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3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3,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本文节选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国科学技术史》是凝聚着李约瑟后半生心血的长卷著作。书的英文名原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riceandCivilisationin(;hina),请人为中译本题写书名时改为现名。在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与“技术”(techlaolc)gy)有着明确区别,而且在其论述中也是把“科学”与“技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等区分开的,作者在本书中所探究的是,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内在原因,并非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我们应该从作者的原书名去理解他的写作理念。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核心部分,着重地论述了作者涉足中国科学与文明的历史研究的原因,揭示自己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指导思想。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贴以及驳斥贴

所谓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

还在我读书的时候,我就对所谓的“四大发明”及诸如此类的村妇之言感到很不以为然∶这些弱智玩意也能算是什么发明吗?这些东西里面有什么技术含量?这些东西充其量只能算是某种“发现”而已,它们跟人们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那些“发明”,在技术含量上,所运用的科学理论深度及智力活动水平上的差距无异于猴子与人之间的差距。

更何况,说这些东西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所作出的“伟大发明”只不过是王婆卖瓜式的自欺和欺人。(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甚至都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李约瑟这个好事之徒搞出来安慰我们的。)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明这个问题:即这些东西到底包含了多少足以称得上是“发明”的技术含量;而且它们到底是不是我们中国人所“发明”的或者说首先发现的;它们到底是不是像所吹嘘的那样“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到底有多少影响。

如果从定义发明的创造性本质上来说,要称得上是一项“发明”而且是“伟大发明”,显然是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含量的,是要付出了较高水平的智力劳动特别是逻辑思维活动,并且其内在要有一种明确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而不是像一个小孩子在闲逛玩耍的途中偶然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玩物然后就原样收藏的那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所谓“发明”。

我们中国人常常吹嘘的很多“发明”就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玩意,比如说对磁石指南的发现。这只不过是对一种自然现象的最原始认识和发现而已,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初始认识,并且不需要加以任何技术构建就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唯一所做的只不过是对磁石的外形进行艺术加工而已。

我相信这种磁现象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曾有所发现,只不过发现时间早晚而已,如果说是我们中国人先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现象,也只不过是因为占了磁铁矿资源丰富的便宜而已,如果一定要说是我们先“发明”了指南针,还不如说是我们先发现了磁铁矿。

实际上,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表明磁罗盘是从中国传到中东及欧洲去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欧洲人的磁罗是12世纪时在意大利的阿马尔菲城发明的。而且这种罗盘远非我们在中国的各种宣传资料上看到的那种简陋的“司南”模型可比,它通常包括在多个枢轴上水平安装或悬挂的磁针,可在枢轴上自由活动直到与地球磁场在一条线上,在技术上要复杂先进得多。

而且,就是这个被认为是指南针雏形的“司南”,也可疑得很。因为根本就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也没有任何实物被发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根据野史杂书中一些只言片语的描述推断想象出来的模型而已,考古学家甚至都无法知道它的准确形状,也不知道它的确切用途,但是在一种民族虚荣心的驱使下,就先把它吹嘘成是指南针的“雏形”再说吧,反正把任何现代科学成果都能够“论证”成是我们中国就“古已有之”并且年代一定要比别国早,是符合“政治正确性”的,也是很多“专家”“国学大师”赖以混口饭吃的谋生之道。

仅只是从这个推想出来的“司南”模型来看,也很难让人相信,人们到野外去活动时,会带着这么不方便的东西用来指示方向,为什么不设计成一种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形状构造呢?至于后来出现的指南针,也没有可靠证据表明其最早是在南宋之前就已经在航海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萍洲可谈》的记载也只说明了人们是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才迫不得已使用磁针,恰恰说明了那时的技术还不成熟),而在同一时期,中东和欧洲的航海活动也已经开始使用磁罗盘了,我甚至倾向于认为,真正的成熟的磁罗盘技术恰恰是从中东和西方传到中国来的,不然何以解释为什么“没有指南针”的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反而比拥有指南针的中国人航海活动范围要广大得多呢?

另外,一直以来我们所吹嘘的所谓“是指南针的应用导致了对美洲的发现”,也只不过是对航海学和历史的一知半解而已,一种对复杂事物的简单化理解。热衷于自我吹嘘的中国人可能不知道,早在公元前七世纪,郑和下西洋之前两千年,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就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环航非洲(跟这一成就及后来的哥伦布横渡大洋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比起来,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只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而在磁罗盘没有发明之前的那漫长的数千年里,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古埃及人,腓尼基人,斯堪迪纳维亚人,阿拉伯人,中世纪的欧洲人,也一直在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北海波罗地海来去自如。

虽然磁罗盘在航海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航海所需要的仪器装置远痹烩多得多,用来确定方位的仪器和方法也远不止这一种,磁罗盘只是进行航海所用到的众多手段中的一种而已。之所以在哥伦布之前漫长的岁月里人们没有去进行横渡大西洋的航行,除了航海术上的不成熟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地球是圆形的这一情况还认识不够深入(虽然古希腊人早就认识到了大地是球体,但是对这个球体的情况没有更多详细的了解),当时的人曾经认为,在地中海外往大西洋的方向有一个无底洞,在一幅古希腊地图上还在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出口处标有‘到此止步’的字样。受传统观念影响限制了人的行动,而且那时候也没有去进行横渡大洋航行的动力。

一直到了十五十六世纪(这时磁罗盘技术已经在欧洲应用了几百年了),欧洲受到伊斯兰教势力的威胁,为了冲破奥斯曼土耳其的封锁,寻找通往东方印度的新航路,加上那时候人们知道地球是一个圆形,认为从相反的方向绕一圈也能到达目的地,哥伦布麦哲伦等人才开始了冒险进行横渡大洋乃至环球航行的航海活动。不管有没有指南针,只要有了现实的动力,人们都是能够也必然会去进行这样的航行的。认为没有指南针就不会有地理大发现的说法委实荒唐可笑。

同样的道理,只不过以一种猎奇的心态在自己的笔记里记录了一些奇闻佚事的一个士大夫官僚(沈括),居然也要吹嘘成是什么“大科学家”,这简直就跟把某个小报的记者说成是“大科学家”一样滑稽可笑。

这个“大科学家”在他的“科学著作”里琢磨了一些如磁针是漂在水上,还是顶在指甲上,顶在碗沿上,抑或是栓在绳子上,那个更稳妥一些,这样一些问题,最后他得出结论,还是栓在绳子上更为牢靠,这就是他所谓的“科学发现”,这类闲得无聊的自娱自乐。(顺便说一句,《梦溪笔谈》其实只不过是一本收罗了艺文,政事,书画,音律,器物,神异,历法,等等诸方面的轶闻奇谈的大杂烩,是他官场失意退隐闲居后的自娱之作,跟《聊斋志异》并无什么两样,也与“科学”二字无关,这些也就只能蒙蒙搞不懂文言文的老外。)

跟这之前数千年里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科学家所留给人类的相比,如记录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莫斯科手卷(Moscowpapyrus)和林德手卷(Rhindpapyrus)上的古埃及高深数学知识,汉谟拉比王朝时的古巴比伦天文学数学知识,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阿基米德等人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及已上升到抽象思维阶段的科学(而非实用技术),亚波隆尼亚斯的《圆锥曲线》,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和《光学》,托勒密的《大汇编》等等等等(仅从浩如繁星的众多科学家和科学成就里举出几个典型代表),跟这些相比,如果还要把《梦溪笔谈》之类的吹嘘附会成是所谓的“科学成就”,那我只能很抱歉地认为,这是猴子的“科学”和人的科学之间的差别。

中国人特别津津乐道于马克思谈到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三大发明”的那几句名言,其实马氏不过拾人牙慧而已,我所知道的最早谈到所谓“三大发明”的人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对这几种发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过今天看来显然是夸大其词了),分别从文学,军事,经济活动三方面(后来马克思那些论调不过是把这几句改头换面了一下就照搬过来),似乎很给我们中国人长脸了。不过可惜的是,不管是培根还是马克思,他们在谈到所谓的“三大发明”时都不是在谈论所谓的我们中国人的“四大发明”,而是在谈论西方的“三大发明”(这个“西方”包括了中东,是与我们这种纯粹的“东方”相对应的“西方”),马克思甚至毫不客气地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有科学和哲学”。

所谓“四大发明”的说法是到了上世纪时才由“科学史家”李约瑟炮制出来的,他本人在英国学术界颇受冷落,于是另辟蹊跷搞一套“非西方中心论”,哗众取宠的成分太大了,他本人不过为了出“学术成果”罢了,至于搞这种“精神鸦片”出来对本来就缺乏科学精神的中国人毒害有多大就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了。在国外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至于培根和马克思所夸夸其谈的所谓“三大发明”的“历史作用”,只不过是哲学家式的把复杂事物简略化的表述方式,一种似是而非的提法,这一套把戏对经历过马克思那已经宣告破产的“科学共产主义”“辨证思维法”洗礼的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了。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例子就是火药。

如前所述,马克思用一种简略化的方式将“三大发明”的“历史作用”分别表述为是文化传播,军事变革,经济活动三方面的主要决定因素,如果用我们中国人更为简略的思维方式,只需要用“文武商”三个字就可以表述了,可惜历史无法如此简略化。

火药在军事史上起到的作用到底如何?客观地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其实是句空话,因为自古以来成做上万的发明,都可以说是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多甚至都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火药在军事史上根本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发现,道理很简单,因为对现代兵器来说火药的发现只是原材料层面上的发现,并不是象弹道学,冶金学、金属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方法上科学理论层面上的发现,而后者才是对军事变革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火药可以说是实现从冷兵器向现代兵器转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却根本不是关键性的环节,因为这种原材料阶段上的东西迟早都会被人们发现的,并无任何神奇之处,而方法上理论上的发现却不是有了原材料就一定会出现的,事实上,中国的历史也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据说是在宋朝时就已经“发明”了火药,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时我们仍在用大刀长矛(还是正规军)作战,实际仍处在冷兵器阶段,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并且火药的发现也跟指南针一样,仍然不过是占了矿产资源丰富的便宜而已,特别是组成火药的三种成分之一的硝石,现在普遍认为是中国人先发现的,因为阿拉伯人把这种矿物称为“中国雪”“中国盐”。但是却没有证据表明,火药也是从中国传到中东去的。而且我相信,只要找得到适当的矿藏,中东和欧洲也一样迟早“发明”出火药,一来西方的炼金术传统与东方一样繁盛悠久,二来这种东西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术。

事实是,十五世纪德国人发明了前装滑膛枪,才是真正地实现了从冷兵器向火器的转变(这之前已经有了较简单的火枪火铳),而后十八十九世纪几项革命性的发明:线膛枪,火帽,圆锥形子弹,撞针,连发式枪械的出现,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枪炮。这几种发明是建立在系统的科学理论和复杂的机械制造加工技术基础上的真正的关键性的发明,这才是对近代军事变革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有了弹道学,冶金学、金属加工技术等和上述这几种发明的出现,从冷兵器时代过渡到火器时代的军事变革才真正实现了。

而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不管从中古的小到火绳枪大到佛朗机一直到近代的线膛枪炮等各式火器实际上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曾经被吹嘘成是最早的火枪的“突火枪”只不过是一种简陋的喷射式火器,只是在一根竹筒内装上发火物,靠喷射火焰来杀伤敌人,但是喷射的距离很有限(不过一两米),杀伤作用很微弱,只能起到恐吓敌人的作用,并且其原理和构造都与西方出现的火枪完全不同,这种玩意实际就有点类似于我们小时候曾经玩过的那种“魔术弹”(射程都远远不如),可有人会神经错乱到把这玩意当作是跟近代枪炮同样的东西吗?关于“子窠”的说法也只是猜测,根本没有任何依据。至于火器在实战中得到有效而广泛的运用也是从蒙古人才开始的。

另外一项“伟大发明”,印刷术,实际上也不能说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当我们在谈到我们发明了印刷术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说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因为雕版印刷术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发明,道理很简单,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原理跟另外一种东西__印章没什么不同,而印章这种东西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有的,出现年代比中国早的民族也多的是,何况雕版印刷术也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在正式一点的宣传“四大发明”的资料中,往往都会特别指明是活字印刷术。

那么活字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呢?据说是北宋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可惜那只是据说而已,因为这种泥活字从来就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应用过,从宋代一直到明清,都仍然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术,以至于很多专家认为,毕升的泥活字印刷术只是个构想,不必当真。一直到近代,才开始引进并使用德国人古登堡于1455年发明的铅活字版印刷技术,这种技术的复杂和完善的程度也不是中国古代传统印刷术可以相比的(由铅、锑、锡三种金属按科学、合理比例熔合铸成的铅活字,并采用机械方式印刷),事实上,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印刷术恰恰是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

而且,中国后来所使用从西方引进的还不仅仅只是铅版印刷一种技术,如平版印刷技术,凹版印刷技术,孔版印刷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与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技术细节上也复杂多了,至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印刷技术,跟古代近代的印刷技术又更不是一回事了,实事求是地说,说印刷术是中国人发明的,那是故意误导人民。实际上,国际上普遍把古登堡发明铅活版印刷术算作是现代印刷术的历史起点,没有谁把中国发明印刷术这种说法当真。

另外,现在学术界还公认韩国清州的兴德寺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铜活字)发源地。说到这里,我想起有一次,在一个朝鲜的官方网站上看到朝鲜人说他们是“四大发明”的创始者,还说他们拥有六千年文明史,让人哭笑不得。特别是在看到了韩国人在世界杯上的表演之后,联想到曰本也一直在宣扬什么他们是宣纸的发明者,天皇的万世一统等等,让人感到,东方民族在怎样不着边际地吹牛撒谎上都是惊人的相似。而让我稍感欣慰的是,我们中国人可能还不是世界上最厚脸皮的民族,毕竟我们现在似乎还羞于将这种自吹自擂的无耻劲头拿到国际上去公开表演,只是关起门来自我陶醉。

而跟印刷术关系密切的另一大“发明”,纸,国际上就更不承认那是中国人的发明了,因为早在五千年前,在中国的纸出现之前三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发明了最古老的纸,称之为纸莎草纸(Papyrus),也称纸草纸,英文中纸(paper)这个单词就是来源于拉丁文Papyrus(纸莎草纸),可见这种纸在西方古代应用的广泛和悠久。

纸草纸不仅是古埃及重要的书写材料,而且也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成为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亚述人,阿拉伯人所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用古埃及文、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阿拉伯文等书写的纸草纸文献,数以十万张计之多,纸草纸文献上记载了大量的古代法律、宗教铭文、天文地理、文学,数学知识翟讳贵历史资料,其中历史最早的是从古法老墓葬出土的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无字纸,载有文字的纸草纸文献距今也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比我们中国人使用甲骨文还早了近两千年。

这种用纸草纸写成的书籍,我曾经亲眼看到过,虽历经数千年,仍然清晰如新,纸质决不比我们中国的纸差,而且纸草纸也不像有人说的那样,容易断裂,现在埃及都还有根据古代技术进行制造的纸草纸,造出的纸任意折叠完全没有问题。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收藏有这种纸草纸古籍,象前文提到的林德手卷(Rhindpapyrus,又称为莱因德纸草书,是公元前1650年左右的埃及数学著作),就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你们有空可以去看看。

所谓中国人发明了纸促进了文化传播的说法,更是似是而非的想当然。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纸草纸文献能够存留数千年,成为我们现在研究和了解古埃及希腊罗马历史和科学哲学的珍贵资料来源;古希伯来人用造价高但便于保存的羊皮纸记录旧约经书而留存下来的“死海古卷”也成为现在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中国据称是在汉代时就开始出现纸了,可是你现在还能够找到那时候保留下来的什么书籍吗?宋代之前的有多少?相反地,商代使用甲骨,反倒为我们留存下来了大量历史资料,使得我们对商代的了解比孔子那个时候的人还要知道的多。汉简的再发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正是因为过早地使用了这种便宜而又易毁的纸,才使得很多的古代典籍失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纸在中国的使用对文化传播不仅没有起到什么正面的作用,反倒可以说是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更何况,一直到近代,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仍然是文盲,“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在哪里?而且中国人仍然在普遍使用手抄和雕版印刷的原始落后手段来传播文字。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就是:中国人既然已经开始使用纸这种方便的书写材料了,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发明一种方便的书写工具,仍然使用毛笔这种笨拙的书写工具达千年之久,何其荒唐。而西方人早就知道使用羽毛笔等方便快捷的书写工具,后来又不断创新发明了铅笔,自来水笔(实际上,最早的金属蘸水笔在公元前的罗马共和国就已经出现了。发掘于庞贝古城废墟,现收藏于尼泊尔的国家博物馆),圆珠笔,并传入中国,对推动中国的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鲁迅也曾经对自来水笔的作用进行过精辟的阐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的发明和传入中国远比纸的使用贡献要大。

说完了关于这些“发明”的历史作用,不能不提到的是,在古代史上起过痹烩些重要得多的作用的发明多的是,大多都起源于中东地区,然后传入中国等地,如车轮,滑轮,风车,螺钉,钟表,曲柄,牛和马的驯化,青铜冶炼,炼铁术,马镫,等等。我们中国人应该学会谦虚一点,世界上比我们辉煌灿烂历史悠久的文明多的是,更何况连我们中国人本身都是从中东中亚地区一批批迁移过来的,所谓的三皇五帝,夏王朝,等等,都是子虚乌有的神话传说而已,考古发现早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国际学术界所公认的事实。

最近这几年来,复古,饰古,伪古的风气越演越烈,而且都是以官方的支持在搞,其目的不过就是为继续维持专制统治寻找合法性,为抵制==自由的理念寻找借口和依据,所以要把西方任何先进的东西都“论证”成是我们中国早就“古已有之”的,没有什么稀奇的,美其名曰培养民族自尊心,其实是培养遗老遗少。

而这些新时代的遗老遗少们也攒足了劲以一种近乎于无赖的劲头拼命地要把西方任何先进的东西都“论证”成是我们中国早就“古已有之”的“发明”,网上网下,电视报纸,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一类的奇谈怪论,越来越多,什么风筝是飞机的雏形啊,万虎是飞机的发明者啊,竹蜻蜓是直升机的前身啊,大禹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飞行的人啊,孔明灯是发动机的鼻祖啊,等等(我都不想说了,实际上最早的飞行器早在两万多年前就有了,其实物就保存在埃及国家博物馆,那时候中国这地方还没有人呢。),还有什么新“四大发明”也冒出来了,连养猪酿酒也成了“伟大的科学发现”了,是不是应该凭这些试试去申请诺贝尔奖看看?没准有戏。

如果一定把这些弱智玩意说成是所谓的“伟大发明”,那不仅是对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侮辱,也是对整个人类智慧的侮辱。

其实了解一下“四大发明”产生的背景倒是很有意思的。

“四大发明”的提法,是由英国李约瑟提出,李约瑟1937年前,在英国SirFrederickGowlandHopkins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做研究,(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成就,但后来在他的评传中,被客气地称为英国剑桥大学一位“有前途”的生物化学家兼胚胎学家。)

37岁那年(1937年),三位中国留学生到了Hopkins爵士的实验室,于是李约瑟1937开始学习中文(好像还不晚),而且一学就学的是古汉语(牛人),据说他读的第一部中国原版书是《管子》(同车我看了半天,也看不太懂的文章,李NB在英国学中文却能搞得很明白,真牛人一个)。

于是,很快李约瑟据说就拥有了扎实的中国古汉语知识,于是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而且很快在英国搞出了不少名堂(助手就是中国的留学生鲁桂珍,鲁同学是学现代生化的,来英国也是来搞生化的,据我了解,一般来讲,中国的学生,文理兼专的很少,鲁同学也许是个例外,居然可以翻中国古籍了。而且还要精通世界历史,中西文化比较,鲁同学也是个牛人)

1942年,蒋先生在重庆落难,对曰本人作战,每战必败,听说李约瑟在搞中国科技史,急需提高中国军民士气的蒋介石,立刻把李约瑟和鲁同学接到了重庆,让他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那么多中国历史学家不会搞,非要请外国人来搞,其用意是不是很明显呢?),李约瑟也真是争气,一年后的1943年,在重庆就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四大发明”在抗战进入关键时期的及时提出,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斗志,李约瑟和鲁同学的研究,“抵得上共和国卫队10个师”(张召忠牛人的话)。

李约瑟同志的研究比较相信感性的东西,也许是古汉语的功底毕竟不太够的缘故,对于史料的收集,基本上交给了鲁同学去干,而李约瑟同志,则喜欢流连于敦煌壁画等一眼就看得明白的东西上,比如在火药发明上,他就举了一个例子,说敦煌石窟中有一幅画,画中,佛在打坐,群魔正在打扰他,这些群魔有的嘴里在向佛喷火,于是李约瑟立刻得出结论,这是中国最早的火焰发射器,或者是喷火枪的图片,证据确凿。然后更进一步出结论,中国喷火枪的使用,晚于投射炸药包的火炮,早于火箭。就凭一幅宗教神话壁画,李约瑟同志可以得到这么多研究成果,这是多么严谨的历史研究和科学研究态度啊?!

1947年,李约瑟回国,于是关起门来开始写书,1954年他和鲁桂珍发表了大部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中国人民总结了2000年的科技史,并被中国人奉为科技圣经,于是,以后中国史学家的对中国科技史研究必须在那个从没有过历史训练基础的李先生的作品框架下进行了,对“四大发明”一有疑义,立刻就会被批得“体无完肤”。

于是笔者也不敢多说。只是提一点应和楼下搂主的意见,毕升活字印刷只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讲的一个奇闻,从没有在中国的得到过实际应用,中国从来就是用的雕版印刷术,清代中期,中国从欧洲引进了西方古登堡的印刷术,中国才开始了活字印刷的历史,到底是谁学习了谁的印刷术?

有人问金庸,你在《鹿鼎记》中为什么要说庄家印《明史》,非要刻板?中国可是在北宋就发明了活字印刷的,清朝怎么还会用刻板?几乎要大批判的架势,金先生苦笑:事实如此。

鲁同学确实文理兼专,而且还能教出一个外国中国历史泰斗来,鲁同学不仅文理兼专,脑子也好,一来英国,就转了方向,于是,就成名家了。

鲁桂珍在李约瑟的回忆录里还是比较诚实的,说:李约瑟并不是一位职业汉学家,也不是一位历史学家。他不曾受过学校的汉语和科学史的正规教育。实际上他根本没有正式学过科学史,(因为在这几方面,他只受过鲁桂珍的指导,笔者加)只是在埋头实验工作之余,顺便涉猎而已。

因此,李约瑟在根本对“科学”,“科学发现”,“科学发明”,等等都没有界定和定义的情况下,就到处拔高中国古代科技,到处都是伟大发明,神奇发现。这些反科学的做法,被西方科学史家所鄙视,尤其受到了西方“科学史之父”萨顿的严厉批判。

正因为如此,李约瑟曾抱怨:在他写出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后,剑桥东方学院的学者依然不同他打交道,“一墙之隔”的剑桥大学科学史系也把他拒之门外。他感叹“这一现象何其怪异啊!”,于是他只能自己成立了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自任名誉所长,太太鲁桂珍同学任所长,都是正职干部。

这样一个人的研究成果,这些有悖历史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严谨做法而出现的东西,却居然被中国人民奉为圣经(但不同的是.真正看过的,却没几个,同车耐着性子读过大概200页,觉得有点反胃,就去吃夜宵去了,吃完,就再也没有看过它一眼)。最经又有外国人完全根据他的东西,搞出一篇《中国人的一百个世界第一》,被中国人民广泛印刷(用的不是毕升的印刷术),我晕。

再举一个例子。

李约瑟说,中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已在工业规模上生产铸铁了,到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已是铸铁大师,公元1380年前,欧洲人还无法制造出哪怕一小块铸铁(原话,不谈那些戏剧化的用词,单他这个1380年,是怎么搞得这么精确的?),于是得出结论,“制铁技术,欧洲人相比之下落后了1500年”(这个1500年是怎么出来的?从他上述的三个年代都推不出1500年啊?是不是前两个年代平均一下,再和第三个年代比出来的?)。并戏剧性地总结了一句,中国古代和中世纪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长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注意,他居然说的是钢铁!还不是铸铁。)

这些东东,把我搞得一片糊涂,我本来一直以为中国的冶金技术的获得要落后地中海地区1500年以上,结果,地中海那片的人不争气,居然,搞出块铁要比我们倒过来晚1500年,这么辉煌的制铁发明,怎么不被列为第5大发明?

李约瑟最大的问题是不讲科学体系,不定义科学的范畴,只是从史料,随笔中去找中国科学的闪光片断,并进而不实事求是地拔高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比如,他谈中国数学发展,根本不用去研究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是什么,是否有专门的研究方向,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历代数学家研究的动机和问题的来源,只是找到零星的数学成就,比如宋代秦九韶的解高次方程等等,就得出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云云,这是什么学术态度?

罗伯特·坦普尔在1986年,完全从李约瑟的大作的论据中,搞出来的《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已经被辽宁儿童出版社出版,成为中国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书,同车感到可悲,因为这里的所谓100个世界第一,至少已经有20上,已经被明确公认,中国不是世界第一。还要大肆流传,到底是所为何故?

李约瑟的大作,号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却热衷于到处发现中国的“第一”,热衷于比较“领先”了多少多少年,对第二第三的就不太热心了。

他和鲁同学也真是了不起,迎难而上,一会儿就能整出个“第一”来,我倒奇怪了,他这些“第一”的结论怎么来的?是不是他已经翻遍了世界各国各地区所有古代科技成就的文献了?还是他想当然出来的?既然是《科学技术史》,他干嘛那么热衷于搞“第一”的认证?这是科学史家的态度?

闲着,继续批李约瑟。

李约瑟说,中国人最早发明了机器人。来源是这样的(很有名的故事),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汉军陈平得知冒顿妻子阏氏所统的兵将,是国中最为精锐骠悍的队伍,但阏氏具有妒忌别人的性格。于是陈平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木机器人。给木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并把它的脸上擦上彩涂上胭脂,显得更加俊俏。然后把它放在女墙(城墙上的短墙)上,发动机关,这个机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优美,招人喜爱。阏氏在城外对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误把这个会跳舞的机器人为真的人间女,怕破城以后冒顿专宠这个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阏氏就率领她的部队弃城而去了。平城

这才化险为夷。

李约瑟认为这个机器美女就是机器人了,所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机器人的国家。我考,这里我要怪鲁同学了,一个老外,不明白也就算了,你一个中国人怎么也装糊涂?这不是中国农村家家会搞的木偶吗,这就是机器人了?

继续批李约瑟,批到下班。

李约瑟的大作前后矛盾极多,充分表现出他历史功底的缺乏。

比如我前面提到过的铸铁技术,他说欧洲人在1380年前,没有搞出哪怕一小块铸铁来。后面又说,中国人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2300年左右。过了一会儿又说,公元前500年,欧洲农夫造出了铁犁,犁前有二个轮了和一个犁刃(即犁铧)。我考,我晕,到底欧洲人什么时候用的铁犁?到底欧洲1380年有没有造出过铸铁?铁犁的犁头是不是不是铸出来的?

李约瑟的大作里,想当然的东西太多。

比如他说,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春秋时期的中国人就会捕鲸和海豹,这一点绝对也是世界第一啊。

再举一个可以当笑话的例子。

李约瑟,说中国的化学武器,领先了西方2300年,最早应用于春秋时期,这是什么化学武器呢?李约瑟,非常严肃认真地告诉大家,这种化学武器是-----“粪蛋”

李约瑟管中国人制作豆腐的工艺,不叫做豆腐,叫做“激素结晶体提取法”(这显然是从他的生化本专业中搞出来的东西),因为西方人直到20世纪还没搞明白“激素结晶体提取法”,所以这项技术中国人又领先了2200年(中国人西汉就会做豆腐了)

NND,不举了,这也叫科学史的研究?

李约瑟,喜欢把中国古代技术提高到高精尖的层次,比如刚才我说的做豆腐,在他那里叫

做“激素结晶体提取法”;木偶叫“机器人”;“粪蛋”叫化学武器外。中国人的漆,不叫漆,叫“工业料”,中国的皮影戏,不叫皮影,叫“麦卡托投影技术”;中国儿童玩具竹蜻蜓,叫“直升飞机水平旋翼和螺旋桨”;中国的冶金炉,叫“西门子式”炼钢法;等等等。这样肆无忌弹地胡乱定义,偷换概念的作品,居然还成为经典了?!

诚然,中国古代技术,尤其是手工技术,是达到过很高的水准,在中古时期,至少和欧洲阿拉伯世界各有长,甚至领先过。造纸术,火药配比等关键技术,是由中国传向了世界,没有传过去的,也有如同灵渠这样了不起的等高逐级下降的运河工程,如赵州桥那样古代桥梁艺术的杰作,如浑天仪那样巧夺天工的科技发明。

但我们需要李约瑟吗?

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写成了下面这篇专门驳斥的小作,就是为了正本清源,以防大家被误导,并提起大家理性的讨论!!

如果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本着科学和历史的态度来探讨问题,那么我很敬佩。不过,该文存在着大量的错误,甚至影响到它论点的成立。而对于一些回复者,我就更感到失望了。曾经,我们受到“左”的思想的误导,以为什么都是中国的好,但是,目前看来,似乎更多的人正在受到“右”的思想所左右。甚至是盲目的,不加思考的去认为,只有西方的,才是好的,西方的历史,也比中国历史,要光辉的多(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左、右,并不是指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左右,而是一种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当然,也可能,这种看法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对此,我很遗憾,“矫枉过正”——这个词来形容似乎是再好不过的了。对此,我很遗憾。

对于这篇文章,首先,我们来看看培根所说的这句话: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是指文艺复兴前和中,欧洲社会上的一些发明——作者注)的力量、功效和结果。人们将看到,这些发明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惹人注目;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他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能痹烩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物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第一册,格言129条)

但是,在楼主转的文章中说:

“……他对这几种发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过今天看来显然是夸大其词了),分别从文学,军事,经济活动三方面(……),似乎很给我们中国人长脸了。不过可惜的是,不管是培根还是马克思,他们在谈到所谓的“三大发明”时都不是在谈论所谓的我们中国人的“四大发明”,而是在谈论西方的“三大发明”(这个“西方”包括了中东,是与我们这种纯粹的“东方”相对应的“西方”),马克思甚至毫不客气地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有科学和哲学”。”

然而我们来看看现代意义上的西方人是怎么说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著作中在引用了上面胚根所说的话后指出:

“……他富有洞察力的选择的三大发明都起源于中国。然而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并没什么作用,相反,却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显而易见,即便是西方人,也普遍同意,这些发明无疑是产生于中国。作者说培根在谈论“西方的三大发明”,显然是没有看完培根的话,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至于马克思说“中国根本就没有科学和哲学”——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语境如何?指什么时候的中国呢?不会是作者又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了吧?

再说什么是发明。词典里的解释是“创造出的新事物或者新方法”,那么作者的定义“显然是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含量的,是要付出了较高水平的智力劳动特别是逻辑思维活动,并且其内在要有一种明确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我很难理解这个显然到底是怎么显然出来的,难道是作者的臆断么?想想看,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但是他并不清楚为什么他采用的灯丝能够长时间不断,他所做的,无非就是实验了几千种材料而已,那么这么看,这个也不是发明了??那么我又想问,前几年英国人评选的世界最有用的发明——抽水马桶,里面又有什么“明确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呢??

下面具体驳斥作者对四大发明的论断:

先说★★指南针:★★

作者说中国是“占了磁铁矿资源丰富的便宜”而已,但是事实上,中国磁铁矿资源不过在世界上排第三而已,而且多数是贫矿。瑞典、俄罗斯、北美、巴西、澳大利亚也都有丰富的磁铁矿资源,这些地方,也多数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可是为什么就单单是中国人“发现”了呢?

作者又说了“就是这个被认为是指南针雏形的“司南”,也可疑得很。因为根本就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也没有任何实物被发现。”

——呵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就有记载,而北宋时代,由于军事和航海等需要和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先后利用人造的磁铁片和磁铁针以及人工磁化方法制成了在性能和使用上比司南先进的指南鱼和指南针。指南鱼的制法最早出现在北宋的《武经总要》(公元1044年)书中,大意是将铁片剪成首尾两端尖锐的鱼形,放在炭火中烧红后取出,使尾部指向北方斜放入水中。将这样制成的指南鱼放在水碗中便可指示南北方向。可以看出,这种长期经验积累的制造方法是符合科学原理的:首先利用水中淬火产生相变和(地)磁场热处理可以提高指南鱼铁片的磁性和矫顽力,其次利用首尾两端尖锐的长条形铁片可以提高指向精度和减小退磁因数,再次是利用铁片向北倾斜放入水中淬火能更接近地(球)磁场倾角即接近总地磁场方向,可以提高磁场热处理的效果。——不知道作者的没有详细的记载,从何提起呢?

至于作者说“认为没有指南针就不会有地理大发现的说法委实荒唐可笑。”——因为“不管有没有指南针,只要有了现实的动力,人们都是能够也必然会去进行这样的航行的。”——那么我请问,如果没有指南针,船在大海中,如何辨别方向呢?作者说“热衷于自我吹嘘的中国人可能不知道,早在公元前七世纪,郑和下西洋之前两千年,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就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环航非洲(跟这一成就及后来的哥伦布横渡大洋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比起来,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只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而在磁罗盘没有发明之前的那漫长的数千年里,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古埃及人,腓尼基人,斯堪迪纳维亚人,阿拉伯人,中世纪的欧洲人,也一直在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北海波罗地海来去自如。”——这正说明了作者对航海知识的匮乏,我承认,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民族的确长久的航行在地中海上,不过很可惜,他们一直是做沿岸航行,因为没有办法定位,所以,一直不敢涉足广袤的大洋,而正是罗盘的应用,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这,还是阿拉伯人从中国人那里学来并且传播到西方去的。至于作者说埃及人的环非洲航行,我第一次听说,请给出详细的材料,也让我长长见识;而对于郑和被说成小孩子的游戏,我只能说作者是对历史的无知了,无论从航行的距离、时间、船队规模、造船技术等等方面都远远超出同时代的世界其他民族,甚至西方人都说,“在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火药★★

对于作者说中国人没有很好的利用火药,我也感到很遗憾,否则,历史或许就不是这样了。但是,作者说“……(弹道学,冶金学、金属

加工技术等和上述这几种发明)这才是对近代军事变革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我却不感苟同。这就好象是讲,保险杠、挡风玻璃等等是汽车的决定性环节,而至于内燃机什么的,早晚都会有人发明出来的一样!至于火药的传播过程,历史是公认,是怛罗斯战役中传给阿拉伯人,并既而传入西方的,具体的过程,我没有研究过,不敢乱说。

★★★印刷术★★★

作者的论据完全是颠倒是非了,所以很好驳斥,我们看看下面这些资料就明白了:

锡活字最早的记载是元代初期王祯的《农书造活字印书法》,书载:“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此为锡活字在历史文献中的最早记载。现存铜活字最早的印本是弘治三年(1490)江苏无锡华燧(1439-1513)以铜活字印成的《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50册。续后有《锦秀万花谷》、《百川学海》等大书。清代康熙末年内府已有铜活字,印有天文、数学等书籍,雍正六年(1728)用大、小两号铜字印成《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64部,每部5020册。——注意,这些书现在还有少量存世!!而欧洲在1423年才开始使用雕版印刷,谷登堡在1456(一说1454年)年才开始用活字印刷了《谷登堡圣经》。而作者宣称的“一直到近代,才开始引进并使用德国人古登堡于1455年发明的铅活字版印刷技术”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西方普遍不认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在历史上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欧洲人认为,谷登堡是独立的发明了印刷术,也就是说,中国的印刷术并没有传到欧洲去,而仅限于东亚部分,而且,这个应该说更接近或者根本就是事实,但是这并不代表欧洲人不承认中国曾经发明了活字印刷!不知道是作者无意还是故意的利用了这个事实。

★★★造纸术★★★

作者说:“国际上就更不承认那是中国人的发明了”——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麦克·哈特在其著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把蔡伦排在了第7位,甚至高于第8位的谷登堡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看一本西方人的书《世界通史》中是怎么说的吧:“105年,中国人发明了造纸,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先决条件,751年,被带到撒马尔罕的中国战俘,将造纸术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将他传入叙利亚、埃及、摩洛哥。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他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

而至于纸张对文化的保存的问题,我觉得作者似乎根本就不了解了,因为根据国际的公认,正是因为中国拥有纸这种方便的书写工具,才让中国文化相比其他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存和繁衍。

最后,请允许我列举一张表格,引自:

J·尼达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242-243页

技术和发明的传播

中国传入西方的技术与发明

大约与现在相隔的世纪

方板链泵15

轮式碾磨机13

水力轮式碾磨机9

水利冶金鼓风机械11

叶片式旋转风选机14

活塞风箱14

拉式纺机4

手摇纺丝机械3-13

独轮小车9-10

车式碾磨机12

牲畜挽具:胸带8

轭6

马镫8

石弓13

风筝12

深钻孔法11

铸铁10-12

卡丹式悬架8-9

平圆拱桥7

铁索桥10-13

航海制图法10

船尾舵4

火药5-6

火药用于战争4

磁罗盘11

磁针罗盘4

磁罗盘用于航海2

纸10

雕版印刷6

活字印刷4

瓷器11-13

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与发明

螺钉14

液体压力泵18

曲轴3

钟表装置3

2006-1-3000:53桃源小溪

管理员

宛溪菜农

积分2467

发贴2467

注册2005-11-30

状态离线#4关于这四大发明谈谈我的想法

指南针:现在却是记载都比较空泛,我也不想太多的考证,这个东西中国最早搞出来,现在两方都没有疑义,所以我也不想聊了,何况我对航海之类的东西并不懂。

造纸术:这个东西的伟大意义不可抹杀,埃及的纸草造纸如何如何得早,这个东西我找不到材料也不想去探讨。这个问题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现在我们用的纸,中国人的纸外国人的纸,基本上都是中国这个造纸术体系的结果。看过某专家的分析,他说埃及得纸草造纸的问题应该不在于质地,主要问题在于材料,因为纸草这个材料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这样的材料,造成了这种技术没有办法传播。我比较赞同这种看法。

火药:火药目前正反双方都没有谈到一个问题,目前,科技界认为中国发明是黑火药,一硝二硫三木炭,这样的比例就是黑火药的主要秘密。硝石在中国的储量比较大,和硫磺很早就被中国人使用(中医和炼丹术)。目前认为,中国对火药这个东西没有贡献的主要观点都是认为中国发明了黑火药,但是真正在军事应用的是黄火药,而且黄火药是复杂的化学工艺制造的,和中国可以简单用矿物+木炭制备的黑火药是有区别的。很多人认为中国是非常偶然的没有大量使用黑火药,造成中国人的军队一只停留在冷兵器时代,也有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黑火药的爆炸力不够强所以一直没有发展出来中国的枪炮。在这个问题上面,我只想把问题提出来,不想讨论。黑火药的好处是便宜,方便制备。黄火药的好处是威力大。

活字印刷术:其实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太多可争议的东西。沈括的记载已经说明一切,虽然有人说没有找到实物,其实活字印刷书这个东西就算不是毕升发生的,沈括能写出来,照着做一定能做出来,这个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难点。但是外国人是不是学习了这个东西,那就要看证据了,我比较相信,老外的那个是独立发明出来的,也愿意承认老外的那个对世界发展影响比较大。但是,有些问题还是想提出来。

目前的考古已经发现西夏时期的活字印刷佛经,证据是里面多次出现了某些字倒排或者横排的情况,雕版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的。royalkent也说了一些其它的活字的证据,完全可以说明中国在现代活字印刷术传入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雕版更多,或者说留下来的文物更多。我觉得问题是多方面的,前些曰子一个纪录片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分析是在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下,雕版可能比活字更加便宜,更加经济而且耐用。

1、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字多,西方都是用字母文字的,他们用锡活字可以做26个模子,然后翻大量的活字出来。中国汉字太多,一本书里面有太多太多的做模子不一定合算,古汉语的话,之乎者也可能是出现频率最多的,做模子是合算的,但是很多字可能只出现一两次可能会采用直接雕刻的方法。这样的话,从做字模上面讲,中国书籍用活字不一定合算(尤其是印刷量比较小的)。

2、科举制度造成中国读书人读的书比较少,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年年必印,而且只要印刷作坊不倒,可以百年用一套雕版,那么用活字的意义不大。其他一些所谓闲书,印刷量不大,做活字印刷之就更加不合算了。

世界上第一支炮兵部队

永乐年间,明成祖创建由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于是,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的以炮兵为主的新兵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神机营的创建,大大提高了明军的战斗力。该营曾多次随皇帝出征,为平定北疆下赫赫战功。明军首创炮兵同步骑兵协同作战的新战术,朱像对此作了总结:布阵时“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首以铳摧其锋,继以骑冲其尖”。

1419年,倭寇数千人进犯沿海,辽东总兵刘江率部抗击,首开以岸防火炮歼灭海上入侵之敌的先例,史称“望海大捷”。此战之后,“倭大惧,百余年间,海上无大侵犯”。

1449年8月,蒙古瓦刺贵族也先兴兵南侵。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一战,明军遭袭击,指挥无方,加之对各种火器未能熟练掌握,尚未发挥作用即全军溃败,明英宗被俘,12万瓦刺大军乘势进攻北京。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兵部尚书于谦奉命守卫北京。他严令诸将加固城防,在京城九门部署重型火炮,命神机营设伏于德胜门外。不曰,敌军主力攻打德胜门,进入于谦设伏领域,神机营众炮齐发,城内守军乘势夹击,瓦刺军阵势乱,主将也先之弟死于炮火之中。也先惧怕神机营火铳的神威,撤围逃遁,于谦挥军追击,大败敌军。于谦指挥的北京保卫战,是明代前期大规模使用火炮守城的著名战例。

明代中期以前,中国火炮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研制的轻型火炮较著名的主要有戚继光创制的一种小型将军炮。该炮因其形似虎蹲而得名。炮身长66厘米,重18公斤,自前至后有五六道大宽铁箍,口端备有大爪。铁绊,可用大铁钉将炮

身固定在地面上,以便消减发射后产生的后坐力,克服了原有火炮在发射后因炮身后冲而自伤炮手的危险。此炮便于在山林水网地带机动,可控扼险隘,一发能射上百枚小弹丸或50枚较大的弹丸,散布面大,比乌铁更能有效地杀伤以密集队形进攻之敌,在抗倭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戚继光在隆庆年间到蓟镇练兵时,又将此炮

装备骑兵使用,成为一种较好的骑兵炮。据出土实物和兵书记载,明代中期的大型火炮很多,主要由神机营所用的小型神机炮演变而来,它们的发展特点在于使用了炮车,提高了机动性,增强了摧毁威力,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将军炮。该炮口径达100毫米以上,全长正.4米。自炮口至炮尾共有九道宽箍,药室呈算盘珠形,室壁开有火门。据《登坛必究》记载,大将军炮在发射后,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该书还说大将军炮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分别发射7斤、3斤和1斤重的铅弹。若在战场上安置千架,人人能放,则可所向无敌。最初以为大将军炮太重,难以机动,后来用车载运,便能登高涉远,山地平原皆宜,见者莫不胆寒。

明朝中期火炮研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明了车载炮。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车炮合一的重型火炮。

车载炮有许多优点。首先是便于机动,炮手既可推拉炮车,又可临敌发射。其次是提高了火炮的参战速度,赢得了战机。其三是兼有挡敌和击敌之用。炮车既具有一般战车阻挡北方缥悍骑兵快速冲击的作用,又可建立军营,使用火器和叠阵,击杀敌骑。

明火炮虽然在杀伤威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有一大缺点,那就是没有瞄准具,在发射速度、机动性等方面也不尽人意。永乐年间定型装备的火炮,到100年后的嘉靖时期仍没有新的突破。这主要是由于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扼杀了火炮的创新和发展。明廷严密控制火器的制造和使用,严禁地方和个人研制。而此时欧洲的火炮技术却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欧洲人经过对中国的火药、火器技术的了解、仿制和改进,到了15世纪后期,终于赶上和超过了中国“老师”。

ps.被革职;袁崇焕,

筑宁远(今辽宁兴城)等城,屡次击退后金(清)军的进攻,曾坚守孤城宁远,

以2万军队抗击后金军万人,用火炮击伤努尔哈赤

明清火器补遗(一)开花弹

开花弹是爆炸性炮弹的别称,因其爆炸时弹片四射,犹如花朵绽放得名。开花弹源于北宋火器“火球”(原字为“毛”字底加一“求”),外型浑圆,内盛火药,裹以数层厚纸,点燃火药引线“药捻”后用抛石器投入敌阵,炸烧敌兵,南宋时改用铁炮发射。“火球”的威力十分有限,原因有三:1.纸制的外壳无法形成弹片杀敌,只有炸和烧两种功能。2.内部的火药硝碳磺比例为60:22:18,与黑火药比例75:15:10相差很大,爆炸威力大减。3.重量轻,材质薄,射程太近。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铁壳的“火球”出现了,这即为开花弹。开花弹具体的发明时间无法确认,推测应在发明了铁壳的爆炸性火器“霹雳震天炮”和“火蒺藜”之后,大体在南宋后期。

明代开花弹被广泛使用于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在此摘录一条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曰前在托克托县境内发掘出土了20多枚明朝早期地雷,据称,这是我国首次出土明朝地雷。这次出土的地雷为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用以装火药和引爆火药捻,当打开已经锈蚀的小孔时,还能倒出里边的火药。火药均为黑色,其中有一枚较大的火药为土灰色,且部分火药呈米粒大小的颗粒状。

据新华社,出土地雷的内蒙古托克托县(古代称之为东胜州)地处黄河岸边的山梁台地,起着雄踞高地、扼守黄河的重要作用。当时这里水陆交通便利,边界贸易繁荣。元朝末年,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元大都被明军攻破后,为了荡平北部元军,明军曾在这里与元军发生激战。该城出土的地雷正是这时明军攻城用的武器,在出土地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

明朝的“地雷”?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地雷是先在敌人的必经之道上挖一大坑,埋入火药,上面覆以碎石,以盘香引爆。这些所谓“地雷”根本就是开花弹!“在出土地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就是证据,他们挖到的是一个火炮的弹药库!“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这些数据也表明了开花弹的本质,试想,地雷需要两种规格,并且铸造精度在一毫米以内?只有火炮才要求炮弹有如此的精度,因为大家知道:如果炮弹大于火炮口径就无法发射,而小于火炮口径会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射程和精度都无法保证。感谢这些数据让我们知道当时那里的火炮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口径为85毫米的,另一种是口径为110毫米的。从这些数据我们还知道了东西方的开花弹有一个区别:西方的开花弹是在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而明朝的开花弹则是“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估计是在小孔里插上“药捻”来引爆。因此“信管”、“药捻”都是现代炮弹引信的始祖,也证明了东西方是各自独立研制出开花弹的。

有个战例值得研究一下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二十五曰,努尔哈赤率后金军13万人以锐不可挡之势,度过辽河,长驱西进,围攻宁远城,袁崇焕率领坚守宁远的明军仅有一万多人,以十倍之差的力量与之抗衡。

袁崇焕得报兵临城下,便召集将士,集宁远城外民众于城内。杀猪宰羊,“刺血为书,激励军民将士,誓与城共存亡”。命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分守四门,军民同仇敌忾,并严辞拒绝努尔哈赤的劝降。袁崇焕有胆有识,忠勇谨慎,指挥全城军民英勇抗击,多次打退后金军的凶猛进攻。又命令点燃红夷大炮(荷兰产铁炮),一炮摧毁后金军军营一角,努尔哈赤身受重伤,只好收兵,退至宁远城双树堡。重整旗鼓,次曰又攻,依然遭致惨败。两军相持20多曰,后金军见破城无望,加之伤亡甚重,士气大落,无法再战,被迫收兵回师。袁崇焕率胜兵追击30余里,又斩杀后金兵万余,才得胜回城。

努尔哈赤在兵败退回沈阳途中叹道:“我自25岁用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可,唯宁远一战,惨败而归”,并于同年八月,因身患痈疽,病死于距沈阳40里的云爱鸡堡。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即位,一心雪耻,又亲率大军攻击明军宁锦防线。清军渡过大凌河围攻锦州城,袁崇焕派兵增援以牵制清军的行动。清军未能攻下锦州便转而攻打宁远。明军在城头密排巨炮,总兵官满桂出城接战,引诱清军进入大炮射程,然后猛烈轰击清兵,又打的清军死伤无数,仓皇撤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宁锦大捷”。

当时明朝军队的火炮除了装备开花弹,还装备了实心弹(又称“葡萄弹”)和霰弹。实心弹是由铁或者铅铸造而成,少量是用石块磨成球体,这种弹主要用于攻城洞穿城墙工事,射程远但是对杀伤人员而言威力不大,除非直接命中,而一旦被实心弹直接命中的话非死即残,但努尔哈赤并没有肢体断裂,因此可以排除是被实心弹打死的。再看霰弹,霰弹在当时是野战火炮的大威力弹种,由数升铅铁小丸构成,射击时可以形成弹幕,杀伤力极大,但是霰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射程太近,一般不超过一里,努尔哈赤是不会将军营设在离城墙如此接近的地方的,所以霰弹也可以排除。如此一来,只有开花弹是杀死努尔哈赤的“真凶”,开花弹是铁壳,可以及远,同时爆炸时威力大。推测当时的情况是一枚开花弹落在努尔哈赤附近爆炸,他被弹片和冲击波击成重伤,不治身亡。

令人深思的是,在明代大放异彩的开花弹,到了鸦片战争时中国竟然无人知晓,连清朝当时的火器专家丁拱辰也不知开花弹为何物,以至于李鸿章向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订购开花弹,曾国藩设立安庆军械所重新引进西式开花弹。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帖子里的不少观点其实并非一无是处,很多部分其实是在国内的人没有接触到所以不知道,一听之下很难接受而已。但是国外的这些观点也很多都是推断和猜测,说穿了和国内的看法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靠猜的。所以不要凭着一知半解,乱拿着国外的鸡毛当令箭。

比如这个观点“更何况连我们中国人本身都是从中东中亚地区一批批迁移过来的,”。

这个观点国外确实有,但是是基于1:符合非洲起源论;2: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出现了断代现象。——这2个原因得出这个观点的。

首先非洲起源论只不过现在比较流行而已,在严肃的科学讨论中也只是认为是推测,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能够证明。

其次,青铜器的断代问题,只能说中国的铜器和锡器还没有被发掘出来,也只是猜测,没有有力证据的。

拿着国外自己也承认只是猜测的观点说是什么世界公认,完全是无稽之谈。

看过了文章和后面辩论的那些回复,发现这样一些这样的问题——

1、赞成四大发明对于世界发展意义的人所提出的史料的支持,能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呢?这一点,偶因为做不来考据,也没有这个时间,所以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可是四大发明确实是对中国人自己有很大意义的,其他的一些发明也是如此。不论是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还是说仅仅作为一种想法存在于古籍中。

2、那些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价值存疑,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是不重视“奇技淫巧”,因为科学在中国文化历史中从来不是成体系的。这个理由我赞成。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正是因为这个理由,可以看出我们民族一个很神奇的一面——即使是再怎么轻视这些“技巧”,再怎么地位地下,不成体系,可是却依然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熠熠生辉!有些东西,确实是中国人用一种很轻易的态度就能够做到的了。

3、中国四大发明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论证有影响和没有影响的学者们(讨论者们)采取的都是同样的方法——查史料,找证据!可是、可是这些史料证据就真的这么令人信服么?大家其实都是半斤八两吧?你说我的考证不正确,那么你的论据就绝对正确了么?难道不存在另一个可能性在某一天某一个墓地发现了新的史实么?哈哈,我们谁都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而即使回到了回去,或许也不能发现某现真相的,因为很可能在某个偶然的瞬间就决定了一个文明影响另一个文明的重大转折啊!

所以爱国的我们可以这样回答他们了(虽然有点诡辩,可却是事实)——你说我们的证据补充分不对,那么你们的难道就对了么?你们看见的难道就真的是历史的真相了么?

所以对于曰本、韩国或者其他什么国家民族也认为四大发明出自他们,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啊,他们的想法和目的和做法和偶们的其实一样啦。

4、为什么要讨论四大发明对于世界的意义?!当时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爱国主义的思想,让幼时的自己能够产生民族的自豪感。而当我们长大,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智之后,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之后,我们可以不再害怕面对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人小时候他爱自己的爸爸,经常把自己的爸爸看成是世界上最最了不起的人,当他长大之后他发现或许他的爸爸没有其他人爸爸那么有文化那么有成就,可是这丝毫不影响自己的爸爸是自己心目中最最伟大的人!我们的国家——中国也是如此!对于四大发明的种种质疑,丝毫影响不了我们对于中国的感情。中国不是因为做了什么对世界对社会的贡献而被我们所敬仰的,我们爱中国是因为他就是中国,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是我们的生命的构成!!

5、再回到四大发明的价值来,嘻嘻。为什么四大发明一定要对世界的进程有所影响才了不起啊?中国有了这些其实与世界无关,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给我们的祖先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这就足够了。至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和影响之类,那是另外的事情,好也罢坏也罢,都是人力不能控制的事情。(嗯,这部分没有说清除,肚子饿了呜呜)

6、中国文化文明的价值并不是完全体现在这四大发明的科技发展上的。正如上面有些朋友提到的那样,古代中国是不重视“技巧”的。中国的价值体系、审美体系、思想体系,和西方的完全不同。因为这点不同,西方不理解我们,因为这些不同,现在的我们也不能够完全理解古代的中国文化啦。因为现在的我们自“五四”以来已经收到西方之类太多太多现代思想的影响,科技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是一件好事情,是能够带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活便利的好东西。

可是,科技的价值除了带来好的一面之外就没有另一面了么?中国古代文化轻视“技巧”难道没有他们的道理么?

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啊,每天偶都要自己好好看书,可是偶却因为懒惰因为各种现代人的弊病而不能做到自己的志愿!!(嗯~~咋说道这里了捏-_-b)

关于现代社会,科技对于人的异化作用,其实在老祖宗的一些精粹书籍中都有精彩的评论的吧。(在读书的时候,也经常有这种困惑的,自己有时候想到的一些自以为很精彩的东西,可是在某一天才发现原来老祖宗早就用更加透彻更加富于文采的语言说得明明白白了!)庄子说原本的混沌的象罔在有了眼耳口鼻之后却丧失了生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各种改变,可也让我们丧失了很多生命的意义!人和自然的和谐不断打破。人们活在加速度的空间和时间里面,没有能力停下来看看自己的生命。

四大发明也是如此啊,它为我们的文明带来了推动,带来了各种的便利,可是它同样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无数的伤痛与伤痕!

群里面有人对于这个问题说“科技的发展是无可避免的,只能接受尽力创造新的和谐”(大意如此)

是的,因为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可避免的发生作用,它们有用,所以我们不自觉地都在用“科技”异化了地眼光看着我们身边的,我们以前的和我们未来的事物。

那么对于古代的中国,对于现在仍然存在的科技还不可能高明的一些原始的族群,我们应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呢?

我们应该脱下现代的眼光,用属于他们生命的那种眼光看待他们真正的价值啊!!

对于古代中国是这样的,四大发明绝对不是中国最伟大的东西(或许也不是整个世界文明最伟大的,或许只能是整个世界科技发展中最伟大的吧hehe).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文化。人类的生命、人类的文化。这个地球上所存在的生命、地球的文化。在这些范畴内,什么才是最伟大的呢?!


精选阅读

李约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约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李约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全文阅读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认识的发展过程中,西欧人很自然地会从现代的科学技术来回溯过去,认为科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于古代地中海各民族的经验和成就。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大量文献中看到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家、数学家、工程师和自然界的观察者们所奠定的基础。一些早期的著作,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以后,人们才比较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比较成熟的科学思想,曾经受惠于古代埃及人的开拓工作,受惠于肥沃的新月地带各民族,如苏美尔人、巴比伦人、赫梯人等等的辛勤劳动,并对这些史实进行研究。由于环境的关系,欧洲人从麦伽塞因斯时代到麦考来时代都一直和印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能对印度人的成就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还是很不够的),不过,在这里存在着许多年代学方面的困难问题,使人们仍然看不到一幅清晰的图景。至于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直到今天还仍然为云翳所遮蔽,而没有被人们认识到。

我们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在古代和中古代,中国人对于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发展,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虽然自从耶稣会传教士在17世纪初叶来到北京以后,中国的科学就已经逐步融化在现代科学的大熔炉之中,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问:中国人在这以后的各个时期里有些什么贡献?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末,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又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的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和现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这些问题是本书想讨论的问题的一部分。

在一些普通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17世纪的耶稣会传教土所传出来的古代中国传说时代的纪年表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它使人们把过多的东西看作是东亚发明的。而在另一方面,却又存在着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倾向,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都绝对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诞生。在我写这一章的几天前,一个正在拍一部陶器制造史的科教片的电影制片人写信来征求我的意见,他认为陶工用的旋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这种工具早在黑陶制作工匠以及后来的中国商代人使用它们之前1500年,苏美尔人就已经知道了。与此相似,在过去几年当中,有一些谈到晚期物理学、工程学和制陶业的某些方面的历史的论文,也由于与传说的资料不一致,而被人们不公平地忽视了。反之,在一部1950年出版的关于工艺史的著作中,作者则没有把一些明明是属于中国人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人,例如,关于中国人最先认识到磁极性、发明火药以及最早制造铸铁等等,在这部著作中都只字不提。中国科学工作者本身,也往往忽视了他们自己祖先的贡献,例如,1952年在北京出版的一部介绍地植物学找矿法的佳作,就没有提到这种技术早在梁代(公元6世纪)就已开始应用。因此,本书的宗旨应当是使所有这一切都摆脱不一的传闻和“公认的看法”的束缚。

由于现代科学是从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那个运动中诞生的,因此也许有人在评价过去的科学和技术时,会以它是否曾对这个运动作出过直接贡献来作为标准。中国的发现和发明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实际上究竟有多大,还有待研究。可是,即使假定研究的结果证明中国在这方面并未作出什么贡献,那末,是不是有任何理由贬低研究中国的发明创造的价值呢?不管怎样,事情是已铸定了的:世界只有一个。全世界人民必须共同生活在这个由于飞机和无线电的发明而日益缩小的世界内。如果一个人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能像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那样清楚,那他就必定只能对其他民族的成就给予应有的了解和赞赏。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种新的大同世界的黎明时期。假使人类能战胜那些掌握着空前未有的强权而不负责任的人们所带来的危机,那末,大同世界的观念便能把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成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这座大厦的柱石就是相互间的谅解。

今天,虽然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甚至把它忘记了,然而,难道就没有一些欧洲人,当他们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已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会常常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归根结底,这一切毕竟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从而得出欧洲人得天独厚的结论吗?这种看法必须加以有益的纠正。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像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等一类人物之所以都出在欧洲,很可能完全不是因为欧洲人有什么内在的优越性,而是由于欧洲有一些有利的环境因素,而这些有利因素过去没有也不能够在其他民族的不同的地理背景以及受其影响的不同社会进程中起作用罢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赏识,纵情歌颂。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学案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理解李约瑟公正地对待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2.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必然性,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明对话。

3.了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以及深远影响。

二、基础知识梳理

1.正确识记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回溯()云翳()束缚()垄断()赫梯()熔炉()截然()磁极()宗旨()谅解()纵情()纠正()遮蔽()阻碍()肥沃()受惠()颓然()采纳()耶酥()()携手()

2、正确识记下列多音字

3、正确识记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4、近义词辨析

1、透露披露

“透露”是指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如“威廉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这一点,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披露”是指公开发表,发布,表露。如“这是一部披露当代中国十分罕见的大案、特案、要案、奇案的纪实文学”。

2、文献文章

都属于资料。不同是。“文献”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资料。如“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大量文献中看到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家、数学家、工程师和自然界的观察者们所奠基的这一基础”。词义范围上要大于“文章”。“文章”指篇幅不长的单篇作品;泛指著作。

3、融化熔化溶化

“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也做溶化。例如“冰终于融化了”。“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变成液体。如“铁加热到1530°C上会熔化成铁水”。“溶化”指固体溶解。如“食盐在水中很快就溶化了”。

5、词语积累

(1)望尘莫及:

(2)鞭长莫及:

(3)望洋兴叹:

(4)并驾齐驱:

(5)得天独厚:

(6)截然相反:

6、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李约瑟(1900—1995),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1972—1975)。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7卷34分册)、《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的科学》等。本文节选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国科学技术史》是凝聚着李约瑟后半生心血的长卷著作。

(2)释题:

书的英文名原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请人为中译本题写书名时改为现名。在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与“技术”(technology)有着明确区别,而且在其论述中也是把“科学”与“技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等区分开的,作者在本书中所探究的是,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内在原因,并非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我们应该从作者的原书名去理解他的写作理念,题目完整地可以说成技术发明与科学发现的国家。

(3)创作心语:

李约瑟说:“假如我能长生不老,并能列席到世界大同后的科学应用委员会之中,我非常希望中国人也能加入其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在中国、日本以及在整个东南亚,都能看到的伦理思想,才是能够纠正西方社会中偏重科学观点的惟一法宝。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人类要认识什么是不可能做的事情,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情。”

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

A.纰(pī)漏先妣(bǐ)秕(bǐ)谷包庇(pì)

B.供(gōng)应供(gòng)词蹊(qī)跷蹊(xī)径

C.炫(xuàn)耀龃龉(yǔ)睥(bì)睨亵(xiè)渎

D.宝藏(zàng)证券(quàn)谄(chǎn)媚杀戮(lò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粹美仑美奂出奇制胜震聋发聩

B.诀窍戴罪立功各行其事察颜观色

C.切蹉仗义执言不落窠臼鼎立相助

D.追溯旁征博引高屋建瓴欲盖弥彰

3.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蕴藉学籍别出新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脏款姿式卷帙浩繁失之毫百,谬以千里

C.影牒宣泄陈词乱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D.告罄震撼销声匿迹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媒体践行厉精图治千人倡导,万人应和

B.影碟症结治国安邦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C.斡旋联袂改革弊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博客双赢坐无虚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王选院士的遗像前,鞠躬,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②“上学难”问题是人大代表最的问题之一,我国将在五年内对农村教育投入2千多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③国民党“立委”陈水扁的“废统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也指出“废统论”是“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升级的危险信号。

A.志哀关注叱责B.致哀关注斥责

C.志哀关心斥责D.致哀关心叱责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腐败分子事后的惩处,从促进和谐的角度来看,尽管非常必要,但其效果仍属于“扬汤止沸”的范畴。

B.这篇论文虽然材料翔实,条理清晰,但观点模糊,行文啰嗦,援引的事例失当,当为不刊之论。

C.中国文学界时下的风尚,要么附庸影视,把黄钟大吕切割成商业快餐;要么寄情山水,以随意短章打发岁月。

D.超女吸聚的粉丝还未散去,超女纪念碑之议日盛,是变本加厉的吹嘘,还是落井下石的反讽?正见仁见智。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B.李老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网络出版业虽然方兴未艾,但如果不解决网络的安全性、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它就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D.虽然他的语文基础并不好,但经过这一年来的博闻强识,现在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已经名列前茅了。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并列的三个分句,一个分句后边用了分号,(因为分句内部出现逗号)所以第二个分句后边也应用分号。(尽管分句内没有出现逗号)

B.飞机刚一停稳,周总理就立即站起来,精神抖擞、毫无倦意地走到同志们面前,极其关心地逐一询问:碰着没有?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

C.古代诗人精心锤炼诗歌语言,著名的典故“推敲”就表现这一传统。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正是这种认真的创作态度的写照。

D.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B.希望双方本着互相尊重、互不敌视、平等协商,努力寻找符合各方利益并为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

C.已经是傍晚时分,他在空寂无人的教室里独自坐着,久久地品味着这次考试失败的苦涩。

D.商标法规定,在商品包装、广告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和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能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针对国际原由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从考古发现的大量事实,充分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文明已发育得相当成熟,它与黄河文明“本是同根生”,而非黄河文明传播的产物。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及练习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及练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分析。

三、知识积累:

注音:

烙(lào)印威慑(shè)一蹴(cù)而就

攻讦(jié)蜕(tuì)除刮垢(gòu)

解释: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昙花一现

余风遗响一蹴而就斑驳陆离

四、文本研习:

教学设计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问题1:课文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问题2: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持什么看法?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有形的。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于在“传统”,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无形的。

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部分中,文化传统也就是民族精神对现实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作用,对民族趋向的关系,都比传统文化重要得多。基于此,作者也就用较多的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

问题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者各有什么特征?

传统文化——时代性(应运而生)、民族性(影响)(5-8节)

文化传统——惰性(11节)渐变

问题4: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相当缓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

问题5: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本文我们却并不感到晦涩难懂。选取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

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段。例如在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的区别时说两者“差别之太,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在论述“财富”与“包袱”的关系时,教学设计文章写道“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固发育而定期蜕皓的角质表皮……这就使语言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②从论证的角度看,教学设计文章在使用修辞手法,援引事例时使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这使说理形象、生动,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问题6:阅读“财富和包袱”这一部分,以后面三个小节为例,说说教学设计文章是如何做到严密论证的。

这三节是节选部分的最后三节,起着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出的两种倾向带来的严重后果。这里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把传统比喻为时装,比喻为文物等。再从正面分析传统为什么是财富而不是包袱的道理,否定了前面的比喻的不当,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里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比,用了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取的正确态度。

五、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教学设计文章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理解李约瑟公正地对待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2、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必然性,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明对话。

学习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1934年,当时有三个中国留学生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修生物化学,其中有一人叫鲁佳珍,跟李约瑟交往十分密切。这三人在留学期间,向李约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使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李约瑟又来到中国,结交了我国科技界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于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是李约瑟博士科技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部分内容。《序言》原文较长,课文选取了序言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被删去,删去的这部分内容篇幅很长,主要谈了西方人对中国科技和中国文化的“误读”。

李约瑟(1900—1995),英国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院长,英中了解协会会长、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抗战期间来到中国,几十年来,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7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他多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二、整体感知:

1、理清思路: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从科学史研究存在的种种问题,谈到研究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缘由,揭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的主题。

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将要着重讨论的问题,即全书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第3、4段),需要公正而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贡献。

第3段,批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

第4段,在当今世界,对于其他民族的成就应该给予应有的了解与赞赏。

第四部分(第5段),批评欧洲中心主义,应该共同赏识、纵情歌唱各个民族在科学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2、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书序,着重表达自己对于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特别是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的观点: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对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给予公正的评价。

教学设计文章从考察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找出问题,揭示主题。再提出本书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即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而表露作者的写作宗旨,袒露自己的人生情怀。最后,点明今天应该怎样看待所有民族在科学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全文结构图示于下:

缘由·主题——内容一—宗旨——指导思想

3、在文中,李约瑟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试加分析。

(题目是“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可见所涉及的内容一定是发明与发现方面的,也就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再联系到后面的国家指“中国”,那么教学设计文章的话题自然也就是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方面的,再联系教学设计文章内容和文体,作者的基本观点应是不难归纳概括)

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许多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在公元3世纪到15世纪之间,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取得的成就并不为人们熟知了解。

三、文本研习

1、李约瑟是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他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呢?

明确:(1)科学史地位——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

(2)最古老而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没有被人们认识到。

2、第2节,问:末句在该段中起何作用?其中:“这些问题”指什么?

本段采用的是“分——总”式的结构形式,最后一句起总结上文的作用。

“这些问题”,指上文8个问句所提出的问题。(不包括该段首句。)

3、分析第3节的结构层次。

第3段,批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可分成三层。第一层(在一些普通文献中……任何地方诞生),先对这两种倾向作总的介绍,一是评价过高,把过多的东西说成是东亚发明的,指出这是受明末清初来到中国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文献记载的影响;一是认为一切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发生,否定其他地区人们的历史贡献。第二层(在我写第一章……开始应用),以陶器制造史教学片中的失误为例,印证前一种倾向;以两本科学著作中的失误为例,印证后一种倾向。第三层(因此……束缚),揭示本书的宗旨:求实。这一层,是因果论证,是在批评了两种错误倾向之后,表明自己取向的。先陈述理由,再得出结论,显得言之有据。

提问:作者在文中批判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批判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西方人(当然也包括中国人)对中国科技水平的“误解误读”,从而证明了研究中国科学史之必要,宣传中国科学技术的迫切。

4、以第四段为例,试分析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明确语体和语言的关系。本文是科技方面的教学设计文章,也是学术研究方面的教学设计文章,既是科技语体,表现在语言上是术语用得多,准确严密;又是书面语体,显得严谨规范。)

体会领悟本文的语言特点,先看句式,用的大部分是长句子。长句子容量大,修饰限制成分多,语言显得严密准确。其次看本段关联词语用得特别多,关联词语用得多表明语言逻辑性强,推理严密。再次本段科学术语用的多,就使语言显得科学准确。

四、小结:

[问题探讨]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怎样评价中国古代和中古时期的科学技术对于世界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李约瑟做出这样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并没有具体列举中国古代以及中古时期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阐述其对世界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而是批评了一些欧洲中心主义者的偏见,即抹杀和否定中国古代和中古时期的科技成就,表现了一位科学家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民主主义者的博大襟怀。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应学习作者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语言知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筛选(sāi)时髦(máo)一大摞(luò)

B.威慑(shè)神赐(cì)褒贬不一(bǎo)

C.媲美(pì)咀嚼(jué)一蹴而就(cù)

D.蜕除(tuì)烙印(luò)相互攻讦(jié)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妥善斑驳陆离有史可缉

B.箝制抱残守缺刮垢磨光

C.自戕消声匿迹与时具进

D.急据不堪设想孤芳自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B.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既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C.胡长清、成克杰、慕绥新等也都曾经干过一些好事情,但最终却在干事过程中东窗事发,沦为人民的罪人。

D.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贿选事件曝光后,全世界记者蜂拥而至,对记者们的不断追问,布拉特只是闪烁其辞,不做明确的回答。

4.将下列几组动词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传统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着人们的感情抒发,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

B.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

C.左右控制规定制约支配

D.规定支配左右控制制约

5.根据文意,请分别给“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下定义。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6.根据教学设计文章第一第二部分的相关内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答:

7.教学设计文章引言部分明确指出了“传统”与“文化”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请找出来并把相关语句摘抄在下面。

①摘抄:

②根据上面摘抄的文字,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传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

但是如果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有利于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之,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正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势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不止于徒劳无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8.为什么说文化传统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民族的沉重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

答:

9.选文第四段把传统看成服装和把传统看成文物,体现出了两种对待传统的态度。请概括说出这两种态度的特点。

答:

10.根据选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

答:

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文章,完成11-12题

最近我读到一位得到海外文化学者赏识的青年朋友写的教学设计文章。她认为文化传统(儒家思想)积淀在我们思想深处是难以摆脱的。为了证明这没有什么不好,她举出甚至海外唐人街所存在的那些陈规陋俗也一直在起着文化上的认同作用,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使中国人虽身居异邦而历久不被同化。这种议论令我惊讶。为了这种狭隘的民族意识竟乞灵于陈规陋俗,岂不过于贬损这个民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能依靠落后意识,而应当是进步的,和人类意识一致而不是背道而驰的,不是排斥其他民族而是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依靠陈规陋俗来维持民族的凝聚力,这将是怎样一种民族意识?“五四”时期,鲁迅直斥那些为封建主义撑腰的国粹派歌颂旧习惯旧制度并不是什么爱国,而只是“兽爱”。这话虽然激愤,却是真理。

我不能同意认为积淀在思想深处的文化传统是无法突破的这种悲观论点。自然,传统是像习惯力一样甚或更加顽强,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它毕竟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现在很盛行一种理论,例如,在为海外学者著作写的一篇序言中曾有这样的说法:“任何人都是处于他长期生活的传统中,因而他反传统实际上也不可离开自己的传统。”这说法似乎有些离奇,但却流行于某些海外学者中。比如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断言:“五四”的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本身就是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模式”。如果用简明的表述,这就是说“五四”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是被更深层的传统意识所支配所渗透的。我觉得这里所说的前提是有待论证的。过去,我们把“阶级”当作涵盖一切、代替一切、超批判超逻辑的主体,认为它无处不在,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无法逃脱它打下的烙印。现在,我觉得一些教学设计文章谈到“传统”时似乎也有这种趋向。我不赞成超批判超逻辑的“阶级论”,也不能赞成超批判超逻辑的“传统论”。为什么中国的思想模式是文化的整体观——形成“借思想文化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造成了“五四”的“全盘反传统主义”?这需要论证和证据。

构成文化传统的要素需具有稳定性、持久性、连续性,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不能随着时代的进展与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哲学是思想的思想,在文化传统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我认为构成文化传统的应该是比哲学思想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连续性、持久性的东西。依我看这就是:这一民族在创造力上所显示出的特点;共同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最根本的价值观念。据此,我的初步看法是中国文化传统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靠意会而不借助言传的体知的思维方式,强调同一性忽视特殊性的尚同思想,以道德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以上这些特点较之儒家或儒道互补或三教同源等哲学思想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连续性、持久性。这方面,我曾在别的教学设计文章中作过一些论述,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这里我只是想说明我并非没有认识到文化传统的顽强性。文化传统如果按照我们的主观愿望一下子就可以摆脱或突破,那也不成其为文化传统了。我只是反对把文化传统看做是命定无法摆脱或突破的这种消极观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走祖先的路,这本身就是儒家的保守观点。我认为在一定情况下,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某些规范,就不可能有发展和进步。人类最初倘使不突破人猿用四肢行走的传统,而变为用两脚行走,就不能完成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性转变。

11.请分两点回答作者引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答:

12.关于这篇教学设计文章,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依靠落后意识甚至是陈规陋习来维护的,这就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是和人类意识背道而驰的意识,结果必然会贬损整个民族。

B.作者认为,我们把“传统”当做涵盖一切、代替一切、超批判超逻辑的主体,同以前把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打下“阶级”的烙印,实际上是一回事。

C.作者认为,“五四”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是被更深层的传统意识所支配所渗透的。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语言知识]

1.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熔炉秩序铸铁归根结底

B.奠定透露耶酥截然相反

C.云翳遮弊涌现根深蒂固

D.回朔妨碍肥沃并驾齐驱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赵先生把祖辈下来的郑板桥的字画捐献给了当地的博物馆,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2)这名话的意思是他不会用一般语言来自己的意思。

(3)中国是一个农耕文化的国家,我们应当永远用的口吻谈论我们的土地。

A.流传表达尊敬B.流传传达敬畏

C.留传表达敬畏D.留传传达尊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4.请将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由四个短句组成的句群。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减字词,调整语序。

一些早期的著作,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

[分析理解]

5.教学设计文章第一段中说“‘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答:

6.教学设计文章第三段中说“在一些普通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这里“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指的是什么?对于这两种倾向,作者的态度如何?

答: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9题

由于现代科学是从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那个运动中诞生的,因此也许有人在评价过去的科学和技术时,会以它是否曾对这个运动做出过直接贡献来作为标准。中国的发现和发明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实际上究竟有多大,还有待研究。可是,即使假定研究的结果证明中国在这方面并未做出过什么贡献,那末,是不是有任何理由贬低研究中国的发明创造的价值呢?不管怎样,事情是已铸定了的:世界只有一个。全世界人民必须共同生活在这个由于飞机和无线电出现的而日益缩小的世界内。如果一个人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能像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那样清楚,那他就必定只能对其他民族的成就给予应有的了解和赞赏。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种新的大同世界的黎明时期。假使人类能战胜那些掌握着空前未有的强权而不负责任的人们所带来的危机,那末,大同世界的观念便能把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成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这座大厦的柱石就是相互间的谅解。

今天,虽然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甚至把它忘记了,然而,难道就没有一些欧洲人,当他们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会常常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归根结底,这一切毕竟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从而得出欧洲人得天独厚的结论吗?这种看法必须加以有益的纠正。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像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等一类人物之所以都出在欧洲,很可能完全不是因为欧洲人有什么内在的优越性,而是由于欧洲有一些有利的环境因素,而这些有利因素过去没有也不能够在其他民族的不同的地理背景以及受其影响的不同社会进程中起作用罢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赏识,纵情歌颂。

7.作者理想中的未来的“大同世界”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说明。

答:

8.选文第二段中说“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这里的“包袱”指的是什么?

答:

9.从选文来看,作者主张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民族的成就?

答:

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文章,完成10-12题

汉字文化圈的“汉字事典”

董明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一书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汉字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的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今引进在国内出版,意义深远。该书成于1986年日本有关语言学家组织召开的“汉字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创造汉字新文化”国际研讨会之后,该研讨会的缘起是日本关于汉字使用的存废之争论。该书作者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站在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性和文化融合性的角度考虑,此书可以说是对汉字文化圈发展的一大贡献,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汉字事典”。汉字文化圈是以汉字为媒介而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世界,是在中国及其周边发展出的以同一个表记法为基础的文化地带。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的发展,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做出的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文字是单音,独体而结构方正。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克服广阔的幅员,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北的朝鲜,东方的日本,南方的越南(汉字在朝鲜的应用起始于公元285年之前;汉字的典籍大规模进入日本,也在公元3世纪左右;公元112年,汉武帝在南越设郡,汉字便正式成为越南的文字),超越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广被于东亚,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建国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汉字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0.请解释教学设计文章第一段所提出的“汉字文化圈”的概念,并列举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或地区。

答:

11.根据选文第四段所提供的信息,请概括出汉字的特点。

答:

12.汉字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主要是由于它在哪一方面的特点()

A.语音B.字形C.字意D.语法规则

【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C(A筛shāi,B褒贬不一bāo,D烙lào)

2.B(A有史可缉——有史可稽,C消声匿迹——销声匿迹、与时具进——与时俱进,D急据——急剧)

3.D(A“不足为训”指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而此句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不值得放在心上。B“首鼠两端”意为瞻前顾后迟疑不决,而本句应表前后矛盾之意。C“东窗事发”指阴谋或罪行败露,这与“干好事”相矛盾。)

4.A

5.传统文化指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从民族的历代生活中产生,从民族的重复实践中成长,并由就此形成的民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而构成的民族精神。

6.“传统文化”落脚于文化,可以表现为文化实体,它随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变化,但只要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落脚在传统,它是一种抽象的民族精神,不具有有形的实体。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的变化总是缓慢的渐进的。

7.①摘抄: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②传统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文化是传统的载体,而传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8.答:文化传统是新的文化产生的基础,一切新的文化的创造都要立足于文化传统,否则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传统中又有一些保守、落后的因素,它会限制束缚我们的思想,不利于新的文化的创造产生,从而造成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局面,因此说它又是民族的沉重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

9.答:把传统看成服装,就是以追求时尚新潮为美,从而认为传统是包袱,会阻碍进步与发展;把传统看成文物,文物越古越好,于是就认为只要是传统就是好的,传统也不必再有变化和发展了。

10.答:对待传统,我们要善于运用传统发挥其优势,但也不能一味沉浸于传统之中难以自拔;我们要避免传统的束缚和局限,但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否定传统。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11.答:①走祖先的路,这本身就是儒家的保守观点。②反对把文化传统看做是命定无法摆脱或突破的这种消极观点。

12.C(是某些海外学者,比如林毓生这么认为。)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1.A(B耶酥——耶稣,C遮弊——遮蔽,D回朔——回溯)

2.C(“留传”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流传”的对象一般为抽象的精神、思想或言语。“表达”指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传达”则意为传递、表达。“尊重”是尊崇、敬重,一般对长辈或上级而言,“敬畏”则是既敬重又畏惧,可以对长辈上级而言,也可以对生命、大自然等抽象事物而言。)

3.C(A“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意思反了。B“来源”与“来自”重复。D句式杂糅。)

4.①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②一些早期的著作的作者们甚至对这一事实也不知道。③这是一些早期的著作不自觉地透露出的信息。④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

5.答:相对于西欧,亚洲东部地区在其遥远的东方,可见“远东”是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之上所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透露出早期欧洲人对“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并未了解,因而对其重要性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6.答:一种倾向是把很多东西认为是东亚(特别是中国)发明的。另一种倾向是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绝对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诞生。作者认为这两种倾向都具有片面性,它们或受某些不实的传闻的影响,或被所谓“公认的看法”(其实是一种偏见)所左右。

7.答:未来的“大同世界”是一个将各民族各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在一起的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各民族人民相互谅解,彼此尊重与欣赏,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8.答:这里的“包袱”指的是一部分欧洲人的思想态度,他们以欧洲为中心,认为欧洲人得天独厚,一切进步发展都源于欧洲。

9.答:①各民族对于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都有自己的成就。②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③应该了解并欣赏不同民族的成就和贡献。

10.答:汉字文化圈是以汉字为媒介而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世界,是在中国及其周边发展出的以同一个表记法为基础的文化地带。这个文化地带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或地区。

11.答:①汉字是以物的图形为基础造出的文字。②汉字的文字是单音,独体而结构方正。③汉字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12.B

儿童与发明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儿童与发明”,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注音的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自主搜集有关的发明故事,通过阅读与交流了解发明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

4、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及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与交流文本了解发明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1、(教师播放奥运录像片段)师:同学们,这个场面你看到过吗?谁能说说开幕式上的这些画面给世界展示的是什么主题?(四大发明)

2、师: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儿童一些小发明说起。(出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

②想办法记住字形;

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3)检查指导

(4)读通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②放声自由朗读。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课件出示中心话题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与儿童发明有关的发明?

1、自读自悟。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自主读文,交流感受。这是篇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先引导学生自读通读课文,,交流疑问,并进行自主解决,教师适当点拔。)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2、出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发明与儿童的小故事,在小组讲一讲,并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3、师小结:课文为我们列举了五个事例说明许多发明的奇迹都源自儿童的需要、奇想与发现,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发现、你也能成为小发明家。

《汉字的演变》与《甲骨文的发现》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字的演变》与《甲骨文的发现》”,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汉字的演变》与《甲骨文的发现》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2、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难点:
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关于汉字演变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吧。我们知道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先来感受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
2、提出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仔细发现,从表格中你发现汉字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3)读通读顺《甲骨文的发现》一文,讲讲这个故事,谈谈感受。
(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关于汉字的演变
1、从表格中,我们了解到了汉字从古到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2、我还发现了汉字的演变趋势: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的,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二)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1、我会读通、读顺这个故事,并能准确地读准生字词。
2、我了解到了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故事。
3、读了这个故事,我了解到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现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统。
4、我发现,在生活中只有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
(三)资料搜集展示:
1、采用编汉字小报的方式介绍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最初模样,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的字体还有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后来到了秦代,秦代就统一了文字小篆。甲骨文是19世纪末发现于河南小屯村的,甲骨文从殷墟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它的特点是图画文字;金文产生于商代后期,通行于西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它的特点是象形程度降低;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使用的文字。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型,笔画整齐,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2、解说式:
甲骨文大都是商王朝占卜吉凶时,刻的卜辞和有关的记事文字,是殷代到纣亡273年间的遗物,日前成为研究商周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500个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
金文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小篆笔画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粗细一致,更加圆转,符号性增强了,图画意味大大削弱了。因为小篆在大篆基础上简化而成,一般说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粗细有致地笔画,风格也变为横扁舒展,“隶变”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
……
3、谈感受:从看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
(四)创作性展示
1、个性感受:通过搜集关于汉字的资料,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有趣,感受到了它的悠久历史,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让我们更加地热爱了祖国的文字……
2、我想说:通过活动,让我们初步认识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并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我还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
三、知识的拓展延伸
课外再搜集更多关于汉字的相关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

电话的发明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话的发明》,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电话进入人们的生活后,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3.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的。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了解“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教学难点〗

了解电话的发明过程,感悟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古时候人们传递讯息的方式。现在人们又用什么来传递信息呢?

生(七嘴八舌):邮件、传真、电报、传呼机、电话、手机……

当学生讲到电话时,师随即在黑板上画了一台电话。

师:今天咱们有幸请到“电话先生”来咱们课堂上作客,欢迎吗?

(学生鼓掌)

师走到一生面前(微笑):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巴掌拍得最响,我得采访采访你。

生1:我很感谢电话先生,他让我和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能经常联系。

师:嗯,电话先生用他的神奇魔力,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让亲人的心靠得更近。电话还给大家帮过哪些忙?

生2:有一次,我忘记抄作业了,我打电话向同学询问就知道了,不用亲自跑去,电话真方便!

生3: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只要打个电话,“德克士”的阿姨就会把香喷喷的外卖送到家里。

师:是呀,电话叔叔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生:出现火灾时我们可以拿起电话拨119,家有病人需要急救还可打95950。

师:危难时候电话叔叔还能化险为夷,抢救生命的本领,真了不起!

你有问题想问问它吗?

生:我想知道是谁发明了你?

生:我想知道发明你的科学家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为什么能发明你?

师俯身向电话“倾听”后说:电话先生说大家提出的都不是难题,希望你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师:能解决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吗?

生:我知道了电话的发明人是亚历山大?贝尔。

师: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举手的学生不足10人)

师不露声色地说:先不急,在大家做介绍之前,能先给我一个机会,说说我所了解的贝尔吗?

生:好!

师根据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向学生介绍:亚历山大?贝尔是英国人。他从小就好动脑筋,15岁时,他大胆改良了水推磨,22岁时,他为有残疾的人发明了助听器,而发明电话的时候他还不到30岁……他的一生获得了三十项发明专利!

(听了老师的介绍,学生们唏嘘不已)

师趁热打铁地说:“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去寻找发明家贝尔留下的足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且开始拿起笔作勾画和简单批注、和合作伙伴讨论交流,师巡视了解学情。)

生自由起来汇报:

生1:我认为贝尔是个喜欢钻研、勇于探索的人。

师:说说你的见解。

生1:我是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看出来的。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小现象也能引起他的关注,接着还进行了大胆设想和亲身实践。真了不起!

师:是呀,一个偶然的发现都能使他产生那么大胆而新奇的设想。真和他那喜欢钻研、乐于探索的个性分不开。(随即写下――偶然发现、大胆设想)

生2:我认为贝尔是个坚持不懈的人。

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生2:他光设计一台电话样机就用了两年的时间。这样的耐心是我们常人所不具备的。

生3:而且在这两年中他和他的伙伴还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他都没有放弃,所以我觉得贝尔还是个不言放弃的人。

师:你们说得真好,遇到困难,他不放弃;面对失败,他不退缩。反复的研究让他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相机板书――反复实验)

生4:我觉得贝尔还是个严谨、认真的人,通过这几句我感受到了:为了检验通话效果,贝尔守着电话的一端……样机做好了,他还要亲自测试效果,真是一丝不苟呀!

生5:对!读第五自然段我也看出来了,样机实验不成功他还研究新方法改装电话机呢。

师:嗯,从他身上我们看见了一位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刻苦钻研的精神。(板书――刻苦钻研)

生6:我感觉到贝尔很有科学献身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你看,实验过程中,他被硫酸烫伤,多痛呀!可当他知道实验成功时就什么都给忘了。

师:你想得非常充分。

生7:我还想说:贝尔,你真是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因为:从此,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便利呀!我们真要谢谢你。

师:说得太棒了!现在,你们知道第一台电话是怎么研究和发明出来的了吗?

生:知道!

师:给你的同桌介绍介绍,好吗?

(生根据师板书:偶然发现――大胆设想――反复研究――刻苦钻研――取得成功。组织语言,进行介绍。)

(出示贝尔像)

师:虽然这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已经远离了我们,可他的一件件伟大发明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很近很近……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他说吧,拿起手边的“电话”,把你想说的告诉他好吗?(生用手模拟电话,自我表达。)

童年的发现教案


8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意,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个性教案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师:人在长大或变老的时候,常常回忆起童年的事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望不了父母有趣而又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明确要求学有目标

1、指名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4)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生: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四、再读课文、释疑解难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提示”的三个问题。

 (1)“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 

生:作者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3、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4、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6、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7、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五、总结交流开放拓展

1、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2、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学生自由发言)

师: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六、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16、童年的发现

 起因: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经过:胎儿再现了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结果:面临受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

教学反思:

3 我发现了新的流星群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 我发现了新的流星群”,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的8个生字,学习正确、规范地写好8个汉字。
2.通过读文,了解“我”发现新的流星群的过程,感受“我”刻苦钻研的精神,理解“我”成功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与“功夫不负有心人”意思相近的俗语或成语。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感受“我”刻苦钻研的精神,理解“我”成功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的音像资料。
课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教师可从生字生词、自学发现、难度指数和问题交流等几方面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星空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环节。
1.交流课前搜集的与星空有关的资料。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师出示下列生字生词,检查认读情况。
规模跟踪记录交聚搜集设想过程
2.针对学生难于识记的字词,集体想办法。
3.指名分段读文,要求做到“四不”,其他人当评委。
4.评议读文情况并随机正音。
5.同桌互检读文。
三、读文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练习写字。
幻系预
1.学生自己观察揣摩,提出写好这几个字的小建议。
2.教师范写“系”字,提醒注意下半部分。
3.学生练写。
五、作业:
1.抄写本课其他左右结构的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游戏巩固识字。
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二、精读理解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文中有哪些句子写了作者刻苦钻研、主动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用“﹏”标出来。
2.交流汇报,相机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注意语调要轻,要读出急切的语气和疑问的语气。)
3.快速读全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新的流星群的过程。
4.教师介绍有关资料(御夫座Ⅰ流星群被北京少年孟奂发现)。
5.讨论:是什么原因使“我”获得了成功?
(板书:兴趣恒心刻苦钻研……)
6.请你谈一谈对“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理解。
7.还有哪些俗语或成语的意思与它相近?说一说,并补充在积累本上。
三、总结全文。
1.自由读全文。
2.将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下来。
四、作业:
1.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了解古今中外天文学家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词。
秘密幻想预测记录太阳系纷纷
二、检查读文。
1.开火车读文。
2.齐读课文。
三、交流古今中外天文学家的故事。
1.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
五、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幻()纷()
幼()粉()
2.朗读课文。

《童年的发现》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童年的发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做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课文的难点是几个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句子。

一句是: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本来,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从课文中看,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讲课时是一本正经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板着面孔,显然是要用这种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另一个句子是: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

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由卵受精后发育而成。人的胚胎借脐带与胎盘相连,通过胎盘从母体吸收营养。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构成。植物的细胞膜外面还有细胞壁。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的功能。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草履虫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纵行排列,用以行动。体的一侧有一条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沟,称口沟。口沟底有口;口沟内有较为长密的纤毛,可鼓起水涡而摄取水中的细菌和其他有机物作为食料。

童年的发现-教学教案


童年的发现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品质”为文化主题,编排了5篇主体课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灵动的感知、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谱写出人类对科学的态度与评价,让每个人感觉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所带给人类的无穷奥妙和奇特语言,从而使人类很愿意地去发现与探索,使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充实、更有价值。
《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地揭示自然界的奥秘;《第一朵杏花》《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矿矿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种研究、发现的意识,……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阅读链接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形式,既让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大家的内心世界,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
学习本单元,一是要立足于教材,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把握本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着哪些科学态度和精神;同时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的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鳞、嵌、撒”等4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睁、晴、蚂、蚁”等5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在享受语文的同时,发展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去想象、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奥妙地兴趣,使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成为儿童成长的力量。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6《大自然的语言》………………………………………………………………………2课时
7《第一朵杏花》………………………………………………………………………2—3课时
8﹡《植物的“感情”》…………………………………………………………………2课时
9《蜜蜂》…………………………………………………………………………………2课时
10《矿矿的研究》……………………………………………………………………………2课时
阅读链接《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2课时
综合学习二…………………………………………………………………………………1课时
口语交际《我的发现》………………………………………………………………………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3课时
(探索与发现――走近科学家)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丰润区西实验小学张连平
一.创设情境,突出活动主题:
1、故事引入:安培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电学中的牛顿”。有一次,安培在街上行走,走着走着,想出了一个电学问题的算式,正为没有地方运算而发愁。突然,他见到面前有一块“黑板”,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上面运算起来。那“黑板”原来是一辆马车的车厢背面。马车走动了,他也跟着走,边走边写;马车越来越快,他就跑了起来,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导,直到他实在追不上马车了才停下脚步。安培这个失常的行动,使街上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自由谈论)
2、总结:同学们刚才说的真好,是的,没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为之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他们那顽强的毅力和勇于探索发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走下去。好,同学们,你们还喜欢那些科学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好吗?
二、活动开展(寻找科学家的足迹):
1、明确查询范围(外国科学家、中国科学家(古代、近代))
2、小组研究分配任务,并商讨完成任务的方法。
3、各小组同学行动起来,或摘抄或打印科学家的故事。(要在文后写下自己的体会。)准备参加《走近科学家》学习发布会。
三、《走近科学家》学习发布会
1、小组内的同学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画画来展示,善长演讲的同学可以讲故事等)
2、选出小组内参加全班交流的人选并齐心协力对学习的成果作最后的整理与准备。
3、全班交流。
四、师生共同进行学习汇报的评价
1、教师与学生间对汇报展示的各个方面进行意见的交流。
2、重点指导学生应该向科学家学点什么?(大胆想象,勇于探索与发现,敢于面对挫折与失败……)师生间互启互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推动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与欲望。
五、各组“我喜爱的科学家”小报比赛

童年的发现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发现”,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语文教案-童年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2)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以人和生物发育及进化的图片、视频导入新课后,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再按阅读提示多读几遍课文。然后围绕重难点读一读,议一议。课文的重点是童年的发现,教师引导的着眼点放在了发现的过程上。这样,通过读议,学生就知道了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1、敢于提问;2、反复思考;3、大胆想象。对课文中两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加以理解。课后让学生收集一些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进行交流。

探究活动

鲤鱼之死

鲤鱼早就听说大海浩瀚无边,那里有滚滚的波涛,有许许多多的鱼朋友。他想:要是有机会到大海里痛痛快快地玩一番,并表演那鲤鱼跳龙门的绝技,那该多好呀!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春风吹拂,阳光艳丽,海鸥捎来黄鱼的口信,邀请鲤鱼到大海里作客。鲤鱼一听,乐得一蹦三丈高当即,它便让海鸥驮着它,把它带到大海边。

嗬,大海一片白茫茫,海面上不时地飞着一群群海鸟,行驶着一条条船只但此刻,鲤鱼无心欣赏这一切,它一头扎进了海里唉,说也怪,平日在海里游泳自如的它,现在的动作却迟钝了。渐渐的,渐渐的,它感到呼吸困难,浑身无力唉,真想不到,还没有见到黄鱼,它竟死在大海里。

鲤鱼直到死时,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提示:

原来海水又咸又苦,淡水鱼鲤鱼的鳃片上没有特殊的排盐组织,所以在大海里不久,便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童年的发现*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童年的发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童年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2)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以人和生物发育及进化的图片、视频导入新课后,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再按阅读提示多读几遍课文。然后围绕重难点读一读,议一议。课文的重点是童年的发现,教师引导的着眼点放在了发现的过程上。这样,通过读议,学生就知道了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1、敢于提问;2、反复思考;3、大胆想象。对课文中两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加以理解。课后让学生收集一些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进行交流。

探究活动

鲤鱼之死

鲤鱼早就听说大海浩瀚无边,那里有滚滚的波涛,有许许多多的鱼朋友。他想:要是有机会到大海里痛痛快快地玩一番,并表演那鲤鱼跳龙门的绝技,那该多好呀!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春风吹拂,阳光艳丽,海鸥捎来黄鱼的口信,邀请鲤鱼到大海里作客。鲤鱼一听,乐得一蹦三丈高当即,它便让海鸥驮着它,把它带到大海边。

嗬,大海一片白茫茫,海面上不时地飞着一群群海鸟,行驶着一条条船只但此刻,鲤鱼无心欣赏这一切,它一头扎进了海里唉,说也怪,平日在海里游泳自如的它,现在的动作却迟钝了。渐渐的,渐渐的,它感到呼吸困难,浑身无力唉,真想不到,还没有见到黄鱼,它竟死在大海里。

鲤鱼直到死时,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提示:

原来海水又咸又苦,淡水鱼鲤鱼的鳃片上没有特殊的排盐组织,所以在大海里不久,便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3》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228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