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5篇。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案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有助于教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编写教案时可以借鉴哪些范文呢?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下“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们会在网站上发布更多消息请持续关注!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孩子们想猜字谜吗?古人写的是什么字?

1、小朋友们,古人为什么把尺字造成这样呢?(老师边说边演示:尺字就像人们这样量长度,教师张开拇指与食指,这样量一次就叫一拃。)

2、我们身上的尺除了手之外,还有什么呢?(生回答后,再课件展示)

(1)老师再边说边演示什么叫一拃,帮我数一数课桌的长度有几拃?

(2)学生再量课桌的长度有几拃。

(3)和老师量的结果不同的举手,为什么会结果不同呢?

(4)教师小结:由于测量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世界统一的长度单位,学习用尺量长度。

2、孩子们拿出直尺,观察直尺上都有些什么呢?

3、老师也有一块直尺,直尺上缺少些什么呢?

(1)缺少了竖线(就是刻度线),再观察刻度线,你又发现了什么?(有长有短,表示不同的长度单位)

(2)缺少了数字,数字从几开始?0表示什么?0对着的那条刻度线就是0刻度线。

(3)还缺少了什么?cm表示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4)再看数字与刻度线,你发现了什么?(数字都对一条最长的刻度线,0对着的就是0刻度线,1对着的就是1厘米刻度线

1、孩子们,直尺上从0到1是1大格,就是1厘米,还有从几到几是1厘米?

2、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你发现怎样的两个数是1厘米?(相邻的两个数之间都是1大格,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是1厘米。再看那些最短的刻度线,把直尺分成了许多小格,每个小格表示什么?今后再学。)

1、拿出1厘米小棒,什么颜色(白色)?

2、仔细观察1厘米,记住1厘米有多长。

3、你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怎么比较准确?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记一记1厘米有多长?

5、我们身上什么地方或我们见过的哪些物体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厘米?

6、1本数学书厚度大约1厘米,1个食指指尖宽度大约1厘米1厘米感觉怎样?我们量较短的物体就用厘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1、拿出红色小棒,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怎么估?大家再想一想我们身上什么地方大约1厘米,我们就用食指指尖的宽度在小棒上比一比,一边比一边数,大约有几厘米?

5、大家学会了量物体长度了吗?很快说出下面的物体长度。

(1)让学生很快说出前三个的长度,量圆珠笔的长度对着几量的(对着2),可以这样量吗?长度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为什么圆珠笔的长度说得慢,前三种的`长度说得快?由此可见,我们在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怎么对齐?

(3)根据前三种物体的长度强调量法:从0到9是9厘米,从0到7是7厘米,你发现了什么(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1、判断。1题没对着0刻度线。2题直尺放斜了。3题从1开始量的,对了。4题线放弯了,这根线的长度最接近3厘米,可以怎么说(这根线长度大约3厘米,也可以说这根线的长度比3厘米多一些)老师再小结:我们在量物体长度时,结果往往不是整厘米数,我们就可以说成大约几厘米,也可以说成比几厘米多一些或少一些。

先估蓝色小棒有多长,回忆一下怎么估呢?再量(7厘米)。最后再量作业本的宽度(13厘米)。

3、熊大只有一把断了的直尺(从5开始),怎么量橡皮擦的长度?

4、大家还想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到校园看看吧。(楼的高度,跑道长度)我们的这把尺合适吗?以后我们还要学习用更大的长度单位量更长的长度。

1、感谢大家和老师一起度过了一堂充实而愉快的课,你有什么收获?

2、收获的知识当然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大家在这节课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思考、认真操作的好习惯,希望大家把这两个好习惯带到今后的学习之中。谢谢大家!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篇2)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虽然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就学习过“比长短”,孩子们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本学期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孩子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我们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

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图钉、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己身体上的数据,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大量的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热火朝天的课堂背后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班里这部分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先让孩子们借助身边的工具描述物体的长度,再用多种方法描述厘米和米的长度建立表象;接着利用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进行比较,讨论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最后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并测量身边的物体,是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并学习。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篇3)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发思考。JAB88.COM

师:小朋友们,课桌是你们在学校天天相伴的好朋友,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生:不知道。(先是愣住了,一会儿后有的学生伸出双手开始比划,有的学生开始七嘴八舌起来,有的学生瞪着大眼睛直摇头。)

师:你能借助身边的工具或物体去比一比吗?谁来说一说,你想用什么作工具呢?(启发出用铅笔、书、文具盒、手等工具去比。)

师:现在用你选的工具去比一比,开始。(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导。)

师:请小朋友来汇报一下,刚才你用的工具是什么,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生5:我用的工具是橡皮擦,有十二个橡皮擦那么长。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量地很认真!真奇怪,为什么同样长的桌子,量出来的结果却不同呢?(学生一时愣住了,但也有学生踊跃举手。)

师:对了,因为大家用的工具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不同,看来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师板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学生齐读。)

[评: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情景创设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兴趣,更要讲究实效性。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情景创设等要尽力简洁有效。本课教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简单明了,直入主题。]

师:拿出你们的尺子,举给老师看看。(教师出示米尺)你们手中的尺子只是米尺的一部分。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尺子,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不由兴趣激昂地寻找)

师:说一说,你的火眼精睛发现尺子上有些什么?(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画好的直尺)

师:嗯,你的眼睛真亮!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顿片刻)这些数字所对的线有什么特点呢?

师:对,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数字所对的线是最长的刻度线。

师:0,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你们猜一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师: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1所对的刻度就是?

师:细心的小朋友还能发现直尺上有一个神奇的标志字母cm,表示长度单位:厘米。(教师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师:1cm究竟有多长呢?同学们猜一猜!(留一点时间给生猜)大家能大胆去猜测,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画的直尺)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厘米,知道了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这一段长1cm。(演示后板书:1厘米=1cm,生齐读。)

师:看清楚了吗?比比谁最快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这一段。小朋友们真能干,能准确地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1厘米了。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哪一段也长1厘米?

生1:我还找到从2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生说,师指)

生2:我还找到从4刻度到5刻度之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生说,师指)

生3:我还找到从8刻度到9刻度之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生说,师指)

生4:我还找到从12刻度到13刻度之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生说,师指)

师:谁敢接受挑战?(再一次激发学生求知欲)1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是1厘米?6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是1厘米?9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是1厘米?15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是1厘米?(要求学生完整回答,答语略)

师:细心地小朋友一定能发现,怎样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师:你们真是细心人!现在我们用小手比划1厘米,好吗?

师:找出桌子上的这根小棒,它的长度正好是1厘米。咱们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拿住它的两端,注意手指不能动哦!然后抽开小棒,瞧,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师示范,生独立操作)

师:用直尺来验证一下,你比的准吗?你们觉得1厘米长还是短呢?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想)睁开眼睛,再比划一下,这次看谁比划得最准!(学生比划,师巡导)非常好!咱们小朋友都能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了。

师:现在请你快速找找,在我们的课桌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再找找你同桌身上有没有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东西?(生马上像砸开锅的开水一样寻找)

师:那我们的身边,生活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师:大约1厘米长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找得完吗?

师:看来,小朋友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刚才有小朋友说到1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1厘米,那2本呢?3本呢?你怎么知道的?

师:(师演示02)这段长几厘米?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04呢?06呢?怎么那么快就知道是几厘米了?

师:大家都很积极开动了脑筋思考问题并学到了知识。我们认识了米尺,也认识了厘米,在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想不想用厘米作单位来测量长度呢?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西师版《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案例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西师版《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案例及反思生:想。

师:先用手比划这根小纸条,估一估它有几厘米长?给同桌说说。(学生操作,教师巡导)

师:到底谁猜对了,我们试着用尺子量一量就知道了。测量的时候想一想你是怎么量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准备,开始。(生独立操作,师巡导)

师:谁有本领当当小老师,到讲台上来教教大家该怎么量?(指明小老师教大家)谢谢熊思然小老师给大家做了一次正确的示范!

师:说得很好!在量的时候先把尺子的一段对准物体的0刻度,再看物体的另一段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大家再试一试。(学生不约而同开始再次量起来)

师: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量的,你们看对吗?怎么错了?那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改正错误好吗?大家来指挥喊开始,好了喊停,尚老师听从你们的指挥。到0刻度了,行了吗?

师:有了大家的共同帮助,这个小朋友改正了错误。为了使其他小朋友不再发生同样的错误,现在谁能再次响亮地提醒大家,在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对了,量的时候有一点特别重要,一般要对准0刻度开始量,然后再读另一端的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评: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遵循这一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题材引出新知,又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到生活中提取相应的数学经验,把数学又回归于生活。]

师:现在请小朋友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生:我的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5厘米。

师:真能干!能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那么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师:大家说得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当裁判官,判断哪个小动物量的正确?为什么?(教师用小黑板出示题)

学生学习兴趣再一次被激发。

今天我们量的这些物体的长度,你感觉在生活中属于长还是短?一般情况下,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米尺作工具,用厘米作单位。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用厘米作单位量了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那我们要量黑板有多长?教室有多长?操场有多长?该用什么工具去量,又要用什么长度单位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篇4)

本节课以实践活动、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是用问题引入学习。

上课开始,教师通过鈥溣檬裁窗旆苤?道黑板的长度?鈥澱庖晃侍猓佳狄延兄度ソ胁饬浚?样既解决了矛盾,又进入了主题,还吸引了学生。

二、是合作学习,探求新知。

此环节分两步进行,首先是认识米尺,建立米的观念。学生在建立米的观念的活动中,经历了从直观(看、量)到抽象(估、说)这样一个认识过程,从中体验到学习探索过程中的乐趣。其次是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在本环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主动探索,从而总结出用米作单位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是尊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

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测身高可以用多种方法,从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感受、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四、是练习中注意知识的联系与延伸。

教学中并不满足学生测量活动后正确地填出结果,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理解知识间的联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2、在实际的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1、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2、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3、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我们一起用铅笔、数学书、手指、动手量一量好吗?

生:我用数学书量的,课桌比三本数学书的长度短一点。

师: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法量出了桌子的长度,真能干。想一想刚才大家量的结果,为什么大家的课桌都是一样长的,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师:你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因为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大家测量数据也不一样,这给我们带来不便,看来有必要统一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用什么单位呢?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板书课题。

师:对,这是直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拿出你们手中的直尺,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多媒体课件出示直尺。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谁知道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什么吗?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对,这些线叫刻度线。找一找,这些刻度线和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把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你能学着给数字1对着的长刻度线取名吗?

师:真棒,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什么? 7呢?

师: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1大格。,比较一下每一大格的长度怎样?

师: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大小格,告诉我们长度的。你知道直尺上这样的一大格是表示多长吗?

师:对,直尺上这样的一大格表示1厘米,厘米可以写成cm。(多媒体课件闪动显示1厘米)。从0 到1是1厘米。你还能说出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吗?

师:看着自己的尺子说一说:从几刻度线到几刻度线的长度是1厘米。从“0刻度线到“4”刻度线有几大格,是几厘米?这样的长度还可以是从几刻度线到几刻度线。同桌互相说说。

师:从直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用手指从自己尺子上比划出1厘米,看看1厘米有多长?量量我们的手指宽度,你发现了什么?

师:(多媒体课件显示)。呵呵,这个重大发现有价值吗?

师:真会动脑子。1厘米有这么长(手势比划)那2厘米呢?4厘米呢?(验证一下)

师:知道了长度单位,我们就能用它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了。请孩子们拿出小棒,猜一猜,小棒大约有多长?

师:你能量出它的长度来验证吗?试试看。把你量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生:(到前面边说边演示)我是这样量的,尺子和小棒的左边对整齐,小棒的右边对着尺子的4和5之间,小棒长大约4厘米。

生:我把小棒的一端对着0,另一端对着5,小棒长是5厘米。

生:我把小棒的一端对着2,另一端对着7,7减2是5,小棒长5厘米。

师:为了便于比较,老师把小朋友量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来。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多媒体课件显示三种量小棒的方法)

生:我同意第二种。因为从0到5才是5厘米。第一种0前面没有刻度,不能量出那一部分的长度。

生:用0刻度线对着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师:小朋友会量物体的长度了,想不想知道你的铅笔的长度 ?

师:选出你手中最长的一枝铅笔,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再量出它的长度告诉同桌,并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生:我是这样量的。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量到直尺的右端10厘米处时,我在铅笔上作上记号,把记号对着0刻度线再量。把两次的长度相加就是铅笔的长度。我的铅笔长12厘米。

师:真会动脑子,你是用这种方法量的同学真棒。如果不是的请大家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再量一次好吗?

师:这一次量数学书,先猜一猜,数学书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

生:我先量了一次,看看剩下的与第一次量的差不多,我就知道大约是20厘米。

生:数学书长21厘米。我是这样量的,先把数学书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在直尺的右端10厘米处作上记号,把记号对着0刻度线再量。再作上记号,再量。把三次的长度相加就是数学书的长度。

师小结:当尺子不够长时,量一次后,在直尺的右端作上记号,顺便写上量的数字,再量。把几次量的长度相加就是数学书的长度。

师:每人选一种你喜欢的物体,量给小组的伙伴看一看,并说出量出的长度。有时间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物体量。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量的这些物体你认为是长还是短?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师: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生活、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动手,多观察,多思考,测量长度的问题就难不到我们。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5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长度单位教学反思”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4125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gth; i++) { text[i].style.display = "none"; }; for (var i = 0; i < art.length; i++) { art[i].style.height = "aut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