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四章函数应用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四章函数应用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函数与方程

【教学目标】
1.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判别式的符号,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
2.理解不间断函数的区间上零点存在定理。
【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的零点
难点: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判断及求解
【学习方法】
1.自主研究教材,提前完成导学案
2.小组合作,大胆质疑拓展
【学习早准备】
学习任务(知识的归纳整理)
(你掌握了吗?请尝试解答下列的问题)
1.若集合则==
2.已知是二次函数,其图像的顶点为(1,3)且过原点,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3.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个交点。
4.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例题分析】
例1.试画出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的大小
(2)若,试比较与的大小
(3)若则(填“”或“”)
(4)若(填“”或“”)
例2.某市出租汽车收费标准如下:在3以内(含3)路程按起步价7元收费,超过3以外的路程按2.4元/收费,试写出收费额关于路程的函数解析式。

(你学会了吗?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3个不同的函数的解析式,满足=1,=4.
2.建造一个容积为,深为的长方体形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分别为120元/和80元/,求总造价(元)关于底面一边长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该函数的定义域。

3.某人去上班,先跑步,后步行,如果表示该人离单位的距离,表示出发后的时间,则下列图像中符合此人走法的是()JAB88.cOM

【当堂检测】(共50分,第1题20分,第2题10分,第3题20分)
1.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2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x=4的交点个数为
3.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它的值域为,这样的函数有多少个?试写出其中两个函数。

相关推荐

化学教案-第四章 烃


第四章烃
4—1有机物(1节时)
【目的要求】:1.了解有机物概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
2.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3.介绍简单有机化学发展史,了解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有机物的定义和有机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实例引导,自学阅读,讨论分析,对比归纳,认识实质。
【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举出已经认识的有机物;讲“有机物”一词的来源及有机
物的发展史。
〖CAI软件〗:[思考讨论]:
1、什么是有机物?其组成元素有哪些?
2、有机物与无机物是否为毫无关系的两类物质?
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何在?
4、有机物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什么密切相关?
5、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自学阅读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评价、分析、讲解,解决以上问题。
1、学生回答
2、举例:尿素和碳酸分子结构对比;用氰制醋;2000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导电塑料;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并无截然区别。
3、从碳原子结构分析其化学键;从碳原子间可形成碳链,即使相同碳原子数时,又可有支链,可成环。说明种类繁多的原因。
4、分析:溶解性、熔沸点、导电性等物理特性与其分子极性和分子晶体有关;热稳定性、可燃性、反应慢且复杂与其碳原子结构,以碳为主,共价键结合,分子复杂有关。
5、CAI展示化学将作为中心学科,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以及我国在高分子材料方面重点研究的项目等。
〖小结〗:学生填表比较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不同点和导致原因。
〖练习〗:1、课本64页第3题的(2)
2、有A、B两种有机物,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85.7%。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g/L,B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21倍。求A、B的分子式。
〖师生活动〗:学生解答后,教师评价。师生共同归纳求有机物分子式的
一般方法和思路。
【作业布置】:课本65页第4题和73页第3、4题
【教后记】:
1、本节课用自制的CAI课件上,学生兴趣高,直观。
2、注意挖掘了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3、注意了结合练习介绍解题方法和思路。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教材分析:

这一节内容是以山岳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

1.对"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内容的处理。褶皱和断层都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而地壳运动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和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板块的运动情况以及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最好是借助多媒体把褶皱和断层形成的过程用动画演示出来,同时要提出观察的要求:①岩层受什么力的作用?②岩层发生了什么变化?③岩层最终的形态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好地理解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并能总结出两者的特征,并把两者作对比,为以后在实际当中区分褶皱山和断块山打下基础。

2.对"背斜与向斜"的内容处理。背斜与向斜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能根据两者的特征来区分二者,而特征的讲授要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建议背斜与向斜的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老师最好以图表的形式作总结,其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去判断岩层的新老的方法。

3.对"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内容处理。背斜向上拱起发育成山岭,向斜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学生比较好理解;而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故地,学生较难理解。建议做一个模拟小实验:让学生带一块条形的橡皮擦,挤压橡皮擦做出背斜与向斜的形态,并分别观察橡皮擦被做成背斜与向斜时弯曲部分表面有何变化,并思考:该变化对地貌形成有何影响?通过该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变得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轴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变得坚固不易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老师据此总结:只受内力作用的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受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北斜成谷,向斜成山。

知识结构

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四、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四、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2.能应用力矩平衡条件处理有关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

2.进一步熟悉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学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

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

用力矩平衡条件如何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用投影片出示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力矩的平衡?

(2)有固定准确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动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求解问题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熟练应用力矩平衡条件解决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在转动平衡状态下的有关问题。

2.进一步提高受力分析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

如图:BO是一根质量均匀的横梁,重量G1=80N,BO的一端安在B点,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另一端用钢绳AO拉着横梁保持水平,与钢绳的夹角,在横梁的O点挂一个重物,重要G2=240N,求钢绳对横梁的拉力F1:a:分析

(1)本题中的横梁是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

(2)分析横梁的受力:拉力F1,重力G1,拉力F2;
(3)找到三个力的力臂并写出各自的力矩:

F1的力矩:

G1的力矩:

F2的力矩:

b:指导学生写出解题过程:

c:用投影片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如下:

解:据力矩平衡条件有:

由此得:

d:巩固训练:
如图所示,OAB是一弯成直角的杠杆,可绕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杆OA长30cm,AB段长为40cm,杆的质量分布均匀,已知OAB的总质量为7kg,现在施加一个外力F,使杆的AB段保持水平,则该力作用于杆上哪一点,什么方向可使F最小?

2.用投影片出示例题2:

一辆汽车重1.2×104N,使它的前轮压在地秤上,测得的结果为6.7×103N,汽车前后轮之间的举例是2.7m,求汽车重心的位置,(即求前轮或后轮与地面接触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

(1)分析:汽车可看作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若将后轮与地面的接触处作为转动轴,则汽车受到以下力矩的作用:一是重力G的力矩;二是前轮受到的地秤对它的支持力的力矩;汽车在两个力矩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利用转动平衡条件即可求出重心的位置。

(2)注意向学生交代清:

a:地秤的示数指示的是车对地秤压力的大小;

b: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车前轮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也等于地秤的示数。

(3)学生写出本题的解题步骤,并和课本比较;

(4)讨论:为什么不将前轮与地秤接触处作为转动轴?

将前轮与地秤接触处作为转动轴,将会使已知力的力臂等于0,而另一个力(即后轮与地秤间的作用力)又是未知的,最后无法求解。

(5)巩固训练

一块均匀木板MN长L=15cm,G1=400N,搁在相距D=8m的两个支架A、B上,MA=NB,重G2=600N的人从A向B走去,如图:问人走过B点多远时,木板会翘起来?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运用力矩平衡条件解题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找出每一个力的力臂,分析每一个力矩的转动方向;

3.据力矩平衡条件建立方程[M合=0或M顺=M逆]

4.解方程,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四作业

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2.进一步学习受力分析,正交分解等方法。

二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

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用同应片出示复合题: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保持或,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a: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合力等于,这就是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b: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它所受的其余外力的合力关系是。

2.学生回答问题后,师进行评价和纠正。

3.引入:本节课我们来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一些实际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熟练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平衡状态下有关力的计算。

2.进一步熟练受力分析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举例:

(1)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线的中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用手拉住,当AO与竖直方向成角,OB沿水平方向时,AO及BO对O点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师解析本题:

先以物体m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悬线的拉力,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悬线中的拉力大小为F=mg。

再取O点为研究对像,该点受三个力的作用,即AO对O点的拉力F1,BO对O点的拉力F2,悬线对O点的拉力F,如图所示:

a:用力的分解法求解:

将F=mg沿F1和F2的反方向分解,得到

得到

b:用正交分解合成法求解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Fx合=0;及Fy合=0得到:

解得:

2.结合例题总结求解共点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

(3)据物体的受力和已知条件,采用力的合成、分解、图解、正交分解法,确定解题方法;

(4)解方程,进行讨论和计算。

3.学生用上述方法求解课本上例1,并抽查部分同学的答案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4.讲解有关斜面问题的处理方法:

(1)学生阅读课本例2,并审题;

(2)分析本题;

a:定物体A为研究对于;

b: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物体A共受四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水平向右的力F1,垂直于斜面斜向上方的支持力F2,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里F3,其中G和F1是已知的,由滑动摩擦定律F3=uF2可知,求得F2和F3,就可以求出u。

c: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d:本题采用正交分解法:

对于斜面,常取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为y轴,将力沿这两个方向分解,应用平衡条件求解:

e:用投影片展示本题的解题过程:

解:取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为y轴,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应用平衡条件求解,由平衡条件可知,在这两个方向深的合力Fx合和Fy合应分别等于零,即

5.巩固训练:

如图所示:重为G=10N的小球在竖直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30o的光滑斜面上,已知挡板也是光滑的,求:

(1)挡板对小球弹力的大小;

(2)斜面对小球弹力的大小。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点:

1.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题时常用的方法--力的合成法、力的分解法、正交分解法

2.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定研究对象;

(2)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3)分析研究对象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运用平衡条件,选用适当方法,列出平衡方程求解。

四作业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824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