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数学五下:《因数与倍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脳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梅1=18,18梅2=9,18梅3=6,18梅4=鈥Γ挥贸朔ㄒ欢砸欢哉遥?脳18=18,2脳9=18鈥Γ?/p>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1、2、3、6、9、18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2、4、6、8 3、6、9 5、10、15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第二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 2、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二、 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②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③(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审定人教版数学五下:《因数与倍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因数和倍数个数方面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数的乘除运算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和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观察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
(1)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2)交流学生的分类情况。(预设:学生会根据算式的计算结果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类是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而商不是整数。
2.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同学们,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梅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梅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在第一类算式中找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强调一点: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数的除法算式中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简洁明了,同时为学习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行有效铺垫。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
(1)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我们能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呢?表述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表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而应该说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
4.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
(1)今天学的一个数的因数与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区别呢?
课件出示: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相对于积而言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而一个数的因数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数。
(2)今天学的倍数与以前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呢?
倍数是相对于因数而言的,只适用于整数;而倍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
(3)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与学生已学过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以及倍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比较容易混淆,这也是学习一个数的因数和 倍数意义的难点。通过观察、对比、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
(二)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例2:
1.探究找18的因数的方法。
(1)18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方法。
预设:方法一: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除法算式找18的因数。
因为181=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182=9,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183=6,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方法二:根据寻找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8,寻找18的因数。
因为118=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29=18,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36=18,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2.明确18的因数的表示方法。
(1)我们怎样来表示18的因数有哪些呢?怎样表示简洁明了?
(2)交流方法。
预设:列举法,18的因数有:1,2,3,6,9,18。
图示法(如下图所示)。
3.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
(1)你能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吗?36的因数呢?
(2)怎样找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不同方法,在练习中体会一对一对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避免遗漏或重复。初步感受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以及最大因数、最小因数的特征。
(三)找一个数的倍数
教学例3:
1.探究找2的倍数的方法。
(1)2的倍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方法。
预设:方法一:利用除法算式找2的倍数。
因为22=1,所以2是2的倍数。
因为42=2,所以4是2的倍数。
因为62=3,所以6是2的倍数。
方法二:利用乘法算式找2的倍数。
因为21=2,所以2是2的倍数。
因为22=4,所以4是2的倍数。
因为23=6,所以6是2的倍数。
(3)2的倍数能写完吗?你能继续找吗?写不完怎么办?
(4)根据前面的经验,试着表示出2的倍数有哪些?(预设:列举法、图示法)
2.练习找一个数的倍数。
你能找出3的倍数有哪些吗?5的倍数呢?
【设计意图】在理解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初步感受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以及最小倍数的特征。
(四)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特征
1.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交流。
3.归纳总结。
预设: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五)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1)想一想,怎样找不会遗漏、不会重复?
(2)哪些数既是36的因数,也是60的因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体会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和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同时,渗透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意义。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答案。
(2)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渗透5的倍数的特征。
3.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答案。
(2)你能改正错误的说法吗?
(六)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四下:《因数与倍数》教学规划”,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内容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因数和倍数》
本单元教材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了解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倍数与因数关系,体会自然数都有因数,而且不同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不同的。这些内容还能为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为以后教学分数知识作必要的准备。研究倍数与因数一般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进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二、教材简析:
1.重建知识体系,通过操作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以前的教材把这些内容归结为数的整除,因此根据大纲要求,要先建立整除的概念,由整除引出约数和倍数,再用能否被2整除定义奇数和偶数,以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定义素数和合数,概念较多并且集中,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数学课程标准没有提出认识整除的要求,但要求能找10以内某个数的倍数、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并降低要求,只要知道奇数、偶数、素数、合数,不要求分解质因数和用求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因此,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这部分内容重建知识体系,依据学生熟悉的乘法算式中积与因数的关系认识倍数和因数。在学生有了倍数、因数的初步感受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其他式子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进一步感受在乘法算式里,积是各个因数的倍数,每一个因数都是积的因数,并在叙述中体会倍数与因数的依存关系,及相应的倍数、因数的叙述方法。教学时要使学生认识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掌握正确的叙述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由乘法算式引入倍数和因数,那么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可以借助乘法算式进行。启发学生用乘法算式逐个找出它的倍数,并讨论获得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可以用这个数依次乘1、2、3找出它所有的倍数。同样观察讨论,获得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这个数,这两个数就都是它的因数,这样可以一对一对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通过解决问题加深体验倍数与因数关系和理解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
2.充分利用百数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思考,发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而不是掌握特征。教材主要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先分别在百数表中找出100以内2、5的倍数,再分别观察、分析它们的特点,组织交流,获得结论。并依据2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教材以此定义偶数和奇数,让学生知道。教材还注意让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练习,进一步认识2、5的倍数的特征,发展分析、简单的推理等思维能力。
3.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开始可能会产生看个位的想法。通过观察3的倍数产生认知冲突。首先让学生找出 100以内3的倍数,观察它们的个位,思考是否具有2、5的倍数的类似特征,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探究结论的愿望。接着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出几个3的倍数,看看每个数所用算珠的颗数是多少;再找几个比较大的3的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看每个数用了多少颗算珠,分析每个数所用算珠颗数有什么共同点并进行交流,获得3的倍数,各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的认识。这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和观察3的倍数,获得初步结论。再通过验证确认结论的正确性:3的倍数各数上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但有没有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但各数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呢?要求学生找几个不是3的倍数的数算一算,验证不是3的倍数的数,各数位上数的和不可能是3的倍数,确认前面获得结论的正确性。这样做实际上说明了例题里结论的条件是充分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可以从中感受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严密的。
4.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认识素数和合数
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引导分类素数(质数)和合数,是以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定义的。教材为了让学生感知、体验各自的本质属性,理解和获得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在例题中让学生自己先找一些数的因数,按照因数的个数把这些数分成两类。要形成概念,还得获得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因此教材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研究两类数各自因数的特点,认识每类数的因数个数方面的特征,充分感知一类数里每个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另一类数里每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在此基础上,教材抽象概括出素数和合数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同时还通过学生思考、分析,认识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这样通过研究数的因数的特征,概括素数和合数的意义。并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素数和合数内涵的认识,掌握概念。但对素数、合数的判断仅限制在50以内的数,这就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并能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素数、合数基本概念的理解上。
5.通过综合性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和激发学生兴趣
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生的难点在于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特别是在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时,容易混淆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预计学生还在学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能发现了2、5、3的倍数的特征,根据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计划让学生学习完这些概念后,很有必要对这部分知识做个梳理与练习,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帮助学生清晰理解各个概念,区别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练习之前,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旧知进行回顾,唤起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回忆,使他们能正确质数和合数这两个概念与奇数、偶数的区别。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积极性高,希望能做到有的放矢,定必因材施教。】
四、总体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本单元指非0自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以及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知道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和3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 。
2、让学生在探索数的特征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验证猜想,或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必要的说明;进一步发展数感。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练掌握求一个数和的倍数和因数的有效方法。
2、通过百数表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
3、利用计算器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六、设计思路:
教学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学习找一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直观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2、3、5的倍数的特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并引领学生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并提炼、归纳、验证它们特征。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而探索研究的方法学生一般想不到,对学生进行探索方法的引领和指导十分必要。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及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增强了学生数学自信心。
七、课时安排:
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内容分三段安排:
例1~例3认识倍数和因数 ( 1课时)
例4、例52、5、3的倍数的特征 ( 2课时)
倍数和因数 例6素数和合数 (1课时)
练习六 (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读数导入,巧设铺垫 学习新知,明确概念
巩固新知,适时拓展 全课总结,有效延伸
第二课时:2和5的倍数
活动一:2的倍数特征的探索
活动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活动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共同特征的探索
活动四:看书,回顾知识
自主练习 总结
第三课时:寻找3的倍数
视频导入,激趣新知 自主探索,总结特征 巩固练习,
强化概念 全课小结,分享收获
第四课时:寻找素数和合数的足迹
开心智力判断
智力找朋友
复习导入 明确概念 生活拓展 开心辞典
开心游戏
全课总结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学过的数
2、明确学习主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2和P13例1
(1)2脳6=1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两个不是零的自然数之间是因数(倍数)的关系?
(3)怎样找出18的全部因数?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表示出18的因数?
要求:1、独立学习 2、时间6分钟
2、全班交流
问题一:初建模型
在图式结合中构建因数、倍数的概念,并从中感受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有着互逆关系的一组概念。
问题二:深化模型
明确因数与倍数的外延,进一步认识、内化因数、倍数的内涵,从中提炼出因数、倍数模型的本质意义。
ab=c(a、b、c为非零自然数)
问题三:应用模型
①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表示方法。
②找30、36的因数。
3、议一议
(1)今天学习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一样吗?倍数与倍一样吗?
(2)通过找一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四、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2脳6=12 2和6是12的因数。
12是2和6的倍数。
3脳4=12
ab=c(a、b、c为非零自然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案6”,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什么是质数和合数,掌握了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2.我知道100以内的质数,记住了20以内的质数。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时畅所欲言。
学习重点:
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习难点:
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会给自然数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3.试试身手:第23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利用课本24页的表格,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2.展示、交流:你们是怎样找出100以内质数的?
3.小组讨论:(1)有没有最大的质数或合数?(2)根据因数的个数,可把非零自然数分成哪几类?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记20以内的质数。
5.独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2)是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4)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6.组内交流。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倍数和因数》,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12个零乱的小正方形
师:用这些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怎样拼?你能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出示:( )( )=12。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师:这个乘法算式表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看看另一种同样一个算式的摆法)(一个算式对应一种摆法)板书:34=12
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学生可能会出现:26=12、112=12)
认识倍数
师:根据不同的拼法,我们得到了三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在34=12这个乘法算式中,我们可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板书这两句话。
师:根据26=12这个算式,你也能像老师刚才那样试着说一说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指名一人说)(对学生的回答肯定并给予表扬)
师:根据112=12呢?(指名两人说说)
师:数学上为了方便,规定在研究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媒体显示这句话)
[设计意图:倍数,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除法整除)来安排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冰冷的。如果能借助学生的操作和想象活动,唤起学生的倍数意识,自主建构起倍数的意义,那么学生获得的概念必然是生动的、有意义的,同时也回避了倍与倍数的概念纠缠。]
2.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12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还有哪些?你来说一个。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找到谁是3的倍数?(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15是3的倍数) (指名找几个)(板书)
师:这位同学也是想3乘一个自然数,得到一个自然数的。板书:3( )=( )
师:这些都是3的倍数,有的大有的小,你能不能想个方法,从小到大依次找出3的倍数,谁能用算式表示吗?(写在纸上)
师:从小到大,你依次找到了哪些3的倍数?你是怎么找到这些3的倍数的?(方法一:加3加3;方法二:13=3、23=6)
师:从乘几开始?找到谁是3的倍数?接下去呢?(课件依次出示乘法算式)
师小结:我们刚才从3乘1开始,依次乘一个自然数,得到的积就是3的倍数。如果我们继续找下去,可以找到多少个3的倍数?(无数个)我们可以用省略号表示。一般我们只需写5-6个,加省略号就可以了。
师:从小到大依次找3的倍数,这样非常有序。我们在找的时候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了。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是建立在一个乘法算式基础之上的,脱离算式,只看到一个数,要找出它的倍数,在学生初认识倍数后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找的时候缺乏方向性,可能找得比较凌乱。因此,在以一个算式模型来帮助学生掌握找的方法的同时,有意识地提出要从小到大依次找3的倍数的要求,使学生产生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意识。]
3.完成试一试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找找2和5的倍数吗?试一试。
师:这些2的倍数你是怎么找到的?(引:2你是怎么找的?接下来你是怎么想的?)(从2乘1开始,从小大到依次乘一个自然数)
师:为什么加省略号?
师:5的倍数有哪些?他把5的倍数找完了吗? 认识倍数的特征
师:为什么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时候最后都用省略号?(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板书:个数:无限)
师:既然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一个数的倍数有没有最大的?那一个数的倍数有没有最小的呢?我们看3的倍数最小是?2呢?5呢?所以说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谁?(板书:本身) 师:这就是倍数的特点。
4.巩固练习
判断:出示3个数:11,84,1,是不是7的倍数?
师:11为什么不是7的倍数?(引导想除法,看有没有余数)
师:84呢?(除出来的数是个自然数,84是7的倍数)
师:1呢?(7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1比7小,所以不是)
[设计意图:在教学倍数后设计这样一个练习,既巩固了对倍数概念特点的理解,同时又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作好方向、方法上的准备。]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表,校对。师:和老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交流:应付元数都是怎样算出来的?(出示:乘坐人数4=应付元数)
师:你能根据这张表格,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倍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师:那4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呢?
二、认识因数
1.找因数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倍数,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因数。
师:在刚才的乘法算式中,我们还可以说,3是12的因数,
生:4也是12的因数。
师:根据26=12算式,你也能说说吗?根据112=12呢?
师: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也指不是0的自然数。(显示这句话) 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通过这3个乘法算式,我们找到了12的所有的因数,有哪些呢?(出示:1,2,3,4,6,12)
师:那16的因数,你也能把它们全部找出来吗?(学生独立找,指名板演) 交流:
师:找对了吗?
师:1,2是16的因数,接下来应该是3(不是),那3为什么不是16的因数?(出示:163=51)
师:那1为什么是16的因数?(出示:161=16)
师:既然1是16的因数,哪个数也是16的因数?
师: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能找到两个,也就是一对16的因数。(课件演示书写方法)我们只要一对一对找就可以了。
师:1试过了,接下去试几?(出示:162=8)这里又找到哪些16的因数?
师:164=4,找到谁是16的因数?因为两个因数4相同,所以只写一个。
依次出判断示:165,166,167,168=2,
师:要写吗?重复也就不要再写了,也不需要找下去了。
师小结:刚才我们是用16去除以一个自然数(从1开始试)等于一个自然数找到16的因数的,也非常有序。(板书:16( )=( ))
[设计意图:36比较特殊,1、2、3、4一直要试到5才发现不是36的因数,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的形成。又因36这个数大,因数也比较多,作为例题起点太高,容易遗漏,大多数学生有困难,失败了没有成就感。而试一试的反而简单,不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而16这个数的因数比较少,只需试到3就可以发现3不是16的因数,16的中也有两个相同的因数,只需些一个这样的情况。因此将试一试的16换作例题来教学,将36作为练习巩固。] 换成16,既有例题的功能,如,试到3就知道不行,两个因数4只要写一个4,较好地解决36带来的麻烦。]
2.完成试一试
(1)师:你能用寻找16的因数的方法来找找15和36的因数吗?再看看能不能像刚才找倍数一样找找因数的特点。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找的,36的因数为什么有9个,单数个)
(3)对比一个数倍数的特点,交流一个数因数的特点,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填表,校对。师:和老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交流:每排人数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你也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因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倍数和因数(完整课题)。能根据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用什么方法找?找一个数的因数,用什么方法找?找的时候一定要有序,这样才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我们还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的特点。(指名说说) 综合练习
过渡:老师要考考大家今天学得怎样了,能接受考验吗?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五)”,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6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3.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
18÷2=9,18的因数有2和9;
18÷6=3,18的因数有3和6;
18÷18=1,18的因数有1和18;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因数?怎样做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先复习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再引出新知。
二、讲授新知
(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自然数1除起,一对一对的找
18÷ 1=18
18÷ 2= 9
18÷ 3= 6
18÷4,18÷5商不是整数,18÷6=3与18÷3=6重复,我们还需要继续向下找吗?在这我们引导学生继续向下找,最后发现从第一次出现重复起就不必再向下找。
①列除法算式找:用这个数除以从1开始的哪些整数的结果仍是整数,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师:还可以怎样想?18是哪两个整数的乘积?
从自然数1乘起,一对一对的找
1× 18=18
2× 9 =18
3× 6 =18
②列乘法算式找:从1开始,看看哪两个整数的乘积是这个数,那么这两个整数就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即时练习30的因数有哪些?让学生马上尝试学过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亲身经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并总结出方法。
(2)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方法一:列举法
把一个数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如:18的因数有:1,2,3,6,9 ,18。
方法二:集合法
明确:用集合法表示18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图讲解并展示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即时练习36的因数有哪些?如何表示36的因数?
师:注意像36÷6= 6,6×6=36这样表示36的因数时只写一个6。
设计意图:即时练习巩固新知又复习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师:观察我们找到18,30,36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利用前面亲自探究的结果,让学生来观察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三、总结归纳
1.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列除法算式找
(2)列乘法算式找
2.表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2)集合法
3.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的例题及相应的试一试,第72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找出某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因数和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发现倍数、因数的特征和规律,自我感悟和自行归纳,感受数学知识的内涵;
3.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思考,学会归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掌握求一个数和的倍数和因数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数导入,巧设铺垫。
1.黑板上写出一些数:12、36、15、16、3、2、5、0
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这些数在数学上叫做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2、自然数还有很多,像0、1、2、3、4这些数都是自然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除了0之外的这些自然数(将0擦去)。首先我们先来研究12这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读数简要介绍自然数,同时除0之外的7个自然数就是本课将逐一研究的对象,巧妙地作了全课铺垫。】
(二)学习新知,明确概念。
1、请同学们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放在课桌上。(出示课件: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思考:每排摆几个?摆几排?并用一个乘法算式把你的摆法表示出来。
(1)学生动手操作,并说一说: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
(2)集体交流:你写出的乘法算式是什么?是怎样摆的?也可以怎样摆?依次揭示:43=12 ①每排摆4个,摆3排;②也可以每排摆3个,摆4排;(课件点击出示)
62=12 ①每排摆6个,摆2排;②也可以每排摆2个,摆6排;(课件点击出示)
112=12 ①每排摆12个,摆1排;②也可以每排摆1个,摆12排;(课件点击出示)
(3)问:还有其他摆法吗?能每排摆5个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让学生梳理出这样一个学习脉络:乘法算式倍数和因数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从教材本身来看,这部分知识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也谈不上有什么新兴趣,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概念课。】
2.教学因数与倍数和概念
(1)指算式:43=12(引导像43=12的算式,在数学上一般可以这样说:4是12的因数,3是12的因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倒过来就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①请学生重复因数与倍数的表述方法,说给同桌听一遍。
②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指算式:62=12 112=12
让学生能照着样子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3)练一练
a.(结合想想做做第1题)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因数?
114=44 7+4=11 729=8
b、例1中12的因数有哪些?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
c.回到导入题:12、36、15、16、3、2、5
师:你能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教学找倍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你能分别找出多少个3、2、5的倍数?
小组合作:找出3、2、5的倍数。
找一找、想一想:
①3、2、5的倍数分别有哪些?
②怎样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③观察这些数的倍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2)小组汇报:
明确:①有序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只要将这个数1、2、3依次开始
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③一个数的倍数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合作找一个数的倍数,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空间。】
4.教学找因数的方法
通过研究12、36、15、16,知道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还归纳出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我们来研究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
(1)师:在刚才的练习中,很多同学都找了36这个数。在这串数中,有哪几个数是36的因数?(12、3、2)
师:还有哪些数也是36的因数?你能全部找出来吗?要求找得准、全、有序。(请同桌合作完成)
生同桌合作,分别找一找36的因数。
师:教师巡视选择展示学生的成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a.比较无序的:12、3、6、9、1、2、4、18、36
b.两个两个找:1、36、2、18、3、12、4、9、6
c.两个并有序的:1、2、3、4、6、9、12、18、36
揭示:找36的因数时,采用两个两个地找的方法,从除以1开始尝试,直找到两个因数不断接近为止,这样可以使一个数因数的个数不遗漏,不重复。
(2)试一试: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口头来找找15和16的因数的分别有哪些?(做到准、全、有序。)
15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观察这3个数,你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吗?
揭示: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说明,使学生感受因数和倍数的的含义,并及时通过练习理解因数和倍数;通过小组合作找36的因数,在组织学生评议中明析方法,逐步理解找一个数的因数要做到准、全、有序,提高思维和评价能力。】
(三)巩固新知,适时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填表后,组织讨论,你是怎么填写的?指名回答相应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判断和练习中的有关习题巧妙结合,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
2、猜数游戏。
(根据提示,掷子游戏。)
(1)它是4的倍数。
(2)它是9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
(3)2和3都是它的倍数。
(4)它是9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
(5)它是这六个数的因数。
【设计意图:设计了这道骰子练习游戏,将整堂课的内容进行高度整理和概括,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对后续的学习进行适当的铺垫。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收到了课虽止意未尽的良好效果。】
(四)全课总结,有效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延伸: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12、36、15、16、3、2、5
这些非0自然数的因数和倍数问题,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数的倍数问题。
附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自然数 12、36、15、16、3、2、5
准、全、有序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35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第一课时《倍数和因数》预习纲
班别: 姓名: 完成时间: 自我评分: 家长评分:
★一、眼明手快,灵活操作:(可跟妈妈、爸爸一起研究的呀!)
用12个边长是1cm的小正方形(在中方格纸里剪)摆一个长方形,看你会几种摆法?想法越多越醒目哦!
摆法①:摆成长是( )厘米,宽是 ( )厘米的长方形,
面积:( ) ( )=12。
摆法②:摆成长是( ) 厘米,宽是( ) 厘米的长方形,
面积:( ) ( ) =12
摆法③:摆成长是( ) 厘米,宽是( ) 厘米的长方形,
面积:( ) ( ) =12。
以上所填的长和宽都是12的( )数 ,那么12就是这些数的( )数 。
★二:能说会道,看你有多棒?
选以上3道乘法式子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道按照下面的提示跟爸爸、妈妈说说
( )( )=( ),( )是( )的倍数,( )也是( )的倍数,( )和( )都是( ) 的因数。
★三:神机妙算,看你有多准哦!
(1)看书完成书本的71页的小问题,再动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因数和倍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脳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梅1=18,18梅2=9,18梅3=6,18梅4=鈥Γ挥贸朔ㄒ欢砸欢哉遥?脳18=18,2脳9=18鈥Γ?/p>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1、2、3、6、9、18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2、4、6、8 3、6、9 5、10、15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十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十三)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一个数的倍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下面的式子有什么不一样?
12÷2=6 9÷5=1.8 30÷6=5 2÷3=0.6
26÷8=3.5 19÷7≈2.71 20÷10=2 21÷21=1
可以发现分成两类:
一类是商是整数的:12÷2=6 30÷6=5 20÷10=2 21÷21=1
一类是商是小数的:9÷5=1.8 2÷3=0.6 26÷8=3.5 19÷7≈2.71
发现得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二、导入新课
1、找因数
把16朵花可以分成多少组正好分完呢?(观察图片)
巡视检查,并适当指导学生,最后点评给出答案。
1朵分一组 有16组
2朵分一组 有 8 组
4朵分一组 有 4 组
通过给出的答案可以知道:1×16=16 2×8=16 4×4=16
所以我们就把:1和16是16的因数;2和8是16的因数;4是16的因数。
2、如何写出一个数的因数 ,用什么方法表示?
A、排列法:
18的因数:1,18,,2,9,3,6。
B、集合法:
24的因数
观察:18和24的因数
发现:18的因数有6个,24的因数有8个。
得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
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 它本身。
3、练习
a、写出15的因数
b、9的因数有( )个
4、小组合作探究倍数的意义
4个人为一个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最快。
任务1 :12÷1=12 12÷2=6 12÷3=4
( )是( )( )的倍数
( )是( )( )的倍数
( )是( )( )的倍数
任务2:写出2和4的倍数,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
任务3:说出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和因数有什么区别?
(老师巡视,适当做出提示,并观察哪个组表现比较好,完成最快)
5、探讨完毕,老师表扬任务完成的同学,鼓励未完成的同学,并做出点评。
a、从12÷1=12 12÷2=6 12÷3=4可以根据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倍数得出:12是1和12的倍数;12是2和6的倍数;12是3和4的倍数。
b、写出2和4的倍数
排列法:
2的倍数:2,4,6,8,……
集合法:
4的倍数
观察2和4的倍数
发现:2和4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6、因数和倍数的区别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的个数的无限的;因数最小是1,而倍数最小是它本身。
7、练习
a、写出下列的因数与倍数
30的因数:
45的因数:
3的倍数(写出5个倍数):
7的倍数(写出5个倍数):
b、判断:
1、30÷5=6,5是因数。 ( )
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的有限的。 ( )
3、4×7=28,4是28的因数,28是7的倍数。 ( )
4、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的最小倍数。 ( )
三、总结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 1 )
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 它本身 )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
四、作业
教材第七页“练习二”第2题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十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十二)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的概念,进一步熟练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体系。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深化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重点:
1、 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等的相关概念。
2、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3、2、5、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
1、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的概念,进一步熟练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2、5、3的倍数的相关特征。
教学用具:练习题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请根据我说的话猜一猜我的年龄:十位上的数字只有1和3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
2、学生猜数:39
学生猜到后,问学生:你是怎么猜到的,你是怎么想的呢?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
3、要想猜到我的年龄需要我们学的哪些知识?(因数和倍数)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对《因数和倍数》的内容进行回顾整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主要目的是凝聚学生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灵活有效地回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二、回顾整理 建构网络
1、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倍数呢?
2、除了因数和倍数,还有什么知识?
3、看到这些概念,让人感觉到很乱,你能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整理一下,使它系统化?条理化?
4、小组合作讨论5分钟后汇报。
5、师生一起梳理本单元知识:
因数: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是本身,最小是1。
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本身,最大的没有。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5。
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数之和是3的倍数。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列举、比较、分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重点复习 强化提高
课件出示:
(一)口答下面各题。
1、因为35÷7=5,所以( )是( )和( )的倍数,( )和( )是( )的因数。
2、 6是12的( ),6是3的( )。
3、在5、20、36、0、1.2、18、2、3、1、这些数中,( )是6的倍数,( )是6的因数。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36,这个数是( ),这个数的最大因数是()。
5、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自然数是( )。
6、20以内的偶数有( ),奇数有( )。
7、是2的倍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二)简答题。
1、 2、3、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在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
3、在20以内的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哪些?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有哪些?
指名口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查漏补缺,既使学生形成的认知结构稳固定型,又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一)、自主检测
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
1.判断是非。
(1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3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
(4 )3045是3和5的公倍数。 ( )
(5 )一个自然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一定是质数。 ( )
(6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
(7 )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120。 ( )
请学生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2、在1,4,19,30中,找出与众不同的数。
这个数不同在哪里呢?
3、两个不同质数的和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这两个质数可能是哪些?
4. 1--20这几个自然是中,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二)、课堂总结,评价完善。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自我简评,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因数: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是本身,最小是1。
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本身。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5。
3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四)”,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四)
1.创设教学情境,揭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本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明确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自主探究,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的后续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在学习公因数的过程中,把8和12的公因数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卡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 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2.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习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
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 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
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自学教材60页例1。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
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4.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61页1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设问引导学生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过交流思考、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十八)》,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十八)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例2、例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设疑:18的因数有哪几个?根据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从而求出18的所有因数,由求一个数的因数有多少个过渡到求一个数的倍数,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使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上,同时深化学生的思维。
【学情分析】
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例2、例3中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引导学生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化和条理化。
3.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数和数之间存在着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下面这些数中,哪些是12的因数?哪些是2的倍数?
1,2,3,4,5,6,7,8,9,10,11,12,13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点名汇报、全班反馈。
师:从这些数中,我们找出了12的因数和2的倍数,如果不给出这些数,你能找出12的因数和2的倍数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
【新知探究】
1.教学例2(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你一定能找出18的因数有哪几个。(课件出示例2)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找法。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讲解:
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那些整数就是18的因数。
18÷1=1818÷3=618÷9=2
18÷2=9 18÷6=3 18÷18=1
18的因数有1,2,3,6,9,18。
也可以像右面这样用图表示。
师:观察18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能将这些发现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对应练习。
尝试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教学例3(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一个数所有的因数,你能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倍数吗?
(1)课件出示例3:2的倍数有哪些?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请一个小组组长代表汇报,全班同学反馈,教师讲解:
列乘法算式找。用2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即2×1=2,2×2=4,2×3=6,2×4=8,……
这里的积都是2的倍数,所以2的倍数有2,4,6,8,…
也可以表示为
(3)组织学生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集合法。
4.对应练习。
(1)3的倍数有哪些?5呢?(通过练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学会用两种方法表示一个数的倍数)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第(2)小题。
【巩固训练】
完成教材第7页第3~5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2)
例2: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3:2的倍数有2,4,6,8,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苏教版数学五下:《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402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