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3课国家”,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3课国家[教学目标]
1.了解军事民主制、国家等概念;理解氏族社会解体的原因、国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国家的主要职能;理解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军事民主制是氏族社会解体向国家演变的过渡形式,国家产生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教师提供材料,借助民族学和考古资料(包括传说、神话),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体会国家的出现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理解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分析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明进步、发展的大趋势,并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社会进步的原因。
3.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理性地看待文明史中国家职能的两重性,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应引以为自豪。
[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家产生的重大意义及其作用。
难点: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
说明:
1.作为文明的标志,国家的产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国家的产生使人类跨入文明阶段。故为本课重点。
2.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引导其从生产力发展导致贫富分化,进而出现阶级,理解社会变革的经济根源;从文明进步的角度剖析从氏族到军事民主制再到国家产生的诸多原因。用史料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剖析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2.提问:是否从人类诞生起就有国家?思考国家产生的原因。3.简要了解军事民主制、部落联盟内部的管理架构及其作用。4.分析军事民主制瓦解以及国家诞生的原因。了解国家与氏族社会的区别。
5.了解不同文明国家产生的不同途径,进一步分析国家的职能。
6.思考、讨论国家出现的作用和对文明的影响。[资料附录]
材料一:国,邦也,从口从或。——《说文解字》。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列宁
国家是由很多人民组成的社会;永久占一块一定的领土;不受外来的统治;有一个为人民在习惯上所服从的有组织的政府。——J加纳。
国家以维持秩序和完全以及增进公民的福利为主要目的,它拥有以武力作后盾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来实现其目的,它在固定的地域内拥有主权,它行使权力限于这个地域内。国家的主权、领土、人口三个要素,是国家存在的前提。——《不利颠百科全书》。
材料二:17世纪易洛魁人母系氏族社会生活的描述
家户的任何一个成员无论从狩猎或捕鱼,或种植上获得什么东西,都是共有的。在房屋之内,人们吃的是共有的食物,每栋房屋有若干火塘,一般是每四间房共一火塘,火塘在过道的中间……每个家户受一个女家长管辖,她管理家户的经济。人们在这几个火塘上把每天只做一餐的饭做好以后,就把女家长找来,她的责任是根据各个家庭的需要把食物从锅内取出来分给他们。——摩尔根《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材料三:材料四:军事民主制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氏族制度的解体,出现了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是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和国家过渡阶段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即保留了氏族民主制的原则,同时又出现了军事首领的个人权力,所以称为军事民主制。通常也将这一阶段称为军事民主制时代。
部落联盟内部的管理架构及其作用:
(1)军事首领。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以掠夺土地、牲畜、财富和奴隶为目的的战争频繁发生,部落或部落联盟中的军事首领的地位也随之加强。军事首领皆有男子担任,最初是民众根据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指挥才能选举产生,与其血统出身无关;其权力有限,主要局限在军事方面;职务不得世袭,不称职者随时会被罢免。但随着部落之间的掠夺战争日益激烈、规模不断扩大,掠夺战争成了氏族成员的一种经常性的职业,战争和战争组织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军事首领的个人作用日益突出,权力也越来越大,其产生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民主选举变为家族世袭,当该职务出现空缺需要递补时,原先首领的儿子、兄弟和其他男性亲戚往往享有优先权。
(2)部落议事会。由各氏族酋长组成的部落议事会是全部落最高权威的体现,继续负责处理部落内部的公共事务。但其成员逐渐变为由氏族贵族担任并世袭继承,议事会也变为氏族部落内有势力的人操纵的权力机构。
(3)民众大会。民众大会的历史较部落议事会为短,由于战争基本上是男性的舞台,因此在战争以及有关问题上必须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原来由全体氏族成员参加的氏族议事会,逐渐演变为全体男性武装人员参加的民众大会。部落议事会的决议必须经民众大会通过才能生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众大会具有最后的决定权,它大体上保持了氏族的民主制度。
——甄修钰《世界上古中古史讲稿》。
材料五:关于中国夏朝建立的若干史料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夏后启是实现我国历史上“五帝”时期向“三王”时期深刻转变的关键人物。“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酋长的称谓;而夏、商、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虽然夏王朝的世系自禹始,但禹只不过是氏族社会最后一个最高首领,他为启建立王位世袭的奴隶制夏王朝奠立了基础。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所谓“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正是后人追述夏王朝建立统治地位的情景。夏禹死,其子启继王位。这种废“禅让”而实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引起夏朝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夏启经过王位的激烈斗争,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Ⅲ》。
材料六: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雅典是古代希腊的一个城邦国家,从雅典国家的起源到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雅典通过一系的列改革实现了由氏族向国家的转变。
提修斯改革——雅典国家的起源
雅典位于希腊的阿提卡半岛。公元前17世纪左右,爱奥尼亚人进入阿提卡,同土著居民混居,过着氏族部落制生活。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南下时并未侵入阿提卡。公元前11—9世纪,雅典处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
阿提卡有4个部落,每个部落有3个胞族,每个胞族有30个氏族。各部落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互不相属,有时部落间互相作战。多利亚人南下,使迈锡尼等地的一些居民逃入雅典,他们成为氏族组织以外的居民;同时由于氏族内部分化,有的贫困的氏族成员也被排斥在氏族以外。氏族成员,其中包括氏族贵族,占有氏族土地。这类土地位于较肥沃的平原;而那些没有氏族关系的人只能耕种贫瘠的土地,或在沿海城镇经营工商业。由于居民混杂,氏族血缘关系受到破坏。这时,在阿提卡出现了传说中的提秀斯改革。相传提秀斯是雅典第十代王(巴赛勒斯),他废除阿提卡各城镇的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建立了以雅典城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提秀斯还把阿提卡的各部落成员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担任公职。这一在阶级分化的基础上由部落联合为国家的过程,显然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不可能是某一人在一次改革中所能完成的。提秀斯改革不过是这一过程的反映,通常被视为雅典国家产生的一个标志。
梭伦改革——雅典国家的发展
公元前6世纪初年,雅典的阶级关系极度紧张,平民为摆脱债务奴役正在酝酿武装起义。公元前594年,在平民压力下,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并被指定为“调停人”。梭伦担任执政官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上一项重要改革是颁布了“解负令”,把卖到国外为奴的人赎回。取消以土地为担保的债务,并禁止以自由民人身作债务担保,从而废除了债务奴隶制。除“解负令”之外,梭伦还实行了许多经济措施:为了防止土地集中,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提倡每个雅典人学会一种手工业技术,奖励外邦的手工业者移居雅典。
梭伦改革的第二项措施是,将全体雅典自由民,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一律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可担任低级官职;收入在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与四等级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第三等级担任重武器装备的步兵;第四等级构成轻装步兵,或充任海军。
梭伦对政治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提高了公民大会的作用,规定各等级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决定战争与媾和等国家大事,并选举官员。此外,还成立了400会议和陪审法庭。
梭伦改革沉重打击和破坏了雅典旧的氏族贵族和旧的氏族血缘关系,有力地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发展,为奴隶制的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雅典国家的最后形成
公元前6世纪末,平民领袖克里斯梯尼实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梭伦改革后,4个血缘部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还起着不小的作用,执政官和400人会议成员都是按部落进行选举的。贵族在部落中占优势,常操纵选举。克里斯梯尼新创10个地区部落,代替4个血缘部落。他把全阿提卡分为30个区,其中10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10个区在沿海,10个区在内地。每3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新的地区部落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摧毁了氏族制残余。
克里斯梯尼还建立了500会议,以代替400人会议。500人会议由10个地区部落各选50人组成,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并执行公民大会决议。五百人会议按部落分成小组,每组50人,轮流处理国家经常事务,每组任期为一年的十分之一。
在克里斯梯尼改革时期,雅典还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制定了陶片放逐法。十将军委员会由十个地区部落各选一人组成,一年一任,轮流统率军队,其中一人为首席将军。陶片放逐法规定公民大会可以投票决定放逐危害国家的分子,表决时公民在陶片上面写下应予放逐的人名,如对某人所投的票超过6000,则此人即须放逐国外,十年以后才许返回。
克里斯梯尼改革彻底肃清了氏族制残余,结束了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最后完成了雅典从氏族过渡到国家的历史进程,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一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在雅典这两个特征从提秀斯改革时起,即已开始逐步出现,至克里斯梯尼改革才具有完备的形式,从而使国家机构完全代替了氏族组织。
——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恩格斯把国家的产生归纳为三种主要形式,即:(一)雅典式。国家从氏族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直接产生,没有任何外来的暴力干涉,被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二)罗马式。国家在氏族内部的罗马人和外部的平民两大集团长期的斗争中产生;(三)日耳曼式。国家在日耳曼人不断征服其他民族的过程中产生。尽管国家产生的途径不同,但产生的前提是一致的,总是与私有制、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板书设计]
产生原因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发展产品剩余私有
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国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产生过程社会管理:氏族民主制军事民主制国家统治
(以黄帝夏朝、社会成氏族首领部落首领部落联盟首领国王
家和希腊为例)员分化氏族成员平民或奴隶
对内:阶级压迫,管理社会,促进发展
文明
国家职能社会
标志
对外:防御侵略,维护安全,处理外交,发动战争
[训练设计]
来自课文的片段:
卢梭认为,私有制产生之前,人人过着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生活。私有制产生以后,贫富分化,人类进入了不平等的文明社会。人类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贫富的不平等。富人为了维护财产就欺骗穷人订立契约,制定法律。第二阶段,为了确保富人的财产,设立了强有力的政府权力机构,确认强者对弱者的统治。第三阶段,政府蜕化,政府的权力变成专制权力,出现了封建暴君的专横统治,使不平等发展到顶点。他说:“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哪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岳麓书社《高中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
问题:
1.私有制产生之前,人类生活得自由、幸福吗?为什么?
否,生产力水平低,处处受制自然环境限制,温饱和安全都难以保障,是没有自由和幸福可言的。
2.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私有制产生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产力发展,国家、法律、等级或阶级、政府出现。
3.卢梭认为国家政府的职能是什么?你认为国家政府的职能还有哪些
卢梭认为国家政府的职能是确认强者对弱者的统治,确保富人的财产。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能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公共需求的基础上,对内实施社会管理职能,调节国内社会矛盾、维持公共秩序,兴办公共工程、处理公共事务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等;对外履行维护国家的安全、防御外来的侵略、发动战争掠夺和奴役他国人民以及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外交联系等职能。
[课件]
见附件。

相关知识

第4课战后社会主义国家


第4课战后社会主义国家

一、战后社会主义国家1、战后初期的苏联(1)建设成就:实行“四五计划”:

项目

基本概况

实施

背景

①二战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②西方断言: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

时间

1946年—1950年;

突出

成就

经济

方面

①取得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195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

国防方面

①1946年,苏联建成了原子能反应堆;②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2)存在问题: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著;②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③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④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学文化发展造成巨大损害;2、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人民政权建立:

项目

基本概况

条件

①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②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③苏联的帮助;

建立

模式

①主要依靠本国反法西斯力量,苏军起配合作用;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②本国反法西斯力量推翻反动政权,转向盟国,苏军协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③本国反法西斯力量较弱,主要靠苏军“铁犁”;波兰,捷克,匈牙利;④苏联占领区建立人民政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实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主要

国家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胜利的

原因

①法西斯国家在二战中失败;②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根源)③苏联强有力的援助;(2)人民政权巩固:苏联体制在东欧的确立;

项目

基本概况

原因①只有苏联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②除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大多数国家工业落后,封建残余严重;③苏联的强制推行;(主要原因)时间1948年至1953年,苏联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东欧确立;影响积极性①促进了东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初步改变了东欧地区的落后面貌;消极性苏联体制束缚了各国的发展,为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提示点拨:苏联在东欧强制推行斯大林体制:

项目

基本概况

原因

美苏战后冷战加剧,苏联加紧了对东欧的控制;

现①1947年,成立受苏联控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②苏联不再允许东欧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③1948年,把反对苏联控制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情报局;④清洗东欧各国反对苏联模式的领导人;3、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1)蒙古人民共和国:①1946年初,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②1958年,蒙古人民革命党宣称:蒙古由“畜牧业国家转变为农业工业国”;③1959年,蒙古政府宣布:蒙古完成了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①朝鲜分区占领:苏联和美国以北纬38°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②大韩民国成立:1948年8月,朝鲜南部,以汉城为首都;③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1948年9月,朝鲜北部,以平壤为首都,金日成为首相;(3)越南民主共和国:

项目

基本概况

越南

独立

①1945年8月,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越南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②1945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任主席;

抗法

战争

背景

法国重新侵入,企图重建殖民统治;

战役

1954年,奠边府战役,越南打败法国;

《日内瓦

协议》

时间

1954年;

内容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以北纬17°为界,越南北方解放;(4)中华人民共和国:

项目

基本概况

成立

1949年10月1日;

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①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②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③中国人民开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④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世界意义

①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②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③有力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④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二、社会主义阵营1、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形成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很快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在各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2)形成关键:苏联的推动;(3)成员国家:核心:苏联;东欧: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以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4)形成作用:①巩固了社会主义成果,支持了民族解放斗争;②有利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2、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1)解体之因:①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大国强权政治②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2)解体过程:

第5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第5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一、苏联的改革和挫折1、苏共二十大(1)历史背景:①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②赫鲁晓夫的最高领导权确立,开始调整内外政策;(2)召开时间:1956年2月;(3)主要内容:①赫鲁晓夫作党中央的工作总结报告;②听取赫鲁晓夫作的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4)历史影响:①破除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会后开展了对斯大林的批判活动;②促使会后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③给各国共产党造成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的困难;④对中国: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⑤帝国主义借此掀起反苏反共浪潮,一度造成东欧政局的动荡;2、赫鲁晓夫改革:

项目

基本概况

历史

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②斯大林逝世后,革故鼎新,涤除时弊已成为时代潮流;

改革

内容

政治

领域

①开展批判斯大林和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活动;②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经济

领域

①农业方面是经济改革的首发点,又是改革的重点;②工业方面下放权力,精简机构;

改革结果

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状况,最终失败;

失败

原因

①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主观冒进;②具体做法上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改革原有体制;③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④行动目标不切实际:声称“20年内将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基本评价

积极

①破除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和迷信;②揭开了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根本缺陷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3、勃列日涅夫改革

项目

基本概况

历史

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②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给苏联造成混乱局面;

改革内容

经济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特别是重工业;

改革

结果

①执政前期军备力量大增,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②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失败原因

①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②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活力衰退,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③根本缺陷:未改变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点拨提示:苏联改革的特点是:坚持计划经济,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二、东欧国家的变革1、变革背景(1)根本原因:照搬苏联体制,造成严重的消极恶果;①导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未能提高,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②追随苏联搞个人崇拜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打击迫害要求改革、主张走独立自主的干部;(2)苏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党政,导致东欧各国社会矛盾重重;2、变革目的:摆脱苏联束缚和控制,走独立自主道路;3、各国概况(1)南斯拉夫改革:最早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项目

基本概况

背景

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处境十分困难;(直接原因)

领导

铁托;

目的

摆脱苏联体制的束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内容

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包括政治自治制度和经济自治制度;

①摆脱了苏联模式束缚,逐渐走了一条结合国情,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②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获得发展;③带来许多严重问题;①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②引发了分散主义、自由主义,使民族问题日益尖锐;(2)波兰改革

项目

基本概况

①僵化的苏联模式造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②苏共“二十大”的影响,造成波兰政局动荡;③人民对经济状况不满;④1956年,波兹南事件发生,成为改革的导火线;

领导

哥穆尔卡(出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

措施

①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②扩大企业自主权;

结果

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末出现了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3)匈牙利改革

项目

基本概况

背景

①人民强烈要求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一些知识分子组成“裴多菲俱乐部”;②人们要求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纠正匈苏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③1956年,爆发了匈牙利事件;

领导

卡达尔;

措施

①1956年,实行新的经济政策;②实行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

1968年起;

内容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

结果

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段时间里,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

点拨

在东欧各国的改革中匈牙利改革成就最突出;※综合总结: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

不同

波兹南事件

匈牙利事件

背景

①照搬苏联体制造成消极后果;②苏共“二十大”冲击,激化矛盾;人民对经济状况不满;工人要求增资减税;知识分子组成裴多菲俱乐部,要求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过程

①大规模流血冲突,有外国势力参与;②改组了党和政府,靠军队控制局面;国内外敌对势力挑动,波兰政府出兵平息,控制局势;国内外反动势力直接参与活动,靠苏联出兵协助才控制局势;

①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损失;②推动了社会改革;

性质

——————————人民内部矛盾;武装暴乱,敌我矛盾;(4)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项目

基本概况

背景

60年代,经济严重困难,党内斗争激烈;

领导

1968年初,改革派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

公布革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纳纲领》

政治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被誉为“布拉格之春”;

经济

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对外

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认识

①布拉格之春出现说明东欧国家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和控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谋求独立发展;②改革涉及内容最全面;

结果

苏联和东欧4国出兵占领捷克斯伐克;

时间

1968年8月,苏、保、民德、匈、波五国;

借口

捷共《行动纲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后果

中断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

①社会主义改革复杂艰难,充满曲折;②苏联大国强权主义发展到武装干涉他国内政;※综合总结:(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启示:①只有改革,才能不断发展;②改革必须实事求是,切合本国国情;③改革必须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进行,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2)改革中国成功,苏东受挫原因分析:

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原因是各自的指导思想与路线不同;

具体

分析

①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基本路线;④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苏联

东欧

①没能完全摆脱苏联体制影响;②没能完全把握本国国情;③东欧没有完全摆脱苏联干涉控制;④苏联热衷于霸权主义,军备竞赛,干涉他国内政;

第3课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2)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3)理解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2)了解思想观点,观察儒学发展变化,分析其历史地位和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三教并重局面的出现,反应了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反应了维护互补的重要性;
(2)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认识这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
(3)心学的出现既反应了理学的发展,也说明了理学的不足,新的思想萌芽呼之欲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开始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而对宗教有了更多的兴趣。辟如南朝的梁武帝,就笃信佛教曾三次舍身入寺院,与众为奴,图谋政教合一。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儒家思想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那么,请大家想想为什么汉代儒学刚刚确立了正统地位,儒学的地位就会受到挑战呢,儒学应该怎么办?
第3课宋明理学的兴起
一、背景-----正统地位受挑战但继续发展的儒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
见教材第一段我国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佛教的盛行,道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与此同时,儒、佛、道三家也开始相互影响和融合
(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的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他们将佛教作为巩固统治,麻痹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武器;其次是社会矛盾的尖锐。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再次,佛教本身具有很大欺骗性。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生幸福上,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和安慰;第四,实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第五,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道教创立于东汉末期,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魏晋以来,封建统治阶级逐步对原始道教从理论上、组织上加以改造,使它成为巩固统治的精神工具。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南北朝时,官方道教已经形成。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早在魏晋时,玄学已经将三教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初步融合。具体来说,魏晋玄学继承了先秦西汉以来的道家哲学思想,并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经过曲折的演变,终于与儒家哲学相表里,即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外道内儒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成为士族地主的意识形态。而佛教也自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受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至于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遵道”。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
(1)隋朝:儒学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教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二家的压力。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唐中叶以后,儒学大师韩愈和柳宗元等人率先提出要复兴儒学。他们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积极援佛入儒与援道入儒。总之,韩、柳等人企图建立一个能融汇“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后来经过理学家们的发展,到南宋的朱子可以说正式实现。
二、程朱理学:
1、宋代“理学”的产生:
(1)含义:所谓“理学”,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儒家学说,它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①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极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
②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宋代儒学为了与统治建设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此外,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3、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北宋:程颢、程颐(合称“二程”)-----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理而后物。(核心思想)
②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
2)南宋: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思想主张:
①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心性论:其基本观点是:“心体情用”、“心统性情”。朱熹的“心统性情”理论,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善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③认识论:朱熹对“格物”的解释,认为一是“即物”即接触事物,二是“穷理”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极”即穷理至其极;对“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是扩展、充广知识,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结果。在知行观上,朱熹则提出了“知先行后”的观点,认为知的目的在行,即实地践履,若想践履,必须先知,不过朱熹也强调知和行不能偏废,“知行学相须”。
④功夫论:在修养功夫方面,朱熹主张人们学习和道德修养的目的,就在于“存天理,去人欲”,这一结论一方面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意味,但另一方面,在伦理学上则有用理性原则来作为社会普遍道德法则的意义。总的来说,程朱理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并不是要求科学真理,而是明德之善,主要是道德层面的。
●历史地位:(科考依据思想外传)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还形成“朱子学”学派。
3、程朱理学的影响:(适应需要、官方哲学、维护统治)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统治。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与“心学”:
(1)生平简介:
陆九渊(1139~1192)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江西抚州金溪青田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2)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又称“良知之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它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主张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明代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成为集心学之大成者,因而又称“陆王心学”。
(3)思想主张: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过渡: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2、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1)生平简介: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
(2)主要思想:
①“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用封建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可巩固封建统治。
②“致良知”:王阳明认为“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看经书的目的是为了致良知。
③“知行合一”:王阳明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见教材P14最后一段
★课后延伸
1、理学与心学的联系和比较: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则主张,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恢复就可以了。二者同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本质区别。由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向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转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
2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作业布置
※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本课测评: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三纲五常都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③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更好地理解天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后发展演变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依然有所发展;②隋唐时期——进入更辉煌的时期;③宋朝时期,程朱理学兴起,儒学思想走向成熟;④明朝理学发展新阶段——“心学”的产生。那么接下来,儒学发展又将走向一个怎样的阶段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3课明治维新


第3课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的四项措施: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
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分析图表认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3、正确看待日本的文明开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对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
2、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讲故事导入法:
一般国家的纸币上,都是印着开国之父或历史名君的头像,但日本却有些特别,在1000日元的纸币上,印着有日本“国民作家”之称的一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年)穿西装的头像。夏目漱石的成名处女作是《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20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化嘲笑为利刃,直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鲁迅曾以“轻快洒脱,富于机智”评价该作品。日本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万元大钞,上面印的头像是穿和服的福泽谕吉(1834—1901年),即日本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精神领袖,也是“脱亚入欧”论的始作俑者。福泽谕吉为何要提出“脱亚入欧”论呢?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幕府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
一、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3府72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样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当然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如大名得到优厚补偿,迁到东京居住),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这样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债的形式逐步收回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2、土地改革(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地税改革(1873年):以土地价格为标准,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4、殖产兴业:
(1)背景:殖产兴业”政策是大久保利通1874年在考察欧美国家后提出的。其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内容:
①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同时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②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具体措施:a.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
b.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作用:a.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b.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这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
c.得到明治政府鼎立扶持是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团等,奠定了他们后来发展为“财阀”的基础。
③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市场。(具体内容参见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倡导“文明开化”:
明治政府在推广“殖产兴业”政策时特别注意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日本的生产力水平。但只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和掌握这些技术,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
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和认识西方文明
2、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表现: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
评价:(可参照教材“学思之窗”:如何评价“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但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3、大力推行西化
表现: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武士剪掉头上的发结等。
问题:随着学习西方高潮的到来,也出现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如:
①有的人主张取消日语,改用“文明”的英语。
②许多高级官员散布“脱亚入欧”论。
“脱亚入欧”论
公元7、8世纪,日本曾模仿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起奈良;19世纪中叶,随着日本封闭的国门被美国人用炮舰打开,日本人也首次接触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从此,日本走上了学习西方的“脱亚入欧”之路。
福泽谕吉与“脱亚入欧”
福泽谕吉是明治时期第一个提出“脱亚入欧”口号的人,其理论核心就是倡导“全面西化”。
福泽谕吉生于日本一个下级武士家庭,早年曾经游历西洋,面对西方社会先进的生产力,“始惊”、“次醉”、“终狂”。回国后的福泽谕吉著书立说,向日本社会宣传文明开化,先后出版了《劝学篇》和《文明论之概略》,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应一律平等,不能恃强凌弱,意图通过宣传文明开化,使日本摆脱列强欺辱,实现富国强兵和国家独立。
1860年,福泽谕吉随幕府官员乘船访问美国。当这些腰佩武士刀、脚踏草鞋的日本使节走进饭店时,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日本,只有那些非常富有的人才舍得买一寸见方的绒毡做钱包或烟盒,而美国人竟然把整块绒毡铺在地上,穿着皮鞋在上面走来走去。两年后,福泽谕吉再次随团远赴欧洲,周游了法英荷俄葡等国。由于听说外国食宿不便,他们随船带了几百箱大米和几十个铁丝灯笼。可到了巴黎一看,他们住的旅馆是五层楼,无数汽灯将室内外照得亮如白昼,饭厅里摆满了山珍海味……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考察医院、银行、邮政、兵制、议会等,福泽谕吉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发达,深感日本以前的制度非变不可。
1885年3月16日,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一文,称“为今日计,我国不应犹豫等待邻国之开明而共同振兴亚细亚,不如脱离其行列与西方文明之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之法,亦不能因其为邻国而给予特别关照,唯有按西洋人对待彼等之法处理之。”
“脱亚入欧”口号一经提出,便被日本政府奉为圭臬,成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列岛上下喊得最响亮的口号。
“求知识于世界”
与当时其他国家一样,国门一旦打开,日本迅速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开港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了100万两,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
明治维新后,新政权提出“求知识于世界”,派遣“欧美使节团”出访列强。这个代表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内阁重臣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和山口尚芳等人为副使,使团成员几乎囊括了明治政府的所有要害部门。这个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试图修改幕府末期以来对外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二是考察、研究“欧美诸洲开化最盛之国体,诸种法律、规则等实务”。此外,还要综合研究各国陆海军的律法、海关、军械等一切“可予我国有益之事”。
1871年12月,岩仓使团离开横滨,前往美国,一路颠簸,于次年1月15日抵达旧金山。随后沿铁路东进,在美国广袤的国土上穿行了40多天,才在2月25日到达华盛顿。由于日、美双方在修改条约的问题上各执一词,岩仓使团在废约问题上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只得悻悻然离开了美国,跨海到欧洲去试着碰碰运气。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使团又先后游历了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等国,但各国对于日本人提出的修约要求也一口回绝。
虽然岩仓使团的修约任务没有取得进展,但在学习欧美先进制度方面,却获益良多。在当时的“文明中枢国”英国,岩仓使团参观了法院、监狱、学校、贸易公司、工厂、造船厂、钢铁厂;他们仔细观摩了造纸器械、毛织品、丝织品、银器、玻璃等;连煤矿、盐场以及古寺古城等也不漏过。他们每到一地,都看见当地设有大小工厂,黑烟冲天。这使他们认识到英国富强的原因是大力发展工业和海外贸易。于是,大久保利通一回到国内,就以英国为范本,提出了《有关殖产兴业的建议》。
岩仓使团在刚刚完成统一的德国的收获是最大的。这个收获不仅是他们参观了克虏伯工厂和西门子电机制造厂以及兵营、大学、博物馆等,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其所需要的国家发展模式。
1873年3月,刚刚完成统一重任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接见了来访的日本使团。在招待宴会上,俾斯麦告诉日本人:如今世界各国,虽然都说要以礼仪相交,但那毕竟是表面文章,背地里实际上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番话让日本使团顿有醍醐灌顶之感。他们不仅认同了俾斯麦的强权政治说,同时也醉心于德国的发展模式,那就是由国家来主导工业发展。
“脱亚入欧”的最终完成
如同千年前模仿唐朝长安建造奈良一样,明治时期,日本人在东京银座建起了西化一条街。这里仿照欧美街市,盖起两层楼的洋式砖瓦房,街道上电车穿梭,夜幕降临时煤气灯就会点亮。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后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日俄战争后的十多年间,又进行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电力产业革命”,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经济上完成了“脱亚入欧”。一战后,日本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与新老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等共同主持和参与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从而在政治上完成了“脱亚入欧”。
鹿鸣馆
鹿鸣馆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在东京建的一所类似于沙龙的会馆,供改革西化后的达官贵人们聚会风雅的地方。由于来客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物很多重要的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
鹿鸣馆建成于1883年(明治16年),是由英国建筑师乔赛亚康德设计建造的一座砖式二层洋楼,整体建筑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兼有英国韵味。鹿鸣馆名称出自中国《诗经小雅》中的“鹿鸣”篇,即“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即迎宾会客之所。
1883年11月28日,外务卿(1885年12月实行内阁制后改称外务大臣)井上馨与妻子主持了盛大的鹿鸣馆开业典礼,参加开馆仪式的各级官员、各国公使以及亲王等许多显贵和淑女共有大约1200多人。此后,鹿鸣馆就成为日本上层人士进行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1887年,首相伊藤博文专门在鹿鸣馆举办了有400人参加的大型化装舞会,还在自己的官邸举办化装舞会,将欧化之风推向高潮。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把这时的日本外交叫做“鹿鸣馆外交”。
鹿鸣馆落成后,井上馨还把以前成立的与外国人交际的机构挪到馆内,命名为“东京俱乐部”。该俱乐部实行会员制,一般人不许入会,只有日本皇族、高官及民间有势力的人才能加入,而且交谈只限于用英语,以彰显俱乐部的国际性。在建造西洋风格的交际场所的同时,井上馨还指示实业界的头面人物涩泽荣一耗资23万,于1890年建成了西洋式的帝国饭店,以表明日本人与欧美国民有着同样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日本上层社会吃西餐、穿西服、留分头、跳交谊舞、盖洋楼等欧化风潮风靡一时。更有甚者,日欧通婚也成了当时的一项倡议,理由是可以提高日本国地位和日本国民的素质。
然而,这种欧化政策并没有改变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的歧视和压迫。1886年10月24日,发生了“诺曼顿”号事件。英国货轮“诺曼顿”号在纪州大岛海面沉没,船长和26名船员乘救生艇全部脱险,而25名日本乘客全部溺死。经过英国的领事裁判,仅判处船长禁锢3个月,对日本乘客分文未赔。而井上馨的修改条约草案仅在名义上废除治外法权,方案公布后,舆论哗然。在群众和部分官员的反对下,1887年7月末,政府宣布改约交涉无限延期。9月中旬,井上馨被迫辞职。
鹿鸣馆后来几经转卖,于1940年拆毁,曾是“文明开化”殿堂的鹿鸣馆,至此销声匿迹。

三、建立新军队:
1、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特权,建立常备军;
富国强兵是明治维新的最终目标,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国家军事国防力量。而为增强这个力量就必须取消旧的军制,建立新的军制。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为了确保这支常备军的实力,明治政府一方面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并设立现代化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以作保障;另一方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2、武士道教育:
日本的武士道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
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武士道本来就是武士争雄天下,崇尚杀戮的非人道伦理观,把军刀当作勇敢与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这种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把非人性和反人道发挥到极端,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
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猛禽比喻武士、英雄。但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的。因为樱花的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首先,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二其次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武士道精神的典型行为――切腹。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盗藤原义在被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扔向官军,据说这是剖腹的最早来源。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现在普遍认为,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
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新”在哪里?与英美等国军队有何不同?
新组建的这支日本军队与英、美等国不同之处在于: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1878年发布的“军人训诫”第一条就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②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来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它强调“忠君”、“尚武”等精神。这一切都决定这支军队从开始就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从四个方面归纳了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即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军事改革,富国强兵。教师尤其要向学生强调,明治维新采取的各项措施是逐步实施的,即从1868年开始逐年通过颁布一系列改革法令而完成的。对于明治维新的内容可用下表作一小结:
项目主要内容评价
政治:
破旧立新(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经济:
殖产兴业(1)币制改革:日元为全国唯一货币;
(2)土地改革: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3)地税改革:征收土地税,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
(4)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
军事:
富国强兵(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2)武士道教育。新式军队的建立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但其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也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文化:
文明开化(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日本国民了解和认识西方文明;
(2)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3)生活习俗大力推行西化。促使日本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但也出现了过于追逐西方文明、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用最简洁的名词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提示: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2、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答案提示: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而且,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具体表现为: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讯事业。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等等。

⊙学习延伸:
(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389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