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2.4 全球气候变化 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程标准分析]
这是课程标准中“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一条标准的要求。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不必具体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但在教学中要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加剧作用。
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2)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3)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 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欲望,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学生基础分析]
(1)学生对太平洋岛国的迁移、南极企鹅的生存问题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概念和跨度还不够。
(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够完整,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 目标: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说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举例说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②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③通过阅读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中模拟曲线(灰色)和实际气温变化曲线(红色)的不重合,得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原因起了加剧的作用。
④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
附件下载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难点:全球气候变化”,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难点:全球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
2、气候变化史
(1)地质时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历史时期:期间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
(3)近现代::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4、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在近40年时间里,CO2含量增加值和平均年增加速度分别为()
A.35×10-6、10×10-6B.45×10-6、10×10-6
C.45×10-6、1.1×10-6D.45×10-6、2×10-6
2.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A.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3.联系上表可知,近5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A.自然原因造成
B.人为原因造成
C.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
D.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起主要作用
答案:6.C 7.C 8.C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CO2含量增加值和平均速度。CO2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近5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
湘教版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刘军芳
一、设计思想
在本课的设计中,主要让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本课内容的设计特色是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课本中的相关资料及设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和图表的技能,学生就可以逐渐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的要求:
基本要求:①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通过对教材中相关统计图表的应用,掌握统计资料的阅读、分析和运用的技能;
④能以科学态度、辨证的观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发展要求:能运用材料、分析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某一活动的具体影响。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files.eduu.com/down.php?id=167644
文章来源://m.jab88.com/j/510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