解决?
(3)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说说什么叫频率,什么叫分贝。
(4)学生讨论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小芳又遇到了一个什么难题呢?她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2)指名朗读形声字及组成的词语。
(3)谁能用简单生动的顺口溜帮帮小芳记忆呢?
(4)分组讨论,大组交流汇报。(要求不需要太严格,只要顺口便于记忆就可以)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噪声
编顺口溜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成语和《小池》,写好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紧凑、匀称。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我们可以有哪些学习成语的方法。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汇报学习成果。请学生表演各种说话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成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6)指导全班朗读,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课外拓展:课后可以搜集扬万里的作品,或者其他描写夏天的作品朗读积累。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句子意思。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理解贤文蕴含的道理,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三个字。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2)引导学生读贴,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示范写“垮”。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出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板书设计
读读背背小池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主持过程中要善于鼓动大家的情绪,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这是一项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关心他人,鼓励别人,使其产生信心和力量的口语交际练习。
(2)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鼓励”作启发谈话。
(3)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所受到的鼓励和关心等。
(2)想一想: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伸出自己的帮助之手去鼓励他们、关心他们呢?
(3)鼓励别人要有一定的技巧,特别是首次鼓励之后,对方仍信心不足时,如何趁热打铁,继续鼓励。二次备课
(4)分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对表演欠缺的同学给予鼓励。让学生懂得对别人真诚懂得鼓励和帮助,要表示感谢。
3、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并引导学生明白,几句鼓励的话就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鼓励要从现在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和友善。
二、对照书上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
1、鼓励张为民:“买了东西,我们是消费者,就受到《消费者保护法》的保护,商家对于销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这种伪劣产品应该退给他们,这是忸怩的权利。”
2、茅义军两次实验都未成功,可这样鼓励他:“茅义军,两次失败就打退堂鼓,莱克兄弟发明飞机,瓦特发明蒸汽机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最后才取得成功的。总结经验再来,你一定会成功的。”
3、对于宗家伟的赛前鼓励更为重要,可这样鼓励他:“宗家伟,你一直
都是最棒的!你目前这种状态属于正常现象,只要你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再说只要你努力了,同学们一定会为你加油的!”
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自己的帮助之手去鼓励他们、关心他们。鼓励别人要有一定的技巧,特别是首次鼓励之后,对方仍信心不足时,如何趁热打铁,继续鼓励。总之几句鼓励的话就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鼓励要从现在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和友善。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课后反思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第六组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组成。“活动建议”是板块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一)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由3篇短文组成,分别是《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特点。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建设过程和它的作用。这个阅读材料的第一段,用简明文字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一篇阅读材料,理清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电话当代:计算机网络。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阅读本文,最好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电脑上操作,亲身感受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网上呼救》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网络时代的真实故事,显示了网络的巨大作用。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在图书馆突然发病,生命垂危,危机时刻她在网上聊天室发出了求救信息。美国德克萨斯州登顿县的男孩桑恩看到这条信息,展开万里营救,终于使苏珊脱离危险。救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通过网络进行万里营救就显得很不一般,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整个营救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这个故事,我们除了看到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的作用,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把握自己》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演讲稿。演讲从一名高三学生猝死说起,列举了不健康网站、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这篇演讲稿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很及时的。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改进,造福于人类,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辨别信息的良莠,正确利用信息,是现代社会一个人良好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网络问题引出一系列如何对待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展讨论,提高认识,正确利用媒体。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演讲稿的写法,如,列举事实,讲清道理,发出呼吁,语言要有感染力。
(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起因是“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我”发现爸爸的咳嗽好像和东南风有关,于是“我”开始做观察记录,最后在医生张伯伯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的病因,原来东南风带来的空气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这个材料阅读的重点是记录表和张伯伯的话。记录表记载了两项信息,每天的风向和爸爸的病情;张伯伯对记录表进行分析,确定了东南风和爸爸的咳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病因。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报告分成“问题的提出”“调查的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等几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看法。这份调查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的情况和资料整理”部分。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报刊,也有上网搜集资料。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李姓的来源、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人口数量和李姓人口分布等,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由于资料比较丰富翔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研究者把结论分点列出,结论清楚明白。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例,对学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会起到启示作用。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设计理念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与启发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中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认识信息与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密切联系。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优势,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学设计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
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信息传递的故事。
2.搜集的有关沉迷于网络的严重危害的事例。
活动开展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浏览《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阅读材料,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让你们收集感动中国2005的有关人物的信息,你们的信息找到了吗?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呢?(生答)
2.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谈到了自己获得信息的方式,很不错。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递的改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六组课文。)
二、阅读单元导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
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讨论:
①本组教材对我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②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3.班上交流。
三、阅读活动建议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材料。
2、小组内讨论:
①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②在活动时,我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
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2.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要求: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六、课外实践,搜集、查找、调查或其他活动收集并整理资料。
第一课时《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教学目标
1.流利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有哪些传递方式
3.比较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
课前准备
搜集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有一个远在北京的亲戚,他想知道我们重庆这两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我该如何让他知道咱们这儿的信息呢?
2.生各抒己见。
3.师:刚才同学们给老师提了这么的好建议,我一定会把信息及时告诉他的。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传递方式,那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二、初读材料,知晓大意
1.自由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说说古人是靠哪些方式传递信息的呢?(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的形式传递信息)
2.你还知道哪些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呢?
3.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并结合上一个故事,看看人类历史上从远古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
当代:计算机网络
三、再读材料,比较差异
1.再将两篇故事连在一起读一读,并思考:比较古代和现当代的不同传递方式,古人的方式有什么缺点?
2.师:是啊,古代的人们已重视信息的传递,但他们的方式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3.从古至今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发展变化,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明白,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递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4.再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的第二段,比较一下,因特网和所有的传递方式比,其优越性在哪里?
5.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6.生交流反馈。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
7.是啊,因特网真神奇啊,它将──(生齐说)世界连成一家!
四、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
五、小结
从古至今,人们都需要交流信息,传递信息显得多么重要啊!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都是──(生齐说)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第二课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
教学目标
1.能通顺流利阅读材料,知道主要内容。
2.让学生体会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3.让学生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媒体的神奇。
课前准备
可将课堂移到学生微机室上
一、《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读一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说说你了解到多媒体电脑有哪些功能呢?
(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
1.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各抒己见)
2.是啊,电脑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
3.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这位魔术师,亲身感受它的神奇吧!
(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网上冲浪,如欣赏照片、音乐、动画;给亲朋好友发邮件、贺卡等)
二、《网上呼救》
1.电脑不仅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它还可以救助别人呢!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网上呼救》吧。
2.生自由读。
3.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4.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和你的小伙伴讨论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应用吧。
6.分小组讨论,生汇报。
(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三、总结
网络是多么神奇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好好利用强大的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吧!
《把握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短文《把握自己》,进一步学习讨论新《守则》、新《规范》。
2.通过对网吧危害的讨论和认识,让孩子们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传播。
3.呼吁社会、学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收集网吧危害的事实,阅读短文《把握自己》,新《守则》、新《规范》并展开讨论,提高孩子们的道德认知。
2.分组合作,分工明确,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3.多媒体设备,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迷茫。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自己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听一听一位朋友的演讲吧。
二、阅读文章《把握自己》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读,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学生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不做评论。
三、讨论
(1)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2)由网络问题联系到一系列关于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等。
四、师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小结,布置学生收集黑网吧以及孩子沉迷的相关资料,并想想如何帮助这些沉迷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以情感人
1.在音乐中,讲故事。
2.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上网,其实网络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有些孩子在进入网吧以后,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常常沉迷在网吧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信息的时代,成长的孩子,他们渴望与同龄的伙伴进行交流……而网吧里,游戏的刺激,聊天的诱惑,不良网站的毒害……让孩子们迷失了自我,甚至如痴如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这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说明:以情感人,用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引出今天的话题,为孩子们营造放飞思维的自由空间。]
二、展示网络预习成果
1.小组交流并整理收集的资料情况。
同学们,网吧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我们青少年自身的控制能力弱,好奇心强,难以自我抵制网络游戏以及有害信息的诱惑。特别是当前不少“网吧”的恶性竞争,一些经营者违规经营,不遵守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等规定,造成一部份青少年沉迷于“网吧”,而这,对于我们的身心,甚至是生命都造成了危害!通过网络,你们都收集到哪些不良网吧对我们的危害?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然后展示。
2.分小组展示解说分类处理之后的资料:
危及生命;影响学习和身体;
养成不良习惯;心理不健康,远离亲情,远离现实……
[说明:收集、处理信息。孩子们展示自己收集、处理后的丰富翔实的事实和资料,在这过程中,让孩子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网吧的危害性。]
三、对照自己的生活,想想办法,对症下药
1.如今,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不少青少年由于长时间泡吧而导致身体虚弱,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威胁到了我们幼小的生命;不少曾经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也毁在网吧游戏里;还有的为筹钱上网不惜偷窃家中财物……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媒体频频曝光,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你们发现了吗?
2.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争论。
3.人们常说,“网络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啊!没有正确的引导,我们难免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引诱。对于这种痴迷于网络的人,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他?
4.小组讨论后,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各种方法,纷纷劝说。
四、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愿望
1.其实,电脑、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很多乐趣,可是,这个虚拟的空间同样有危害我们心理、危害精神、危害健康的诱惑。因此,我们青少年很容易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我们除了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关心和指导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加强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制能力。同学们,告别网吧需要我们大家的实际行动,你们有什么愿望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心中的愿望!!可以写几句宣传语,可以唱歌、可以画画……等等来表达。小组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各组用自己喜欢的不同方式交流、表达自己对蒋康网络的愿望和心声!
五、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说明:将情感推向最高潮。童心飞扬,童言稚语庄严宣誓:快乐上网,健康上网!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1.刚才同学们已经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党中央,国务院也非常关心我们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教育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也多次组织我们开展了学习和讨论,请大家看:(屏幕展示)
新《规范》第二十条明确指出:“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小学生“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2.同学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自觉遵守新《守则》、新《规范》!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拒绝网吧!!自己的思想,自己管。让我们一起制定网络文明公约,大家共同遵守。
3.小组研究。
4.各组网络文明公约展示。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到:快乐上网,健康上网!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说明:分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对健康上网最真实的愿望,进一步加强孩子们的网络是非观,激励孩子们为健康上网而努力奋斗!]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感动着我!只要我们自己坚定地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真正做到把握自己,那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战胜不良诱惑,帮助那些沉迷的孩子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第八组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现在的孩子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本组课文更是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成就的展示台,要紧紧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解说员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否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失去了探究的欲望。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材分析:
文章充满激情地歌颂20世纪,开篇便用“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点明中心、总起全文。紧接着,第二自然段进一步说明是人类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发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下文三、四自然段用对比的方法,对第二自然段进行了细致阐述:20世纪将幻想变为现实,百年间的改变胜过了百万年的总和。最后,通过第五自然段进行总结。文章各段落间内在联系非常密切。
教学建议:
1、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学生就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
可采用“谈自己的理解──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体会用词准确”。
4、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科技发展迅速,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
2.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科技发展、生活变化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照片中这位慈祥的老爷爷就是路甬祥,他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家。
4.理解课题:读过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二、合作交流:
A.什么是呼风唤雨?
B.是谁呼风唤雨?
C.为什么能呼风唤雨?
D.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
E.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
F.为什么这个世纪能够呼风唤雨?
板书:
谁?靠什么?哪个?什么样?为什么?)
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棒,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随时画出答案。师板书:()世纪,()靠()呼风唤雨。
2.交流,填空。
3.考考大家,这两个答案是从哪句话得来的?能读一读吗?发现了吗?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4.这个答案是从哪儿找到的?齐读句子。纵观全文,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师引导:前几天学课文,咱们学到了结尾和题目相照应,叫什么?)这篇课文呢?
三、品读感悟:
1.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科技呼风唤雨?那就需要研究一下20世纪之前的上百万年,以及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了。(板书:百万年百年)看看,这两个时间段,有什么感受?
2.在如此漫长的百万年间,在如此短暂的一百年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分别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3.交流句子,第三自然段中你画了哪几句话?出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师引读:那时候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能不能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补充?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5.总结:在这长达百万年的历史中,什么也没有,(板书:没有……)想象一下,人们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1.寂寞单调的日子中,人们只能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自己的幻想中。他们可能在幻想什么?
2.百万年中,这一切只能是幻想,人们只能在幻想中艰难度日。但是,20世纪,仅仅一百年,人们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画了哪些句子?指名读,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看看这两个分句,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板书:发现发明。能根据这些说说“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吗?还能分别举几个例子吗?
4.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比如:有了电话这一发明,相隔遥远的人们可以随时通话,互通信息,交流情感,电话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改变。你能这样说一句话吗?出示:
有了()这一(),(),()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变。
5.小结:即使相隔千里万里,只要打个电话就能互诉情谊,只要利用网络就能立刻见面,只要坐上飞机就能相聚相守,广袤的地球好像一下子变……?(小了)所以,人们称之为……?(地球村)
6.20世纪,人们有那么多的发明,那么多的发现,说也说不尽,回顾着这一切,你现在心情怎样?(自豪、激动、高兴)带着这种感情,咱们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7.文章中还有了一句诗来写这些变化,赶快找找,是什么?联系上下文,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给大家读一读。
8.把咱们刚才画的两处句子联系起来看,同学们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了吗?提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9.过去百万年中只存在于人们幻想中的东西,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都变成了现实,顺风耳就是……?千里眼呢?腾云驾雾呢?
10.这一百年的改变,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让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能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这一百年吗?出示:这是()的一百年
四、巩固延伸:
正因为同学们所说的这一切,所以,我们不得不由衷赞叹,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百万年:没有……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百年:发明发现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作好知识储备。
2、学生初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3、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对比朗读等方法,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
4、语言准确是说明性文章最重要的特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找出自己认为表达的准确的语句,说说句子中的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再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五彩斑斓、凌空翱翔、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教学准备:生词卡片,合作学习表格数张。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关于恐龙,你知道些什么?对我们而言,恐龙充满神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
2.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合作交流: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边读边划出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汇,读到步理解的地方画上记号。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点名读,全班齐读。提示字音“盈”(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引导学生就课文词、句质疑。
5.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第4自然段)
6.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结果
三.品读感悟:
1.师读第3自然段,生齐读第4自然段,注意把字音读准。
2.默读地4自然段,边读边想: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其中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学生自能读书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学习成果
(1)最早恐龙是什么样子?
a生读句子: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b引导学生概括回答
c两亿三千万年前,离我们十分遥远,科学家们是怎么知道这一时间的?
d再读句子,想一想和你脑海中得恐龙形象有何不同?
(2)了解恐龙得繁衍生息情况
过渡,接着,又经过了多长的时间,恐龙繁衍生息情况如何呢?
a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b男女生时比读。引导学生感受这句话从习性、形态、性情等方面来描写恐龙家族的形态各异。
c、观看插图,训练学生用“有些……有些……对比练习说话,进一步想象庞大的恐龙家族。
d、师生共背,积累语言,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板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的庞大恐龙家族有些……
(3)了解恐龙是怎样一步步飞向蓝天的?
a、读句子,找出是哪种恐龙飞向蓝天的?
b、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用词的准确。“一些、逐渐”等词。
c、这些恐龙之所以能飞,科学家提供了几种猜想。引导学生概括说说。
板书:转移到树上,在生存奔跑中学会飞翔
4.复述演化过程。
假设你就站在这飞向蓝天的恐龙化石前,作为小解说员的你怎样向参观者介绍这一演化过程呢?
点名复述,师生共同根据扳书复述。
5.引读最后一句话。“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引导学生理解”毋庸置疑“的意思。读出肯定的语气。
四、巩固延伸:
关于恐龙,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吗?赶快说给同学听一听吧。
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数千万年后,形态异家族有些……
转移到树上,在生存奔跑中学会飞翔
《语文园地八》教学
教学建议: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2.小组交流:
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写一篇想象作文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7、.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四课时
一、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符合词义,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广告乱改成语。
5.小结:注意区分同音字。
二、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科学在身边》手抄报。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畅、磕、袅”等7个字,会写“径、绊、缤”等9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
【教学流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象,感受春天美好。
2、生谈自己眼中的春天。
3、小结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多幸福啊,你们看到的春光如此真切,如此绚丽!可是,盲人呢?他们能看到吗?但就是这样一个盲童用它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天,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板书课题,并相机指导读题)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三、自读自悟,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互相解答。
2、全班交流,解决字词。
3、交流阅读后的初步感受:文中的盲童安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了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四、走进文本,深入读文
(一)布置自读: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划出来,仔细读一读,抓住句子中安静最让你感动的动作或词语与安静进行心灵的对话。老师告诉你们一个与安静进行心灵对话的方法:把你的同桌当作安静,你围绕句子向“安静”提出问题,请“安静”试着回答你的问题,好吗?
(二)集体反馈:
【预设一】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抓“极其准确”,比较“准确”和“极其准确”的不同,感受安静的不可思议。
2、抒情:假如你就在旁边,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
3、指导朗读,读出你心中的那份感动。
【预设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问:安静的哪个举动让你怦然心动?(学生读句子说理由)
教师随机点拨:
1、竟然:
(1)你从“竟然”中读出了什么?结合学生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2)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灵涌起了许多“!”,你能把我心中的“!”变成语言文字吗?(随机板书:创造奇迹)
2、神奇的灵性:
(1)老师查过字典,灵性是指经过训练而具有的智慧,请大家再快速默读课文的2、3两节,看看安静的灵性是怎么来的?
(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在花丛中的穿梭;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小区环境的熟悉;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2)由于整天的流连,凭着对花儿的喜爱,凭着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安静得到了这份神奇的灵性,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话也证明了这一点,让我们来听听一位盲人女作家切身的体会吧!
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诵读:
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
仅仅凭借触觉
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
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银桦光滑的外皮
或者一株松树粗糙不平的硬皮
在春天,我摸着树枝
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
寻找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征兆
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
感觉着小鸟快乐地跳跃
我将手指慢慢地伸入小溪
感受着清凉的水从我撒开的指间流淌……
(3)指导朗读:感受到这神奇的灵性了吗?这份灵性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读出心中的感动!
3、惊讶(或全新的经历)
(1)听师描述,闭目遐想(同学们,请你们站起来,闭上眼睛,跟安静一起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用心灵来体会这一瞬间):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那只美丽的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那感觉非常敏锐的小手碰到了那软软的翅膀,痒痒的,舒舒的,啊,这小生灵,它在极力鼓动着双翅,它在安静的手掌心拼命地跃动。瞬间,安静思绪万千,脑海里涌起许多“?”和“!”,谁能把安静心中的“?”和“!”变成语言文字?
(2)指导朗读:这就是安静当时的全新经历,这就是安静完全没有体验过的东西,这份经历、体验是多么的美妙啊,谁想来读读?
这拢住蝴蝶的美好一幕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女孩子,读出你们的感动吧!(读整段)
安静的心灵与手中的小生灵发生了碰撞,她的心灵也幻化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预设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1、这段话中,安静的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预设:张望
师问:
(1)安静,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仰头张望?(随机结合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2)那么安静你又张望到了什么呀?
2、填空:现在安静的眼前是一片()的世界,拿起笔填一填吧,填得越多越好。
课件出示:()的世界(五彩缤纷、七彩斑斓、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绚丽多彩……)(相机板书:缤纷世界)
3、刚才我们用那么多的填空,来感受安静张望到的缤纷世界,而课文中用了一句特别优美的句子来写出安静的这份美好体验——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条美丽的“弧线”是指什么?我们给蝴蝶飞过的美丽弧线它加点颜色吧,我加蓝色,因为此刻安静的心中肯定看到了蝴蝶在那碧蓝碧蓝的天空飞翔!你能加吗?
五彩缤纷的弧线告诉安静的就是飞翔,你觉得此刻安静心中的飞翔概念该是怎么样的?飞翔是快乐的,飞翔是自由自在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随心所欲的……
4、指导朗读
五、背诵段落,积累语言
多美的课文啊,多么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啊,想把它背下来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画面永远珍藏在心间吧!
六、回归整体,迁移升华
1、讨论:安静是用什么在触摸春天?是用什么来创造这个缤纷世界的?此刻,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盲童?(板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小结:安静,就是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触摸到了春天,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安静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虽然残疾但却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人,大家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贝多芬、千手观音、张海迪……
引读:
张海迪胸椎以下全部瘫痪,但她自学了好多门外语,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不屈服命运的张海迪用她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
贝多芬26岁就开始耳聋,但是他不屈服,写下了许多不朽名作,失去听力的贝多芬用他的《命运交响曲》告诉我们——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舞蹈《千手观音》,这是一群平均年龄才17岁的又聋又哑的姑娘表演的,这一群又聋又哑的姑娘用他们精美绝伦的舞蹈告诉我们——
4、你还知道哪些残疾人奋斗的故事呢?他们在用他们的什么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身残志坚的故事)
5、抒写生活名言: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触吗?对你有什么启发吗?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写下自己所思所悟。
6、总结升华:他们虽然没有健全的体魄,但是他们却成为了生命的强者,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所以他们同样感受到像春天般美好的生活,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对于我们这些拥有健全体魄的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的人,我们就更应该热爱生命,让我们一起热爱生命吧,去编织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下来。
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传》《贝多芬传》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以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17触摸春天
奇迹
创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缤纷世界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捐、盲”等6个生字词。
2、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捐献器官,帮助他人,并为此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3、对自愿死后捐献器官的高尚行为产生敬佩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理解作者一家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活动体验,交流资料。
1、请学生都蒙上眼睛,把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进书包。边做边想:假如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明,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学生体验,纷纷说。)
2、结合“初显身手”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师补充资料:
资料1、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具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因此对于死后捐献器官,大多数人不能接受。一方面需要移植角膜的患者多,而另一方面损献出来的角膜少,因此患者重见光明的可能性小。
资料2、张英瑜幼小的生命来到世界仅仅116天,而她的角膜却给三位受捐者带去长久的光明。
资料3、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资料4、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4、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5、揭示课题。从题目中,你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什么是永生?为什么要说“永生”?谁的眼睛是永生的?)
6、默读课文,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学生根据课前的资料收集、调查和课上的交流、感知,会说爸爸和温迪很高尚。)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为什么爸爸和温迪很高尚呢?
再次默读课文,独立完成课后的表格练习,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合作交流,深化理解
1、4人小组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质疑。
2、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来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替每个人物说明他的观点,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做?
①琳达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
②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地离去”,指导朗读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的感情。
[加深情感体验,和后面的自觉捐献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琳达转变的过程。]
③琳达一开始极力反对,她的看法改变了吗?简单说一说。(生说,师板书:)
(捐献角膜)母亲父亲女儿
(“我”的态度)不理解理解主动
[突出重点,对父亲的话进一步深刻理解。]
(3)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从爸爸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很有爱心,他给失明者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而正是这种爱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感染了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5、课文的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每个“骄傲”都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能从作者一家愿意给失明者捐献角膜,并为能够帮助别人而感到自豪,学习他们那富有爱心的高尚品德。]
6、父亲离去了,他的爱心离去了吗?在哪里得到了体现?
7、学生找出有关语句“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一刻,妈妈紧紧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8、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能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话想说。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时,没能想到的是,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小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耳际:你想过如果什么也看不见会多么痛苦吗?
温迪去世三周后,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
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终生享她的美丽。
如果哪位受捐赠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游玩,并且爱上了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我知道那慷慨的‘施主’是谁。金发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帮助学生体会带爱心是不会停止的,是永生的,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
9、这是文章真正的结尾,读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
10、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心写!
[帮助学生体会带爱心是不会停止的,是永生的,从而真正理解“永生的眼睛”。]
四、回读课文,课外延伸。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学习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收获?
2、师生共议:我们能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唤醒人们的捐献意识做些什么?
(1)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身边的人听。
(2)替重见光明的角膜受捐者写一封感谢信。
(3)利用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
(4)写一封捐献器官倡议书。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
1、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遇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就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
二、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1、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抢读生字,读的好的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4、合作交流,全班交流,用简洁的语言对三个事例概括,并进行板书,共同进行评点.。
三、细读课文,突出重点。
1、自渎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小组交流,畅谈自己的体会,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读学生自己选择的段落,联系实际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语言。
1、默读课文,画出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反复诵读。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在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
2、练习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3、积累名言:
a.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b.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地:
1、会认“吕、滥”4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收集有关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一、自读课文,归纳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可以把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下来,有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轮流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学生汇报,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学生对于几个要素的总结: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
4、师总结
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
刚见草地,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丛,见到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里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读谭,品味语言
1、学生自主研读
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刻的地方仔细体会体会。
2、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
“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绿色到处泛滥”“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分别体会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
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在规律的心跳,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随着文章的层层推进,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仅是作者从自然界感受到这生活的真谛,很多人也有着自己的感悟。交流收集的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本文及这些名人名言对你有什么启发?写一写。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014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