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走近孔子》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近孔子》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走近孔子》教案
一、导入新课
导课:请同学们看一段影像——祭孔大典上诵读《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穿越时空的吟唱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二千多年前,去亲耳呤听一位圣人的谆谆教诲,同学们一起告诉老师,他是谁?(孔子)
二、提出学习目标
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每个同学都能牢记自己的生日,那么,你们知道孔子的生日是哪一天呢?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每年的这一天,在孔子家乡山东曲阜都要举行庄严肃穆的祭孔仪式。从1984年以来,曲阜都要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今年是第23届。全世界崇尚中华文明的人们每年的九月都把目光聚集到这个被称为东方圣城的地方。老师也想用这节课的时间引领同学们走近这位被尊为圣贤的老者,和同学们共同感受他的睿智、儒雅、虔诚与豁达。
三、了解孔子生平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段描述孔子生平的影像。在看的同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孔子的思想主张,二是他有哪些作为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即言与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那个大国争霸、弱肉强食的战乱年代,孔子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谈仁、话义、讲礼、论孝,他的诸多语言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他的博大思想对后世影响举世无双,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他为人类社会留下了通贯古今未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文人倾毕生的精力来研究他的学说。接下来想老师想和同学们进一步探讨四个问题,即“仁、礼、教、学。”
四、探究孔子思想与教育主张
(一)“仁”
“仁”是孔子整个思想的精髓,在《论语》中出现一百多次,“仁”究竟是什么呢?老师想先听同学们说说。“仁者爱人”“仁”就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地爱别人。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仁爱”的呢?《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孔子观念中,人的生命比马贵重。奴隶社会,奴隶生活不如牛马,“人祭、人殉”十分残酷。孔子十分愤恨,即使做俑代人也不可以,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是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出现在两千多年前,难能可贵!
如何达到“仁”呢?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后一句被写入欧洲宪法,成为全球治理的黄金法则。“推已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仁”的内涵极其丰富,包括一切美德,小到个人修养,大到治理国家的观念,作为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呢?“苛政猛于虎”这个典故表达出孔子对百姓的同情,对官吏的斥责。他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统治者为政以德,百姓之间互相敬爱,谦让、和睦相处,则“家齐、国治、天下平。”社会就能和谐发展了。这种智慧在当时社会难以实现,但在今天,已被我国领导人吸取和借鉴,把“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定为治国方略。
(二)“礼”
“礼”是什么?老师想先听同学们说说。“礼”人际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孔子认为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臣子要有臣子的忠诚、父亲要有父亲的表率、儿子要有儿子的顺从,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对僭越礼节的行为十分愤恨。举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有他那个时代的礼仪,今天我们也有自己的文明礼仪规范。我们常称自己是“礼仪之邦”“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是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做到呢?请看一则报道,国家要修改护照法,不文明游客禁止出国,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猜测他们有哪些不文明行为令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活到今天的话,他也会很气愤、伤心。看看孔子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三)“仁、礼”小结
孔子的仁爱、礼让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而美好的道德文明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日本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他们提出一手抓《论语》一手抓算盘,经商也不能丢掉“仁、义、礼、智、信”法国大作家伏尔泰说:“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样仁义,就不会发生战争了。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宣言曾这样说道:”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到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形象的崛起,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热潮。我国教育部计划在2010年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百所孔子学院,以传播汉语和中华文明,同学们如果在这方面有兴趣,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给予关注,也许将来你可以在光大儒学的领域中有一翻作为呢!
(四)教与学
1、教学对象:有教无类
今天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已经把“科教兴国”的定为国策。社会上也树立起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你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最受人尊重的,被后人称为“至圣先师”的人是谁吗?(孔子)“百世文官表,历代帝王师”,而且今天还有一个国际奖项是以孔子命名的,同学们知道吗?是“国际孔子教育奖”(介绍奖章)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被称为世界教育领域的“诺贝尔奖”,以奖励那些在全民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今年孔子教育奖获奖者是摩洛哥教育部、印度拉贾斯坦邦识字和继续教育部。这个奖是为了弘扬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呢?“有教无类”今天已普及了义务教育,但在春秋时期,“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垄断一切社会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孔子认为应扩大教育对象,只要诚心求教,无论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通六艺者七十二。这种普及教育的思想为开启民智打开了一条通途。此后私学兴起,大批人才涌现,形成了那个时代思想领域空前活跃的局面,即“百家争鸣”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孔子有教无类的创举,就是这一思想足以令孔子“震烁古今”了。
2、《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同学们耳熟能详,请列举一些。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极富思想内涵的教育观点,成为人类几千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教育思想宝库和精神财富。这些名言,同学们要学以致用,指导以后的学习。
五、延伸拓展——台湾问题
2006年9月28日是孔子2557个生日,今年国际孔子文化节主题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开放合作发展”今年祭孔的主题是“同根一脉—两岸祭孔”。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今年孔子祭文中:“以和为贵,华夏一统。乾坤氤氲,和谐化生。天和雨行,地和物丰。家和事兴,国和人定。万邦和谐,世界和平。”“和”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概念。最著名的论述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它启迪人们去思考,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世界具有重要启示。
通过这节课我们走近孔子,近距离地了解了这位老者,我们学习了他的“仁、礼、教、学。”请你们用两个词语来评价孔子,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请同学们谈谈孔子的思想学说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学生回答)
六、课堂总结
孔子的睿智、博学、虔诚与豁达,他的道德精神,他的博大思想令我们高山仰止。老师也想用一段孔子赞歌来表达对他的敬意:百年千年万年,昨天今天明天。多少亭台楼阁,早已化作瓦砾一片;多少功名利禄,早已化作过眼云烟;多少正人君子,最爱把你乔装打扮;多少帝王将相,总想借用你的威严;多少通都大邑,仍在汲取你的智慧;多少穷乡僻壤,仍在温习你的语言。你仍旧是你,你仍旧是你,你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你是一位通情达理的长者,你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你仍旧是你,你仍旧是你,你永远活在众生之间,活在众生之间。jAB88.COm

扩展阅读

走近恩格斯


走近恩格斯…
[设计思路]
《指导意见》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这课指导如下:可把第一二课内容整合起来教学。在该指导下,恩格斯通常是和第一课马克思整合在一起。这样,恩格斯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我们教学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是我们知道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建和发展是功不可没的,而恩格斯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怀更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如何把恩格斯这个人物丰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会到恩格斯的贡献和魅力成为这节课的设计主题。
本教学设计从恩格斯的伟人面、朋友面和凡人面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处理,利用大量的史料让恩格斯由远及近的走近学生,学生对恩格斯巨大的贡献和伟大的人格感悟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主要内容。恩格斯对马克思支持的表现。“第二提琴手”的含义。恩格斯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表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材料、问题探究、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恩格斯的伟人风采以及马恩之间的深厚友情。
体会恩格斯甘愿奉献、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
平凡孕育了伟大,伟大出自平凡。
[教学重点]
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
恩格斯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的原因和“第二提琴手”
[教学过程]
导入:
男人蓄胡子,
是英勇的大丈夫。

举起刀剑保卫过祖国的人
总是蓄着黄色或黑色的胡子。
在这充满战争危险的日子里,

我们应当骄傲地蓄胡子。1840年10月29日于不来梅《玛利亚恩格斯》

师:这首诗写于恩格斯的蓄胡纪念日。当时的德国认为蓄胡是有伤风化的,为了反对世俗偏见,恩格斯联合了10多个青年蓄起胡子。请同学朗读这首诗并体会恩格斯的性格。

生:敢于批判世俗、权威。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恩格斯。
第一环节:恩格斯的伟人面
师:(展示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恩格斯不但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艺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军事学、语言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给我们留下的著作和论文有八百多篇,书信二千二百多封。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理论遗产,也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百科文库”。马克思称他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大家觉得恩格斯的这些著作中哪方面的著作对人类的贡献最大?过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创建和丰富。恩格斯是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问题:请同学先根据书本归纳一下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注意补充和马克思合作的部分。
生:创立马克思主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师:(多媒体展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恩格斯24岁)
材料一:第一批无产者是出现在工业里面而且是工业的直接产物……英国一切城市中的这些贫民窟大体上都是一样的;……最常见的是一排排的两层或一层的砖房,几乎总是排列得乱七八糟,有许多还有住人的地下室。……这里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
材料二:很多人由于爬梯子吃力,弄得满身大汗,从温暖的矿井里出来后突然遇到地面上的冷空气,本来就有病的呼吸器官感染上急性炎症,他们常常因此送命。
材料三:雇农几乎全成了短工,农场主只是在需要他们时才雇用他们,因此,他们整星期地完全没有工作,特别是在冬天。……他们的食物又坏又少,衣服破破烂烂,住所狭?简陋,只是一间没有任何设备的可怜的小茅屋。

思考:恩格斯描绘了哪些领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概述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注意解题方法指导:论从史出)
材料四: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资产阶级不把工人看做人,而仅仅看做"手",把工人叫做"hads"。资产阶级所以需要工人就在于他们能够劳动。
材料五: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要从既成的形势中找到和平的出路已经太晚了。……它(共产主义)并不仅仅是工人的事业,而是全人类的事业。……那时全国都将真正响彻战斗的号召:“对宫廷宣战,给茅屋和平!”那时富人们再想采取预防措施就已经晚了。
──以上选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思考:分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如何?
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的出路在哪里?
师:这是第一部描述英国工人生活的理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时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为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指明了道路。对于这本书,列宁和马克思都有很高的评价。就连晚年的恩格斯回忆自己青年时代的这部著作也不无骄傲的说,至今为止这部书读起来任然没有让他觉得“脸红的地方”。
师:那末,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仅仅是理论上的吗?他只是一位思想家吗?
(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表格一起来学习)
生:1846年,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年,改造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参加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
1889年,指导第二国际成立。
师:这些只是恩格斯革命实践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恩格斯作为一个革命导师,他做到的是为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生。
“我的状况如下:七十四岁,我才开始感觉到它,而工作之多需要两个四十岁的人来做。真的,如果我能够把自己分成一个四十岁的弗恩格斯和一个三十四岁的弗恩格斯,两个人合在一起恰好七十四岁,那末一切都会很快就绪。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所能做的,就是继续我现在的工作,并尽可能做得多些好些。”如果真像恩格斯所希望的那样,两个恩格斯一起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工作,那该是全世界多大的福音呀!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恩格斯也深深了解这一点,深感时日有限的他必须争分夺秒的工作。
每天,他光报纸就要看十几份。日报有7份:德国3份,英国2份,意大利和维也纳各1份。周报19份
每天:他要同欧美各国运动的同志和朋友用十多种语言通信。

每天:他要花很大功夫再版马克思和他自己的著作,组织和校订译稿,审阅论文
每天:他要在家中接待来访者,其中有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人、追求进步的青年、学者和记者
这是20个人的也做不完的工作。当病魔袭来时,恩格斯不得不中止工作,但只要稍有好转,他又拿起笔来“让我在不能进行斗争的时候就死去吧。”

恩格斯做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恩格斯为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思考得出)坚定的信念——帮助劳动人民
过渡:恩格斯真是具备了同学们所说的各种优秀的品质和才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尽管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用马克思的名字的命名的,但是全世界都铭记着恩格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正如列宁所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恩格斯的朋友面,一起感受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二环节:恩格斯的朋友面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书本结合你所了解的史实,说说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表现的哪里??
生:马克思生前:
经济支持:用经商得到的钱给马克思提供援助。
感情支持:成为马克思一家最亲近的人
理论支持:以马克思名义发表文章积累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为资本论提供巨大帮助)
马克思生后:
整理马克思遗著、完善马克思主义
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师:没有马克思,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但是没有恩格斯,就没有我们见到的这个马克思主义。但是恩格斯却把自己称为“第二提琴手“。这体现了恩格斯怎样的胸怀?
生:甘愿牺牲、不为名利、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
师:马恩之间的友谊如此深厚,他们有没有出现过矛盾呢?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有同学直到这个故事吗?
1863年1月7日,恩格斯的妻子玛丽白恩士患心脏病突然去世。恩格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将这件事写信告诉马克思。
恩格斯——
“我无法向你说出我现在的心情,这个可怜的姑娘是以她的整个心灵爱着我的。”
马克思——
肉商、面包商即将停止赊帐给他,房租和孩子的学费又逼得他喘不过气来,孩子上街没有鞋子和衣服,“一句话,魔鬼找上门了……”
恩格斯——
“自然明白,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对此的冷冰冰的态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给你回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识的庸人在内,在这种使我极其悲痛的时刻对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谊,都超出了我的预料。而你却认为这个时刻正是表现你那冷静的思维方式的卓越性的时机。”
马克思——
“从我这方面说,给你写那封信是个大错,信一发出我就后悔了。然而这决不是出于冷酷无情。我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可以作证:我收到你的那封信(清晨寄到的)时极其震惊,就像我最亲近的一个人去世一样。而到晚上给你写信的时候,则是处于完全绝望的状态之中。在我家里呆着房东打发来的评价员,收到了肉商的拒付期票,家里没有煤和食品,小燕妮卧病在床……”
恩格斯——
“对你的坦率,我表示感谢。你自己也明白,前次的来信给我造成了怎样的印象。……我接到你的信时,她还没有下葬。应该告诉你这封信在整整1个星期里始终在我的脑际盘旋,没法把它忘掉。不过不要紧,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消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友谊呢?
生:a.关心对方b.信任c.以诚相待d.体谅朋友
过渡:友谊和事业的完美结合,使两位伟人的人生变得丰满而厚重,使他们的人格魅力绽放出迷人的光彩。恩格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近恩格斯的“凡人面”
第三环节:恩格斯的凡人面
(展示材料,教师简单处理,重在体会恩格斯真挚的情感)
1、对亲人
“亲爱的妈妈,为了您,我克制住了一切欲望......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丝毫不能使我让您在晚年因家庭遗产纠纷而黯伤......我决不让这样的问题再来烦扰您......我可能还会有成百上千的其他财富,但是,我永远不会有第二个母亲!”

2、对爱人。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的工人区邂逅了一位爱尔兰姑娘玛丽白恩士。一个是纺织女工处于社会底层,家境贫寒,一个是大工业家的长子,生活富裕为人类历史共同书写了一段跨越阶级门第、等级观念的动人爱情诗篇。
我无法向你说出我现在的心情。这个可怜的姑娘是以她的整个心灵爱着我的。”“我感到,我仅余的一点青春已经同她一起埋葬掉了。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对“儿女”——第二个父亲
致香槟酒瓶的大斩首者,麦酒和其他混合饮料的豪饮家,全西班牙书记:您好!愿酒宴之神保佑你。您想必同大家一样也已得知:医科学生、单身汉拉法格先生就要同独身女、‘玄学空谈家’劳拉马克思小姐结婚了。……在如此令人生畏的仪式中,我最希望站在我身边的人是您,而不是任何别人。……不再耽搁您了,去把您喝下去的啤酒放掉吧!——马克思的二女儿劳拉
师:不管对谁,恩格斯都表现出了他真挚的情感。
今天我们一起撷取了恩格斯一生中的点点滴滴走近了恩格斯的伟人面、朋友面、凡人面。那末,恩格斯为什么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呢?
生:讨论
师:总结
伟人面:坚定的信念
朋友面:博大的胸怀伟人
凡人面:真挚的情感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伟大中折射着平凡。所有伟大的生平都含有平凡的片断。[英]罗素《赢得幸福》
结束:(展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自白,让学生再次感受恩格斯)

第1课先师孔子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第1课先师孔子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课先师孔子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
和影响。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
(2)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
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2)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3)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言提纲等形式,对孔子在中外思想
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4)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
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伟大贡献,如以礼、仁治国的进步的人文
主义思想观念,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诱、学思相长的先进的教
育方法,整理典籍、保存文化的执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特性及其历史局限
性。
(3)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孔子的思想主张和孔子的深远影响。
难点:孔子的思想主张。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下列几张幻灯片:幻灯片一:出示“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活
动”的图片,孔子学院在全球各地成立的图片,幻灯片二:演示设问“为什么国内外
会有那么多地方开展祭孔活动”,“为什么孔子在世界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幻灯片三:
1988年,7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探讨和平、发展、环境、民族、宗教、
信仰等一系列国际问题。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教授在发言中说:
‘人类要想在2l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的
智慧包含哪些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孔子的人生、孔子的思想。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孔子的生平经历
1、孔子的出身
孔子的世界观、历史观形成于他所生活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
而他的出生地鲁国是春秋时期保存周礼最多的诸侯国,“周礼尽在鲁”。这两点对孔子有
深远影响,一是使孔子有条件接受、研习周礼,二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赋予了孔
子强烈的发扬光大上古礼制的使命感,孔子认为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天下大同”:“大道
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礼运大同篇》)
★启发思考:“孔子的家庭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会给年轻的孔子带来什么影响?
2、少时好学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但仍积极钻研学习,“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向不
同的人请教学问。孔子的求学经历身体力行地说明了他的为学主张,如“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创设情境,引导思考:引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26岁(公元前524年)时,孔子向来到
鲁国的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34岁时,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
子与南宫敬叔到周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提问引导学习:“孔子曾向哪些人求取哪
些学问?从孔子的求学经历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师生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谈认识
和启发。)
3、收徒讲学
孔子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上的卓越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是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传播和普及了文化知识,造
就了一批时代英才(教材在此处重点介绍的是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其二是积累和总结
出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这是教材在“有教无类”子目中重点突出的内容)。
★提问引导学习:“孔子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概述孔子在教育史上的突出贡献。”
4、积极从政
可以把孔子的政治活动概括为这样两个时期:一个是他在鲁国的从政时期,从51岁(公
元前501年)到55岁(公元前497年),孔子历任“中都宰”、司空、司寇,并有政绩,其
中,公元前500年的齐鲁“夹谷之会”则是孔子政治才干的集中展现。但要看到,孔子
一生持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有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但他的仕途空问仅限于小小的鲁
国,最后也以失意告终。第二个时期是他周游列国时期,从55岁(公元前497年)出于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因离开鲁国到卫国,一直到他68岁(公元前484年)因弟子
冉有带兵抗齐有功而得以被迎归鲁国。孔子漂泊14年,先后周游了卫、陈、周、宋、
郑等国。对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为,首先要看到这是身处乱世的孔子迫不得已的行为;
其次要看到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向各国诸侯权臣宣讲仁礼思想,但未得到理解与
任用,这说明了孔子的仁礼思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需要而并未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孔
子有追求人间大同的普世情怀,因此“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理想而执著奋斗,这正
是孔子的可叹可敬之处。
提问启发思考:“依
★思考:孔子在各国之间漂泊游历长达14年之久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受权贵排挤、迫害;孔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各国诸侯权贵的认同而没有得到任用。
5、办学修书
可以将教材内容概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孔子整理的文化典籍——“六经”;②孔子的言
论集——《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但一般认为,它不是由孔子编订而成,因
此要将两者分列,以免造成学生的误解。在这里,可以向学生解释一下儒家经典中的“十
三经”和“六经”,为学生了解“六经”作铺垫。要注意“六经”的称呼不是来源于孔
子,到战国时期苟子才开始将其尊称为“六经”。“六经”可谓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
书,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2000多年的专制社会里一直是官
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提问启发思考:“概括指出孔子编订‘六经’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阐释道义,教化天下。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
(1)“仁者爱人”
教材内容从学说地位、基本含义、仁政思想、局限性、实现方式五个方面分析了孔子
的“仁”,其中的重点是“仁”的含义和实现方式。
从学说地位上讲,“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早在孔子之前的一些古代文献中,就
已有“仁”字出现。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文美德都奉为
“仁”的内容,而孔子则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并以此为核心建构起了一套
思想体系。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对“仁”的具体解释往往不同,学术界也有多种说法,
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掌握其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就行了。
在这里,教师更应该注意到,孔子重新建构“仁”,主要是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由于每一个人均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只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处理好了,
就可能会出现一个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按照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的不同表述,可
以看出他的思路是首先要在家里孝顺父母、亲爱兄弟,培养其对亲人的强烈爱心,作为
“仁”的基本要求,然后把这种爱心逐渐扩展到家庭以外的人,最后再把这种爱心进一
步扩大到全社会,使每个人都有一颗博爱的心。这样,人类社会就能走向“天下为公”
的大同世界了。理解了孔子的这种诉求,就能理解“仁”的含义和“仁”的核心地位了。
但是,另一方面,孔子的“仁”虽已超出了家庭、家族和等级的局限,但它在由亲及疏
的过程中是等差性地逐渐降低仁爱的程度的。
(2)克己复礼。教材从含义、意义、实质、行为规范四个方面介绍了孔子的“礼”。在
这里,重点是要搞清楚“礼”的含义。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二是治理、安定、巩固
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秩序;二是礼仪制度,即大到朝廷的祭祀、
出征、朝聘,小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等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必须遵守的
不同的礼仪规定。把握了“礼”的含义,就能理解孔子为什么会十分强调“礼”。孔子
提出“克己复礼”,提出“正名”主张,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的行为规范,其意义与实质都在于要恢复、体现和巩固社会的秩序和制度。
孔子的思想体系建立在“仁”和“礼”的基础之上,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孔子主
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仁”是“礼”的内在
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
途径;“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
的政治秩序和制度。
还要看到,在“以刑治国”的时代,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他要求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
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这体现了孔子对秩序与制度的深
情呼唤。
2、伦理思想:
中庸之道。这部分教材从意义、定义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庸之道”,难点是理解“庸之
道”的含义。教材指出,孔子强调中庸之道是实现仁与礼的途径,中庸是最高的品德,
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依据。
在教学中,要重点突破“中庸”的含义,深入理解什么是“中庸”。孔子的“中庸”有
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中”,二是“和”。许多人把中庸的“中”误解为调和与折衷,这
并非孔子原意。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表明孔子并不
是无原则的爱,不是谁也不得罪、只知调和折衷的好好先生。中庸的“中”是指“适度”,
即“无过、无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是一样的,因为都不“适度”。中庸
的另一个含义是“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不是指一个事
物与另一个事物相同,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要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从而达到总体上的
和谐,这是中庸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3、教育思想
教材主要从“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三个方面介绍了孔子在教育教学理
论上的贡献。这部分教材内容与“孔子其人”一目的内容前后呼应,“孔子其人”一目
突出的是孔子的教学经历及孔子开创私人办学、普及知识方面的贡献,这里突出的是孔
子在教书育人和教育理论方面的成就。孔子之为大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建立了系统完
整的教育教学理论。
三、孔子思想的影响
教材主要是从孔子创始的儒家学派及其思想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评价孔
子及其思想的地位与影响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万世师表”的称誉,对于孔子
来说是名正言顺、名副其实。
讲授孔子对中国的影响时,要突出由他创始的儒家思想此后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主
流思想,并渗人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中国文化的化身和
象征,“孔学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大、之远,的确超过了我国古代任何一个学派。孔
学可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关于孔子对世界的影响,教材是从两个角度去分析的,其一是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
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
新加坡等国;其二是法、德等欧洲国家的思想家们也从儒家思想中得到了很大启发。

高二语文下册《走近文学大师》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下册《走近文学大师》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高二语文下册《走近文学大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文学大师的作品和他们的思想品格,让学生开阔眼界,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2、教给学生走近文学大师的一些方法,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他们研读、鉴赏名著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走近大师”与“名著导读”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品质。

难点:培养学生研读、鉴赏名著的意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走近大师,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汲取更醇厚的营养。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文学大师。

二、文学大师猜猜看

1、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

2、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

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一生的绝大部分时光在漫游中度过——李白

3、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艺术境界——苏轼

4、其作品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曹雪芹

5、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鲁迅

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莎士比亚

7、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巴尔扎克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

三、走近文学大师

1、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他们以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卓越的才华,为世人瞩目,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也必须走近文学大师,感受大师的风采,和大师作精神上的沟通,从而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走近文学大师呢?

阅读:作品、传记及其它有关资料

思考:作品的语言艺术、思想内涵,大师的人格魅力

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同学、师生之间探讨、交流

2、我阅读我思考

进入高中以来,结合课本上名著导读所推荐的名家名作以及老师给大家的补充,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大师有了一些接触,今天我们就来做进一步的梳理探究。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把你的阅读体验和收获与其它同学分享,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发言。

发言内容:大师的作品(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或语言特点)给了你怎样的影响或启示?

文学大师怎样的人格魅力使你仰慕?

学生小组交流,发言。

2、我阅读我成长(和学生交流我个人的阅读体验)

3、我阅读我向上

在和文学大师们的精神交流中,通过思考和体悟,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和启迪。其实,在走近大师时,哪怕你只记住了他们的一句话,也有可能成为你一生的引领。

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莎士比亚: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巴尔扎克:伟大的人物都是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

海明威: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诵读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我们在接近大师。文学大师们的思想精华和人格魅力将不断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索,让我们感受到向上和向善的力量。正如文学大师巴金先生说的那样:

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这是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学箴言。让我们走近文学大师,因为他们将温暖我们的心灵,砥砺我们的意志,提升我们的品格。

三、写一则推荐词

请给你最喜欢的一位大师或一部作品写一则推荐词。

要求:1、写明你推荐的大师或作品;

2、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3、语言优美,表意明确,80字左右。

总结:大师点亮人生,书香飘逸生活。走近文学大师可以点亮你人生的明灯,促使你珍惜单薄而脆弱的生命;可以拨开世间纷纭的层层迷雾,训诫你携一身正气游走于天地间;可以帮助你树起人生的鲜明旗帜,激励你抒一腔热血,驰骋于茫茫苍穹之中……

同学们,让我们的人生,与大师同行,与经典为伴!

四、课外推荐阅读

《呐喊》:鲁迅: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洞察

《子夜》:茅盾:都市空间·时代性·革命现实主义

《边城》:沈从文:边地风情的长轴画卷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

《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关于爱与价值的经典故事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

孔子与老子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与老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的学说
1.思想内容
(1)政治思想
①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和“克己复礼”。基本途径是遵循“忠恕”之道和“________”。
②提倡“____________”,逐步改良政治。
(2)哲学思想
①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3)教育思想
①教育原则上,主张“____________”。
②教育方法上,主张“____________”。
③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
2.地位影响
(1)在诸国争霸和____________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
(2)________________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老聃与《道德经》
1.思想内容
(1)哲学思想
①本原论:“____”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②天命观:“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政治思想:主张“____________”。
2.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____________以及中国人的____________、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一 孔子的学说
1.山东曲阜孔庙是孔子文化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如果要去参观孔庙,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 
A.《春秋》B.《尚书》
C.《论语》D.《道德经》
2.下面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却受到冷遇,主要是因为其主张()
A.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
B.不关心民生问题
C.拒绝社会改革
D.不能满足统治者要求
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4.斯洛伐克共和国黑山博士说:“为了创造一个没有任何争端冲突的德馨社会,人类伟大导师孔子所设立的道德原则和进行的不懈努力直至今日仍无人超越。”这里的“道德原则”主要是指()
A.孔子的“礼制”思想
B.孔子的“仁”思想
C.孔子的教育思想
D.孔子的哲学思想
5.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
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
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6.孔子思想在当时未受重视的根本原因是()
A.孔子地位低下,位卑言微
B.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时代潮流
C.受其他学派打击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7.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知识点二 老子的思想
8.人们常常引用《老子》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是因为它反映了老子的()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C.“天道自然”的哲学思想
D.矛盾对立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9.《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0.下列观点与老子的思想相符的是()
①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②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③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④“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肚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岛献吉郎《诸子百家考》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材料二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三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老子的什么观点?

(2)从材料二、三中可看出老子的观点是什么?应如何认识?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知识清单
一、1.(1)①仁者爱人 正名 ②为政以德 (3)①有教无类 ②因材施教 2.(1)社会变革 (2)汉代大一统
二、1.(1)①道 (2)无为而治 2.伦理学 思维方式
对点训练
1.C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中。]
2.D [结合史实分析各项,孔子重视探讨社会实际问题,也关心民生,A、B两项不符合史实;孔子不排除在礼治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C项说法不正确;结合历史背景看,D项符合题意。]
3.B [“有教无类”意即不分贫富贵贱,所有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
4.B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没有任何争端冲突的德馨社会”,孔子的“仁”思想可以协调社会关系,使社会冲突减少。]
5.D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
6.B [孔子处于奴隶制开始瓦解、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形成的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要求以暴力打破旧的社会秩序,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政权。孔子主张以“仁”恢复已毁坏的“礼”,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
7.C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换句话说就是: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不能容忍诸侯用天子的乐舞,因为这不符合周礼的要求。]
8.D [题干材料主要阐述了“福”与“祸”对立转化的思想,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9.C [材料反映了老子政治上“无为而治”的思想。]
10.D [老子认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他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排除含①的选项,故答案为D项。]
综合运用
11.(1)经济主张: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奴隶制的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经济背景:奴隶制经济逐渐衰落,封建经济兴起。
(2)孔子提倡“仁”和“礼”;主张“贵贱有序”“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说明孔子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思想及其影响。第(1)问,从材料一可知,孔子并不反对求富,但要取之有道;经济背景方面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加以说明。第(2)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的是贵贱有序;“子为政,焉用杀?”强调的是应该实行仁政。第(3)问,材料三主要强调的是孔子及其学说的世界影响。
12.(1)其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主张“无为”,这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出现的暴政、苛政而提出的,他反对统治者的强权政治,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他推崇保守落后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又有狭隘守旧的特点。
解析 材料一阐述的是对立双方相互依存而且互相转化的观点;材料二认为统治者盘剥、苛政太多,使人民无法安定生活,主张“无为”;材料三推崇过去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
教材问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
一是因为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二是在天道观方面,儒家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三是在历史观方面,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四是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汉代以后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解析与探究
材料一认为上帝了解人民的疾苦。材料二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主张“无为而治”。材料三反映了孔子并不否认天命的存在,但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自我测评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2.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天法道,道法自然”,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37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