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学案北师大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学案北师大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学案北师大版

课题
租船
计划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力目标
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情感目标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有余数除法问题”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
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同学们踊跃发言
2分
探究
玩中学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其次,在小组内交流。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3、摆一摆,说一说。
通过摆一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怎样分配合理?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
学生唱所欲言,有多种不同的思路。
1、21÷4=5(条)…1(人)
5+1=6(条)
2、4×5=20(人)
5+1=(6条)
15分
巩固与拓展
1、试一试。
继续通过应用,使学生理解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
每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独立列式解答。
讨论:通过以上对“租船”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或体会?
2、练习:书第6页1—5题
10÷3=3(时)…1(元)
最多划3时,因为余下的1元就不够再划1时了。
10分
总结
有余数除法问题很有趣,有时余数可以舍去,最后结果就是商;有时余数还可以考虑进来,最后结果应该是商+1,要根据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决定。
学生说本节课的感想
3分
板书设计
租船jAb88.cOm

精选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派车》学案北师大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派车》学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派车》学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派车”这个问题。

板书:派车

二、探索新知

1、先让学生观察本题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

(1)可以怎样派车?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

(1)派4辆面包车;

(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

(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

(5)派9辆小汽车。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小题的解决方法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派4辆面包车;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形式呈现答案。

三、巩固练习

第9页“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学案北师大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学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学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

2、学具: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里最大能填几?

3×()<258×()<367×()<29()×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64÷8=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3、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学案北师大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学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学案北师大版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
课题
分草莓
计划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商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估算、猜测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估算与灵活试商。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
2分
探究
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1.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
(4)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学中做
(4)进行检验
1、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余数小于除数。
2、商与除数的积再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对话平台、玩中学
学生独立探索,试着列出竖式。
15分
巩固与拓展
1.试一试。
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
2.练一练。
(1)完成第6页的第1题。
(2)完成第6页的第2题。
(3)完成第6页的第3、4、5题。
学生认真练习
13分
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试商的时候,要利用乘法口诀快速思考,与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小于被除数的数,就是商。
5分
板书设计
分草莓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学案北师大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学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学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帮小熊分了苹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分的吗?今天小熊又要请客了,它家里只有14个橘子,它想每盘放4个,可不知道放几盘,你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有余数的除法及其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试着自己列竖式后,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因为有除法算式做引导,估计学生不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直接拿来当作下一环节的样本,解决余数不大于除数。然后教师做小结。

2、完成“试一试”,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用竖式计算。

9÷421÷514÷31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四、总结

1、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板书设计:

分橘子

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14÷4=3(盘)……2(个)

答:14个橘子可以放3盘,还剩2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千米有多长课型学案导学课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米尺

学生提供表、记录单

学习

目标1.学会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2.知道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情境导入

激趣导入

一个小朋友手伸开大约是一米,那么需要几个人才能站成大约10米长?

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

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

1000米需要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合作探究一、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到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要用多少时间,并做好记录。

2、走一走,数一数100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少时间,做好记录。将两次记录填在表格里。

3、比较两次记录的结果,估计一下走10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大约用多长时间?

4、进一步体验1000米有多长?

5、体会米与千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听着不太容易区分,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二、小组展示

通过刚才的体验,让学生说一说米和千米有什么关系?并用比较熟悉的环境来体会1千米有多长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1、完成课本59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想一想1千米、1米各有多长,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的填写合适的单位。

组织学生汇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完成课本59页“练一练”第3题。

出示机灵狗送信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从两幅图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中的时间和路程变化,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知识拓展(把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

(1)你会从网上或书上调查:世界上最长的三条河流是哪三条?它们各长多少千米?填好后贴到教室里的数学角里。

河流名称

长度(km)

(2)小调查:自己从学校到家有几千米?放学回家时体验。(可由父母帮助调查)

让学生体验1000米大约有多长时有一定的难度,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不仅练习了本课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教育和美育教育。

先提出问题,给学生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还要求学生将了解的知识进行交流,极大调动了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再次感受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电线高6千米。()2、汽车每小时行40米。()

3、小丽身高135厘米。()4、教室黑板长3分米。()

5、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米。()

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沈阳到北京的铁路长8000()。

2、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全长1943(),平均海拔4000()。

3、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700()。

4、月亮绕地球每秒运行8()。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作业设计练一练第一、二题

课后反思

课题练习六课型学案导学课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小黑板

学生提供每人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体。

学习

目标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重点

难点学会各种单位的简单换算。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情境导入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合作探究玩中学

1、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量一量: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3、填空: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作单位。

(2)38米+54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

1米-85厘米=()厘米

(3)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厘米,正好身高1米。

(4)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厘米。

(5)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

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

1只梨重()克

(6)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

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先想一想1厘米、1分米、1米和1千米各有多长,然后在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以后,请各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试1、完成练习6的第1题。

2、完成练习6的第2题。

3、完成练习6的第3题。

作业设计A组:第三题

B组:第二题

C组:第一题

课后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一课型学案导学课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8到50页

学生提供自制图表

学习

目标1、我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把知识条理化。

2、我能通过练习增强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3、我可以理解生活中的大数。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会看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预习

设计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

学完一个单元,你一定获益匪浅。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用自己的所学解决书上的问题,看谁最棒,大家赶快行动吧。

出示课前预习内容

合作探究

交流自学

看图总结我能行

通过看图我能说出学过的数学知识()

分层练习

我能完成练一练

(1)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一题

(2)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二题

(3)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三题

(4)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四题

(5)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五题

(6)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六题

知识拓展

通过练习我学会了()可以解决下面几个类型的问题()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惑(1)我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读懂第七题并能完成

(2)我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读懂第八题并能完成

(3)我可以在老师帮助下完成第九题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总复习第一题、第八题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作业设计练一练第二题、第三题(可选做第七题)

课后反思

课题走进乡村课型学案导学案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1到52页

学生提供地图

学习

目标1、我能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能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2、我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预习

设计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情境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乡村里,我们的乡村里都有什么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乡村里去转一转,看看都有什么。

出示课前

预习内容

合作探究

交流自学

1、我能说出图上都有什么

图上有()

2、我能通过看图提出下面问题()

小组展示

1、我能和小朋友一起合作说出各地的方向()

2、我可以说出我上学的路线()

分层练习

1、我能自己看懂养鸡场那幅图并能提出下面的问题

()

2、和小朋友一起阅读最后一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知识拓展

通过学习我能解决以下几类问题()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惑我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数一数填一填,我有信心完成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湖南省大致在湖北省的()方向,四川大致在湖北省的()方向。

陕西大致在湖北省的()方向。河南省在湖北省的()方向。湖北省的东南方向的省份有()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数一除法竖式计算及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二混合运算掌握“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
四生活中的大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万”,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认、读、写、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六加与减(一)三位数加减法的口算与笔算
八加与减(二)三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形三方向与路线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
五测量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七认识图形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钝角、锐角,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九统计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画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作简单的预测
实践与综合应用走进乡村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美丽的植物园

第一单元:除法
除法竖式除法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4、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知识点:
1、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知识点:
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过河(混合运算(三))
知识点:
1、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方向

路线辨认方向1、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用八个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认识路线1、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辨认方向
知识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地图中的其他七个方向。
认识路线
知识点:
1、学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数认识新的
计数单位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万以内数位顺序表
万以内数
的读写会读万以内的数
会写万以内的数
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万以内数
比较大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实际进行万以内数的估计。
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知识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2、2、了解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结合具体情景,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的感受。
5、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
知识点:
1、会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等。
2、会读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末尾有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
3、会写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零。
4、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比一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
知识点:
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比较大,如果数位相同,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2、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结合实际进行万以内数的估计
第五单元:测量

量认识分米、毫米、千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0厘米或1m=10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知识点:
1.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米有多长。
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第六单元:加减法(一)




(一)整百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
进位加法
连续进位加法
三位数笔算减法不退位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退一当十
退位
连续退位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买电器(口算加减法)
知识点:
1、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
知识点:
1、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要对齐。
2、能运用估算的方法初步检验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小图书馆(三位数笔算减法)
知识点:
1、掌握三位数减法(不退位、退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计算过程中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减,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2、能运用估算的方法初步检验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数学填表年级:二年级填表时间:2012年2月25日

周次

具体时间

单元内容

单元目标

具体内容

课时

主备人

1—2周

3月1——3

月12日

第一单元

除法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经历用除法竖式表示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

分橘子

分草莓

租船

派车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3—4周

3月15――3

月26日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小熊购物

买鲜花

练习

过河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5周

3月29-――

4月2日

第三单元

方向与路线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结合本地的情况,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辨认方向

认识路线

练习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6――7周

4月5―――

-4月16日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1、结合生动、现实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在购物、乘车等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数一数

拨一拨

比一比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8周

4月19――

4月23日

第五单元

测量

1、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

1千米有多长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9―――

11周

4月26――

-5月14日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一)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买电器

回收废电池

小小图书馆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2周

5月17―――

-5月21日

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5、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认识角

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3周——15周

5月24――

-6月11日

第八单元

加与减(二)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捐书活动

买白菜

买洗衣机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6周

6月14-――

6月18日

第九单元

统计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读统计图表

讨论

练习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


撰写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都必须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的这套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标准,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P87-90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具: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帮助学生学会看统计图,引导学生从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鼓励学生相互间说说你从统计图中看出什么,想到了什么。
2.出示统计图二,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也有横向的。引导学生说说横着看、竖着看各表示什么,组织学生相互说一说,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然后汇总。
3.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和不足。
二、学看统计表。
1.“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注意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并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还可根据数的变化规律估计预测一些问题。
2.“小调查”:以小组的形式调查生活中班上同学每天睡眠的时间,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等方式呈现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讨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身高和年龄的关系,首先要读懂表格的内容,找出数据变化情况。
三、练一练。
给出某商店10天中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提醒学生注意图中是从周三开始统计,还要求学生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把握大致的销售量规律和趋势。
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第90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秋游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秋游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喜欢)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看!同学们出去秋游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一共有多少人?
生2:船上能坐得下这两队人吗?
生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组织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没有出现教材中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用学生生活中喜欢秋游的话题引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们觉得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可以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
生2:可以先求出两队一共有多少人,再从90个座位中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列式,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算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一下自己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我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90-45=45(个),45-2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也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但是我的算式是90-25=65(个),65-4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是先算出两队的总人数,然后用90一次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的空座位数:45+25=70(人),90-70=20(个),所以船上也是还有20个空座位。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算法得出了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这些算法都是正确的。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请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从90中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可以写成一个算式为90-45-25=20(个)或90-25-45=20(个),这样的算式叫连减算式,计算连减算式一般从左往右计算,竖式的写法:
9
0
-
4
5
4
5
-
2
5
2
0

9
0
-
2
5
6
5
-
4
5
2
0
【设计意图:不同算法的交流,使学生认识算法的多样化。竖式计算是大数计算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能算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连减的意义,及时巩固连减算式的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整理与归纳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教学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体会收获的成功和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秋游
90-45-25=20(个)90-25-45=20(个)
9
0
-
4
5
4
5
-
2
5
2
0
9
0
-
2
5
6
5
-
4
5
2
0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铅笔有多长课型学案导学课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周军萍审核人杜秀玲、焦艳菊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米尺或卷尺
学生提供铅笔、1枚一分硬币、彩带、纸条、绳子
学习
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1、体验1dm和1mm的长度。
2、1m=10dm1dm=10cm1cm=10mm
教学难点: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情境导入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
合作探究一、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估计一下你手里拿的铅笔有多长?
2、想知道铅笔到底有多长,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然后量一量,并把结果填到书里的表格中。
3、说一说10厘米是多长?
4、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
5、观察一下,分米与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小组展示
小组内推荐组员展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你能找出淘气日记中的错误吗?
3月18日星期四晴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毫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饭。学校离我家很近,只有90厘米。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一棵3分米高的树倒了,我拿出1厘米长的绳子把小树绑好。到了学校,我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读7厘米厚的语文书。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试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1中的第2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作业设计A、B组:练一练第二题
C组:练一练第三题

课题一千米有多长课型学案导学课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周军萍审核人杜秀玲、焦艳菊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米尺
学生提供表、记录单
学习
目标1.学会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2.知道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情境导入
激趣导入
一个小朋友手伸开大约是一米,那么需要几个人才能站成大约10米长?
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
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
1000米需要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合作探究一、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到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要用多少时间,并做好记录。
2、走一走,数一数100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少时间,做好记录。将两次记录填在表格里。
3、比较两次记录的结果,估计一下走10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大约用多长时间?
4、进一步体验1000米有多长?
5、体会米与千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听着不太容易区分,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二、小组展示
通过刚才的体验,让学生说一说米和千米有什么关系?并用比较熟悉的环境来体会1千米有多长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1、完成课本59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想一想1千米、1米各有多长,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的填写合适的单位。
组织学生汇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完成课本59页“练一练”第3题。
出示机灵狗送信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从两幅图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中的时间和路程变化,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知识拓展(把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
(1)你会从网上或书上调查:世界上最长的三条河流是哪三条?它们各长多少千米?填好后贴到教室里的数学角里。
河流名称
长度(km)
(2)小调查:自己从学校到家有几千米?放学回家时体验。(可由父母帮助调查)
让学生体验1000米大约有多长时有一定的难度,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不仅练习了本课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教育和美育教育。
先提出问题,给学生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还要求学生将了解的知识进行交流,极大调动了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再次感受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电线高6千米。()2、汽车每小时行40米。()
3、小丽身高135厘米。()4、教室黑板长3分米。()
5、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米。()
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沈阳到北京的铁路长8000()。
2、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全长1943(),平均海拔4000()。
3、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700()。
4、月亮绕地球每秒运行8()。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作业设计练一练第一、二题
课后反思

课题练习六课型学案导学课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周军萍审核人杜秀玲、焦艳菊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小黑板
学生提供每人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体。
学习
目标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重点
难点学会各种单位的简单换算。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合作探究玩中学
1、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量一量: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3、填空: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作单位。
(2)38米+54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
1米-85厘米=()厘米
(3)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厘米,正好身高1米。
(4)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厘米。
(5)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
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
1只梨重()克
(6)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
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先想一想1厘米、1分米、1米和1千米各有多长,然后在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以后,请各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试1、完成练习6的第1题。
2、完成练习6的第2题。
3、完成练习6的第3题。
作业设计A组:第三题
B组:第二题
C组:第一题
课后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一课型学案导学课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李尽晖审核人杜秀玲、焦艳菊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8到50页
学生提供自制图表
学习
目标1、我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把知识条理化。
2、我能通过练习增强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3、我可以理解生活中的大数。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会看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预习
设计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
学完一个单元,你一定获益匪浅。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用自己的所学解决书上的问题,看谁最棒,大家赶快行动吧。

出示课前预习内容
合作探究
交流自学
看图总结我能行
通过看图我能说出学过的数学知识()
分层练习
我能完成练一练
(1)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一题
(2)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二题
(3)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三题
(4)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四题
(5)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五题
(6)我能自己读题并完成第六题
知识拓展
通过练习我学会了()可以解决下面几个类型的问题()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惑(1)我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读懂第七题并能完成
(2)我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读懂第八题并能完成
(3)我可以在老师帮助下完成第九题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总复习第一题、第八题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作业设计练一练第二题、第三题(可选做第七题)
课后反思

课题走进乡村课型学案导学案
年级二年级主备人李尽晖审核人杜秀玲、焦艳菊
学习
内容教师提供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1到52页
学生提供地图
学习
目标1、我能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能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2、我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预习
设计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情境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乡村里,我们的乡村里都有什么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乡村里去转一转,看看都有什么。

出示课前

预习内容
合作探究
交流自学
1、我能说出图上都有什么
图上有()
2、我能通过看图提出下面问题()
小组展示
1、我能和小朋友一起合作说出各地的方向()
2、我可以说出我上学的路线()
分层练习
1、我能自己看懂养鸡场那幅图并能提出下面的问题
()
2、和小朋友一起阅读最后一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知识拓展
通过学习我能解决以下几类问题()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惑我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数一数填一填,我有信心完成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湖南省大致在湖北省的()方向,四川大致在湖北省的()方向。
陕西大致在湖北省的()方向。河南省在湖北省的()方向。湖北省的东南方向的省份有()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除法
分苹果(认识竖式)
教学内容:P2~P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
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
(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a.除法横式:20÷6=3(个)……2(个)
b.除法竖式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教学反思:

搭一搭(一)(二)(试商方法)
教学内容:P4~7搭一搭(一)(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16÷518÷5
20÷533÷5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搭一搭(一)”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列算式:13÷4
(3)让学生估算大约是几个。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4×4=16比13大;4×3=12比13小。所有商3。
(4)思考::如果商是2可以吗?
如果商是2,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2,更不能是比2小的数。
(6)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7)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
3、填空:P6“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P7“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分草莓(试商方法)
教学内容:P8~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继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能力,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4)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6)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7)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租船(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10~1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36÷6=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1、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寻找信息:每条船限乘4人
3、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4、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a.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坐一船。4×5+2=22。
b.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各坐3人。
4×4+3×2=22。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四、课堂练习
1、练习:P11“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30÷9=3(时)……3(元)
答:3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2、巩固练习:P11~12“练一练”的第1~6题。
其中,要求学生回答:
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
为什么而不是只能做8套衣服,而不是9套衣服。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

练习课
教学内容:P13~14练习一
教学目标:
1、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除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
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3、第3、4题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开火车对答案。
4、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5、第6题。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后分类。
6、第7题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3)题通过规律: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2107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2107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一、学生基本情况

从上学期测评情况看,学生基本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习惯,理解能力较差。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第五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单间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

1.设计实验小学示意图。

2.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片树叶。

4.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100米大约有多少步;估一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5.用七巧板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6.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有以下措施: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的过程。

(二)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例如:在估计一筒花生在多少粒;估计一篇文章有多少字;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一、除法………………………………………7课时

二、方向与位置………………………………3课时

三、生活中的大数……………………………9课时

四、测量………………………………………3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五、加与减……………………………………12课时

六、认识图形…………………………………8课时

七、时、分、秒………………………………5课时

数学好玩…………………………………2课时

八、调查与记录………………………………3课时

总复习……………………………………3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乘法口诀(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连加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是乘法运算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好2、3、4、5的乘法口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第二册中最重要的单元之一,也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一个单元之一,乘法口诀会伴着我们的生活一辈子,因此,在学习上我们肯定要加强。但是对于刚从一年级上来的二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的培养,理解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可能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只是能机械地进行记忆,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真实有趣的情境进行引导,我想这个单元的学习还是会很顺利的。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5的乘法口诀。难点:(1)理解2~5的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2)利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1、加强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多采用实物来帮助他们进行理解。2、对于他们的作业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尽快跟上班级速度。3、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模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单元课时计划:10课时。
教学课题数松果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正确应用口诀,较熟练地口算5的乘法算式。教学(具)准备数松果的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学生看图并回答。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松果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探究生:一共有几只松鼠?一共有多少棵松树?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可以数一数,算一算。(1)1,2,3,4,5…1个1个地数;(2)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3)5,10,15,20…5个5个地数;……生:我喜欢5个5个地数,这样简便。1×5=5,2×5=10,3×5=15,4×5=20,5×5=25,5×6=30,5×7=35,5×8=40,5×9=45学生说出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算法。每个算式中都有一个乘数是5,积一个比一个大5。学生通过思才得出要用简便的方法来记忆。生:我的铅笔盒上的乘法口诀表中就有。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口诀都是四五个字。1、提出问题看着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寻找解题思路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师: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老师先出示5个松果,再出示5个松果,又出示5个松果,……每次出示5个松果,共9次,摆成9行。师:1行、2行、3行……各有几个松果?你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根据图意来试编口诀,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有谁能从口诀中找到规律呢?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通过直观地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将现实问题与乘法进行连接。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遇到问题,请老师帮助解决。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小结学生进行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算5和几相乘时才能算得又对又快。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数松果1×5=5,一五得五,2×5=10,二五一十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摘桃子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3、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环境中,掌握并灵活应用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5的口诀。教学(具)准备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认真倾听谈话:猴子妈妈准备了三个桃子,分给乐乐毛毛怎么分?于是妈妈想了个办法,谁第一个答对8道题就给谁2个桃子激发兴趣,调动学习兴趣体验感悟学生独立做,发奖品学生反馈,说出每一个算式所用的乘法口诀。出示教材12页图画,谈话:男生帮乐乐,女生帮毛毛做的又对又快的老师也奖励一个大桃子,男生女生交换,前五名奖励体验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实践应用3×5=15(人)3+5=8独立填写,集体订正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练一练”第1题:出示题目指导分析第2题:在括号里填适当的符号第3题:组织学生观察图画说图意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信息适当指导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做家务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点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编出2的乘法口诀。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观察回答谈话:小名是一年二班的学生,非常热爱劳动,看,今年他正在做家务板书课题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激发兴趣问题探究1.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认真观察操作后,小组交流,完成填表格2.1×2=22×2=43.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汇报4.编制乘法口诀5.对口令游戏1.谈话:小名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名,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4页的表格?2.组织学生交流订正: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摆2双,3双,4双……会吗?3.组织小学生独立列式后交流汇报4.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5.整理2的乘法口诀6.怎样记住这些口诀7.对口令游戏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给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的空间,充分展示自我实践应用2×99×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做2×4=8(只)做练习1题: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九十八这个口诀?2题:用1、2、3、4、56、7、8、9分别跟2相乘,得数画上圈3题:口算练习4题: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天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们的收获吗?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做家务

填一填: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6

8

10

12

14

16

18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需要几个轮子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掌握3的乘法口诀。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今天,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需要几个轮子”这一数学问题,大家打开课本16页,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大家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了吗?问题探究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填表谈话: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为三的乘法口诀做铺垫体验感悟1.摆一个三角形2.1×3=33.一三得三4.独立摆三角形,编制口诀,组内交流1.拿小棒摆三角形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3.板书:1×3=3一三得三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实践应用独立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订正。“练一练”1题:找朋友2题:找规律填数3题:动物运动会数学故事反馈信息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3的乘法口诀: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3×4=12三四十二

3×5=15三五十五

3×6=18三六十八

3×7=21三七二十一

3×8=24三八二十四

3×9=27三九二十七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可爱的小青蛙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2,3,5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以的口算。2、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口诀。教学难点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复习同桌用卡片互相提问。1、对口令。三六()四()二十三四()二四()五八()()九十八2、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算。复习前面的口诀,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连一连2、比一比3、算一算(1)学生独立作答,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反馈。生:小蝌蚪2×3和3+3生:小蝌蚪9×2,6+6+6,3×6,9+9生:我是用加法计算的。生:我是用乘法计算的,6+6+6就是三个6相加,所以可以用3×6的口诀来计算。学生口算完,全班核对。并说出每个算式所用的口诀。学生读题,弄清题意。生:1个9生:3个9(出示挂图)同学们都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丁丁是个爱护动物的好孩子,他把小朋友们捉到的小蝌蚪放回到河里。小蝌蚪到了水里就到处找妈妈,你知道谁是它们的妈妈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找妈妈吧。师:6号青蛙妈妈的孩子是谁?师:18号青蛙妈妈的孩子有哪些?师:6+6+6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呢?(重点关注:相同加数的算法,以及他们与乘法的联系,巩固乘法的意义。)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将剩下的汇报完。师:小青蛙也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喜欢比比谁的本领大。快看,两只小青蛙在岸边等待小裁判的枪声,准备比赛过河。我们也加入它们的比赛吧。(引导学生观察2×3和3×2所用的是同一句口诀“二三得六”,再进行拓展,让学生说出2,3,5的每句口诀可以写出哪些算式。)老师帮助加深理解。师:1只青蛙吃了9只害虫,也可以说有几个9?那3只青蛙吃了几个9呢?3个9我们可以怎样列式呢?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加深相同加数和乘法的联系。熟练运用2,3,5的口诀。运用乘法的意义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第2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生根据第四题的要求,提出多个数学问题并进行计算。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看懂第2题的图意,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除了完成书上的问题,还可以进行拓展,问“大楼正面有多少个窗户?大楼侧面有多少个窗户?”这里要提醒孩子们看清图画,大楼的底楼有一个门,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把门也当成了窗户,还有就是侧面并不是只有看得到的那个,侧面应该有两个。3、引导学生独立弄清第三题的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交流。在巩固练习时,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青蛙过河比赛:2×63×32×74×38×39×25×23×27×36×33×68×22×34×23×53×9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小熊请客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4的乘法口诀,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并初步记忆4的口诀。3、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学生认真倾听,并回答老师的提问。生:一串有4个。生: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呢?今天,小熊想邀请小伙伴们到自己家做客。它准备了一篮子红果,并且把它用竹棒串成串。(老师边说边出示书上的图,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师:小熊串好的红果每串有多少个?师:小熊在串红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指名回答。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是最乐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二、新课1、数一数学生数完汇报结果,共九串。学生独立思考,数一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生:我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从1数到36。生:我用的是加法。一串红果是4个,2串就是4加4是8个,3串就是8加4是12个……出示红果的串数。师:请热心的小朋友来帮助数一下,这里共有几串红果?师:九串里共有多少个红果?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师:九串一共有多少个红果?你们刚才是怎么数的呢?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师:这个办法真好,谁用这个方法接着算?算完之后让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让学生观察图自己去寻找方法,这样会让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2、填一填3、写乘法算式,编口诀4、说一说生:表示1串红果。生:分别表示红果有2串、3串……9串。生:它表示一串红果4个。生:填在2下面的空格里。1×4=4或4×1=42个4是2×4=8或4×2=8……学生独立编写。全班交流编写好的口诀,并进行总结,归纳。小组内由组长组织学生说一说。“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3张桌子12条腿……9张桌子36条腿。”师:刚才孩子们算的真不错,现在你们能填一填这个表吗?(出示书上的统计表。)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表格里的各个数表示什么?谁知道1表示什么?师:那后面的2、3……9呢?师:1下面的4表示什么呢?师:2串红果几个填在哪里呢?用这样的方法完成后面的填空。并指导孩子们认识一串红果有四个表示1个4,二串红果有8个表示2个4等。1、写乘法算式师:1个4可以写成哪个乘法算式?师:那你能根据刚才讲的几个几,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吗?(教师激励并引导学生写出所有的乘法算式。)2、启发学生独立编写口诀。3、引导演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口诀。要求全班都会背诵。(顺着背,倒着背,对口令。)师:学了4的乘法口诀,请你利用它们来说一说。(引导观察书上的“说一说”,使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为后面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做准备。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帮助学生熟记4的乘法口诀。三、巩固练习与小结学生独立完成第1,2小题。第三小题具有数形结合的特点,当学生完成这道题后,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强化,让他们结合图形说一说算式的意义。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回家路上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教学重点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条理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学(具)准备挂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观察图画数学游戏练一练小结学生认真听老师的导入。学生积极地描述图画的中事物,开始的时候是自己对自己说,然后又同桌说,再进行全班交流。生:有16只猫在划船。每只船上有4只猫,有4只船,所以列式是:4×4=16(只)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提问,回答问题。交流提问结果。生:我们的问题是一共有几只小鸟?生:一共有15只小鸟。生: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草地上有2个5只小鸟,树上也有5只小鸟,一共就有3个5只小鸟,5乘3等于15只鸟。生:谁知道背书包的小动物有几只呢?生:我知道3乘除等于9。生:为什么?生:因为它们是三个一起走的,这里有3个3,所以算式是3×3=9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独立完成第三小题,然后进行全班订正。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森林中的动物学校去看一看,现在那里可热闹了,动物们刚刚放学,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朋友们想见到它们吗?(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重点关注:注意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和积极踊跃地发言。)师:孩子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根据画面来提问题。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要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如:一共有几只猫在划船?(师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追问,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这时,老师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老师也参与到其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追问。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算式:5×3=15(只)在做这种解决问题的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醒写单位。师:刚才小朋友们问得非常好,答得也很妙。第一个问题问完了,那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老师将问题和算式进行板书,并表扬孩子们这种追问的方式。用同样的方式提出后面的问题,并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先让学生完成第二题,再请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意。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画面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学生之间的提问、回答、追问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他们会主动地思考,问个为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背书包的小动物有几只?3×3=9(只)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学案北师大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881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