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古诗名言总汇(沪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古诗名言总汇(沪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下古诗名言总汇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四首(其二)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子吟江畔独步寻花
唐孟郊唐杜甫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熟记名言。
时间,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是理想,是真、善、美。——爱因斯坦
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点就终
止不做了。——莎士比亚
我要反复思考好几个月;有九十九次结论都是错的,可是第一百次我对了。
——爱因斯坦
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培根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
——宋庆龄
只有用劳动换来的面包,吃起来才是最香甜的。——克雷洛夫
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居里夫人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有一条钝汉尔。——郑板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王充
含有1、3位置的近义词义词的成语:
例:(良)师(益)友(深)情(厚)谊(花)言(巧)语
忘恩负义、目瞪口呆、唇干舌燥、胆战心惊、虾兵蟹将、尽心竭力、
伶牙俐齿、良师益友、挑三拣四、深情厚谊、甜言蜜语、千姿百态、
写风的:春风拂面春风袅袅清风徐来狂风大作
秋风飒飒秋风送爽凉风习习北风呼啸寒风凛冽寒风刺骨
写雨的:倾盆大雨瓢泼大雨暴风骤雨大雨如注滂沱大雨
写雷的:雷声大作,雷声隆隆雷电交加电闪雷鸣电光闪闪

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奇(珍)异(宝)自言自语、东张西望称兄道弟、花言巧语、成群结队、
奇珍异宝、聚精会神、面红耳赤大呼小叫左邻右舍、精疲力竭、
千呼万唤、千真万确、山穷水尽、眼疾手快、面红耳赤、千姿百态、

橙黄橙黄、碧绿碧绿、嫩绿嫩绿、火红火红、金黄金黄、雪白雪白

积累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
春:桃红柳绿春色宜人百花争艳秋:果实累累红叶似火天高云淡
冬: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大雪纷飞碧水青山山清水秀
树:桃红柳绿绿树成荫古木参天苍松翠柏百花争艳

学习的:聚精会神真才实学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动作的:手舞足蹈眼疾手快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时间的:光阴似箭海枯石烂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始终开关动静是非爱恨呼吸美丑

表示“看”的词语:盯、瞧、瞅、瞄、瞥、瞪、望、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扫视、仰视、俯视、巡视、平视、打量、视察、瞻仰、欣赏、
表示认真看的词语:注视、凝视、审视、端详、观察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小心()毫无()()所以()无事
()却步()丛生一()正经()不舍
()师()友()不语芬芳()
大雨()起()回()死而()
()头()气()成竹()洋洋
转()为()()归赵信()真
()气壮奇()异()不知()
()有名()泪下()骨头
()交集无()可()一望()
()一动心()火()()交加
不胜()()定()成()风()浪()如人
()万顷()而飞无()无()晶莹()
()奇异()夺目()而过()不已
()屹立举世()()大厦()七()八
()生()死()如生细()慢()()来()去
血迹()全神()莫名()()不倦
()领先不()而()不()不()()钉()铁
()不堪()累累()过人()不老
()年()寿()人()脾小巧()弄()作()
不由()()来()去记忆()夜以()
满脸()()而坐()年()寿()以()用
海()石()()如梭()不转()
()似箭()如飞()才()学

扩展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诗句名言复习(沪教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五年级语文下册诗句名言复习(沪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二)

(一)全册诗汇总。

时间:

1、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节日:

2、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天、春景:

4、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钱唐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思乡诗:

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送别诗:

10、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爱国诗:

12、己亥杂诗

清袭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描写月亮、民风、景色:

13、娥眉山月歌

唐李白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4、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竹枝词(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讽刺诗:

16、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二)全册名言警句积累

关于读书:

1、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2、有的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培根

3、优秀的书籍像一个智慧善良的长者是,搀扶着我,使我一步步向前走,并且逐渐懂得了世界。——秦牧

关于大自然美:

4、我爱太阳,爱雪,爱风,爱山,我爱着一切。——巴金

5、自然是美的源泉,艺术的源泉,亦可说是人生的源泉。——丰子恺

6、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关于友谊:

7、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列夫托尔斯泰

8、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中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

——列宁

9、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罗

关于爱国:

10、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11、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1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关于文明美德:

13、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关于发明创造:

14、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

15、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陶行知

关于历史未来:

16、没有比历史更使人感兴趣的了。当你读着历史,你就懂得了现在。

——苏里柯夫

17、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 ——车尔尼雪夫斯基

关于聪明智慧:

18、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歌德

19、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20、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亚里士多德

关于励志

21、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22、应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孙中山

23、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24、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

 ——华罗庚

(三)关于人间真情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春蚕到死丝方尽,巨烛成灰泪始干。

(四)一组谚语:

前人载树,后人乘凉。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五)奶奶的老话:

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迟起百病长。

越吃越懒,越玩越懒。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过,没法回,光阴去,讨不还。

吃食不抢,到老不长。

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家和万事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小树要修,孩子要教。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词语积累(沪教版)


词语积累
1、高兴:眉开眼笑笑容满面笑容可掬笑逐颜开
2、悲伤:泪流满面泪如泉涌伤心欲绝肝肠寸断
3、生气:怒目圆睁怒目而视怒发冲冠怒气冲天
4、神态:垂头丧气愁眉苦脸得意洋洋笑容可掬
5、心情:心花怒放心惊胆战心烦意乱提心吊胆
6、时间短:一刹那刹那间一眨眼一转眼
7、时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海枯石烂千秋万代
8、第一:名列前茅首屈一指独占鳌头一马当先
9、有名:一举成名举世闻名赫赫有名家喻户晓
10、刻苦:勤学苦练废寝忘食闻鸡起舞悬梁刺骨
11、多:成千上万成群结队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12、ABAC:有声有色有山有水有始有终有滋有味
13、AABC:井井有条津津有味面面相觑栩栩如生
14、ABCC:金光闪闪果实累累白发苍苍议论纷纷
15、主谓结构:风和日丽湖光山色风平浪静窗明几净
16、景色:山清水秀清山绿水山明水净水天一色
17、颜色:红通通黄澄澄金灿灿绿油油
18、外貌:浓眉大眼眉清目秀白发苍苍虎背熊腰
19、大:大摇大摆大模大样大手大脚大吃大喝
20、不: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明不白不干不净
21、又:又黑又臭又白又胖又高又大又香又甜
22、风:春风拂面凉风习习寒风凛冽狂风大作
23、雨:大雨如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滂沱大雨
24、雷:电闪雷鸣雷电交加雷霆万钧雷声震耳
25、春: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色满园春风化雨
26、夏: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烈日高照酷暑难当
27、秋:秋高气爽秋风送爽秋色宜人秋风瑟瑟
28、冬:冰天雪地天寒地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
29、专心: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30、成语:望梅止渴程门立雪起死回生完璧归赵
31、寓言:掩耳盗铃自相矛盾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32、动作:手舞足蹈抓耳挠腮摇头摆尾眼疾手快
学习:聚精会神真才实学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33、动物:亡羊补牢羊入虎口龙争虎斗叶公好龙
34、数字成语:一马当先二人同心三头六臂四面八方
35、一字成语:一丝不苟一马当先一帆风顺一举成名
36、一三是数字:七上八下七拼八凑七零八落七嘴八舌
37、一二反义词:生死与共进退两难黑白分明左右为难
38、13和24反义词:喜新厌旧大同小异凶多吉少死去活来
39、13和24近义词:甜言蜜语胡言乱语豪言壮语花言巧语
40、近义词:增加减少寒冷炎热
41、反义词:前后左右上下来去
42、看:仰望俯视眺望环视
43、吩咐:叮咛叮嘱嘱咐嘱托
44、安静:宁静寂静幽静静寂

三年级语文下册《鱼化石》学案沪教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三年级语文下册《鱼化石》学案沪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三年级语文下册《鱼化石》学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勘栩鳞鳍”4个。理解“栩栩如生”“凝视”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自主地积累句段。
3、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并能把鱼化石的形成过程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化石吧?你们想知道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化石的诗歌,它是著名作家艾青的作品,向我们讲述了化石形成的过程。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然后想一想你听懂了什么?
2、看鱼化石图片,认识鱼化石。(媒体出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过渡:听完了课文录音,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听明白了什么?
(大致了解:化石是古代的动物变的;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化石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等……)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交流。
要点:(媒体出示)“鳞”是前鼻音,书空右半部分的笔画;
“鳍”的右边不是“者”字,要看清字形,“鳍”的意思是:鱼类的运动器官。
三、学习诗歌,指导朗读
1、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请大家根据黑板上的学习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完成练习。(媒体出示)
动物名称变成化石的起因形成化石的经过形成化石的结果小鱼儿恐龙始祖鸟
2、学生讨论,准备发言。(师巡视指导……)
3、选取文中自己喜欢的一段,朗读出来。
(生交流朗读,师帮助归纳总结)
4、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书,指导他们读出语气,体会当时的恢宏气势和感觉。
(可以选择个人读、接龙读、比赛读、叫号读、领读和全班齐读等形式……)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媒体出示)
(1)指导学生理解“旺盛、自由、栩栩如生、动弹、凝视、发挥”等词语的意思,并且将词语放在句子中,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和体会。
(2)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归纳引导总结。
“旺盛”的意思:生命力强。
“自由”的意思: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栩栩如生”的意思: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动弹”的意思:(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凝视”的意思:目不转睛地看。
“发挥”的意思:把内在的能力表现出来。
6、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化石形成的过程。(媒体出示)
7、选取一段自己喜欢的内容熟读积累,准备全班交流。(媒体出示)
四、总结课文,复习巩固
1、读词语:(媒体出示)
爆发勘探栩栩如生叹息动弹凝视即使死亡
2、请你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化石?它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怎样的环境中,怎样形成的?
五、拓展练习,资料整理
1、抄写词语
爆发勘探栩栩如生叹息动弹凝视即使死亡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全班范围内进行诗歌的收集和有关化石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准备交流。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复习》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P2

教学目标:

1复习用一位数乘和除,两步计算式题。

2能正确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用一位数乘和除,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计算的正确率(计算基本技能的掌握度)。

教学准备:课件与礼物(书签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42×2 56+7 86÷2 30×26 630÷9÷7

540÷3 43÷2 62-16 200÷50 360÷5×2

630÷9÷7能不能巧算?怎样巧算?添括号要注意什么?

360÷5×2能不能巧算?为什么?说一说计算顺序。

一、导入

师:寒假已经结束,第一天开学,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就给大家出了一个问题(出示P2页问题,边出示边读题)。它想让大家先猜一猜,得到的可能是什么图案?

生:一只鸡,因为今年是狗年。

生:可能是一朵花。

生:猜不出,因为还不知道答案。

师:请大家动笔算一算,涂一涂,看谁先得出结论,先得出结论的前5个小朋友就能得到欢欢送出的礼物。

二、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P2练习,教师巡视后集体校对。个别题目在校对时说明运算顺序。(分层练习1、用一位数乘和除2、混合运算)

76×8=608 98÷7=14 26×4=104

32×3=96 420÷6=70 83×3=249

936÷3=312 43×8×3=1032 809÷4=202……1

13066÷7÷6=73 3288÷6×7=336 563÷8=70……3

4×327=1308 444÷5=88……4 5527×4-1888=220

357×3=1071 132×2+431=695 858÷6+158=301

938÷7-45=89 4764-83×6=266 647+231×3=686

2227×7÷6=259 788÷4-89=108 1214÷6=202……2

生讨论

答案(按一步计算的先校对,再校对混合运算)

打五角星的说运算顺序(1、2、3运算顺序作比较。4、5、6运算顺序作比较)

图案:一棵树。

2、师:给前5位学生发礼物和讨论完整的学生发礼物。

三、练习

看谁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

4207÷7×3 846-117×4 984÷3+195

315+185÷5 724-324×2 3815÷7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乘除法的计算,你想告诉大家些什么?

检测练习:

1、竖式计算。

128×3= 417×4= 342÷9= 801÷7=

2、递等式计算。

61×4+156 330-195÷5 837÷9×8

板书: 乘除法计算复习

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算。

(2)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名言佳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名言佳句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
一、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天才在于积累。
2、任何成就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崛起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只要肯登攀。
5、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温故而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焉。
8、__________________,不亦悦乎?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10、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
11、江碧鸟逾白,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1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水南水北重重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上有天堂,__________________。
16、峨眉天下秀,__________________。
17、五岳归来不看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沪教版)


课题
(教学内容)31他从火里跑出来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欧、洲、矿、瑞、诺、烬、憾、财、励”;积累词语8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凝神、注视、夜以继日、震撼”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习惯和释题能力。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先出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先出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给一定的方法,引导质疑问难。
德育渗透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先出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1、通过网络查询科学家巴甫洛夫、居里夫人、杨振宁的信息
2、依据时间顺序梳理课文,完成表格
3、自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与学设计说明《他从火里跑出来》是第七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将让学生走进名人故事,体验成功背后的秘诀。本课学习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成功研制烈性炸药的过程,感受他为了科学的献身精神。同时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模仿与运用文中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方法。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小故事?(爱迪生、牛顿、陈景润、居里夫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故事。(板书:他从火里跑出来)齐读课题。
3、简介诺贝尔:(出示)
ruì
诺贝尔是瑞典的一位化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被世人誉为“炸药大王”。他的发明极多,在科学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病逝后,他捐出所有的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3、学习第6节。
(1)(出示第6节)自己读读。
(2)师引读:“诺贝尔奖金”怎么来的?奖励什么人?(个别回答)
(3)试着背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诺贝尔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当时他正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读课
文,学学生字,边读边思考。
2、交流检查。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ōuzhōukuàngjìnhàn
欧洲开矿灰烬夜以继日震撼
cáilì
血迹斑斑财产奖励凝神注视
①比一比,组词:厉、励
②说说近义词:夜以继日(不分昼夜、日夜不停)、震撼(震动)
③凝神:注意力集中。意思相仿: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神情专注
④选词填空。注视环视巡视
他目不转睛地()着窗外。
他走遍祖国各地,()了不少乡村。
他走进地铁站,()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2)回答问题:诺贝尔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的?(研制烈性炸药)
三、学习课文,质疑释疑。
(一)第1节:
1、诺贝尔在研制烈性炸药时从火里跑出来,这是多么危险呀!而他为什么
还要研制呢?自由读读课文,完成填空:因为,所以诺贝尔要研制烈性炸药。
2、指名回答。还可以怎么说?
(二)第2—5节:
1、诺贝尔是怎样研制烈性炸药并取得成功的呢?自学第2—5节。
(1)自学要求:
①读读第2—5节。
②用直线划出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语句。
③再读读划出的句子,对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字提提问题,打上问号。
(2)学生自学。
(3)交流所划语句。(媒体出示有关语句:第2节、第3节)
(4)质疑。
预设:
①诺贝尔埋头研究炸药已有三四年,实验一次次失败了,但他为什么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②为了看清实验过程,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注视着……难道诺贝尔不害怕吗?
③“血迹斑斑的诺贝尔挣扎着从火里跑出来,一边奔跑,一边狂呼”这句话中诺贝尔已经受伤了,可为什么他不是呼救而是狂呼成功呢?
④文中的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
2、分小组讨论问题。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1)第①题重点:“三四年”说明时间;“几百次”说明难度高;“死伤不少人”“弟弟和几个试验人员被炸死”说明危险大,面临死亡。(板书:困难、危险、死亡)
面对如此大的困难、危险,甚至是死亡,诺贝尔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实验。这种为了科学事业不惜献身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啊!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读第1节。(齐读)
(2)第②题重点:“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注视着……”他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说话练习:诺贝尔地做着实验,他忘记了,忘记了,甚至忘记了。指导读句,读出诺贝尔全神贯注、入迷的感觉来。
(3)第③题重点:
出示:突然,人们发现一团烟火从屋里飞奔而出,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挣扎着从火里跑出来,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成功了!成功了!”
①指导读句:试读——个别读——齐读,读出诺贝尔成功的喜悦来。
②此时此刻,你想对诺贝尔说什么?(板书:勇于献身)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诺贝尔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我们都能获得成功。
2、同学们,还想了解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吗?教师补充诺贝尔奖:
出示:影响我们生活的诺贝尔奖
1901年,德国著名内实验物理学家伦琴有幸成为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02年,英国医学家罗斯不顾生命安危,深入印度疟疾流行的地区进行考察,提出了通过扑灭文字——疟原虫,以预防疟疾的方案,因此获奖。
1911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至今为止,居里夫人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女性。
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六位中国科学家也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为祖国增光。
3、同学们,课后,你们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诺贝尔奖的资料。
作业
设计
(布置)(1)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像。
(2)围绕图画的中心内容,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语句通顺、书写正确。板


计31他从火里跑出来
困难危险死亡
诺贝尔研制烈
勇于献身性炸药




思(手写)
课题
(教学内容)32全神贯注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蒂、茨、咕、吵、痴、径”,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并积累“全神贯注、挚友、端详、痴痴、径自”等词语。
2、学习围绕课题质疑问难。
3、学习并背诵第2节,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的。
4、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教学难点学习并背诵第2节,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的。
德育渗透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预习课文
教与学设计说明《全神贯注》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学生已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在阅读课文中已经学会一定的方法,但是有时却不知如何加以有效地利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意识,指导学生在读文时不应只停留于字面意思,而是要带着问题、带着想法去阅读,并在了解了文章背景的情况下,自主地品读并揣摩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相对于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要求,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当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还是得继续加强学生思维、语言的训练以及朗读的训练,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1、板书课题:《32、全神贯注》,指导并复习“贯”的笔画。
2、指名读课题,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全神贯注”。(积累近义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做什么?怎样全神贯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这三个问题,请你自己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问题:谁全神贯注?(板书:罗丹)
课件出示罗丹头像,简介罗丹。(法国雕塑家。14岁起学画,后学雕塑。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手法塑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闻名于世的《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是他的杰作。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3、文中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罗丹的挚友。(指导读好外国人名。理解“挚友”)
4、继续交流问题:那么课文主要写罗丹全神贯注做什么呢?交流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罗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5、出示句子: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一点,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指导朗读句子,并结合练习理解“端详”的意思。
三、重点学习第2节,进一步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1、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的?请你仔细默读第2节,找找有关句子和词语。
2、交流句子并抓住关键词体会:
(1)出示句子: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指导朗读句子,体会“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的情景,感受罗丹的专注。(板书:一会儿一会儿)
◆理解“叽哩咕噜”,结合词句活动室练习2,体会“好像、似乎”用词的准确性。(板书:好像似乎)
◆再读句子,想象说话: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他的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2)出示句子: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吱吱响”、“不停地挥动”看出罗丹工作时忘我的状态。
◆指导读句,想象说话: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3)出示句子: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越来越激动。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从“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这些描写时间的词语中进一步体会罗丹的全神贯注。指导读好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板书: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抓住描写罗丹动作、神态的词,“痴痴地微笑、轻轻地吁了口气”,进行反复地朗读、体会罗丹工作时“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的如痴如醉的境界。(板书:如痴如醉)
3、师生配合朗读第2节,注意读好文中的关键词。
四、学习第3、4、节。
1、师引读第3节,理解“径自”,联系上下文再次感受“整个世界对罗丹来说已经消失了”,体会他全神贯注的程度。
2、分角色朗读第4节,抓住提示语,读好人物的语气。
五、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1、过渡:面对工作如此全神贯注的罗丹,他的挚友茨威格非但没有责怪他,而且还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后来回忆说——(生齐读最后一句)
2、师总结全文。
作业
设计
(布置)1、照样子写词:
越干越有劲
越来越激动
2、写出表示仔细看的词语。
例:端详板


计32全神贯注
一会儿一会儿
罗丹好像似乎如痴
一刻钟半小时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如醉
课题
(教学内容)33不知疲倦的人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3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教学重点积累9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难点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德育渗透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教学准备1、预习学习单
2、教学课件
教与学设计说明语文学科的学习进入到三年级下,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初步读通、读懂文章。而是要求孩子在读的同时能够善于思考,积极发现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水岭,通过前两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认字、读文的基本能力。培养了大胆提问的学习习惯。但如何使孩子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着力训练的目标。教给孩子从不理解的词语出发,结合句子,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提高。要让学生敢问、善问。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不知疲倦的人
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不知道劳累、辛苦)。
2、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不知疲倦的人”是谁?为什么说他“不知疲倦”?他怎么能做到“不知疲倦”?等等)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组织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纠错,针对读题后的疑问进行部分释疑。
(2)、陈景润是谁?老师补充
出示课文第一节,齐读
板书:孜孜不倦争分夺秒
(3)、质疑:(引导对不理解词提问)
孜孜不倦是什么意思?陈景润是如何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的?
三、围绕问题,学习课文
1、师:陈景润是如何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的?带着问题边思边读,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组织交流:
1——3小节
(1)、出示课文第二节,师引读:当()的时候,已经(),当()的时候,已(),当()的时候,已()。
指导朗读,体会他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孜孜不倦。
(2)“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利用工具书理解“沉浸、游弋”两个词。再回到句子中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3)有侧重地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
4——5小节
(1)读第四、五节的语句,体会他的忘我工作
出示句子:
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
(2)针对这句句子让学生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心想:__________________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
(4)抓住三个“几分钟”展示陈景润与时间赛跑的画面。引读第5节。
四、总结课文
1、学到这儿,你觉得陈景润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学习刻苦,工作忘我,抓紧时间)
2、后收集有关陈景润的其他小故事,在十分钟队会上交流。
说明:鼓励学生课后拓展阅读,使学生不局限于语文书,有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作业
设计
(布置)1、写出表示数量多的词
例:成千上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
简直——_______________板


计哥德巴赫猜想

33、不知疲倦的人(陈景润)

★沉浸书堆被反锁
课题
(教学内容)*34一次著名的冲刺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科9个生字,积累词语10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思提出问题的方法,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现代奥运史上一次著名的马拉松冲刺,感受体育运动的艰辛,弘扬“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体育精神。
教学重点继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难点学习边读边思提出问题的方法,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德育渗透感受体育运动的艰辛,弘扬“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体育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预习课文
教与学设计说明学生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对课题自己提问,在阅读中自己释问,是完全可行的。对于课文最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大主教说的那句“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名言理解,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老师不必强调理解的一步到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深层的感悟。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说说奥运精神是什么?
2、出示句子: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指名读,齐读。
3、“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奥运精神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此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34一次著名的冲刺。指名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课题中的“一次著名的冲刺”指哪一次?它因何而著名?……)
二、自学课文。
1、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文中“一次著名的冲刺”指哪次?谁冲刺?
2、检查。
1)出示新词,开小火车读。
正音:跚、搀——翘舌音;胫——后鼻音。
字形:“胫”指小腿,与身体有关,所以是月字旁。
2)出示词语: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马拉松、杜伦多派特利、摔倒、爬起、顽强、冲刺
用上这些词,简单介绍这次著名的冲刺。
三、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1、奥运赛场上有无数次激动人心的冲刺,为什么惟独这一次却流传至今?杜伦
多派特利的什么精神让人感动呢?自由朗读第2节。
2、出示:不屈不挠理解词语。
3、默读第2节,哪些词句能体现杜伦多派特利不屈不挠的精神?
边读边划,再与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随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1)“派特利迈着蹒跚的步子,顽强地向终点跑去”。
①理解“蹒跚”的意思。(可选择自认为合适的方式)
②他此时为什么会迈着蹒跚的步子?
③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互相评价。
2)“在这最后的短短路程中,他五次摔到,又五次咬紧牙关爬起来。”①描述当时他的样子。(体会“咬紧牙关”)
②想象一下,此时他心里对自己说什么?
③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挑战读。
3)“一步,两步……人们多么希望这位坚强的人能胜利到达终点。”
①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用朗读表达自己的体会。
互相评价。再挑战读。
4)“但是,派特利实在太累了,在离终点只有15米的地方,他再次晕倒。这时,工作人员又一次冲进场地,架起了派特利,并搀着他跑过了终点。”
①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他拼尽了全力?
②明知这样做不会有成绩,工作人员为什么去搀他跑过终点?
③男女生配合朗读。
5、比较句子:
霎时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无不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霎时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都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1)读一读,两句意思一样吗?哪句好?为什么?
2)再次为派特利鼓掌吧!齐读句子。
6、说说为什么派特利这次冲刺是著名的?
7、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感人的一幕,并将它继续流传下去!引读第2节。(配乐)
四、激情升华。
1、那一天,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大主教说:“在奥运会上获胜并不比参加奥运会更加重要。”从此,那句“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名言不胫而走,他告诉我们,出示填空:
1)奥运会的金牌固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
2)()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2、引进资料,升华理解。
出示资料: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国际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运动员在统一旗帜下平等地参加比赛,在竞赛中不仅是争夺奖牌,更重要的是交流友谊,切磋技艺,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
3、总结。
作业
设计
(布置)一、填合适的词。
()的冲刺()的路程()的步伐()的场面
二、辨析组词。
摇()顽()胫()挠()跚()径()
遥()完()饶()珊()板


计杜伦多派特利

不屈不挠

一次著名的冲刺
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思(手写)

课题
(教学内容)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主备者吴缇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课文10个生字“逾、阶、抠、蹬、斩、钉、噙、骤、惫、堪”,积累词语10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骤然”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4、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
2、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教与学设计说明文章脉络清晰,所述的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着实让人感动。但是,那个年代离现代的孩子们太远;孩子们对登山运动也不太熟悉。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缩短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能真正体会文章的主旨。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世界第一高峰)(出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图,简介珠穆朗玛峰)。
同学们,这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
8848米,相当于21座金茂大厦那么高。高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地形陡峭
险峻,也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最向往的地方,他们把能登上珠穆朗玛峰作为自
己运动生涯的最高荣誉。
2、师:1960年,正是我国最困难的时期。中国登山队的勇士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从北路首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出示上述文字)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令人振奋的历史瞬间。补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注意正音:“蹬、斩、钉、噙、骤”
3、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说说在这些时间里,登山队员在干什么?
用“(什么时间)中国登山队队员(干什么)”句式来说一说。
4、帮助学生梳理中国登山队登山的过程。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课文重点写了登山队员最后那一天一夜24小时的登山过程。四人组成的突击队由突击营地海拔8500米出发,经过5小时来到“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是在海拔8680米的地方,5个小时攀登了168米,而在剩下的19小时里他们继续向峰顶进发,爬了164.43米,从所花的时间及路程上你有什么问题提出吗?
(预设:164.43米为什么要花19小时?)
2、师:是啊!究竟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险阻?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3—5小节,从中找找答案。
3、交流反馈,随机出示词句。
(1)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2)夜幕降临了。
(3)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下降到许多。
(4)随身携带的氧气越来越少,困难更大了。
(5)此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4、再次默读3、4、5小节
思考:面对这些困难,登山运动员又是任何克服,任何攀登的呢?用“”划出有关词句。
5、小组交流
6、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1)“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他们双手抠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但是,没上几步又滑落下来。”
(补充材料,理解“第二台阶,不可逾越”,体会攀登的艰辛;指导朗读句子)(第二台阶是珠峰北面8680米到8700米之间的一段岩石峭壁,几乎是直立的,就是这4米左右的峭壁是通往山顶的唯一途径。)
1960年前珠穆朗玛峰攀登大事表
北路(中国境内)
1921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到达6985米,没有越过。
1922年,英国登山队再次攀登,在到达8225米的高度时,因死亡七人而告失败。
1924年,英国登山队到达北坡“第二台阶”8680米下边,因氧气不足而被迫下山。
1933年,英国登山队登山到达8570米,又失败。
1935年,英国登山队,到北坡海拔7000米,附近而返。
1938年,英国登山队在到达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动未超过海拔6400米的高度
(2)刘连满看到这个情景,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快,踩到我的双肩上!”
(指导朗读句子;理解“斩钉截铁”,体会刘连满的心情)
(3)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接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
(说话训练“队员们犹豫了,心想:这空气稀薄,,。体会队员们眼里噙着泪花时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
(4)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最后两句句子,体验登顶后的心情。
8、齐读课文3-5节。
四、“活用”语言,深化领悟。
1、根据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或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以“向您致敬,我心中的勇士!”或“这一幕,永远铭刻我心中”为开头,说一段话。
2、总结语:
中国登山队的队员,为了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世界第一高峰,凭着顽强的毅力,历经千险万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征服了世界第一高峰。他们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意志和毅力将永远在我们中间传诵,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拼搏。
作业
设计
(布置)2、写出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此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
二、扩展题:
1、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这儿空气十分稀薄,。
罗丹雕塑女像时十分投入,。
爸爸从不轻易浪费时间,。板


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登第二台阶抠蹬蹲踩攀
登顶咬紧屏住
勇敢顽强协作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2、掌握有关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强化“平分”的概念,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

难点:知道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总数。

教学准备:练习纸和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口算(课堂练习纸第一题)

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1、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思。

……………( ),表示 。

……………( ),表示 。

2、对于相同的整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 ),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 )。

3、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的长度是1米的( ),也就是 )米。

二、基础练习: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涂色部分占总数的( )。

3、小丁丁手中有2个红气球,4个黄气球,3个蓝气球。其中红气球占总数的( )。红气球占黄气球个数的( )。

4、根据下图所给分数,圈一圈:

说方法:

1、数总数

2、再看分母

3、最后看分子

5、填空:

1) 1分米是1米的( )。 1厘米是1米的( )。 1克是1000克的( )。

2)4个是( ); 5个( )是 ; ( )个 是。

三、综合练习:

1)饲养小组养了36只小兔,其中的是灰兔,灰兔有( )只。黑兔有4只,占总数的(-)。剩下的是白兔,白兔有( )只,占总数的(-)。黑兔占灰兔的(-)。

2)一叠手工纸,红色的有27张,占,这叠手工纸共有( )张。是兰色手工纸,有( )张。

四、拓展练习:

1)45个◎的是( )个◎; 32个※的( - )是8个※。

2)在( )里填上>、<或=:

1( ) ( ) ( )

( ) ( )1 ( )

( )

五、检测目标练习:

1 填空:分数的分母表示被平均分成的(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 )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 )大的比分子小的分数要大。

2 按分数圈一圈

七、板书设计:

分数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教后记:

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字词语(沪教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字词语(沪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三年级第二学期四字词语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pòbùjídàijíxiángrúyìshīqínghuàyì

()()()

xiǎoxīnyìyìxìnggāocǎilièlǜcǎocóngshēng

()()()

wàngérquèbùzácǎocóngshēngmēnshēngbùxiǎng

()()()

yìběnzhèngjīngliángshīyìyǒuchéngmòbùyǔ

()()()

rúyuànyǐchángfēnfāngpūbídàyǔrúzhù

()()()

qǐsǐhuíshēngsǐérfùshēngchuítóusàngqì

()()()

xiōngyǒuchéngzhúdéyìyángyángmùdèngkǒudāi

()()()

zhuǎnbàiwéishèngwánbìguīzhàoxìnyǐwéizhēn

()()()

lǐzhíqìzhuàngqízhēnyìbǎocuīrénlèixià

()()()

hèhèyǒumíngqīnshēnggǔròubēixǐjiāojí

()()()

wújiākěguīyíwàngwújìcànlànduómù

()()()

língjīyídòngbùzhīsuǒcuòxiàoróngkějū

()()()

yòuliányòuàixīnjíhuǒliǎohuǐhènjiāojiā

()()()

búshèngqífánpíngānwúshìyūdìngsúchéng

()()()

xīngfēngzuòlàngjìbùrúrénqióngzhuībùshě

()()()

bùyìérfēibìbōwànqǐngwúyǐngwúzōng

()()()

jīngyíngtìtòuzàoxíngqíyìxuànlìduómù

()()()

yíluèérguòjīngtànbùyǐwǔxīnghóngqí

()()()

wēirányìlìjǔshìwénmíngmótiāndàshà

()()()

héngqīshùbāzhāoshēngmùsǐxǔxǔrúshēng

()()()

xìjiáomànyàncèngláicèngqùjiājiāhùhù

()()()

zīzībújuànyáoyáolǐngxiānzhǎngshēngléidòng

()()()

bùqūbùnáobújìngérzǒuyòudǒuyòuhuá

()()()

zhǎndīngjiétiěguǒshíléiléicōnghuìguòrén

()()()

chángshēngbùlǎoyánniányìshòuqìnrénxīnpí

()()()

xiǎoqiǎolínglóngnòngxūzuòjiǎbùyóuzìzhǔ

()()()

mǎnliǎnzhìqìyǐchuāngérzuòdiānláidǎoqù

()()()

jìyìyóuxīnpíbèibùkān

()()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网上呼救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网上呼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网”和“救”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把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和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经过,以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4了解网络传递信息速度快,波及面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救援人员的真情、爱心使苏珊在短时间内得救。

教学过程:

一、猜字激趣,揭示课题:

1学习“网”字。

●出示象形字:网猜猜象形字,说出理由

●古人的象形字通常用画来表达事物,演变到小篆字的笔画更漂亮,而新宋体更简洁,这里的撇点撇点就像网里纵横交错的网格,古时候,人们用网来捕鱼,这就是渔网。

出示:渔网注意渔网的渔是有三点水的

2联系生活积累“网”字组成的赐予。

●线织成的网?你还看到过什么?

●出示:网兜球网蜘蛛网

3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网,那是什么网?

出示:互联网

4现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说说看吗?

5揭示课题

●有人在危急的时刻,还能在网上呼救

板书:网上呼救

6理解“呼救”的意思

●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解释一下呼救吗?

板书:求救

“网”是什么?象形文字用图画的形式赋予了“网”的含义,纵横交错,相互交织。生活中有实体的网,还有无形的网。互联网,网罗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诠释,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维系了起来。

二、默读思考,整体感知:

1谁在网上呼救?谁组织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后得救了吗?

板书:救援得救

2开火车轮读课文,反馈预习,读准生字读音。

指名回答1:板书苏珊

三、深入学习,理解苏珊要在网上呼救的原因

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

●通常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呼救?

●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一节写了苏珊只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

2、精读课文的第三节

●指名读思考: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理由?

理由(1)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

理由(2)电话无法拿到

3、引读第3节

因为苏珊突然之间……,她想求人帮忙,然而……,她想拨打急救电话,可是因为……,她唯一能够借助的就是网络,不知她的呼救是否会有人收到,但抱着一丝希望,她……。此时,将近六点,屏幕上出现了一行黑体字:

●出示:我不能动,呼吸困难,请帮助我,苏珊。

四、研读课文,感受互联网快捷的特点。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师:麦克无意中收到了苏珊在网上的呼救,

●出示:一天下午,麦克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学生读句)

●他是如何进行救援的呢?

根据回答出示:将近六点六点十分十分钟后六点三十分

2、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互联网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

出示媒体:芬兰是位于北欧地区的一个发达国家,而美国是位于北美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两国之间如果使用飞机组织救援,至少要九个小时,而现在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可见网络缩短了救援时间,使救援行动变得快而及时。

板书:快及时

●再次配合读,感受网络的快捷。

五、重点感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1、在这短短的半小时里,人们是怎样组织救援工作的?

●再次默读课文,借助填空说一说(同座互说):

一天下午,()男孩麦克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

将近六点,麦克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来自()的女孩苏珊的呼救。

六点十分,麦克拨通了()的电话。那里的工作人员一边和()联系,一边向麦克询问苏珊的详细地址。

十分钟后,()和()取得了联系。

六点三十分,()的苏珊得救了。

2、集体交流。

●从填写的内容中又读懂些什么?

板书:麦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芬兰紧急救援中心

(师随机点拨:芬兰的有关方面应该哪方面?——板书:芬兰紧急救援中心)

指导读好——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芬兰紧急救援中心两个长词语。

3、听录音,补充麦克与美国救援中心联系的对话录音。

●我们来听听麦克是怎样和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联系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4、借助“一边……一边……”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感受救援人员的爱心。

●我们来看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是如何工作的?

指名读第五节

引读:美国紧急救援中心一边……一边……。

你从一边一边中看出些什么?

(为什么两件事情可以同时做呢?为什么要两件事情同时做呢?)

(老师问,让学生自己谈读了这句后的感受)

再读句。

板书:热心

●麦克为救援苏珊做了些什么?

默读课文的5-8节

出示:挺住!我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

读句体会麦克给予苏珊的鼓励。

试着用一边……一边……完成练习

并列句式“一边……一边……”是本课中知识技能学习的要点,但学习离不开文本,作者用这样的句式是为了帮助他表达时间的紧迫,人们抓紧一分一秒去挽救苏珊的生命。所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所表达的情感。

●你从中看出麦克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爱心

●迁移练习,感受芬兰有关方面的爱心救援。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又是如何与芬兰有关方面联系的呢?以录音为例,同桌用对话的形式演一演。

●引读:因为麦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芬兰有关方面得到消息后立刻组织了救援。在这么多人热心人的帮助下,苏珊得救了!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引读全文,感受人间的真情。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的神奇魅力。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的美国男孩麦克收到了来自芬兰女孩苏珊的呼救……,苏珊选择网上呼救是因为当时……,接到呼救信号后,麦克立即行动,你们听,六点十分……,麦克在网上询问苏珊的时候,苏珊已经快支持不住了,麦克鼓励苏珊……,是众人的关心,热情相助给了苏珊力量,她用尽最后的力气打出了地址。十分钟后……,六点三十分……。苏珊最终得救不仅借助于网络传递信息的快捷,更重要的是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给予她的爱心,关切、鼓励让她的生命有了希望,让网络使我们的心相近,情相连,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2课后作业,练习正确运用引号、冒号。

●对话的形式多种多样,今天的作业是请你为这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出示: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接通了芬兰有关方面的电话是芬兰紧急救援中心吗是芬兰紧急救援中心回答道

你们这里有一名叫苏珊的女孩呼吸困难生命垂危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着急地说希望你们尽快组织救援

芬兰紧急救援中心继续系询问道你们知道苏珊的详细地址吗

芬兰西贝柳斯学院图书馆

好马上到

请尽快谢谢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

P59--61

教学目标:

1、 知道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

2、 会描绘平面图形的周长。

3、 能推导并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 培养学生归纳和推导公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周长的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自己买过衣服或裤子吗?

生:没有。

生:和爸爸妈妈一起买的。

师:我们的好伙伴小胖约了小丁丁陪他去买裤子,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媒体演示:裤子太大了)

师:如果你是小丁丁,会和小胖说什么?

生:再换一条小点的试试。

生:这样太麻烦了,先要量一量自己的腰围。

师:你能向小朋友解释一下什么是腰围吗?

生:腰围就是腰这里的周长。

师:谁想来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呢?

生边演示,边说明:从一端绕腰部一周的长度,就是腰围。

师:刚才同学还提到一个词,就是周长。我们平时说不说腰这里的周长呢?那什么时候才用到周长,周长的概念到底如何?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

二、主体探究

1、 周长的概念

媒体演示

师:你知道小青虫爬的一周是桑叶的什么吗?

生:桑叶的边长

生:桑叶的周长

师:对了,从桑叶的一端开始沿着它的叶边一周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

那你说说我们在描叶子的周长时要注意什么?

生:要把叶柄也描进去,它也是叶子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叶子,描描它们的周长。

生操作。

师:除了树叶以外,看看我们的教室里,你想知道哪些物体的周长吗?

生:桌子、黑板、椅子……

生:周长是指平面图形的,应该说桌子桌面的周长。

小结: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师:你知道周长的单位是什么?

生:是长度单位。

师:刚才同学们举例的黑板、桌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长方形和正方形公式推导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

(1)计算以上两个图形的周长

图A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图B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

(2)猜测

长方形的周长和_____________有关,正方形的周长和_____________有关。

(3)证明你的猜测

(4)结论

长方形周长=_____________,正方形周长=_____________。

三、练习阶段

1、测量有关数据,并计算。

讨论:需要测量哪些边长?

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转换成长方形,测量出其长和宽。

比较:(2)、(3)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相同但是面积不同,面积指的是图形的大小,而周长指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2、请你自己设计两个图形,面积相同,但是周长不同。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海底世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第六册《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相关海洋的资料、词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谈话。

师:同学们,每当看到电视上放映着优美风景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回答。(尽可能多的让举手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师:那你能说说你最想去什么地方?你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

生回答。(注意学生回答时的完整性)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老师也想说说我的想法。愿意给老师一个机会吗?

我最想去海边,看看海边的美丽风光,漫步在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不过我最想到海底去看一看,看看海底世界是不是和我们地面上一样,有花、有草、有动物,你们想知道吗?

2.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师板书,生书空。

(2)齐读课题。(注意“世”的发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提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生字表、字典、问老师同学等方法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A.学生自由读。

B.汇报读。纠正读的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的读音。

C.小老师教读。容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D.“开火车”读。采用比赛的形式,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过渡:同学们读的可真棒,不过这些“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打赢它们吗?

(2)出示词语。

A.自由读。

B.指名读。(找一些平时不太举手的学生,读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C.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吧!

齐读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从正确、流利这两个方面去指导。对一些难句子,长句子教师要重点的指导。

在学生读后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评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设疑。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2.自由读课文。

3.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回答)

4.那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物产又有怎样的丰富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海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进入情境。

1.复习上节课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呀?

生回答。

师:那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异在哪儿,物产又有多丰富吧!想去海底看看吗?那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海底游览一翻。

准备好了吗?

2.导入。

师:现在我们已经一起登上了“远航”号航船。船在蓝天下开始航行了。我们站在甲板上,海风吹起了我们的头发,远处的海面上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海鸟在飞翔,真美呀!嘿,别忙着看美景了。快穿上潜水衣吧,海底那个未知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呢!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在课文的海洋中去阅读,找出最吸引你的地方,然后一起和同学们来分享你的收获吧!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在海底世界发现了什么呢?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1)指名读。

做适当的评价。

(2.)表演,模仿动物的声音。

师:把我们的教室当做海底世界,谁愿意做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分角色表演。(教室里非常安静,几个同学轻声的模仿声音)

师:听,他们模仿的多好呀,就像真的海底世界一样。我想同学们一定也能从读中让别人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声音。

(3.)指导朗读。

练读。

指名读。

过渡:想认识海底世界的动物吗?

2.精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中心句。

介绍了哪些动物的特点?

(2)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动物的特点。如:梭子鱼行动的快,乌贼和章鱼的慢,等等。

(3)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师:这么多的小动物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吧!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介绍给大家。既然喜欢就要介绍好,让大家一起来喜欢它!

生自由练习。

指名介绍。注意介绍出动物的活动特点。

在学生介绍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从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

(4)表演读。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多好呀!我想你们读起来一定也很棒。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读。就是:朱老师起个头。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读到你特别喜欢的小动物的时候就大声的读出你读它的喜爱,还可以做动物。

齐读。

3.精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海底世界还有形态各异的植物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写了哪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3)指导朗读。

4.精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海底世界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哪些资源呢?听老师来读一下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把海底世界的资源用笔画下来。

(1)师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

(3)资料交流: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能源吗?它们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4)指名说。

(5)小结:海底的资源不可计数,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海底的资源了。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5.精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慨?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自由说。

师: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读。

(2)指导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3)齐读。

三.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几种小动物、几种植物和矿产资源。其实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资源被发现了,却因为技术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应用,更可惜的是还有的资源没被发现呢。

你们想探索海底世界吗?希望将来的海底世界能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四.课外延伸。

1.画一副《海底世界》图,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2.课后收集海洋的资料,在班级开一个《我了解的海底世界》主题队会。

3.习作:《未来的海底世界》。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复习(沪教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复习(沪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学生能深入记忆、熟练默写已学过的优秀11篇古诗。

2、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使学生能自主复习古诗。

复习重难点:

1、5——8单元中的优秀古诗6篇。

2、能按要求或提示补上恰当的句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相同作者

1、刘禹锡:《望洞庭》《浪淘沙》

练习:本学期我们学过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有《》、《》

其中《》一诗中把湖面比作一面没有磨试的铜镜,诗句是

;诗中还运用了一句比喻句生动地写出了远望洞庭湖光山色的景象,诗句是《》中诗中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而寄托着对宁静生活憧憬的诗句

2、王昌龄:《采莲曲》《从军行》

练习:其中《》一诗中能体现将士不畏艰险、保卫边疆决心的诗句:;而《》描写了采莲女们的。

二、送别诗

1、《别董大》

2、类似古诗《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描绘景色

1、回顾:

《暮江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浪淘沙》

《望洞庭》

2、诵读

四、其它

五、练习

1、《乐游原》的作者朝,诗中抒发了对世情、对人生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的诗句是:。

2、《暮江吟》的作者朝;一道残阳铺水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诗中描写江面颜色的诗句:

;颜色呈现: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中描写祖国山河壮丽的诗句:

;而整首诗抒发了作者:

诗的作者:朝

4、本学期我们学过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有《》、《》其中《》一诗中能体现将士不畏艰险、保卫边疆决心的诗句:

、;而《》描写了采莲女们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5、《夏日绝句》的作者是朝,提出人生的价值取向的诗句:

6、《望洞庭》唐朝诗人他在诗中把湖面比作一面没有磨试的铜镜

7、《浪淘沙》的作者:朝诗中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

;而寄托着对宁静生活憧憬的诗句

8、《墨梅》的作者:朝诗句:

。其中写出梅花清香之气的是

9、《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朝人称“”其中烘托诗人孤独和寂寞的诗句:;表现诗人孤傲不群性格的诗句:

10《别董大》的作者:朝,它是一首“”,诗中千古名句:

激励友人去奋斗、去拼搏。类似的诗句:

11、本学期我最喜欢的《》,理由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复习(1)》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复习(1)》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复习(1)》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2、三位数加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

3、乘加、减乘、除加等。

4、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掌握巧算方法;通过趣味图形题复习三角形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特点和三角形的计数。

教学策略: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探讨,互相帮助,复习巩固加碱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图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2004年我们中国终于实现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我们的神州五号飞船载着我们中国首位航天英雄杨利伟登上了太空。不久我国又将发射七号,将实现第一太空漫步,同学们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吗?

今天小胖他们也来到了航天基地,准备登月。不过登月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必须克服许多困难。

二、小组合作,讨论复习

1、首先他们碰到的是一组什么样的题呢?观察一下?

不但要仔细计算,更要找一找他们的规律?

820-130= 830-130= 840-130= 850-130=

你先算的是哪一题?他们的规律是什么?

180+320=

190+310=

200+300=

310+290=

先算哪一题简单?你根据怎样的规律?要注意什么?

2、他们通过了一组题后,碰到了第二道难关,这些题需要用巧算来解决,行吗?

440+96+204= 先算什么?

750+165-165= 你怎么想的?

548-296-104= 你怎么算的?

808-799+91= 先算什么简单?

通过巧算,能又快又准确地得到答案。自己试一试。

506+298+94= 先算什么?

112+429+71= 933+295-933= 686+391-486=

3、终于小胖他们来到了火箭底部,看看他们碰到了什么?

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同桌互相帮助一下。画好了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就是沿着一条直线两边完全一样。

4、小胖他们接着来到了火箭的中部,坐登月前的准备,解答出最后两道题就可以登月了。

4×9+5×9 7×3-5×3

=( )×9 =( )×3

=( ) =( )

是几个几加几个几?几个几减几个几?

5、终于小胖他们登上了月球,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开始探索月球上的奥秘。

49-6×7= 1×2×3= 7×8+5=

86-9×9= 2×3×4= 7×8+6=

73-8×9= 3×4×5= 6×9+6=

37-5×7= 4×5×6= 6×9+7=

29-3×8= 5×6×0= 5×7+5=

22-3×6= 5×7+6=

这些题应该用怎样的运算顺序来计算?

交流汇报答案。

第二座环形山上是些什么题?(竖式计算)

竖式计算会碰到些什么问题?(进位和退位)

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退位?怎样进位?怎样退位?

试一试,板演交流。

6、最后他们来到了最后一座环形山上,遇到了三角形的问题。

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 )

钝角三角形有3个钝角。( )

直角三角形中没有锐角。( )

小结:三角形中最少有( )个锐角。

动动小脑筋: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三、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上学期的知识,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课后测试练习:

367+124+276 328+289+172 535-296-135 778-219-289

18×6 8×5+3×8 54-7×7 6×5×2

竖式练习:763+238= 1203-678=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古诗名言总汇(沪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327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