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2023-04-24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精选。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老师忽略重要内容,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下面的内容主题为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是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篇1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欢到商场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

1、认识秤。

提问: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展示课件中的秤。

[简析:学生要想获得关于秤方面的知识,必须查阅很多学习资料。这也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很好方法。]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论)

(2)称一称。

说话:同学们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称称看吧。

学生动手称,并互相交流称后的结果。

(3)感受1千克。

说话:这几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断出它们的重量,应该用秤称一称。

学生在通过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验证结论。

(4)感受几千克。

学生分小组秤一下所带商品的准确重量。并指名请演示秤重量的过程。一开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后再类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让学生通过在玩中学掌握基本知识。

(5)动手操作

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感受一下有多重。

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在数数有多少个。

说一说书上37页上一些物品的重量。第二题说出电梯或卡车的载重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几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数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时为今后学习吨打下基础。

4、认识重量单位克。

(1)称一称。

a、用台秤称一枚2分硬币。

b、用台秤称1块橡皮。

c、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2)认一认。

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我们常用天平秤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动手称出10克黄豆有多重。1个乒乓球有多重。

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这是感受1克重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克。小组同学通过掂鹅毛和塑料尺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起1克的观念。

练习:称一称铅笔盒里的学习用具的重量。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北京市21世纪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6163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2、在测量活动中,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五、教具准备:课件、台秤、各种实物。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都玩过跷跷板吧?如果老师和明明玩跷跷板,会怎样呢?为什么?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体是有轻、有重的。说一说,你身边那些物体轻,那些物体重?

3、感受身边物体的质量

拿出包装大小相似的一袋盐和一袋薯片,分别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认识计量工具秤。

(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有质量。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质量,就要借助测量工具秤去称。生活中有哪些秤呢?

(2)把你认识的秤介绍给大家。(课件演示:台秤、电子秤、杆秤、盘秤、弹簧秤、健康秤)

2、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千克、克。

(1)测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称物体的质量要用到质量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吗?

(2)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板书课题)。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对于学生提到的斤、两,告诉学生是我们生活中人们习惯的说法。)

(3)认识台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

3、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1)我们每组桌上都有一袋盐,请把它放在秤上称一称,看看这袋盐的质量是多少?

(2)每个同学把这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3)请各组称出1千克的苹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一千克?

4、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1)每个同学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很轻)一般,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用天平来称。

(2)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用天平称2分硬币的质量,并汇报称得的结果。

(4)把1克重的2分硬币拿在手中再掂一掂,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换只手再掂一掂。

(5)用天平称出1克瓜子,看看有多少粒。

(6)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7)再掂一掂100克的薯片大约有多重,500克的饼干大约有多重。

5、千克与克的关系。

(1)谁愿意把你们手中的100克的薯片借老师用用?(向学生借100克的薯片,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边借边数,借了多少克。)

(2)老师借了1000克的薯片,放在台秤上称一称,是多少千克?1000克是以克作单位,1千克是以千克作单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3)小结、板书:1千克(kg)=1000克(g)。

(4)对比:一手掂2分硬币,一手掂1千克的物品,有什么感受?想像:多少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千克?

(三)、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1、分别称出1千克的毛线和1千克的钉子,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要知道物品的质量,不能仅凭它的外观、用处去判断,而要实际去称一称。)

2、先估计物品的质量,再称一称,填入表中。(表略)

3、小组活动。课下称出本组同学的体重,填入表中,并提出问题。(表略)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三、教、学具准备:1角硬币(约重1克)、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弹簧秤。

四、学前准备: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质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听说咱班有两名同学跑的很快!他们是谁啊?

师:今天让他们举行一场比赛怎么样?

师:今天的比赛要增加难度,让他们每人背一个同学来比怎么样?(要求)

提问: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什么单位?

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如果有学生说出克和千克就说真了不起,那是国际上通用的单位。)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

2、探究新知、形成能力

⑴交流汇报。

师:昨天王老师让同学们去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教师投影出示上述物品的质量标注并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⑵认识秤

师:刚才我们说的一袋茶叶400克,一袋面粉25千克等等,都是看包装袋上的说明知道的?那除了看说明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来称。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秤(课件一起展示),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⑶认识天平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王老师带来一架天平,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教师出示天平(同时投影出示模型)在实验室用的多,一般称较轻的物体质量,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每一架天平都配有一套砝码,称物品时把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有时还可调节游码)

⑷认识克

师:出示一枚一角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师先示范),说说感觉怎样?(很轻)

师:请你猜猜这个硬币大约几克?

生:.

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1角硬币到底有多重?

师:那我们就用天平来称一称,好吗?

再次感受。学生活动:每个同学拿一个1角硬币闭上眼睛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的实际重量。

举例: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回形针、瓜子、开心果、纽扣、药片等等)

估一估一个鸡蛋的质量,开始学生可能胡乱猜,不用加以肯定或否定,让最接近的说说你是怎样猜的,后让其它的学生再按照他的方法掂一掂,此时准确率比原先应该高许多)介绍估重高手,想不想再来估一次,估估我们的数学书(高了低了)

下面请你把自己带来的物品让你的同桌掂一掂,不要看说明,你也像老师一样说多了,少了,猜到接近就可以了,最后告诉到底是几克。

⑸称物品的质量

师:我们桌上都有一袋盐,估估这袋盐的质量。

生:500克。

师:怎么这么准?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说明,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

⑹认识千克

师:如果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来称还合适吗?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一个盘秤。

教师简介盘秤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将两袋盐放入塑料袋,用盘秤称出质量为1千克。(在1000克右边板书:1千克)

教师让同桌同学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

师:你能估计一下你的书包有多重吗?验证

背一背的游戏,估一估你同桌的体重,称两个(一胖一瘦)在此之间,那每个小朋友到底有多重,有兴趣的我们课后在称好吗?

⑺认识1000克=1千克

师:我们已经知道两袋盐的重量是500+500=1000(克),而且刚才我们用弹簧秤称出这两袋盐的质量为1千克。引出=

说明:也就是说1000克=1千克(补充=注意读法),还可以说1000个1克是1千克。(教师投影演示,并让学生齐读)

3、应用拓展、内化新知

⑴认识常用的盘秤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盘秤,下面一起来认识一下盘秤,你能读出盘秤上的数据吗?看清字母g

教师投影出示第88页练习十八第1题,师生共同完成。

(2)争论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5)贴一贴。(没对的等一下改过来好吗?)

(6)介绍课外知识

4、全课小结、构建层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表示物体的质量用克,什么情况下用千克?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篇4

详细介绍: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

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1.谈话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课件,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

1.我会连。(西瓜、方便面、驼鸟蛋、2分硬币的重量)

2.我会判断。

3.找错误。

七、游戏:

1.老师发给每组一样物品,让他们在组内先估测该物品重量,再统一意见,然后实际称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测与实测的误差。

2.老师总结估测的方法是要找一个参照物。

八、布置作业,延深课外。

1.让学生称出1千克鸡蛋。

2.让学生提出问题:1000克鸡蛋大约多少个,500克(1斤)鸡蛋大约多少个。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教师简介

郝淑芳,女,现年33岁,大专学历,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任陕西洛南县东街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课改实验教师。所代学生参加奥数竞赛多次获奖,20xx年集体荣获商洛市第二名,本人获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xx年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曾三次为洛南县集镇小学教学联谊会作数学示范课。在新课程教学实验之初,为洛南县新教材教法联谊会作示范课。随后又承担七次县送教下乡活动,辐射效应好,深受基层领导和教师好评。撰写论文三十余篇,分别荣获国家、省、地、县一、二等奖。20xx年12月参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全国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撰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荣获二等奖,获课程教材研究所颁发的荣誉证书。

陕西洛南县东街小学郝淑芳

4.6.1克和千克的认识|人教课标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了解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具备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设计:

1、落实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一教学目标。

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交流如: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我买的蛋卷75克。

火腿肠一根是45克。

我的体重是31千克。

一袋茶叶450克。

一袋大米是25千克。

......

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了解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具备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设计:

1、落实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一教学目标。

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交流如: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我买的蛋卷75克。

火腿肠一根是45克。

我的体重是31千克。

一袋茶叶450克。

一袋大米是25千克。

......

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了解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具备估量物体的意识。

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用天平称蜗牛。

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1)

这只蜗牛重1克,1克究竟有多重呢?请你们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学生兴趣很高,纷纷掂量、猜测)

到底是几克呢?请各小组称一称,看看谁估量的最准。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生估重)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

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

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1000克等于1千克。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体播放故事情境:今天是鸡婆婆的生日,公鸡兄弟俩给外婆准备了两盒礼物,一盒大的,一盒小的。哥哥拎着小盒的礼物,弟弟拎着大盒的礼物,走在路上,弟弟走得很轻松,而哥哥却越走越吃力。

提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猜一猜两盒礼物哪一盒重吗?

谈话:今天老师把这两盒礼物带来了,我们也来掂一掂。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两盒礼物到底有多重呢?(用秤称)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品有轻有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进入数学学习情境。]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认识秤。M.JaB88.com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秤吧?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秤?(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盘秤(多媒体演示),上面的盘子叫做托盘,把要称的物体都放在托盘里,下面的圆盘叫做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是多少。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有10个数,一根指针,字母kg)

讲解:称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用字母kg表示。(板书:千克kg)称物品的时候,指针指到1就是1千克(多媒体演示),指到几就是几千克。

多媒体出示用盘秤称西瓜、白菜的图片,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质量。

谈话:知道了盘秤的用法,我们就可以用盘秤来称一些物品的质量,每个小组都有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你能分别称出它们各有多重吗?

[说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秤,唤起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通过对刻度盘的观察,了解了盘秤的使用方法,也自然地引出千克。]

2.掂一掂。

谈话:刚才我们用秤称出了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一样重,都是1千克。1千克的物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试一试。

小组轮流掂一掂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

谈话:(拿出三个盒子)这里有三个形状相同的盒子,其中只有一个重1千克,用手掂一掂,你能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吗?

指名分别掂三个盒子,找出其中1千克的盒子。

[说明:称一称、掂一掂的活动,使学生在感受1千克实际质量的同时,建立了1千克的概念。用掂一掂的方法找出1千克的盒子,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1千克的表象,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称一称。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给外婆过生日,小白兔也想给外婆过生日,它想准备苹果、黄瓜、土豆各1千克,你能帮助小白兔称出这些物品吗?(把课前准备好的苹果、土豆、黄瓜分发给各个小组)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复习第9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1)问:重量单位哪个大,哪个小?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精选》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307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