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导学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文化特点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4、运用亚洲的学习方法学习欧洲。

1.结合亚洲分区地图分析地形、气候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气候形成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规律。

一、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中海与相通。

(4)相对位置:

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与为界,西南以、红海、曼德海峡与为界,东南隔海与相望.

2.亚洲的范围——分区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北亚:属于俄罗斯(1)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1)特征:

地形复杂,高,低。中部以为主(约占全洲面积的),

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2)主要地形区:(在地图上找出)

八条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兴都库什山脉、大兴安岭、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八大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八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图兰平原

2.河流和湖泊

(1)河流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流入海洋,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外流河(在图上找到,注意经纬度)

简介水系概念后让学生找出三大水系的主要河流

北冰洋水系:

太平洋水系:

印度洋水系:

(3)三条重要内流河:塔里木河、锡尔河、阿姆河

(在图上找到,注意经纬度)

(4)四个重要湖泊:里海、咸海、死海、贝加尔湖

(在图上找到,注意经纬度)

3.气候: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分析气候特征:

(1)特点:

类型、显著、分布广。

思考: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⑤温带季风气候:

⑥温带大陆性气候(包含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⑦寒带气候:

⑧高原山地气候:

⑨其他:(地中海气候)

(3)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而易发生旱涝灾害。

三、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人口总量:

2009年,亚洲人口数是40亿,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1%。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2)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压力(以土地为例分析)

2.多样的地域文化

(1)民族:亚洲现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汉族人口最多。

(2)文化:华夏文化、印度河恒河流域文化,阿拉伯文化等。

3.经济发展差异

(1)原因: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

(2)表现:发达国家:日本;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的国家: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

精选阅读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复习资料整理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复习资料整理湘教版

知识点

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⑺、亚洲、欧洲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

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内陆湖、咸水湖);

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课后习题

1.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亚洲中部,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主要原因是()

A.亚洲四周濒临B.亚洲地形呈放射状

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亚洲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回涌现出一副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9、10题。

2.“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

A.天山B.阿尔卑斯山C.昆仑山D.珠穆朗玛峰

3.“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太平洋

B.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四大洋

C.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

D.“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向大海

4.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B.南部三大半岛都濒临印度洋

C.里海是陆地最低点,死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D.朝鲜、韩国两国陆界均与我国相邻

5.亚洲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1-5CDCBC

七年级地理下册《欧洲西部》学案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地理下册《欧洲西部》学案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欧洲西部》学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形成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对地理的好奇心。

2.通过欧洲西部旅游路线的设计,使学生能记住欧洲西部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并理解本区旅游业的优势,了解本区工农业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并学会运用已获得的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以小组活动,训练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4.通过丰富的旅游文化展示,使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二、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通过旅游线路设计、学生互评、小组竞赛等活动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三、教学重点分析和教学处理

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教学中准备通过旅游线路的设计这一活动,带着兴趣去查阅地图,找出主要国家。通过画旅游线路图,在活动中加深对主要国家名称和位置的记忆。

发达的工农业──结合旅游线路设计中提到了欧洲西部的主要工业产品,让学生自己总结相关资料,得出欧洲西部制造业发达的特点;通过学生讨论欧洲西部的食物特点,得出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特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学生设计旅游线路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通过旅游项目竞猜活动,加深对主要旅游资源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读图法发现法小组活动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国际航班乘务员的语气,引出学习内容和引起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活动的要求:欧洲西部有众多的国家,而且欧洲西部的国家面积都比较小。现在要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大家按照四人小组结合所发的“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活动”资料进行准备,每个小组设计一条对欧洲西部的旅游线路,要求每个小组选择5个国家进行旅游,为自己的旅游线路起个响亮的名字,在课本的地图中画出旅游线路图。然后每组派代表以导游的身份上台为大家介绍自己组的旅游线路,及主要的旅游景点。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分别设计欧洲西部的旅游线路。

学生小组分别介绍所设计的旅游线路。

教师总结:好了,这个组的导游为我介绍的旅游路线非常的精彩!大家觉得怎么样呢?现在请大家对这条旅游线路的设计进行一下评价。

学生评价──各组学生结合旅游线路设计的合理性,旅游景点的点,导游的表现等方面对第一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老师给予简单小结和评价

(同样的方法,点4、5个组的同学上台为大家做介绍,可以配合一定的表演,再由大家给予一定的评价)

过渡:刚才几个小组的导游们已经给我们做了非常精彩的导游介绍,大家也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评价。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几个小组介绍的旅游项目中有一些是和欧洲西部的工业有关的,请大家结合所发的“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活动”的相关资料,把与工业有关的旅游项目找出来。

(学生查阅资料)

学生回答:资料中与欧洲西部工业有关的旅游项目有:德国的西门子手机总部、法国巴黎的香水、英国的莱斯劳司汽车生产、德国的奔驰轿车生产、瑞士的名表等。

总结学生找到的相关工业产品,同时通过电脑展示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

讲授:通过对这些知名工业品牌的认识,大家能感受到欧洲西部的工业有什么特点吗?

(电脑显示:制造业发达)

承接:经过了长时间的旅游,相信大家也饿了,我们找家餐厅解决一下肚子问题吧!

不过在用餐之前,大家先来想想我们到餐厅里能吃些什么食物?

学生回答:意大利的比萨饼、西餐、牛排、意大利粉、法国葡萄酒等。

提出问题:大家已经列举了欧洲许多可口的美食,现在不妨让我们走进一家餐厅来品尝几道大餐!(电脑展示几张食物图片:牛排、奶酪、牛奶等)大家看看这几个大餐都是欧洲人经常吃的食物,说明欧洲西部的农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欧洲西部有发达的畜牧业。(电脑显示:畜牧业发达)

提出问题:欧洲西部的畜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吗?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暖湿润,适合植物的生长,使得欧洲西部分布了大量的草原和草场,生长了大量多汁的牧草,为畜牧业的发达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条件。

竞赛活动:下面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旅游项目竞猜活动”。电脑每显示一张图片,各组以抢答的形式说出它是欧洲西部的哪个旅游项目,并说出该旅游项目属于哪个国家,然后上台在挂图上指出该国家的位置。能抢得最快、答得对、指得准的组可以加一分,最后我们看看哪个组的得分最高。

总结,并完成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一)欧洲西部国家众多。

(二)欧洲西部工业:制造业发达。

(三)欧洲西部农业:畜牧业发达。

(四)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第六课时教案分析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第六课时教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第六课时教案分析

第6课时

(课堂导入)

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板书1.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

讲述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

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板书2.人口分布不均匀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

4.亚洲的国家

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

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情况如何呢?

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板书(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活动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人口最多的大洲

2.人口分布不均匀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4.亚洲的国家

(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文章来源://m.jab88.com/j/3624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