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涉及到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钟表等共8节知识点,这些知识是同学们正式进入数学世界的第一步,希望同学们好好用心学习。

一、目标与要求

1.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3.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4.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5.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二、重难点

1.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4.关概念的意义;

5.学会分类的方法。

6.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8.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数一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1]

2.比一比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1]

草莓比香蕉多(1)个。

3.长短

精选阅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4.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5.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6.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学习难点:

1.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2.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6.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7.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3.图形的拼组(作风车):

5.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6.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7.100以内数的认识: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

8.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领域分类

内容

知识

技能

·认识20以内的数;

·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

·认识物体的轻重、长短、大小、多少和高矮;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半时。

解决

问题

·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数的实际问题;

空间

图形

知识

技能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解决

问题

·简单几何体的分类;

·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

知识

技能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

·象形统计图;

·简单统计表。

解决

问题

·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用图表表示整理结果;

·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实践与

综合应用

·大家来锻炼(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迎新年(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各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能数出10以内的数

会写0~10各数

能认、读10以内的数

掌握10以内各数的顺序

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比大小、比多少

比高矮、比长短

比轻重

(二)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加以解释与应用

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二)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

知识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跳绳(8,9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知识点:

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分苹果(10的加减法)

知识点:

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大家来锻炼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

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四分类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各课知识点:

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

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点:

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五位置与顺序

本单元知识网络:

体会并确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各课知识点: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知识点: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

六认识物体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能直观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二)各课知识点:

物体分类(立体图形的认识)

知识点:

1、对几何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

你说我摆(几何体认识的练习)

知识点:

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要求: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模型把它摆出来。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确定。

七加减法(二)

(一)本单位知识网络:

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学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能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数位的排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一)各课知识点:

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

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

知识点:

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

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

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买铅笔(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

知识点:

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或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三种方法: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

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十几减9就用几加1)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跳伞表演(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

知识点:

1、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减5、4、3、2等数的减法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进行穿插安排。)

2、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知识点:

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4、多角度的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

八认识钟表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

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

会用“快几时了”“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二)各课知识点: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知识点:

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

2、正确认读整时、半点。并说出时针和分针在整时和半点的指向特点。

小芳的上午(估计接近整时的时间)

知识点:

1、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半时。

2、估计整时应先看时针所指的位置,再看分针是否在数字12的左右。

九统计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认识简单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会填补相应的图表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各课知识点:

最喜欢的水果(象形统计图)

知识点:

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统计活动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表上,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统计图表让学生填补完整,着重对填补完整的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这样才能体会统计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迎新年

知识点:

1、学会独立观察与思考,能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活动复习统计图、表的有关知识。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形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部分

1、一、二单元(数的认识和比较)

(1)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2)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3)按顺序填数,按规律填数

(4)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较(P17、(1)(2))、

三者之间的比较(先两两比较,再选出最大、多、小、少的)

利用参照物进行比较(P17(4)和P19、5、6)

注意题目规定的符号别标错了

2、三、七单元(数的运算)

(1)利用学具摆一摆、捆一捆,加深对数位和数的组成的认识。

(2)用丰富的游戏活动使本版块的复习变得不枯燥。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小棒有多少根)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避免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让学生厌倦。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抢答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在本期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题左右。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6=15,尤其是()-7=7,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9○6=1516○5=11

(4)对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

①从类型上分包括求和、求差、求部分数。并注意体现三种类型之间的联系,注重系统练习。

如:8个苹果,5个梨,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

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苹果有8个,剩下的是梨梨有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梨有5个,剩下的是苹果苹果有多少个?

再如:看图列四道算式

②从呈现方式上看可分为形象图、情境图、部分抽象的文字表示。

注意强调计算为问题服务的意识,看清题上要求的是什么。允许部分学生用()表示要求的数。

如:P38,4图1

③应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学生容易理解的是如:P45,1题,动态的呈现形式,包括去掉一部分又来了一部分。较难理解的是P47,4题,这种静态呈现的。

④加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3、八单元(认识钟表)

(1)了解自己一天的----,如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以及这些事情发生的大概时间。结合生活实例叙述,熟悉生活中常见时间,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

(2)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容易混淆,加强辨析。

(3)有的钟面上没有数字或只有几个数字,给认读造成一定的困难,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标出数字认读。

空间与图形部分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六单元(认识物体)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两件或多件物品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正确描述。

如:在最面;在的面;的面是;的面有;从数…

(2)对于相对性的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位置变换或增加、减少物体时,这些位置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P58,1题中的闹钟,和玩具猫比,它在玩具猫的下面,和模型船比,它在模型船的上面。前后与左右的位置也存在这种相对性。

(3)一年级的学生,确定情境图中物品或人物左右的位置时,都以观察者为标准来确定左右。

(4)加强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5)面对数量众多的物体,要分类数。养成数时按顺序、做记号、检查验证的好习惯。

统计与概率四单元(分类)九单元(统计)

(1)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P53按要求分一分(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圈出不同类的物体。

(2)加强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如安排一些图形(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摆放位置也无序)

请学生先数一数,再在方格纸内画图,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


小学数学《第几》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2.谈话

(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3)反过来,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

指出:这里的第2、第5不是2个人和5个人,而是指排在第2个或第5个的那个人。

(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自己轻声说,说后交流)

适当提示,如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人,后4个的是哪几人,谁排在第4?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教师读题后学生口答

(2)除了这几个问题外,还想到了什么

2.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山那边在举行什么比赛啊?从图上你能说出什么呢?(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3.小结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了肯定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

三、巩固深化

1.摆一摆

(1)教师口述,学生摆放。

摆5个正方形,从左数起第3个换成圆片,从右数起第3个换成长方形。

(2)同桌互练

2.涂一涂。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同桌相互说一说:4个和第4个有什么不同

[评:这一环节是对前面新知感悟的检验,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辅导。]

四、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讲述:小女孩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3.想想做做第5题。

小组讨论: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竖着看有几层,也就是说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是说几室。

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

4?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学数学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总评]

本堂课分三步走:由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的动画情境的再感悟,最后是动手操作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总之,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认识整时

(1)利用教具、学具,结合生活经验,了解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结合观察、操作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的时刻,会读、写整时的时刻。

(3)结合钟面,会认大约几时的时刻(快到几时了和几时刚过),能解决“过1小时后是几时”的问题。

(4)能结合具体的钟面,理解“按规律排列的时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5)结合作息时间图,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知识点】:

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

2、正确认读整时、半点。并说出时针和分针在整时和半点的指向特点。

小芳的上午(估计接近整时的时间)

【知识点】:

1、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半时。

2、估计整时应先看时针所指的位置,再看分针是否在数字12的左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内容】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并能理解、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熟练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做家务了吗?那么,你平时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拖地、洗碗。

师:真能干!看来,大家都是热爱劳动好孩子!小明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这个星期天,他到农场帮王爷爷照顾小动物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课件出示小鸡图(1):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提醒:是一起来的吗?)

生:原来有5只小鸡,先来了2只,又来了1只。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齐说。

师: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生:一共有几只小鸡?

谁会列式?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鸡,你们能不能列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随生答板书:5+2+1(多说)5+1+22+1+5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列出了5+2+1和5+1+2这样的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生回答)就把5只小鸡、2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你们太能干了,老师要从这些算式中选出一个来考考大家。(5+2+1)

3、读算式。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加1)

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再来大声的带同学读两遍。

4、比较不同。

师: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号,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号。

生:有3个数,而且是加两次。

教师指出: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生齐读。

5、说算理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连加和它的读法,那么,你们会计算吗?先自己想一想,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计算呢?想好了就请举起手。

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有谁听懂了他刚才说的,老师还想请其他同学也来大声地说一说,它的计算过程是什么。小组来比一比,哪组说的声音最响亮。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写在这两数的下面)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师:这样的计算,它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计算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先算5+2等于7,再算7加1等于8)

(5、2、1、8分别表示什么?)

6、小练习。(说一说,你怎么算?)

师: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计算连加的方法,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2+3+2=2+1+3=

师:谁来说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来完整地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连加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写在这两数的下面,然后再把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B)探究连减

1、说图意

师:小鸡吃得可开心了,好,我们来观察屏幕,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小鸡们怎么了?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师:谁来说一说你刚才看到的画面呢?

指名说图意,用“原来……先……又……”来说

(原来有8只小鸡,先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

2、列式并说意思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谁能列式回答?

学生列式。板书:8-2-2

为什么要-2又再-2?

这个算式怎么读?

3、比不同

(1)8-2-2这个式子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号,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号。

(2)像8-2-2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连减。

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

师:像8-2-2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板书:连减)生齐读

5、说算法

师:你能不能根据刚才连加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连减应该怎么计算呢?请你们再讨论一次把过程先想好,然后再大声的告诉老师。(先算···再算···)

师:谁听明白他说的话了,再来说一说。(多说)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练习(说一说,你怎么算?)

7-3-1=10-1-3=

师:谁来说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来完整地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写在这两数的下面,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C)初步小结:

小朋友今天学到了不少知识,它们是什么?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又对。(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师:喂完了小鸡,小明来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边,看到小河边有一棵高高的树,一群小鸟正在上面快乐地飞翔呢!(多媒体出示动态的图)

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看了这幅图,小朋友能自己列出一道连加算式吗?(板演齐练)

指名问:你是怎么计算的?

3、师:小河边有高高的树,清澈的小河边,还有着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游玩呢!(出示图片)

你会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吗?你是怎么计算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

(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朋友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直接写最后一步的得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13个小木棒学具等。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4+105+10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

9+2+1=5+3+7=

8+4+2=6+5+4=

3+2+8=5+6+5=

7+1+3=1+8+9=

(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

(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生1:1、2、3……12、13依次数。

生2:从9数到13。

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第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研究的重点。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让学生用“木棒”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2个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2)看一看(课件微课)

(3)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4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在说一说与画一画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9.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说得比较完整而简洁。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轻声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合作。能与同学友好合作完成数学游戏、数学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学研究。
⑼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一年级两个教学班。其中一(2)班共38人(男21女17),一(4)班共42人(男25女17)。初入学两班已个性初显:(2)班如山野稚朴天成,勇敢无畏,少约束,法自然,拟严规矩,不压个性,严爱相加;(4)班如园林静美有规,和谐温顺,有礼貌,志上游,拟拓视野,鼓励张扬,放手而爱。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加强游戏、儿歌、演示、观察与操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听、说、读的分量,创造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贯穿审题、解题思路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
5.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
总88课时
第零单元课堂常规2课时
第一单元准备课2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5课时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6课时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6课时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4课时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9课时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6课时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第九单元总复习8课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教案


《上下前后》一年级数学教案

本课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

你拍拍,我拍拍,

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总评]

认位置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具体地讲,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不但培?养了学生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3.选用了观察、讨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主动探索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如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成员间开展互帮活动,把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等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认识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认识物体

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六单元鈥溔鲜段锾邂€澦鲜兜氖撬闹肿畛<募虻ノ锾宓男巫矗撼し教濉⒄教濉⒃仓⑶颉F浣萄康氖峭ü€溈匆豢粹€潯⑩€溍幻€潯⑩€湸钜淮钼€澋然疃鲜渡钪谐<母髦种惫奂负翁宓牟煌巫矗⒅老嘤Φ拿疲灰笱鼙硎稣庑┘负翁宓奶卣鳌?/p>

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和学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认识物体: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地探索新知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 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的设计努力遵循鈥溄淌ξ鞯肌⒀魈濉⒒疃飨摺⑺嘉诵拟€澋脑颍醚鞫夭斡虢萄獭@免€湻忠环肘€潯⑩€溦遗笥砚€潯?鈥溍幻€潯⑩€湸钜淮钼€澋然疃醚谕嬷醒Ве型妫У们崴捎淇欤闹魈遄饔玫玫匠浞值谋硐郑嬲晌暗闹魅恕?/p>

1、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游戏找朋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由实物抽象出形状图形,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在由形状说出生活中是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3、通过摸一摸的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搭一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得到自由的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一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总结(新起点)


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Unit1School(Lesson1~Lesson6)
重点单词(学习用具):
book,ruler,pencil,pencilcase,eraser,backpack,
问候语:
-Hello/Hi!-Hello/Hi!
-Goodmorning!-Goodmorning!早上好!
-Goodafternoon!-Goodafternoon!下午好!
-Goodevening!-Goodevening!晚上好!
-Goodnight!-Goodnight!晚安!
重点句型:
1-Standup,please!(请)起立!
-Sitdown,please!(请)坐下!
2Showmeyour……
3-Hi,I’m……
-Hi,I’m……你好。我是……
4-Yourbook/……
-Thanks!

Unit2Body(Lesson7~Lesson12)
重点单词(身体部位、数词、感官动词):
eye,ear,mouth,nose,face,hand,arm,leg,foot;one,two;see,hear,smell
重点句型:
1ThisisthewayIwashmyface.这是我……的方式
2Ihaveonenose/mouth/face我有……
3Ihavetwoeyes/ears/arms/feet/hands/legs
4Myeyescansee/Mymouthcantalk/Myearscanhear/Mynosecansmell我的……能……
5-What’sthis?
-It’sthehead.这是什么?它是头
6Touchyoureyes/mouth/ears/arm……摸你的……

Unit3Animals(Lesson13~Lesson18)
重点单词:
动物:cat,bird,rabbit,dog,duck,monkey,chicken,tiger,panada,elephant,fish,butterfly
重点句型:
1-AreyouJoy?
-No,I’mLily.I’macat.你是……吗?不,我是……
2-Whatdoyousee?
-Iseeapanada/abird/amonkey…….你看见了什么?我看见了……
3Lookatme!看着我
4-What’sthis?
-It’sacat/atiger/abird这是(叫)什么?它是……
5Ithaslongears/shortlegs/bigeyes……它有……
6Ilikemy……我喜欢我的……

Unit4Revision(Lesson19~Lesson24)
重点单词:
here,there,call,give,sorry,big,small
重点句型:
1Hereismyhair/pencil/book/eraser/ruler/……这是我的……
2Lookatmybigeyes/smallface看我的……
3Iseearabbit/bird…….Metoo.我看见……,我也是。
4See/hear/callthebird.
5-Givemeyourtailplease?
-Sorry,it’stoolong/short/big
-Look,thereitis.看,它在这儿

Unit5Numbers(Lesson25~Lesson30)
重点单词:
数词: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重点句型:
1-Howoldareyou?
-I’m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你多大了?(你几岁了?)我……岁了
2Oneandoneistwo.1+1=2fiveandfiveisalwaysten.5+5=10
3Let’smaketen!让我们数到10
4-What’syourtelephonenumber?
-62875941
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62875941
5-What’syourroomnumber?-521你的房间号是多少?521
6-Herearesomechocolatesforyou.给你们些巧克力
-Thankyou!谢谢

Unit6Colours(Lesson31~Lesson36)
重点单词:
颜色:red,yellow,purple,brown,orange,white,green,pink,blue,black,
重点句型:
1Ilikeblue/red/pink……我喜欢……颜色
2-What’sthis?
-It’sabird.
3-Whatcolourisit?这是什么颜色?
-It’spink/white……是粉色/……
4-Howmanybirdscanyousee?你能看见多少只鸟儿?
-Three.三只
5-Ilikeanorangeduck.我喜欢一只橙色的鸭子。
-Hereyouare.给你。
6-Whatcolourdoyoulike?你喜欢什么颜色?
-Ilikeblue.我喜欢蓝色。
7Whatcolouris……这是什么颜色?
-It’sred/blue/black……?是红/……色

Unit7Fruit(Lesson37~Lesson42)
重点单词:
水果:banana,apple,peach,melon,pear,orange,grape(s)(葡萄),strawberry,pineapple(菠萝)
重点句型:
1-MayIhavetwoapples,please?
-Hereyouare.
-Thankyou.
2-Whatdoyoudrawhere?
-Onebanana.
3-Agiftforyou.
-Thankyou.
4-Whatisit?-It’sabook.

Unit8Revision(Lesson43~Lesson48)

重点单词:
old,sweet,come,along,eleven,want,help,find
重点句型:
1-Howmanybrownmonkeys(canyousee)?
-three.
2-Howoldareyou?-I’mtwo.
3-Doyoulikebananas?
-Yes,Ilikesweetbananas.
4-Let’scount.-onetwothreefour……
5-WhoisNo.3?Comealong.Standhere.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3和(7)合起来是10;

6和()合起来是10;

5和()合起来是10;

9和()合起来是10。

2.打扑克牌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出牌,一个出,一个对,可以把“A”看成1,两张牌上的数要合成10。

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合作示范,再让同桌小朋友合作玩牌,(1)左边小朋友从1~9依次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2)左边小朋友任意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

[评析: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给了学生又一次合作的机会。结束后对调练习,加快了同桌小朋友之间对牌的准确性与反应速度,有很强的挑战性。]

让小朋友说一说感受。

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这辆火车是留给小朋友去北京看长城的,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

做个大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5和5合起来是10。………………………()

(2)10可以分成9和1。………………………()

(3)10可以分成1和0。………………………()

(4)10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起来是10。…()

4.手指游戏。要求学生出的手指数要和老师出的手指数合成10,先师生对出,再学生之间自由练习。

派兵谴将:(把合起来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5.说数抢答。讲清游戏规则:四人一组,每人任意说数,其余三人抢答,并与其合成10,一组结束后对调进行。

竞技广场:(老师说数,小朋友抢答出一个数与其合成10)

1—()3—()5—()7—()9—()

2—()4—()6—()8—()()—7

()—5()—4()—8()—1()—3

[评析:练习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几轮分层次练习下来,来到“竞技广场”,学生的计算速度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既注重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你该知道我的10个宝宝怎样分成两部分了吧,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们果园玩,小朋友们,再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1.根据学生分的结果,出示4的分成。

444

///

□□□□□□

先说说分的是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每个盘子里分了几个桃子,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再说一说4的分成。

2.我们说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1和3,看他们三个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比较喜欢它?

自由说一说,并说出认为特殊的原因。

(如果学生说4分成2的2比较特殊,说出原因后顺势引导学生看剩下的两个,很相似。告诉学生它们是一对小姐妹,要看到其中的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

3、请大家将你们分的桃子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

我们除了说4可以分成3和1,也可以说,3和1合成4。

你还能说说谁和谁合成4?

自由说一说是将几和几合起来的。

4、刚才我们将分开的物体又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合。(板书课题: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1、“试一试”的学习。

7的分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织交流。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写出相应的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的数组成。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习。练习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填一填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5角=()分

6元=()角

20分=()角

3元9角=()角

1角2分=()分

13角=()元()角

26分=()角()分

4元+8元=()元

5角+1元3角=()元()角

4角+9角=()角=()元()角

2、比一比

5角()5元

3元()2元9角

89角()8元9角

5元6角()6元5角

3角4分()3元4角

3元6角8分()3元6角4分

先比较元,再比较角,最后比较分

3、换一换

1张5元可以换()张1元,

1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1张10元可以换()张5元,

1张10元可以换()张2元;

1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1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或换成()张5角;

1张5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和()张10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53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