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线段、射线、直线(2)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6.1线段、射线、直线(2)
班级组别姓名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能借助刻度尺、圆规等画图工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能进行简单的线段长度计算.
【学习重、难点】线段中点的概念及简单的计算.
【导学提纲】
想一想:
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试一试:
如图,已知两点A、B.
(1)画线段AB;
(2)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
你是怎么得到线段AB的?你是如何画线段BC等于线段AB的?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我们把上图中的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middlepoint)
如果点B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AB、BC、AC之间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试一试用符号语言表示.
(3)反向延长线段AB到点D,使DA=AB.
想一想:点A、B分别是哪条线段的中点?
自我尝试:
1.已知线段AB=8cm,C是AB的中点,点D在CB上,DB=2.5cm.求线段AC、CD的长度.变式1:已知线段AB=8cm,点C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C的中点,AD=2.5cm.求线段AC、BC的长度.
变式2:已知线段AB=8cm,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点M,N分别是线段AC与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反馈矫正】
1.课本P151习题6.1第3题.
2.《补充习题》P971、3、4.
【迁移拓展】
已知线段AB=8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AM的长。
【课堂作业】P151习题6.1第5、6题.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直线、射线、线段(2)导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学习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学习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是重点;
【学习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难点。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过A、B、C三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三条,小颖说有一条,小林说不是一条就是三条,你认为的说法是对的。
二、自主学习
问题:现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
上面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数学问题:
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法:
(1)作射线AM
(2)在AM上截取AB=a。
则线段AB为所求。
应用: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a+b。
解:(1)作射线AM;
(2)在AM上顺次截取AC=a,CB=b。
则AB=a+b为所求。
做一做:作线段AB=a-b。
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两条线段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那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我们先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
一是用尺子测量;二是站在一起比(脚在同一高度)。
如果把两个同学看成两条线段,那么比较两条线段就有两种方法。
(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
(2)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我们称为叠合法。(如图)
AB<CDAB>CDAB=CD
3、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
如图(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记作AM=MB或AM=MB=1/2AB或2AM=2MB=AB。
如图(2),点M、N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段AM、MN、NB,点M、N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等等。
4、线段的性质
请同学们思考课本131页的思考?
结论:
两点所连的线中,
简单地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举出这条性质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吗?
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距离是用“数”来度量的,它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
【要点归纳】:
1、画一条线段等于一条已知线段。
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线段的性质是什么?
4、什么是两点间的距离?
【拓展训练】:
1、把弯曲的河道改直后,缩短了河道的长度,这是因为;
2、已知,如图,AB=16㎝,C是BC的中点,且AC=10㎝,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线段、射线、直线”,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题:6.1线段、射线、直线(1)
班级组别姓名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
2.知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学习重、难点】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
【导学提纲】
做一做:
阅读课本P148“议一议”,在图6-1上画出从甲地到乙地最短路线.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最短”.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试一试:
课本P147研究“章头活动”中的城市地图.
用黑色笔描出“火车站—运河路—青年路—汽车站”线路;
用红色笔描出“火车站—运河路—世纪大道—解放路—汽车站”线路.
你发现由火车站到汽车站,走哪条路线更近?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图中的线段记作或,也可以记作.
图中的射线记作.
图中的直线记作或,也可以记作.
自我尝试:
1.操作:如图,已知三点A、B、C.
(1)画线段AB;
(2)画射线AC;
(3)画直线BC.
议一议:
(1)经过B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2)经过B、C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经过三个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2.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
(1)图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几条?以B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2)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请分别表示出来.
(3)AD=++
=+
=+.
【个案补充】
【盘点收获】
【反馈矫正】
1.课本P149练一练1、2、3.
2.《补充习题》P961、2、5.
【迁移拓展】
1.如图,点B、C在直线AD上.
(1)分别以A、B、C、D为端点的射线各有几条?图中一共有多少条射线?
(2)有几条射线可以用图中字母表示出来?
(3)图中共有几条线段?几条直线?
2.从南京开往A市的特快列车,途中要停靠两个站点,如果任意两站之间的票价都不相同,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有多少种车票?
【课堂作业】课本P150练一练第2题;P151习题6.1第4题.
文章来源://m.jab88.com/j/2554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