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盘》学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盘》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盘》学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现在.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认识算盘

(1)谈话:仔细观察算盘,你知道它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吗?

教师出示算盘,引导认识:

现在的算盘形状不一,算盘有矩形木框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子分上下两部分,算珠内直柱叫“档”一般为9档,11档,13档。档中横梁上一个珠子表示5,梁下有5个珠子,每个珠子表示1.(课件显示)

(2)师:算盘的个位在哪啊?(出示课件说明)

出示小红的话:我选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边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什么位?(百位)

仔细观察,小明定的个位在哪啊?和学生一起探讨定数位的方法。

(必须从左往档框梁下珠下珠右依次定位)

教师小结: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把最靠右边的梁记位个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三、介绍在算盘拨数的方法

1、认识档、上珠、下珠

2、拨珠的方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个位,试一试,拨出“1”(让学生用大拇指在下珠拨2个珠子)

继续拨2,3,4

“5”怎么拨?

“6”怎么拨?

试一试:拨出1-9.

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十位,试一试,拨出10-90

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十位,试一试,拨出100-900

3.尝试拨出563.

说说563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要求学生在算盘上拨563,教师巡视检查。

四.巩固练习

1.拨一些数让学生读写。

教师在算盘上拨数,学生读写。

2.完成教材P78“做一做”

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数学游戏

(1)同位每人拨出一个数。然后俩人分别说出、写出算盘上所表示的数。

(2)拨一些数让学生读写。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认识了算盘,你会用算盘上表示数了吗?

小编推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算盘》教案(一)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算盘》教案(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算盘》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算盘,知道用三指拨珠的方法,初步学会在算盘上拨出四位数。

2.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算盘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算盘,掌握算盘上记数的方法。

2.三指分工协作的拨珠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在计数器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出下面各数。

38 380000 380 3800000 308 3080000

3.看计数器上的数读出来。(师演示)

二、揭示课题。

1.前面我们学过了用计数器数数和记数的方法,数数和记数除了可以用计数器外,还有一种比较方便的工具,那就是算盘。

2.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计算工具,它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还比较广泛。

3.你想认识算盘吗?你想了解有关算盘的哪些知识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算盘的认识”。(板书课题:算盘的认识)

三、教学新课。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和定位。

(1)让学生仔细观察算盘并用手摸一摸算盘的各部分,然后提出问题:你看到的、摸到的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在算盘上记数时,要在算盘上选一档作个记号,定作个位。向左数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百位。

教师边说边在算盘上贴出“个”、“十”、“百”,同时让学生也在自己的算盘上写上“个”、“十”、“百”。

(3)教师接着说明: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上数。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2.教学在算盘上记数时,注意结合1至9各数的特点,说明三指分工的拨珠方法。

(1)在算盘上拨上1~9各数。

拨上1、2、3、4时,用拇指拨下珠靠梁;拨上5时,一般不用五个下珠表示,而用一个上珠表示,用中指拨一个上珠靠梁;拨上6、7、8、9时,用拇指和中指同时拨珠靠梁。

(2)在算盘上拨去1~9各数。

拨去1、2、3、4都用食指,拨去5用中指,拨去6、7、8、9用中指和食指同时拨。

(3)小结三指分工的拨珠方法: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中指--把上珠向上拨或向下拨;食指--把下珠向下拨。

3.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读题。

(2)让学生在算盘上找到个位、十位、百位所在的位置,并告诉学生,拨数时也要从高位拨起。

(3)学生试拨17、56、180、309和400这几个数,教师针对出现的错误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

(4)小结拨数方法:定好位后,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拨,0用空档表示。

四、课堂练习

提问: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算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结合本节课内容提示学生小结。)

(2)拨珠时,三指分工的方法是怎样的?

五、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计数器、算盘、第七册课本及教师用书。

六、自我问答

这节课我主要根据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从谈话引入“算盘的认识”,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学不仅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拨数,同时让同桌之间相互说数和拨数,加深他们对算盘的认识和使用。在学生相互说数、拨数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动手操作的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算盘》教案(二)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算盘》教案(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算盘》教案(二)

教学目标 :

1.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认识算盘,了解 算盘的结构,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 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2. 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让学 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理解1个上珠表示5。

教学具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1.在计数器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308、1000、256、760 3.介绍 算盘的历史:

教师:在生活中还有一种计算工具--算 盘,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 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 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算盘。

【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算盘,了解算盘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课题:算盘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了解算盘的构成:

①教师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

学生结合课件记忆。

②教师手指算盘的各部位。

学生说出名称。

③介绍算盘珠子的作用。

教师:算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数数和计数,下面的一个珠子表示1,上面的一个珠子表示5。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研究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算盘珠子的作用。

2.教学用算盘计数的方法。

①确定数位。

教师:用算盘表示数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一个档作为个位。

提问:请你看看这两个小朋友把哪个档作为个位?十位、百位在哪?请你指一指。

②在算盘上表示一位数。

活 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5、6、9。 提问:怎样在算盘上拨出5?怎样拨出9?

③在算盘上表示两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

提问:你是怎样表示的?个位 上为什么不拨珠子? 教师:个位是0 ,在算盘的个位上就不拨珠子。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27、30、65、99。 提问:你是怎样拨的?

④在算盘上表示三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0。 提问:怎样表示?

活动:请你拨出254、180、309、600。 提问:1 80、309怎样表示?

教师小结:拨数要从高位起,哪一位上是几就拨几 ,如果这一位上是 0,就用空挡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364、620、805、700、951、519

2.把相同的数圈起来。

3.你知道吗?

比较中国和日本算盘有什么不同?

(四)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是学习,你有哪些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基本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中间要用“=”连接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键是运算符号键。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0、对顶角相等。
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
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13、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14、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1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小时,
16、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例如1:已知:A×B=215,则A×B×2=()。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
例如2:已知:2×A×B=200,则A×B=()。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即200÷2=100,所以A×B=(100)。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例如: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积是(510)。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④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如果m<n则积缩小(n÷m)倍。
6、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8、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9、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0、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1、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直到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为止。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不变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
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则商就除以(或乘)几。
7、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第六单元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统计图和复试统计图。
4、复试统计图一般由图号、图形、图目、图注等组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常见的有条形统计图、扇型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网状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课题:总复习
【课型】:预习+展示
【课时】:第一课时:多位数的认识
【教师寄语】:
本册书你已经学完了,掌握的怎么样?下面我们要用5课时的时间对本册书的知识进行自主整理、自主分类、自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推开记忆的闸门,来采撷一颗颗珍珠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回顾第一单元,自学课本第117页、118页第1—4题,用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学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我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我会用类比、类推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知识链接】:
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学习过程】:
一、回忆、整理多位数的认识有关知识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117页,用笔勾画出疑惑点。回忆第一单元的内容,边整理边记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表示出来。
二、(合作交流):汇报、整理
1、复习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3、数的大小比较。
4、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
三、(精讲点拨):
1、按数位顺序,从右到左有哪些数级?每个数级里有哪些数位?你能从右往左说出每个数级里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易错点)
4、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关键是什么?
5、(能力提升):
(1)打开课本117页做第1、2小题。
(2)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a.最大的数
b.最小的数
c.一个0都不读的数
d.只读出一个0的数
e.要读出2个0的数
(3)判断:
a.700200读作:七万零二百()
b.30025000读作:三千万零二万五千()
c.十四万三千写作:1400003000()
6、(问题探究):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比较下列数的大小,看看你有什么窍门?(从大到小排列)
408001240000124500040800318000
(做完后和同学交流)
7、(问题探究)数的改写和近似数,你能回忆起哪些?如何改写整万的数?用什么方法求多位数的近似数?
8、(能力提升)做117、118页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还有()问题?
【达标测评】:
一、填空:
1、2567070000读作(),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2、九千零六万零三十写作(),这个数最高位是(),表示()。3、比79999多一的数是(),比10000000少一的数是()。
二、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040040400440000400040400004
【课后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121页第1、2题。
选做题:1、□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71□680≈71万99□540≈100万
325□428≈325万620□725≈621万
29□280≈29万199□753≈200万
2、□中最大填几?
68□524≈68万27□680≈28万
53□024≈54万79□825≈80万
课题:总复习
编写者:张永红审核人:
【课型】:预习+展示
【课时】:第二课时:乘法和除法
【教师寄语】:
大部分同学对于乘法和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已经很熟练,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应用的不太灵活,希望同学们通过复习注意提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这里很奇妙哦!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回顾第三、第五单元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118页、119页第5—10题。积极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我巩固了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我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我的归纳概括能力有进步。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知识链接】:
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习过程】:
一、整理、复习乘法和除法的口算
1、(自主学习):做课本第118页复习题5、题8和121页第3题
2、(精讲点拨):口算时,要认真看清运算符号及数字,要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使计算简便。
二、复习笔算乘除法
1、(自主学习):做118页复习题6、7。
2、(精讲点拨):笔算两位数乘多位数要注意什么?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试商?做除法时要注意什么?(高位除起→余数要比除数小→正确写商)
3、(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合作把下面8道题分类,想一想怎样分?分几类?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1400÷285340÷89945÷212016÷21
793÷53540÷15845÷28225÷25
4、(精讲点拨):分类(1):按被除数前两位够不够除来分,可以分几类?(两类)
分类(2):按不同的试商方法来分,分几类?(四舍法、五入法、商9法
2016÷21、直接口算法540÷15和225÷25)
二、复习乘除法的估算
1、(自主学习):做122页第5、6题。
2、全班汇报、纠错,探索怎样想的?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还有()问题?
【达标测评】:
一、填空:
1、估算204×58时,把204看作()把58看作(),积大约是()。
2、估算479÷60时,把479看作(),商大约是()。
3、已知34×8=272,那么34×80=()340×8=()。
4、已知260÷13=20,那么2600÷13=(),260÷130=()
5、△÷□=48......48,□里最小是()
二、判断:
1、两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2、两个数相除,商是23,余数是11,被除数最小是287。()
3、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商小。()
【课后作业】:
必做题:1、课本第119页第9、10题,2、第121页第4题、第122页7、8
选做题: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课题:总复习
编写者:张永红审核人:
【课型】:自学+展示+操作
【课时】:第三课时:空间与图形
【教师寄语】: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平行线、垂线、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影子。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它们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它们变化万千,建筑师用它们构成一座座华美的建筑、画家用它们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服装设计师用它们设计出一件件靓丽的衣裳......,而我们要用它们来充实我们的头脑,建造我们坚实的人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回顾第二第、第四单元,自学课本第119页第11、12题,用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任务,并理解角、平行线、垂线、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几何概念的本质。
2、针对自学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我要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和特性。
2、我知道了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我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4、我的画图能力进一步提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四边形的的特征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能按要求画角,会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会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难点:会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理解所学的平面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把角的度量、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集中复习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角的度量是基础,可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平行的概念是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集中复习能够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写出网络图
1、为了更好的梳理这些知识,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写出知识网络。
2、(合作交流)展示整理成果,完善知识系统。
3、(精讲点拨)知识网络图:
二、问题探究、小组交流: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2)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3)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能力提升)用三角板拼角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4)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
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5)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
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
画垂线: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填119页第12题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3、课堂小结: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直线我们想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由射线想到角,由线段我们想到围成的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复习了()知识,理清了知识脉络,学会了整理复习的方法。
【达标测评】:
一、做第122、123页第11、12题
二、判断正误:
1.直线比射线长。()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一个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这个角越大。()
4.平角是一条直线。()
5.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也是直角。()
三、综合练习(能力提升):
画角:
练习画一个75度的角,你有几种不同的办法?
【课后作业】:
必做题:
1、课本第122页第9、10题。
2、填空:
(1)线段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2)经过平面上一点能画()条直线,经过平面上两点能画()条直线。
(3)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4)1周角=()平角=()直角
(5)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
选做题:
1、用我们画的75度的角的两边分别作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各截取2厘米和4厘米),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垂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题:总复习
编写者:张永红审核人:
【课型】:预习+展示+动手操作
【课时】:第四课时:统计与概率
【教师寄语】:“统计”在本册书中的重要内容是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复习让我们体会统计图的特殊作用,既可看出每组样本中不同类数据的差异,也可看出不同样本数据差异,还可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我们还可根据图中的信息开放性的提出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回顾第六单元,自学课本第120页,用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任务,通过交流合作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知识链接】:本节课通过身边的统计知识发展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统计现象,通过复习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够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过程】:
一、回忆、整理统计的有关知识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120页,用笔勾画出疑惑点。回忆第六单元的内容,边整理边记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表示出来。
二、(合作交流):汇报、整理
三、(精讲点拨):
1、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观察所记录的数据
第二,将数据制成统计表
第三,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条形统计图的单位,写清横、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用不同的直条表示不同的人物和事物,写清图例。
第四,绘图要准确,直条的宽窄要一致
四、(能力提升):
1做第120页13题,第(1)小题很好回答,第(2)小题能提很多问题,要求合理,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多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更有利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补充(3)还有什么疑问或合理化建议。
2、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
人数(人)项目

性别跳绳
踢毽子跑步足球
男生16152625
女生3025234
根据统计表制成统计图,回答问题:

(1)喜欢那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那个项目的女生最多?
(2)总人数排在第二位的是运动项目是什么?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主探究)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还有()问题?
【达标测评】:
必做题:课本第123页第13题。
选做题:调查本班身高情况:

人数(人)身高

性别1.30㎝以下
1.30㎝至1.35㎝1.35㎝至1.40㎝1.40㎝以上
男生
女生
(自主探究)根据统计表制成统计图,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总复习
编写者:张永红审核人:
【课型】:巩固+展示
【课时】:第五课时:数学广角及120页思考题
【教师寄语】:本册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我们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面对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怎样找到最佳的策略是关键。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寻找最优方案。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难点:提高寻找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
打开数学书看第七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学习过程】:
一、回忆、整理数学广角的有关知识
(自主学习):回忆第七单元的内容,边整理边记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表示出来。
二、(合作交流):汇报、整理
1、烙饼问题。
2、沏茶。
3、排队论问题。(比较容易)
4、对策论。
三、(能力提升):
1、

2、劳动节那天,妈妈的3位同事来到小华家,妈妈让小华给客人烧水泡茶。小华开始做事:
3、妈妈杀好鱼后,小刚帮妈妈烧鱼。他有条理地洗鱼、切鱼、切姜片、洗锅煎烧,鱼烧熟后共花了17分钟(见下图)
4、

⑴如果有6个大人和4个学生,该怎样买票最合理?

⑵如果有4个大人和6个学生,该怎样买票最合理?

⑶5个大人和5个学生又该怎样买票呢?

三、第120页思考题:河内塔问题,这道题目做为思考题,试一试吧!
(点拨):题目中,需要把A、B、C(从上到下)三颗珠子从1号杆移到3号杆
第一步:把珠子A移到3号杆
第二步:把珠子B移到2号杆
第三步:把珠子A从3号杆移到2号杆
第四步:把珠子C移到3号杆
第五步:把珠子A从2好杆移到1号杆
第六步:把珠子B移到3号杆
第七步:把珠子A移到3号杆
这其实是一个逆向思维的方法,关键是能够了解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最后的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思维能力提高就行。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还有()问题?
【达标测评】:
1、丽丽长大了,想和妈妈学做菜,星期天要学做一个炒鸡蛋,妈妈告诉她这道菜有以下几项工序:
敲蛋(1分钟)搅蛋(1分钟)切葱(1分钟)洗锅(2分钟)
烧热锅(2分钟)烧热油(1分钟)炒蛋(4分钟)
2、一只平底锅上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8分钟。(正反面各4分钟),那么,煎三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

3、四(1)班的3个同学各拿一只水桶去接水,水龙头给3只桶注满水所需的时间分别是4分钟、3分钟、1分钟,现在只有1个水龙头可以接水,怎样安排能使他们总的等候时间最短?这个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4、妈妈怎样安排所用的时间最少?
杀鱼、洗鱼5分钟烧鱼10分钟淘米2分钟做米饭15分钟

5、小芳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哪一条路最近?
【课后作业】:
必做题:甲船运了80吨货物,乙船运了40吨货物,丙船运了160吨货物到码头卸货,但码头每小时只能卸20吨货物,而且也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三艘货船等候时间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顺序卸货?
点拨:①先卸乙船,再卸甲船,最后卸丙船,等候时间总和最少。

卸乙船三个船等候时间为:40÷20×3=2×3=6(小时)
卸甲船甲、丙二个船等候时间为:80÷20×2=4×2=8(小时)
卸丙船丙船等候时间为:160÷20=8(小时)
6+8+8=22(小时)
②先卸甲船,再卸乙船,最后卸丙船,等候时间总和仅次上一种卸法。

卸船甲三个船等候时间为:80÷20×3=4×3=12(小时)
卸乙船乙、丙二个船等候时间为:40÷20×2=2×2=4(小时)
卸丙船丙船等候时间为:160÷20=8(小时)
12+4+8=24(小时)
③先卸丙船,再卸乙船,最后卸甲船,等候时间总和为第三。

卸丙船三个船等候时间为:160÷20×3=8×3=24(小时)
卸乙船甲、乙二个船等候时间为:40÷20×2=2×2=4(小时)
卸甲船甲船等候时间为:80÷20=4(小时)
24+4+4=32(小时)

④先卸丙船,再卸甲船,最后卸乙船,等候时间总和为第四。

卸丙船三个船等候时间为:160÷20×3=8×3=24(小时)
卸甲船甲、乙二个船等候时间为:80÷20×2=4×2=8(小时)
卸乙船乙船等候时间为:40÷20=2(小时)
24+8+2=34(小时)
选做题:某商店雪碧、蛋糕、柚子3种物品标价如下:
雪碧:每瓶6元,两瓶装一盒,每盒11元
蛋糕:每块5元,两块装一袋,每袋9元
柚子:每个4元,3个装一包,每包10元
用50元钱把这3种物品都买齐,并且把钱正好用完,你认为可以怎样买?写出你认为比较好的几种买法。
点拨:①雪碧1盒,蛋糕1盒,柚子3包
11+9+10×3=50(元)
②雪碧2盒,蛋糕2盒,柚子1包
11×2+9×2+10=50(元)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例题,“试一试”,第2页“想想做做”单元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s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2、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例题图
主备教师的教学策略个性修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
笔算:
48÷4=65÷6=93÷3=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学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2、学习口算方法
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
3、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完成。

4、学习笔算方法
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练习:80÷40

5、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96÷20150÷30

6、练习85÷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学生回答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

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说说笔算过程
想想做做1、估算下面各题:
80÷40160÷80200÷50
210÷70270÷90

2、“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

3、“想想做做”第6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问:73个一元就是多少元?学生口算。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

说说计算方法

让学生说说怎想的
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题,“试一试”,第4页“想想做做”单元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2、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主备教师的教学策略个性修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120÷40560÷70420÷60
240÷80320÷40对口令答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

2、提问:420÷30得多少,能估计一下商是多
少吗?
学生列式

学生回答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估算出结果

2、笔算出结果
⑴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⑵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为什
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30怎么来的?…

3、教学试一试。
⑴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
计算过程。
⑵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4、新课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⑴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可以怎样算?
⑵师小结,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学生回答方法
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第1题
比较前两题和后两题,为什么被除数一样,
但商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全班交流,分析错误原因

3、“想想做做”第4题。
⑴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
⑵引导学生观察左表,你们有什么发现?
(重点体会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发生变化那么
宽也发生变化)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版演。选择
其中两题说一说
计算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全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20×3=7×50=6×3=

20×5=4×9=8×60=

24÷6=8÷2=12÷3=

42÷6=90÷3=3000÷5=

【设计意图】由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通过复习为的是让学生会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自己探究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设计意图】把教材提供的情境改成分彩旗,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从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列式80÷20

(3)学生独立探索口算的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

A.因为20×4=80,所以80÷20=4这是想乘算除

B.因为8÷2=4,所以80÷20=4这是根据计数单位的组成

为什么可以不看这个“0”?(80÷20可以想“8个十里面有几个二十?”)

这样我们就把除数是整十数的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

(4)师小结:同学们有的用乘法算除法的,也有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5)检查正误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演示分的结果)

口答。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凭着各自已有经验感知,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形成表象,归纳抽象出算理。同时不禁锢学生的思维,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正确的算出结果的,教师都予以肯定。

(6)用刚学会的方法再次口算,并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40÷2020÷1060÷3090÷30

(7)探究估算的方法

出示:83÷20≈80÷19≈

师: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你怎么知道的?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求83除以20、80除以19大约得多少,从题目中的约等号看出不用精确计算。

师:谁想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预设:83接近于80,80除以20等于4,所以83除以20约等于4。

19接近于20,80除以20等于4,所以80除以19约等于4。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从而提高口算的正确率。而且设计学生自主探索估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例2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150÷50

(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3)你是怎么这样快就算出的呢?

A.因为15÷5=3,所以150÷50=3。

B.因为3个50是150,所以150÷50=3。

这一题跟刚才分彩旗的口算方法有不同吗?

都是运用想乘算除和表内除法这两种方法来口算的。

师:在解决分彩旗和刚才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口算方法,(板题:口算除法)口算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

口算练习:150÷30240÷80300÷50540÷90

3.估算

(1)探计估算的方法

师: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

你能估吗?请先估算,再把你的估算方法与同伴交流,看看能否互相借鉴。

(2)谁想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3)总结方法: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与原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方法算。

(4)判断估算是否正确:122÷60=2349÷50≈8为什么不正确?

(三)知识应用

1.独立口算

观察每道题,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如果估算的话把谁估成多少。

2.算一算、说一说。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3.解决问题

(1)一共要寄240本书,每包40本。要捆多少包?

你能找到什么条件、问题。

你会解决吗?

(2)这个小朋友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她在看一本故事书,出示第5题,找条件、问题

出示条件:一共有120个小故事,每天看1个故事。

问题: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问:要求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求吗?

【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学生年龄小,如果只是单一的让学生做口算练习,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练习形式多样化。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授课人:审批:授课时间:学案编号:年级:姓名:小组:
课题:有趣的算式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发展合理的推理能力,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算器
课堂流程学习过程展示方案整理学案

用计算器计算75399+482241=983721-47423=

493082+283940=832913-372853=

25×12=764×85=

小组独立完成
口头展示
随机抽号展示

导学活动一
奇妙的宝塔
1、用计算器计算:
1×1=
11×11=
111×111=

2、根据结果,推测以下算式结果:
11111×11111
111111×111111

3、由以上算是你发想了什么规律?

导学活动二
奇怪的142857
1、用计算器计算:
142857×1=142857×2=
142857×3=142857×4=

2、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3、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142857×5=142857×4=

随机抽号展示

导学活动三神奇的9
1、用计算器计算:
99×99=999×999=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随机抽号展示

导学活动四寻找神秘的数
在0~9这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4个数字。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如:1,2,5,0。最大四位数:5210,最小四位数:1025。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得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
521085418730
-1025-1458-3078
418570835652

6552996366427641
-2556-3699-2466-1467
3996626441766174
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能找到一个神秘的数吗?

随机抽号展示

当堂测评在计算中发现规律。
3×7=
33×67=
333×667=
3333×6667=
按照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算式的得数。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
33333333×66666667=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数学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授课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课题旋转与角
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1课时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析本课教材特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析在此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各种包含平角和周角的图形,这对学习周角和平角有较大的帮助。



念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标1、通过教学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点、

点重点:认识平角、周角。
难点: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
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
准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自主学习、合作评价

二、呈现目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三、针对问题、展示交流、有效指导

四、问题训练、规范指导

五、归纳概括提升意义
3分
2分导入练习
当堂检测
(根据教学时间,教师随机处理)

谈收获口头导课

1、点拨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巡视指导,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

评选优秀小组。
回顾学过的图形,直观观察。

一、认识平角、周角1、动手操作活动角2、汇报总结二、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三、围绕哪一点旋转
能举一反三,运用新知

练习巩固。

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旋转与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数学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四年级上册课题旋转与角授课教师徐佳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平角、周角。
难点: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准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主要导学过程教学
环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
一、
激趣导入
3分1、角可以分为()角、()角、()角。
2、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二、
探究新知

20分【问题1】1、用准备好的角,旋转成平角。
得出结论:当两条边成一条直()时,所成的角就是()角。
2、用准备好的角,旋转成周角。
得出结论:当旋转一周后,角的一边与另一条边()时,所成的角就是()角。
【问题2】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角画角范围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问题3】明确关系。
1周角=()平角=()直角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由每组学科长收集、整理数据并做好记录。小组全部完成后汇报。
三、
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

15分1、判断
(1)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角。()
(2)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3)一个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4)角的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着端点旋转到与固定的边成一条直线时,就形成了一个平角。()
2、数一数,下面图形有几个角?

()个角
3、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什么角?
3时()角6时()角
9时()角11时()角
2时半()角9时半()角
12时()角2时45分()角
先独立完成,再选出学生代表展示答案,全班评价。
四、
小结与评价2分总结学习过程
个人谈收获。
教学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整数部分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
数字表示……………………100001000100101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7、表示物体个数:123456…….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13、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3、角的分类: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4、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1:
3、笔算乘法2:
4、笔算乘法3:

5、行程问题:
小结:在上面的例题中,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米/时。普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06千米/时。
“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米。”
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6、积的变化规律: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7、乘法估算: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图一:“直线A和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的平行线是直线B”
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图二:“直线A和直线B相互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点C是垂足。”

2、画垂线:
①例一: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
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X

②例二: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
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③例三: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即“点A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点A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10厘米”

3、画平行线:
①例一:怎样画平行线?
答: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②例二: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
小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③例三:怎样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提示: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小结: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就可以了。
4、平行四边形:
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梯形:
小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2、估算除法:

3、笔算除法:
例一: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别给几个班?

例二:有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例三:(1)售货员给顾客21本书,顾客付了84元,那一本书多少元?
(2)我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书,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例四: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让你,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小结:可以把除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来试商!

例五:(1)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呢?
例五:(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
1、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1位数,如果前1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两位数;
4、商的变化规律:
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第六单元【统计】

【你寄过贺卡吗?】
培养查找、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的问题。正确解决因贺卡带来的环境问题。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数与计算
1、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一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十个一百万。
2、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①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②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一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十个一百万。
③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
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
⑤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⑥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3、读数: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4、写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3084000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860个一组成。
6、“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改写成0;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7、用“=”和“≈”的区别:
7580000=758万7508000≈751万
9000000000=90亿9420000000≈94亿
省略与改写:95850065200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位:95850070000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95900000000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是959亿
8、比较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要乘几或除以几。
11、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商也变大。
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小。
12、180÷30:可看作180除以30或30除180。
13、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14、在笔算除法时,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或用几试商。
15、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6、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二、空间与图形
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可以说一条线段长4厘米。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
3、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4、把量角器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6、钟表每一小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夹角是30°,比如2小时的夹角就是60°。
7、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四边形内角之和是360°。
8、∠1和∠2如果在同一条线的同一侧上,就是两角成平角,∠1+∠2=180°。
9、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0、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长方形的周长算法相同周长=(长+宽)×2
1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画高要用虚线,并做出垂足记号。
1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6、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4个直角。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菱形都是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三、熟记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平均数=总数÷个数﹙把所有的数加起来除以个数﹚
用复合单位表示
如:每小时80千米:80千米/时每本5元:5元/本
每分钟225米:225米/分每件28元:28元/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2、在游戏中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一、情景,探索规律

1、出示课件。兔子乐园里的兔子正在跳舞呢,仔细看这幅图上有什么?(兔子,磨菇,夹子,手帕,木桩,篱笆,大树,绳子)

2、根据回答板书。

3、仔细观察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1)兔子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每两只兔子中间有一个蘑菇)

2)像这样每两个同样的物体间排一个别种物体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3)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还有什么?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每组的两种物体,它们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4、数一数这些物体的个数,比一比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它们都相差1)兔子为什么比蘑菇多1?

5、讲述:排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两端物体”。板书:两端物体。还有哪些物体是两端物体?每一排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6、通过刚才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个。反过来怎么说?(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少1)

二、动手操作,感受规律

1、像兔子乐园里这样间隔排列的物体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2、动手试一试,四人一组,每人任意拿几根小棒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数一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3、学生动手试一试

4、出示投影,交流小结:小棒的根数比圆的个数多1,这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致吗?

5、问:仍然按上面的摆法,如果摆11根小棒,应该摆几个圆?怎么想的?如果摆6个圆,应该摆几根小棒?为什么?

三、联系实际,寻找规律

1、谈话: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生活中到处都有,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能找到这样有规律的事物吗?

2、学生举例。

3、出示国旗,从上面找到我们学习的规律?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问:你看到了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为什么广告排的个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不1?

2、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独立思考第一小题,指名回答,怎么想的?回答第二小题,问:锯的段数与次数有什么关系?口答:1)一根木料锯5段,需要锯几次?2)一根木料锯8次,锯成多少段?

3、游戏活动

1)请5位女生站成一排,在每两个女生中间站一个男生,应该请几位男生呢?谁来排?

2)再请5位女生,还是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要求男生比女生多1人。谁来排?

3)男女生都是6人,还要求一一间隔排列,怎么排?

4)比较两种排法,你发现了什么?

5)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一、数与计数:
(一)整数数位顺序表:

相关知识点:
1、要明确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三者的含义:
数级是指: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我们现在学到的有3个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数位是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
三者一定要区分清楚,做题时才不会混淆。
易错题目如:亿级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
万级中所包含的数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判断题,如: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看数位表说一说数的组成:
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要多练一练、说一说。
4、举例说一说大数的组成。
如:3084000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和861个一组成的。
5、读大数时,遇到“读作”要写成大写的。0的读法要特别注意,每级末尾0不读,每级开头与中间,不管有几个都读一个零。
具体步骤分三步:先分级;再从高级写起,写完亿级,要加“亿”字,写完万级要加“万”字;最后读一遍对照检查。
6、写大数时,要牢记两个数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写数步骤分三步:先看分几级;再对应数位分级写;最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比大小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比大小,先分级,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从左比,数字大的数就大。数字相同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
8、用一些数字排列最大的数或最小的数:
做题诀窍:(1)排列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时,遵循的规律是:没有0时,最大的数直接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小的数直接从小到大排就行了。如果有0时,最大的数不受影响,0肯定是最小的数,排在最后一位;但是排列最小的数时,就要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那么我们只需把除0以外的数字中最小的数放在最高位,紧接着排0,后面的数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能得出最小的数了。
(2)如果遇到条件中有读几个0的要求,那就需要在遵循大规律的前提下,适当调整0的位置,达到题目中的读零要求。
9、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找准数位很重要,关键还看下一位,四舍五入要分清,不满5时就舍去,满了5后就进上。最后别忘加单位。
注意“=”和“≈”的区别,如:
7580000=758万7584300≈758万
900000000=9亿874900000≈9亿
10、近似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如: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之后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做题诀窍:最大的数要考虑“四舍”的情况,最小的数则要考虑“五入”的情况。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5万,那么这个数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四舍”后是5万,二是“五入”后是5万。
先想“四舍”的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5,个级千位上的数要保证“四舍”,最大只能是4,那后面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应该是最大的一位数9,想到这,你的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大的数:54999。
再想“五入”的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4,个级千位上的数要保证“五入”,最小只能是5,那后面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应该是最小的一位数0,想到这,你的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小的数:45000。
(二)自然数的相关知识: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还要记住0不能作除数。如:5÷0不能得到商,因为没有一个数同0相乘是得5的;再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乘法中积变化的规律和除法中商变化的规律:
积变化的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和因数的变化是一致的】
商变化的规律:
1、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和被除数的变化是一致的】
2、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和除数的变化是相反的】
(四)乘法中积不变的规律和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
积不变的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是相反的,积不变】
商不变的规律:
两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是一致的,商不变】
(五)判断除法中的商是几位数:
先要明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有两种情况:
一是前两位够除(即前两位>除数),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这时的商就是两位数;
二是前两位不够除(即前两位<除数),那就需要用前三位去除以除数,商的最高位就在个位上,这时的商就是一位数。
(六)根据余数的大小求被除数:
做题诀窍: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根据余数不同,被除数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最大的,二是最小的。余数中最小的数就是1,当余数是1时,被除数最小。当余数是最大的数时(即比除数少1的数),被除数也是最大的。再根据商×除数+余数,就能求出相应的被除数了。同学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情况,再遇到这类题时,要好好审题,看看是求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七)口算、估算和笔算:
1、口算做题诀窍:牢记确保口算全对的方法:做口算题时,一定要看清楚数和符号后再算,能口算的直接口算,要特别注意乘法和除法中末尾带0的情况;口算有困难的一定在草稿本上笔算一下,再把结果填到试卷中。
2、估算做题诀窍:估算题中,乘法的估算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除法的估算则要考虑能不能整除的问题。先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如果不能整除,就需要上下浮动一下,找出最接近的能整除的数就行了。
3、笔算做题诀窍:笔算题中,做完每一个题都要按照“三步检查法”检查每一步,才能确保准确无误。此外审题时要注意题中是否有需要验算的题目,千万别漏下。
【三步检查法】:
第一步——看数有没有抄错;
第二步——检查计算过程有没有错误,有验算的是否验算了;
第三步——检查横式得数写的对不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认识计数单位、数级与数位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什么?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通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么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通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可以继续用计数器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最终得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归纳“十进关系”
(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师:读一读(从10个一是十,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1.认识数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可以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2)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3)说一说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2.认识数级
(1)读一读这些数位(有意识的领着学生四个一停顿),你有什么发现?
(2)师:我国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成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
3.体会“位值”的含义
(1)师:北京有19612368人,在这个数中,有两个6,这两个6分别表示什么?(左边的6表示6个十万,右边的6表示6个十)
(2)师:都是6,为什么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3)师: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4)师:这个数含有几个数级?万级上是几?表示什么?个级上是几?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认识数位、数级,并结合现实情境,体会相同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页第1、2题
【设计意图:做一做第1题,通过数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第2题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教材第8页的两道练习,巩固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的认识。】
四、感受一亿的大小
1.师:我们感受了十万的大小,那一亿到底有多大?
2.画点体验:
(1)如果给你1分钟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几个点?
(2)计时体验
(3)说说你画了几个点?
(4)估一估,算一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与十万相比,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让学生在1分钟的时间内画点,并估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盘》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04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