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教案学案及训练题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教案学案及训练题”,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光世界巡行
一、判断题:
1、太阳光射不到物体的影子里,是因为光在空气里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2、光在水里传播的速度大约是空气里的3/4.()
3、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燃烧的蜡烛、点亮的电灯、萤火虫、夜空中的月亮都是光源.()
5、能使各种色光全部反射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白色的.()
二、单选题:
6、雷雨来临时,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人眼反应快,人耳反应慢
B.电光速度快,雷声速度慢
C.打雷时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D.自然存在的现象,无法解释
7、光的色散就是()
A.单色光合成复色光的现象
B.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C.红光和紫光变成白色光的现象
D.白光变成红光和紫光的现象
8、绿色植物叶子里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
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
D.绿色光适合某些绿色植物
9、如图所示,给定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一道运动时要看到日环食,只有地球运行到()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10、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像B.正立的像C.放大的像D.缩小的像
三、填空题:
11、我们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问题时,运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2、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是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则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秒.
13、立竿见影,就是把竹竿竖在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它的影子.如果将竹竿移动,影子也随之移动,这说明:由于光的________使竹竿形成影子.
14、________叫光源,在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以及正在工作的探照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
15、光在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这个速度是________米/秒.
16、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10s内传播的距离为________m.
四、作图题:
17、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条从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用作图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18、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作出物体AB在地面上的影子.
19、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作出人在墙的右侧通过窗口看到S的范围.
20、如图所示,AB为窗的一边,CD为窗外一物体(1)请在甲图中作出在室内能看见物体C端的范围(2)在乙图中作出在室内能看到CD整个物体的范围.
21、如图所示,、为两点光源,M为屏,作出光照射在屏上最亮的区域.
五、实验探究题:
22、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明的硬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________状的光斑,这是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23、探究研究物体的颜色
找几张颜色不同的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再找几张颜色与上面相同的透明玻璃纸(或包装用塑料袋)和一个发光比较强的手电筒.把几张色纸排列在墙上,在屋子里,先用手电筒射出的白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记下它们的颜色;再用各张色纸蒙住手电筒的前端,用不同的色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把观察到的各张色纸的颜色填入下页表中.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六、阅读材料题:
24、很早的时候,我们祖先就注意观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如图所示.近年,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发生在早晨日全食.恰巧,1997年3月9日,我国境内发生了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际.这次日全食的观察,证实了我国科学家对“天再旦”的猜想,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经过推算,我国科学家得出周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日全食现象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科学家们在这次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请你任意写出两种: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B
7、B
8、D
9、D
10、A提示: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它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或缩小的.
11、理想化
12、200000
13、直线传播
14、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月亮
15、真空,3×
16、直线,3×108,3×109
17、
18、
19、
20、如图所示.
画图时应注意,范围为室内能看到的部分,光线应带箭头,看到的部分应画成阴影.
21、
22、灯丝,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大
2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白色光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同学们能总结出部分内容也可以,例:用任何色光照黑纸都呈现黑色;用色光照射白纸呈现与色光相同的颜色等等,只要正确均可,不必求全.
24、光的直线传播,猜想(测)、观测推算、验证等

精选阅读

第三章《光和眼睛》重要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光和眼睛》重要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颜色
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六、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
u2ffu2f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u=2fu=2f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uf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①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③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七、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后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导学案7份(粤教沪科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导学案7份(粤教沪科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1节光世界巡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光的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光教学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利用课间休息,滚动播放一组与光现象紧密联系的优美图片和视频:影、倒影、水面下(视深变浅)物体,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极光、日晕、日幻……最后将画面停在“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直指本课的主题。让学生欣赏绚丽天象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自主预习案】
1、光源定义:叫光源。自然光源,如太阳,、等;
人造光源,如篝火、、、等。
月亮是否是光源?说明理由:
2、光能够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里传播,这样的物质叫做传播光的介质。
光也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2、规律:光在什么条件下是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举例说明哪些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①:②:
③:④:
4、光速:光在中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速度C=m/s=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5、探究与实验:“分解太阳光”
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太阳光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墙壁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

【课堂探究案】
1.如何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生活中你见过光沿直线传播吗?举例说明

2.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观察或探究图4-1-1所示实验,讨论:光射到物体的表面发生了什么现象?
观察或探究图4-1-2所示实验,讨论:光射向玻璃砖时,发生了什么现象?
观察或探究图4-1-3的所示实验,讨论:光射进不均匀的糖水中时,传播路线是直线吗?
讨论归纳: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吗?___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__。
3.影子的形成。
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其后面光不能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
[及时练习2]1.观察下图,尝试解释日食和月食形成的过程
4.合作探究“小孔成像”。
仔细观察图4-1-4,认识小孔成像原理,然后画出物体AB经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上标出AB的像A′B′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三、光线
1.光线: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物理上采用了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线______是真实存在的,而是。
[及时练习3]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例的是()
A.在有雾的天气里,看到从汽车头灯里射出的光束
B.电影院里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C.透过云雾缝隙的太阳光束
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能看见红彤彤的太阳射向地面的光束
2.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形状B.各种形状C.圆形的D.树枝形状

四、光速
1.到现在为止,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_______,大小是_______,符号是____。
2.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_____,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_____,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_____,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于______。
[及时练习4]1.发生雷电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
2.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某同学看见闪电8s后才听到雷声,则雷电发生处距离该同学约有多远?
五:光的色散实验
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总结: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3、色散现象
雨后彩虹,就是光的现象。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就发生了现象。

【当堂训练案】
1.我们常见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B.月亮C.平面镜D.太阳
2.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______道理,能证明这一道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3.一人面朝南方站在阳光下,其影子在身体的右侧,这时是在_____。(上中下午)
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5.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
A.太阳的影子B树叶的影子C.树叶间小孔的像D.太阳的像
6.大伟在课外按图示制作了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如果在易拉罐底部开一个很小的三角小孔,则它在半透明的纸上看到的是()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光斑D、圆型光斑
7.发生日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
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
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
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
8、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选择如下的哪种方法开始计时()
A、听到枪声
B、听到发令员的哨声
C、看到运动员起跑
D、看到发令枪冒烟
9.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5×108千米,太阳光经多少秒才能传到地球上来?

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汇编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汇编”,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温度
一、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等三种。
3、根据温度计中使用的工作物质的不同,分为液体温度计和固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又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家庭生活和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二、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3、某一温度为a℃,读作“a摄氏度”;若某一温度为-b℃,读作“负b摄氏度”或“零下b摄氏度”。
三、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1、选:先估计待测物体的大致温度,再根据测量要求精度选择适合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
2、放:测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待: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稍等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到被测液体中,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四、体温计
1、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2、分度值是0.1℃,量程是35—42℃;
3、液体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个缩口,在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液柱不会自动退回玻璃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因此,每次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使玻璃管中的液体回到玻璃泡中,以保证测量的准确;
4、除液体体温计外,还有电子体温计、膜状液晶体温计、非接触红外线体温计等。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一、物态变化
1、自然界里的物质一般存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2、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它是熔化的逆过程。
三、熔点和凝固点
1、有些固态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态叫做晶体,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2、有些固态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态叫做非晶体,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液态在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四、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特点
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要继续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图像中的水平部分表示温度不变)。
2、非晶体熔化的条件是不断吸热,凝固的条件是不断放热;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是不断变化的(图像中无水平部分)。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物质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
3、物质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4、使气态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如液化石油气。
二、沸腾
1、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腾过程吸收热量,但液体温度保持不变。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达水面时破裂,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三、蒸发
1、蒸发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不同的物质蒸发快慢不同;
(2)同种物质的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液体温度也高,蒸发得越快。
(3)同种物质的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4)同种物质的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气流快慢有关,液表气流越快,蒸发得越快。
3、液体在蒸发时要吸热,致使液体本身和和周围物体降温,所以说蒸发有制冷作用。
4、蒸发制冷的利用:
(!)电风扇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蒸发,达到制冷的目的;
(2)电冰箱利用制冷剂的蒸发和液化来把热量搬到箱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
1、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过程中,物质存在的状态只有固态和气态,不经历液态。
2、常见的升华现象:
(1)樟脑片变小,最后消失;(2)北方冬天户外的冰冻衣服也会干;(3)用久了的灯丝变细;(4)给碘加热,生成紫色的雾;(5)背阴处的雪不见熔化,也会变少等。
3、物质升华过程要吸热。
二、凝华
1、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
2、常见的凝华现象:
(1)霜的形成;(2)北方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3)北方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凇”;(4)雪的形成;(5)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冷冻食品上附着的“白粉”,实质是霜等。
3、物质凝华过程要放热。
三、升华的应用
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热而致冷降温来冷冻食品、制造舞台“烟雾”、人工降雨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6397.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