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采薇》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采薇》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采薇》教案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讲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
项目叙述或回答
归纳整理1学习本板块时,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2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和“荷马史诗”的文学常识?3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节吗?4标画出诗中体现“古典的乡愁“的句子,写出你自己的感受。思考感悟1《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2《奥德赛》通过哪些描写烘托了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发现创新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2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评价:
课前检查与反馈:
1字音
玁狁(xiǎnyǔn)不遑(huáng)不来(lài)孔疚(jiù)
靡盬(mígǔ)喧嚣(xiāo)寰宇(huán)神裔(yì)
肴馔(yáo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象弭(mǐ)
归聘(pìn)四牡(mǔ)骙骙(kuí)小人所腓(féi)
雨雪霏霏(yùfēi)载渴载饥(zài)整饬(chì)
2字形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3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来(慰劳,劝勉)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同“花”)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4文学常识填空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入诗歌篇,又称“诗三百”,分为“”、“”、“”三部分。“”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是周朝王畿之乐;“”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
②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国籍)盲诗人(人名)所作。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②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④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6默写填空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二)新课导入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三)整体感悟
1自主学习《采薇》。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诵读
(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
(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录音作示范,供学生比较学习)
②翻译
(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
(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
③了解作品主旨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④当堂成诵
3、自主学习《奥德赛》。
整体感知节选部分的结构、内容以及表现手法。
①结构
分为五个小节:
一、思乡之苦,遵旨放行;
二、奥德修斯的疑虑;
三、神女证实;
四、宴席上的再次挽留;
五、返乡的坚定决心。
②内容
节选部分表现了奥德修斯的思乡的愁苦和返乡的坚定决心。
③表现手法
问:《奥德赛》通过哪些描写烘托了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
答:通过场景、动作、对话的描写来烘托表现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
(四)合作探究
比较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探讨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1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先让学生找出两首诗歌中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最后再联系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揣摩乡思情结的内涵。)
2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
①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
《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奥德赛》写的是将领奥德修斯凯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场景中的乡愁。
②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③乡思情结的内涵:
(师评: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五)比较鉴赏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1再读《采薇》,围绕问题讨论:
(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读去看。答错了不批评。然后再分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汇总。)
①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②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③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师评: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六)交流延伸
1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2将你的诗先在小组交流、修订后,再在全班交流。
3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相关推荐

《采薇》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讲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
项目叙述或回答
归纳·整理1学习本板块时,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2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和“荷马史诗”的文学常识?3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节吗?4标画出诗中体现“古典的乡愁“的句子,写出你自己的感受。思考·感悟1《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2《奥德赛》通过哪些描写烘托了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发现·创新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2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评价:
课前检查与反馈:
1字音
玁狁(xiǎnyǔn)不遑(huáng)不来(lài)孔疚(jiù)
靡盬(mígǔ)喧嚣(xiāo)寰宇(huán)神裔(yì)
肴馔(yáo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象弭(mǐ)
归聘(pìn)四牡(mǔ)骙骙(kuí)小人所腓(féi)
雨雪霏霏(yùfēi)载渴载饥(zài)整饬(chì)
2字形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3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来(慰劳,劝勉)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同“花”)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4文学常识填空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入诗歌篇,又称“诗三百”,分为“”、“”、“”三部分。“”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是周朝王畿之乐;“”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
②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国籍)盲诗人(人名)所作。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②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④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6默写填空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二)新课导入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三)整体感悟
1自主学习《采薇》。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诵读
(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
(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录音作示范,供学生比较学习)
②翻译
(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
(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
③了解作品主旨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④当堂成诵
3、自主学习《奥德赛》。
整体感知节选部分的结构、内容以及表现手法。
①结构
分为五个小节:
一、思乡之苦,遵旨放行;
二、奥德修斯的疑虑;
三、神女证实;
四、宴席上的再次挽留;
五、返乡的坚定决心。
②内容
节选部分表现了奥德修斯的思乡的愁苦和返乡的坚定决心。
③表现手法
问:《奥德赛》通过哪些描写烘托了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
答:通过场景、动作、对话的描写来烘托表现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
(四)合作探究
比较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探讨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1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先让学生找出两首诗歌中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最后再联系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揣摩乡思情结的内涵。)
2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
①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
《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奥德赛》写的是将领奥德修斯凯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场景中的乡愁。
②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③乡思情结的内涵:
(师评: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五)比较鉴赏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1再读《采薇》,围绕问题讨论:
(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读去看。答错了不批评。然后再分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汇总。)
①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②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③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师评: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六)交流延伸
1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2将你的诗先在小组交流、修订后,再在全班交流。
3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采薇》教案2


《采薇》教案

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过程与方法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2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二、教学重点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三、教学难点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讲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项目叙述或回答归纳·整理1学习本板块时,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2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和“荷马史诗”的文学常识?3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节吗?4标画出诗中体现“古典的乡愁“的句子,写出你自己的感受。思考·感悟1《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2《奥德赛》通过哪些描写烘托了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发现·创新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2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评价:课前检查与反馈:1字音玁狁(xiǎnyǔn)不遑(huáng)不来(lài)孔疚(jiù)靡盬(mígǔ)喧嚣(xiāo)寰宇(huán)神裔(yì)肴馔(yáo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象弭(mǐ)归聘(pìn)四牡(mǔ)骙骙(kuí)小人所腓(féi)雨雪霏霏(yùfēi)载渴载饥(zài)整饬(chì)2字形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3解释加点字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来(慰劳,劝勉)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同“花”)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4文学常识填空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入诗歌篇,又称“诗三百”,分为“”、“”、“”三部分。“”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是周朝王畿之乐;“”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②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国籍)盲诗人(人名)所作。5翻译下列句子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我戍未定,靡使归聘: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④君子所依,小人所腓:6默写填空,。,。,。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二)新课导入(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三)整体感悟1自主学习《采薇》。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2全班交流,师生评点。①诵读(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录音作示范,供学生比较学习)②翻译(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③了解作品主旨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④当堂成诵

3、自主学习《奥德赛》。整体感知节选部分的结构、内容以及表现手法。①结构分为五个小节:一、思乡之苦,遵旨放行;二、奥德修斯的疑虑;三、神女证实;四、宴席上的再次挽留;五、返乡的坚定决心。②内容节选部分表现了奥德修斯的思乡的愁苦和返乡的坚定决心。③表现手法问:《奥德赛》通过哪些描写烘托了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答:通过场景、动作、对话的描写来烘托表现奥德修斯回归故里的决心。(四)合作探究比较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探讨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1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先让学生找出两首诗歌中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最后再联系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揣摩乡思情结的内涵。)2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①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奥德赛》写的是将领奥德修斯凯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场景中的乡愁。②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③乡思情结的内涵:(师评: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五)比较鉴赏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1再读《采薇》,围绕问题讨论:(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读去看。答错了不批评。然后再分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汇总。)①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②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③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师评: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六)交流延伸1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2将你的诗先在小组交流、修订后,再在全班交流。3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采薇》教案解析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采薇》教案解析”,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采薇》教案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大意;
2、理解“我行不来、不遑启处、象弭鱼服”等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1、学习重章叠唱的章法,体会诗歌的音乐之美;
2、理解诗中比兴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3、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德育目标:1、关注底层人物内心,了解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2、感悟《诗经》中的人性之美;
3、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学习重点:领会比兴和重章叠句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学习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久戍边疆士兵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环节一:引入目标,概述内容
步骤一:导入语
同学们看过电影《大兵小将》吗?影片里成龙主演的大兵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回家卖五亩田种地,过安稳的日子)
步骤二:概述内容
古往今来,有多少像大兵这样小人物人战死沙场。可是有多少人关注过这些微弱草芥的士卒们内心感受呢?诗经是古老的,诗经又是充满人性之美的,他总能让我们感受亲切而又温暖的灵魂。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老的先民时代,边疆戍卒吟唱的一首凄婉动人的歌《采薇》。感受千年的积淀魅力,感知千年的情感宣泄。(板书题目:采薇)
第二部分
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三:展示交流点拨释疑
一、梳理文章思路,兼顾文言知识。(板书:思路)
1、齐读课文,然后自主学习,理清文章大体思路。(3分钟)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答案,统一后展示。(3分钟)
3、请小组展示,生生互评,必要时教师指点。
参考答案:第一章至第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四、五章:主要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的辛苦;
第六章:写归途的情景
(板书思归、情感、手法)
二、体悟戍边士卒内心情感(合作探究)
战场上一把剑挥过去就可以斩断一个人的头颅,结束一个人的生命,但我们要知道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诗中这位久居边疆的小小士卒也不例外,让我们再次朗读诗篇,读出这位士兵的内心情感。(请一位男同学读一遍)
我们按照文章思路,分组探究,左边的同学探究一下诗歌第一部分,中间的同学我们看看第二部分,右边同学,我们研读的是最后一部分,也是最难的一部分。
探究要求:1、注意从具体诗句入手
2、能兼顾到诗歌的表现手法更佳。
1、小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2、小组展示,生生互评。
答案预想: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怀
忠贞报国的爱国情怀
爱国与爱家的矛盾
谈及自己部队战备精良战马训练有素的自豪感
回乡途中的凄凉伤悲(此文难点)
第三部分鉴赏辅助资料:1、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3、《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表现手法答案预想:
1、重章叠句(学生一说出这种手法,即刻让学生读着体会)
表达效果: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2、比兴
表达效果:以“薇”的从“作”到“柔”到“刚”的生长过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3、情景交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第三部分
环节四:归纳总结检测评价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这是战争带给人民的不可磨灭的心灵伤痛。记载了这些心灵伤痛的《诗经》处处闪现着温暖的人性光辉。
结语:《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诗经里有第一首写新嫁娘的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一首最悲哀的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第一首写纯情至情的《蒹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安意如的《思无邪》,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答案:1、赋
2、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
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教学反思

 这次课有两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不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教学设计是设计成老师提问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

教学反思

为什么后面不是回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46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