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心理实践报告

2024-08-21 心理实践报告

心理实践报告。

小编很喜欢这篇有思考的“心理实践报告”向大家推荐,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让你更好的制定计划。俗话说,实践是智慧的源泉,为了将某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可以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等。

心理实践报告 篇1

(5)您认为宿舍是否有利于您的学习?

A.非常有利 B.比较有利 C.一般 D.比较不利 E.非常不利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没有同学认为宿舍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25%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利,32%的同学认为一般,而38%的同学认为比较不利,5%的同学认为非常不利。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数同学表示他们还是倾向于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

(6)您是否对学校或者教学质量产生过不满心理?

A.经常有 .B.偶尔有 C. 很少有 D. 没有 E.未考虑过

分析:调查发现15%的同学经常有不满心理,说明他们时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从未去试图改变现状,改变自己,有50%的同学偶尔会产生不满心理,说明大多数同学是乐观的,只是学习任务和不幸偶尔让他们心烦,只有20%的同学很少会出现不满心理,13%的同学从未不满,5%同学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非常好。

(7)您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让你感到压力?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有12%的同学经常会有压力,说明他们非常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但出于某些客观原因使他们对自己的友谊表示不满,有60%的同学偶尔会存在压力,这说明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很好的,而28%的同学则认为根本不存在,说明他们在交际上都是很乐观,总体来说同学们的交际交友都没有什么大的障碍。

(8)遇到压力你会最先向谁求助?

分析:据调查有42%的同学遇到困难会找家长,说明他们的依赖心理还是很强的,缺乏独立思考生活的能力,有58%的同学认为找知心朋友更好,这类同学适应性比较强,自我生活能力比较强,他们不想让父母担心最先想到的是知心朋友。

(9)您赞成大学生谈恋爱吗?

分析:有33%的同学赞成谈恋爱,他们觉得不管以后能不能走在一起,都会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62%的同学认为有时好就可以谈了,这说明这部分同学会根据自身的条件状况来决定谈与不谈,而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而且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父母,谈恋爱需要花费,也会浪费学习的时间,影响学习。

(10)您失恋后会伤心吗?

分析:对大学生失恋问题,13%的同学不会,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或一点不伤心,谈恋爱只是在找异性朋友,失恋也许是对方的不足,或者是自己的缺点,而42%的同学认为会伤心,毕竟双方都是真心的最后如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在一起还是很难过的,40%的同学认为要看情况。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 心理素质方面,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很容易束手无策、茫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不能调整好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他们。

2. 人际关系方面,冲动、不能平静地考虑问题是许多大学生的共同问题,缺乏沟通,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也是一部分同学的困难所在。

3. 情感方面,当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时,许多同学都会出现不良情绪,有些人能够正确地对待它们,而有些人却会因此造成人生的悲剧。同样在大学生最敏感也最普遍的恋爱问题中,有些同学可能无法面对失恋最终自我堕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大学更加强调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像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跟随。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进入大学,宿舍成为主要的生活区,生活需要自理,对于那些没有寄宿经历和依赖父母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习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环境。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学面对这些倍感压力。

1)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考上大学之后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来,一方面大学里没有了中学里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许多同学自认为中学里自己是个佼佼者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却不知大学里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与失宠感 。很多同学都觉得目前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因此产生了失落感,同时在大学里一下子不再是家庭与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也不免觉得有些失宠。

3)畏首畏尾。面对崭新的环境以及激烈的竞争,很多同学此时却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敢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校方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够,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大家过去的错误观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沐浴阳光。

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并不快乐,其实快乐隐藏在生活中的许多角落里。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需要相信:快乐是自己寻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时刻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就能在无意中将阴霾无限缩小直至消失。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不快乐与快乐都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困难时寻求朋友的帮助,失落时寻求朋友的安慰,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现代的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是沉重的压力却已经在他们身边蔓延开来,就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等等,这么多的压力往往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一方面学生应学会自我调整,学会怎样把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多的压力压垮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大学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满载梦想与希望的园地,大学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们不断积累,在这里我们不断成长,在这里我们不断感悟,所以我们应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正视一切困难,坚定自己的决心与信心,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感受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为自己的未来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这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受益颇多,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这十天里的经历却是一分宝贵的财富。

十天里锻炼的是我们的能力。在实地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例如遇到有些同学的不配合,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等等,但是我们都认真耐心地去解决这些小困难。我们总是带着诚恳的微笑去与每一位接受我们调查的同学进行交流,我们总是心平气和地进行小组讨论,我们总是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这十天我深刻地意识到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平台,沟通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的重要工具,沟通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磨合的润滑剂。与朋友的沟通,与陌生人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的是不同的沟通方式,但无论怎么样,真诚的心平静的态度都是或不可缺的金钥匙。这十天我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力量,团队合作不仅仅体现在学校体现在班级里,它还是我们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考验。作为小组的小组长,我担负着使组员默契配合的重要责任,团队里既要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也要发挥每一位组员的能力。

十天里帮助我们树立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都是我们身边的同龄人,对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悲剧我们也深有感触,自杀、伤害他人这些原本不该出现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里的事,只因为同学们的一念之差而酿成了千年之恨。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调查,大家对身边的朋友同学以及自己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充分认识到了拥有健康的心态,快乐的心灵对于自我生活学习的重要性。

心理实践报告 篇2

一、主题简介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问题,假期我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院及其他院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都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及心理障碍。而近年来,关于大学

一、主题简介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问题,假期我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院及其他院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都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及心理障碍。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在校大学生们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活动日程

1.8月3-6日:准备阶段

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并针对我院20xx年上学期期末的《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进行数据统计,汇总。

2.8月7-11日:调查阶段(一)

校内调查:(1)网络咨询,在我院班级、同学之间进行访谈,作为初步参考资料。

(2)问卷调查(20xx年上学期期末已发卷调查)

校外调查:将问卷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8月15-21日:调查阶段(二)

在爸妈在线心理网,对有心理困惑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4.8月22-24日:总结汇报阶段

整理材料,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最后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到大学生的实际大学生活,他们也确实面临着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压力还有复杂的感情问题。

2.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从中寻找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困难,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大学生们提出一些适当有效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建议,帮助大学生克服那些出现在学习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与信心。

3.调查对象

本校的学生和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学生。

4.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两个方面进行实施。

5.数据分析或问题与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单选题(只选一个)

1.你认为在大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A.有必要B.无所谓C.没必要

2.你目前的学习状况:()A.很顺利B.有困难但能克服存在很多困难

3.你对自己的身形、容貌是否满意()A.满意B.无所谓C.不满意

4.你在学校的朋友:()A.很多B.比较多C.很少

5.你想过自己的前途吗()A.没有想过B.想过C.以后再说

6.你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A.能B.基本能C.不能

7.你感觉自己的学习自觉性:()A.很高B.视情况而定C.比较低

8.遇到困难或压力时,你会最先向谁求助()A.家人B.朋友C老师

9.在大学生活里,你最经常的感觉是:()A.比较充实B.无所事事C.郁闷

10.你与舍友的关系:()A.很融洽B.有时会有小矛盾C.经常争吵,难以相处

11.考试前后你总会心情紧张焦虑吗()A.总是B.有时会C.不会

12.你对所学的专业是否满意()A很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3.你赞同婚前性行为吗()A.赞同B、不赞同C.不知道

14.你对校园未来的爱情是如何看待的()A.无疾而终B.社会太现实,毕业各自飞C、只要双方努力,将来会在一起

15.你认为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A.很健康B.一般C.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2、多选题(选择两个以上的答案)

1.您有心理烦恼时通常会:()

A.闷在心里B.向朋友倾诉C.告诉父母D.求助老师E.自我调整F.寻求心理辅导

2.您的心理困扰主要来自:()

A.学习B.家庭C.就业D.感情E.情绪F.人际关系G.环境H.自己

3.您的情绪问题主要是:()

A.焦虑B.抑郁C.嫉妒D.压抑E.恐惧F.易怒G.其他

4.你对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A工作轻松B专业对口C收入高发展好D工作稳定E兴趣F对社会贡献大

5.本学期学院《智力与心理健康》课程以专题教学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你喜欢的方式有:()

A参与式教学B互动式教学C案例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E研究式教学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2.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凭及学历不如本科生,往往不能实事求是地认识自我,有的缺乏自信,有的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的处于眼高手低的情况中,形成种种矛盾心理,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3.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

4.自我定位出现迷惑

大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1.客观原因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大学更加强调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像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跟随。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进入大学,宿舍成为主要的生活区,生活需要自理,对于那些没有寄宿经历和依赖父母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习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环境。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学面对这些倍感压力。

2.主观原因

1)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考上大学之后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来,一方面大学里没有了中学里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许多同学自认为中学里自己是个佼佼者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却不知大学里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与失宠感。很多同学都觉得目前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因此产生了失落感,同时在大学里一下子不再是家庭与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也不免觉得有些失宠。

3)畏首畏尾。面对崭新的环境以及激烈的竞争,很多同学此时却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敢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6.解决方法

(一)开展相关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

校方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够,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大家过去的错误观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沐浴阳光。

(二)积极参加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并不快乐,其实快乐隐藏在生活中的许多角落里。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需要相信:快乐是自己寻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时刻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就能在无意中将阴霾无限缩小直至消失。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不快乐与快乐都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困难时寻求朋友的帮助,失落时寻求朋友的安慰,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降低压力,促进良性竞争

现代的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是沉重的压力却已经在他们身边蔓延开来,就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等等,这么多的压力往往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一方面学生应学会自我调整,学会怎样把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多的压力压垮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为了保持学习效率、有规律的健康生活,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生活,坚持体育锻炼,讲究卫生。做到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心理实践报告 篇3

引言:

教育是培养下一代的关键环节,而教育心理学作为研究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对于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旨在通过一系列教育心理实践,探讨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践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对于教学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其次,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学生个体差异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我们了解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几个主要方面:学习风格、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基于这些结果,教师们针对性地调整了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置了多个选修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

实践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情绪管理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情绪,我们开展了一次情绪管理讲座。在讲座中,我们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情绪管理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和运动放松等。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情绪管理实践活动,如自我放松训练、情绪日记记录等。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们学会了更好地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了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在实践后的问卷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表达了对这些情绪管理方法的认可和应用程度的提高。

实践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是学生行为背后的推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开展了一次学习动机培训班。在培训班中,我们向教师们介绍了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提供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如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奖励等。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积极运用这些策略,并在教学中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水平。

结论:

通过以上实践活动,我们得出了几点结论。首先,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对于优化教学非常重要,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其次,情绪管理在教育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学生能够通过情绪管理方法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最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将继续推广这些实践活动,并不断完善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实践报告 篇4

[导语]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一些自杀行为的,已经在我们周围频频发生了多起,甚至一度成为网络上的热门关键词。华科大九天内发生“三连跳”!!他们为何如此轻易舍弃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纵观全国,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日高。目前在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具针对性,切实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将抗意识,摆脱消极情绪困扰,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很有必要。本调查力求超越单纯的心理健康筛查,将不同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比较,以进一步明确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发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调查研究设计概览:

1.调查目的:

我小组做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旨在通过这项调查一方面了解家庭对大学生的背景影响,从而提高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运用正确的方式、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大学生在学校情感、学习方面的情况,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最关键的是调查大学生自身的状况,从心出发,找出自身问题所在,重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等

3.调查时间: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历时四周

4.调查地点:平顶山学院

5.调查对象:我校所有在校大学生

6.调查范围: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医学院,商学院等

7.调查数量为54份,其中调查问卷50份,现场采访4份。实际回收有效的样本为50份,另外4份问卷属无效样本或废卷。

8.调查小组成员任务安排:

1)、小组全体成员讨论选题,制定调查方案,分工

2)、调查目的分析:袁少敏、张慧

3)、问卷设计及打印:周云辉、张萍萍

4)、问卷发放:申国龙、宗士杰

5)、问卷收集:申国龙、宗士杰,

6)、访谈调查:刘凤侠、谢兵兵

7)、问卷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石鹏飞、张华婷

8)、调查分析总结报告:袁少敏、宋亚娟

9)、PPT制作:刘凤侠

10)、PPT演讲:谢兵兵、张华婷

正文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的有机调查系统完成。问卷调查范围广泛但一般情况下随机性较大不易控制,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辅以访谈调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弥补问卷调查可能出现的调查样本和调查问题的不完整和缺失,使整个调查具有更强的可信性。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一、基本情况调查

问卷中显示:男生样本数目为20,所占比例为40%.女生样本数目为30,所占比例为60%。由于在本次调查中样本选择分布不是十分科学,因此而产生的调查结果可能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学习情况

学习情况调查主要是为了解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主要包括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需要的指导内容、学习能力、临考心情、专业看法、毕业打算、学习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定位。

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的,受到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而大学生对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评价不一。40%的受访者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一般,只有1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专业非常满意.调查还显示有50%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用处前景表示不满意。综合来看,大部分受访者面对与自己专业学习的态度呈现中庸现象。这反映出很多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没有调整自己的积极性,这才一个侧面还反映出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缺乏动力因素。

当今社会在各方面竞争都日趋激烈,大学生学习、就业也不例外。有竞争就必然会产生压力。因此,面对大学学习、生活、就业带来的压力,如何处理就显得异常重要。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只有4%的同学地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十分满意。30%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满意。而40%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满意度为一般,并不是十分积极地态度。而还有22%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态度为不满意甚至是十分不满意。而从毕业后的规划来看,58%的同学选择继续研习,38%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还有4%的同学选择其他。这反映出大部分同学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一种处于迷茫、无目标的大学生,一种消极的定位,虽然是一种这样的定位,但是他们普遍认为学习应是其主要任务,也非常需要老师的就业前景分析和职业规划指导。虽然大家就业前景并不是十分看好,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持严谨的态度,而不是没有思考盲目乐观。只是需要指导老师的帮助。

三、生活情况

调查显示,16%的受访者与家人的联系频率为每天一次,32%的联系频率为两三天一次,34%的受访者与家人的联系频率为一周一次左右。也有16%的同学表示很少与家人联系。从受访者的感受来看,20%的同学认为家里人对自己的期望非常大,80%的受访者认为家里人对自己的期望比较大。现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承担了家里父母很大的期望,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比较高,也直接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四、情感交际情况

进入了大学校园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调查显示,2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有知心朋友,2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有知心朋友。还有50%的同学面对这个问题表示说不清。在问到与同寝室人关系如何,8%的同学表示关系不错,38%的同学表示关系一般,还有48%的同学认为关系很差,也有4%的同学认为这个问题说不清。在面对与寝室外其他同学关系如何时,66%的同学认为与其他同学关系一般,16%的同学表示关系不错,14%的同学说与其他人关系很差,也有4%的同学认为数不清。还有32%的同学认为大学中的同学关系属于比较单纯或很单纯,也有32%的同学认为大学中的同学关系比较功利化,也有18%的同学认为大足额同学关系严重功利化,4%的同学表示说不清。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52%的同学认为自己沟通交往能力一般,只有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沟通交往能力极佳,充满自信,勇于表现自己,较善于应对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62%的同学认为自己目前的人际关系良好,少部分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也有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非常糟糕。经过访谈调查发现,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性别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大一新生的自信程度明显低于高年级的同学,应对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可能和刚刚进入陌生的环境,并缺乏经验有关。同时。女生稍微弱于男生,这与女生通常比较腼腆、羞涩的性格有关;相反,男生则显得更加主动大方。

在与异性交往的情况调查中显示,2/3的同学有男女朋友。46%的同学对自己的感情状况满意或非常满意。34%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感情状况一般,极少同学觉得自己感情状况比较糟糕。调查还显示,1/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情感把握能力极佳或良好,也有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情感把我能力比较糟糕。由此部分调查来看,目前大学生校园情感交际方面的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消极现象也很普遍,不过大部分同学关系比较融洽,小有摩擦都属于正常现象。同学朋友之间出现摩擦争执都很正常,重要的是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和解决问题。

五、自身情况方面

调查中显示,在面对人生时84%的同学都选择积极生活,仍有12%的同学曾经有过轻生的念头。在对受访者进来一个月的精神状况中显示,52%的同学觉得自己最近的精神状态比较好,也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精神状况不好,从身体素质的调查来看,56%的同学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少部分同学认为身体状况极为不佳。在调查中还显示,只有4%的同学认为使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事情非常多,6%的同学认为使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事情比较多,42%的同学觉得一般,53%的同学觉得使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事情很少甚至几乎没有。52%的同学表示当心情遭遇低谷时自己的恢复能力良好。在感觉心情低落时68%的同学表示会选择自己默默承受,28%的同学表示会找家人朋友倾诉。由于现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面对无法预测的情况有较强的适应力,因此,遇到挫折时自我排遣的能力比较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承受压力和挫折,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们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6、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7、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心理健康。首先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人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等均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这时他们必须及时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疏导的方法有合理宣泄、注意转移、目标升华等。

[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实践活动,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不仅发现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及问题,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结论,并试着提出了我们对于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建议及解决方法,以期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裨益。

心理实践报告 篇5

一、主题简介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问题,假期我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院及其他院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都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及心理障碍。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在校大学生们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活动日程

1. 8月3-6日:准备阶段

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并针对我院20xx年上学期期末的《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进行数据统计,汇总。

2. 8月7-11日:调查阶段(一)

校内调查:(1)网络咨询,在我院班级、同学之间进行访谈,作为初步参考资料。

(2)问卷调查 (20xx年上学期期末已发卷调查)

校外调查:将问卷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 8月15-21日:调查阶段(二)

在爸妈在线心理网,对有心理困惑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4. 8月22-24日:总结汇报阶段

整理材料,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最后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到大学生的实际大学生活,他们也确实面临着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压力还有复杂的感情问题。

2.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从中寻找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困难,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大学生们提出一些适当有效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建议,帮助大学生克服那些出现在学习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与信心。

3.调查对象

本校的学生和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学生。

4.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两个方面进行实施。

5.数据分析或问题与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单选题(只选一个)

1.你认为在大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A.有必要 B.无所谓 C.没必要

2. 你目前的学习状况:( )A.很顺利 B.有困难但能克服 存在很多困难

3. 你对自己的身形、容貌是否满意?( )A.满意 B.无所谓 C.不满意

4. 你在学校的朋友:( )A.很多 B.比较多 C.很少

5.你想过自己的前途吗?( )A.没有想过 B.想过 C.以后再说

6.你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 )A.能 B.基本能 C.不能

7.你感觉自己的学习自觉性:( )A.很高B.视情况而定 C.比较低

8.遇到困难或压力时,你会最先向谁求助?( )A.家人 B.朋友 C 老师

9.在大学生活里,你最经常的感觉是:( )A.比较充实 B. 无所事事 C.郁闷

10. 你与舍友的关系:( )A.很融洽 B.有时会有小矛盾 C.经常争吵,难以相处

11.考试前后你总会心情紧张焦虑吗?( )A.总是 B.有时会 C.不会

12.你对所学的专业是否满意?( ) A 很满意 B 一般 C 不满意

13.你赞同婚前性行为吗?( ) A.赞同 B、不赞同 C.不知道

14.你对校园未来的爱情是如何看待的?( ) A.无疾而终 B. 社会太现实,毕业各自飞 C、只要双方努力,将来会在一起

15. 你认为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 )A.很健康 B.一般 C.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2、多选题 (选择两个以上的答案)

1.您有心理烦恼时通常会:( )

A.闷在心里B.向朋友倾诉C.告诉父母D.求助老师E.自我调整F.寻求心理辅导

2.您的心理困扰主要来自:( )

A.学习B.家庭C.就业D.感情E.情绪F.人际关系G.环境H.自己

3.您的情绪问题主要是:( )

A.焦虑B.抑郁C.嫉妒D.压抑E.恐惧F.易怒G.其他

4.你对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

A 工作轻松 B 专业对口 C 收入高发展好 D 工作稳定 E 兴趣 F 对社会贡献大

5.本学期学院《智力与心理健康》课程以专题教学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你喜欢的方式有:( )

A 参与式教学 B 互动式教学 C 案例式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E研究式教学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2.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凭及学历不如本科生,往往不能实事求是地认识自我,有的缺乏自信,有的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的处于眼高手低的情况中,形成种种矛盾心理,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3.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

4.自我定位出现迷惑

大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1.客观原因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大学更加强调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像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跟随。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进入大学,宿舍成为主要的生活区,生活需要自理,对于那些没有寄宿经历和依赖父母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习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环境。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学面对这些倍感压力。

2.主观原因

1)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考上大学之后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来,一方面大学里没有了中学里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许多同学自认为中学里自己是个佼佼者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却不知大学里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与失宠感 。很多同学都觉得目前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因此产生了失落感,同时在大学里一下子不再是家庭与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也不免觉得有些失宠。

3)畏首畏尾。面对崭新的环境以及激烈的竞争,很多同学此时却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敢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6. 解决方法

(一)开展相关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

校方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够,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大家过去的错误观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沐浴阳光。

(二)积极参加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并不快乐,其实快乐隐藏在生活中的许多角落里。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需要相信:快乐是自己寻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时刻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就能在无意中将阴霾无限缩小直至消失。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不快乐与快乐都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困难时寻求朋友的帮助,失落时寻求朋友的安慰,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降低压力,促进良性竞争

现代的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是沉重的压力却已经在他们身边蔓延开来,就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等等,这么多的压力往往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一方面学生应学会自我调整,学会怎样把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多的压力压垮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为了保持学习效率、有规律的健康生活,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生活,坚持体育锻炼,讲究卫生。做到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校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加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心理实践报告 篇6

导语:关注同一片蓝天下的留守儿童——西华师范大学200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千村万户”行动调查报告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

存眷联合片蓝全国的留守儿童

——西华师范大学200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暨“千村万户”举动查看报告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系统松动的一群“轨制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冒死挣钱,篡夺或获得了另外一种糊口生涯方法;另外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都会里,或自顾不暇,或无弹丸之地,没法将他们的后代带进城里,留在本身的身边。同时为了糊口生涯或糊口生涯,他们不能够容易的离开本身的工作,不能容易的离开都会,便是在这类带不出与回不去的两重矛盾中,留守儿童固然有父母,可是他们仍然不能不接纳“骨肉分散”的实际。

这个期间的孤儿因为长期被托养或寄养,贫乏父母之爱简单导致内心缺点,因为白叟宠爱或亲朋疏于管束贫乏精确的代价指导,孩子是将来、是盼望,中国不能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全部农村教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如今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农村根本教诲的薄弱尽人皆知,但是详细薄弱在那边,好象鲜有拿起。我于2008年7月参加西华师范大学构造大门生暑期社会实践营山新农村构筑办事小队的支教活动,来到了营山县茶盘乡完小支教。茶盘中间小学位于营山县城南8千米处,滨邻山青水秀的望龙湖丛林公园和广阔的营星公路.黉舍占地15000余平方来。现有小学班9个。初中班8个,学前班1个,在校门生达1300余人.是一所典范的九年一贯制黉舍。这里的孩子大大都活泼可爱,质朴却活泼,但他们的见地实在是太狭窄了,初中的孩子的知识面不敷都会里小门生的知识面。他们中只有10%的孩子可以在期末测验中扫数科目合格。并且孩子们存在注紧张的惭愧心理,害怕交换与表现。面对严峻的教诲题目,除了传授,我们也对本地留守儿童的家庭及经济环境做了各种问卷查看,访问了留守孩子的家,汇集各种资料,并实即将其配合分析,固然我地点的黉舍大略具有其他黉舍所异国的特点,固然因为本人程度所限,大略并未能看到更多潜藏于大略表面之下的实情,但我相信,发觉题目是办理题目的前提,更多的人对农村教诲更加细致的观察必定能切当进步我们农村的教诲程度,并办理好令人不安的留守儿童的教诲题目。

下面是我们查看所得的数据:

很少与父母关联的23.9%

父母只有过年才回家的87%

觉得一个快乐的家庭应当和父母在一路的79.3%

特别想父母的65.0%

做错事被责怪时劈面顶嘴的8.4%

拉帮结派、打斗打斗的12.3%

在黉舍里根本上异国朋侪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40.0%

碰到坚苦本身办理的45.5%

和(外)祖父母糊口生涯在一路的69%

觉得本身很平常的52.7%

进修上听教授的话,很吃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本身的49.1%

老是害怕被身边人陵暴34.7%

觉得社会不刚正、看不到盼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称一部分留守儿童巴望父母的关爱,盼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换。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触蒙受鄙视、孤单无助、悲观孤独。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题目的检出率高达57.14%,办理农村留守儿童内心题目已经是迫不及待!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题目、成因分析及所产生的社会题目:

查看中,我们发觉营山县业化、城镇化程度较低;经济增加的制约身分仍较多,资金和煤、电、油、运偏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险压力大;城乡居民增收坚苦。茶盘乡就更加冷僻,大大都乡民都外出打工,茶盘完小的孩子们的父母大都都是一路出去,处所多是深圳等大都会,而这些孩子暑假大略任其自然,大略便是到父母打工的都会做暑期工。

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残剩工作力向都会转移进程中所带来的从属产品。因为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成长程度较低、社会保险不健康等客观身分的存在,加上长期贫乏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诲、指导和办理,留守儿童每每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紧张的则会导致心理反常成长并在行动上表现出差别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呈现必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心理实践报告 篇7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三、报告摘要

此报告主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围绕学习、情感、就业、人际交往四方面展开,本调查报告写于到20__年12月18日。调查范围为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

四、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我们选择在本系的管理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进行调查,男女生比例为1:1。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走访式调查,在调查访问中,我们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在分工中,由男生负责50份问卷,女生负责50份问卷,回收率为98,问卷回收后,将问卷整编编号,1-49份是女生问卷,50-98为男生问卷。由组长召开小组分析会议,并将会议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

五、调查结果

1、学习方面

大学生在经历了高中的炼狱后,如释重负,没有了以往堆积如山的作业,获得了自由身。而问题是,在高中时期,生活学习的唯一使命是高考,而本身对自己人生的方向缺少把握的同学在没有了高考这一目标后,忽然不知该何去何从。又由于在高考结束后到大学开始的长达三个月的假期里,昔日紧张忙碌的心逐渐松散。在泡沫偶像剧、网络游戏中逐渐消磨了曾经饱满的心。到了大学,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新生们不仅无心学,“60分万岁”的消极思想,更更不知如何学。又加上高中老师灌输的“大学不用学习”引得新生们不以学业为重。我们发现男女生的不同,女生在大学中会觉得学习压力大,而男生没有感到学习压力大,其中有的男生觉得无压力。对在本校就读,有的同学表示对自己喜欢,有的同学不喜欢,有的同学认为无关紧要。在对大学生当前的压力来源调查中显示,有的同学将学习压力放在首位。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当今大学生在入学时,还是有部分同学能较快适应新生活,并确立明确的目标。其中也不乏存在较大一部分未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才找到什么是自己要的。在对自身的专业选择上,很多同学都表示满意当前专业,并都能认真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对待。而对自身专业不满的同学亦坦言在了解了自身的专业特点后,也能发现个中乐趣,现在能认真学习。对于已转专业的同学,情况不容乐观。这些同学坦言转专业后并没有增加学习积极性。由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同学是否有想法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而不在于专业是否喜欢。因此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对于学习压力重,也从另一方面表明现在同学们已经把学习当回事,认真对待之。

2、情感方面

到了大学生这个年龄层,其情感正处于成熟和不成熟的过度阶段,而爱情至于现今大学生究竟为何物,且看调查数据。在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动机时,有30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30是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30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仅仅只有10的学生是情到深处才谈恋爱的。男生女生不相上下。当问到曾为恋爱与其他关系产生不快情绪吗?20的男生会,而女生为40。可见两极分化很严重。

3、人际交往

统计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其中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严重困扰者占,只有明显障碍者占。在同别人闹别扭时能主动道歉的占90以上。在同陌生人交往时能找到主动找到话题的同学占,能找到话题但要一段时间的同学占。为了和大家和睦相处不会固持己见,偶尔放弃自己的观点以迎合大家的同学占。女生之间闹别扭率达到70,男生仅仅为20。当和朋友之间的友谊出现裂缝时,小部分女生会选择立即断交,而小部分男生会选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遇到困难时,女生有会向知心朋友求救,而男生只有4会向知心朋友求救,这也可以看出女生更需要知心朋友。

4、就业方面在大学中,就业压力比较大。90的人都认为就业竞争太激烈,仅10的人认为无所谓。

六、调查中反映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

1、紧张与焦虑

①、生活环境的改变引起的挫折心理

②、学习适应不良产生的心理困扰

③、人际交往不适引发的心理失衡

④、人生规划的不确定性产生的焦虑心理

2、浮躁与急功近利

3、失落与沮丧

4、自卑与退缩

5、空虚与倦怠

七、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也有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八十九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5、未来的不确定性。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应该对未来进行及早的规划,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可是自己是规划在哪里呢?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没有目标,找不到方向,缺乏动力,自己的长处短处何在?要怎样发展?该走那条路等问题是他们甚为苦恼。主观方面对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

八、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6、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7、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九、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心理实践报告 篇8

大学生心理实践报告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实践为主题,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心理辅导的实践活动,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大学生心理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实践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本文也指出,大学生心理实践工作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和多元文化,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实践;心理健康;心理教育;心理辅导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实践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本实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共有300名大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其中,学习压力是最主要的问题,占比超过50%。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需要借助心理实践工作进行适度的调解和缓解。

三、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效果评估

本次实践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工作,包括个案咨询、心理教育讲座和小组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调整心态,提高抗压能力,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评估,我们发现参与心理辅导的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减轻了心理困扰的程度。

四、大学生心理实践工作的评估与展望

通过本次心理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远未得到根本解决。尽管心理辅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问题的规模越来越大,解决问题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心理健康服务。

五、改进策略和实施措施

为进一步改进大学生心理实践工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心理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2.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环境;

3.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个体差异和多元文化的需求;

4.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服务。

六、结语

大学生心理实践工作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践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和心理辅导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和实施措施。实践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本文也指出,大学生心理实践工作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和多元文化,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创新方法和手段。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启发。

心理实践报告 篇9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心理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并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设计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进行的一项实践研究。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我决定进行一项关于学生自尊心的研究。学生自尊心对其学业成绩、社交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我选择了一所中学的九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了自尊心问卷来收集数据。

在研究开始之前,我先向学生们解释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确保他们的参与是自愿的。我向他们保证所收集的数据将保密,并只用于研究目的。随后,我分发了自尊心问卷,并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和指导。

问卷包含了一系列关于学生个人情况、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的问题,以及一些关于学生自尊心的评估题目。这些评估题目主要涉及学生对自己的价值感、自信心、自我接受能力和自尊感的评价。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我将能够获得学生的自尊心水平,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差异。

研究进行期间,我积极与学生们交流,并留出时间供他们提问和讨论。这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研究关系,并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我还与学校的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共同解读问卷结果,并帮助学生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发现学生们的自尊心整体水平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价值感和自尊感持有积极的态度。然而,一些学生在自信心和自我接受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一步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对自己外貌、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的担忧。这些问题可能源自于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压力,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

基于研究结果,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干预措施来帮助提升学生的自尊心。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并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社交支持和心理辅导资源,以帮助学生处理社交压力和自我接受问题。家庭也应该与学校合作,为孩子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和支持。

总结起来,这次教育心理实践的研究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自尊心问题,并指导我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心理实践报告 篇1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大学生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才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才有可能升起。为此,我们班举行了一场以“我的大学生活”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希望通过班会可以更加了解同学们现在的心理状况以及加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一、活动感悟

(一)同学们的感悟

一个表面上平静,而胸中拥有昂扬激情,内心如惊涛骇浪的人才是精通交际内涵的人,我们要乐观向上,低调做人。所谓交际,就是一个人与周围人的交往关系,而其主体是人,所以不断的完善自身,扬长避短,才是交际的主要内容。人们需要一些娱乐来缓解生活带来的压力,为生活增色添彩,大学生活虽然不同于社会生活,但也存在着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在课余闲暇时间应适当地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娱乐是生活最好的添加剂,我们应该在学习之余,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让同学们从学习的苦闷中走出来,在从快乐轻松的舆论氛围中回到学习中去。

(二)我的感言

在有趣而热闹的班会中,让我从游戏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认识了合作的精神。大学生活没有合作与信任,就不算一个完整的生活,面对朝夕相处的同学,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班会让我看到了大家的热情,团结的友情,讨论的激情。

二、活动小评

从总体来说,这次班会开得还算成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多数的同学都积极的参于进来了,会后也会认真完成我布置的练习。从他们的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同学经过这次班会后,对大学认识读比较深刻,基本上已经真正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我想这也正是我们这次主体班会的真正目的。

三、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班会,提高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懂得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一个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在不断的生活中失去了方向,这样才是导致事情悲剧发生的最根本,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能够做到最好!

以上就是《心理实践报告》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心理实践报告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7405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