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君子之风》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君子之风》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君子之风》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要求
1.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
2.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4.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发展要求
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字词归纳
1.通假字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
女奚不曰女通汝
知者不惑知通智
2.词类活用
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
不义而富且贵义:名词作动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
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用法
3.文言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
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
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一词多义

志于道,据于德(正道)
夫子之道也(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
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
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
何以文为(介词,用)

第二课时
一.君子的风貌分为两种文和质(12.8)
棘子成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文化思想呢?子贡反对这个意见。他说,非常抱歉,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你对于“君子”所下的定义不对。“驷不及舌”,“驷”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像这样快的车子,还不及舌头。用现代观念来讲,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它的影响力远大而且快速。所以不能随便讲话,影响后果太大。子贡又说,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所以“文与质”同样的重要。
二.文的体现(7.38)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的。对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也很严肃,在温和中又使人不敢随便。第二是威而不猛。说到威,一般人的印象是摆起那种凶狠的架子,这样并不是威。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第三是恭而安。孔子对任何事,任何人非常恭敬,也很安详;也就是既恭敬而又活泼不呆板。
 三.质的体现
1.7.6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
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2.15.18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3.15.9
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的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性命,所谓以身殉道。为卫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了生命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

第三课时
质的体现
1.6.11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旧。颜回则做到了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难怪孔子这么赞叹欣赏这个学生。三千弟子只有他做得到这个修养,而他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死了。
2.7.16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话,而且在文学境界上,写得最美。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穷!舒服得很!就是说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择手段地做到了又富又贵是非常可耻的事。孔子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孔子把这种富与贵比作浮云,比得妙极了。我们要注意到,天上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3.14.28
第一是“仁者不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大而言之。国家天下事,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个人的事更多了,人生都在忧患中,人每天都在忧愁当中。而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拘绊,而达于“乐天知命”的不忧境界。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最后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
4.6.23
“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第四课时
一.君子的风貌有文有质,那小人是怎么样的呢?
小人会贪生怕死来损害仁道,追求个人利益。一个人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7.15)
用这个“鄙夫”的名词好像孔子在开口骂人,等于后世骂人“匹夫”一样。这“匹”的意思,就是一个。其实这并不一定是骂人,意思只是说“一个人”或“这个人”,再白话一点就是“这个家伙”的意思。而这里所记载的“鄙夫”之“鄙”,就是“鄙俗”的意思,“鄙夫”就是没有学识的、很糟糕的这种人。如我们给人写信,稍稍带一点古文笔调写,谦虚一点,自称鄙人,但后来又有人改写作“敝人”,实际上该写作“鄙人”,而且这两个字,还要写小一点,放在旁边,以表示谦虚,自己是鄙夫。这里孔子称人为鄙夫,等于是在骂人。因为当时各诸侯之国的政坛人物,他所看不惯的太多了,他认为这些人都是鄙夫,他说这班人怎么可以主持国家的大事呢?他说这些人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当他在功名权力拿不到的时候,就“患得之”,怕得不到而打主意、想办法,爬上这一个位置。等到爬上了这个位置,权力抓在手里了,又“患失之”,怕失去了已经得到的权力。一个大臣,没有谋国的思想,没有忠贞的情操,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校,深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于是不考虑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同事、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等都来了。孔子在这里就是说明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只为个人利害而计较的为鄙夫。后世“患得患失”的成语,就是根据这里来的。
板书: 

温和严肃文庄重安详
德才兼备
杀身成仁
君子之风见利思义
安贫乐道
质乐天知命
乐水乐山
心胸开阔
意志坚毅
 求生害仁
 耻恶衣恶食
小人 患得患失
 无所不至

扩展阅读

《君子之风》评课稿


《君子之风》评课稿
语文界各位同仁:
下午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和各位一同交流语文教学的问题,觉得分外快乐和荣幸。
我想就曾郁梅老师的《君子之风》一课,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我认为曾老师这堂课从表现和内容上来讲大约可以化用《论语》中的话来概括:“循循善诱,问一而得三”,“斐然成章,知其所以裁”。
一、循循善诱,问一而得三
颜渊曾赞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曾老师课堂上也体现了这种引导艺术。
1.探究,给学生提供思考角度
课堂开始不久,曾老师便要求学生“请从君子的三种形象‘仁者’‘智者’‘勇者’中任选一种形象,并结合具体的章节谈谈自己的理解。曾老师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走近文本;通过自主筛选,明确探究对象;通过相互交流,分享思考收获。最后形于文,成于言,展开师生对话;同时也是和孔子及门人展开对话。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学生学习时往往“不得其门而入”,于是难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是教学中首先要做的,曾老师将孔子的“君子观”举重若轻地化为了君子的“三达德”,这三者可谓思考的三个维度,撑起了学生思考的一片天地,所谓“学生要唱戏,还需教师先搭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里都得到了彰显。
2.启发,以此拓宽思考的广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讲究点拨的时机;但在学生遇到较难问题时,恰当的启发往往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完成思考。
比如,曾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仁者不忧”时,抓住了“回也不改其乐”和“乐亦在其中”两句中的“其”,让学生加以理解,学生原先以为颜回是为匮乏的物质条件、贫穷的生活而感到快乐,但细究“其”字,会发现“回也不改其乐”的“其”不是指代上文的内容,而是指“自己”。这时,学生便意识到原来颜回是不因为简陋的物质条件而改变自己的快乐,而非为贫穷的生活本身而乐。这种启发,指出了学生忽视的重点,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把握住文意。
还比如,曾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仁者不忧”时,让学生通过联想“仁者乐水”中的“水”的特点,来掌握“仁者”的特点,水是流动的,因此仁者处理事情也应是灵动的;水是一往无前地向前奔流的,因此仁者是坚定不移的;水是清澈的,仁者相应地应该是清醒的。作了这样生动的联系,学生便会形象地理解仁者的特点。运用联想启发学生,可以将抽象化为具象,进而让学生思考得更广。
3.追问,挖掘思考的深度
追问指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有助于使思考深入的提问,不是“还有补充吗”、“还有其他理解吗”的泛泛而问。
比如,曾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完君子作为“仁者”的一面时,曾老师追问道:孔子是否排斥了一切的富贵?一经追问,学生的思考便深入了。其实孔子排斥的是不合道义的富贵,而非一切富贵。曾老师恰当地引用了孔子自己说过的话“富贵而可求,虽为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来佐证这个观点,如此,学生便贴近了孔子的原意,进而还原了孔子的形象。
还比如,在探究“知者不惑”时,曾老师的追问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对4.16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一个深入理解,曾老师追问了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那么小人是否也是“不惑”的呢?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理解“知者”何以“不惑”的关键,“不惑”不是说智者没有碰到迷惑的问题,而是说当智者碰到迷惑时,懂得取舍,故而不惑。
引导,让学生思考上了一个台阶,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斐然成章,知其所以裁
好的教学表现来自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独到处理。
这本教材中所有课文都是取《论语》中主题相近的章节拼凑而成的,《教学指导意见》说《论语》的学习有三个维度——文字、文章、文化,又认为这里的“文章”只能算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而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字、文化上。于是我们的教学往往也呈现出“散乱无章”的态势。曾老师的可贵处在于,将这缺少紧密联系的14章连缀成文,线穿珠连,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重构了文章,赋予它“文章”的意义。
曾老师将本文作了这样的内容梳理:开首两章阐述了“君子”的内涵——质和文,道、德、仁、义(义以为质)四者为质,艺(游于艺)、礼、孙、信四者乃文。中间十章展现了“君子”的三种形象、三个侧面——仁者、智者、勇者,也可以简说成君子“三达德”,当然,这三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交错的。曾老师在小结时做的这番梳理,体现了她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最后两章讲了“质”与“文”的关系,里德为质,外表为文,文质兼备、表里如一方为君子。——这是一次艰难而了不起的创造,可谓“斐然成章”了。
有了这样的整体理解,对教材进行独到处理便有了张本。曾老师从本文找出了一句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话: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并将对这三者的探究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花了将近30分钟的时间。这样,曾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了对孔子“君子观”的理解。——可谓“知其所以裁”也。
如果把教学表现当作“文”,那么教学内容大概可以是“质”了,课堂教学如做君子一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曾老师的课可谓文质兼美。
三、白璧微瑕
如果一定要说瑕疵的话,我认为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在文字上再落实一点,如实词的积累,“耻恶衣恶食”中的“耻”,这里有重要的活用现象,应稍加提及;除字面义,还有文字的延伸义,如“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如果能抓住“浮云”的特点让学生加以联想的话,学生便可以形象地理解这里的内涵。还有这堂课,书声琅琅,感觉很好,但是遗憾的是少了个别学生表现性的朗读,尤其是集中写“仁者不忧”的三章,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感受到孔子及弟子的君子形象。最后这堂课还留给我一个思考,为什么在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到位回答之后,最后仍会有学生提出对质和文关系的疑惑?
以上是我的浅见,非常愿意接受曾老师和在座的各位老师的指正。

君子博学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君子博学”,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君子博学
课堂互动
1.生:孔子为何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
生:《八佾》(十四)一章孔子赞美周朝礼仪制度的完备。周的礼仪礼乐制度,以夏后、殷商两代文化为镜子,有传承,有损益,有超越,使周代数百年文化粲然大备,繁荣昌盛。
师:孔子生活的鲁国,在西周初年本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也是殷遗民的主要聚居地。当伯禽就国之际,便将大批的典章文物带往鲁国,从而使鲁国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尤其是鉴于周公的勋劳,当其去世之后,周王室允准鲁国破格使用天子之礼乐,遂使鲁国在周王室衰微之后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和文物。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孔子目睹列国交争,于是愈加感到西周以道德为本位、以天子为核心的典章制度礼乐文物,不仅给人以肃穆庄重的感染力,而且因此而对周初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本章内容,正是孔子面对现实而生发的思周情怀,才使他有条件据鲁而创立儒家学派。
生: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完善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因为周公受封于东方的鲁国,文化中心东移,于是春秋时代“周礼尽在鲁矣”(《春秋左传》)。所以“吾从周”,也指“鲁所存周礼而言”,“从周”也就是“从鲁”。由此可见,孔子是个持文化发展论者。
2.生:孔子为何那么重视对《易经》的学习?请老师给予分析。
师:孔子认为《易经》是一部穷理尽命之书。一个人把《易经》学好了,就能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可以无大过。由于孔子对《易经》的推崇,大大提高了《易经》在经书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五经之首。
生:近人冯友兰也说:“吾人行为,能取法于《易》,即可不致有错。”(《中国哲学史》)这是说他把《易》看作是求道、求圣,指导为人处世的准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要通过学习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并避免犯错误。
师: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3.师:下面我们一块分析讨论《述而》(十八、二十一、二十五)各章的精神要旨。
生:为了便于传播自己的学术观点,孔子平时带头讲当时周王朝京都地区所通行的官话。
生:鲁国地方的方言,是孔子用的母语。为了便于交际,交流思想,更为了顾全大局,孔子自觉采用官话,特别是诵读《诗》《书》,执行祭祀和外交礼宾活动时,都采用官话。这实在是很有远见的。
师:人们可以出于个人涵养或身份地位、利害关系而有所不谈、有所不问、有所回避。正如孔子反对叛乱和暴力就不言乱、力;不相信鬼神、难解释怪异,就不语神、怪一样。孔子的修养已够“中庸”,堪享尊敬。然而,社会要发展,就必须直面现实、解决矛盾,就不能如孔子一样“不语”就算了事。
生: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师:《述而》(二十五)这里讲的文、行、忠、信不是四个学科,而是孔子教学的四项内容。“文”是历史文献知识,“行”是修行,这里指社会实践,“忠”和“信”是做人道德的两个主要范畴。学文、修行为的是培养“忠”“信”品质,这是孔子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四项内容可以视为孔子的教学大纲。典制、德行互为表里,忠诚、守信则是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生:第二十五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4.生:孔子在《述而》(三十三)中特别强调“躬行”,这一观点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
师:这是孔子联系自己谈知易行难,是孔子自谦之词。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即孔子所说的“躬行”。学习书本知识比起躬行实践来,是容易些,按照道德规范去做,就不那么容易了;要形成好的道德习惯,坚持下去,就更难了。因此,孔子十分强调学用一致,言行一致,他自己也严格地要求自己。
生: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5.师:下面再一块学习《子罕》二章。
师:达巷人敬佩孔子,却不完全了解孔子。孔子志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达巷人都惋惜其没有足以使他成名的专长。而孔子豁达、幽默,他不去表白,只风趣自谦地向学生说,我专长什么?还是专长于赶马车的技术吧!因“御”在六艺之中最卑。孔子的心胸似海,什么意见都能容得下。这样,一位雍容达观的智者形象,便呼之欲出。
生: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师:而孔子在《子罕》(六)里直言说,自己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社会地位低,所以学会了在当时的君子们看来是低贱的,而且是不屑于做的技艺。在孔子弟子们看来,孔子比以往所有的人物都要伟大,是上天支持的圣人。
生:在孔子个人,他对于贫很少思虑,甚至不以为意,他所在意者:“吾少也贱。”在孔子看来,被人歧视、羞辱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的。为了改变这卑贱、受人鄙视的社会地位,是孔子懂事后强烈的愿望,也是影响他一生的心理因素,并为此学习“礼”,学习做人,学习“六艺”知识技能。直至50岁后,做了大司寇,成了大夫,才摆脱了“贱”的社会地位。
师:艰苦生活会毁灭一些人,也会促使一些人成长。自古以来,伟大人物几乎都有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一个人贪图安逸,又想有伟大造诣,几乎是不可能的。
6.生:《先进》中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积极影响。
师:此章记载了孔门的十位高材生,后人因而称之为“十哲”。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专长。孔子弟子三千,言其广大,未必确指,贤人七十二则有名有姓。而上述十位学生,其成就最高。这十人是四科学生中的代表人物。
生;孔子为了因材施教,而划分专业,分科教育,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有首创之功。
7.生:“圣人无常师”是孔子学问的精髓,也是我们学习的“座右铭”。
师:《子张》第二十二章既颂扬了孔子的好学,又点明了孔子学问的精髓是“文武之道”。文武之道是夏、商文化的积累,是周初文化的总结。贤者能掌握其精髓,认识修身治国的根本;不贤者也能掌握其皮毛,知道名物制度的事情。孔子在贤者与不贤者的身上,都可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没有固定的老师,却到处有自己的老师。向更多的人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生:这一章又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子贡说,孔子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这实际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君子三戒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君子三戒”,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君子三戒
课堂互动
1.师:《学而》十章表现了孔子的什么道德修养?
师:本章写孔子的风度、性格和道德修养。重点是温、良、恭、俭、让。
生:孔子每到一个国家,总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这并非是他为了个人“求功名”,而是他治国平天下思想的自然流露。了解国家的政事,别人只是靠打听得知的,而孔子因具有温、良、恭、俭、让的五种美德,也具备治国的能力,因此,他要了解某国政事的原委得失就只靠他的高深素养,去观察、分析、判断,这正是孔子有别于别人的地方。
师:“温、良、恭、俭、让”集中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孔子具有这样高深的修养并怀有救世救人的大志,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对待人、尊重人,人们自然也就尊重他,信任他,愿意将内心展示他。
2.师:本章《里仁》说明了什么?
生:本章是说,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仁。财富和高尚的社会地位,今天仍被人们所向往。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要有个人的努力,其间还有激烈的竞争,而且重要的是要以君子之争的手段获得。通过君子之争的手段,不仅得到者受益,对整个社会也有好处。仅仅讲什么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不爱金钱,只可作为个人的自由,而不可向全社会推广。孔子在这方面是实事求是的。在孔子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想得到富贵,也不在于是否想摆脱贫穷,关键在于求富去贫是否合乎道义(用今天的话说,即是否合乎社会道德准则和政策法规);如果合乎道义,求富去贫是无可厚非的。
生: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3.生:孔子评价一个人的依据是什么?
师:孔子评价一个人,依据是善恶,并不是评价者的多寡。他反对没有是非、八面玲珑的“老好人”。称赞那些爱恨分明,使“善者好”“不善者恶”的正人君子。正人君子所以“善者好之”,是因为其有仁德;之所以为“不善者恶之”,也是因为其有仁德。如果“善者”“不善者”都喜欢他,那他一定是即无善行又无恶行且又四面讨好的“和事佬”。
生: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仍有重要意义。
师:在《宪问》十二中孔子认为,一个具备智、仁、勇三种品格,又有才艺礼乐修养的人,就是完人。这样的完人是很难找的。今天的完人,从实际出发,不一定具备理想的标准,能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约)不忘平生之言”,也可算是完人。
生:在孔子看来,见利思义并不排除人们合理获得“利”的可行性,其思维与行动逻辑是:“利”不能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当人们遇到了“利”,不应立即占有它,如果应获得的就去获得;反之,就不能去占有。应与不应的判断标准是“义”(合理合法,包括手段合理合法)。当利与义发生矛盾时,应重义而不是重利轻义、不顾义。
师:“见危授命”亦即见义勇为。它表现在当社会或别人遇到危难时,自己能自觉地奋不顾身地迎难而上,为他人解难,为社会奉献,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生:“见利思义”这一道德原则表明,在人类生活中有一种比个人的实际利益更高的价值,这就是道义。“见危授命”这一道德原则表明,世界上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价值,这就是高尚的道德人格。孔子给人们指出的做人目标是做一个有高尚人格的人。综合起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为正义而生,必要时为正义而死,是无上光荣的。
4.师:《季氏》七、八讲得是道德修养和处世之道,请大家具体分析。
生:第七章是孔子说不同年龄层次的修养重点。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这对今天的人们还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所谓“血气”,实际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孔子认为,修养乃是不断约制自然属性,使之合乎社会的伦理规范的过程。
生:一个君子在进德修业上希望有所成就,在不同成长阶段就应有所警惕戒备。少年要成长,血气未定,要防止沉湎于女色而削弱立志。壮年要创业,但血气方刚,要警惕在名利上争强好斗,要学会退让、容忍。老年人血气已衰,奋斗一生,需要清心寡欲,不要再去追求名利这类东西。这并不是反对老年人有所追求,老年人应发挥余热,在学问、事业上继续前进,这与贪得无厌不能相提并论。
师:人生在世,戒事颇多。但总的原则是:一切言行都要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合乎社会道德规范。所戒之事,多寡不论,贵在自觉,贵在坚持。
师:第八章是孔子讲处世之道,他认为君子处事应存敬畏之心,从而约束自己,警惕自己,不犯错误。而小人无所畏而肆无忌惮。其实,小人也有所敬畏,只不过他们敬畏的不是孔子说的那一套内容罢了。
生:孔子把能否“畏天命”看成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标准,显然是使“天命观”更富有社会属性,并使它服从于社会政治需要。因而,“天命”实质上既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又是社会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如此,所谓“君子三畏”的内在本质联系就被揭示出来了:“畏天命”就是“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历代统治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畏天命”思想和汉儒董仲舒所制造的“君权神授”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也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最初的思想支柱。这样,“天命论”便成为封建社会里麻痹人民意志、束缚人民手脚、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孔子既主张“知天命”,又宣扬“畏天命”,正是他的“天命”思想的二重性、矛盾性,政治上的保守性的表现。

君子坦荡荡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君子坦荡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君子坦荡荡
课堂互动
1.师:在《为政》(十四)篇里,孔子是怎样论述君子与小人的?
生:目的决定手段,也决定其名声。为私利而勾结,绝不会讲忠诚信用,所以他们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不论其职务和财富状况如何。
生:需要指出,“君子周而不比”与“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意义相近,但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侧重实在的人际关系,后者侧重思想意识问题。“和而不同”表现君子重视个人与社会、与周围世界的和谐一致,但又十分珍重自己独立自主的个性,重视自己的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体现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执著于自己的志向、理想,追求真善美,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则是指君子在实际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能够与多数人友好相处,与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总之,君子与小人对于“周”与“比”的不同态度,具有不同的人格风貌,其根源在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里仁》三章。
生:孔子认为,人的行为必须以义来规范。仁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个体主体内在的爱心,推己及人便是亲亲而爱众。义是仁德的外施、外在表现。孔子重道义,主张在义利关系上,以义导利,以义御利。在他人遇到危难,国家民族遇到危难时,能见危授命即见义勇为。“见利思义”原则表明道义比个人功利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为正义而生,生得伟大;为正义而死,死得光荣。以赴义为人生路向,凝铸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生: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师:君子与小人在品格上有许多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他们对物质生活、物质利益与对精神生活、精神追求的关照关注程度不同。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内心活动和行为操守是两样的,不可同日而语。君子所关注的是自己的道德状况和国家法度,小人所关注的则是自己的实际物质利益。
生: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师:“义”指正当的行为原则。孔子、孟子常将义与利对举,重义而轻利,实则义指为公,利指为私;义指精神的追求,利指物质的索取。
生:孔子认为:君子、小人的区别,只在“义”“利”二字。孔子这里的“义利之辨”,实际上是与君子怀德怀刑,小人怀土怀惠的意蕴相通的,都是指明精神生活价值与物质生活价值在君子与小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精神追求是在君子心目中地位高,在小人心目中没有地位;而君子对物质利益不那么关注,不殚精竭虑地去追求,过得去就行;小人对物质利益,对个人私利则特别看重。
生:孔子对“君子”“小人”的分野判断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皆为褒扬,“见利忘义”“不义之徒”皆为贬斥。
3.师:上述谈的是“利”与“义”的关系,它有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否达到高的境界,也有关一个人的胸襟是否坦荡。下面我们看孔子在《述而》中是怎样阐述这一问题的。
生:骄傲和寒酸都失中道。相比之下,由于奢侈而骄傲的危害更大,所以孔子说:“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的话是针对时弊的。
节俭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使生活富裕了,也不要奢侈豪华、骄傲不逊。富者骄,倘领导者不知“富而后教”,或无能施教,则立生感慨:富奢难治,还是穷俭好。其实,这是领导者无能的表现。使穷者富,使富者逊,这应该是治政者能够实现的目标。
生: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师:君子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懂得人情物理,心胸宽阔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俯仰无愧,皎洁光华。小人则不然,没有远大人生目标,也没有崇高的精神寄托。事事出于私心,常常患得患失。君子与小人的这种差别,表面上看是气度问题,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4.师:下面我们再看孔子在《子罕》《颜渊》和《宪问》中向我们阐述了什么。
生:孔子在《子罕》中的这番话是人生处世的经验之谈,也是为学的经验之谈。就人生处世来说:有些人可以同他一起学习,走同一条路,但不一定能共事业;有的人可以共同创业,但不能给他权力,共同权变。这种人历史上并不少见,可见孔子体验人生、观察人生的细致、深刻。
生:就为学来说,是有不同层次和境界。同在一起学习,学习目的未必一致。如果学习目的一致,而且合于道,但是否能遵守礼法站得住,这又是一道关。孔子认为,为学的最高境界是坚持在道的基础上的通权达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灵活运用、创造性地发展。
师:那君子的不忧不惧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生:君子的不忧不惧是建立在“内省不疚”的基础上的。君子反省,而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忧愁和恐惧的事了。所以想做君子,首先要养成内省的功夫,发现缺点能及时改正。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孔子期望人们向自己的内心用功。具体地说,就是以仁、礼等基本行为准则,塑造并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现代语词说,就是铸造并净化自己的灵魂,向着真善美,除去假恶丑。为此,勤于自我反省是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好途径,也符合道德“自觉”的规律。孔子大概认为,对司马牛来说,告诉他君子的本质,似乎意义不大,不如告诉他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生: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魋不是他的哥哥。所以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君子的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即不忧不惧、问心无愧。
师:孔子在《宪问》中提到君子必须具备怎样的品质?
生:本章是说,君子必须具备仁、智、勇三项品质。君子有丰富的知识、相当的智慧,同时又不忧不惧。有一次司马牛问,“不忧不惧”算是君子吗?孔子答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谓:君子经常自我反省,觉得无心无愧于仁心,对得起良心,所以无所忧无所惧。显然君子一般是通谙事理的,明是非,晓大义;君子一般都树立远大志向,有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因此无忧无惧。
生:孔子说“仁者不忧”。这里突出“不忧”是“仁”的素质主要特征。然而,仁者真的没有可忧患的事吗?如果有,其关怀对象是什么?孔子说过:“君子忧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君子也有忧,不过,君子不为一己之私而忧,孔子吃不饱、穿不暖、居陋室又常陷于困顿,都不忧,相反,“乐在其中矣”。君子所忧者,忧道之不行,忧君与民,忧己之德。可见,君子是有所不忧、有所忧,关键在于君子的仁德。郭沫若先生指出:“仁的含义是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行为,‘仁道’实在是为大众的行为。”“它要人们除掉一切自私自利的心机,而养成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郭沫若的这个说法是符合孔子本义的。
师: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师:“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在生与死、是与非之间几乎画等号的道家那里,不念旧恶,以德报怨,目的是调和矛盾,自处以柔弱的地位。而在主张明辨是非的孔子那里,以德报怨是行不通的。孔子主张以正直回报怨恨。就是说,人家对我怨艾,我首先要弄明白致怨之由,搞清楚是非所在,是则是,非则非。搞清楚是非之后,是我之非,要自己作检讨;不是我之非,也要高姿态,从严要求自己。这样坚持正直,就公而无私地处理好以前的恩恩怨怨。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观点,是做人的本分,合情合理。
生: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但用在政治领域,有时就不那么适宜了。
5.师:好,下面我们再一起讨论以下各章。
师:孔子再三告诫弟子要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自己治国安民的才能,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明学生中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的思想情绪比较普遍,有时可能是较突出的一种思想动态。这种思想情绪的反复出现,或许是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不能及时肯定、表扬有关。因为学生是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老师的肯定中得到精神鼓舞和力量支持,从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如果说在生活中,尤其在一个集体中,如班级集体,对成员的进步不闻不问无人关心,这实际上也是不正常的。
生:这只是成长过程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确是君子德才兼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清代宦懋庸在《论语稽》中说:“古今人才,大有大用,小有小用,苟其有用,则皆有能,故君子惟以无能为病,至于天下之大,何患无知己哉!”
师:在《卫灵公》中孔子认为言与行,在一个人身上往往不相一致,也就是说,言与人品有时往往是两回事。有言者,不一定有德,说漂亮话的,不一定反映他人格美好,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君子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品质不好而废弃他正确的话,因为品质不好的人也并非句句话都错,只要说得对,就该照办,俗话说“对事不对人”我们也可以说:“对言不对人。”所以说,作为一个君子,要有正确的言行观。
生: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师:作为一个成德的君子在日常处事中必须不断自我完善。要想看明白,就得从多个角度观察,才能看明白事物的全貌。要想听清楚,就得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比较出反映真实的话来。要想和颜悦色,就得有品德修养,内心善良、平和,言行举止止自然温和谦恭。要想言谈诚实办事认真,就得讲信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想请教人,就得不耻下问,别人才肯释疑解惑。要想止怒消患,就得学会克制感情冲动,牢记“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训诫。要想做到符合道义,就得公私分明,不贪不占。总之,孔子对君子的界定是一言一动都要合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篇》),从而达到“九思”标准。
生: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6.生:老师,那孔子在《阳货》中提到的“仁者爱人”是什么意思?
师:“仁者爱人。”子贡也许由此产生君子是否有憎恶人的疑问。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列举四种人是君子所憎恨的。这四种人的问题是属道德品质问题。因此他们是“不仁”的人。孔子曾说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见《里仁篇》)
生:这就是说,君子既然以仁为本,就必然会对不符合仁的行为表示憎恶。孔子与子贡列举的憎恶的内容,正是不符合仁的具体表现。因此说,有爱必有憎,不过,要正确地爱其所爱,憎其所憎。
7.师:下面我们再看在《子张》一章中子贡又是怎样论述对待过错应持的态度。
生:是啊,真正的君子就是要爱憎分明。你说得不错。
生:本章子贡论述对待过错应持的态度。君子不怕有过,因为世上没有没过错的人。同时,君子对自己的过错要光明磊落,错了就承认,不隐瞒不掩饰,让大家都看得见。
生:君子“过则勿惮改”,乐于接受大家监督,公开改正错误。过而改之不为过,损害不了君子形象,仍然会得到大家的信任与尊敬。过也光明,改也光明;过也人可见,改也人可见,这就是君子对待过错应持的正确态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46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