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第26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点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1.工业集聚的两种形式

2.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多存在空间和信息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但也有许多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是把产品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

集聚形式集聚原因联系形式集聚结果工业部门

传统工业区的集聚一些在生产上有投入一产出联系,并且原料和产品运输量都较大的工业企业,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便于生产协作)形成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即传统工业区)钢铁工业区、石油工业区等

新兴工业区的集聚为了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获取规模效益,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地理空间上的联系(便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形成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地域(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电子工业区

例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工业部门积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A.原料B.基础设施

C.燃料D.消费市场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积极意义。难度中等。

解析: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有可以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并且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显然选项B正确。

答案:B

探究点二工业扩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扩散是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区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扩散现象

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优势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结果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

动力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注意: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个地区生产,这些企业分散分布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例2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的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⑴一⑶题。

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

A.飞机B.运动鞋C.计算机D.精密仪器

⑵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

B.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企业给予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一出口一进口”的过程

⑶最适宜成为该企业开设新的生产工厂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B.利比亚C.沙特阿拉伯D.意大利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工业分散表现及其分布规律的应用等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和地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跨国公司首先在A国发展,以后一次专向B国和C国,最后在D国大量生产,可知该企业最有可能为劳动密集型企业。B国和C国都经历了“进口一出口一进口”的过程,这类企业适合在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地区,如马来西亚。利比亚、沙特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人均收入较高,意大利为发达国家。

答案:⑴B⑵D⑶A

探究点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深刻的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1.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工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创造物质财富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2.工业发展要耗费大量资源,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在消费这些资源时也污染丁环境。

3.工业“三废”造成了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

例4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命题目的:本题以简短的文字叙述和一幅简洁的工业区分布图为载体,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运用城市工业区布局的相关原理,综合分析、解决城市工业区布局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解析:第(1)问:首先由设问中的“东部工业区”,寻找做题的线索:工业区的具体位置(城市东南的郊外,城市河流的下游,铁路和公路沿线等)、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再结合文字信息“该地盛行南风”和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的污染类型及其相应的布局原则;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经济区位条件等地理基础知识,即可判断东部工业区选址是合理的。在说明理由时应注意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交通运输等角度全面地、有层次性地加以描述。第(2),抓住设问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信息(城市不断扩展)、工业部门信息(焦化厂、水泥厂为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以及地理事实信息(焦化厂、水泥厂的搬迁呼声越来越大)。再结合图中西部工业区的位置信息(位于城区内),比较容易得出其搬迁的原因。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西部工业区在城市扩展以前的布局是合理的,只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而变得不合理了。

答案:(1)合理国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仅次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一、单项选择题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1-2题。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B.②④C.③④D.①③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B.交通便利C.劳动力充足D.土地租金低

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的零件,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以惠州的音响整机生产厂家为核心,形成了大批音响零件生产厂家的工业集聚。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②工业集聚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③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④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的专业化集聚区域内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4.惠州某音响厂的零件中46%来自惠州,28%来自东莞,18%来自深圳,6%来自广州,1%来自中山,观察下图并思考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厂家的地域分布特征是()

A.距离惠州音响整机组装厂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所占比例越高

B.距离惠州音响整机组装厂越远的地区零件来源所占比例越高

C.越是区域的中心城市,零件来源所占比例越高

D.在地域分布上没有明显的特征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未来的世界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运用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从产业联系看,在“纺织业集群地”布局可能性最小的是()

A.化纤厂B.织布厂

C.印染厂D.造船厂

6.“一提到打火机,人们就想到温州;一提到领带,人们就想到嵊州;一提到袜子,人们就想到诸暨大唐;一提到纺织,人们就会想到绍兴。”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

A.有利于技术的创新B.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C.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D.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

(2011长沙质检)读广州工业地域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

7.促使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价高 ②接近人口稠密地区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干净的水源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8.关于广州工业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区都集中分布在珠江沿岸

B.外地迁入企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

C.外地迁入企业以钢铁及机械制造工业为主

D.工业主要从老城区向东部、南部迁移

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于2006年10月22—26日举行。现在义乌已经有14000多家企业,义乌周边的地区有四万多家企业。浙江义乌已经被公认为规模大、商品丰富、集聚效应强大辐射有力的全国最大的小商品物流中心。据此回答9—10题。

9.材料显示义乌之所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物流中心,原因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②自身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较广阔的销售市场③交易费用低④政治中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义乌周边的地区有四万多家企业,这些企业集聚的原因有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加强信息交流③降低能源消耗④接近原料产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下列环境问题不属于工业造成的是()

A.酸雨危害B.重金属污染C.资源枯竭D.水土流失

12.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像被严重腐蚀,有的雕像腐蚀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腐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燃烧煤和石油,使城市空气中的CO2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SO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13—15题。

13.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4.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15.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二、综合题

16.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海外侨胞20万。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皇岗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东莞约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分析上述案例并阅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2)试比较中关村与东莞电脑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差异。

(3)分析高科技产业地域分布一般具有集聚特点的好处。

17.读汽车工业空间组织演化的主要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b阶段由于实行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组装,汽车工业生产和布局出现的新趋势是组装厂规模,并且在地区分布上开始出现趋势。

(2)在c阶段,生产商大规模扩张的主要策略是建立区域性及海外组装总厂,这样有利于①;②。

(3)从b至d阶段,汽车企业在海外拓展的过程是

①→②→③。

(4)与d阶段相比,e阶段汽车组装厂和零部件厂在空间组织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读图抓住优势产业与位置量之间的关系,产业具有优势说明其价值量高,由此说明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位置是①⑤。

A

2.通过图片可以看出③位置价值量最低,一般分布零部件制造和产品组装业测试,通过此项经济活动可以看出③位置其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土地租金低。

D

3.B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因此有利于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集聚区域内。

4.A从图中各城市的分布对照各自所占的比重即可回答。

5.由材料可知产业集群是某类或在生产工序上有关联的中小企业的集聚,造船厂与纺织业既不是同类产业也无生产工序上的关联,故不大可能出现在纺织业集群地。

D

6.产业集聚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其具有A、B、D选项所述的优点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立区域品牌。

C

7.广州老城区地价高,且环境污染严重是促使广州工业地域变化的主要原因。

B

8.读图可知广州工业主要从其老城区向东部、南部迁移。

D

9.B义乌及其周围地区有众多的生产企业,又举办小商品博览会,所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广阔的销售市场,交易费用也较低,成为小商品物流中心。

10.A众多企业,集聚效应大,辐射能力强,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接近用户,能及时获得信息。

11.D 水土流失多是由于植被破坏造成的,不属于工业造成的。

12.D 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矿物燃料,释放出了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使酸雨增多,对城市建筑物产生了腐蚀作用的结果。13.D鞍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铁矿储量占全国25%,靠近煤炭基地,属于煤铁复合体工业布局。

14.A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的工业部门有炼钢厂、烧结厂、初轧厂、无缝管厂、机修总厂等,它们之间存在投入——产出联系,因此高度集聚。

15.B鞍钢属于传统工业区,科研基础和实力相对比较落后,不适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6.解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交通、劳动力、市场、动力、技术、土地价格等,电脑产业包括软件开发和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两种类型,要注意分析不同类型产业区位因素的差异。

答案:(1)东莞濒临香港,交通便利;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市场广阔(或答企业集聚效益显著)。(2)中关村:毗邻高等院校;但地价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东莞:接近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较低;地价较低;向电脑外围设备产品方向发展。(3)共用基础设施;企业间合作与交流。

17.解析:本题以汽车工业空间组织演化考查工业分散及工业集聚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时要注意不同阶段工业分布特点。

答案:(1)扩大集中(2)接近消费市场(和开拓市场范围)降低成本(降低运输费用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

(3)建立销售中心建立组装厂建立零部件生产厂

(4)组装厂和零部件生产厂集聚

相关阅读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第23讲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点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二是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力、科技等)。其中科技因素已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它主要是通过改造自然因素和改善社会经济因素来影响农业的发展的。

在农业区位选择的具体分析中,应注意运用逐步选择的“三结合”方法。即首先掌握基本“模板式”思路,把农业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二步结合具体地区进行筛选,把符合当地实际的区位因素选出来;第三步结合具体的农作物或农业地域类型,把不符合该作物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去掉。这样才能够得到全面而又有针对性的分析结论。

例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徽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者。完成⑴~⑵题。

⑴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

⑵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

解析:⑴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选C。⑵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

答案:⑴C⑵B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

⑵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及读图判断能力。

解析:⑴由题图,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获取经济效益,二可以绿化,同时对保持水土具有积极意义。再往上,坡度更陡、土层较薄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所以,本题很直观地就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⑵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⑴C⑵A

探究点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答题要点

区位优选的核心是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说明主体区位需求的满足程度。

(2)大比例尺内平面图上的区位选择。考虑以下主要因素:①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②地价——距城镇走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超高。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③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④交通运输——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例2读某城镇及周围地处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处发展乳牛、花卉、小麦、苹果四种农产品,请在甲、乙、丙、丁处中选择一处,并说明理由。

(2)若该处位于黄淮海平原滨海地区,要在甲处发展种植业,需改造哪些自然条件?说明理由。

(3)上世纪六十年代,该地农民曾对乙地(已知乙地区域的坡度为28°)进行梯田开发,发展种植业。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本探究点所涉及到的小比例尺图和大比例尺图中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方法。同时考查了自然条件的改造的方法及其影响等知识点。

解析:(1)花卉、乳牛均需要市场条件,但是花卉更需要水源、乳牛需要靠近公路;小麦需要大面积平坦的土地;苹果一般在丘陵地区。(2)黄淮海平原滨海地区地势低平,土壤盐碱化严重,从中分析即可;(3)坡度大于28°不允许开辟为梯田。

答案:(1)甲——小麦、乙——苹果、丙——乳牛、丁——花卉

(2)地形、土壤;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化严重。

(3)不合理,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

探究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人类的农业活动对地球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农田和牧场面积不断扩展,目前,两者约占陆地面积的1/3。地球表面很大区域的自然景观已经由农业景观所取代,地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农业活动使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发生变化

对原始社会的采集和狩猎来讲,森林和草原可以提供许多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但对农业而言,森林和草原却是农业发展的障碍。要拓展农田,就要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过度砍伐、垦殖、放牧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展,还可以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3.农业技术的采用给环境带来难以预想的变化

灌溉技术的使用对农业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

例3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1976年(甲)与2006年(乙)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6年与1976年相比,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好处?

(2)从自然因素考虑,分析A地农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3)从乙图分析奶牛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4)C地宜发展何种森林类型?该地植树造林有何环境效益?

命题意图:本题以花卉业为例,考查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差异。

解析:(1)从图中即可读出第一个空,第二个空经过分析容易得出;(2)该地原来种水稻,目前改种小麦、水果,需要从该地的气候和降水量分析;(3)从图中即可读出;(4)根据该地(华北地区)的温度带和自然带容易得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答案:(1)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2)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小麦、水果。(3)分布在城镇附近,交通方便。(4)温带落叶阔叶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届辽宁省大连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一广东商人,早期是从下图中乙地贩运蔬菜去甲地销售,第二阶段他自己到乙地承包土地种菜,然后再销往甲地。据此回答1一2题。

1.第一、二阶段相比,第二阶段广东商人收益增多,主要原因是()

A.技术优势B.运输优势C.成本优势D.劳动力优势

2.如果该商人主要经营反季节蔬菜,则甲乙可能是()

A.上海、黑龙江B.上海、浙江C.广东、云南D.北京、云南

(2011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新课程教学质量抽样监测)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3—4题。

3.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市场C.交通D.气候

4.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A.济南市附近B.西宁市附近C.长春市附近D.成都市附近

(2011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基础知识测试)中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3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现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D.农业政策的支持

6.“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气温年较差大②降水较丰富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⑤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2011深圳模拟)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回答7~8题。

7.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B.热量

C.水源D.土壤

8.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D.热量条件好

(2011徐州调研)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县2010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本数据。读图完成9~10题。

9.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10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

10.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果蔬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2011济南模拟)过去成都市郊区是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蔬菜用地日显不足,加上环境污染等问题,选择新的蔬菜生产基地已成必然。据此完成11~13题。

11.上左图的四地中,何地作为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最好()

A.甲B.乙

C.丙D.丁

12.选择该蔬菜生产基地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人口D.地广人稀

13.上右图是三种农作物(x、y、z)收益随距城市(市场)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B.F、G

C.E、HD.F、H

(2011临沂质检)读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产模式图和江淮地区“四位一体”农业联系图,回答14~15题。

14.“四位一体”农业联系图中数码①、②、③代表的物质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借鉴基塘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蔬菜或饲料、粪便、沼渣沼液 恒河三角洲

B.粪便、蔬菜或饲料、沼渣沼液 尼罗河三角洲

C.蔬菜或饲料、沼渣沼液、粪便 河套平原

D.沼渣沼液、粪便、蔬菜或饲料 华北滨海平原

15.两种模式所属农业类型是________,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点有________。()

A.商品化农业 充分利用资源,废物利用

B.热带种植园农业 农产品种类少、质量低、收入少

C.地中海式农业 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

D.混合农业 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综合题

16.(2010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3)简述乙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7.读图和材料,完成有关活动。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点海拔高度(米)1月均温(℃)7月均温(℃)1月降水量(mm)7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时数

(小时)

R2012.620.754.160.6824.51975.3

Q1111-8.423.31.242.2193.72975.7

(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现象,容易产生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2)简述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4)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18.读我国柑橘的栽培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柑橘的分布充分反映了农业生产布局的特征。

(2)近年来,郑州市的植物园里也出现了能结果的柑橘,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局部的什么条件进行了改造所致。

(3)图中A区域是(地形区),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只有该地区最适合栽培柑橘,试说明其主要原因。

(4)B岛西南盛产热带水果且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C

7.从图例上和图中油菜生长阶段的分布可知是热量不同造成的差异。

B

8.解析:a地位于西藏南部的河谷地带,纬度较低且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

D

9.由图中可看出2010年该县的农产品产值构成中,花卉占20%,果蔬占60%,粮食占20%,说明以商品农业为主,因此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C

10.结合图乙可看出今后的土地规划中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B

11.丁地纬度最低,且位于云贵高原,四季如春最适宜发展蔬菜生产。

D

12.从上题分析可知,影响该蔬菜生产基地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

B

13.由图可知,在OE之间x作物的收益最高,EH之间y作物的收益最高,HJ之间z作物的收益最高。

C

14.根据“四位一体”农业联系图中箭头的指向关系可以判断出①、②、③分别表示蔬菜或饲料、粪便、沼渣沼液;基塘农业生产模式适宜布局在低湿的地区。两种模式都包含种植业和养殖业,因而为混合农业;

A

15.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得到了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因而有利于环境保护。

D

(1)凌汛河流处于结冰期,且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2)①R地海拔较低;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③R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Q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3)有利条件:①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②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③劳动力丰富廉价;④地价低。(答对两点即可) 

(4)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

18.本题以我国柑橘栽培区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有关农业生产的主干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四川盆地受地形的影响,热量条件较好,适合柑橘种植。B岛是我国的宝岛台湾,其热带水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气候、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

(1)地域性(2)热量(3)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北有山地的影响,冬春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寒潮影响小,夏季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温度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比较温暖。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春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寒潮影响大,气温较低,柑橘易受冻害。(4)纬度低,热量丰富;东南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日照时间长,利于光合作用;地处西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江苏省丹阳六中教学案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执教
学习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等
(2)社会经济条件:
(3)技术条件
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工业发展早期,________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现代社会,________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3.主导区位因素——(五种指向型工业)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某种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一个或少数几个因素,称为其主导区位因素,这类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区位因素为导向。,
工业类型工业特点主导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原则部门举例
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

5环境因素
6社会需要:、、等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污染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污染空气,
印染长,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污染水源
化工厂,炼油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
发电厂,钢铁厂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1、工业联系: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
2、工业集聚
(1)表现:
(2)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形成。
3、工业分散:
(1)表现:
(2)形成条件: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
(3)结果:形成。
4、工业地域
(1)形成

(2)分类:、
导学检测
1、工业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葡萄酒厂、甘蔗制糖厂、水果罐头厂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2、啤酒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A.原料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C.劳动力指向型D.市场指向型
3、航天工业属于()
A.市场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4、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A.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B.先进的科技
C.便捷的交通D.洁净的环境
5、体现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逻辑顺序的是()
①工业城市②工业联系③工业地域④工业集聚
A.③④②①B.①③④②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6-9题:
6、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
7、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A.海港B.航空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
8、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有利于企业()
A.快速交货,及时应对市场变化B.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彼此交流和协作
C.集体快速转移生产地点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9、要吸引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以集群方式布局工厂的地方,应当()
A.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B.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提供广阔的市场D.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
10、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可能会()
A.促进当地经济发展B.污染范围扩大
C.消除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鞍钢和宝钢相比,其区位的显著不同点是()
A宝钢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鞍钢没有B宝钢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而鞍钢没有
C鞍钢附近劳动力充足,而宝钢附近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
D鞍钢附近有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和燃料,而宝钢附近没有
2、从鞍钢到宝钢不同的区位因素,说明了()
A、工业原料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B、原材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C、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D、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下降
3、下列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A、炼铁工业、制糖业、石油加工工业B、家具制造业、电子工业、飞机制造业C、服装制造业、照相机装配业,水产加工工业D、食品工业、石油加工工业、印刷工业
4、以下工厂布局合理的是()
A、在甜菜产区建制糖厂B、在林区建家具制造厂C、在小麦产地建食品厂D、在劳动力丰富地区建电子元件厂
5、航天工业属于()
A、市场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工业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6、在北京、上海布局微电子工业最主要的条件是()
A、原料丰富B、劳动力丰富C、科技水平发达D、环境良好
7、在香港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之间()
A、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B、存在信息上的联系
C、存在着紧密的空间联系D、无任何空间联系
8、鲁尔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主要是为了()
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洋
C、就近获得从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9、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甘蔗制糖厂B、水果罐头厂C、高级时装厂D、瓶装饮料厂
二综合题
1.图16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
(1)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
(3)若在图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

2.读下面某城镇工业规划图,完成有关要求:
该城镇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和服装厂,由于条件所限,每个厂只能在图中A、B、C、D、E、F各地点选择。请你按最佳位置布局,并说明理由。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第48讲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

探究点一我国主要农业基地的地域性分布

分布地区

九大商品粮基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①太湖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江汉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珠江三角洲

增产潜力的地区——⑦江淮平原

粮食商品率高的地区——⑧松嫩平原、⑨三江平原

五大商品棉基地①江汉平原②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③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④黄淮海平原⑤南疆

油料

作物基地花生温带、亚热带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辽东半岛产量大

油菜长江流域最多,有“北移南迁”趋向

糖料

作物基地甘蔗热带、亚热带地区,川、粤、桂、滇、闽、台是主产区

甜菜中温带地区,内蒙古、新、吉、黑四个省区是主产区

出口

商品基地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禽畜①太湖平原②珠江三角洲③闽南三角地带

例1(2011届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粮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⑴~⑶题。

⑴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A.安徽省B.陕西省C.河北省D.贵州省

⑵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根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B.政策和劳动力C.市场和交通D.工业化与城市化

探究点二我国的三大工业地带和四大工业基地

1.我国主要工业地带

⑴沿海工业地带:包括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及浦东经济开发区等。这是我国实力最雄厚的工业地带。

⑵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包括上述沪宁杭综合工业区以及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六盘水、攀枝花为中心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等。本区是沿海经济向我国内地辐射最便捷的区域,区内水能、有色金属、农业、多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航运发达,工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

⑶陇海—兰新工业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工业基地。发展方向为:兰新铁路西段已与中亚铁路接轨。兰新—陇海铁路将成为从西欧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2.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沪宁杭综合性

工业基地京津唐综合性

工业基地辽中南

重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

轻工业基地

发展有利条件区内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源,统一的电网,便利的海陆交通,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联结东北、华北的油田区内丰富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雄厚基础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工业中心上海、南京、杭州北京、天津、唐山沈阳、大连、鞍山广州、深圳、珠海

主要特点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轻重工业都发达,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重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以轻工业、出口加工业为主

限制因素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水源缺乏能源、水源供应不足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发展方向结构型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钢铁、电子、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高档轻纺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利用特区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点

①东部沿海所占比例大,北京、上海是核心地带,中关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典型代表。

②高新技术产业区不断由点状向块状、带状格局转化,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城市都已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例2读我国沪宁杭地区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工业城市名称:

A,B,C,D。

(2)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沪宁杭的企业、城市主要沿和两条铁路线分布。

(3)目前,该地区工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4)与东部其他三大工业基地相比,该区是我国基地,企业发展迅速。

(5)今后该地区的发展方向如何?

命题意图:首先对沪宁杭工业基地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读图判断四个工业城市的名称。进而考查了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

解析:由图可判断工业、城市主要沿京沪和沪杭两铁路线分布。该区工业有自身的特征,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针对两方面综合信息确定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答案:(1)南京无锡苏州杭州(2)水陆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市场广阔,劳力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水源丰富京沪沪杭(3)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质量下降(4)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乡镇(5)改造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探究点三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与铁路枢纽

1.中国铁路干线的掌握,关键是建立空间概念。

其方法是:在中国空白图上,标出各铁路干线经过的主要城市,然后在图中画出各主要干线,边画边观察铁路线经过的省区及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铁路名称起止点经过省、市、区经过重要城市

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津、冀、辽、吉、黑天津、沈阳、长春

南北干线京沪线北京—上海京、津、冀、鲁、皖、苏、沪天津、济南、徐州、南京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豫、鄂、湘、粤石家庄、郑州、武汉、株洲

京九线北京—九龙京、冀、鲁、豫、皖、鄂、赣、粤、港南昌、九江

焦柳线焦作—柳州豫、鄂、湘、桂洛阳、枝城、怀化

宝成—成昆线宝鸡—昆明陕、甘、川、滇成都

东西干线京包—包兰线北京—兰州京、冀、晋、蒙、宁、甘大同、包头、银川

陇海—兰新线连云港—乌鲁木齐苏、皖、豫、陕、甘、新徐州、郑州、洛阳、兰州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昆明沪、浙、赣、湘、黔、滇杭州、南昌、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新建南疆铁路(乌鲁木齐)库尔勒—喀什新疆境内

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拉萨青、藏

2.重要铁路枢纽(注意观察每个铁路枢纽有几条铁路线交会,分别从哪些方向来)

枢纽交会铁路枢纽交会铁路枢纽交会铁路

郑州京广、陇海济南京沪、胶济兰州陇海、包兰、兰新、兰青

株洲京广、浙赣、湘黔商丘京九、陇海成都宝成、成渝、成昆

衡阳京广、湘桂怀化焦柳、湘黔重庆成渝、川黔、襄渝

徐州京沪、陇海柳州焦柳、湘桂、黔桂昆明成昆、贵昆、南昆

例3(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图11为中国省(区)际大宗铁路货流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图中各箭头运输的主要货物和交通运输线分别是

A.①小麦——京哈线B.⑦大米——沪杭线

C.③天然气——西气东输管道D.④煤炭——京包线

⑵据图可知

A.通过铁路向中东部地区运输的货物高于向西部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货流量多子北方地区

C.运出量最大的省份是四川省

D.运入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省

答案:⑴A⑵A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A地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与B地同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A.A地位于河谷地区,气温高,冬季蔬菜仍可生长

B.A地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C.B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

D.B地冬季水热充足,利于蔬菜生长

2.C、D两地均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分别是

A.原料科技B.原料市场

C.劳动力市场D.政策交通

(2011年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图反映了我国某种农作物在三月上旬所处的生长阶段,据此完成3一4题。

3.该农作物可能是

A.水稻B.甘蔗C.春小麦D.冬小麦

4.导致该农作物相同月份生长阶段不同的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光照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模拟练习)图3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5~6题。

5.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B.②③⑤C.②⑤D.①③⑤

6.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④⑤

(2011杭州模拟)2010年4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沈阳经济区的获批有利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9题。

7.下列有关东北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工业是东北发展最早的工业部门

B.大连不属于东北工业基地范围

C.东北工业基地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东北三省都属于我国东部经济带

8.东北工业区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是()

A.交通闭塞B.水源匮乏

C.地形崎岖D.工业基础薄弱

9.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东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有()

①产业结构老化②部分矿产区资源枯竭③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

④钢材质量太差,使消耗量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14中甲为1978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乙为2001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1978年到2001年,我国各省工业GDP份额

①珠江三角洲上升②东南沿海地区上升③东北三省上升

④京津沪下降⑤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数量增长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②③⑤

1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长强劲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科技力量强②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工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⑤资源能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2011天津模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回答12~13题。

12.两个三角洲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机械化水平高B.水热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

C.自然灾害少,交通便利D.土壤肥沃,科技水平高

13.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14.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四纵”是北京至上海、北京至深圳、北京至哈尔滨、上海至深圳;“四横”是徐州至兰州、杭州至昆明、青岛至太原、南京至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纵四横”连接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

B.“四纵四横”中只有一条线路经过山东

C.“四纵”中北京至上海线路里程长于北京至深圳

D.“四横”中有三条线路位于淮河以南

(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8是我国重要的四条交通干线分布示意图。回答第15题。

15.对四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线路处于高原、丘陵,人口密度最小

B.③—④线路穿过高原、平原,聚落分布均匀

C.⑤—⑥线路穿越高原、山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D.⑦—⑧线路穿过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较大

二、综合题

16.(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材料: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主要包括陕西、山西、辽宁、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苹果主产区中不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并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原因。

(2)与陕西比较,简述山东省苹果生产的优势条件。

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当温度降至50C时,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

(3)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

我国苹果贸易伙伴主要有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4)从俄罗斯和非洲任选其一,说明我国苹果外销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及理由。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近年来,沪宁杭地区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外商投资多,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增长迅猛,城市化速度快,大中小城市数量多且密集。

材料2:沪宁杭地区图

(1)沪宁杭地区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请分析其发展快的原因。

(2)你认为今后该地区的发展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18.(2011届上海市十三校联考,2011.3)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市区1996—2004年耕地变化情况表

材料二:下图甲为我国部分省区的年粮食产量分布图,图乙为全国年农业土地生产潜力分布图

⑴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百千克/公顷)是由光、热、水、养分四因子共同决定的。我国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图甲中A、B两省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⑶试分析图乙中D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由东向西变化大的原因。

⑷上表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________________,人均减少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___________。生态退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_____________,

退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四川省、江西省的生态退耕主要是退田还___________和退田还_________。主要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而造成耕地减少最多的省(市、区)是______________,主要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发展园艺业B.发展林业C.发展水产养殖业D.发展乡镇企业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答案:C

7.答案:A

解析:由于煤铁资源丰富,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较早;大连属东北工业基地范围;东北工业基地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东北三省中属于我国东部经济带的只有辽宁。

8.答案:B

解析:东北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地表径流量有限。

9.答案:A

解析: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加之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等因素,导致东北工业基地衰弱。

10.答案:A

16.答案:(1)河北省,辽宁省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人。

(2)距海近,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沿海地区交通更加便利;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3)依据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增加环境(大气)热量,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热量散失,提高果园气温)。

(4)俄罗斯:主要采用铁路运输,陆上邻国(有铁路相通),铁路运量大,速度较快。

非洲:主要采用海洋运输,距离遥远,海运运量大,运费低

17.解析:该题结合区域图,以我国重要地区为背景,对所学的区域发展不同阶段进行分析,要根据沪宁杭地区实际以及上海市在该地区及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入手分析。需联系的知识是: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和区域特征的构成。

答案:(1)沪宁杭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对外贸易发达,外商投资多;具有较好的农业、工业基础;海、陆、空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发达等。(2)第三产业比重在三大产业中仍会上升,高科技将成为沪宁杭地区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将大幅度增强,成为世界知名的金融、贸易、科技、旅游中心

18.答案: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⑵A省土地生产潜力低于B省;主要原因是B省的纬度位置较低,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和湿润区,而A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暖温带和办湿润区,因此B省水热条件优于A省,使它的全年土地生产潜力比A省高

⑶当D地区由东向西,海拔迅速升高;导致温度下降很快,土地的热量下降,

⑷内蒙古;宁夏;内蒙古;防止土地沙漠化

⑸林;湖;广东;C

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工业生产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工业生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微专题11 工业生产

考向1 工业区位因素

回扣导图

知能梳理

1.主要工业区位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和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

2.工业导向类型: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2)环境因素:主要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

(3)社会因素: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成为重要工业区位因素。

4.易错工业导向型判断:石油开采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而石油加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家具厂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但若建在原料丰富的地方则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深化练习

下图为“京津地区汽车制造业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汽车制造业在京津地区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科技发达 ④地价低廉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a→b、b→c阶段,都有利于()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减少污染区域 ③共享基础设施 ④获得最优区位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答案 1.B 2.A

解析 考查工业区位条件及工业的分散。第1题,京津地区地价较高,劳动力虽然丰富但价格较高。京津地区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科技发达。第2题,a→b、b→c都是工业分散的过程。工业分散有利于降低成本,获得最优区位。②③是工业集聚的好处。

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是各自国家重要的传统工业区。读图回答3~5题。

3.本着扬长避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的原则,两地都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①石油化工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 ④电子工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②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5.“硅谷”是世界顶级的微电子中心,关于其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硅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B.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

C.高等院校多,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崛起中起了关键作用

D.便捷的交通条件,有航空线和高速公路与各地相联系

答案 3.B 4.D 5.B

解析 本题组考查重要工业区的区位因素。第3题,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适宜发展钢铁工业,在此基础上可发展机械工业。第4题,两工业区均以重工业为主,原料、燃料需求量大,工业集聚有利于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第5题,“硅谷”位于北美洲西部,面临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高等院校众多,其中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崛起中起了关键作用;有便捷的交通条件,有航空线和高速公路与各地相联系。“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属技术导向型工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

考向2 产业转移

回扣导图

知能梳理

1.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2.影响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因素。

3.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4.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深化练习

下表是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因素统计表,下图为某企业成本与产量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据此回答1~3题。

影响因素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重要程度得分

原材料价格上涨12164281.8

劳动力成本上涨2682098.8

其他成本上涨8127966.2

管理成本上升41091169.1

1.据表中数据分析,最先从该区域迁出的企业类型是()

A.资金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B.Q2—Q3企业成本增加最快

C.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D.Q4—Q5企业收入增加最快

3.该企业要获得最大利润,需要维持的生产量是()

A.Q1B.Q2C.Q3D.Q4

答案 1.C 2.C 3.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的比重最大,所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C对。资金、资源、技术所占比重在表中没显示,说明不占主要地位,A、B、D错。第2题,读曲线图判断,Q1—Q2企业成本高于收入,A错。Q2—Q3企业成本增长幅度小,B错。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C对。Q4—Q5企业收入增加稳定,企业成本增长最快,D错。第3题,读图,根据材料中公式,由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可知,当生产量在Q4处,企业的利润最大,所以要维持的生产量是Q4,D对。

“上海制造”是中国传统品牌,当前上海正向“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转变。下图示意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对经营模式转变影响最小的是上海与迁入地区()

A.经济水平的差异B.产业政策的差异

C.生产成本的差异D.交通条件的差异

5.经营模式转变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业竞争力B.缓解就业压力

C.转移环境污染D.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答案 4.D 5.A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产业转移及其影响。第4题,上海把企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外地,是因为周边省份由于经济水平和产业政策的因素,生产成本低于上海,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故A、B、C项影响较大,D项符合题意。第5题,把企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故A项正确;由于生产环节发生转移,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就业压力,排除B项;生产环节转移的目的不是转移污染和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故排除C、D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99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