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教师都经历过用心写教案的过程。教案中要能体现出教师具有的先进教学理念,你在写教案的时候是不是一筹莫展呢?经过小编连续的筛选和修改我们最终推出了最新的“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敬请您阅读本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等值间的换钱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观察人民币、数钱、换钱的活动,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放在一起,交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在认识了元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个存钱罐
学生准备:自己存钱罐中的人民币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拿出存钱罐,问:同学们认识它吗?对于人民币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二、研究问题、精讲点拨:
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
师出示一张1元的人民币:谁知道这是一张面值多少的人民币?在你的.存钱罐里找出这样的人民币。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认识1元的人民币的?
生:上面写有“1元”。
师:写有数字的这一面叫“正面”,印有图案的一面叫“反面”。1元的人民币反面有什么图案?
找一找,你手中还有那些也是以“元”作单位的人民币?
生:2元、5元、硬币······
2、认识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
师:你能找出以“角”作单位的人民币吗?说说看,有哪些?
把2角和2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单位不一样。
生:图案不一样。
生:2角短一些,2元长一些。
······
3、认识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师:找一找,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都有哪些?你发现了什么?
4、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师:老师想用1张1元的人民币换成1角的人民币,谁能帮帮老师,应该换几张?为什么?
生:10张。1元=10角
师:1角可以换多少分?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类化练习:能数数你的存钱罐里有多少人民币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认识人民币——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材30~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3、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换钱”。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购物情景图:
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会用到什么?
课前你们对钱还有哪些了解?
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儿来认识人民币
贴近儿童生活,自己获取信息,课内外资源有机结合。
探究与体验
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认识它们。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内讨论分的标准,再动手操作。
组内讨论后到前面说结果。投影反馈,一一展示。
生答:元、角、分。
生数一数有多少,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用各种方法和老师换钱。10个1角、2个5角的、5个2角的,分别投影演示。
生答:10角。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回答。
1、要求学生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人民币,给大家介绍拿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和汉语拼音来认识它。
2、分一分
师:你会把小组内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
教师巡视。
3、人民币的单位。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的人民币,谁说说人民币都用什么做单位?
板书:元、角、分。
4、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这些人民币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①分与角。
出示10个1分硬币。
(电脑逐一演示)
总结:10个1分是1角。
思想教育:一分钱虽然很少,如果我们把零钱都积攒起来,就会越来越多了。
②角与元。
师问:谁会用你们手里1角1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
师:无论哪种换法,都要凑够几角?
总结、板书:1元=10角
③元与分。
师:咱们一起研究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角与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想知道谁和谁之间的关系?(元与分)
猜猜元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课件演示此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数、形”美。
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许多有规律的排列现象。
从观察到操作,感悟有规律的排列。
从直观到抽象,使生明白10个1分是1角。
学生每种换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
让学生在大量的体验与感悟中得出1元=10角的结论
实践与应用
生小组合作、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去和师换钱。
生充分思考后说出方法。
1、换钱游戏
师拿出1张1元、1张10元、
1张50元的纸币,让生来换钱。
后出示p31练一练第一题,独立完成。
2、出示制成课件的练一练第二题。
师注要求:从下面的人民币中凑出一元钱。
说出各种做法,师随机演示。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即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布置作业:课本第31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反思】
本节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个人民币分类等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行心理教育渗透。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新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这篇教案共4838字,适合用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学习。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习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习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习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材30~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3、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换钱”。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购物情景图:
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会用到什么?
课前你们对钱还有哪些了解?
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儿来认识人民币
贴近儿童生活,自己获取信息,课内外资源有机结合。
探究与体验
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认识它们。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内讨论分的标准,再动手操作。
组内讨论后到前面说结果。投影反馈,一一展示。
生答:元、角、分。
生数一数有多少,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用各种方法和老师换钱。10个1角、2个5角的、5个2角的,分别投影演示。
生答:10角。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回答。
1、要求学生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人民币,给大家介绍拿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和汉语拼音来认识它。
2、分一分
师:你会把小组内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
教师巡视。
3、人民币的单位。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的人民币,谁说说人民币都用什么做单位?
板书:元、角、分。
4、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这些人民币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①分与角。
出示10个1分硬币。
(电脑逐一演示)
总结:10个1分是1角。
思想教育:一分钱虽然很少,如果我们把零钱都积攒起来,就会越来越多了。
②角与元。
师问:谁会用你们手里1角1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
师:无论哪种换法,都要凑够几角?
总结、板书:1元=10角
③元与分。
师:咱们一起研究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角与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想知道谁和谁之间的关系?(元与分)
猜猜元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课件演示此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数、形”美。
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许多有规律的排列现象。
从观察到操作,感悟有规律的排列。
从直观到抽象,使生明白10个1分是1角。
学生每种换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
让学生在大量的体验与感悟中得出1元=10角的结论
实践与应用
生小组合作、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去和师换钱。
生充分思考后说出方法。
1、换钱游戏
师拿出1张1元、1张10元、
1张50元的纸币,让生来换钱。
后出示p31练一练第一题,独立完成。
2、出示制成课件的练一练第二题。
师注要求:从下面的人民币中凑出一元钱。
说出各种做法,师随机演示。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即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布置作业:课本第31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反思】
本节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个人民币分类等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行心理教育渗透。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新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这篇教案共4838字,适合用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学习。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这些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买卖商品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民币的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的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四、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的学会新知。另外,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这节课的教学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提问:“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做什么?”
在这里渗透德育教育: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指出: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民币的指示。(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师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的生长点。)
2、认识人民币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那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
指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板书:元角分)
引导:“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提出问题:“每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分完后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2、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分币分一类。
3、我们按数值来分。
……
指出: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对“怎样认识人民币和怎样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1角的可以换()个2分的,还可以换()个5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角分十进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游戏在师生之间或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4、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提出任务:“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名超市经理。请‘经理’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
各组推选出“经理”介绍商品。
引导:“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钱去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吧。”
学生自由购物。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情镜,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有价值的数学。)
5、评价及小结
引导: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得高兴吗?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比较好?你应该向他学习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总之,让整个学习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那么,学生将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的道理,并懂得爱护人民币。
1.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2.难点: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十进制”换算关系。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对人民币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策略上欠灵活。学生虽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主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儿童歌曲《一分钱》,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内容。
师:知道什么是人民币吗?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2人小组说一说。
引入新课,板书:人民币
(设计意图:力图从学生所唱过的歌曲《一分钱》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认识人民币:出示例1主题图片
⑴看一看,说一说,你都认识那些币值的人民币?
⑵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特征:出示真币
⑶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的币值。
全面认识人民币:
⑴ 4人小组活动(师为每一小组准备模拟人民币)
认一认,辨一辨模拟人民币,你是怎样知道这是多少元钱的?
⑵指名汇报:生介绍他所认识的人民币
⑶展示第47页的人民币全图,问:图上的人民币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a.生: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的放在一起。
b.师小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表达、倾听、注意力、观察力。)
兑换游戏:
师出示物品及标价:
橡皮:一角尺子:一元
问:买这两样文具可以怎样付钱呢?
2.同桌讨论、交流
3.汇报:
生1:用10个1分可以买一块橡皮,因为10个1分是1角,1角是10分。
生2:用10个1角可以买一把尺子,因为10个1角是1元,1元是10角。
4.师小结,板书:1角=10分
1元=10角
5.出示学习卡,问:3角=()分5元=()角
20角=()元70分=()角
6元=()角80分=()角
(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四)实践活动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还想不想做活动啊?
生:想
⑴师生兑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几张面额为2角钱的?
同桌交流,共同找出能换几张。
生:5张
⑵生生兑换:拿你们手中的模拟人民币,买一把小刀要1元1角,有几种付钱的方法?
a.4人小组交流讨论
b.小组汇报:生1:用一张1元的和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生2:用五张2角的和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生3:先拿十张1角的,再拿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⑶小组义卖活动:4人小组活动,两名同学拿自己的学习用具义卖,其他2名同学用模拟人民币购物。
⑷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要买文具和有益的的书籍,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用过钱后要洗手。
(设计意图:重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
(五)巩固拓展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活动。
后续作业。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和节俭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会付币,在合作学习中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进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出示“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都要用到它。”
生它是钱。
师那么中国的钱叫什么呢?
生它叫人民币。
师对,人民币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全班齐读课题。)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二、自主体验,探究新知
相互介绍,认识人民币
师请你说一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生买东西,在超市、在商店、在菜市场……
师小朋友们,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尖,平时家里的大人在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们压岁钱,你是怎么安排这些零花钱的你有存钱的习惯吗你打算把存下的钱做什么(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零花钱和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教育。)
师相信大家都认识人民币吧,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介绍你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学具,介绍完的小朋友把学具放好坐好。
重点认识1元纸币
师谁认识老师手中的这张人民币,谁来介绍给大家听(师出示1元纸币)引导学生从颜色、图案、大小和上面的数字来介绍。
师这位小老师介绍的可真不错,我们看壹是大写的汉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成元。(师板书元)
师(课件国徽放大)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这是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我们爱护人民币就表示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那么我们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生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更不能损坏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情感教育。)
师让我们一起来爱护人民币,老师这里还有一张1元钱(出示红色旧版1元纸币)这是一张旧版1元钱,现在市面上较少见了,这儿还有一枚1元钱,这是1元的硬币。人民币分两种一种是用纸做的叫纸币;一种用金属做的叫硬币。1元纸币和1元硬币面值是相等的。
区分1元和1角的纸币同时认识其他面值人民币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张1元,大家仔细观察,老师说的对吗
生不对。
师这里明明有数字1啊
生1后面是角,大小比1元小,颜色也不同……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1后面是角,它是比元还要小的人民币单位,它叫角。(师板书角。)
师出示2角、5角这两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之前合作学习认识这两种面值的人民币。除2角钱的纸币外,1角、5角、1元都有对应相同面值的硬币。(师课件展示后让学生加以认识和区分)。
师这几枚硬币你们认识吗(出示1分、2分、5分硬币)。这是比元、角要小的人民币单位分。(师板书分)。不过现在很少用了,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它们的影子了。
活动3【活动】三、合作学习,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2个信封,其中一个里面有1张1元钱,另一个信封里面有许多1角钱,你们能帮老师数一数并说一说哪个信封里的钱多吗
出示演示课件,学生们边数边发现10个1角是10角,也就是1元,所以1元=10角,2个信封里的钱数一样多。(师板书1元=10角)。答对的给予奖励。
师好,老师奖励给你一根棒棒糖这根棒棒糖5角钱,如果让你用手中的钱来买,该怎么付呢请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一下,再找生上前面展台来演示,演示正确的还奖励棒棒糖。
师我这儿有一个1元钱的本,如果让你当顾客,你来怎么付钱呢再找生演示。
从而让学生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1角;或几张2角;或几张5角,甚至更难一些的付钱方法。(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发现换或付钱的方法,突破难点。)
师既然大家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数完后,老师直接板书1角=10分。同时根据三者的关系和进率,渗透1元=100分,再板书。
活动4【练习】四、快乐练习,实践运用。
律动60秒,快乐1分钟。
师看出大家一定有些累了,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吧!课件出示歌曲《一分钱》,
快乐练习,实践运用。
写出上面显示的人民币的钱数。
元、角、分的单位换算练习。
出示商品,让学生说一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
活动5【测试】五、回顾总结,当堂检测
一、填空
1、1角可以换成()个1分硬币;1角可以换成()个2分硬币;1角可以换成()个5分硬币。
2、一张1元币可以换()张1角币;()张2角币;()张5角币。
3、()张1元币可以换一张10元币。
4、1元=()角=()分
5、10元6角=()角
6、26角=()元()角
二、判断
一条围巾要5元7角,请你在简单的付钱方法后面打“√”。
1、5张1元,7张1角。()
2、2张2元,1张1元,1张5角,2张1角。()
3、1张5元,1张5角,1张2角。()
三、在○里填上、或=
1角○9分9角○8元1元○1角10分○1角40分○4角3元○30分4角○4分7元○70分6角○6分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活动6【作业】六、走进生活,快乐作业
回家和家长一起玩买东西的游戏。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1元=10角。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系统掌握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操作法、谈话法
教学用具:
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出示口答题。
1元=( )角 10角=( )元
2.操作:请你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
(出示实物投影)学生到台前来,边摆边说。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师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老师分别出示面值 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换几换?
学生把换的摆在桌上,老师指名让3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并说出思考的过程。
2元是2个1元,一张2元可以换(2)张1元的。
5元是5个1元,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的。
10元是10个1元,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的。
(2)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5元的。
一张10元可以换5张( )元的。
一张5元的可以换( )张2元和( )张1元的。
一张10元的可以换( )张2元和( )张1元的。
请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
注意后2道题的'答案不惟一,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多种解法,并能有规律地把这些答案排列开来。
(3)学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老师再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与同桌兑换。学生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时,可以帮助他们联系整十数的组成来思考。
20元是2个十元,一张20元可以换(2)张十元。
50元是5个十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十元。
100元是10个十元,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十元,(2)张50元。(4)继续想还可以想到什么?
一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的。
一张100元可以换1张50元,1张10元和2张20元的。
┉┉┉
师:面值最大的人民币是什么?人民币最小的面值是多少?以分为单位的分币有什么? 老师这里有1角,谁能用分币来和我换。
老师提问:1角=( )分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角=10分10分=1角 10分=( )角
三、拓展
1本练习本1元,1个转笔刀2元,1个铅笔盒9元,1支钢笔4元,小灵通有10元能买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还想学习什么知识?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师,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计划,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变得更加的优秀。我们究竟该如何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进率,简单的购物。
分两段安排:
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的简单购物(P68~70);
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
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以购物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进率。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
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
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在交流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至于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图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提出了就让他说说,没提到不要往上面引导,鉴定真假人民币显然不是一年级学生的工作职责。还有的把人民币上的盲点也教给学生,这更是多此一举,因为教师如果不看资料也未必了解。数学课上的认识人民币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要突出数学内容。
4.要利用练习题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分析和推理能力。
如P70③、⑤,让学生从给出的人民币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多样的,题目极具开放性,要让学生思考出尽量多的组合,并通过交流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不能只图课堂上热闹,过多地安排排队购物,而把这些题目弃之不用。P72⑤需要想像,P73⑥⑦⑧题也都具有开放性,也是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都应认真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以发展思维能力。
5.要认真组织实践活动。
P74~75小小商店属于综合型的实践活动,前半部分是情境问题型,让学生面对提供的情境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的活动提供经验支持。后半部分属于动手操作型,组织学生进行现实的或模拟的购物活动。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经济状况安排活动,可以从商店批发一些便宜的文具,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购买活动,或让学生自带玩具标出价格在教室里买卖,也可以发些写有币值的纸片模拟购物。在活动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准确计算,正确付币、找币,活动结束后还要让学生说说买东西的经过,也就是让学生反思购物过程,积累购物经验。
教学目标
1.将对人民币的识别作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的十进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学设计
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根据主题图精神,请学生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拘泥于教材上的三个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起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识别人民币
1.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全套人民币。
师: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
2.特征辨认。
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师:(拿出装着真币的篮子)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举起一张1元的纸币)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上面写着数字1(回答不确切。结合其他特征说明。)
师:可能是1角、1分啊。(启发补充,还要看单位。)
师:对,有壹圆的字样。(每说出一个就把方法归结出来。)
师:辨别(认识)人民币,咱们可以看字样、颜色、图案。
师:这一张呢?(举起新版50元币。)
生:有毛主席的就有50元。(教师注意纠正。)
师:(举起新版100元)这一张也有毛主席啊,也是50元吗?
生:不是,是100元,因为它是红色的,最大,写着壹佰
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那么,关键是看什么呢?(用手指着,结合例币小结每一种方法。)
[学生对人民币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从现象中寻找本质的能力不够,而且不同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系统识别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有效进行。]
3.认识其他的人民币。
a.小组认识活动。
师:真是聪明的小朋友,我要请小组长考考大家。首先请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全倒出来,考考你的小伙伴: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答对了就放回信封里面,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开始活动,教师下组倾听,调控活动方法,赞扬鼓励。
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
抢答反馈小组活动的学习效果。
师:看,有一只不服气的跳跳熊要考考你们了。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旁边,就请你快快说出它的面值是多少,看谁答的又对又快!
课件演示跳跳熊,学生抢答。
[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不仅具有流通、贮藏、支付职能,同时兼具艺术价值和知识价值。同一张人民币有多种特征,从这个角度讲,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比较零散、模糊的。但是他们已有强烈的自主探索意愿和初步的交流合作能力,所以,识别和欣赏过程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丰富多种识别方法,构建对人民币多种特征和价值的了解。
在小组活动中,要求仔细观察样币后选择喜欢的一种告诉同伴它的币值和识别方法,要求表述清楚,特别强调组员倾听认真,如果只有表述而没有倾听,那么这种交流就失去了大半价值,至多不过在梳理表述者的思维和锻炼语言能力,而不能达到交流最重要的功能:在交流中丰富个体的知识建构,反思思维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倾听是提高小组学习效益的关键。在全班汇报中,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所述知识的来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途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4.元、角进率。
1元=10角的关系学生有所了解,通过换钱将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与进率沟通,即所有的换算都是基于1元=10角。
师: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
师:(举起1元纸币)看,这是──
师:你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吗?
生1:一个1元的硬币。
师:对,1元有纸币,还有硬币。
生2:两张5角的(纸币硬币)。
师:(疑惑地)为什么两张5角和1元一样多呢?
生:因为两张5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师:可见,1元就等于10角。
(板书1元=10角)
应用实践
1.小组购物活动。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
师:开商店都需要什么呢?
课件演示所有物品及标价(教师简介)。
师:这些商品谁来卖呢?我们需要售货员,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售货员。选出的售货员站起来。
售货员们要注意,听清楚你的顾客买什么东西,他付的钱够不够。
师: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地去买,还有,你们每人只有1元钱。
师:请小组长打开信封,发给每个顾客一元钱,再把剩下的零钱给售货员。
学生活动,教师行间观察、倾听、指导。
[这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和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游戏仍在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强调小组活动必须制定和遵循游戏规则,如何推选组织者,确定顺序,制定评价方法,如何表达集体意思。教师提供部分方法,小组可参考选择,也可自定喜欢的规则。渗透集体概念,培养学生集体生活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2.汇报。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1元钱买了什么?
师:一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我们可不能小看这1元钱!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货币承载着国家权威和荣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贯穿始终,视机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
小结
1.小结。
师: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回家以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多面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2.拓展。
师: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知道可以向我们周围的人学习,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棒!我希望其他的同学也向他学习。
[将拓展人民币相关知识作为弹性内容,除了世界主要货币作为内定了解内容,主要由课件演示和教师讲解,意在拓展学生视野。从世界货币高度反观人民币,健全人民币概念,其余不作要求,任学生自由发挥,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欲望,激起探索意思。]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3.设计理念
a.同伴教育。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情景说明:
周四的上午第一节课是一甲班的数学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这个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事物了。因为每天都要用到钱,如何教学这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呢,让他们真正认识人民币,以及爱护我们的人民币呢?教学一直在延续,如何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并爱护人民币,上课继续......
案例经过:
如果李老师要去买文具,需要带上什么?也就是用什么去买文具呢?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齐声说是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
孩子们兴奋的回答我,好的!
我用多媒体出示人民币图片,并且对学生们说: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谁来告诉大家,上面这些人民币各是多少钱呢?
班中有许多小朋友踊跃举手,回答课件上人民币各是多少钱,各说各的,课堂的气氛十分热闹。
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吧。
小朋友们,请四人小组拿出信封里的人民币,它们各表示多少钱,你是怎么认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交流后老师要考考你们。
接着,四人小组议论纷纷,都在认真的讨论着,我下到小组里听听孩子们的说法。走到四大组的最后几排,文骞正在兴致勃勃地说:你们看20元的是黄色有一个毛主席的头像呢,我就是这样记住的。班长周杨荻说:我也记住了5元的,是红色上面有数字5。其他小朋友们议论得更欢了。
好了,下面就请几个同学上台来介绍人民币吧。孩子们纷纷举手。我指名几个同学上台,大家都说得挺不错的。
有的是从颜色、大小来看,有的是从图案字样来记住的。
我出示钱上的国徽:这是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如果你看见一位小朋友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话?
这时候,梅杰站起来讲:小朋友,你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是不对的,我们都要爱护它。
其他小朋友也你一言我一语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我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让我感受很深。把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人民币知识教授给同学们,让他们对这个知识点记忆深刻。
这个案例给了我如下启示:
1、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这节课我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互动,让他们来说来讲,让他们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空间。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来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
如本节课,把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让生自己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接下来是灌输爱护人民币的思想,这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从小教育小学生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学生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讲出了爱护人民币的一些做法,无形中又反过来强化了必须爱护人民币的立论。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的十进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学会兑换人民币.培养学生用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凑成指定的钱数和根据人民币的票面数出它们所表示的钱数的能力.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受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几种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领悟这种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相同.
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到商场买东西,到书店买书,都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对了,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听说过哪些货币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英国的钱叫英磅,法国的钱叫法郎,......)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2.教学例1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各种分币.教师逐个出示1分、2分、5分硬币让学生看,CAI出示:放大的硬币)
师:1分、2分、5分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它们的币值是相同的,用途是一样的.
教师指着示意图提问:你怎么知道哪个是1分的硬币?(1分的正面有数1,数1下面有壹分字样,壹分周围有麦穗图案)
师:谁说一说2分的硬币有什么特点?(2分的上面有数2,数2下面有贰分字样,贰分周围也有麦穗图案.它比1分硬币稍大一点)
师:谁告诉大家5分的硬币上面有什么特点?(5分上面有数5,数5下面有伍分字样,伍分周围也有麦穗图案.它比2分、1分硬币都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分、2分、5分的硬币,同学们看一看硬币的背面有什么图案?(人民币的背面是国徽图案)
师:在国徽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这些是人民币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护人民币,你们从小也要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2分币可以换几个1分币?
师:一个5分币可以换几个1分币?(同上)
师:一个5分币可以换几个2分和几个1分的呢?有几种换法?(同桌互相说说,并说出自己不同摆法的思路)
3.教学例2.
我们小朋友真聪明,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我们用壹分币一个一个地数,数出10分来.想一想10分可以换成我们上面的哪一张人民币?(1角)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10分可以换1角,1角的人民币左、右两个下角都有一个1字,面上有壹角两个字)
师:你真聪明,不但找得快,而且还说出10分可以换1角.那么1角也可以换成10分,1角和10分同样多,因此我们说:1角等于10分.(板书:1角=10分)
4.教学例3.
师:我们的人民币除了1角以外,同学们你们还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那么请你们互相说说2角和5角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师:一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
师:一张5角的可以换几张1角的?谁与我兑换.(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还可以怎样换呢?(5角换3张1角和一张2角;换2张2角和一张1角的)
5.教学例4.
师:请同学们一角一角地数,当我们数到10角的时候.谁来告诉大家可以换一张什么样的人民币?为什么?(10角可以换一张壹元的人民币,因为1元=10角)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找出1元的人民币.(教师同时板书并贴示意图)10角可以换1元,1元也可以换10角.因此,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1元也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师:到现在我们认识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分、2分、5分三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角、2角、5角三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只有1元的1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还有其它纸币的,以后我们再学习.
师:你们认为人民币中最小的是多少?(1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全国12亿人每人节约1分钱,将是1千2百万元,能够建成几十所希望小学.所以我们从小要注意勤俭持家节约用钱.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p.40做一做中的第1题.(出示投影片)
(1)把1角、2分、1分合起来是()角()分.
(2)把3张1角、1个5分、2个2分合起来是()角()分.
2.游戏:教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购买.
一支铅笔:1角5分一把尺:2角4分
一只口哨:2角8分一块手帕:3角6分
一本书:1元5角8分
3.抢答题
1角=()分10分=()角3角=()分
40分=()角6角=()分50分=()角
4.教科书p.48做一做中的第3题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60页例题,第61-62页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试一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学生购物付币做准备。想想做做的习题安排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学生认识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角1角=()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利地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2)想想做做第4题
想一想: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邮票。怎样付8角钱?
先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
用二种人民币怎么拿?
用三种人民币怎么拿?
4、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支4角),自动铅(每支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评析: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
放学后,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的领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
[总评:正如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所倡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本课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进行认币、换币、取币和付币,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同时,教师还不失事机地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办哪两类?
1元=()角1角=()分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讲授新课
1、老师拿了14个1角的硬币去买书,你们觉得这样方便吗?谁能帮我想一个好办法?
(换钱)怎么换?小组讨论
可以用10个一角去换1张1元,2个1角换一张2角。原来12角=1元2角
请学生填空:3元8角=()角26角=()元()角
你是怎么想的?
2、同桌利用学具互换人民币。
3、黄老师在商场中看到了价格牌上是这样写的:笔记本1.50元(问这1.50元是多少呢?)
对了,我们看到1.5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5元就是1元5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4、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本子0.50元5角
墨水3.00元35元
书包35.00元7元8角
尺子1.20元3元
彩色笔7.80元1元2角
5、如果我要买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们会计算吗?
如果我用10元去买一瓶墨水,该找回我多少钱?
6、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板书)
实践活动
让学生分组利用学具来进行买东西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46~55页。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结构如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4、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难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五、教学建议:
1、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2、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3、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
(1)单价中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
(2)物品价格用这种方法表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交流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六、教材编写特点:
1、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
4、增加认识物品价格的教学。
5、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七、课时安排:4课时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下册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换算。
2、会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化。
3、感受大面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勤俭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面值大面额人民币,教学软件,学生学习材料。
学生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学具。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去人民币王国里做客,在那里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人民币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呢
学生: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
教师:你能说说人民币之间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换关系吗
学生:1元=10角,1角=10分。
(教师板书此关系式)
教师:今天,我又给孩子们带来一些用元作单位的人民币大朋友,他们的名字叫做大面额人民币。他们也想跟孩子们一起玩儿,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
(教师出示课题:大面额人民币)
教师:他们就在我们数学书里第73页上等着你们呢!快去找一找他们吧!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复习,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大面额人民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供框架,使新旧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提供知识迁移的基点。]
(二)、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1、教师:孩子们见过他们吗在哪儿见过
学生1:我在超市里见过。
学生2:我在老师收学费的时候见过。
学生3:我在商场里见过。
2、教师:用过他们吗什么时候用过
学生1:开学交学费时我用过。
学生2: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付钱时,妈妈让我去付钱,那时用过。
3、教师:孩子们既然见过、用过这些新朋友,那你们一定也认识他们吧下面就请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绍介绍新朋友吧!
教师:有谁愿意把新朋友介绍给全班的孩子听一听。
(学生上台用教师准备好的教具展示并板贴)
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表扬发现人民币正面毛泽东主席像的孩子,并给学生简要介绍毛泽东主席。)
4、教师:今天我们的新朋友们要去参加人民币王国里举行的一次化装舞会,他们想请你们帮他们检查检查他们化的装好不好,别人还能不能认出他们来。
(教师出示多媒体游戏内容)
游戏1:教师出示遮住一部分颜色和图案但留有数字的人民币。
例如:教师多媒体出示一张这样的20元的人民币。
教师:你能认出他来吗你觉得他那里伪装得好不好
学生:他的装化的一点也不好,我一下就看出来他是20元的人民币。
教师:哦!原来他连最重要的特点都没遮好,怪不得我们一下就能认出他来呢!
教师:那好,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位新朋友的化装如何吧!
游戏2:教师出示遮住数字,只有颜色或图案的人民币。
例如:教师多媒体出示一张遮住数字的50元的人民币。
教师:你能看出他是什么面额的人民币吗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学生:他可能是50元的人民币,我是从他的颜色上看出来的,因为50元的人民币颜色是黄色的。
教师:看来这个新朋友的化装还要改进才行呀!虽然他遮住了自己身上的数字,但我们还能从颜色上认出他来。
学生:老师,我的方法跟他不同,我是从上面的图案认出来的,20元的人民币背面有山有水,很漂亮!
教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教师:刚才孩子们凭着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认出了我们的新朋友,那么你们能总结一下认出新朋友的方法有哪些吗
学生:我认为可以从他们身上的颜色、图案和数字上认出来。
教师:你说的很全面,的确,我们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就是这样三种。
5、我们认识人民币是为了干什么呢
学生:是为了帮助我们买东西。
教师:那么今天的新朋友能帮我们买到什么东西呢孩子们都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或是超市做了调查,谁想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跟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在全班汇报调查结果,教师做适当的评价。)
教师: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我觉得,100元的人民币可以买到很多东西。
学生:那是在买很便宜的东西的时候,可是如果你买的东西很贵的时候,100元可能就只能买一件东西了。
教师:你真会动脑筋。
学生:老师,今天我们认识的大朋友是帮我们买贵一些的东西的。
教师:你的想法跟老师的正好一样,我也是这么想的!孩子们看,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的作用的确不小呀!在我们买很多东西或是买比较贵的东西时,他们就会发挥作用了。
[设计意图: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准确把握学生知识平台位置的基础上,首先用见过吗用过吗这两个问题唤起学生对新知识实际背景的认识及对其应用价值探索的欲望,再让学生对已经比较熟悉的人民币通过同桌间的相互介绍加深认识,最后用游戏这一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换钱练习
教师:昨天孩子们认识的人民币之间有一些这样的关系。
(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复习时的板书)
教师:那么今天认识的人民币之间可以怎样互换呢孩子们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试着找一找,把你们换的方法填在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上。
(纸上内容:()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教师:你们都有哪些换法请小组上台展示。
(小组代表在实物平台上展示题单)
教师:还有跟他们不同的吗谁来补充
(学生上台展示,并指出与前一位不同的地方)
教师:孩子们真了不起,在小组里找到了那么多的可以互换的方法,老师想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书上的习题了。下面就请孩子们翻开书第73页,做一做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实物平台上订正)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前面对小面额人民币之间关系的学习,学生对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关系有了比较深的认识。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再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比较容易的完成对本堂课的知识难点的学习。]
(四):实践活动,体会策略多样化。
教师: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还了解了他们的作用。看来孩子们对这些新朋友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你们会用他们帮助自己买东西吗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教师:昨天,我到家乐福去买东西的时候,被那里的玩具柜给吸引住了,那儿的玩具可真多呀!
(教师一边说,一边用多媒体展现玩具柜的情景)
教师:我给孩子们选了几件最好玩的,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五件玩具及其价格
六神和体59元霹雳娃娃31元
电动遥控汽车41元奥特曼25元
摩托车模型36元)
教师:你们想买什么玩具呢看清价格了吗?想一想,如果我们只有100元钱,要买你选好的玩具够不够
教师:你要买什么钱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我只买一样玩具,随便买什么都够了。
学生:我买霹雳娃娃和摩托车,都是三十几元,合起来才六十多元,就算要进位,也才七十几元,一百元够了。
教师:下面就请你们准备好钱来买吧!准备好钱后请同桌的小朋友帮你数一数钱数对不对,如果不对,你们一起想一想该怎么付钱才对。
教师:孩子们都准备好钱了吗?谁愿意把他选的玩具和怎么付的钱跟大家说一说?(学生在实物平台上展示)
学生:我选的是一个奥特曼,我用了1张20元和一张5元,一共是25元。
教师:买这件玩具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我们一起在小组里找一找,看看还能怎样付钱
(学生在实物平台上展示,学生展示时要说出自己是怎么付钱的。)
教师:还有买别的玩具的吗
学生:我买的是六神和体和遥控汽车一共要100元。
教师:有和他选择的是一样的玩具的吗?
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一共是一百元的呢
学生:因为六神和体是59元,遥控汽车是49元,加起来就是100元。
教师:看来买两件玩具还先要做加法呀!你们认为他的方法对吗
学生:我们原来学过合起来要用加法,所以我觉得他的方法是对的。
教师:你的解释真详细!
教师:那么100元可以怎么付呢请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付钱的方案,看哪一组想的方法最多。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他们的方法。
学生:我们的方法有好几种,一种是用两张50元,一种是用五张20元,还有用10张10元的。
教师:还有别的小组有要补充的意见吗
(学生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只要能凑成100元,教师予以肯定)
教师:我们付100元钱有这么多的方法,这说明我们在买东西时付钱的多样的,只要钱的总数是正确的,什么方法都可以。
[设计意图:首先,教师有意识的改变教材原本设计,改买衣服为买玩具,是经过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后做出的。其次,本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给予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自己挑选玩具时,包含了两种情况:选一种和选两种玩具的,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很好发挥的同时还使教学环节的含金量增加,把教材中原本是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两种情况都包含在内。同一活动有不同的层次,先是估算,接着是加法意义的理解,不同付钱方法的体会,还有教材练习中100元的不同凑成方法等都在本环节中得到学习。]
(五)、数学故事
教师: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人民币好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吗
学生:我知道,我妈妈没钱时总是到银行去取,我猜那儿就是人民币的家!
教师:你真会猜想!不错,银行里住着很多的人民币,而且银行还有一个很奇特的特点,下面,就请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来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银行的故事,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数学故事的图,并配以画外音,讲述存钱的故事)
教师:孩子们你们说,笑笑的钱为什么一年后就增加了呢
学生:我听奶奶说在银行存钱,银行就会给你钱。
教师:对!那叫利息,是银行为了感谢你把钱存到它那里,给你的报酬!所以,如果我们有了多余的压岁钱、零花钱,就应该存到银行来历,这样,钱不仅不会被我们乱花掉,还会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教师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讲故事,使学生对银行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教育学生勤俭,学会理财。]
(六)、小结
教师:今天你高兴吗为什么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关心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对本节课的知识做一个梳理。]
教学反思
一、研究学生知识经验水平是教师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在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
比如在设计这一节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由于考虑到我班学生家长大多数是在自由市场买菜买杂货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学生对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到底认不认识,用没用过,我还没谱。因此,在教学前,我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情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调查他们的认识情况。结果发现,学生们对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这一部分知识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但在如何使用上经验还很缺乏。
就这样,我确定了自己教学的重难点,而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是准确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没有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估计不足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只有在要跳起来摘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只有在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有意义的。
二、活动设计要重实质,淡形式。
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做了这样的描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其真正含义是要教师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不是在一系列花哨的活动中无目的的瞎高兴一通,最后连学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淡化活动的形式,把精力放到注重活动的实质上,既活动中到底发展了学生的什么知识技能、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
我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尝试以买玩具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相互检查、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在自主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深入,从而使买玩具这一简单的购物活动具有了丰富的内涵,逐渐递进的层次。
三、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急中生智通常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智慧潜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出乎意料的事件的处理能力也能准确的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能力。一位经验丰富、了解学生、充满自信、才思敏捷的教师总是能从容的、艺术的、智慧的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我使用了一些有针对性、有特色、有个性色彩的评价语言。这不仅使评价本身具有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作用,也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不同程度、不同范畴的成功,更使教师的教学机智得到锻炼。因为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学生一时间的反应及表现做出一针见血的评价,并能使学生的个性差异、特色得到充分体现,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思维速度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具有一定学生个性特色及差异的,是比较准确的反应出学生突出优点的。但语言还比较贫乏,也缺乏幽默感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的教学理念的,是采用了一些有趣的、有现实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活动的,而活动目的也是落实的,活动本身也是比较有效的。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朋友购物的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礼物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你们用过人民币吗?引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为后面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记住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如妈妈给小明一些1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1角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学生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意义;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朋友购物的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礼物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你们用过人民币吗?引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为后面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记住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如妈妈给小明一些1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1角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学生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意义;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师:板书1角=10分
师: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书1元=10角)
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5元等于几角
10角等于几元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在这一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使静态的内容成为动态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应用
1.兑换游戏。
在这一应用环节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种答案,略)
b.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捐给希望工程等。
师:老师想给灾区小朋友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名取8角钱。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谁表现的好?教学设计说明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
整节课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串成一体,这两个小精灵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帮助解决,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导入部分由教师出示玩具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问:买这个玩具熊用多少钱,到看录像,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新授部分以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导出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而使学生知道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第一层开放题: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钱,这样拓展了学生的多重思维。最后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
第二层小小超市: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整个教学过程在情境教学中完成,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多种活动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我叫聪聪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叫明明
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二、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b.区别纸币和硬币。
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
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
◆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按数大小分。
◆按新版、旧版分。
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2人一组,也可以前后2人一组。
反馈:请2组,分别反馈2题。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同学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2、3、410(集体数)10个1角钱。1元=10角(板书)。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教师领学生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同学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
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找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显示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4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小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全体学生:聪聪、明明再见!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 ,”,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用什么来付款?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5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10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5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
5、请看到书上的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的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装的计算: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四、实践活动: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下面同学们通过活动,看能不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老师手中的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
2、这个玩具1元1角钱,有几种付钱的方式?(四人小组讨论)
五、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呀,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教学应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不断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下面我就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中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初步感知人民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一个好老师不只是会教学生,更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为学生参与学习创设最佳心理环境。学生只有在这种情景中才能轻松地自学,自主地建构知识模式。
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过商店买东西?有没有到过书店买书?都用什么去买?(用钱去买)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钱。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美国的钱叫什么?(美元)。日本的钱叫什么呢?(日元)。英国的钱又叫什么呢?有谁知道?(英镑)。法国的钱叫什么?(法郎)。那么,有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呢?(人民币)。为什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呢?因为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看看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你懂多少?短短的开场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进一步以课件中情景。将人民币分类引导: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好吗?学生把人民币进行分类.设问: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学生回答后板书:(1)纸币、硬币。(2)数字。(3)元、角、分。小结:人民币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纸币和硬币;按数字分,可分为1、2、5、10、50、100。按单位分,可分为元、角、分。再用课件演示。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渗透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和求知的欲望。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二、识别人民币,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
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虽然这些孩子的生活基础已能使他们初步认识一些人民币,但那种认识是属于一种无意注意,现在我需要他们将这种认识转化为有意注意。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本节课,探究新知1.独立识别人民币。2.说说识别方法。3.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有效进行。
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认人民币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生:根据数字和单位。生:根据图案。生:大小。等等。师出示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它们各有的标记是什么?一起总结: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面值、颜色上来记住。验正学生认识情况,进行二项小游戏:(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起举相应的面值。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
三、实践活动,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活动中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充分创设情境,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教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进行兑换人民币,教师:一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课件出示验正。教师:一张5角的可以换几张1角的?谁与我换(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课件出示验正,还可以怎样换呢?学生与学生互换(5角换3张1角和一张2角;换2张2角和一张1角的)最后,让学生自由换。学生在换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起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师生是一种友好、平等、朋友式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能大胆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空间自然伸展,极大限度地开掘了学生创新能力。
四、创设购物情境,开拓学生创新
知识的构建往往要经历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循环反复,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课终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寓游戏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一)师:人民币的知识是很丰富的,人民币的作用也很大的,我们经常要用人民币去购买一些东西,这是一些学习用品(课件展示),每个学习用品都有价格,如果你有一元钱,你会买些什么?你是怎么买的?(活动二)师:你想不想用手中的人民币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呢?你想带多少钱,去买哪些学习用品呢?
(活动二)逐步提高活动的要求,并引发新的问题用钱找钱,由于问题条件开放,策略多样,给学生以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为了找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案,自发地思考着问题,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学习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这节课,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加深了认识人民币,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进行了知识方面的练习,培养了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2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知道爱护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3.在取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2、取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6人一组,每组一袋人民币,一张卡片;多媒体课件;实物若干。
课前交流:你们在课余时间最喜欢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看一看、想一想
猜一猜,老师工作了一天后回家最喜欢干什么?(看电视)
看一看:课件演示动画片。
想一想: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
(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
问题: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对,我们国家的钱又叫做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问题: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的人民币,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帮忙,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2、分一分,理一理。
问题: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老师觉得这些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那该怎么办呢?
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整理到卡片上,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快又好。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整理结果?
预设结果:
1、按单位分成3类。2、按形状分成2类。
3、按大小分成2类。4、按质地分成硬币、纸币2类。
小朋友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要注意,人民币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问题:师出示新版的5元和旧版的5元,谁认识呀?怎么两个5元不一样呢?
小结: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5元,一个是旧版的5元。像100元、50元、10元、1元、5角、1角的人民币也都有新版和旧版的。
问题:通过整理钱包,我发现小朋友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可真了不起,那你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会买东西吗?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的本领最大?
3、猜一猜,摆一摆。
(1)出示一只糖。
①猜它的价格。(只猜3次,看谁猜得最准或最接近)
②摆价格。(摆在卡片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
③交流。(1张2角;2张1角;)
④小结:2个1角是2角。
(2)出示一只果冻。
①猜它的价格。
②摆价格。(老师先摆出1张5角,一张2角,一张1角;你能摆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人民币吗?)
③交流。(8张1角;4张2角;1张5角和3张1角;3张2角和2张1角;
2张2角和4张1角;1张2角和6张1角;)
④小结:8个1角是8角。
(3)出示一瓶酸奶。
①猜价格。
②摆价格。(老师先摆出1张1元;你能摆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人民币吗?)
③交流。(10个1角;5个2角;2个5角;)
④小结:10个1角是1元。板书:1元=10角(齐读)
那你知道1角是几分吗?板书:1角=10分(齐读)
三、拓展应用
算一算,买一买
出示:橡皮三角尺小刀发夹透明胶
2角8角5角3角1元
问题:如果你有1元钱,你打算买哪几样物品?想一想你的钱够用吗?买完后有没有剩下的?
小结:看来小朋友们不只是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了用人民币买东西,真了不起。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关于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课后练习算一算:
教材简析: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试一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学生购物付币做准备。想想做做的习题安排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学生认识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2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准备10个1分硬币,10张一角纸币、硬币。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导入新课。
讲述:在日常的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要买东西,小朋友上学要买文具,那么,买这些东西需要什么呢?(钱)对了,买东西离不开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知识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2.认一认。
(1)师讲述: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存钱的小箱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小银行里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面值在1元以内)
师: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来介绍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钱。
(相机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纸币是国家用特殊的纸张印制的;硬币是用特殊的金属铸造的。)
学生说说自己拿的钱的面值。
(2)小结:我们已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其中1角、2角、5角这些都是几角的钱,1分、2分、5分这些都是几分的钱。平时小朋友讲的1块或几毛,是地方话,1块应该说成1元,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3.练一练。
过渡: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可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出了两道练习题,你们想来试试吗?
(1)想想做做1连一连。
①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②指名上讲台前演示,其他学生在书上练习。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连的?
(2)想想做做2填一填。
①师讲述:老师这儿有一些人民币,可老师一时也忘了算算有多少钱,麻烦小朋友们帮老师算一算,好吗?
②出示填一填。
师:老师请小朋友们把括号上面的钱合起来算一算有多少,填在括号里。
师指名上黑板前演示,集体交流。
4.拿一拿。
(1)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能拿钱买东西吗?
(出示货架:)
练习本自动铅笔一块卡通橡皮
5角8角1元
师:如果要买1本练习本,需要多少钱?(5角)你会拿5角钱吗?
学生分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拿5角钱后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交流时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对不对。
(2)提问:如果我要买1枝自动铅笔,应付多少钱呢?(8角)你会拿8角钱吗?
拿好后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
5.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提问:如果买1块卡通橡皮,我们要付多少钱呢?(1元)你能拿出1元钱吗?
(2)学生分小组试着拿一拿,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交流拿的结果。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的十进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学会兑换人民币.培养学生用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凑成指定的钱数和根据人民币的票面数出它们所表示的钱数的能力.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受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几种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领悟这种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相同.
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10个一是()100个一是()10个十是()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到商场买东西,到书店买书,都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对了,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听说过哪些货币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英国的钱叫英磅,法国的钱叫法郎,)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2.教学例1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元、角、分。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
电脑课件,录像,各种人民币,商品若干。
学具
每组准备各种人民币若干,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老师带大家去商店买了好多东西,同学们可高兴了。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买的吗?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认识人民币。
二、人民币认识
1. 认识人民币
我们的桌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好多的人民币,看看你认识哪些呀?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回答。还能从哪看出来?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和汉语拼音来认识它。
2.分一分
你会把盒子里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
小组先讨论分的标准,在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到前面指着说结果。投影反馈。
还有别的分发吗?指名在座位上说。
3.人民币的单位
刚才我们一块认识了好多人民币,谁说说人民币都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元、角、分。
你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些不一样的人民币吗?教师手里展开一把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的,学生边说边来前边指。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民币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 分与角
出示10个1分硬币,数一数有多少?(电脑逐一演示:10个1分是1角)
思想教育:一分钱虽然很少,如果我们把零钱都积攒起来,就会越来越多了。
2.角与元
板书:1元=( )角
谁会用手里1角1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学生每种换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找两个不同的换法。)
无论那种换法,都要凑够几角?(10角)。
总结出1元=10角
3. 发散
如果用以角为单位的钱换1元,还有哪些换法呢?小组合作,看看能想出几种方法?(分别投影演示,并说明道理)
4. 元与分
咱们一起研究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角与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想知道谁和谁之间的关系?(元与分)
猜猜元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用课件演示此推导过程
四、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看电脑回答是多少钱:各种人民币的组合。
2.用盒子里的钱,买货架上的东西(抢答)。
3.看录像回答问题。①看价签说出是多少钱?
②5元6角怎样付钱?
4.找录像中的错误。①乱花钱 ②在钱币上乱画
总结比赛成绩。表扬个人
六、看书,互相说说这节课讲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你有什么知识想介绍给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
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
【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总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它们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以达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解困的目的)。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10元、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便是会使用人民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首先,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最后,小小超市活动,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用钱买过物品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的收获。活动一开始,学生就情绪高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此学到了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活动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9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能进行正确的换算。知道1角=10分。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合理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正确换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使用人民币。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人民币认识》的第二节课,加上学生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的整体思路是能放的尽量放。做到学生自己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提示,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绝不引导,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决不示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尽量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铺垫准备。
1、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小朋友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你能把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一下吗?
2、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和补充。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大家知道无人售票车吗?在无人售票车里怎样付车费?(学生如果知道,就让学生讲;不知道,老师讲:无人售票车要求乘客预先准备好硬币,放到指定的箱子里。)
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时必须把大额面值的人民币换成小额面值的人民币,否则会碰到一些麻烦。
2、师:今天我们首先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合作探究,兑钱成功。
1、首次合作,初步探究。
A、电脑出示:
一张2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B、同桌合作讨论,并互相交换相应的人民币。(如条件有限,没有准备足够的人民币,可让学生用纸片代替一下。)
C、抽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大家进行评价。
D、口头兑换。如,一个同学说:我给你2元,另一个同学说:我给你1元、1元、共两张一元,同时结合手势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6页、47页、48页及练习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民币、物品若干件。
学具准备: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一只玩具,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来的。教师:像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叫人民币。
2、教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①、购物图。教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不要用钱呢?
②、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③、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把它怎么样呢?(出示第3幅图),(对,存起来。)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存钱的习惯呢?有钱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⑴、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元、角、分。说明: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⑵、教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等。)课件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要故意损坏它。
⑶、小组合作:请同桌的小朋友拿出学具人民币,在小组内摆一摆,认一认,说说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
⑷、教师手中拿着人民币,让学生再认一认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
⑸、教师:同学们看,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你们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六人一小组进行交流、汇报:
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新版、旧版分。
④、按数大小分。
请各小组派一代表到展台上展示。
⑺、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47页,观察、比较我们刚才在摆弄的人民币和书上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老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用来买东西的。
唱游活动--歌曲《一分钱》。
2、教学例2。
⑴、教师出示一张2角币。提问:老师手里拿的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手里的2角币,你应该用几个呢?哪位同学想来试一试呢?(师生互换)
⑵、教师出示一个5角硬币,提问:可以换几个1角硬币?让学生先在组内互换,再上台跟老师换。
⑶、教师出示一个1元硬币,提问:你应该拿几个1角的硬币才能换老师手中的1元硬币?先在组内互换,再跟老师交流。
教师重复上述过程,先在左边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出:1元=10角(板书)。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教师出示1张1元币,指名学生跟老师换;再出示1元纸币,让学生用5角硬币来换。最后,老师出示一张价值5角钱的卡片,提问:你得拿几张1角和几张2角才能买到它?(学生讨论后上台买。)看看有几种换法。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课件显示四种商品,让学生带着1元钱上台买,要求把1元钱用完。
四、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教师:这里有个小小商店,欢迎小朋友们带着刚学到的知识一起来买东西!
1、出示实物及其单价,由3名学生当售货员,学生自由进行购物。
2、活动采访。
五、全课总结。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发现呢?
2、看人民币质疑。
六、作业设计。
练习九第1、2题。
[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提高文化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自由与快乐还给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作性,我对认识人民币这一教学内容做了这样的安排:
1、体现四主意识,实现两个转变。
本课的设计立足于体现四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
实现两个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①动手操作学习。在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换钱游戏的环节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索,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知识。②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全教学过程。在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这部分里,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知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2人一组或6人一组。而此时教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2、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①、导入新课部分,由教师出示一只玩具,并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来的。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最后,通过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让学生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人民币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②、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掌握元和角之间的简单计算。
③、实践活动:第一层开放题: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带着1元钱买东西,既要把1元钱用完又要买到跟其它同学不一样的商品。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多重思维。第二层小小商店:通过模拟购物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换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视机渗透品德教育。
①、在导入新课的部分,利用存零花钱这一环节向学生渗透了让学生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另外,教育学生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好书、买学习用品、可以捐给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②、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
③、在课间活动里设计了《一分钱》这首歌,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拾金不昧、不贪心的好孩子。
④、在小小商店的环节里,向学生渗透了在购物时要形成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本课所设计的各种教学环节里,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评析〕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知识,这是本节课的教学思想。
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善于营造生动的学习情景。
教师善于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教师既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
2、善于提供探究与交流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学生的观摩、发现、实践、交流为主,教师只作适时引导,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贯穿于整个课堂。
3、善于有机进行思想教育。
适时的思想教育,也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教师善于挖掘思想教育的素材,结合人民币的认识,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拾金不昧、奉献爱心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1、4
教学目的:1、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2、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教具准备:面值不等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生交流,汇报)
师: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场里的商品应有尽有,购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我们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知道人民币有那些吗?根据生答,师板:元、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课题:认识人民币
三、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请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面值)
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20元、50元、100元背面的图案,防伪标志吗?
(生小组交流)
师小结:2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水图,他的防伪标志是荷花。
50元背面的图案是黄河口,他的防伪标志是工人叔叔。
10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它的防伪标志是毛主席头像。(生观察)
师: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告诉小组的同学。(生交流,汇报)
时:还有新版的10元、50元、100元、纸币1分、2分、5分、硬币1角。
四、练习
1、课堂活动1
师:图中所表示的是兰兰,方方,源源,丁丁为希望小学捐的钱,请同学们数一数,他们各自捐了多少,然后填出来。
(生完成,订正)
2、练习二1
师:同学们在购物要付的钱下面画O
3、练习二4课后调查
(师出示硬币1分)
师: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分)10个1分是多少?(10分)
你知道10分与1角谁多谁少?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汇报)
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材P20例2课堂活动2练习二23
教学目的1、通过1张1元的人民币和10张1角币相等,1张1角人民币和10张1分币相等的帮助生抽象出1元=10角1角=10分的人民币相邻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3、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人民币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深化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10张1角纸币,10个1分硬币,2张5角纸币,1张1元纸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你都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门一起来了解人民币相邻单位的十进制关系。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1元=10角
(师出示1元人民币)
师:你能说出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吗?(1元)
(师出示1角纸币)
手: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角)
(师出示10张1角纸币)
师:10张1角是几角呢?(10角)
师:你知道1元与10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他们谁多谁少?
(同桌交流。汇报)
生:1元=10角
师:对1元与10角同样多,那么1元就等于10角
板:1元=10角
2、1角=10分
(师出示1角纸币)
师:你知道他的面值吗?(1角)
生:1角与10分同样多,1角就等于10分
师板:1角=10分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你们能亲自动手换一换这些人民币吗?
4、换一换
(1)1角可以换()个2分或()个5分2角可以换()张1角
1元可以换()张5角100元可以换()张50元
20元可以换()张10元10元可以换1张5元和()张1元
50元可换2张20元和()张10元
师生共同读题
(2)动手操作
师:请小朋友木讷拿出你们准备的人民币,小组的同学互相换一换,说一说你怎样填,为什么?再填出来。
(生小组交流,讨论)
(3)生汇报完成的结果,订正
三、练习
1、课堂活动2
小组的同学互相换一换,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换,再填出来。
2、练习二2
明确题意,生完成,师巡视指导。
3、练习二3
生独立完成对16分=()角()分18角=()元()角指导
三、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课时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材P21例3课堂活动3练习二5、6、7
教学目的:1、了解人民币的使用价值
2、引导赦免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3张1元人民币,5张1角纸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了解了人民币相邻的十进制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看图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然后再小组交流一下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生汇报,各种物品的价目表,读读每个孩子所说的话)
(2)解决问题
师:穿绿色背带裤的小女孩说他只能买一个卷笔刀,猜一猜她可能带了多少钱?为什么?
扎辫子的小姑娘问用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还剩多少钱?你知道吗?
1元钱可以哪些学习用品?
(小组讨论)
用1元钱买一瓶胶水和1支铅笔,还剩多少钱?
如果有9元钱,你准备买哪些东西?
(生小组讨论,汇报)
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分小组交流,再汇报)
师:说说,你上怎样爱惜人民币的,怎样节约用钱的?
三、练习
1、课堂活动3
生小组交流,汇报
2、练习二5
理解题意,在小组内用钱试补,由生自己动手操作。
3、练习二、7
生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解决问题,同桌交流,汇报
4、练习二6
你从图中都知道了什么?小组内提问,再汇报
议一仪,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P27——29
教学目的:1、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
2、强化学生对数位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数感的认识
3、复习对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的组成及对数感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100以内数的组成
1、P27、1
请生独立完成。订正
师:63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48呢?27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2、游戏:打电话
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8个十和7个一组成几?
十张一角是多少?3张一角和5个一分组成多少?
请小朋友照刚才的例子同桌练习。
3、师小结:通过1、2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发现数的组成有一个怎样的规律?
4、引导生总结:几十几是由几个谁和几个一组成的
5、练习(直接回答)
(1)30和2合起来是多少?6和90合起来是多少?
(2)5和40合起来是多少?7和80合起来是多少?
二、体会数位值的作用,强化生对数感的认识
1、P28、3
读懂题意,生独立完成,订正
2、P28、4
从小到大的顺序,请生选一个画掉一个
3、P28、6
读题,一起理解题意,小组讨论,订正
三、人民币的认识
生独立完成P28、5订正
四、100以内的数
分小组完成游戏,
五、践活动
将自己上街买东西,把自己买东西的过程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可先请个别生说,在小组交流)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复习了些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一、背景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一年级数学课本中,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我们何不借助他们已有的经验来使教学中比较烦琐、费时的内容变得简化、省时,并主动探究、实践解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呢?《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形式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让老师们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袁华老师在设计《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把它设计成猜一猜,买一买,分一分三个实践活动来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特别是购物时兑换人民币的问题,并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并且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二、案例
本案例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实践活动一:
1、师:老师今天上课带来一个礼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我请个小朋友上台来摸一摸(钱)。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2、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情况。
师:每一组都开设一个小银行,小组成员分别从里面取钱,按顺序(教师演示)从中取出两种你认识的人民币,最好跟别人的不一样。(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取钱。这里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说清要求后再动手操作)
3、师:请小朋友向同组同学介绍一下,你取得钱是多少?(同学之间展开交流)请一组成员上台,其他学生说一说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对于说的好的加以表扬)
1角、1元(硬币)、1元(纸币)、5角、2角
评析:教师善于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教师既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设计先让学生猜的活动,再通过分类感知人民币。激发了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效果较好。
实践活动二:
1、小猫不认识人民币,它也想去商店买下面这些东西(课件出
示四件物品及标价)你能帮助小猫用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付钱吗?(课件出示四种纸币)用哪一张钱付?(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用线连接)。
2、商店里有哪些东西?(课件出示:练习本5角,铅笔8角,小刀1元)从小银行里取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练习本?
(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还有不同的取法吗?(学生积极思考发表各自方法)
想一想:买8角的铅笔你会付钱吗?(学生仿照上面方法取钱,再说一说)老师买一把一元钱的小刀,你能很快拿出一元吗?(生取一元纸币或硬币)。你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总结出1元=10角。
3、兔妈妈也想买东西,它带了几角钱?(课件出示:一个2角,一个1角)还差几角?你能帮它取7角吗?
评析: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购物,以及解决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的兑换的问题。创设了一个个能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活情境,把知识经验生活化、数学化、系统化。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这里教师虽然注重了创新,但又不够大胆——难道买几角的物品非得拿刚好的钱吗?可以拿一元钱去购买,让售货员找呀!而且这种情况是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
实践活动三:
自已开办商店模拟购物。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组开个小商店,组长当营业员,他的同学当顾客,顾客先到银行里取1元钱,然后到营业员那去买东西。我们来评一评,谁是最文明顾客,谁是最优秀营业员。先想一想,你想买什么?(学生积极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指名说一说你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
评析: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品德教育。在“小小商店”的环节里,向学生渗透了在购物时要形成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适时的思想教育,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教师善于挖掘思想教育的素材,结合人民币的认识,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拾金不昧、奉献爱心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综上所述,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年级的学生从懂事开始就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为此,在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情况时,可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创设一个情景:一位同学当售货员,一位同学购物。让学生自己来决定想买什么,用哪种钱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更好的体现创新性。另外,我觉得袁老师在教学中,不能较好地调控课堂。如教师问,你见过一分硬币吗?有一位学生(一直都比较调皮,不能集中注意力)说我见过!但教师说:“是吗!请座!”我想这里完全可以说:“是吗!你在哪里见过?可以和同学们说说吗?”这样这位学生一定会认真听讲,并对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学案
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课前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认识人民币
1、元、角、分
1)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人民币单位:元
3)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单位:角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整套人民币)
7)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分一分
1)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多媒体展示交流
3)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课件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课件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课件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课件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活动要求:小组合作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互相交流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是什么面貌,往往老师就是什么面貌,教案是保证课堂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依据。教案可以规范教师教学步骤,该怎样写才能把教案写好呢?今天栏目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与“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范文”相关的文章推荐,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教学上着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整节课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串成一体,这两个小精灵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帮助解决,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导入部分由教师出示玩具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问:“买这个玩具熊用多少钱”,到看录像,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b、新授部分以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导出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而使学生知道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分两层
第一层开放题: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钱,这样拓展了学生的多重思维。最后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
第二层“小小超市”: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在情境教学中进行,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多种活动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
一、教学熟悉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肯定生活体会,于是设计提问你们熟悉人民币吗,同学都很骄傲地答复熟悉!,激发了同学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熟悉,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认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熟悉哪些?仍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识别的.使同学在合作沟通中自觉的进一步熟悉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沟通后反应,请同学上来向大家介绍你熟悉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同学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熟悉人民币的方法,到达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防止僵硬的说教,当同学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同学答复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同学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马上予以确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
2、虽然使同学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肯定的成就感;
三、换币嬉戏这是熟悉了进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环节,也是买东西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这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在同学知道了1元=10角后,创设故事情境,支配了1元钱的不同组成情形的练习;几张5角就是1元?5张几角才是1元?通过这个练习,为后面棒棒糖5角钱怎样付打好肯定的根底;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肯定的成就感;
四、模拟购物活动既然熟悉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终的环节我设计明白决实际问题:
买东西;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或许是和实际的生活体会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如:同学依据提示猜本子的价格,看着物品的价格表,说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买1样,什么情形?买2样,又是怎样?买3样,1元钱够吗?等通过深化挖掘这类问题,同学解决的很好,只有少数同学〔缺乏买东西体会或是一些后进生〕略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讲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
在示范怎样进行买卖活动后,我便组织同学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嬉戏,最终要求营业员汇报卖掉了哪几样物品?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并数一数实际收取的钱,力求练得扎实;当然教学中仍有很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1、同学在熟悉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明白,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有上升到学问重点的高度;有购物体会但在支付方式上欠敏捷;
2、同学有较强的观看爱好,但是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同学开展水平差距较大;
3、有肯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沟通,相互整合看法同学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教学熟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确定生活体会,于是设计提问你们熟识人民币吗,同学都很自豪地答复熟识!,激发了同学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熟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熟识哪些?仍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识别的.使同学在合作沟通中自觉的进一步熟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沟通后反应,请同学上来向大家介绍你熟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同学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熟识人民币的方法,到达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惜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防止僵硬的说教,当同学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同学答复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惜人民币;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同学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确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2、虽然使同学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第2页 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确定的成就感;
三、换币玩耍这是熟识了进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环节,也是买东西经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在同学知道了1元=10角后,创设故事情境,支配了1元钱的不同组成情形的练习;几张5角就是1元?5张几角才是1元?通过这个练习,为后面棒棒糖5角钱怎样付打好确定的根底;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确定的成就感;四、模拟购物活动既然熟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终的环节我设计明白决实际问题:买东西;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或许是和实际的生活体会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如:同学依据提示猜本子的价格,看着物品的价格表,说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买1样,什么情形?买2样,又是怎样?买3样,1元钱够吗?等通过深化挖掘这类问题,同学解决的很好,只有少数同学〔缺乏买东西体会或是一些后进生〕略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讲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第3页 在示范怎样进行买卖活动后,我便组织同学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玩耍,最终要求营业员汇报卖掉了哪几样物品?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并数一数实际收取的钱,力求练得扎实;当然教学中仍有许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1、同学在熟识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明白,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有上升到学问重点的高度;有购物体会但在支付方式上欠灵敏;2、同学有较强的观看爱好,但是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同学开展水平差距较大;3、有确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沟通,相互整合看法同学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设置情境(观察主题图:买东西、买车票、存钱)导入“认识人民币”课题,接着让学生动手先自己认一认人民币,再通过当小老师、我会拿等活动进行集体反馈。同时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一种分类方法:纸币和硬币。
三次课下来,在这一环节,我都低估了学生的认识,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接着,多媒体出示一堆刚刚认过的杂乱无章的人民币,让学生思考,同桌讨论,并动手分类。由于学具的限制,在我下去巡视时,发现不少学生分类错误,导致我直接把分对的学生作品拿上台,打击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下次一定注意了。
通过分类,再次让学生强化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接下来则是本节课的重点:知道1元=10角及人民币的换算。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小男孩买一元钱的练习本却不知道怎样付钱,请小朋友帮忙的情境。让同桌先讨论好一种付钱方法,并摆一摆。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摆出了1张一元,2张5角,5张2角,10个1角……各种各样的付钱方法。但是由于给学生准备的学具包括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有点多,学生找到需要的钱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最后,我只剩下一点点的时间来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1元=10角的认识。
总之,三次课下来,我发现自己最大的毛病是课堂各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当,导致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不完整。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5单元,今天是第一个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在设计这一节课时,我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家长一般不放心小孩独自出门,因此他们独立购物的机会较少。虽然学生对认识人民币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如何合理使用缺乏经验。针对以上分析,在教学前,我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不仅证明了我的分析是正确的,还发现多数学生在买东西时付几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比较难。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购物的挂图。联系学生生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同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人民币的地方,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中我还渗透: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在认识人民币的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人民币,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实践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事情,因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自己观察人民币,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渗透: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
分币的教学不够理想。第一是学生对分币比较陌生,因为“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而我对此又估计不足。第二是认为分币很少用到,便想轻轻带过。其实这是认识人民币的起始课,分币的认识同样重要,虽然分币不大使用,但是让学生建立元、角、分的观念,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分币的认识不容忽视。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其次教师的驾驶课堂能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引导。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一共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颜色、面值。第二课时学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换算,明确:1元=10角,1角=10分。第三课时让学生模拟购物,体验购物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付钱。在这单元的教材分析时,我有这样想法:关于教学重点、以往教学时总把重心放在识别面额价值和弄清进率进行换算上。而对于这些,学生都有生活经验,过分强调、单纯讲授显然脱离学生的实际,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又从何谈起。所以我大胆地进行了创新,下面把我将对这一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做一下反思: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2、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交流。
让学生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怎样付款。这些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尝试。充分利用学生到商店里购物的生活实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产生主体作用,并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认识人民币面额值在100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通过到商店里购买物品付款活动,买14元9角的文具盒,9元的钢笔,23元的转笔刀,让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时,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人民币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找出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步的购物游戏奠定了基础。
3、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能力的培养。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最后我设置了一副存钱的图片,利用问题:图片上的小男孩在干什么?来引导学生学会存钱,学会如何合理地花钱。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太活跃了,导致纪律有些差。
2.在购物游戏中虽然学生大部分都挺活跃的,但有的学生把小组里所有的货物都买了一遍,可有的一件也没买,虽然我在这个过程中把每一个组都问了一遍,帮助一些不动的同学买到了物品,但这也暴露出了问题。如何才调动起这一部分人的主动性呢?这将是我以后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3.由于时间关系,结束时太仓促,没有引导学生说,而是自己说了出来。
4.自身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总之,以后的教学工作我要不断总结每一堂课的教学经验,认真进行反思,培养自身素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工作,我相信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的!
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中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本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1角=10分。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
在课中我组织了商店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渗透了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人民币》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 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小面额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一元的币值。难点是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正确兑换。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认为创设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 1角=10分。最后创设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
我认为设计淘气买一支铅笔怎样付钱,一是有利益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有利益让学生主动去解决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应该怎样付钱等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通过学生之间怎样付钱的交流与对话,使更多的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付钱的方法的多样化,而且对从中提炼出来的知识(1元=10角,1角=10分),有更直观的理解。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认为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算钱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生活经验,于是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上来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
2、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三、换币游戏
这是认识了进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环节,也是买东西时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这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在学生知道了1元=10角后,创设故事情境,安排了1元钱的不同组成情况的练习。几张5角就是1元?5张几角才是1元?通过这个练习,为后面棒棒糖5角钱怎样付打好一定的基础。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四、模拟购物活动
既然认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后的环节我设计了解决实际问题:买东西。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也许是和实际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如:学生根据提示猜本子的价格,看着物品的价格表,说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买1样,什么情况?买2样,又是怎样?买3 样,1元钱够吗?等通过深入挖掘这类问题,学生解决的很好,只有少数学生(缺乏买东西经验或是一些后进生)稍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讲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
在示范怎样进行买卖活动后,我便组织学生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游戏,最后要求营业员汇报卖掉了哪几样物品?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并数一数实际收取的钱,力求练得扎实。
当然教学中还有许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1、学生在认识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物经验但在支付方式上欠灵活。
2、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有一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交流,互相整合意见学生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认识的面值,并能从人民币中找出识别的信息,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在另一个班试教时就发现,孩子们虽然都认识人民币,但对其各种面值之间的联系、大小关系都不甚了解,甚至有孩子说5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一个1分钱的硬币。因此在后来修改时,我有意识的将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孩子们大多都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因此采用了课本上做一做的习题,1元可以买什么东西?商品有1元的冰棒、5角的作业本、1角的扣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己寻求答案,想出多种购买的方案,可以只买一种商品,也可以两种或多种商品,在思考中进一步体验到人民币在生活中重要性。
一整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本来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经常接触的东西,学起来很有劲,认识人民币和换钱游戏的环节都积极踊跃的参与。但是从随堂的练习中来看,我对新版、旧版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块还是把握不够。教材是20xx年编写的,那个时候市面上大多流行的是第四套人民币,而到如今第四套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了,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五套人民币大多都能从生活中认识,这堂课只是把知识系统化清晰化;而第四套人民币对他们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知识点。但是书上的习题大多已第四套人民币为主,孩子们纷纷说看不清楚。其实在认识人民币一环节,我就将同样面值的第五套人民币和第四套人民币就出示在一起,我的本意是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两种版本的人民币联系在一起了。
认识人民币一课是第五单元的一节课,主要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见过人民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我把认识的重点定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教材中人民币的兑换是用文字题方式出现的,而我则把它容入学生的购物活动中,其实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方法付钱,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先学会小面额的,由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摸钱、认钱、比钱、换钱、取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始终是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质疑解难者,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希望得到教师、同伴的认可,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孩子的真情告白,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信心十足。学无止境,进入了最佳学习习状态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满脑子的为什么,所以,在本节课的最后一环节,我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质疑问难,使学生的探索活动进入更深的境界,也许有的问题是老师都解决不了的,这不更加体现了学无止境吗,或许还是吸引学生永住直前,不断探索的动力呢。
2、细读新课标,发现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合作式学习,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一部分同学成了观战者。另外一个就是人人都来动手操作的烦恼。人民币的认识是操作性很强的内容,动手操作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方式,原准备给每生一整套人民币实物,但由于数额太大,最后还是改成了先用人民币学具进行整体感知,到了关健时候才使用真币,致使整节课下来多了取币收币的步骤,便有操作活动太锁碎的感觉,有待改进。还有就是一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组织纪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学习。
人民币的认识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在成人看似简单的人民币的换算却成了孩子学习的难点。
对于人民币的三个单位:元,角,分。这三个单位之间的换算有不少学生根本搞不清楚。
于是我从实际生活出发,例如一分钱根本买不到东西,一角钱可以买一颗糖,一元钱可以买10颗糖。从这个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单位的大小。
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我用口诀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8元=()角
“元”和“角”哪个单位大?
学生会说是“元”大,用口诀:大化小,就变多。(大大)
例如500分=()角
学生会说分小,用口诀:小化大,就变少。(小小)
人民币的加减法更是难点
很多学生虽然会认,但是并不会算。
这一知识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在很难。
例1:5元5分+3元5角5分=()元()角()分
看到那么长的一个算式,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心理恐惧。
我让他们先把这个想成很简单的算式,从“分”开始加,分加完后到“角”,最后到“元”。
编成口诀就是:看到加,从“分”开始加。
例2:8元4角—3元5角=()元()角
减法的运算遇到退位和不同的单位就显得难了,
于是我又编了一句口诀:看到减,单位化成一个样。
《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认识人民币
1、元、角、分
1)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人民币单位:元
3)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单位:角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整套人民币)
7)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分一分
1)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多媒体展示交流
3)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课件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课件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课件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课件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活动要求:小组合作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互相交流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的话,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亲自去买一买,好吗?
【这样,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把所学知识延伸课外,体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面值的人民币。
2.掌握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方法。
3.通过学习,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学习难点:掌握各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说出春节期间收到多少压岁钱及压岁钱的面值。
二、自主探究。
1.5和10元中,分别有几个1?一张5元和一张10元的人民币分别能换多少张1元的人民币?
2.20、50和100中分别有多少个10?面值为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分别能换多少张10元的人民币?
3.一张100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0元的人民币?
三、达标检测。
1.填一填。
(1)1角=( )分
(2)1元=( )角
(3)30角=( )元
(4)50分=( )角
2.换钱游戏。
(1)一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1元的人民币。
(2)一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元的人民币。
(3)一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20元的人民币和( )张10元的人民币。
3.给出的钱数能正好买什么?在能买的物品后面画“√”。
_____
_____
_____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认识人民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000字》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一年级教学设计”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026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