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一单元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一单元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本单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家,选取了封建王朝草创时期的秦始皇、鼎盛时期的唐太宗和走向衰落时期的康熙帝,很有代表性。

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下设三个子目:“秦统一六国”介绍秦兼并六国的过程;“建立集权统一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介绍了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也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的暴政”从焚书坑儒、滥用民力两方面说明了秦朝速亡的原因。

在教学中要对教材作一定的处理,可以跟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的内容联系起来。秦统一的原因教材虽没有明确提出,但作为一种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还是需要学生掌握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过程和方法:

从多个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领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

二、课前导学

如何分析了秦统一的原因?

首先界定问题的时间范围:要找出秦统一的原因,当然应当从秦统一以前去考虑,从而把时间范围界定在春秋战国时期。

然后,以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阶段特征为突破口,层层深入,分析秦统一的原因。一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马上想到了诸侯间的混战,而这种混战导致了三方面的结果,就成了秦统一原因中的三个:①诸侯间的混战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于是人民渴望统一;②诸侯间的混战必然导致大国吞并小国,使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这样就使统一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③诸侯间的混战使华夏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而这正是统一的有利条件。其次,我们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适应这一时代特点,④各国相继开展了变法活动,而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⑤韩非子提出了他的历史发展观点和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为秦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有此五端,再加上⑥秦王政的雄才大略,采取了正确的统一方略,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灭关东六国,初步完成了统一。

三、教学设计

1、秦统一六国

(1)原因:(从课前导学中学会分析秦统一的原因)

(2)过程:韩赵魏楚燕齐

课堂练习: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2、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

经济

军事m.JaB88.Com

文化

(1)政治上,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3)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设立四郡。

(4)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3、秦始皇的暴政——秦朝速亡的原因

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穷兵黩武,兵役繁重

大兴土木,徭役无度

加紧盘剥,赋税沉重

严刑峻法,囚徒无数

课堂练习: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四、通用课件:另附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PPT

五、课后练习:

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C)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的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2、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指的是(D)

A、陈胜、吴广起义B、楚汉战争

C、长平之战D、秦王嬴政完成统一

3、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A)

A、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B、他首创并建立了专制王义中央集权制度

C、他修筑了万里长城,保护了中原的安宁

D、他焚书坑儒,维护了思想统一

4、秦朝实行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D)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六、资料汇编:

1、秦始皇外貌: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峰准,长目,挚鸟膺,豺声。”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膺”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

2、确立皇帝称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3、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延伸阅读

选修4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课标解读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2.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4.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1.本课内容与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较多的重叠,教学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贯通,以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2.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去列表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并用秦朝疆域图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

3.组织探究活动课来评价秦始皇的功过,要注意当时的历史条件,突出其对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贡献。

4.可以用一些生动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感受始皇帝的英雄气魄。

二、知识结构

三、课堂思考题

1、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②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他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影响略)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四: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6分)

(2)材料四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①柳宗元的中心论点是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其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②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③因为秦朝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严刑峻法,加重赋税,大量征发兵役和徭役,结果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生。秦朝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而不是因为地方分裂或者叛乱,所以和郡县制没有关系。

(3)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1分)请简述你的理由。(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3分)

3、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有如下诗歌一首: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请归纳该诗对秦始皇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归该观点的看法。(16分)

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和在历史上的地位,但没有看到秦始皇的暴政及其危害。(2分)

功: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秦始皇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这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

过: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4、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英雄就“时势”,请结合本课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6分

第一单元第1课秦始皇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秦始皇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措施及其作用,客观全面评价秦始皇一生。

一、秦统一六国
1、条件:
(1)客观条件: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迅速发展,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嬴政才略):①广泛吸引各国。②采纳的建议,采取从弱小的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的统一方略。
2、过程:(1)对赵国采用计。(2)对魏国引黄河水淹没魏都。
(3)对楚国请指挥全国之兵灭楚。
3、结果:灭燕灭齐,完成统一大业。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政治方面:
(1)创皇帝制:创立皇帝称号,自称。
(2)集权一身:加强制,设、太尉、,对负责。
(3)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设立郡,郡下设县,实行制,强干弱枝避免重陷于四分五裂局面。
(4)奠定疆域:征服百越,北击,奠定了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为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国内交流。
3、经济方面:
(1)统一度量衡,官府制作标准的,发放全国。
(2)统一货币。
(3)修建以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三、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
(1)目的:对严加控制。
(2)概况
①发布令,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
②因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大怒,结果活埋460名儒生。
2、修筑长城
(1)目的:阻止匈奴南下。
(2)概况: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西起、东至。
(3)评价:①工程艰巨,民夫大量死亡。
②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3、大兴土木
(1)仿建六国王室宫殿。(2)修建阿房宫。(3)修骊山墓。
4、徭役兵役:伐南越,戍边疆。
四、秦始皇的功与过
1、功绩:统一中国,建立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新纪元。
2、过失:致秦速亡。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觉得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李白《古风》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颂扬了秦始皇什么业绩?此业绩的完成意义何在?诗中刻画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请你根据诗意用三个以上的成语来形容。

材料二:《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贾谊《过秦论》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秦修筑长城的背景、目的、方法原则、大致走向和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

(3)秦始皇除修筑北方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外,还修筑了对知识分子的防御工程。你知道这个防御工程是什么吗?秦始皇采取此措施的目的何在?这两大防御工程有没有实现秦始皇“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理想?为什么?

第一单元第1课秦始皇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觉得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
1、是杰出的政治家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通过统一战争,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灵渠,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为了稳固统治,他实行暴政,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制定了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广建宫殿陵墓,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颂扬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虎视眈眈、雄心勃勃、威风凛凛、气贯山河、雄才伟略、英明果断、声威赫赫、君临天下、一统天下、舍我其谁……
(2)背景: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目的:守藩篱,防止胡人南下。方法原则:因地形,用险制塞。
大致走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作用:长城和蒙恬所率领的边防军相匹配,形成了有效的国防体系,并作为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象征留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焚书坑儒目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
没有。因为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是秦“暴政”的主要表现。长城修筑征发了大量的劳力,致使许多百姓家破人亡,难以生计。焚书坑儒是秦王朝以焚书和诛杀敢于议论国家政治得失、批评君主独裁的方士和儒生的暴力手段,开思想专制之先例。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在经历短促的十几年后,二世而亡。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春秋战国群雄割据到秦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认识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学生感受到秦朝的伟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虽二世而亡,但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具有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就以秦朝的建立为标志分为古、今两个时段。本课两部分内容: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两部分内容密切联系,共同围绕秦统一中国这一主题。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方法:材料研读法、识图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用具:PPT,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师:请同学们带着饱满的感情色彩把这首诗集体读一遍。诗中秦王指谁?

生:秦始皇。

师:六合指上、下、东、南、西、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秦王横扫天下,挥剑割断浮云,诸侯就都到西边来朝拜他了。

师:诸侯为什么到西边来?

生:秦国位于西部。

师:战国七雄的名称和位置,我们集体复习一遍::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李白的这首诗盛赞了秦王和他的功绩,反映了秦王的功绩是什么?

生: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

讲授新课: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一:西方小国扫六国

师:战国初期,秦国地处西北边陲,国穷力单、地广人稀,大部分土地没有得到开发,农业生产远不如东方各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然而诸子之中没有一个是秦国人。秦孝公即位后,诸侯国举行会盟大会时,不邀请秦国,他愤然生气地说,“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意思是其他诸侯国轻视看不起秦国,这是我们莫大的耻辱。可见秦国和其它诸侯国相比,它是先进还是落后?

生:(集体回答)落后。

师:老师就有困惑了,一个国穷力单的落后国家怎么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呢?

生: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空前增强,超过东方六国。

师:这是从秦国角度分析的,还有其它原因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2页,包括课中相关史实,思考并回答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老师给出三个角度,谁先想好了,就可以举手回答。

课件展示:

师:学生说一条,教师总结一条。从客观条件战国后期形势看,长久的诸侯混战,人民渴望结束这种局面,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从秦国的历史发展看,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再从主观条件看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赢政出生在赵国又名赵政。当时秦赵两国正处于交兵之际,赢政在战火中的邯郸呆了三年,幼小的他在喊杀中成长。10岁时返回秦国,13岁时,父亲病逝,继承王位。早年的曲折经历磨砺他坚韧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21岁他铲除身边的两股势力,开始亲理朝政。他是一个执行力极强且事必躬亲的人,据说他每天要批阅重量60公斤的大量文件,不完毕不休息。同时他锐意进取、破格提拔人才,善于用人,比如李斯、尉缭。尉缭为赢政统一六国献策,他说:“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郊近攻,逐个击破。”这样就打破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局面。秦始皇采纳这一策略,过渡到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秦朝。

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有关秦朝建立的信息?

生:秦朝建立的时间是:BC221年,建立者是秦王赢政,都城是咸阳,疆域扩大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做一道计算题,从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到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总共多少年?总共549年。秦朝的建立的意义就在于: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师:秦朝统一六国后,疆域数倍于前,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秦朝如何治理呢。请同学们先想想,回忆一下,以前的王朝比如西周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同学们集体回答:分封制。教师讲解,西周实行分封制,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到了东周,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周王所管辖的范围,王畿之地不及百里,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位亲自指挥灭六国、完成统一的秦王,他能接受自己无权无地位的状况吗?

生:不接受。

师:不接受就要想办法加强个人的权势和地位。为此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

讲授新课:材料研读分析问题

二、百代尤得秦政法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我读一句,大家读一句。“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乱。…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翻译一句)寡人就是我起兵用武力平定六国,实现国家统一,现在不改变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不能称作成功和传给后世。赢政为什么要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王改为皇帝呢?材料中哪一句是有效信息,能回答这个问题。生:(个别回答)改变最高统治者称谓的目的在于突出个人功绩,显示个人权势和地位。

师:赢政自称“始皇帝”,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秦始皇自称始皇帝,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我国末代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希望皇位由他的子孙后代永远承袭下去。这叫皇位世袭。天下的事,不分大小都由皇帝亲自决断。这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体现了皇帝独尊。皇帝称谓确立之后,中国帝王的正式尊号再也没有改变,足见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是影响及其深远的重大事件。治理国家仅靠皇帝一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批文武大臣。

分组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任务。每组一、三、五排同学向后转,六人一小组时间3分钟,相互讨论完成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秦朝设置了哪些中央官员,他们的名称、职责和地位分别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下列并选一名代表给同学讲一讲。

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展示和归纳一个知识点。

师:通过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了秦朝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居“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中央官员和掌管图书律令,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都是副宰相。三者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第二个问题,秦朝是如何管理地方的?

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问:为什么要废除分封制?

生:分封制在东周继续实行,导致诸侯之间混战,长久的战乱。

师:实行郡县制,规定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组织。这就好比人的头脑指挥四肢,头脑是中央,郡县制就像人的臂膀,臂膀上的手指要服从大脑的指挥。通过郡县制皇帝就可以控制四方。汉武帝曾说:“与朕共治天下者,唯其良两千石郡太守乎”!意思是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是地方优秀官吏!以后历代帝王反复重申这一观念。因此,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始皇为加强对国家的统治,制度创新,创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国家的统治。那秦始皇是不是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生:不是。

讲授新课:创设情境巩固拓展

三、统一措施泽后世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思考剧中人物遇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生:道路宽窄不一样;文字不一样;称重的量器不一样;货币不一样?

师:怎么解决呢?

生:(集体回答)统一

师:1、经济:(1)秦统一了货币:统一之前,韩、赵、魏都实行布币,赵国和燕国实行刀币,秦国实行圆形方孔钱。秦依照秦钱的样式铸行,统一货币为圆形的“半两钱”,这种圆形方孔钱奠定了后来各朝代铜钱的基本形制,它通用了两千多年。

(2)统一度量衡:度──丈量长度的工具“尺”;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量──量容量的容器,单位有“斛”“斗”“升”,一升相当于现在的202毫升;衡──称重量的衡器“秤”。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20克。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和发展。

2、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在民间又流行更为简单的隶书。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推行和人民沟通,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后世各种字体都溯源于秦。

3、交通:统一车轨和道路宽窄,修驰道,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灵渠虽经后代多次修整,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国道路交通网的建设保证秦朝对自己疆域实施有效管理。

4、军事:为抵御匈奴的进攻,派蒙田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秦朝疆域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陇西,北抵长城,沟通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

开疆拓土疆域广

情感体验,感情升华

师:秦帝国不仅疆域广阔而且国力强盛,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能最大规模的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建设。秦帝国在短短的十五年时间里,留下了今天我们用眼睛还能看见的宏伟工程。比如,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位于我们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同学去过兵马俑吗?谈谈你的感受。

生1:宏伟、规模大

生2:震撼

老师也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老师第一次站在兵马俑一号坑上的感受,老师感受到千军万马的秦军、整装待发,就等将军一声号令,奋勇冲向敌营。耳畔仿佛听到秦军的呐喊声、厮杀声。秦国横扫六国的壮观场面浮现在眼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今天,我们就是生活在秦地的秦人,你认为秦帝国具有哪些精神值得今天秦人学习?

生1:开拓创新精神i

生2:积极进取精神

师:请同学谈谈你眼中的秦帝国?

生1:秦国很厉害,

生2:伟大

老师和同学们也有同样的感受。秦帝国很牛!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种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一种精神,秦人身上体现出的务实创新、开拓昂扬进取的精神。

板书设计: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西方小国扫六国

1、原因:天下趋势、秦国、个人

2、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3、结果:秦朝建立(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都城:建立者:)

4、意义:

二、百代尤得秦政法

三、统一措施泽后世

1、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2、文化:统一文字;

3、交通:统一车轨和道路宽窄;修驰道

4、军事:北击匈奴修长城

南征百越凿灵渠

我有一个梦想(第一课时)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有一个梦想(第一课时)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有一个梦想(第一课时)教案
从容说课
1863年《解放奴隶宣言》发表100周年,8月28日,20万黑人和白人和平抗议者汇聚在林肯纪念堂前,为争取民权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的举世闻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词的逻辑非常严密。作者首先陈述了在签署解放黑奴宣言一百年后黑人悲惨的现状,并用三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分别从黑人所受的精神歧视、物质压榨和政治排挤三个方面进行描述,水到渠成地提出了集会的目标——兑现诺言,并以一系列排比和比喻强调这一目标;接着话锋一转,提醒人们讲究斗争策略,强调斗争的决心;最后,饱含深情地展望前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自由、平等、民主的画面,唤起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文质兼美是这篇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本文,在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和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体会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通过美读课文,仿写句子,品味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以诵读法为主,细读课文,理解文意;品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气势美;美读课文,再现文章的语言美;悟读课文,体会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延读课文,激情表达,畅谈梦想,拥抱未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领悟深刻的思想,品味精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体会、理解本文的思想性、针对性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探究思想性、艺术性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完美地体现出来的。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文献法。课前预习时安排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到图书馆、阅览室或上网)查询有关马丁路德金的资料,课堂上利用五分种时间,以“我所了解的马丁路德金”为题,口头介绍查找的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讨论法。
3.拓展延伸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西路德金遗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结合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提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United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我要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该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就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己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
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生相信,如果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
1955年,他率先在蒙哥马利抵制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1957年当选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主席。1963年领导了25万人参加的“向华盛顿进军”的示威游行集会,此集会为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为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西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马丁路德金是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美国的《展示》杂志将他评为近百年世界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让步,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的政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待了三百四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的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彻底消除种族隔离政策,让民主、平等、自由真正深入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每个角落。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讨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的主旨
1.学生讨论,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组长做好记录。
2.选交流较好的小组面向全体同学发言,其余各组点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现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己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教师出示全文结构图,要求学生填写空缺内容。
多媒体显示:
学生明确:①当局空头②自由、平等③斗争④斗争
3.教师提问:马丁路德金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他演讲中的哪些语句体现了和平斗争的主张?请找出这些语句细细品味。
明确: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体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行动。我们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六、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课文,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95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