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能力训练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能力训练,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实用类】
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依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
不同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不加区别的消灭一切除作物和动物以外的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然而,随着文化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至于生物多样的保护成了一纸空文。
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另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化肥的滥用。人类在使用化肥时关注的仅是作物本身,对使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即使了解,也往往是不加理会。化肥的使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存活是一个重大威胁,而这又会导致其它众多生物生存压力。加上过量化肥对水体的污染,还会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然而,在文化辐合趋同的背景下,这些对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威胁却无法得到缓解与消除。工业文明的食物生物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被不加区别地大范围推广,这同样会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为了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当拥有尽可能多的食物来源渠道和食物生产办法,以便分散对不同生物物种的生存压力。要使食物生产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同样需要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因此,文化的辐合趋同本身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负面效应,维护生物多样性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而无法落到实处。
1.对体现“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物种不公正是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
B.在物种数量上,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远远少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人类社会对待不同物种或厌恶、或漠视、或偏爱,且无视其原生特性。
D.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调节控制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2.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食物来源集中对于较少的生物物种,食品结构相对单一。
B.农田化进程愈演愈烈,作物种植、牲畜饲养单一化。
C.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日趋单一化,如作物保护措施单一。
D.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3.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文化辐合趋同对人类生态安全的威胁
B.文化辐合趋同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C.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生命体系的延续与民族文化的辐合趋同之间存在冲突。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之所以成为一纸空文,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以及人类的漠视。
C.文化的辐合趋同意味着对地球生命体系的破坏,它对人类弊大于利。
D.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客观要求。
二.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十七、八、九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那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掦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2、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3、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三.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住夺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客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三岁时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中援世界文化遗产。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不能超过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的肯定和保护。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四.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到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下面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光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五.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2.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3.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六.(12分,每小题3分)
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
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
1.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A.人类大脑的特征 B.对称性
C.分辨左右的意义D.不对称性
2.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
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
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
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
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
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千草之间也诀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
4.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
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
七.梦碎雅典杨明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路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扩展阅读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能力训练三】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能力训练三】”,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0-2011学年度学校暑期名师大讲堂调研
高三语文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贝壳/金蝉脱壳铜臭/遗臭万年攒射/人头攒动
B.创伤/予以重创伺候/窥伺时机数落/数见不鲜
C.偏裨/大有裨益呜咽/狼吞虎咽吭声/引吭高歌
D.沉疴/百舸争流饶恕/骁勇善战伛偻/衣衫褴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号称是马云、王菲、李亚鹏等三万精英人士师父的神奇道人李一,随着吹捧者的纷纷撇清或缄默,正成为一个声誉上的“破落户”而陷入讨伐之中。
C.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D.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誉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4分)
泥石流是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山体塌滑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急速奔泻的粘稠浆体。
四个关键短语:,,,。
4.2010年7月21日,两度奔赴边远山区支教的武汉大学女大学生赵小亭在贵州都匀支教途中穿越崎岖山路时,被突然滚落的山石击中头部,不幸当场遇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赵小亭的QQ空间,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网上祭奠灵堂。请以同龄人的身份在赵小亭的QQ空间留言,表达自己的哀悼、赞颂和追思之情。要求使用排比手法,50字以内。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①,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啖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有删改)
注释①糗糒,干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查遂携归,饵之饵:给……吃。
 B.逆诸大门之外逆:背对着。
 C.众妪捉袖整衿讫讫:完毕。
 D.稽婢仆姓名已稽:查考。
6.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3分)
①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②十年之别,颇复忆念③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④而后朝拜,如觐君父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⑥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A.①②④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
8.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⑵长桥卧波,?复道行空,?,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⑶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礼记经解》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黄河一掬余光中
①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我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这是临别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一路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③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④我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于是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⑤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⑥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⑦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他的情人灵箫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⑧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看到女儿也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⑨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有删改)
11.第二段中介绍“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从全文结构来看有什么作用?(4分)
12.结合全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4分)
(1)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2)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13.本文第③段和第⑤段分别写出了黄河怎样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又有何不同?请概括回答。(6分)
14.探究作者将名片投入黄河这一举动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冯骥才
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给人一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头感。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于是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做垃圾,去动手清理。相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
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园。
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就这样,遗址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
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来的浅薄与苍白——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
(写于2010年6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5.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6分)

16.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6分)

17.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6分)

七、作文题(70分)
18.好高骛远,往往事与愿违;过于低调,可能失去机遇;一味拿来,往往到处碰壁。
请以“适合就好”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述类】

一.创新与想象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
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厂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
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二.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叹,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1.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
2.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当前电视文化席卷天下,作者及时介绍电视文化批判理论,对沉溺于电视娱乐文化潮流中的人当头棒喝,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B.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论述两种文化时作者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使文章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C.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是因为娱乐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电视上的一切都必须。以娱乐方式表现出来,电视垄断了一切,“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
D.本文多用“不在于……,而在于……”、“再也不可能有……”等句式和“无可辩驳”、“决不会”等词语,从而使文章富于严正直率的论辩色彩。
E.文章开头巧借书名发出“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喝问”,峭拔警心,以“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结尾,巧妙点题,而“诅咒”一词更是振聋发聩。

三.《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吕叔湘
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1.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
 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
 ①__②__③__④
2.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
第一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
3.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40字,注意语句的连贯)
第一点错误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14字,注意语句的连贯)
答:实际上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只写字母即可)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与直觉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夕卜,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本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3、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
4、“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题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够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六.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包豪斯”是一所由工艺学校和艺术学校合并而成的艺术设计学校。二十世纪初成立与德国魏玛。
(2),包豪斯这个名字有些特别。德文“Bau”指建造和建设。“haus”的意思很多,可指房屋、住房、家、家园,也可指世家、企业、公司、商号等等。创建者为学校取名为“包豪斯”,有“建设者之家“的意思,以区别于学院式的教育机构。
(3),学校的名称特别,来就学的人也与众不同。招收的学生有从战场上回来的,有工匠,有流浪汉,有失业者。年龄从17岁到40岁都有,约三分之一是女性。当然,更特别的还是学制和学习内容。
(4),学校的创建者认为:必须形成一个新的设计学派在影响本国的工业界,否则一个艺术家就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学校设立了纺织、陶瓷、金工、玻璃等科目。学生进校后先学半年初步课程,然后一面学习理论课,一面在车间中学习手工艺,三年以后考试合格,可以取得“匠师”资格。学校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在设计中注重实用需求,屏弃虚浮奢华;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与色彩,反对附加的修饰与包装。他们注重发挥结果本身的形式美,采用不对称的构图法,灵活多样、造型简洁。他们的造型艺术风格被称为“包豪斯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建筑中,也体现在器皿、家具、灯具、织物等物品的设计上,家具中的钢管与椅子就是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5),有人以为“包豪斯”的成就在于创立了现代艺术教育和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创建者的目标,是要彻底摧毁传统发关于艺术的“神话”,这是包豪斯理念中最具革命性的核心。包豪斯所尝试的,是把艺术从贵族和富人的高堂华厦中、从艺术的“神坛”上解放出来。他要让艺术家变成这样一种人,即能用他的灵感和技巧为千千万万人塑造美、营造舒适生活的工作者,换句话说,在包豪斯的观念中,艺术家的任务是让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平凡的工人、农民、小职员,都过上“人”所应该有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生活的尊严。因此,包豪斯人不认为替普通人设计水杯之类的日常用品是雕虫小技,相反,他们把这类事看着是一项庄严的事业。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建立现代艺术教育的基础。其目的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提高生活的质量与水平。在他们看来,现代的艺术家,应该以米开朗基罗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的力气,来设计一个水杯。他的任务,是要在一个普通的水杯上探索和体现美的极致,让美贯穿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每一个平凡细节当中。包豪斯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这样的理念。师生们纷纷走上社会,他们的设计成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包豪斯的成功证明了:艺术的成功并不只是关乎造型、关乎设计,实际上,他还关乎信念、关乎社会。
(6),当然,任何像包豪斯这样大胆的革新行为,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误解和攻击是不可避免的。二战爆发前,它被迫关闭了。但被查封的是有形的包豪斯,而无形的包豪斯。即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是无人能够查封的。时至进日,包豪斯的影响随处可见,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观念。这就是艺术,它不依靠权势与奢华,却往往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更长久的印记。
1、以下是对“包豪斯”的介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原本是一所工艺学校B、最初是建设者的宿舍
C、由学校的创建者命名D、不是一所正规的学校
2、与传统的经院式学校相比,包豪斯的学生大多来自于。
3、根据第(4)段,概括包豪斯的相关情况:
(1),主要学习内容:艺术理论与
(2),设计对象:建筑物与
(3),作品主要特点:、
4、第(5)段中“神话”在文中的含义是:
5、包豪斯艺术能“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更长久的印记。”是因为
(1)
(2)
(3)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写作三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写作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例11】(2008山东卷)
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自命题作文,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思路点拨】
此题需先弄清题目的含义。“春来草自青”出自佛语,有“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之意蕴,也有“秋来黄叶落,春来草自青”之内涵。佛语中,此句有崇尚自然,领悟自然,而后豁然开朗的意思。由题可以看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有了解自然,利用其规律。这和高中政治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述是相配合的。具备了以上认识,这篇话题作文就明朗起来,考生可以将话题发散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时事,谈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例如汶川大地震的突然而致。但不可只停留在此点上,通过全国人民对汶川地震的关注,各种英雄人物事迹的介绍,来说明在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下,我们必定能战胜灾害,这也是一种“春来草自青”的意义。
2.结合自身谈感悟,例如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对童年的怀念。那些迷茫和伤感都是暂时的。通过各种事例来展现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憧憬。毕竟人的成长是不可抗拒的。此类文切忌空洞乏味的抒情,需以事件切入。
3.通过某些自然景色来抒发积极向上,崇尚自然的感悟,转化写景文,以物言志。
4.如果有阅读积累较多的考生,还可以就“春来草自青”的意义写一篇议论文,直接阐述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本话题的发散空间很大,但务必注意挖掘其内在的含义,并结合自身实际渗透进作文的内容之中。
【立意角度】
1.功到自然成。
2.尊重成长规律,不苛求。
3.坚持,不放弃。
4.事物发展总要经历磨难
5.信心。
6.心中有希望。
7.好的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0.爱的回报。
【高分作文】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我要抬头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注)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编者注:《世说新语文学》云:“魏朝封晋文王(司马昭)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文题中的“对”应作“劝”。
【阅卷评点】
本文的立意可以说是在众多考生之上,并且富有哲学意味,很有些高屋建瓴、洞若观火的意味,同时该考生又紧紧切合材料,谈论的论点完全是由材料引申而出,并且文章中不仅分析了二者的关系,还进一步谈到了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更为难得的是,该考生选取的事例,古今中外,但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堆砌,完全是不着痕迹的分析,特别是选取的阮籍和嵇康的例子是非常贴切的,可以看出该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很丰富。这篇作文行文颇具文采,用语言简意赅,而且卷面整洁,写作基本功很扎实。

【例12】(2008上海卷)
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思路点拨】
在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中,我认为上海卷命题是最好的(2004年的“忙”、2005年的“当今文化生活对自己的影响”、2006年的“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生活化味道浓厚,又符合上海的地域特色。2008年的上海卷高考作文试题也是一道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同时又与2008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关--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等,这些事件都是一个群体性的事件,需要全体国人的共同参与。这些事件也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将平凡与不平凡的“他们”,凝聚在一个焦点上。在这些灾难面前,所有的中国人,组成了一个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你”(他们)。正是在这一系列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用各自的光芒贡献着温暖、坚强、感动。所以,与这些灾难有关的表现“他们”奉献、感动的素材都可以运用。在写作时,因为本试题有一个简短的导引(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写作此文时,除了可以考虑前面提到的一系列事件及素材外,还可以就我们这一代如何学会关注、关心他人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而这样思考就涉及到我们成长中如何处世、如何与人为善等方面的主题了。只要根据提示理解文章,确定主题,应该说,本试题极易写好。
【立意角度】
“他人”必须是一个群体,具有某种共性。
【满分作文】
他们

当我看到“他们”二字时,我的心中确实有些感慨。是啊!作为80、90后的我们,通常以“自我的个性追求”作为我们这代人的代名词。在我们发扬个性的同时,却让“我们”与“他们”逐渐远去。当我们张扬个性的同时,是否能去看前辈们身上的闪光点呢?这不仅是“我们”与“他们”,更是“我们这一代”与“他们这一代”。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当80、90后的我们在网上不负责任地随意留帖,当我们不顾他人目光,在发型上大做文章,当我们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之时,“集体”的概念正在我们脑海中缺失。而这些缺失的部分却能让我们从他们60、50甚至更早一辈的人身上发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换来的是让集体少流一点血;邱少云甘忍被火烧,为的是不让集体被暴露;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的是让五星红旗插在上甘岭……一个个沉重的事例在给我们上着生动的一课。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勇敢无畏的品质,当我们在学农之际大发牢骚之时,确实应为我们感到可笑。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从小衣食无忧,在父母眼中我们是至宝。我们这代人也是不幸的,在蜜罐中泡大却让我们经不起世事。回看“他们”,在一贫如洗的新中国,用自己的双手硬生生地开创出一片新天地。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过:“在我最困难之时,我想到过死。但我不能死,因为死等于失败。我不知怎么给成功下定义。但我可以给失败作注解:放弃就是失败。”是啊!如今的我们在遇到挫折之际,父母总成为我们诉苦的对象,我们缺少的便是“他们”坚持不懈勇敢无畏的精神。
当然在他们身上也有不如我们的地方,在思维上他们较为保守,在活力上他们不如我们精力充沛。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迟早会被我们的地位所取代。
社会的完善需要健全的思考而不是某一偏激的思路。个性的张扬是我们的优点也可能成为我们的缺点。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与他们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继承与发扬的交融。
当如今我面临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时,对我的品质也需要审视。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要虚心纳言,继承传扬前辈身上的人格亮点,成为自我完善的一枚砝码。
【阅卷评点】
作文的本质是“我有话要说”。作文的首要技巧是“借题目讲自己要说的话”。
作者开首“是啊”既顺应了题目,又引出主旨:如何去看看前辈身上的闪光点。因是久积心中的思考,故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用两段揭示前辈身上的两个优秀品质,阐述了两代人所以有差异的原因。
作文是要讲些技巧的,既不能在比照后简单肯定和否定,要辩证说理,注意分析“80后”的优点,让青年一代更自信也更清醒;也要明确写作目的的体现:激励青年一代自我完善后去取代历史舞台上的前辈,画龙点睛。

【例13】(2008辽宁卷)
最近有一则调查青年人的价值观:调查在车上让坐的行为,有26%的青年人表示难以评定;对于在公共场合上大声喧哗的事情,有28%的考生表示难以评定;对于随地吐痰的问题,有25%青年人人不发表评价;对于闯红灯的行为,有19%的表示难以评定。对此,有的人认为青少年现在价值观模糊甚至错误,有的人认为青少年的价值观还很健康很阳光,有的人认为青年人之所以不发表评价是因为他们思想多元化,个性化。
请围绕材料自选角度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立意角度】
1.青年人应有正确的价值观。
2.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
3.道德观与价值观。
【满分作文】

难以评价,还是不明是非
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显示,针对“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过马路闯红灯”、“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诚实意味着吃亏”等五种明显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人表示“难以评价”。其比例高者达33.8%,低者也占15.2%,真令人大跌眼镜。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部分年轻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价值观上出了什么问题?说什么“难以评价”?分明是对错不分、是非不明、美丑不辨!五种现象,明显失德失范,一目了然,怎么就“难以评价”?不排除极少数受调查者不太严肃或故意显酷,但这至少说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存在谬误甚至扭曲。
可以说,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公共汽车上占座、抢座、不让座,过马路闯红灯,这些都是国人饱受诟病的“恶习”,据说在国际上影响都很是恶劣。比如说,一个很大的法式餐厅,非常安静,放着优美的音乐,很多人在进餐,都在轻声细语地交谈。但只要有中国游客一进去,立即就会产生爆炸性效果——肆意喧哗,吵声震天,很快成为众人怒目的焦点。他们每到一处不排队,乱拍照,上车抢座,下车抢路……让外国人满脸鄙夷。前段时间国家旅游局还专门为此颁布文件,意图减少和杜绝此类有辱人格国格的言行,重塑中国人泱泱大国文明公民的国际形象。
这种种恶习真的难以评价么?也许他们从来就没有觉得有什么过错吧?不正是错误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观念使然么?
至于“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诚实则意味着吃亏”,现成的例子太多了!考场作弊,花样翻新;商业欺诈,屡见不鲜;其根源不仍是人们内心深处错误甚至阴暗的观念么?
更有甚者。一对自称“90后贱女孩包包与阿紫”的双胞胎姐妹日前开博,撰文撒泼、轻贱父母、辱骂师长、言行出位,以赤裸挑逗的语言炫耀她们周旋酒场征服男人的战果,颠覆传统,挑战着人们的承受神经和道德底线。结果竟是二贱女俨然成了网络红星,其博客不足半月即荣升“中国第一博”。其第一篇博文《写给我爹的一封信》,两天点击超200万,五天内总点击量超千万,赚足了眼球,也丢尽了人格和脸面。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心虚气短,反理直气壮;孽根何在?病源在哪?还不是俩“贱女孩”是非不明、妍媸不辨,价值观出了问题?
我听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又听说,要毁一个国家,先毁它的青年;要毁它的青年,先毁他的观念!迷途者、年轻人,醒醒吧!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啊!
【阅卷评点】
这是一篇标准的给材料作文,通篇按照“引、提、联、议、结”五步要诀构思成文,实用有效,操作性强。开头概括性地援引材料,以作为立论的依据或评论的对象。次段接着用一连串的设问、反问来提炼观点,明确主旨。第三段开始围绕中心论点,联系生活实际,另举实例,展开议论;每例后均佐以适当评析,使之充分地证明观点。结尾收束全文,发出劝诫,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全文言之有物,言而有序,观点恰切,材料丰富,论证翔实,结构严谨,语言朴素有力,文体特征鲜明。“90后贱女孩包包与阿紫”一例,新鲜“时尚”,可获发展层级加分。

坚守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
某杂志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报告,其中的一些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过马路闯红灯”,“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诚实意味着吃亏”等明显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表示“难以评价”。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这正是我们当中一部分同龄人对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的认识模糊甚至错误所致,正说明他们没能坚守住心中的道德律。
不得不承认,有些青少年,在花花绿绿、充满诱惑的现实生活中,丧失了心灵的纯洁、放弃了道德的底线,最终迷失自我、走向罪恶。原因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守住心中的道德律。比如网上那对最近迅速窜红的“90后贱女孩”孪生姊妹——包包与阿紫,不就是以恶俗博出位、靠犯贱换成名的典范么?
要知道,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并非取决于其容貌、衣着、金钱、地位等外在的东西,而取决于他的头脑、观念、精神、品格、爱心、气度等综合素质和内在修养,取决于他的躯壳里到底装了一副怎样的灵魂,取决于他是否坚守住了心中的道德律!
197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说:“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将你所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哪怕你会被踢掉牙齿。”德兰修女用自己的一生,将爱心撒向世界,用善良普渡众生,用微笑去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她的善行,她的义举,使她被誉为穷人的圣母,善良的天使,并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女神、天主的化身。这都是因为她始终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次汶川大地震中那么多年轻而伟大的老师和同学,灾难猝临,生死瞬间,不约而同,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舍己救人!他们心中那崇高伟大的道德力量,感天动地、惊鬼泣神,高山仰止,日月同辉!
“不论是黄昏将临,还是晨曦初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正如希腊诗人乔治赛福斯的这首小诗所说,我们青少年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洁白,坚守住自己的芳香,坚守住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阅卷评点】
这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议论文。开头即用康德名言以先声夺人,巧加阐释并引出观点,兼呼应标题,收“凤头”之效。二段紧扣材料,重申主旨,中规中矩。三~六段,联系现实,正反对比,例证、引证交叉并用,“90后贱女孩”双胞胎姊妹包包与阿紫,跟德兰修女、震区英雄师生群像对比鲜明,构成饱满充实的“猪肚”。且每段尾句均紧扣主旨和标题,令全文一线串珠,丝丝入扣,结构分外严谨。结尾巧引希腊诗人乔治赛福斯之《茉莉花》一诗,借以重申观点,发出号召,语言生动有力,意味悠远,可谓“豹尾”。通篇中心突出,思想健康,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文采,材料丰富而新鲜,文体特征鲜明突出。

【例14】(2008宁夏海南卷)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看小鸟飞翔,听小鸟唱歌,他们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俩要好好的养小鸟,养了一个月小鸟长的很好,可朋友说你们残忍的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很不舍地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彩烈的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活动的有好几百人,一声鸣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到花鸟市场老板兴奋的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小鸟的需求量大增,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捉小鸟。”
要求:选项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法国作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写到:西西弗斯被罚推大圆石头上山,推到山上后石头滚下去,因此西西弗斯又得继续推石头上山,这样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从而形成了乖谬的悖论。这里放鸟的前提是大肆捕捉鸟,放鸟是让鸟回归自然,而放鸟之前的大肆捕捉却恰恰违背了这一心愿,因此形成又一悖论。题目虽故事简单,但寓意明显且深刻,着重考察考生思考其中的悖论,观察和分析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贪心商人借机发财?慈善行为有待改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处?让这一黑色幽默式的循环机器停止运转,更好地让鸟儿真正回归自然。同时告诉我们,我们的慈善需要用对地方。
【立意角度】
1.母女的角度:有爱心;爱护动物。
2.放生者角度:被利用的善良;可悲的放生;徒劳的爱;给爱一个真正的出口。
3.花鸟市场老板角度:唯利是图。
4.社会角度:社会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社会中做的无用功;呼吁社会法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满分作文】
思维解读幸福(海南)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忧伤,或积极,或消沉……
从亚当和夏娃的叛逆开始,上帝就创造了人类,赋予人类的不仅仅是血肉的身躯,更是那思维的方式。思维是最敏感,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汩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就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快乐幸福就是改变思维的结晶。可怜的葛朗台,幸福与快乐在他的眼中就是金子,夺走了女儿的梳妆盒,夺走了女儿的幸福,而金子满足了他的占有欲,而幸福也就离他而去。改变思维吧,幸福就在生活的空气里,需要用心去感悟,快乐并不是被踩到脚后跟的破口大骂。因为踩你的人是看重了你的脚,脚被看重,那是多么快乐幸福的事。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让我们为远方的亲人朋友担心着急,然而我们为什么就不想想,或许他在远方生活得很好,快乐着,幸福着,这不是更好吗?
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意味着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占有幸福与快乐。难道你能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再去官场上混一混,转换转换思维方式同流合污,不,那绝非陶君所愿。思维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乐与幸福的主判长。
我们生活,因为我们有思维;我们快乐,更因为我们有思维。正如生活中本没有快乐与幸福,只不过是思维变换的人多了,也就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把握我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吧,因为思维可以解读幸福。
思维方式……快乐幸福……思维方式……
思维解读幸福!
【阅卷评点】
本文除了语言流畅、材料典型等优点外,最难能可贵的是,考生在思辨性上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
“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意味着用阿Q的胜利法来占有幸福与快乐”、“思维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乐与幸福的主判长。”等是不多见的精辟之语,否定了阿Q式的愚人之乐,并以“有的放矢”作为自己的一些见解,虽尚显稚嫩,但也足可见该考生思辨能力高人一筹,较好地理解了材料中D网友的存在价值,体现了“幸人之幸,不幸的人是没有幸福”的观念。

 有创意才够味 (宁夏)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者、文学创作者、政治思想者,无不是以非凡的创造力誉满全球,由此可见,为人为事为文为官,有创意才够味!
曾记得,一位小孩在火车上做实验点燃了车厢,结果被列车长痛打了一顿,但他在任何环境中,仍然坚持不懈地探寻科学;曾记得,一位青年为了人类能从无边的黑暗中走出来,他进行了千百次实验,终于获得成功,并将人类带入了光明的世界。他就是爱迪生,被全世界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
我们不难从他身上寻找到那股驱使他走到成功殿堂的动力,那便是创新的精神,他不满足于人类的现状,勇于创新发明,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像他这样有创意的人生才够味啊!
有两位鞋商同时到一座岛上去找生意,一位商人到岛上后,发现岛上的人不穿鞋,在这里不会有生意的,于是他走了,而另一位商人却留下来研究,他为这里的人不穿鞋而感到奇怪,但不久他便发现,原来这岛上的人脚形与其他人不同,根本没有合穿的鞋。于是他开始设计适合这种脚形的鞋,不久以后,他便赚大钱了。其实,机遇无处不在,成功也随手可及,只是看你能否创新发现而已。善于创新,你会发现遥不可及的东西,便近在咫尺。
于今,当我在学校看见同学们齐心协力制作科技作品时;当我在校外看见能工巧匠的精妙作品时;当我从电视中看见高科技创造的遨游太空中的产品时,我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了人们都已继承了先祖们的创新精神,且已发明光大,硕果累累,这使我无比欣慰和自豪。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否,关键在于本国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在生活中,我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它使我深刻地领悟到:若把国家建设的成功,比作一座大楼,那么,垒成这座大楼的一砖一瓦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若把国家发展的成功比作一条大海,那么汇成这条大海的一点一滴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我们要加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集体、个人,只有创新精神才够味!
真的,我们要记住——
有创意才够味!
【阅卷评点】
立意新颖:作者提出“有创意才够味”,并认为“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不够味的人”,用“味”来组织文章,新颖现代。
层次有序:从科学家爱迪生谈起,再联系当今社会需要创新,需要人才等角度,进行有条不紊的阐发和议论,最后结合个人实际反思人生,层次井然有序。
语言流畅:文章语言流畅清新,不雕饰,不做作,显示出自然的姿态,更具说服力。

【例15】(2008四川卷)
命题作文“坚强”
【思路点拨】
在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应该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考生们写起来应该是有话可说,难度不大。但面对这样一道题目,大多数考生都会把其与汶川大地震联系起来写,所以要写得出彩、写出新意也并非易事。如果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切入点写坚强,切忌空谈、喊口号,要多运用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鲜活感人的素材,以情动人。更高明一点的写法可以将坚强上升到整个国家民族的高度,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民众的表现都让世界称道。“中国加油、汶川挺住”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坚强。
【立意角度】
1.坚强面对灾难。
2.个人要坚强面对,靠自己是关键。
【满分作文】

一步与一生

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神奇。(形象化的描写,把人带入迷离神奇的氛围中。)
我预备沿着这条布满神秘的古道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一束极细的光线从遥远的天际投射过来,抚摩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它闪耀着夺目的光线。
一串串脚印散落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专心去发现一个刻满幸福的出口。(“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点题。)
我渐行渐远,我渐进渐远……
终于,我发现路在此时分成了两个岔口,两扇高大的门摆在面前,它们的上面镌刻着“一步与一生”,苍劲的字体中流淌着布满理性的溪流。
我打开其中一扇门,发现上面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我仔细注视,仿佛时光在这里轮回翻转……
“曾经的庄子从这里走过,为了摆脱一个屈从权势的社会,他推开了这扇门,然后决绝地跨了过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活用课本《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例子,给人以亲切感。)
“曾经的五柳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摒弃官场的丑恶,他驾着破旧的马车从这扇门驶过,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用课本中陶渊明《饮酒》诗) “曾经的东坡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遗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过去,在荒凉的黄州‘倚杖听江声’,任凭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三段均用“曾经的……从这里走过”,引出三个历史人物,句式整洁,富有文采)
我品读着这曾经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谱写成一曲沧桑而漂亮的歌谣。
我又走到另外一个路口仰望另一扇门,它上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刘邦的追兵从这里逃走,忆起昔日的鸿门宴,不禁哀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残忍阴险的秦桧从这里步入罪恶的深渊,杀岳飞,贬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个让人唾弃的一生,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居心叵测的陈水扁从这里走上了分裂国家的道路,嘴角邪恶的笑脸干枯了他丑恶的灵魂。”
(再用三个事例,从反面阐述,与前面的三个事例构成对比)
我不想再读下去,抚摩眼前的这扇门,沧桑而厚重。历史本没有错!错的是他们洞开了本不应该洞开的大门,跨出了他们本不应该跨出的一步!(小结上文)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
【阅卷评点】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首先,语言美丽,富于变化。作者善用比喻,把人生喻为两扇不同的门,这就把人生这一抽象的概念,化为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又如文章前4段,运用描写性语言,把读者带入了幽美的意境之中,起到了开篇即吸引人的作用。在主体部分,作者引入了六个历史人物为材料,但并不嫌繁琐,因为作者将这六个人物的事例分为两组,构成对比,既突出了中心,又有变化。前一组事例,用“曾经的……从这里走过”这一句式引出,具有整饬之美。后一组事例,则用“……从这里……”引出,既整洁,又与前面的一组句式不同,加上内容的区别,使文章整饬中有变化,不显得板滞沉闷,而是富于灵动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于使用从课本中积累的材料,《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第五册)、《饮酒》(第三册)信手拈来,巧妙运用,显示出积累运用语言材料的良好功底。

【考题预测】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以下为切合题意
①做事要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再去做。
②不要盲目信任他人,要善于思考。以下为符合题意
③要信守诺言(讲诚信要看对象)。
④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⑤不要被甜言蜜语所蒙骗。
⑥山羊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以下为基本符合题意
⑦为人要诚实,不要过河拆桥。
⑧不要被利欲驱使。
⑨遇到困难,不要慌张,要等待机会。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类的材料作文题,并且材料中没有主旨句,审题难度比有主旨句或提示语的单则材料更大一些。完成此类作文题目审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多则材料的聚焦点,然后据此将多则材料作文转换成话题作文,进入我们所熟悉的步调。
题干要求我们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材料的含意是什么呢?
材料一叙述的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清晨的公共汽车里人们没有笑容,它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笑容缺失现象的一个缩影;材料二是转述澳洲一位记者对中国笑容缺失现象的大惑不解;材料三是说笑容缺失现象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探讨。由此可见,三则材料的聚焦点是我国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简单的说,就是笑容缺失,并且,这里的笑容专指微笑。转换成话题,可以是笑容缺失或微笑.作文中可能存在着如下几种偏题错误:
一是以表情为话题,范围过大。
表情有喜悦,有悲伤,有愤怒,有惊讶,有恐惧,有严肃,有轻松……三则材料显然只说了代表乐观、喜悦、轻松的笑容;
二是以笑为话题,范围照样过大。
笑有大笑、微笑、苦笑、傻笑、憨笑、假笑、赔笑、冷笑、暗笑、狂笑、奸笑、狞笑、皮笑肉不笑……三则材料中第一则说微笑;第二则说要有惬意的笑,惬意的笑应指微笑,因为其它如大笑都不切合;第三则表述为醉人的笑那也是指微笑,所以三则材料都只说了微笑。
三是以职业微笑为话题,则是明显偏题。
也许有人说微笑体现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可以抨击干部、售票员、护士、教师等对群众、对乘客、对病人、对学生冷若冰霜、缺少热情的现象。其实三则材料不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说笑容缺失的,而是说公共场合人们缺少微笑让人感到压抑,折射了公众普遍存在的在公共交往中对自己封闭和对他人冷漠的心态。所以与原有材料不切合。
当材料作文被转化成话题作文后,相信大家写起来就轻车熟路了。
写记叙文,可以写公共交往中一个微笑的故事,写出生动细节,再现现场情景,刻画人物形象,传递出人物真实细腻的情感或作者的感悟;也可以写几个微笑的片断,夹叙夹议,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
写成议论文,可以围绕话题通过发问开拓思路:微笑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微笑缺失有什么危害?微笑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绽开如花的笑容?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来展开,都可以写成一篇紧扣材料含意的作文。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②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工整。
「审题立意」材料用排比句的形式告诉我们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影响。有这样一种声音,在诉说着爱、责任、良知……而你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
看话题,注意话题中每一个词语。
文体自选,不是不要求文体,而是在表达方式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如果写散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如果写议论文,首先要确立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能够鲜明地亮出观点,正文部分围绕这种声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切忌空发议论。
四、请以你听,多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南京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

「审题立意」
①审题的关键词是听和美二字,听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听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美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美可以是自然的美,可以是社会的关,也可以是生活美的或艺术的美等等。文章重在表达审美享受的过程:即为什么美,美在何处。你显示了文章所要使用的人称,可以具体有所指,也可以泛指,表示了一种共享。整篇文章应表达对所听对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②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故事、教诲、音乐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
③对美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美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美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五、阅读下面材料,以心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赌徒拿着瓦砾去赌时,几乎是逢赌必赢,而当他拿着万两黄金去赌时,却输得一败涂地。
太想打好球的手在颤抖,太想走好钢丝的脚在颤抖,太想赢的心在颤抖。人都有这么一个弱点:当对某一件事过于重视时,心里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焦虑、精力分散等不良反应。这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会使我们的才能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导致我们的失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
「审题立意」许多的失败,看似偶然失手,其实是必然的。一个不能控制自己心态和情绪的人,纵极富才华,在人生的关口处,却注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应将心放宽些,不要惧怕失败,不要总觉得自己输不起。始终保持一颗平和、淡定之心,竭尽全力追求成功,但不要将成功看作自己唯一的归宿,要敢于为失败做一份心理准备。
把心台筑高些,目光放远一些吧。不要过分地看重一次的成败,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不要让目的颤抖断送了我们的成功,以一颗平常心冷静、沉着的迎接挑战,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我们才能不带一丝遗憾,斗志昂扬地继续我们的人生之路。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广东省惠来一中月考试卷)
人生其实需要不断地储蓄。储蓄金钱,储蓄学问,储蓄感情……储蓄人生,就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的东西。
请以储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生命银行广告本银行自创办以来,经营顺利。现为了壮大规模,扩大客户面,新增业务如下:
(1)亲情储蓄本业务为长期永久性储蓄,储蓄项目为父母对子女所倾注的心血。
该项目的收入来源为每个人的父母,且自客户出生日起,即每时每刻拥有此项收入。其表现形式极其多样,如盖被子,喂饭,辅导功课甚至唠叨,打耳光等等。由于内容琐碎,很容易为人所忽视。但是积少成多,这笔收入无疑是每个人最大的一项收入细水长流且源源不断,最为珍贵。

银行新增该项储蓄项目,正是本着积少成多的精神。将这一项最容易被人忽视却最为珍贵的收入存入本银行。到老时每个客户将会发现:原来自己如此富有。
(2)爱情储蓄:本储蓄项目的收益性接近于亲情储蓄,前期多为试验性投资,二十岁左右正式储蓄。
该项目的收入来源要求为每个人的配偶对其所倾注的感情,该收入的表现形式亦极为琐碎,如做饭,洗衣服,铺床养家糊口甚至吵架,回娘家等等,但收入亦极为可观将这笔收入存入本银行,可作为养老金使用,且年岁越长,安全性越大。
注:由于特殊原因,本项目对未成年人有极大风险,二十岁以下请务必三思而后行之。
(3)友情储蓄:与前两项同为本银行新增三大项目之一,该项目亦为长久性储蓄项目,一般情况下利润低于前两种,但关键时刻则收益极高。
该项目的储蓄收入要求为来源于每个人一生中所结交的各种朋友,从穿开裆裤时的一粒糖果到急难之时的一笔资助,都可存入其中。由于该项目的收入来源多种多样且良莠不齐,正直慷慨者有之,居心叵测各怀鬼胎者亦有之。由于本项目亦存在风险,储蓄中的不良成分将直接对客户造成伤害。所以请客户务必慎重梳理其中收入。
除此三大项目外,银行另有知识储蓄,经验教训储蓄等等。请留意其他广告。
银行地址(总行):左肩下三寸胸前直走,肺部旁边心脏左心房最柔软处即是。
(分行):各记忆神经。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冯友兰在他的《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写到: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夫地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我们多数人都生活在功利境界中,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同时我们又在宣传道德模范。你是如何认识功利境界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材料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可以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也可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怀,还可以记叙自己身边的故事;选一个角度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审题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论:
(1)我们生活在功利境界中,就应该做到利己但不损人,最好把功利的考虑与他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做一个生活中的一般好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2)我们生活在功利境界中,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努力向道德模范学习,加强我们自己的道德修养,向道德境界靠拢。
(3)分析功利境界的是与非。
八、作文(江西省南昌二中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有位极具智慧的心理学家,在她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之前,教给她一项诀窍,这项诀窍令她在学习生活中无往不利。他告诉女儿在学校里要多举手,想上厕所时,更是要举手。
小女孩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想上厕所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个举手,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印象自然极为深刻。不论是发问还是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优先让她开口。因为积累了许多优先发言的机会,小女孩在学习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以及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大大超越了其他同学。
读完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以举手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审读话题要以举手的内涵为要。具体如下:
举手是一种动作,一种自信的动作,一种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姿态;举手还是一种方式,是一种主动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向外界展露自己的方式;举手还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心态。举手更是一种行胜于言的主动行动,是一种积极实践的自主活动。举手是向世界举起的敲门砖.选取任何一点,都非常容易成文。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绝对的完美。这就要看我们怎么个活法,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橘子……蔡先生拿到酸的庆幸其大,拿到小的则庆幸其甜。他的做法充满了智慧,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数个这样的橘子,蔡先生的做法对我们来说犹如一剂良药。倘若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万事万物,则我们连一个橘子也拿不到。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算漫长的人生。
立意方面: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这两种为最佳立意。
十、以我就是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立意」
一、命题思路本命题侧重学生表达青春个性的独立与张扬,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时代的气息,是一个学生愿意谈论的话题,更为关键的是本命题贴近新课改关注人的个体的发展要求,与教材方向具有一致性,如与必修一向青春举杯板块(张扬青春、体悟人生)、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培养伟大人格)板块内容都有相关性,符合新教材编写三个向度(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中的人与自我向度。
二、审题要求
(1)应从独立个性、人格方面入手。
(2)写自己更好,如果评论他人的独立个性、人格,反映他人的与众不同,只要较为明确表述出主题意思,也是合乎题意的。
(3)所写个性、人格等,内容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要体现出较高境界。

高考英语第二轮写作专题复习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考英语第二轮写作专题复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省惠民二中高三英语复习之写作学案(十)
高三英语山东惠民县第二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

强化专练
动词+宾语+宾补(n./adj./adv./-ing/-ed/todo)
一填空
1.Wethepopsinger.我们希望这位歌手成功。
2.Hemehimafter10o’clock.他叫我十点后别给他打电话。
3.Herfatherherdrawingafterschool.他父亲让他放学后学画画。
4.WhenIcamein,Ihimaletter.我进来时,发现他正在写信。
5.HespokesimpleEnglishinordertohimself.为了让他自己被理解他说简单的英语。
6.Mybikeisbroken,I’llittomorrow.我的自行车坏了,我明天去修。
7.Weworkhardtoourcountry.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使我们国家更强。
二翻译句子
1这个消息使她高兴。

2她叫我把窗户打开。

3我们选这位年轻人当我们经理。

4我们认为数学不容易学。

5我认为本月内完成这项工作有困难。

6。我的自行车坏了,我要请人修。

7我发觉有许多人站在学校大门口。

8我的朋友鼓励我学好英语。

9.老板让工人们一天工作12小时。

10.我们进去时发现他被绑在椅子上。(find)

11.做游戏时,有些孩子闭上眼睛。(keep)

12.我们选刘雷当主席。

13.他昨天理了发。

高级句子结构
利用以下各招可给句子添色,让句子靓起来。
1.使用强调句。
用do,does,did强调一般时态的谓语动词;用itis...that...强调谓语之外的各种句子成分。
2.使用倒装句。
OnlyinthiswaycanwelearnEnglishwell.只有用这种方法我们才可以学好英语。
3.使用with的复合结构。如:
Withthenoisegoingon,Icouldn’tgoonstudying.由于那噪音的持续,我无法继续学习。
4.使用非谓语动词。
Locatedatthesouthwestcornerofourschool,thebotanicalgardenhasanareaof1000squaremetres.校园西南角/面积1000平方米。
5.恰当使用被动句。
Aboveall,somethingmustbedonetostoppolluting.最重要的是,必须釆取某些措施来阻止污染。
6.使用各类从句,如使用“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There’remanykindsofteainChina,ofwhichLongjingTeaisfamousallovertheworld.中国的茶叶有很多种,其中龙井茶是世界著名的。
7.“数词+名词”改用“asmanyas+数词+名词”。
Agreatnumberofbuildingsweredestroyed,leavingasmanyas10,000,000peoplehomeless.请多房屋被摧毁,使多达千万的人失去家园。
8.使用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Whatsurprisedmegreatlywastofindshewassuchafineswimmer.使我大为吃惊的是,我发现她竟是一位优秀的游泳选手。
9.适当使用插入语。如Iguess,Ithink,Ibelieve,however,inmyopinion,inotherwords,thatistosay,generallyspeaking,believeitornot,totellyouthetruth,tobehonest,asweknow,what’sworse等。
即时练习
使用上述润色技巧,合并或改写下列句子。
1.IrealizedtheimportanceofEnglishwhenIenteredseniorhighschool.(强调句)

2.Wecanliveahappylifeonlybythismeans.(倒装)

3.Hefellasleep.Thelightswerestillon.(with结构)

4.WhenIheardthat,Iwasmuchmoved.(非谓语动词)

5.Theycarriedoutasurveyamong260students.(被动语态)

6.Theywerefacedwithmanyproblems.Theydidn’tloseheart.(非谓语动词)

7.Itwasgettingdark.Anditbegantorain.(插入语)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008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