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jaB88.COMthead>课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人与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上学期学段学生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其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水循环地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该“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仍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对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用给予适当和关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将出现阶段性的高原期和飞速发展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更能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3、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大江大河利用现状,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1、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地球卫星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一个“水球”

观察图中的色彩,分析水体

引出课题:地球上的水

播放水的三态的视频材料

老师设问、提问

认真听取视频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挖掘人们对水三态的利用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对水的三态的利用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培养学生用地理原理解答实际生活的能力

阅读课三关于水的三态的基础知识

学生获取基本知识

阅读材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用图片显示地球是一个“水球”的数据,并了解各种水体的分布和人类的利用情况

引导看图中的数据,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了解人类对水的利用情况

学生读图及教材

培养不生读图、文字材料,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强度“地下水”的埋藏与人类利用情况

新知识传授

边听边看,理解新知

突出人类对地下水利用的有限性

“目前直接加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有多少呢?”图片展示

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用数据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人类可利用可的有限性

为什么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呢?

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产生疑惑

引导学生思考

展示水循环各环节与分类

一步一步操作电脑,引导学生认识重点知识

观察理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

根据理解,并阅读P56页内容,总结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阅读材料

、相互合作

提取有效信息、讨论合作的能力

水真的取之不竭吗?

提出问题

积极思考

引发学生的思考

请结合生活实际,想想人类对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呢?

引出问题

相互合作讨论总结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图片展示人类对“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不利的影响,并思考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并思考地面下沉、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

联系实际,引发深思

积极联系实际,讨论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患感思”练习

读图,联系所学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展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网页视频链接,展示植树造林与水资源的关系

用问题作视频内容引导

认真看、听,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总结出植树造成林对水资源的影响

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辨证的认识地理事物

展示人类对水循环其它方面的影响

展示PPT

认真阅读并归纳记忆

扩展学生眼界,增长见识

课堂基础练习

教导解题方法

学会审题选答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精选阅读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三维目标

㈠知识与目标

1、了解水的构成和特点。

2、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

3、了解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的补充关系。

4、理解并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5、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㈡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及陆上水体的补给关系。

2、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

1、陆上水体的补给关系。

2、我国南方、东北、西北各主要河流的补给来源和汛期。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太阳系这么多的行星上,为什么地球是唯一的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对火星的探测,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项目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不错,是水的存在与否。水的存在才使得地球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呢?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形态?它们又是如何运动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们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

㈡推进新课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导学案:第三、四章知识点复习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班级姓名
设计教师:备课组长:
『学习过程』第三章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A)在地球上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A)地质年代从远及近依次是太古代、、、、新生代。
3、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灭绝时期是和。
4、古生代末期:60%以上种类灭绝,
全部灭绝,明显衰退。
5、中生代末期:盛极一时的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种类灭绝了。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
基础和植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A)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关系密切。
3、(A)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和。
4、有时,农民给土壤松土,这是为什么?

5、我国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哪一种有机质含量高?

6、森林土壤和草地相比,谁的有机质含量比较高?为什么?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异规律定义成因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
延伸、随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为基础。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
向有规律地更替。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
到逐步降低,即以条件为主
垂直分异
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到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地方性
分异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性和
性的规律。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1、纬度越高,雪线高度越(高、低),纬度越低,雪线高度越(高、低);迎风坡雪线(高、低),背风坡雪线(高、低)。
2、填出下图中各自然带的名称并说出相对应的气候类型。
第四章知识点
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差异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人口差异人口数量与规模
人口构成
人口密度
1、分布:我国古代村落,坐落在()阶地上
我国地势平坦的北方:规模(),分布(),聚居人口较多
塔里木盆地:分布在()
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等;社会经济因素如()()、()、工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在自然条件中,()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
3、(1)地形大势影响交通线路密度: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而交通线路密度也表现出西部()东部()的特点。
(2)①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交通线路一般呈()状分布。山区限制性因素比较(),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字形分布。
②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地形,避开()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的破坏。
(3)地形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兰州市的主要道路成()分布,()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二、全球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是、或全球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在冷暖干湿的相互交替变化。
2、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时期的气候变化、时期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3、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经历过、和第四纪大冰期。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期较长,期偏短;期和期相互交替,但代以湿润期为主。
4、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平均气温比现在低。
5、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趋势。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和,1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显著变化。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5%到1%,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
0.3%左右;雪盖和冰川的面积,全球海平面。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下列物质与能量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属于自然资源?焦炭、铁矿石、水能、雷电、自来水、蔬菜(A级)
2、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
3、自然资源的分类
①按自然属性分: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②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资源、资源
③把自然资源的属性分类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前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能源:
2.煤炭时期(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
主要能源:生产力水平:
该时期骨干的大型工业区有哪些?
3、后煤炭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要能源:生产力水平: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能源为主,转向能源如: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阶段: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工业社会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石油工业城市:
钢铁工业城市:
有色金属工业城市:
3、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
3、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

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1、什么是洪水,什么是雨涝,什么是洪涝灾害?

2、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回答:
(1)我国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复杂,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2)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有什么特点?)

(3)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
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雨带)原因
4、5月份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大雨天气
6、7月份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
7、8月份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出现盛夏暴雨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
8、9月份热带气旋或台风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专题一 海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寒、暖流的判断
1.海水温度的水平变化判读图解
(1)判定北半球、南半球的依据:海水温度由低纬→高纬递减。北半球,从低纬→高纬(南→北),故一般水温由南(下)→北(上)递减即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2)洋流对沿岸海域水温有影响,即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导致沿岸等温线弯曲。一般可理解为:①暖流增温,使水温高于同纬度,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寒流降温,使水温低于同纬度,等温线向低纬弯曲;②沿岸地区可以认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3)根据洋流分布模式,一般中低纬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2.寒、暖流的判断
(1)洋流概念法: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是暖流,反之是寒流。一般地,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是寒流,反之是暖流。
(2)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海区的风带来判断(风海流)。根据相邻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差异来判断(密度流)。
(3)海水等温线图中寒暖流的判读方法
①“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如图a,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②“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如图b,该图是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③判断洋流名称
根据等温线凸向判定洋流流向,进一步确定其性质;根据等温线数值及其变化判定纬度位置和南北半球,最后确定洋流名称。
如图c,该图若为太平洋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等温线凸向低值区→流向较高纬地区的暖流,水温较高→中低纬海区,水温由北向南降低→南半球,结论:东澳大利亚暖流。
[专题练习1] A、B两地位于同一纬度的不同海区,曲线代表等温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判断A、B处的洋流性质及流向:
A________,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B分别位于大西洋西岸和东岸,则流经A处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流经B处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
专题二 水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缓解的措施
1.背景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包括人类难以利用的冰川,它占了淡水总量的2/3。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共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0.3%。
2.产生水危机的主要原因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差别大。从总量看,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从人均占有量看,大洋洲最多,欧洲最少。
(2)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3)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污染严重。由于水污染日益严重,许多原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工业排放物、农药和化肥、生活用的含磷洗涤剂和杀虫剂是当前水资源的三大污染源。
3.缓解措施
(1)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等。
(2)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3)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倡综合利用。
(4)注意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治理、净化污水,提倡清洁生产。
[专题练习2] 由于许多地方出现淡水资源紧缺,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决定抽调部分资金用于帮助严重缺水且缺乏资金的国家解决水源问题。据此回答(1)~(3)题。
(1)下面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源问题的是()
A.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
B.苏丹、伊朗、阿富汗
C.中国、印度、埃及
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
(2)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①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 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 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④水资源的浪费
A.①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
(3)下图是部分城市生活用水价格,从中可知()
A.北京、新德里人均水资源都很丰富
B.伦敦、纽约位于海边,水资源丰富
C.东京人均水资源最少
D.发达国家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
专题三 我国各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分析
1.华北地区
降水集中在7、8月,故汛期为7、8月或稍晚一些时间;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12、1、2月份。本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东北地区
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季积雪消融,4、5月份出现第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夏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又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小河流会断流。
3.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加,故该地区河流7、8月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河流断流;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之蒸发强烈和下渗量大,故该地区河流流量一般不超过250m3/s。
4.南部沿海地区
每年5月因夏季风带来降雨,出现第一次汛期;该地区8、9月份多台风雨,故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区纬度低,又濒临海洋,是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所以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小。
5.西南喀斯特地区
溶洞、暗河等发育,河流与地下水关系较密切,补给量稳定可靠,径流量一般变化比较小。
6.多数河流有多种形式补给,如黄河夏、秋季时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春季时又有积雪融水补给。因此,要注意综合分析。
[专题练习3] 读“我国东部某河2008年流量过程图”,它大体反映了该河流量变化的多年平均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量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月,这时期该地区出现了特殊的________天气,这种现象是由________造成的。
(2)该河位于________地区,河水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河流除冬季枯水期外,最低水位出现在________月,这是由于________天气造成的。
读右图,回答1~2题。
1.若a点所在的线是大陆西岸,b点所在的线是大洋西岸,且都在低纬度,则()
A.a点附近有暖流流经
B.b点附近有寒流流经
C.a点附近有寒流流经
D.b点附近有西风漂流
2.若a、b两点同在南半球,且分别位于1月份的海洋和陆地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较低纬凸出
B.b点附近的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
C.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D.b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3.下列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方式及造成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疆绿洲地区—上游过度利用河流水—下游绿洲萎缩 ②华北平原—大水漫灌—地下水漏斗区 ③天津—过量开采地下水—土壤次生盐渍化 ④黄河中上游—过量引用黄河水—黄河下游断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新华网北京2008年8月13日电:中国水利部官员表示,奥运会期间北京的供水是有保障的,没有从河北调水,也没有开采深层地下水。据此回答4~5题。
4.北京市水资源的利用主体是()
A.河流水B.浅层地下水
C.淡化海水D.水库的水
5.为保障北京水资源的持续供应,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倡导节约用水
B.南水北调,缓解供水紧张
C.适当提高水价
D.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读“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6~7题。
6.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7.该河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题号1234567
答案
8.阅读下图,图中甲表示: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有灌无排的不当人类活动。图中乙表示: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水的不当活动。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绘制完成图中甲、乙两地的地下水水位线。
(2)甲处农业生产活动中只灌不排会产生什么危害?避免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3)乙处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带来什么危害?避免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专题探究区
[专题练习1] (1)北 (2)暖流 由南向北 寒流 由北向南 (3)墨西哥湾暖流 加那利寒流
解析 由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自北向南温度增高,可判断该海区为北半球;因A处的等温线凸向高纬,而B处等温线弯曲方向恰好相反,可判断A处为暖流,从南向北流动;B处为寒流,从北向南流动。若A处为大西洋西岸,B处为大西洋东岸,即该海区为大西洋中低纬度之间的大洋环流,则A应为墨西哥湾暖流,B为加那利寒流。
[专题练习2] (1)B (2)B (3)D [第(1)题,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的国家一定是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同时还是经济落后缺乏资金的国家。第(2)题,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如选项①。也有人为原因,如选项②③④。第(3)题,城市水价是通过政策来调节用水量的重要措施。衡量一个城市水资源的丰歉程度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标准,而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是降水量。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小;纽约虽然地处海边但降水量并不丰富;东京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远远大于位于半湿润地区的北京,而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相当,因此东京不可能是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城市。]
[专题练习3] (1)6 梅雨 准静止锋
(2)江淮 雨水 地下水 7~8 伏旱
解析 我国东部属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的变化与夏季风的移动有关,5月夏季风到达南部沿海,与冷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雨不定期的在南部沿海产生大量降水,受其影响的地区河流进入汛期。6~7月初,夏季风与北方冷空气形成的锋面雨带徘徊在江淮地区,形成该地区的梅雨天气,并使得6月是该地区降水最多的月份。当夏季风7、8月控制华北、东北时,江淮地区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的控制,形成伏旱天气。9月夏季风退到长江以南,10月退出我国大陆。
课后练习区
1.C 2.D [本题组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不同季节海陆温度的分布规律。从题中可判断考查的是低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洋流的分布状况,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其大陆东岸即b点附近为暖流,大陆西岸即a点附近为寒流,如北美大陆低纬度大陆东岸是墨西哥湾暖流,大陆西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若a、b点同在南半球,且分别位于1月份的海洋和陆地上(此时为南半球夏季),由于海洋比热容大于陆地比热容,故陆地升温快,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a点附近的等温线应向北凸出,即向较低纬度凸出,b点附近的等温线应向南凸出,即向高纬凸出。]
3.D [该题目出现的问题中,学生比较难以分析的有大水漫灌、地下水漏斗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知识点。大水漫灌能使土壤次生盐渍化,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4.D [北京市地处华北地区,地表径流较少,河流水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要;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易引起地面下沉等环境问题;海水淡化不可能解决北京用水问题。]
5.D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危及建筑安全。]
6.D 7.D

题目选项
ABCD
6有明显的干湿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终年多雨
7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5~9月少雨,10月至次年4月多雨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5~9月多雨,10月至次年4月少雨北半球温带大陆性气候区5~9月多雨,10月至次年4月少雨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5~9月少雨,10月至次年4月多雨
8.(1)
(2)危害:土壤盐渍化。措施:合理灌溉,有灌有排。
(3)危害:地面沉降。措施: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科学灌溉,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等。
解析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农业得到发展,但由于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不当方式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盐渍化。在地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出现地下漏斗区,继而导致地面沉降。

高一地理教案:《行星地球》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行星地球》教学设计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54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