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
皱纸颜色多,弹性好。可分为生活用、包装用、装饰用三类。生活用皱纸如餐巾纸、卫生皱纸等。
教学目标:
1、 在做做、玩玩中感受邹纸的变化,辨别红、黄、蓝三色。(重点)
2、 在想象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皱纸
1、 这是谁?
2、你们想和皱纸宝宝玩游戏吗?
二、撕皱纸
1、教师:可是皱纸宝宝还在妈妈的身上,要怎么下来和我们玩呢?(撕)
2、请一名幼儿上来撕。
3、认识皱纸的颜色。
4、撕纸方法:拇指食指捏一捏,一前一后用力撕。
二、 玩皱纸条
1、幼儿自由选择皱纸撕(每组一个篮子,篮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皱纸)
2、撕下来的皱纸可以怎么玩?幼儿自由探索方法。
3、皱纸宝宝累了,把它放在地上先休息一下吧。
4、小朋友刚才是怎么玩的,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5、那我们跟着音乐和皱纸宝宝跳舞吧!
6、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皱纸变小呢?(搓、对折)
7、引导幼儿用搓的方法把皱纸变小。
三、颜色变变变
1、出示矿泉水瓶
皱纸宝宝还带来了神秘的朋友,看看它是谁?
2.矿泉水瓶里装着什么?(水)水是什么颜色的?(无色透明的)
3、观看魔术表演,师将搓好的皱纸条放进瓶子里摇一摇,看,变出什么颜色了?像什么?还有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的?
4、请幼儿拿瓶子操作,变出各种颜色。
四、找颜色,碰一碰。
1、请幼儿看看自己的瓶子,说说变出了什么颜色。
2、跟着音乐拿着瓶子摇一摇,跳一跳,师请各种颜色宝宝做动作,如:红色的宝宝高高举起瓶子;黄色的宝宝把瓶子放在头上;蓝色的宝宝拿瓶子贴贴脸。
3、找朋友:颜色一样的瓶子碰一碰。
3、送瓶宝宝回家
4、皱纸的本领可真大,能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还能变出这么好看的颜色,你们回家也教教爸爸妈妈玩变色的游戏吧!
评价总结及建议(教学精彩与不足之处):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好玩的皱纸》选材很好,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使活动真正体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在设计过程中,将艺术(包括音乐、手工)、语言、科学等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互相渗透,设计了引导幼儿玩皱纸条、撕一撕、说一说--启发幼儿想象皱纸在空中飞舞的各种造型、揉一揉--教会幼儿揉团的技能技巧以及摇一摇--让幼儿观察皱纸遇水会褪色的特点等环节,让中班的孩子真正开开心心的在玩中学,并且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准备是必须拥有的,教师更应如此,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非常必要的。写好教案是教师能够上好一堂完整课的前提,如何写出有实用价值的教案呢?或许你需要"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这样的内容,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活动目标:
1.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增强对声音的分辨能力。
2.在制作音乐瓶的过程中,体验与老师、同伴间交流、分享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木棒、金属棒、塑料棒、各种瓶子、水、盆。
活动过程:
1.随着音乐做瓶子的律动
师:小朋友看老师这有许多瓶子让我们拿起瓶子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好吗?放音乐,幼儿持瓶随着音乐跟着老师或自己随意创编各种动作。
2.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瓶子是什么材料的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看一看你手里拿的瓶子是什么样的啊?(教案出自:教案网)(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玻璃杯等)
3.幼儿操作
(1)用不同的工具(木棒、塑料棒、金属棒)分别敲击同一个瓶子,看发出的声音有没有变化。
(2)请幼儿用相同的工具敲击不同的瓶子(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不同的物体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4.制作好玩的音乐瓶
今天老师要个你们做一个好玩的音乐瓶,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做的吗?现在请你看仔细。
(1)用相同的瓶子6个,给第一个瓶子装点水。
(2)依次给后面5个瓶中也装上水,每一个要比前面一个瓶子里的水多,用筷子敲击瓶身,听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3)与孩子一起调试每个瓶子中的水位,调出16的音阶,画出水位线。
(4)幼儿敲击好玩的音乐瓶,感知其声音高低的变化,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发现音乐瓶的奥秘。
活动延伸:
1.在音乐角中投放各种打击乐器,幼儿进行演奏,丰富音乐角活动内容。
2.在生活中,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游戏、一起探索,感知体验不同物品碰撞发出声音的不同。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及名称。
活动难点:
了解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神秘盒一个,卡纸做的大正方体一个,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6张,小正方体每人一个。
2.卡纸做的大长方体2个,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一个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同样形状的小长方体每人2个。
3.正方体和长方体废旧纸盒若干。
活动过程:
1.利用神秘盒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1)教师出示6张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并一一放入神秘盒子中。
(2)教师从神秘盒子中取出一个正方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告诉幼儿正方体的名称。
2.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发现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请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正方形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正方形只有一个面,而正方体有很多个面。
(2)请每个幼儿取一个小正方体,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要记住开始数的那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才能数对。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
(3)通过探究操作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形。教师提出问题: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请幼儿用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操作验证正方体6个面的大小,教师对幼儿的验证方法进行观察指导。
小结:正方体不仅有6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教师让幼儿从神秘盒子中变出长方体,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不同。请幼儿将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作比较,说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告诉幼儿新的几何形体的名称是长方体。
小结:正方体和长方体看下去都是方方的,都有6个面。不过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长方体的6个面不都是一样大。
4.引导幼儿每个拿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仔细观察,并说说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原来你们手里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5.教师出示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个形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的?这样的形体也是长方体吗?
小结:这样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
6.请幼儿分成两组做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1)请两组幼儿分别到教师面前的筐子里只选择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纸盒,共同合作搭建一座房子。
(2)相互检查各组选择的图形对不对,若有选错的及时纠正。
(3)视情况可以互换形体再玩一次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教学设计理念:
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正方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变魔术图形组合来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通过找出正方体的物体,结合生活中的长方形的物体来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通过用正方体来拼摆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形体之间的关系,延伸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正方体一个,长方形两个,跟每个面一样大小的纸卡,小正方体的物品等于总人数,立方珠八块,其他的形体若干;魔法箱一个,放着纸,彩笔、尺子、毛线绳的盘子三个。
活动过程:
一、与图形纸片做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老师给小朋友带了图形卡片,谁能让自己的图形卡片立起来?为什么正方形和长方形立不起来呢?
2.分组说一说:你们组有什么图形?找到朋友了吗?你们是怎么测量的?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二、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1.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法箱,请小朋友把手里的图形卡片放到魔法箱里,看看魔法箱会变出什么宝贝?
2.认识正方体。
师:魔法箱里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为什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组的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这个应该有六个面,我们来数一数,这是第一个,要按顺序数,是有六个正方形的面,六个正方形一样大吗?怎么来测量一下?这个宝贝有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他叫正方体。
3.出示正方形跟正方体比较。
正方形跟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正方形有一个面,正方体有六个面)
4.通过找正方体的玩具,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正方体的玩具,回到座位上,一起验证一下是不是正方体?分类把玩具放到篮子里。
三、通过观察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1.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哪一组的图形卡片没变出来?你们组放的是什么图形?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2.与正方体比较。这个长方体跟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认识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1.师:魔法箱里又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为什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放了什么样的图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长方形的面有四个,看上去一样大,正方形的面有两个,看上去也一样大。四个面加上两个面是六个面,这个宝贝叫长方体。
2.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比较。
长方体跟前一个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联系生活:生活中你看到过什么东西是长方体的?
五、正方体大变身的游戏,让幼儿用筐内八个正方体积木变数目不同的长方体和一个大正方体。通过用正方体来拼摆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形体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兴趣。
1.拼大一点的正方体
2.拼不同的长方体。
六、延伸活动:我们刚才用正方体拼成了正方体和不同的长方体,如果用长方体会拼成什么呢?请小朋友回到班里到区角里去尝试一下,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好吗?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活动目标:
1.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增强对声音的分辨能力。
2.在制作音乐瓶的过程中,体验与老师、同伴间交流、分享成功的乐趣。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木棒、金属棒、塑料棒、各种瓶子、水、盆。
活动过程:
1.随着音乐做瓶子的律动
师:小朋友看老师这有许多瓶子让我们拿起瓶子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好吗?放音乐,幼儿持瓶随着音乐跟着老师或自己随意创编各种动作。
2.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瓶子是什么材料的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看一看你手里拿的瓶子是什么样的啊?(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玻璃杯等)
3.幼儿操作
(1)用不同的工具(木棒、塑料棒、金属棒)分别敲击同一个瓶子,看发出的声音有没有变化。
(2)请幼儿用相同的工具敲击不同的瓶子(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不同的物体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4.制作好玩的音乐瓶
今天老师要个你们做一个好玩的音乐瓶,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做的吗?现在请你看仔细。
(1)用相同的瓶子6个,给第一个瓶子装点水。
(2)依次给后面5个瓶中也装上水,每一个要比前面一个瓶子里的水多,用筷子敲击瓶身,听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3)与孩子一起调试每个瓶子中的水位,调出16的音阶,画出水位线。
(4)幼儿敲击好玩的音乐瓶,感知其声音高低的变化,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发现音乐瓶的奥秘。
活动延伸:
1.在音乐角中投放各种打击乐器,幼儿进行演奏,丰富音乐角活动内容。
2.在生活中,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游戏、一起探索,感知体验不同物品碰撞发出声音的不同。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育为切入口,尝试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一直遵循三中原则:一、观察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内容。二、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幼儿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通过幼儿的一日生活小环节渗透科学教育。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幼儿操作练习的丰富、开放性的材料,这些材料来源于幼儿身边的小玩具,有积木、饮料瓶盖、硬纸片、雪花片、鸡蛋壳、呼啦圈等等,让幼儿在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转动方面的知识经验。在交流中,我采用自由交流和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幼儿描绘他们亲自经历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但是在交流中,我只是一味的问幼儿你是怎么把它转动起来的,却忽视了该物体转动的有趣现象,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让幼儿自由操作材料的环节,我说的太多,孩子们玩的时间太短,让他们探索的不够,还有在活动中我的语言不够简洁,显得啰嗦。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转动经验拓展不够。
在身体转动的环节,通过小结幼儿操作材料转动的方法,最后介绍呼啦圈,引出了身体的转动,这个环节幼儿能够大胆说出身体的哪些部位能转动,如:眼睛、头、肩、手腕、胯等等,都说的很好,我出示了儿童身体图,在幼儿找到的部位贴上字卡,认识汉字,还准备了轻音乐带着幼儿转动这些部位,我原本以为这是我这个活动的亮点,但在专家评课的时候,却说我的内容太多,可以删掉这一部分,在最后让幼儿观看光碟的环节应该再细一点,引导幼儿多说,并用完整的话表达。课后好好的反思了这次活动,真的是内容有点多,如果我再次开展此活动,身体的转动可以在第二课时开展,活动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我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设计了本次活动,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能初步了解报纸的用途。
2.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索报纸的玩法和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望远镜图片一张、废旧报纸每位幼儿一张、剪刀、箩筐等。
活动过程:
一、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废旧报纸折叠而成的纸飞机)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只纸飞机的材料是什么?(请小朋友集体回答问题)
二、设计层递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报纸
老师:孩子们,生活中谁最爱看报纸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报纸?报纸上有些什么?(有新闻、天气预报、广告,有信息、有日期等。)这张报纸是2014年4月15日,是昨天的报纸,说明这张报纸怎么了?这张报纸过了日期了,我们把过了日期的报纸叫过期的报纸。大人们会把过期的报纸干什么用呢?(卖报、烧火、出去旅游垫在下面等)小朋友会用过期的报纸干什么?(折飞机、做手工、画画)
三、做做玩玩
1.出示望远镜的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你能用报纸做成望远镜吗?(幼儿用报纸卷成望远镜,并给幼儿鼓励)
2.请幼儿想办法能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
提问:你能用同一张报纸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吗?(把报纸打开、从一角卷等)
四、幼儿探索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我们要用剪刀来剪报纸,要求剪出的纸条要越长越好,你觉得比刚才难吗?有没有信心?(提示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1.第一次剪纸条。(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这些纸条是剪出来的。(报纸的长边和短边)
你们看这里有一位小朋友比你们都剪的长,你们想想她是怎么剪得?(如果幼儿猜不出,请幼儿示范剪)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纸的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且不能剪断这样才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2.幼儿第二次剪纸条,比赛谁剪纸条要越长越好,就是冠军。(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那根长)
让幼儿自己评出冠军,引导幼儿探索为什么同样的一张报纸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并不剪断,但剪出的纸条有长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同样的方法剪纸条的长短和剪得粗细有关。
五、整理
今天,我们玩过期报纸的游戏就要结束了,孩子们你们看我们的桌子上和地上都是报纸,请你们把报纸揉成团,纸团有什么用?(幼儿自由说:投球、往上抛等)。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投球去喽!
延伸活动:在科探区投放过期的报纸,继续让幼儿探索报纸的其他玩法。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第一次操作时,幼儿只能剪长的或短的那一边。经过老师的引导后,把长边和宽边连在一起剪,剪得更长,第二次操作时,从里往外一圈一圈地剪,剪得比刚才更长了。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
让我重新上这一节课,我会课前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去了解一些报纸的名字,让孩子自己课前先去探索出怎样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剪得最长?从而培养孩子从小喜欢科学,喜欢动手操作,爱探索的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认识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生长和作用。
3、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种子(黄豆、绿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
2、苹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个、白纸、木棍、水
3、种子生长图、音乐磁带
4、食物豆浆一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环节
1、问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师。今天一起来到智慧屋,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下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下做游戏,快乐多又多。
2、游戏公鸡头、母鸡头
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特征
1、秋天,兔妈妈收获了许多的豆宝宝,它想请你们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豆宝宝?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不同?(幼儿观察种子)
2、提问:请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这些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3、问:这些豆子都是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
4、除了你们发现的XX不同,还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师小结:我们刚才说的豆宝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种子,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状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种子的生长
1、说了种子的特征,你猜猜种子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幼儿猜想)
2、谁说说你知道书上的种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谁说说你知道泥土里的种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谁说说你知道藏在果实里的种子有哪些?(苹果、梨子、石榴)
5、到底种子怎么长大的呢?(师出示种子生长图,幼儿讲述)
6、师小结:种子是种在地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的,真奇怪。
7、那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一起来表演(放音乐,师幼互动)
四、探索种子变变变,了解种子的作用
1、师:老师这有一袋豆浆,你知道它是怎么变的?(幼儿答)
2、那老师变给你们看看(师示范磨豆浆)
3、师说:除了黄豆可以磨成豆浆,你们还知道其他种子还有什么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5、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药给人治病,榨油,还可以种植,有的人还动脑把它们做成工艺品来美化打扮我们的生活。
五、幼儿操作,尝试寻找种子的新秘密
1、幼儿分小组活动(教师提要求)
2、A磨豆浆
B在果实里寻找种子
C瓜子榨油
D为豆子磨粉
3、教师评价
延伸活动:
请食堂里的工作人员为小朋友加工豆浆。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我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设计了本次活动,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能初步了解报纸的用途。
2.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索报纸的玩法和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望远镜图片一张、废旧报纸每位幼儿一张、剪刀、箩筐等。
活动过程:
一、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废旧报纸折叠而成的纸飞机)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只纸飞机的材料是什么?(请小朋友集体回答问题)
二、设计层递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报纸
老师:孩子们,生活中谁最爱看报纸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报纸?(mamanv)报纸上有些什么?(有新闻、天气预报、广告,有信息、有日期等。)这张报纸是20xx年4月15日,是昨天的报纸,说明这张报纸怎么了?这张报纸过了日期了,我们把过了日期的报纸叫过期的报纸。大人们会把过期的报纸干什么用呢?(卖报、烧火、出去旅游垫在下面等)小朋友会用过期的报纸干什么?(折飞机、做手工、画画)
三、做做玩玩
1.出示望远镜的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你能用报纸做成望远镜吗?(幼儿用报纸卷成望远镜,并给幼儿鼓励)
2.请幼儿想办法能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
提问:你能用同一张报纸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吗?(把报纸打开、从一角卷等)
四、幼儿探索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我们要用剪刀来剪报纸,要求剪出的纸条要越长越好,你觉得比刚才难吗?有没有信心?(提示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1.第一次剪纸条。(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这些纸条是剪出来的。(报纸的长边和短边)
你们看这里有一位小朋友比你们都剪的长,你们想想她是怎么剪得?(如果幼儿猜不出,请幼儿示范剪)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纸的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且不能剪断这样才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2.幼儿第二次剪纸条,比赛谁剪纸条要越长越好,就是冠军。(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那根长)
让幼儿自己评出冠军,引导幼儿探索为什么同样的一张报纸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并不剪断,但剪出的纸条有长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同样的方法剪纸条的长短和剪得粗细有关。
五、整理
今天,我们玩过期报纸的游戏就要结束了,孩子们你们看我们的桌子上和地上都是报纸,请你们把报纸揉成团,纸团有什么用?(幼儿自由说:投球、往上抛等)。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投球去喽!
延伸活动:在科探区投放过期的报纸,继续让幼儿探索报纸的其他玩法。
【设计意图】
儿时玩得很多游戏,都是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儿时的一根绳子或一堆石子都可以让我们玩得流连忘返,不亦乐乎。现在的孩子玩得大都是高档玩具,对传统的很多游戏知之甚少。为了挖掘有益的传统游戏,我设计了“好玩的绳”大班综合活动。因为绳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用到,但是对于绳子的游戏却知之甚少。其实,传统的绳子游戏非常丰富有趣,对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有关绳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对玩绳的兴趣,让幼儿体会到玩绳的快乐;
2、通过玩绳,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玩绳,使幼儿掌握简单的玩编技巧和方法,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两根绳,一份编织工具(利用纸板按照一定图形制上经线,另一根作为纬线进行编织)课件绳编作品若干、小魔术盒一个。
【活动过程】
1、利用魔术盒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小盒子,你们看里面有东西吗?老师要变个小魔术,看能变出什么来?(利用变魔术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2、利用提问和实际操作的方法,让幼儿探索更多的玩法。
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绳子都能做什么用呢?
幼:翻花绳、当鞋带、当头绳、拼图案、当马鞭、跳绳……
师:绳的用途可真多呀,下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根漂亮的绳,你们试一试,看一看,玩一玩,看谁还能发现更多的花样。
幼:幼儿都在积极的用一根绳玩,有的系在脖子上当项链,有的当腰带,拼出了许多的花样,象花蝴蝶、蘑菇、花瓶、小树、鞋子、星星……
师:刚才小朋友说可以翻花绳,现在小朋友就把绳的两头系在一起,翻一翻花绳,动脑筋,看谁的花样多,可以自己翻,也可以与伙伴一起翻。
幼:翻出了太阳、花布、大桥、死扣、星星。
师:小朋友,玩翻花绳,玩的真高兴,玩出许多花样,现在把绳子套在脖子上做个漂亮的项链吧。
幼: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把绳系在了脖子上。
(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使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能积极地去探索、去表现,也使幼儿在玩中乐意与伙伴一起合作,体会到了玩绳的快乐,使重点得以突破,而且把绳系在脖子上这一环节,又为进入下一环节做好了准备,使孩子们自然把绳放好。)
3、丰富幼儿的知识面,展示绳的其他作品。
师:小朋友刚才玩花绳,玩得非常好。下面看看绳还可以作什么?播放课件,让幼儿欣赏。
幼:孩子们感到非常好奇,啊,真漂亮﹗
师:老师把这些用绳子制作的东西带来了,请小朋友们到前面来看一下。
幼:孩子们非常高兴地看、摸着这些作品,议论着,辨别着,这个是龙,那个是小猪……我在电视里看过(通过近距离观察、触摸,使幼儿的好奇心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下一环节做好了铺垫)。
4、让幼儿探索绳的编织方法
师: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一看,老师也给你们准备好了编织的绳,你们自己试一试,怎么编,编什么?
幼:有的幼儿在尝试中把纬线和经线混在了一起,有的幼儿很快就找到了规律,让纬线在经线中穿上穿下,一会就编成了漂亮的花纹、小动物等等……
师:刘逸彤小朋友让纬线在经线上下跳舞,真好玩,还没编出图形的,也可以向旁边的小朋友学习一下……
幼:孩子们大多数都找到了规律,掌握了简单的编织技巧和方法,但也有个别孩子找不到规律,无法编织出规定图形(在幼儿的示范和老师的讲解下,很快全班幼儿都学会了简单的编织技巧和方法,整个过程,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充满着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5、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编织的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我们以后多加练习,就会编织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请小朋友们把编织好的作品拿给后面的评委老师欣赏(此环节肯定幼儿的操作,并给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幼儿保持对玩绳的兴趣,并进一步鼓励幼儿,使玩绳游戏得到延续和提高)。
【活动延伸】
1、利用自由活动,继续探索玩绳的方法和技巧。
2、回家与家长一起探索玩绳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反思】
此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玩出了许多的花样,确实体会到了玩绳的快乐,并在玩中乐于想象创造,达到了此次活动目的。但由于平时对编制接触的比较少,在编制环节花样还是比较少,还有待于继续开发。
一、目标
1、积极动脑,尝试用各种方法使风车转动起来。
2、感知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
二、准备
1、纸板,吸管,纸扇,气球,风车,风筝。
2、制作课件。
三、过程
1、课前导入
教师:今天由徐老师带你们一起玩游戏,学本领,开心吗?那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做段音乐律动吧!(播放《去郊游》音乐)。在做音乐律动时收到"无风国国王"送来的求助信。(亲爱的xx班小朋友,我是无风国的国王,我有个烦恼,最近我们国家的温度特别高,但又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听说xx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而且还很乐于帮助他人。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教师:那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发,去无风国帮助国王吧!
国王:欢迎你们来到无风国,快请坐。我又件非常苦恼的事情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忙,我们的国家没有风,所以感觉非常的热,请你们想想办法,帮我制造风。
2、探索:制造风
教师:小朋友们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风?
教师: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制造出风来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老师带来了风车和一些材料,分别有纸板,纸扇,吸管,气球。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制造风,让风车转动起来。(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种方法制造风,让风车转动,下面我要请小朋友到坐位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是怎样制造风的。(请幼儿上来演示,并给予奖励。)
总结:我们用材料让空气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国王:谢谢xx班的小朋友,帮我想出了这么多制造风的好办法,现在我就回去告诉大家。再见!
3、拓展:风的作用和危害
教师:我们知道如何制造风,而且风在热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凉快,那你们知道风还有什么作用吗?(播放视频)
小结:风力发电:因为有风,风力车能为我们发电。
帆船: 因为有风,航海员才能扬帆远航。
种子传播:因为有风,蒲公英的种子才能洒满山坡,甚至更远。
放风筝: 因为有风,风筝才能飞得更高。
教师:风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风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什么情况下的风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呢?
幼儿:自由畅所欲言。
教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看看视频,看看风到底有哪些危害。(播放视频)
小结:原来台风、龙卷风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在的危害,甚至还会危害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4、结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风的知道,还动手制造了风,风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小朋友表现的很棒,老师准备了风筝,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放风筝和风做游戏吧!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正方体、长方体是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有时是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比较正方形和正方体、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及物品。
2.神秘袋一个,内装有正方体1个、长方形体2个(一个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一个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
3.幼儿操作用小正方体、长方形体。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
教师:小兔子有要求,搭建房子必须用指定的形体,我们要想帮助小兔子搭建房子,就先来认识一下用什么样的形体。
二、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利用神秘袋导入活动。
放入6张一样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取出一个正方体,认识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
(2)幼儿取一个小正方体,自己操作探索(如:利用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验证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小结:正方体不仅有6个面,而且6个面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师放入神秘袋中6张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分别两两相同大小),变出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
长方体和正方体看上去都是方方的,都有六个面。不过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长方体的6个面不都是一样大。
(2)幼儿取一个小长方体(6个都是长方形),仔细观察发现,说出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而且都是长方形的。
(3)教师从神秘袋中变出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提问帮助幼儿认识这种长方体的特征。
这个形体有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有6个面,4个面是长方形的,2个面是正方形。
(4)幼儿取一个小长方体(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仔细观察发现,说出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这样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
3.请幼儿分成两组做游戏,帮小兔子搭房子,巩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师:我们认识了为小兔子搭建房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下面就开始为小兔子搭建房子。
(1)请两组幼儿分别到老师前面的筐子里只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共同合作搭建一座房子。
(2)相互检查各组选择的形体对不对,若有选错的及时纠正。
4.活动延伸。
请幼儿课后在幼儿园、回家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然后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图形找朋友》、正方体、长方体、九宫格操作板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由形到体的变化过程。
正方形和它的朋友们被大风吹散了,需要它们团结起来。请你帮助图形朋友,让它们手拉手,肩并肩,紧紧靠在一起,试试会变成什么?
小结:6个正方形可以变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探索,得出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的特征。
提问:你觉得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你是怎么比较的?
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
3.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长方体的组成
(1)正方体的朋友,需要找到6个密码才能出现。请你记住九宫格里闪动的图形和它的位置,找出密码。
(2)提问:密码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图形?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请你们拼出新朋友。
(3)认识新朋友---长方体。
提问:长方体的身体里藏着哪些图形?
小结: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是长方体。
(4)认识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有一个朋友也要和大家见面。你们认识它吗?它的身体里藏着什么图形?也请它们排排队。数数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
小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
4.游戏《送朋友回家》,巩固认识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
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朋友找不到家了,请按照地图上的位置帮它们找到家。(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将各种形、体摆放在幼儿操作板上)
5.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正方体和长方体,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一、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弹性(能变形、还能恢复原状),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2、学习用铁丝在筷子上缠绕铁丝的技能。
3、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在他探索中的发现和感受。
二、活动准备:
材料1:皮筋、松紧带、小气球、海绵、尼龙袜、弹簧(每组一份)
材料2:橡皮泥、铅丝(细铁丝)、硬纸板做的小丑头、小动物头等、圆筷子(或粗细适当的圆柱体缠绕铁丝用)
三、活动过程:
1、呈现材料1,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玩玩桌上的东西,感知发现弹性。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提问一些幼儿,让幼儿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知)如:拉皮筋会变长,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捏捏气球,会扁下去,松手又鼓起来等。
教师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小结:有的东西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不用力时又恢复原样,叫物体的弹性。
2、幼儿再次进行操作(请幼儿换着玩一玩,对每个东西都拉一拉、捏一捏、压一压)
3、弹性的利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你平常见过什么利用弹性的物品?有什么用?(根据幼儿的回答,或补充或丰富。如:沙发、席梦思床垫用海绵和弹簧,坐躺着舒服,夹克袖口、弹跳床、自行车轮胎、弹簧称、拉力器、弹性玩具等,弹性的东西真有用。)
4、幼儿制作弹簧小玩具
(1)出示自制的弹簧小玩具,玩一玩,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示范怎样缠绕铁丝,辅导时也要重点辅导幼儿将铁丝紧紧地缠绕在圆筷子上做成弹簧。
(3)幼儿玩一玩自制的弹簧小玩具。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对于保证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88教案网编辑阅读了众多文章后发现“幼儿园小班体育好玩的球教案”堪称精品,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好玩的皮球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皮球,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人手1份皮球,体操圈;
2.指偶1个。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小鸭拍皮球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拍皮球的游戏,好吗?你们做皮球,我来拍。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皮球
(1)幼儿独自玩皮球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要送礼物给你们了,这是什么呀?
师:你们会玩皮球吗?皮球可以怎么玩,谁来说一下。(幼儿练习)
师:还可以怎么玩呢?谁来说?
幼儿练习抛接球,夹球走,接球。
(2)两个人合作玩球
师:刚才我们是自己在玩皮球,现在我们来找一个好朋友一起玩,好吗?
师:请你们先试一试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玩?
幼儿练习滚接球,合作抱球走等。
师:我们变成小火车吧!
(3)借助器械玩皮球
师:玩的有点累了,我们坐在皮球上休一下吧!(集中)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皮球)
师:谁来试一试,体操圈和皮球可以怎么玩游戏呢?
1名幼儿示范,其余幼儿练习。
3.结束活动开火车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多,我也来想一个好办法。我们来开火车吧。请你们把皮球放在体操圈里,我们绕着走。
师:呜火车到站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并对玩具及其他物品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人手一个(有软性玩具、硬性玩具),其他各类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展示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这里有很多玩具,想不想玩?
二、多次把玩玩具,感知玩具软软的和硬硬的特性。
1、幼儿自行挑选玩具把玩。
(1)、要求:①每人只能挑选一件;②用你的小手摸摸看,你拿到的玩具是怎样的?
(2)、老师指导幼儿用各种方式知道玩具的软与硬。
(3)、讨论:你发现你玩的玩具摸上去或碰上去是怎样的?(学习词:软软的、硬硬的)2、幼儿再次玩玩具。
和同伴交换玩具,尝试多种感知。
三、学习归类1、游戏:把玩具送回家。
软软的玩具有一个家,硬硬的玩具也有一个家,你拿的玩具是软软的就送软软的家,你拿的玩具是硬硬就送硬硬的家里。
幼儿送玩具,老师指导。
2、尝试给多种物品归类。
让幼儿观察老师准备的物品。
小结: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有些是软软的,而有些是硬硬的。只要用我们的小手去摸摸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送这些物品回家好吗?
活动反思:
首先让幼儿分组实验,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分组实验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感知方法,这样对探究结果印象更深刻;然后让幼儿交换分组,检验其他组的操作是否正确,幼儿在检验过程中,在发现别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产生好奇;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听老师口令走高跷,跨过过障碍物,发展幼儿的平衡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敢于尝试及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高跷人手一份标记圆点小椅子橡皮筋布置成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热身运动
1.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活动起来吧!
(教师带领幼儿跑步—围着场地跑----跑成直线原地快跑)师:手臂张开转个圈儿,找一个点站站好。(幼儿找点站成两排)
2.听口令热身运动(教师结合手势和口哨的口令)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转圈
二、基本过程
(一)学习走高跷
1.教师谈话导入师:这是什么呀?(高跷)我们一起来走一走吧!
2.幼儿自由练习走高跷,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走高跷。
3.学习探索走高跷的好办法。
(1)师:好,把你们的高跷变成小椅子,我们先坐上去休息一下。刚才有的小朋友走的稳稳当当的,可是有的小朋友不停的掉下来,为什么?
――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发现动作要领(脚底的中心没有踩在高桥中间;绳子没有拉紧;幼儿边说教师边示范)
(2)教师再次完整示范得出动作要领。
要走的稳当,首先要将脚底的中心踩在高跷上,绳子往上提,拉的紧紧地。走稳一步再走下一步。(小高跷脚下踩手拉直向前看一步一步慢慢走。)
4.用标准的动作再次练习探索尝试踩高跷。
(二)巩固走高跷教师带领幼儿分成男孩女孩两组两排
(1)师:小朋友真厉害,都会走高跷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走的最稳,教师带领幼儿幼儿听着口令玩高跷。
例如方向玩直线----圆圈----两排(教师带领幼儿让高跷做小椅子坐下,做腿部放松运动)
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穿越森林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布置场地
四、放松环节听着音乐做一段高跷操(围成一个圆圈)
五、整理材料。回活动室。
变成一只大蜈蚣
【活动目标】
1、学习沙包的多种玩法。
2、通过玩沙包,让幼儿重点练习单手肩上回臂投物。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中感受和同伴一起玩耍的乐趣。
【活动准备】沙包人手一个,大灰狼的图片挂在场地的上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二)、进行部分:
1、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沙包”。
(1)、双臂张开,头顶沙包走。
(2)、双脚夹沙包跳。
(3)、双膝夹沙包跳。
(4)、把沙包放在背上爬。
2、出示已挂好的大灰狼的图片,激发幼儿打大灰狼的兴趣。
3、教师讲解,示范投掷方法(正面投)。
4、组织幼儿反复练习。
(三)游戏:追沙包。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用力将沙包投出,另一组幼儿待沙包落地后,迅速跑去捡沙包,捡到沙包第一个跑回来者为胜,从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及练习定向跑。
【活动结束】
教师组织幼儿做放松运动。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并鼓励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使其增强自信心,争取在下次活动中表现的更好。
设计意图
秋冬、入春季节,为了保暖防风,孩子们大都在脖子上围一条纱巾来幼儿园。纱巾色彩鲜艳,质地柔软,图案漂亮,深受孩子们喜爱,也成了我们户外活动时经常选用的游戏材料。选取纱巾作为游戏材料,一方面是遵循孩子的兴趣和现有经验,一方面是想借助纱巾改变现在户外游戏中下肢动作发展多于上肢动作发展的现状。本次活动,将纱巾的玩法与语言、艺术领域的培养目标巧妙融合,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其难易程度适合小班,能有效地引领孩子快乐地参与游戏,在多元化的户外活动中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活动目标
1.练习抛、接、甩等动作,锻炼手臂部大肌肉力量。
2.探索纱巾的多种玩法,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活动准备
1.大纱巾一条、小纱巾人手一条(红、黄、蓝、绿若干),空气棒一根。
2.神秘纸盒:事先将大纱巾、长纱巾(将小纱巾用粘刺一块一块连接起来)装在纸盒内,纸盒上方掏一个圆孔,便于纱巾的抽取。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纱巾的颜色
1.抽纱巾。
玩法与指导用语:
在轻松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一边做开火车的动作一边围成圆圈,教师出示神秘纸盒。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慢慢从盒子中抽出一条纱巾,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请一幼儿抽出长纱巾,教师将长纱巾分解成一条条小纱巾,分给幼儿每人一条。
(评: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让孩子们做开火车的动作围成圆圈,既能有秩序地展开游戏,又能激发小班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神秘纸盒与长纱巾的设计,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建立游戏认知与行动的联结,从心理和生理上都进入状态。此环节,教师需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长纱巾的设计,在每块小纱巾的一角缝上粘刺,一公一母,注意连接性;二是将长纱巾分解成一条条小纱巾分发至每个孩子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2.找朋友。
玩法与指导用语:
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纱巾是什么颜色的。说说纱巾的颜色。
请你找纱巾颜色相同的小朋友做朋友。让纱巾颜色相同的幼儿站在一起。
(评:找朋友是孩子们经常玩也很喜欢玩的游戏。因此,本环节我追随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追随孩子的兴趣,在游戏中融入了新要求找纱巾颜色相同的小朋友做朋友。由于以往对游戏的玩法有切身体验,对颜色分类也都有实践操作,所以孩子们兴趣很高,既享受到了分类成功的快乐,又在与好朋友的亲亲抱抱中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此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交代游戏规则时要细致一些,避免孩子出现心中没规则的乱跑。)
3.顶纱巾。
玩法与指导用语:
①纱巾真漂亮呀!教师将纱巾顶在头上,边朗诵诗歌边做示范动作:
绿色的天空,(双手从胸前打开上举)
绿色的草地,(下蹲)
绿色的老师,(双手抱胸)
绿色的小朋友,(双手打开)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左右手轮流向前指)
到处都是绿绿绿,(双手侧平举转圈)
当我把绿色的纱巾拿掉,(双手拉下纱巾)
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
②小朋友,我们也来说一说,好吗?注意哦,你的纱巾是什么颜色,就要念什么颜色的诗歌。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诗歌。(1~2遍)
(评:小班孩子的感知觉具有明显的直觉性、形象性、情境性。本环节,我借助了儿歌《绿色的世界》这个支架,简练概括、节奏明快的儿歌,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特点.便于孩子在顶纱巾说儿歌的过程中,获得动作的视觉形象。此环节的难点是根据自己的纱巾,改编儿歌中的颜色,教师的引在这里就起着关键作用,能帮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和提高,拓展幼儿的原有经验。)
二、探索纱巾的玩法
玩法与指导用语:
1.小朋友,纱巾还可以怎样玩呢?请你找一个空地方,试一试,玩一玩。幼儿自由探索。
2.教师逐个指导,并引导周围幼儿模仿练习。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评: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因此,本环节我通过自由探索个别示范集体练习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迁移一物多玩等游戏的玩法和经验,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三、练习抛接纱巾
玩法与指导用语:
1.组织幼儿站在圆圈上。刚才我们把纱巾变成了龙、蛇,变成了小鸟、蝴蝶的翅膀,玩得真高兴。小结幼儿的玩法。
2.抛接纱巾。
①揉纱巾。纱巾还可以变成什么呢,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教师将纱巾揉成球。
②抛接纱巾。小纱巾呀,揉成球呀,抛呀,接呀,看谁抛得高呀!看谁接得住呀!教师示范抛接纱巾。
(重点讨论与探索:双手抛纱巾、如何抛得更高、如何接住纱巾等)
③互相抛接纱巾。找一个好朋友,你抛给我.我抛给你。引导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抛接纱巾。
(评:本环节的活动重点是双手抛纱巾、如何抛得更高、如何接住纱巾等,而在户外开展活动,难免会出现风吹跑纱巾的现象,如何更好地接住纱巾,自然成了游戏的一个难点。心中藏着目标这是组织好活动的关键,因此,游戏中我适时地提出手眼一致脚步要跟随纱巾飘动的方向等目标要求,让孩子在探索抛接的过程中又建立了新经验。)
四、听音乐,舞纱巾
玩法与指导用语:
1.组织幼儿站在圆圈上,请幼儿自由探索舞动纱巾的动作。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开始在圆圈上边走边舞动纱巾(注意在身体不同部位舞动.用不同的舞动动作,在圆圈上内外分合等,力求动作形式丰富多彩),听到音乐中出现叮的声音时,停止走动,立即抛接纱巾。
听音乐,游戏反复进行。
3.幼儿自由玩,鼓励幼儿将纱巾用力往上抛,并手眼一致接住纱巾。
(评:本环节,音乐元素的融入,缓解了幼儿动作练习的疲劳,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活动兴趣。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教师的支架作用显现,个体的、零散的舞蹈动作经验在教师导的作用下得到归纳和提升,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五、放松游戏大雨小雨
玩法与指导用语:
1.围纱巾。
宝宝们,纱巾跟我们做了那么多的游戏,有点累了,让它待在我们的脖子上休息休息吧。帮幼儿将纱巾围好,进行安全教育。
2.出示大纱巾,看,好大的一一条纱巾呀!然后与配班老师拉着纱巾,将全体幼儿蒙住,下雨了,我们都躲起来!教师用空气棒轻轻敲打幼儿。
创设下雨与天晴的情境,下小雨啦,下大雨啦太阳出来了,将大纱巾蒙起、拉开,感受游戏的快乐。
3.活动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评:从小纱巾过渡到大纱巾,目的是增强孩子对纱巾玩法多元化的认知。大雨小雨的游戏,也让孩子们在教师空气棒的调控下,通过敲敲小腿、敲敲胳膊,帮朋友敲敲背等运动,达到了放松的目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桌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纸桌,在模仿、观察、比较中发现纸桌的秘密。
2、喜欢手工活动,乐于探索与实践。
【活动准备】
泡沫垫、长方形纸、篮子、积木、篮子、长方形纸、胶棒、黑板、盛满水的杯子等。
(孩子人数、坐形、折纸试孩子、操作要求)
【活动过程】
说说纸的用途 --初步尝试两张纸变纸桌,鼓励幼儿制作各种造型的桌腿--探索不同造型的纸桌腿对桌面承重能力的影响-- 尝试改进桌腿造型,提高桌面承重能力--师生共同小结。
一、说说纸的用途。
小朋友,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两张纸,那谁来告诉老师,纸有什么用呢?(小结)可是今天,张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软软的纸,来做一张能站起来的一条腿的桌子!
二、初步尝试两张纸变纸桌,鼓励幼儿制作各种造型的纸桌腿。
1、讨论:如何做一张一条腿的纸桌。
小朋友都知道,桌子由哪两部分组成?桌子腿一般有几根?一根腿的桌子怎样才能站的稳呢?你准备怎么来做这条腿呢?(讨论:除了用卷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做桌子腿呢?)
2、尝试制作:现在就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来做一做、试一试,看看谁的桌子最先立起来,做的又稳当又牢固!
3、探索各种形状的桌腿:现在很多小朋友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那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桌腿,让它站起来呢?你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呢?
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用语言表述或结合实物表述)
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XX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XX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XX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卷成XX型
三、探索不同造形的纸桌腿对桌面承重能力的影响。
1.、小朋友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那现在老师来检验一下谁的纸桌最牢固!
2、请小朋友轻轻的在纸桌上平放积木,看那种造型的纸桌放的积木最多!
3、幼儿报数:你的纸桌放了几块积木,它是什么形状的?讨论:为什么他的桌子上能放这么多积木?我们来看,他的纸桌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发现那种形状的纸桌更结实,放的积木更多一些?
四、尝试改进桌腿造型,提高桌面承重能力。
1、小朋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让纸桌腿变得更牢固、更结实?放上更多的积木呢?我们还可以怎样来制作纸桌腿呢?
2.、小朋友又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就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3、小结:纸的本领真大,通过折圈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软软的纸竟然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结实的桌子!而且在制作中,我们也发现了圆柱体的桌腿比其他形状的桌子腿更牢固,桌面上放的积木更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还有什么形状的桌腿也像圆柱体一样,有一个支撑面,在桌子可以放更多的积木呢?(老师演示)下课以后,小朋友可以想一想,试一试,看还能不能制作出更结实的纸桌,能放上更多的积木,我们把纸桌的形状和放积木的数量记录下来,下一个星期咱们进行纸桌大力士比赛,好不好!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有了完善的教案课件,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88教案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游戏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的:
1. 根据提供的平衡台进行游戏,并且完成一定的任务。
2. 发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集体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平衡台、擦汗毛巾、各种辅助材料、球、网球。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与教师一同做准备活动。
1.绕场跑(越过不同的障碍)。
2.自己选择平衡台做各种动作。
二、故事情节:
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围是一条小河,我们要想办法把西瓜运出来,进行一些准备练习站立传西瓜(引导幼儿多种方法),摆木桩进行游戏,开始运西瓜。(讲一些要求),加大难度运网球四.游戏评价。
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和能大胆尝试新方法的幼儿
2. 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贴人游戏
活动目标:
1.能有合作进行游戏的能力。
2.具有快跑、闪的能力与思维的机敏性。
活动准备:
宽敞的活动场地上画一直径约5米的圆圈,圈外分6等份画出放射线状游戏规则:
一、请两位小朋友,一位跑,一位追,被追的小朋友可以跑到圈里任意一位小朋友面前站信(贴人)这时后面一个小朋友就赶紧跑。
二、如果被追捉者连续贴人三次,追捉者仍没种到,就另换捉者。玩法:
1.跑时要在圈外,贴人要到圈里。
2.被追到者不再当追捉者。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熊和石头人 活动目标:
1、能按信号快走。
2、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动,反应灵敏。
活动准备:
熊的头饰一个,场地两端各一条线,为起点线和终点线。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1、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来锻炼锻炼身体。
2、师生一起做律动--世界真美好。
二、介绍玩法:
1、教师戴上"熊"头饰。
提问:现在我是一只大熊,肚子真饿,我发现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要来吃了你们,你们怎么办?(变成石头人,一动不动)2、教师戴上头饰站在起点线前5米,幼儿四散站在起点线后。
3、教师发出信号后,"熊"和幼儿同时往前走,"熊"随时可以回头看,又饿看见熊回头必须立即停止不动,保持原来的姿势装作石头人。
4、如果"熊"发现谁动了,就喊他的名字,该幼儿要站到场外,以最先到达终点线的幼儿为胜,胜利的幼儿扮熊。
5、幼儿游戏后,进行游戏评价。
三:共同游戏:
1、教师扮演熊,其余幼儿共同游戏。
2、接着换幼儿轮流进行扮演熊。
3、游戏一轮下来进行游戏评价。
四:放松运动:
教师:熊没有吃到我们,只好走了,我们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游戏目标】
1、发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游戏准备】
布置场地,在场地两端画起跑线,相距50米,中间摆放平衡木。小型饼干盒两个。
【游戏过程】
1、谈话:我们要去给小班的小朋友送饼干吃,大家在路上要走过一座小桥
才能到达目的地。你们敢过小桥吗?
教师提醒幼儿,人或饼干不能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违反规则要重新走。师幼一起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平衡木的动作要求,幼儿依次练习,教师指导。
2、游戏:过小桥,送饼干。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场地两端的起跑线上,
游戏开始,两队第一组的排头手体饼干盒,跑到小桥前,走过小桥,跑到本队另一方,将饼干盒交给第二组的排头,站到队尾。第二组排头按上述方法过小桥送饼干,依次进行。先完成任务的队为胜。
规则:一是在小桥上只能走,不许跑。如果人或饼干盒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要从掉下之处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儿不能跑出起跑线接饼干盒。
4、游戏结束。
收拾物品,归放到原来的地方。带领幼儿一起走出游戏场地。
【游戏反思】
通过此游戏充分锻炼了幼儿身体机能,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体验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和满足,并能自主参与到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尝试游戏合作的技巧,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玩转小布球:
游戏目标:进行抛、接、跳、投等多种动作技能的练习,发展幼儿的上、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等多种素质,激发幼儿的练习兴趣。
游戏准备:利用废旧布的边角余料,缝制成拳头大小的圆体,里面填充棉花、碎布条等软物,缝合成"布球"。人手一个或两个。(可根据游戏需要制成不同颜色的"布球",增强趣味性。)
游戏玩法:
1.进行个体或协同地抛、接、跳、投等多种动作练习。
(1)双手向上连续抛、接球。(适应球性,提高身体的本体感觉和判断力。)
(2)双手向上抛球击掌接住球。(发展上肢抛球力量,提高对接球时机的预判能力。)
(3)双手交替向上抛、接球。(发展单臂抛、接球的灵活性,提高左、右脑神经协调支配肢体运动的能力。)
(4)两人相对,间隔一定距离,双手向上相互抛、接球。(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合作意识。)
(5)两人相对蹲立,间隔一定距离,沿地面双(单)手向前相互推滚、接球。(发展手臂力量和上肢动作的协调性。)
(6)两人相对,间隔一定距离,用脚相互夹抛球。(要求两脚用力蹬地,腰腹协同用力。)
(7)布球置地面,双(单)脚向前、后、左、右越球跳。(发展弹跳能力。)
(8)头顶布球的各种走步练习。如:直体走、蹲着走、走图形等。(提高走步能力,发展平衡能力。)
(9)双脚夹布球向前连续兔跳。(发展跳的能力,提高腿部力量。)
(10)球置地面等同间隔,单(双)脚连续向前或向侧跳。(发展腿部力量,提高跳远能力。)
(11)布球掷准、掷远游戏。如进行一定距离固定靶的"投篮比赛",或者活动靶"猎人打狐狸"等游戏。(发展上肢力量,提高掷准、掷远能力。)
小布球投篮比赛:
准备等同规格的红、蓝两种小布球若干,球数是参加游戏人数的倍数,桌子2张,篮筐2个。篮筐置桌面用胶带或其它方式简单固定。场地布置如图:
将幼儿均分成两队,分别站在圆线外,每人手持两个布球。当听到开始音时,小朋友迅速向本方的篮筐里抛投布球。投中球数多的队为胜,反之为败。
游戏规则:掷完球后,要迅速回到站位线上,如两队投中球数相等,以站队快者为胜。如有投错球筐的,球为另一队所有。
猎人打狐狸:
游戏准备:小布球若干,球数是参加游戏人数的倍数;小狐狸头饰人手1个。场地布置如图:
游戏玩法:将幼儿均分成两队,一队扮"猎人",一队扮"狐狸"。"猎人"队的小朋友每人手拿两个(或多个)布球,站于游戏直线上,"狐狸"队戴好"狐狸"头饰站在规定的区域一端。开始后,扮"猎人"的小朋友用手中的布球,击打规定区域内跑过的"狐狸"。然后双方轮换身份再游戏,看哪一队打中的"狐狸"多,打中多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扮"猎人"的小朋友用布球击打扮"狐狸"小朋友的髋以下部位。"狐狸"和"猎人"都不能越线。
游戏目标:
1、练习蹬脚踏车,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勇敢、爱护小动物的精神。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游戏准备:
脚踏车2辆、变形平衡木2个、大纸箱2只、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小动物玩具若干(为幼儿人数2—3菲倍)
游戏玩法: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路纵队,站在场地一端;每队之间放置大纸箱一个;场地中间设置“山洞”;场地另一端的变形平衡木两侧放置小精灵玩具若干。老师发令后,各队第1名幼儿蹬滑跑冰车钻过“山洞”、到达“浮桥”。上桥救起1个小动物,并带着小动物踩脚踏车原路返回,第2名幼儿再出发。在规定时间内比哪一队救到的小动物数量多为胜队。
游戏规则:
1、必须双手扶把脚踏车至“浮桥”;待上桥后才能救小精灵。
2、若游戏中途发生意外情况或未带小动物成功返回应在原地重新通过。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大班幼儿基本能够进行投掷并体验做“小爸爸”的自豪,小班幼儿也从中锻炼了钻爬的能力,体会与“爸爸”合作的快乐。总体来说,目标基本达成。
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由于接触幼儿时间较短,对幼儿的实际个体经验把握得不够充分,个别行为习惯较差的幼儿不能很好地带入游戏。2.教师语言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在“救救小动物”的环节,教师出现让幼儿排队救动物的现象,显得不够精炼。3.在活动道具的准备上,“工具包”的使用反而变成了幼儿的负累,幼儿在过河的过程中始终要带着他的“工具包”,幼儿甚至已经丢掉了,教师必须反复强调,可以删除。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一个人不教育好自己,就不可能去教育别人。教师每节课的准备工作就是先要准备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也许下面的“幼儿园小班好玩的水教案反思”正合你意!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活动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红色和黄色变成橙色,红色和蓝色变成紫色,黄色和蓝色变成绿色。
2、能动手操作颜色变化小实验,并用简单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3、逐步树立仔细、敢于尝试的科学态度,体验发现颜色变化的乐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红、黄、蓝、橙、紫、绿等常见颜色。
物质准备:
1、每人一个盘子,装有(用透明小玻璃瓶做成的小房子3个,湿巾一张,装满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吸管各一个);彩色透明玻璃纸每人一张;记录表人手一份。
2、粘贴眼睛嘴巴的玻璃瓶3个(分别装红、黄、蓝颜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帮颜色宝宝搬家的情境,组织幼儿进行已有经验交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进行配色实验,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并用粘贴色卡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1、出示新房子,认识颜色标志,了解操作方法。(.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你知道每座房子应该住哪两个颜色宝宝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操作演示并小结实验方法和要求。教师利用儿歌的形式演示实验:一个新家住两人,看清标志别住错,捏一下,捏一下,两个宝宝亲一亲,变出新的小宝宝,空格里面贴一贴。
3、幼儿动手实验,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变化,并记录探索结果。指导幼儿根据瓶子上的颜色标志去选择相应的颜色进行配色,观察颜色的变化,并用粘贴色卡的方式记录结果。
三、交流分享,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说探索结果。你帮哪两个颜色宝宝搬家了?它们住到一起后变成了什么颜色?
小结: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红色和黄色会变成橙色,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紫色,黄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四、活动延伸:幼儿每人一张彩色玻璃纸做为颜色宝宝赠送的礼物,玩互动游戏颜色对对碰,巩固对颜色变化的认识。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新知识情况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孩子没有操作过书本练习,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
(2)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
(3)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清楚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要求将物品分类放好。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2.愿意寻找生活中的磁铁。
活动准备
1.磁铁若干块,彩色曲别针若干个。
2.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
3.纸卡动物:兔子、青蛙、蝴蝶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情境,演示会飞的蝴蝶等。
教师操作各种纸卡动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让幼儿猜测这些制卡为什么会跑?(引出磁铁)
2.磁铁娃娃找朋友。
(1)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
(2)提供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磁铁娃娃喜欢哪些东西。
(3)将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观察比较磁铁的朋友有什么特点?
(4)小结: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得知磁铁能够吸住铁及铁制品。
3.组织幼儿开展寻宝活动。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里有磁铁?(妈妈的包、文具包、冰箱门等有磁铁。)
(2)请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铁制品,如衣服纽扣、拉链等。
(3)鼓励幼儿找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
1.到幼儿园的院子里找找哪些东西是铁制品,并贴上标签,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将兔子、蝴蝶等表演装置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操作。
教学反思
磁铁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和常玩的物品,如:文具盒上的磁铁和书包扣上的磁铁,家中的电磁炉等等。课程取材于这一生活题材,但是磁铁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对幼儿来说非常抽象,所以活动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我由易到难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环节:先让幼儿看一看,再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最后玩一玩中,总结出磁铁形状多;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真好玩的科学经验。符合中班幼儿认知特点,能使幼儿在玩中学,有机会参与尝试,无论如何,幼儿都会有自己的发现,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体升,鼓励幼儿不断探索。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初步了解磁铁能够吸引铁的特性。
2.乐于积极寻找生活中的磁铁。
活动准备
1.多种不同形状的磁铁。
2.一类铁质物品,如钥匙、铁勺、曲别针等;一类非铁质物品,如积木,雪花片、圆珠笔等。
3.一张硬卡纸、数枚曲别针。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游戏形式导入情境。
1.准备好道具。左手拿起硬纸板,将数枚大头针放在纸板上。
师: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神奇的魔术,让曲别针跳舞。
手握小磁铁,置于纸板下,利用磁铁让曲别针立起来,并左右摇摆。让幼儿猜一猜,这些大头针为什么会跳舞。
2.出示磁铁,向幼儿介绍磁铁的特性。
师:这个神奇魔术师的名字是磁铁,它最喜欢铁和铁制品。用磁铁吸引曲别针,让幼儿直观观察磁铁吸铁的过程。
(二)磁铁娃娃找朋友。
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
2.提供各种铁质和非铁质的物品,让幼儿拿磁铁自由探索。
3.让幼儿将被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观察其共同特性含铁。
4.教师小结:磁铁能够吸引铁及铁制品。
(三)游戏:寻宝活动。
组织幼儿开展寻宝活动,寻找周围环境里的磁铁。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磁铁?(黑板上的磁贴、文具盒的盖子、妈妈的包等)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2.让幼儿拿起磁铁,寻找教室里有哪些铁制品能和磁铁娃娃做朋友,如衣服拉链、纽扣、暖气等。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磁铁及它们的朋友。
活动反思
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铁石。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也达到了我们支持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很喜欢参加户外活动,但动作还不协调,很容易摔跤。为了锻炼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我设计了一节户外活动《好玩的球》。想通过本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锻炼和发展,让每个孩子学习到新的玩法,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拍球,抛接球,滚球,踢静止球等多种球的玩法,发展幼儿的综合运动技能。
2.培养幼儿对玩球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平整宽阔的场地,彩色的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边唱儿歌边活动四肢春天天气真好,(双手高高举起,左右摇摆。)花儿都开了,(两手张开放在下巴下,像两片小叶子)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做弯腰动作)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张开双臂学蝴蝶飞。)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学小白兔跳)
二、导入
以儿歌《大皮球》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大皮球妈妈买个皮球,上面画个小猴,我来拍拍皮球,小猴翻个跟斗。请每个小朋友自选一个皮球,说说自己的皮球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自己拍一拍皮球。
三、教师示范几种球的玩法,指导幼儿自由玩球。
1.追球两名幼儿一只球,甲幼儿为滚球人将球滚出,乙幼儿为追球人,当甲幼儿将球滚出后,乙马上向前去追球,追到球后交换角色。注意球要挨地滚动。
2.反弹球两名幼儿一只球,一人将球往地上用力拍,球往上反弹时,对方立即去接住球。然后交换角色,继续玩。
3.滚球过门两人一球,一幼儿两腿开立做球门,另一幼儿距三米处,对准球门滚出球,进球为胜,交换角色,继续进行。
4.我来拍,你来接两名幼儿一只球,幼儿甲边拍球边说:一二三四五,请你来接住。当说到住时把球抛给幼儿乙,幼儿乙接着球后,边拍球边说:一二三四五,请你来接住。将球再抛给甲。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皮球,并把自己学习的新玩法表演给爸爸妈妈看,请爸爸妈妈也表演几种新玩法。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好玩的球》,幼儿们都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在开始部分幼儿们做运动的过程中,幼儿们兴趣都很高。(教案出自:)尤其:国丁元、王增顺、李佳慧个别年龄较小的幼儿,都能兴趣非常高。
在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时,幼儿们积极性非常高。但各别幼儿如:李鑫源、牟晓琼小朋友,由于性格内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选择材料,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需要加强练习这方面的知识,争取面向全体,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全面发展。
秋冬、入春季节,为了保暖防风,孩子们大都在脖子上围一条纱巾来幼儿园。纱巾色彩鲜艳,质地柔软,图案漂亮,深受孩子们喜爱,也成了我们户外活动时经常选用的游戏材料。选取纱巾作为游戏材料,一方面是遵循孩子的兴趣和现有经验,一方面是想借助纱巾改变现在户外游戏中下肢动作发展多于上肢动作发展的现状。本次活动,将纱巾的玩法与语言、艺术领域的培养目标巧妙融合,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其难易程度适合小班,能有效地引领孩子快乐地参与游戏,在多元化的户外活动中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活动目标
1.练习抛、接、甩等动作,锻炼手臂部大肌肉力量。
2.探索纱巾的多种玩法,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大纱巾一条、小纱巾人手一条(红、黄、蓝、绿若干),空气棒一根。
2.神秘纸盒:事先将大纱巾、长纱巾(将小纱巾用粘刺一块一块连接起来)装在纸盒内,纸盒上方掏一个圆孔,便于纱巾的抽取。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纱巾的颜色
1.抽纱巾。
玩法与指导用语:
在轻松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一边做开火车的动作一边围成圆圈,教师出示神秘纸盒。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慢慢从盒子中抽出一条纱巾,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请一幼儿抽出长纱巾,教师将长纱巾分解成一条条小纱巾,分给幼儿每人一条。
(评: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让孩子们做开火车的动作围成圆圈,既能有秩序地展开游戏,又能激发小班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神秘纸盒与长纱巾的设计,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建立游戏认知与行动的联结,从心理和生理上都进入状态。此环节,教师需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长纱巾的设计,在每块小纱巾的一角缝上粘刺,一公一母,注意连接性;二是将长纱巾分解成一条条小纱巾分发至每个孩子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2.找朋友。
玩法与指导用语:
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纱巾是什么颜色的。说说纱巾的颜色。
请你找纱巾颜色相同的小朋友做朋友。让纱巾颜色相同的幼儿站在一起。
(评:找朋友是孩子们经常玩也很喜欢玩的游戏。因此,本环节我追随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追随孩子的兴趣,在游戏中融入了新要求--找纱巾颜色相同的小朋友做朋友。由于以往对游戏的玩法有切身体验,对颜色分类也都有实践操作,所以孩子们兴趣很高,既享受到了分类成功的快乐,又在与好朋友的亲亲抱抱中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此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交代游戏规则时要细致一些,避免孩子出现心中没规则的乱跑。)
3.顶纱巾。
玩法与指导用语:
①纱巾真漂亮呀!教师将纱巾顶在头上,边朗诵诗歌边做示范动作:
绿色的天空,(双手从胸前打开上举)绿色的草地,(下蹲)绿色的老师,(双手抱胸)绿色的小朋友,(双手打开)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左右手轮流向前指)到处都是绿绿绿,(双手侧平举转圈)当我把绿色的纱巾拿掉,(双手拉下纱巾)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
②小朋友,我们也来说一说,好吗?注意哦,你的纱巾是什么颜色,就要念什么颜色的诗歌。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诗歌。(1~2遍)(评:小班孩子的感知觉具有明显的直觉性、形象性、情境性。本环节,我借助了儿歌《绿色的世界》这个支架,简练概括、节奏明快的儿歌,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特点.便于孩子在顶纱巾说儿歌的过程中,获得动作的视觉形象。此环节的难点是--根据自己的纱巾,改编儿歌中的颜色,教师的引在这里就起着关键作用,能帮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和提高,拓展幼儿的原有经验。)
二、探索纱巾的玩法玩法与指导用语:
1.小朋友,纱巾还可以怎样玩呢?请你找一个空地方,试一试,玩一玩。幼儿自由探索。
2.教师逐个指导,并引导周围幼儿模仿练习。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评: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因此,本环节我通过自由探索--个别示范--集体练习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迁移一物多玩等游戏的玩法和经验,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三、练习抛接纱巾玩法与指导用语:
1.组织幼儿站在圆圈上。刚才我们把纱巾变成了龙、蛇,变成了小鸟、蝴蝶的翅膀,玩得真高兴。小结幼儿的玩法。
2.抛接纱巾。
①揉纱巾。纱巾还可以变成什么呢,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教师将纱巾揉成球。
②抛接纱巾。小纱巾呀,揉成球呀,抛呀,接呀,看谁抛得高呀!看谁接得住呀!教师示范抛接纱巾。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班美术教案:好玩的泥板
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用牙签、瓶盖、麻布等不同的装饰工具塑造泥板的不同形象;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3、正确使用装饰工具,注意活动时的卫生与安全。
活动准备:1、泥工板、泥人手一份,抹布一组一条;2、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陶艺工具若干;3、幼儿已经有过擀泥的经验;4、幻灯设备,电视机。
活动指导:
一、课题:1、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面条吗?(吃过)那你们会擀面吗?(幼儿自由回答并大胆讲述经验)。2、出示泥,教师示范擀面,边示范边引导回忆擀泥的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擀泥,教师巡回调查幼儿的设想。1、分发泥,鼓励幼儿正确擀泥:取大块泥,通过团圆→压扁→铺板→用擀泥板擀泥;2、要求幼儿在擀泥时,要将泥擀得厚实一点、均匀一点;3、教师巡回指导,并调查幼儿对泥板的形象构想,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完整自己的构想。4、教师小结:刚才,我调查了小朋友们对塑造泥板的形象构想,由手提包、有手机等等,我希望接下去你们能够发挥你们的本领,完成你们的构想。
三、幼儿开始创作。1、分发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装饰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工具辅助塑造自己的泥板形象,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搭配组合进行创作。2、教师提醒幼儿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注意使用时的卫生与安全。3、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幼儿的创作,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使其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四、利用幻灯机放映幼儿的作品,组织欣赏幼儿的作品,并集体评价。1、出示幻灯机,放映幼儿的成品,并请幼儿自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幼儿表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设计意图;2、教师表扬部分作品出色的幼儿,鼓励所有幼儿再接再厉,努力做到更好。3、将幼儿的泥板作品展示在泥工区,供幼儿之间、亲子之间互评,发表宝贵意见。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的基础来源于纸,纸是幼儿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东西。幼儿常常用它来画画、写字、做手工作品。我在观察中发现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在创造思维(主要是求异性发散性)上有了明显地发展,他们已不满足于已经发现的几种玩法、用法,而是喜欢去探索新的方法,去重新利用“旧”的事物。例如:中班玩纸时,幼儿常用平面的纸当扇子;到了大班下学期,如果再请他们做扇子,则多数采用摺摺皱的方法。在剪、贴、画、折的各项活动中幼儿显示出很大的热情,为本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操作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懂得只要用折叠的方法,改变纸的形状,纸就能承受一定的力。
【活动准备】
1、积木若干、小筐。
2、长方形的似明信片的白纸若干、玻璃杯。
3、固体胶、双面胶若干。
【活动重、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来证明纸的承受力。
【活动过程】
一、 说说纸的用途
1、导入:师出示一张纸,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说说纸。纸可以用来干什么?(画画、写字、擦窗、折手工……)
2、 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诉我,他能用两张纸,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组合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在这张纸桌上能放上一筐积木、一杯水。你觉得这件事,是真是假?为什么你觉得是真或是假?(幼儿明确的阐述自己的理由)
3、 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这件事的真假?小结:小朋友想用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试试。谁说得对,谁说得错?
二、 尝试两张纸做纸桌
1、 无论是真是假,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做纸桌?每人两张纸,学着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让纸桌站起来。
2、 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幼儿用语言表述或结合实物表述)
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贺卡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门”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W”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卷成圆柱型
三、 进一步尝试用两张纸做纸桌
1、 试试在纸桌上轻轻地平放积木,看看哪种形状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积木最多?
2、 鼓励幼儿尝试实验各种形状的桌腿承受力的本领,教师巡回指导。
3、 组织交流:你的纸桌上放了几块积木?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现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桌面上可放积木多些?在尝试做纸桌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4、 幼儿再次尝试用不同的积木进行实验?
四、 师生共同小结
1、 纸的本领很大,通过折、卷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桌子。
2、 小朋友想出了各种方法来造各种形状的纸桌,发现圆柱体的桌腿比“门型”、“W型”、“波浪型”的桌腿都牢,桌面上放的积木块数量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
3、 还有什么形状的桌腿也像圆柱体的桌腿一样,有一个支撑面,在桌上可以放许多块积木呢?
4、 教师演示折成三棱柱型的桌腿,放上一筐积木一杯水,证实朋友说的话是可信的。
5、 小结:有时听别人说的话,你觉得有点信、有点不信,最好呢!我们去动手试试,因为事实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五、延伸教育
老师见过会滚动的鸡蛋立在桌子上、立在灯泡上,你能否让完好的鸡蛋立起来呢?什么样的鸡蛋立起来更快些?请孩子们回家试一试。
反思:“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点自主,让他自己去选择”。是呀,就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去发挥、去想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是最好的验证。我本来想示范,又一想还是别示范的好,所以我一开始没有做。因此,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发挥想象,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纸桌。虽然有个别幼儿没有成功,但是他们也经过了一个思维与操作、实验的过程。
孩子们的作品让我出乎意料,富有个性、富有创造性。在制作过程中,我不断听到孩子们惊喜的声音:“老师,瞧,我的桌子也站起来啦。”“老师你看我的桌子腿是方的,和他们的不一样!”这一声声兴奋的报告声透着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因为,这纸桌是我自己创作的,不是跟别人学的。新课改要求老师们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不要把孩子们牵的太紧,我认为我这堂课对这一新课改精神进行了成功的验证。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学习,一般教师都会在授课前准备教案,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好玩的传声筒大班教案汇总5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教学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教师小结:原来有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五、教学延伸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的传声筒,进行连接传声筒,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传声筒。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受传声的秘密。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教师小结:原来有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的传声筒,进行连接传声筒,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传声筒。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传声筒
活动目标: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传声筒》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教师小结:原来有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的传声筒,进行连接传声筒,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传声筒。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活动目标
1.探究声音在管状物体里传播的现象。
2.感受声音传播这一科学现象的神奇,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段塑料管子、多个塑料弯头、可以塞进塑料管子的布头若干。
2.《声音传播》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用一根塑料管子做传声筒,两人一组玩传递悄悄话的游戏:请出声筒口的幼儿轻轻说话,看听筒口的幼儿是否能听清楚。
2.引导幼儿两人合作拼出不同长短、不同形状的传声筒,两人一组玩传递悄悄话的游戏,(教案出自:教案网)一人在一端轻轻说话,一人在出口处倾听,试一试两个传声筒都能听见声音吗?传出的声音是否一样大?
3.引导幼儿几人合作拼出有多个听筒的传声筒,组织幼儿玩多人打电话游戏。
(1)制作有一个说话口,两个同样长短听筒的传声筒,三人一组做游戏。听筒口的两个孩子一段时间后互换位置,听听两个听筒口的声音是否一样大、一样清晰。
(2)制作有一个说话口,三个同样长短听筒的传声筒,四人一组做游戏。听筒口的三个孩子一段时间后互换位置,听听三个听筒口的声音是否一样大、一样清晰。
4.引导幼儿在塑料管里塞上布条,比较塞上布条和不塞布条的塑料管在传声上有什么不同。
5.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课件,了解生活中通过管道扩音的例子,如用扩音喇叭说话、用听诊器听心脏的跳动等。
活动延伸:
可在幼儿园走廊里安装较长的传声筒。
1.探索传声筒的传声现象,知道空心的管子传出的声音清楚。
2.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
1.空心、实心的管子若干 ,听诊器,不同的标记若干。
1.利用游戏“悄悄话”导入,激发兴趣。
2.老师唱歌曲“悄悄话”,小青蛙在说悄悄话,我们也来找个朋友说说悄悄话。
(1)你和朋友说了些什么?
1.引导幼儿用纸筒结伴说悄悄话。
2.老师用纸筒示范和幼儿说悄悄话,激发其他幼儿操作的欲望。
幼儿用纸筒结伴说悄悄话,互相听听说说。
你听清楚好朋友的话了吗?你感觉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小结:这个长长的、园园的、空心的纸筒真神奇,它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
而且声音还非常的清楚、响亮,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传声筒。
3.探索实心和空心传声筒的不同。
给两种声音感觉不同的传声筒分别送上不同的标记。
(3)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指导。
(4)为什么有的听得清楚,有的听不清楚?
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传声筒。
小结:贴上清楚标记的传声筒是空心的,能够传出声音;
贴有不清楚标记的传声筒里面塞了很多布条,这些布条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
(1)启发幼儿接成长长的传声筒。
(2)全体幼儿合作将传声筒接龙,玩长长的传声筒游戏,感受乐趣。
5.欣赏故事,了解其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请听故事《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是根据传声筒的秘密发明的,
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图书上、网上找一找。
教师进行活动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本学期,我很幸运的加入“方案教学”课题组。从起初的被动加入→有兴趣的发现→主动探索研究→再创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方案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理念上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在活动后体会深刻。
现在,一些大的城市在“方案教学”中已小有成绩,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我省尚处在“探索时期”。现我将自己亲身实践的“方案教学”过程,整理如下:
1、课题生成
“方案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孩子生成的课题,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教学内容是孩子想了解、想知道的。
一天午饭后,我带孩子们户外散步,吴宇伦捡到了一张漂亮的糖纸,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大家纷纷议论着糖纸的颜色、图案、用途。于是,我接着问孩子们说“除了糖纸,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纸?”孩子们都抢着说“有报纸、彩纸、印蓝纸等等。”我看着孩子们兴致很高的样子,就让他们把自己知道的纸星期一带来,让每个孩子都看看。于是关于“纸”的课题就由此生成了。
2、课题的过程。
第一周
星期一 这一天, 孩子们各自带着收集的纸来到幼儿园。大家都抢着介绍自己收集的纸,于是我们进行了一节生动地语言课——谈话《各种各样的纸》,有的孩子对各种纸的种类讲的很细致;有的孩子则讲述自己是如何收集的以及收集的趣事、过程,大家都围绕“纸”展开了有趣的谈话。有了自己收集的亲身体验,孩子们的谈话兴致就更高了,在表达中,大胆讲述也就充分的被表现出来。我和孩子们商量,怎样让大家看到自己收集的纸呢?孩子们说办展览,但是由于自己考虑欠佳,就随意让孩子们找个地方,把纸摆了出来。因为事先没有计划,所以这次的展览显得零乱,参观无序。参观后,当我再次问孩子们纸的种类时,孩子回答的更具体,更大方了。我问孩子有什么问题时,刘维宜说:“这么多的纸是谁发明的?怎么来的?”我想了一下说:“明天谁愿意当小老师,谁就来解答这个问题。”孩子们纷纷赞同。
星期二 早上一来,有七、八个孩子带来寻找的答案,有的是用纸记录的,有的是杂志剪辑的,有的是书等等。我并不急于让孩子回答,而是问他们:“你们的答案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我是问爸爸的” “我是让妈妈在杂志上摘录的” “我是从百科全书中找到的”。李佳忆说:“我们邻居是一位教授,我是问他的”……听到这些,我暗自高兴,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寻求知识的萌芽意识,不再像以前那样等待知识。我又问,谁有什么问题?吴宇伦提问:“纸为什么能吸水?”新的问题产生了,孩子门又纷纷去找答案。
星期三 今天寻找答案的人比昨天多了七、八个,孩子们自豪的讲述自己找的答案,为了更好的证明,我们还进行了吸水实验。从实验中让孩子了解哪些纸吸水性强,哪些纸吸水性弱,并进行了分类、统计。同时还发现了纸褪色、易烂的特点。我们又做了点燃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纸的三大直感特点:易燃、易烂、吸水,并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出一些标志,提醒大家安全用纸、节约用纸和爱惜用纸制品。通过今天的活动,孩子学到的知识是扎实的,记忆是难忘的!值得高兴的是今天活动后,孩子对纸的问题更多了,最后大家把问题统一到“纸可以用来干什么?”
星期四 我们安排家长带孩子去印刷厂参观,在课堂中,我们又用纸发出的不同声音,演奏了节奏乐《拔根芦柴花》。活动中,孩子利用纸进行了有趣的体育活动,其设计巧妙、利用合理,让老师对他们也刮目相看。
星期五 我们去太白商厦做社会调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了解纸的用途,回到班里,孩子们的讲述更为精彩,还发现纸可以做门票、名片、标签、邮票、证件以及货币等。
双休日 我发动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制品。
第二周
星期一 我们把孩子收集的纸制品一一摆出,并对其用途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争论激烈,有的认为纸包装的物品轻盈、美观、方便;而有的认为纸容易烂、不结实。在讨论中,孩子们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用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不仅锻炼、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思想,自己的见解和敢于同别人理论的勇气。最后,大家对纸的回收进行了讨论,并总结出一定要节约用纸、保护资源!
星期二、星期三 我们开展了纸的工艺活动,包括剪、撕、折、画、吹、雕塑、印染,并发动家长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纸的工艺品。
星期四 我们进行了谈话活动——《纸的未来》,请孩子大胆想象、设计未来的纸。有的说:“希望未来的纸轻而结实,旅行时可以携带方便”,有的说“未来的纸应不怕水、火。”等等。孩子们的想象天真烂漫,富有童趣,我们都进行了一一记录,有的还在旁边添上画。
星期五 孩子们带来各自的家庭作品,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有的家长,不仅心灵手巧,而且独具匠心。为了更好的展示作品,我们准备筹备办“纸的世界”展览。都要准备什么呢?有的孩子说,应有门票,有的说制作请柬送给好朋友,还有的说要解说员、接待员、展区标记,并依次按照纸的种类、来历、特点、用途、工艺、未来及环保顺序摆放,并安排小记者做现场采访,安排好了,大家便分头行事。
下午,我们的展览正式开始了,不仅有园领导的光临,还有财务、灶房、保健人员以及各个年龄班的孩子参观,离园时间,我们还接待了外班的家长,圆满的展览会也使我们的方案教学告一段落。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活动设计:好玩的泥鳅,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大班活动设计:好玩的泥鳅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班正在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一天,陈辰小朋友带来了几条小泥鳅,说:“我昨天和爷爷在捉泥鳅,泥鳅很难捉的,很滑的。”孩子们对泥鳅不容易抓的现象有了兴趣。于是,我们生成了《捉泥鳅》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不满足泥鳅表面特征的观察和感知。活动中,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捉为主线,让孩子在捉的过程中发现泥鳅因为黏液的帮忙而容易逃脱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不同材料捉泥鳅的结果使探究活动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我重在让幼儿比较粗糙材料与光滑材料捉泥鳅的不同现象,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共同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助于幼儿发现和判断自己的实践。
最后科学活动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归与生活。本次活动的延伸也是继续探索的起点。所以,我从捉泥鳅的现象中生成防滑活动,让幼儿理解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帮助和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大胆亲近泥鳅,进一步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泥鳅、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青菜叶和甜瓜叶、干毛巾和锦丝布、统计表、笔、字卡(粗糙、光滑)等
2、介绍泥鳅生活习性、主要特征及黏液作用的相关录像。童谣flash《捉泥鳅》
活动过程:
一、欣赏童谣flash《捉泥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生生互动,了解泥鳅的一般特征,同时激发幼儿探索泥鳅的积极性。)
师:歌曲中的小妹妹为什么那么高兴?泥鳅长的是什么样的?(请个别幼儿讲述已知的泥鳅的特征)
二、观察感受泥鳅,进一步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提升幼儿经验,解决重点:黏液。
1、(出示泥鳅)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泥鳅身上还有那些地方我们没说到的?它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呢。
2、幼儿观察后讲述自己的发现。(师提醒幼儿讲完整的话)
3、幼儿徒手尝试捉泥鳅。
1)第一次捉泥鳅
师: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你怎么捉泥鳅的?泥鳅在你手里是怎样的?
2)第二次捉泥鳅
师:泥鳅这么调皮,它有什么奥秘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
师: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么呀泥鳅身上为什么滑滑的?
(如果幼儿说不出,师直接丰富:黏液)
师:这些黏液对泥鳅有什么好处(能帮它逃走)
师:除了帮它很快逃脱,黏液还会有什么好处呢,你们猜一猜好吧,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了就知道了。
4、看录像,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泥鳅的黏液还有什么作用呀?
三、通过竞赛,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捉泥鳅的现象。
1、出示捉泥鳅的材料,请幼儿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帮助捉泥鳅?为什么?
2、幼儿自由探索用棉手套和塑料手套、青菜叶和甜瓜叶、干毛巾和锦丝布捉泥鳅,并在相应的表格上作记录。(在使用的材料图片边打勾或打叉,要求两样对比着都试一试)
3、幼儿自由结队进行捉泥鳅比赛。(提醒幼儿各队人数相同)
4、比赛后、师出示统计表,记录,比较、发现结果不同的原因。
1)师:哪一队胜利了?请你们说说用了什么工具抓泥鳅的?为什么棉手套捉泥鳅容易些,捉的多呢?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有什么不同呢?丰富词:粗糙、光滑
2)小结:粗糙的棉手套捉泥鳅时,防止泥鳅逃跑的力量变大了,泥鳅就不容易滑走了,塑料手套自己也是滑滑的。它捉泥鳅时,防止泥鳅滑走的力量还是很小,所以不容易捉到泥鳅。
四、联系生活,初步知道如何用粗糙材料防滑(让幼儿感受到探讨科学的问题,是为了解决生活的问题)。
1、师:刚才我们捉泥鳅,把地板弄地湿湿的,瞧地板变滑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滑倒?(引导幼儿观察鞋底)
2、这个道理和我们用棉手套、瓜叶子捉泥鳅防滑的道理是一样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让滑滑的地板变的不滑?(铺纸板、地毯、地上划纹路等)
3、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是不能滑滑的,否则有些危险,但人们想了好办法解决了,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问一问,把它记下来,一起交流交流怎样防滑好吗?
4、在《捉泥鳅》的歌声中整理场地,用拖把、抹布檫掉地上的水等。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每一位任课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幼儿园学到知识,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好玩的竹竿”,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好玩的竹竿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对玩竹竿活动的兴趣,斑竹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乐趣;鼓励幼儿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能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通过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及根据音乐的节奏大胆地尝试跳竹竿,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短竹竿每人一根、长竹竿四根;用竹竿做的大花轿一个,红绸若干;音乐《骑大马》、《七月火把节》、《阿瓦人民唱新歌》、《百鸟朝凤》等。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骑大马》做律动进活动室。(竹竿当马骑)
二、幼儿自由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
1、鼓励大家去尝试用各种方法玩竹竿
2、幼儿分散活动,探索竹竿的各种玩法(提醒幼儿活动中注意安全)。
3、交流玩法。请玩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
4、集中小结,并与幼儿一起练习。舞金箍棒、立竹竿、比一比、跳房、跳小河等。
三、学习“跳竹竿”:
1、介绍引入:其实,在我们祖国的一些地方,比如云南、海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还喜欢玩一种叫“跳竹竿”的传统民间游戏。猜猜看,他们会怎么玩?
2、教师示范: 用两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邀请两位教师帮忙以“分分、合合”的节奏打竹竿,教师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
3、三人一组分步练习,先听音乐节奏练习打竹竿,再练习跳竹竿。
四、跳长竹竿
1、先请个别幼儿尝试,然后分组,请幼儿排队, 并请一个幼儿和老师一起打竹竿,其余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跳。
2、休息时探讨其它不同跳法。(除了我们刚才学的这种跳法,想想看还可以怎么跳?还有什么新的跳法?)
3、把四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进行表演。并鼓励幼儿大胆邀请客人一起参加表演。
活动结束
做放松运动。
“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都非常好,今天是小猪娶亲的日子,我就用竹竿做了一顶花轿,我们一起送小猪和他的新娘子回家吧!”(一幼儿扮演新娘子,一组幼儿拿红绸跳舞,一组幼儿骑马、一组幼儿用竹竿伴奏),带出活动室。
教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教案的是每个老师必备的教学工具,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打磨。教案要发挥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你有比较好的教案模板么?编辑现在向你推荐幼儿园大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我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设计了本次活动,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能初步了解报纸的用途。
2.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索报纸的玩法和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望远镜图片一张、废旧报纸每位幼儿一张、剪刀、箩筐等。
活动过程:
一、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废旧报纸折叠而成的纸飞机)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只纸飞机的材料是什么?(请小朋友集体回答问题)
二、设计层递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报纸
老师:孩子们,生活中谁最爱看报纸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报纸?(mamanv)报纸上有些什么?(有新闻、天气预报、广告,有信息、有日期等。)这张报纸是20xx年4月15日,是昨天的报纸,说明这张报纸怎么了?这张报纸过了日期了,我们把过了日期的报纸叫过期的报纸。大人们会把过期的报纸干什么用呢?(卖报、烧火、出去旅游垫在下面等)小朋友会用过期的报纸干什么?(折飞机、做手工、画画)
三、做做玩玩
1.出示望远镜的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你能用报纸做成望远镜吗?(幼儿用报纸卷成望远镜,并给幼儿鼓励)
2.请幼儿想办法能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
提问:你能用同一张报纸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吗?(把报纸打开、从一角卷等)
四、幼儿探索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我们要用剪刀来剪报纸,要求剪出的纸条要越长越好,你觉得比刚才难吗?有没有信心?(提示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1.第一次剪纸条。(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这些纸条是剪出来的。(报纸的长边和短边)
你们看这里有一位小朋友比你们都剪的长,你们想想她是怎么剪得?(如果幼儿猜不出,请幼儿示范剪)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纸的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且不能剪断这样才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2.幼儿第二次剪纸条,比赛谁剪纸条要越长越好,就是冠军。(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那根长)
让幼儿自己评出冠军,引导幼儿探索为什么同样的一张报纸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并不剪断,但剪出的纸条有长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同样的方法剪纸条的长短和剪得粗细有关。
五、整理
今天,我们玩过期报纸的游戏就要结束了,孩子们你们看我们的桌子上和地上都是报纸,请你们把报纸揉成团,纸团有什么用?(幼儿自由说:投球、往上抛等)。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投球去喽!
延伸活动:在科探区投放过期的报纸,继续让幼儿探索报纸的其他玩法。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及名称。
活动难点:
了解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神秘盒一个,卡纸做的大正方体一个,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6张,小正方体每人一个。
2.卡纸做的大长方体2个,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一个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同样形状的小长方体每人2个。
3.正方体和长方体废旧纸盒若干。
活动过程:
1.利用神秘盒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1)教师出示6张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并一一放入神秘盒子中。
(2)教师从神秘盒子中取出一个正方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告诉幼儿正方体的名称。
2.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发现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请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正方形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正方形只有一个面,而正方体有很多个面。
(2)请每个幼儿取一个小正方体,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要记住开始数的那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才能数对。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
(3)通过探究操作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形。教师提出问题: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请幼儿用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操作验证正方体6个面的大小,教师对幼儿的验证方法进行观察指导。
小结:正方体不仅有6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教师让幼儿从神秘盒子中变出长方体,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不同。请幼儿将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作比较,说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告诉幼儿新的几何形体的名称是长方体。
小结:正方体和长方体看下去都是方方的,都有6个面。不过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长方体的6个面不都是一样大。
4.引导幼儿每个拿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仔细观察,并说说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原来你们手里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5.教师出示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个形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的?这样的形体也是长方体吗?
小结:这样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
6.请幼儿分成两组做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1)请两组幼儿分别到教师面前的筐子里只选择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纸盒,共同合作搭建一座房子。
(2)相互检查各组选择的图形对不对,若有选错的及时纠正。
(3)视情况可以互换形体再玩一次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正方体、长方体是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有时是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比较正方形和正方体、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及物品。
2.神秘袋一个,内装有正方体1个、长方形体2个(一个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一个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
3.幼儿操作用小正方体、长方形体。
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教案出自:教案网)(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
教师:小兔子有要求,搭建房子必须用指定的形体,我们要想帮助小兔子搭建房子,就先来认识一下用什么样的形体。
二、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利用神秘袋导入活动。
放入6张一样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取出一个正方体,认识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
(2)幼儿取一个小正方体,自己操作探索(如:利用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验证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小结:正方体不仅有6个面,而且6个面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师放入神秘袋中6张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分别两两相同大小),变出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
长方体和正方体看上去都是方方的,都有六个面。不过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长方体的6个面不都是一样大。
(2)幼儿取一个小长方体(6个都是长方形),仔细观察发现,说出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而且都是长方形的。
(3)教师从神秘袋中变出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提问帮助幼儿认识这种长方体的特征。
这个形体有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有6个面,4个面是长方形的,2个面是正方形。
(4)幼儿取一个小长方体(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仔细观察发现,说出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这样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
3.请幼儿分成两组做游戏,帮小兔子搭房子,巩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师:我们认识了为小兔子搭建房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下面就开始为小兔子搭建房子。
(1)请两组幼儿分别到老师前面的筐子里只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共同合作搭建一座房子。
(2)相互检查各组选择的形体对不对,若有选错的及时纠正。
4.活动延伸。
请幼儿课后在幼儿园、回家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然后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认识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生长和作用。
3、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种子(黄豆、绿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
2、苹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个、白纸、木棍、水
3、种子生长图、音乐磁带
4、食物豆浆一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环节
1、问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师。今天一起来到智慧屋,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下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下做游戏,快乐多又多。
2、游戏公鸡头、母鸡头
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特征
1、秋天,兔妈妈收获了许多的豆宝宝,它想请你们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豆宝宝?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不同?(幼儿观察种子)
2、提问:请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这些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3、问:这些豆子都是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
4、除了你们发现的XX不同,还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师小结:我们刚才说的豆宝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种子,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状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种子的生长
1、说了种子的特征,你猜猜种子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幼儿猜想)
2、谁说说你知道书上的种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谁说说你知道泥土里的种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谁说说你知道藏在果实里的种子有哪些?(苹果、梨子、石榴)
5、到底种子怎么长大的呢?(师出示种子生长图,幼儿讲述)
6、师小结:种子是种在地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的,真奇怪。
7、那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一起来表演(放音乐,师幼互动)
四、探索种子变变变,了解种子的作用
1、师:老师这有一袋豆浆,你知道它是怎么变的?(幼儿答)
2、那老师变给你们看看(师示范磨豆浆)
3、师说:除了黄豆可以磨成豆浆,你们还知道其他种子还有什么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5、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药给人治病,榨油,还可以种植,有的人还动脑把它们做成工艺品来美化打扮我们的生活。
五、幼儿操作,尝试寻找种子的新秘密
1、幼儿分小组活动(教师提要求)
2、A磨豆浆
B在果实里寻找种子
C瓜子榨油
D为豆子磨粉
3、教师评价
延伸活动:
请食堂里的工作人员为小朋友加工豆浆。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图形找朋友》、正方体、长方体、九宫格操作板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由形到体的变化过程。
正方形和它的朋友们被大风吹散了,需要它们团结起来。请你帮助图形朋友,让它们手拉手,肩并肩,紧紧靠在一起,试试会变成什么?
小结:6个正方形可以变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探索,得出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的特征。
提问:你觉得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你是怎么比较的?
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
3.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长方体的组成
(1)正方体的朋友,需要找到6个密码才能出现。请你记住九宫格里闪动的图形和它的位置,找出密码。
(2)提问:密码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图形?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请你们拼出新朋友。
(3)认识新朋友---长方体。
提问:长方体的身体里藏着哪些图形?
小结: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是长方体。
(4)认识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有一个朋友也要和大家见面。你们认识它吗?它的身体里藏着什么图形?也请它们排排队。数数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
小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
4.游戏《送朋友回家》,巩固认识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
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朋友找不到家了,请按照地图上的位置帮它们找到家。(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将各种形、体摆放在幼儿操作板上)
5.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正方体和长方体,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教学设计理念:
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正方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变魔术图形组合来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通过找出正方体的物体,结合生活中的长方形的物体来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通过用正方体来拼摆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形体之间的关系,延伸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正方体一个,长方形两个,跟每个面一样大小的纸卡,小正方体的物品等于总人数,立方珠八块,其他的形体若干;魔法箱一个,放着纸,彩笔、尺子、毛线绳的盘子三个。
活动过程:
一、与图形纸片做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老师给小朋友带了图形卡片,谁能让自己的图形卡片立起来?为什么正方形和长方形立不起来呢?
2.分组说一说:你们组有什么图形?找到朋友了吗?你们是怎么测量的?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二、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1.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法箱,请小朋友把手里的图形卡片放到魔法箱里,看看魔法箱会变出什么宝贝?
2.认识正方体。
师:魔法箱里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为什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组的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这个应该有六个面,我们来数一数,这是第一个,要按顺序数,是有六个正方形的面,六个正方形一样大吗?怎么来测量一下?这个宝贝有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他叫正方体。
3.出示正方形跟正方体比较。
正方形跟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正方形有一个面,正方体有六个面)
4.通过找正方体的玩具,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正方体的玩具,回到座位上,一起验证一下是不是正方体?分类把玩具放到篮子里。
三、通过观察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1.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哪一组的图形卡片没变出来?你们组放的是什么图形?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2.与正方体比较。这个长方体跟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认识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1.师:魔法箱里又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为什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放了什么样的图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长方形的面有四个,看上去一样大,正方形的面有两个,看上去也一样大。四个面加上两个面是六个面,这个宝贝叫长方体。
2.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比较。
长方体跟前一个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联系生活:生活中你看到过什么东西是长方体的?
五、正方体大变身的游戏,让幼儿用筐内八个正方体积木变数目不同的长方体和一个大正方体。通过用正方体来拼摆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形体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兴趣。
1.拼大一点的正方体
2.拼不同的长方体。
六、延伸活动:我们刚才用正方体拼成了正方体和不同的长方体,如果用长方体会拼成什么呢?请小朋友回到班里到区角里去尝试一下,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好吗?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玩的面具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五官的基础上,感受用粘贴、印的方法 制作各种面具。
2、 喜欢贴出不同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 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橡皮筋、音乐
2、纸碟(开眼睛)、浆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3 、各种人物、卡通、动物、图片放于区内,引导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诞老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听到老师小铃的声音才睁开眼睛好吗?
二、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___
你想做一个什么面具?请你先想一想,你做一个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粘贴
2、水粉、蜡笔
3、印画
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擦干净。帮助、鼓励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会
请小朋友带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师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文章来源://m.jab88.com/j/13502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