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语文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教学难点:

1.读好长句子。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

1.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粽子)

2.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板书课题:10、端午粽)

这个题目里藏了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生字,分别是“端”和“粽”。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吗?你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换偏旁认识“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换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粽”字,“米”加上“宗”就成了“粽”。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粮食有关,比如“粮”、“粽”、“糟糠”“籽”等。)

3.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问号?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问号一起走进课文。

二、探秘方法,科学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词语宝宝忍不住要和你们见面了,你们认识他们么?(指名读一遍)

(1)象形字识字。“米”字和“豆”字这两个字是从古代的实物演变而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首先来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从中间被上下分开,逐渐的中间两粒米相连,慢慢又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米”字。再来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颗豆子细分了,种皮、胚根等都有,后来又慢慢简化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豆”字,这两个字你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心字底识字。还有两个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别是“总”和“念”。这两个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倒八字头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总”。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忆,口中有所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加一加识字。还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比如“节”、“间”、“分”、“知”、“据”、“带”。首先来看“节”字,草字头加上两笔(横折钩和竖)就可以了,可以组词节日。门字框里面加上一个“日”就成了“间”,可以组词时间。“八”字加上一个“刀”就成了“分”,可以组词十分。“矢”字加上一个“口”就成了知,可以组词知道。提手旁加上一个“居”就成了“据”,可以组词据说。“卅”字加上秃宝盖再加一个巾字就成了“带”字,可以组词皮带。这几个字你认识了吗?我们一起来带上拼音读一读。

(4)巧用字谜识字。猜谜:一人在内,打一字。谜底就是肉字。“内”字里面再加一个“人”就成了“肉”。齐读。

带拼音齐读生字--去掉拼音齐读、指读、开火车读--接下来,我们把生字请到词语中来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生字词掌握了之后,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粽的用材、花样以及为什么要在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接下来,请拿起你的书,静静的听老师读,我们一起走进《端午粽》这篇课文。

2.朗读感悟。

四、逐段分析

(一)学习第一段。

1.过渡:听完后,谁能告诉老师,作者一到端午节总是去谁家?(外婆家)

2.每一年的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一锅粽子,盼望着“我们”回家吃,说明外婆非常希望“我们”回家,一家人团聚,开心地过节。

3.指名读,读出外婆的期盼。

4.齐读。你们读得可真棒啊,老师也想去外婆家吃粽子了。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每年端午节“我们”都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谁来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

(1)我们来看“青青的箬竹叶”这个词组,“箬竹叶”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粽子的皮,颜色是青色。那我们还可以说青青的( )?如青青的草地,青青的豌豆等。

(2)再来看“白白的糯米”这个词组,包粽子要用糯米而不是大米,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吃起来黏黏的。糯米是白色的,可以说“白白的糯米”。那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白白的( )?如白白的棉花,白白的雪花。

(3)最后来看“红红的枣”,你还能说出红红的( )?

(4)同学们,你们 “青青的箬竹叶”和“青的箬竹叶”哪个更顺口呢?那“白白的糯米”和“白的糯米”呢?“红红的枣”和“红的枣”呢?

这类词语都是用颜色来形容事物,并且所用表示颜色的字是重复的,这样更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这类的词语搭配你们掌握住了吗?

3.粽子是用箬竹叶、糯米、红枣包成的,那作者喜欢吃粽子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二、三句话)

(1)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句子比较长,先听老师读一遍,看看老师是怎么把长句子缩短读的。(范读时停顿时读的明显一些)谁能来试一试?这位同学已经抓住老师范读的精髓了,比老师读的都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把长句子读短。

(2)接着我们一起来看“又黏又甜”这个词语,粽子吃起来既是黏黏的,又是甜甜的。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如又大又圆、又细又长、又快又好)。

4.“我”喜不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啊?谁能把你对粽子的喜爱给读出来?(指名读、男生女生赛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做的了,那除了红枣粽,还有什么粽?(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你能用“除了……还……”说一句话吗?(我除了会唱歌,还会画画)

3.从这一段中,你能体会到“我”对端午粽有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你从哪体会出来的?(指名读第三段第三句)这一句话也比较长,你会像刚才那样断句吗?谁来试一试?“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看看谁最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

(四)学习第四段

1.过渡: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粽子啊。

2.那你知道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吗?(指名读第四段)

3.这一句话也是一个长句子,那应该怎么读好呢?谁来给大家提个醒?“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男生女生赛读)

4.端午节是几月几日?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风俗?

五、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呈现“午、叶、真、豆、节、米、分”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7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午”的第二笔横写在上半格,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并且比第一横长。“叶”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第四笔横短一些,写在横中线上方一点点,第五笔竖写在右半格。注意“真”字里面有三横。“节”字第四笔横折钩从横中线开始起笔,第五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米”字第一笔点和第二笔撇分别写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分”字要注意上面是个八,一撇和一捺要分开。学生跟笔书空。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m.jab88.COM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扩展阅读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端午粽》第一课时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端午粽》第一课时,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端午粽》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语言生动优美,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亲、思乡的情怀。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滋味,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

1.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会写"午、节"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

教学重点

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端午节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吃粽子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节的时候吃过粽子吗?能说说它的味道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播放情境课文《端午粽》。

二、初读识字

1.范读《端午粽》,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听准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第二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3)第三遍:边读边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效果。

(1)在朗读中你发现了哪些难读的生字词?找出来提醒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间 分开

红豆 鲜肉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①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正音:"间"是多音字(jiān中间,jiàn间隔);"总"是翘舌音。

②去拼音读。

③交流加点字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字谜、做动作)

形近字:端-瑞、粽-宗、综。

④摘苹果识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1.识记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空。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午、节、真"。

午:4画,独体字,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最后一笔竖要又直又正。

节:5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扁下长,横平竖直。

真:10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5.识字练习。(教师出示生字钓鱼游戏)

四、感知理解

1.指名分段读课文。

①指生逐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教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B.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C.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送粽子及端午节的由来)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查查端午节的资料,了解端午节。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端午粽》第二课时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端午粽》第二课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端午粽》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朗读好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积累"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中午 分开 叶子 大米 节日

2.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听写字词,观察图片,回忆课文内容,尽快进入到课堂中。

二、品读课文

1.品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外婆总会煮好了盼我们回去)

(3)从"一到""总会""盼着"你体会到什么?(外婆浓浓的爱)

(4)指导朗读,读出外婆端午节的期盼。

2.品读第2自然段。

(1)同桌相互读一读,读好长句子。

(2)外婆包的端午粽看起来怎么样?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

课件出示: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①你能把表示颜色的词圈出来吗?你有什么感觉?(美)

②我们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粽子的图片】

③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3)这粽子不仅看起来好看,闻起来也很香,从哪儿能看出来?

课件出示: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你觉得这清香是什么样的味道?(箬竹叶的味道,糯米的味道,枣的味道)

你能用"一……就……"说个句子吗?(我一回到家就写作业)

(4)现在来看看粽子吃起来味道怎么样?(又黏又软,十分好吃!)

课件出示: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同学们,你们吃过的粽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课件出示:

看起来--美

闻起来--香

吃起来--甜

(5)指导朗读。读出粽子的香甜。

3.品读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2)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文中哪儿写了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哪儿又写出了花样多?

(第2自然段写了粽子十分好吃,第3自然段第2句话写了花样多)这样的句子就叫过渡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3)外婆包的粽子有哪几种?这几种你都吃过吗?

【课件出示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的图片】

课件出示: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4)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外婆不仅勤劳能干,而且质朴大方)

(5)指导朗读。读出粽子的花样多,读出外婆的勤劳能干、质朴大方。

4.品读第4自然段。

(1)自读这一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同学们,你知道屈原是谁吗?

【课件出示屈原相关图文资料】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创造出新体诗"楚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3)据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五月五日设为端午节,并在这一天互相赠送粽子作为礼物。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了吗?

(4)原来,这小小的粽子,不仅包含着外婆的爱,还寄托着我们中国人这么丰富的感情,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逐段分析文章,可以从多角度把握内容,包括文章的结构、文章的内容、还有涉及课本之外的知识的,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品尝"了外婆包的端午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我们还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认识了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是收获多多。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2.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吗?你能说说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熬年守岁。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设计意图】总结端午节的来历,同时拓展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文章内容、掌握传统节日,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课堂练习

插入动画 "端午粽节日与美食"。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跟父母交流我国的传统节日。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从身体部位的词语中识字。

2.读准词语,尤其读准轻声词。

3.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背诵、记忆古诗。

教学难点

养成积累生字、词语、诗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到了几种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回忆一下,有哪几种?(通过天气来识字、通过数量词来识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字。

二、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和词语: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关于身体部位的词语。

6.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身体部位的词语,另一个同学指。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名词后加“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老头儿。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娃娃、猩猩。

四、汉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这些字有一笔是一样的,同学们说说是哪一笔?

3.猜一猜,写这样的汉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点在什么时候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教师指导。

5.学生书写,教师巡查。

五、日积月累

1.指导学生初读《寻隐者不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教师指导学生演读。

(2)同桌表演朗读。

(3)先自己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4)背诵。

六、读一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妞妞赶牛》,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有不会的字,当当小老师。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

4.读了《妞妞赶牛》,你有什么发现?你从前读过这样的绕口令吗?

5.回家和父母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七、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让我们齐背《寻隐者不遇》、齐读《妞妞赶牛》,在背诵声和朗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儿歌,认读8个生字,学会带“包”的形声字。

2.掌握带口字旁的生字,懂得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3.正确区分并掌握“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巩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4.读记四句歇后语,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再积累一些简单有趣的歇 后语。

5.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探究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认读8个生字,学会带“包”的形声字;掌握带口字旁的生字。

2.正确区分并掌握“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巩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读记四句歇后 语, 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语的特点。

2.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探究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教读生字和儿歌,学生跟读,教师注意纠正读音。

2.引导学生思考:读完这首儿歌,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点拨:儿歌由三句话组成,每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形近字,这些生字中都有同一个部件--“包”,这就是猜字谜识字。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其他的生字。在有趣的猜谜游戏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而这个字谜的谜 底就是“包”。

3.拓展延伸:你能猜出下面这个字谜吗?

有水能养鱼,有土能种地,

有马行千里,有人不是我和你。

(谜底:也)

二、我的发现

1.学生朗读教材上出示的12个字,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规律。

2.教师提问引导:读完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点拨:这12个汉字分成三行,第一行的四个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而这几个动作都需要嘴来完成,这就告诉我们,口字旁的字大多与嘴有关。第二行的四个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这几个动作都要用手完成,这也告诉我们,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第三行的四个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而这几个动作都需要用腿、脚来完成,这也告诉我们,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腿、脚有关。

3.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带口字旁、提手旁和足字旁的生字?

口字旁:呼、唤、喊、叶、叹、吐、吓、呱、喝、哄……

提手旁:打、扑、扒、扎、扔、抗、扛、扣、扫、扶……

足字旁:趴、蹬、踩、踏、跃、跌、跨、跟、跺、蹈……

三、字词句运用

(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先让学生朗读两组生字,思考两组生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师点拨:这两组生字都是同音字,每组的两个生字读音相同,字形不同 。第一组的后一个字是在前一个字的基础上加上了“氵”。第二组的两个字,音同字不 同。这两组字因为字形不同,所以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要想填写正确,首先应该区分同音字的意思;然后读一读句子,看句子要表达什么意思;最后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2.课件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选填。

答案:

(1)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2)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教师点拨:

(1)“青”指蓝色或绿色,只能搭配“山”;“清”形容(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只能搭配“泉”。

(2)“在”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应当用在“教室门口”前,表处所;“再”表示又一次,“再见”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只能用“再”字。

(二)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 里查出下面的字。

1.此题可以按照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来进行:

(1)先正确读出要查找汉字的音节,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字母。

(2)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所查字的音节,看清并记住这个音节后面的页码。

(3)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中找到音节,再按照音节的声调依次查找就可以找到所要查找的汉字了。

2.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音序查字法的口诀进行查找。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四、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教材上的四句歇后语。

2.教师讲解:什么是“歇后语”?

教师点拨:观察这四句歇后语,会发现它们是由破折号前面、后面的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两部分组合起来表意,十分自然贴切。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让听的人领会并猜想出它的本意。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四句歇后语的意思,教师点评。

(1)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意思: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喻十分清白,也比喻非常清楚。因为小葱拌豆腐这道菜,绿色的葱和白色的豆腐分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

(2)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意思: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因为竹篮子有缝隙,存不住水,所以任凭怎么努力打水,都留不住一滴,最后只有一个空空的湿篮子。

(3)芝麻开花--节节高

意思:因为芝麻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所以用它来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

(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意思:用十五个桶打水,七个装满的提上去,八个空的放下来。比喻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战战兢兢。

4.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歇后语说一句话。

示例:

(1)这学期,我的成绩进步很快,妈妈说我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 刚才,我不小心把爸爸的手机摔坏了,爸爸这会儿还没回家,我的心里就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真怕爸爸责怪我。

五、和大人一起读

1.词语理解

①狐狸 :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狐狸本性机警,行动诡秘,被追逐时能放出怪味。童话中常把它写成刁滑、狡诈的坏家伙。

②叼:用嘴夹住(物体一部分)。

③直流口水:口水因某种刺激,一直往下流。

④赔着笑脸:以笑脸对人,使人息怒或 愉快。

⑤得意: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

⑥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2.主要内容

本文是根据著名的《伊索寓言》改编的,讲述了一只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于是一次又一次 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骗走了乌鸦的肉。

3.读后感悟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别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冷 静地思 考,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话,更不可盲目行动,否则就会吃亏上当,落入别人的圈套。

4.推荐阅读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 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都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 猜字谜》语文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 猜字谜》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 猜字谜》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2个偏旁。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收集谜语或编写谜语,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 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收集谜语或编写谜语,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一则字谜,激趣导入:画时圆,写时方。寒时暖 ,热时长。)

大家一起猜字谜,开动脑筋长知识。 谜语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让我们在猜猜玩玩中就能学到新的知识。让我 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字谜带 给我们的趣味和惊喜吧!

二、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字、红” 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左、右、动”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同时对 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形近字示例:

字 zì 汉字 字字珠玑

宇 yǔ 宇宙 气宇轩昂

左 zuǒ 左边 左顾右盼

在 zài 存在 自由自在

右 yòu 右手 左右为难

石 shí 石头 水落石出

万 wàn 万家 千变万化

方 fānɡ 方向 四周八方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字”的点在竖中线上起笔,注意长横的写法。

“左”要注意“工”的那一竖在竖中线稍微偏左一点。

“时”的“寸”的点在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叉点上。

易错提示:

“字”的下半部分是“子”,不是“于”。

“左”的右下部分是“工”,不要写成了“土”。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工--红(红色)--江(江水)--扛(扛着)--杠(单杠)

寸--时(时间)--付(付出)--讨(讨论)--过(过去)

力--动(运动)--劝(劝说)--边(一边)--勤(勤奋)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1.讲解第一个谜语。

(1)指读第一则谜语。

(2)学生自由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3)解谜,引导学生猜谜。

①“左边绿, 右边红”表明这个字组成部件的颜色,那有哪些东西是绿色的,又有哪 些东西是红色的呢?

明确:绿色的东西有禾苗、小草等,红色的东西有太阳、火光等。

②“左右相遇起凉风”,什么时节能起凉风呢?

明确:秋天的时候起凉风。

③“绿的喜欢及时雨”说明左边的部分喜欢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说明右边部分怕水。

明确:结合前面的提示,可以猜出左边部分是“禾”,右边部分是“火”,最后猜出谜底是“秋”字。

三字词语拓展示例:

及时雨 敲门砖 莫须有

马后炮 执牛耳

猜谜语窍门:

(1)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2)如何猜字谜?

①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②加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加在另一个上。

③减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减去一个字即为谜底。

④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

谜语拓展:

(1)天无它大,人有它大。(谜底:一)

(2)一阴一暗,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谜底:明)

2.讲解第二则谜语。

(1)指读第二则字谜。

(2)指读短语: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3)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4)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适时指导。

(5)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6)引导 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7)解析谜语。

通读谜面,可以从第三句“‘日’出万里无云”入手,“万里无云”说明天气去“晴”朗,然后反推过去,是“日”加上谜底是“晴”字,可以猜出另一部分是“青”。然后代入其他三句去验证,“言+青”是“请”,“心+青”是“情 “,”水+青“是”清 “。最后得出谜底是”青“。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谜语。初步知道了一些猜谜语的方法和技巧,下课后大家回去可以将这些谜语讲给家长猜一猜,还可以搜集一些有趣的谜语,从而增强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汉字文化的趣味。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语文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素有“诗仙”美称的唐朝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以前已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2、揭 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伊始,就让学生猜谜,学生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为整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静、夜”

(1)指名试读课题。

(2)师板书这三个字的拼音,再让学生把课题读准。

(3)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相机板书:安静 夜晚 思念)

(4)揭题:这首诗是我国古代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是他刚刚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勾起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这一环节中,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感情意境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听录音读诗,要求学生边听边点。

2、自读诗句,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生字圈好后多试拼几遍。

3、指名读,评议。

4、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集中出示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a、开火车试读,要求拼准

b、请小老师带读

(2)分块识字:

a、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带读。

b、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ang”。)

c、用做动作的方式识记“举、低”。

d、学习“故”。介绍新偏旁“攵”。

(3)做“摘星星”的游戏。

师: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它说:“我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就送给你了。”

a、做“摘星星”的游戏。

b、书写“头”。(指导两点的位置是一上一下)

c、把字宝宝送回家。

(4)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齐读生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读全诗,感悟诗韵

(1)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3)配乐朗读,深入意境。

(4)表演读: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

(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5)指名表演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

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对诗意理解可以淡化。]

(四)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 (拼音注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出示诗歌,范读。

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在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

4、写月亮的诗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并把它背下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给学生搭建有利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是识字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要求识记的字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刚刚在课题中认识过的两个字“静”、“夜”;第二类是韵母都是“ang”的字“床、光、望、乡”;第三类是做动作识记的两个字“举、低”;第四类是需要介绍新偏旁的字“故”。这样的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适合一年级学生认字的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其次是朗读教学。因为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重在读,不在“懂”,对诗的意境能初步感知就行。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读,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劲头十足。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语文教案


端午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喝雄黄酒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那清香美味的粽子,谁能不喜欢呢?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这篇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文章,快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度过端午节的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粽、总”,翘舌音“真、知”和鼻音“念”。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叶、米、分、豆”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节”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午、真”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卫字脚没了,头上长满草。意为纪念日,欢乐气氛好。(谜底:节)

形近字歌示例:

午:牛儿肥又壮,午后耕地忙。秋来大丰收,生活奔小康。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午”的第三笔横要长些,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节”上宽下窄,最后一笔悬针竖要直。

“叶”的“口”小且偏上,“十”的横略向右上倾斜。

“米”的点、撇写时相对,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些。

“分”的“八”的撇捺舒展,“刀”的横折钩向内收。

“豆”中间的“口”扁平,封口横写在横中线上。

易错提示:

“午”最后一笔竖不要向上写出头。

“真”的中间是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分”上面撇捺不相连,不要写成“人”。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十—叶(叶子)—计(计算)—什(什么)

真—填(填空)—镇(城镇)—慎(谨慎)

(4)多音字辨析。

辨析:“分”在表示“分开”“分配”“分支,部分”“分数”等意思时,读

fēn;在表示“成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情分,情谊”等意思时,读fèn。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1自然段:写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粽子盼着家人团聚。

第2自然段:介绍粽子的做法、原料和味道。

第3自然段:写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好吃,花样还多,外婆还会让“我”们回去分给邻居吃。

第4自然段:写“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作者每逢端午节都要到外婆家吃粽子。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看看外婆都包了什么样的粽子。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上午节日叶子大米真好十分红豆

2.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每逢端午节,“我”都会到外婆家吃粽子。

3.导入:既然粽子这么好吃,那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尝尝”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想: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的“总会”和“盼着”两个中词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从“总会”中可以看出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事物。“盼着”这个词则体现了外婆期望在传统节日中与亲人团聚。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表现出了外婆对亲人团聚的期盼,因此要在朗读中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总”“盼”两个字要重读,强调端午节煮粽子已经是一种习惯。

(3)全班齐读,注意读出感情。

(4)思考:开头为什么不直接写“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

明确:“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样直接开头本来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本文的开头好。本文由外婆煮好粽子盼着“我们”回去,表现了外婆对一家团聚的期盼和对“我们”的牵挂和爱,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粽子的介绍。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读完后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

明确:共有三句话。这三句话分别是从眼睛看外形、鼻子闻味道、嘴巴尝口感这三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

教师点拨:

描写一件事物时,需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才能把事物描写得清楚明白。同学们以后在描写一种食物时,也可以学习课文中的描写顺序。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句话:

①读第一句话时要抓住“青青”“白白”和“红红”这三个词,这些词要读得重一些。

②读第二句话时,要抓住“一……就……”这个关联词语,以及“掀”和“飘”这两个动词,读出句子的连贯性。

③读第三句话时,要读好“剥”和“咬”这两个动词以及“又黏又甜”这个词,体会ABAC式的词对粽子美味的准确表达。

(3)全班齐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指导:“十分”重读,强调粽子好吃。“还会”重读,读出外婆的无私、大方。

(2)学生自由则读,读后想一想:文中讲了几种粽子?分别是什么?

明确: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分别是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

(3)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叙述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关联词语:“除了……还有……”,你也来用这个关联词语讲一句话吧。

明确:这座果园里除了杏树、苹果树,还有几颗桃树。

(4)思考:第一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过渡句。承接或总结上文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文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学习第4自然段。

(1)朗读指导:“长大”重读,突出小时候只是吃粽子,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吃粽子。

(2)同学们都知道了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可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你们从第4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明确: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请知道的同学来讲一讲屈原投江的故事。

(4)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能删掉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这段话简单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呼应了前文。如果删掉,我们可能就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了。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__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__的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__的枣。

外婆包的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青青白白红红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2)拓展: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明确:清明节:踏青、郊游、扫墓。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登高、敬老。

春节:贴窗花、贴春联、吃饺子。

2.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通过文字感受到了粽子的色、香、味。课后可以尝一尝粽子,或是和家人一起包一包粽子。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辨析形近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

2.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3.积累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句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孙悟空打妖怪》,了解名著《西游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辨析形近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

2.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句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孙悟空打妖怪》,了解名著《西游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口+少=吵 月+半=胖

山+夕=岁 王+见=现

飘-风=票 校-木=交

张-长=弓 甜-舌=甘

1.结合注音,读一读下面的生字。

吵(chǎo) 胖(pàng)

岁(suì) 现(xiàn)

票(piào) 交(jiāo)

弓(gōng) 甘(gān)

2.这两组字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第一组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第二组用的是“减一减”的方法。

3.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

答案示例:加一加:门+耳=闻,哥+欠=歌。减一减:李-子=木,思-田=心。

二、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答案示例:午 牛 已 己 力 刀 人 入

教师点拨:

1.“午”的竖没有 出头,“牛”的竖出头了。

2.“已”的竖弯钩半出头,“己”的竖弯钩没有出头。

3.“力”的撇出头了,“刀”的撇没有出头。

4.“人”的捺起笔低于撇的起笔,“入”的捺起笔高于撇的起笔。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花朵 笑声 阳光 草地

告诉 歌唱 跑步 喜欢

答案示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小动物们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开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他们的节目丰富,有唱歌、跳舞、杂耍等等。他们歌唱,他们把欢乐的笑声传遍森林的每个角落,花朵听到他们的歌声开得更鲜艳了。

三、书写提示

1.仔细观察:这些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答案示例:这四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前三个字是左上包右下,最后一个字是右上包左下。

2.思考问题:这些字的笔顺规则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左上包围 和右上包围的字,它们的笔顺规则都是先外后内。[来源:学科网ZXXK]

3.书写提示:前三个字要把“丿”写长点,包住右下部分。“包”字右上部分的“勹”要写大一点,要能把左下部分包住。

四、日积月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

教师点拨:

这几句都是关于读书和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的句子。我们应该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并积累下来。

第一句意思是说天资聪明又好学,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种学习精神难能可贵。

第二句意思是说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懂就问,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第三句意思是说读书读得多了,书里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第四句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知识拓展:

这样的句子还有:

读书 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 给人以才干。

--弗兰西 斯·培根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五、和大人一起读

孙悟空打妖怪

1.作者介绍

樊家信,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教师,《新花》杂志编辑,邵阳市文联创联部主任、副主席。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香母地》、《绿帆》,中短篇小说集《马戏明星黑卡卡》,散文评论集《花瑶的裙》,少年读物《战火中的青春》等。

2.生难字

孙悟空(wù) 妖怪(yāo guài)

唐僧(sēng) 挑着箩(luó)

糊涂(hú tu) 金箍棒(gū)

消灭(xiāo miè) 妖魔鬼怪(mó guǐ)

3.词语理解

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

多亏:表示由于别人的帮助或 某种有利因素,避免了不 幸或得到了好处。

妖魔鬼怪:各种魔鬼和妖怪。比喻形形色色作恶害人的坏人。

消灭: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4.主题内容

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编写的,语言生动、有 趣。通过儿童歌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在去西天取经途中,唐僧和猪八戒人、妖不分,被老妖婆欺 骗后,孙悟空消灭了老妖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事要分清好恶。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题干,弄清要求和目的,培养分析能力。

2.读句子、文章,读清字音,培养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应该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

3.通过“ 日积月累”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4.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夏夜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字、词、句等练习,激发学生主 动学习、积累语文的兴趣和热爱观察生活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积累生字词。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练习,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观察生活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教师点拨:

(1)借助拼音把这些词语的音读准。

(2)这些词语全都和夏季生活有关。第一组词语是夏季消暑常吃的食物;第二组词语是夏天常用的物品;第三组前两个词语是夏季的日用品,最后一个词语是夏季常见的昆虫;第四组词语是夏季夜空常见的星辰。

(3)配合教材上的插图,读读这些词语,想象画面--自己仿佛正坐在院里的小凳子上吃着冰棍、西瓜,喝着绿豆汤,奶奶坐在竹椅 上摇着蒲扇,指着北斗七星给我讲故事。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小白兔割ɡē草。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 坡上割草。

小鸭子游yóu泳。

小鸭子 ________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小河里游泳 自由自在地在小河里游泳

教师点拨:

(1)把这三个句子读一读。

(2)这三个句子中,后面两个句子都是在第一个句子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并且比第一个句子更具体、生动、形象。我们知道,一般句子包括主要成分,即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是什么)。因此,我们在扩充句子时,可按照“谁‘怎么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形式来进行。

2.读一读,加上标点,再抄写最后一句。

◇小鸟飞得真低呀( )

◇你写作业了吗( )

◇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

◇爸爸看到我来了( )

◇高兴地笑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 , 。 爸爸看 到我来了,高兴地笑了。

教师点拨:

(1)这道题共有四句话,主要是练习运用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这几种常用标点符号。

(2)我们要读一读句子,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并且知道句子属于哪种类 型,是疑问,是感叹,还是陈述,然后再思考应使用哪种标点符号。

(3)根据句子所表达的语气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标点符号主要有感叹号“!”,问号“?”,句号“。”和逗号“,”。

(4)注意:逗号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或语气和缓的祈使句末尾,表示一个句子完了;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感叹号表示感叹句或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三、展示台

教师点拨:

(1)仔细观察,你们会发现这些都是食品包装,我们经常在超市看到。

(2)认识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知道这些食品的名称、用途、保质期等。

(3)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认识更多的汉字。

拓展:你还认识哪些食品包装上的汉字?

示例:我还认识“核桃仁、杏仁露、六个核桃、薯片、米果蔬、棒棒冰、清江野鱼、黑米锅巴、溜溜梅”。

四、日积月累

答案:第一句的意思是:如果看到早晨有霞,就不要出门了,那就表示要下雨了;如果傍晚看到西边的霞,就表示第二天是晴天。

第二句的意思是:如果看到山顶 有雾,就表示要下雨了;如果雾在半山腰,就表示没有雨。

第三句的意思是:如果早晨下雨的话,这一天还是会晴的;如果晚上下雨,就要下一夜的雨。

第四句的意思是:如果看到蚂蚁在搬家,蛇在路上爬行的话,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要下雨了。

教师点拨:

(1)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再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这些句子都是过去的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谚语,是用来指导生活和生产的。

(3)小组长带着一起读,在都会 读的情况下,小组内比赛背一背,看谁背得快。

五、和大人一起读

夏夜多美

(原文见教材第79~81页)

彭万洲,生于1939年。代表作有《白鹅赶路》《小寓言大哲理》《小童话大启发》《小故事大道理》等。

词语理解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长在水底,叶柄长,叶片马蹄形,浮在水面,花多为白色,也有黄、红等颜色的。

惊醒:受惊动而醒来。

水草:某些水生植物的统称,如浮萍、黑藻等。

小心:注意;留神。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感激: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连声:一声紧接一声。

主要内容

夏夜,睡莲刚刚入睡就被小蚂蚁的哭声惊醒了。原来小蚂蚁掉进了池塘,上不了岸了。睡莲救起了小蚂蚁。小蚂蚁急着回家,于是蜻蜓和萤火虫帮助他回到了家。

读后感悟

读了这篇童话故事,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互帮互助的道理。我们每 个人都应该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到温暖。这样,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充满爱,人人幸福快乐。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语文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偏旁,读准多音字“种、只、乐”的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3、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难点: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互动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猜一种鸟。认真听哦。

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们看见都爱它。--喜鹊(指名说)

2、板书:喜鹊(带拼音),开火车读词

3、师:我们都知道,喜鹊住在--树上(生齐答),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树和喜鹊(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4、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指名说

(1)树和喜鹊发生了什么事?

(2)它们是朋友吗?

(3)有多少树,多少喜鹊呢?

5、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段朗读,生做小老师纠正。

3、师点评,范读,生轻声跟读。

4、认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鸟窝 邻居

招呼 快乐 后来 叽叽喳喳 安安静静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这篇课文讲了树和喜鹊刚开始很 (孤单) ,后来因为有了邻居变得很(快乐)。

6、读准多音字“只、种、都、乐”

7、读准“一”的变调: 一后面是第二声,一就读第四声;一后面是第一、二、三声,一就读第二声。生朗读感知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近义词:孤单--孤独)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练习说话:当_________ 时,我感到很孤单,我真想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二)学习第3、4、5、6自然段

1.读课文3--6自然段,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3.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师:你能找出这其中AABB形式的词吗?--叽叽喳喳 安安静静

师:你还能想到哪些?--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 干干净净

师:那喜鹊每天早上是怎么叽叽喳喳的叫的呢?会说些什么?晚上又会说些什么? 指名说

--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一黑,喜鹊们有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师:(有感情地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想一下,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A师: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比文字走得远。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B师: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他们会说什么?

C师追问:为什么?

生1:因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

生2:他们会对邻居们说:“谢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单啦!”

D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单吗?

4、师:是呀!有了朋友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孤单啦!我们一起来把课文三至五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份快乐吧!(生有感情朗读。)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至五自然段。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所以“孤单”的反义词就是--快乐(反义词:孤单--快乐)

2、请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也……”说话吗?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四、回顾知识,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树和喜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和喜鹊只有自己的时候是孤单的,但是有了很多很多的树和很多很多的喜鹊之后,它们是快乐的,所以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都要交好多好多好朋友。

五、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有朋友才快乐

六、作业

1、熟读课文,发语音。读“一”的变调

2、抄写近反义词:近义词:孤单--孤独 反义词:孤单--快乐

3、用“…也…”造句。

4、写出5个AABB的词。

5、给多音字“种、乐、只、都” 组词,每种读音一个词语,按格式写:(大括号,上下写好不同的读音)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语文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以一本翻开的书为背景,安排了一首童谣和一首儿歌,创设了两个小伙伴对话交流的情境。教材上呈现的童谣和儿歌只是例子,以此引发学生对此类读物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欲望。

学情分析

书中的童谣和儿歌的内容十分浅显,容易理解,且富有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枯燥,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

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重点难点

重点: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

难点: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学图片。

学生:预习新课;带一本关于童谣或儿歌的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谣和儿歌吗?(喜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童谣和一首儿歌吧。

二、学习《摇摇船》。

1.话题引入。

你们都喜欢自己的外婆吗?你的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你会去看外婆吗?你是坐什么车到外婆家的?

有一个小朋友,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2.播放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思考:小朋友是怎样去外婆家的?(乘船)

3.你们乘过船吗?乘船的时候船是怎么摇摆的?(请学生做摇船的动作)

4.小朋友摇着船,到了什么地方呢?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5.(欣赏音乐后提问)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搭一座桥?

6.听音乐摇船去外婆家。(学生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做不同的动作)

7.外婆给了“我”什么东西?(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

8.学念童谣。

9.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其他的童谣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三、学习《小刺猬理发》。

1.出示长发娃娃图片,引发兴趣。

(1)小娃娃的头发怎么了?像什么一样?

(2)小娃娃的头发太长了,像小刺猬一样,他现在应该去干什么?你们来告诉他。

2.教师朗诵,学生思考。

(1)小娃娃刚开始头发那么长,像个什么?

(2)后来小娃娃去干什么了?(剪头发)

(3)你听到剪刀在头发上剪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大家一起学一学。(嚓嚓嚓)

(4)“小刺猬”理完头发变成谁了?

3.学生学习朗诵儿歌。

教师和学生一起当理发师给“小娃娃”理理发。(教师带领学生朗诵儿歌)

四、拓展交流。

同学们一定知道许多童谣和儿歌,把你们知道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吧。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童谣:摇摇船

儿歌:小刺猬理发

教学反思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语文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积累词语 “弯着腰、阴沉沉、潮湿”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对话中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读好对话中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课题

1.出示天气阴沉沉和电闪雷鸣的图片,让学生说词语或者句子。

2.孩子们看看这图,天就要……板书:要下雨了

3.你们知道下雨前,小动物们会做些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吧。

二、检查预习,掌握学情

1.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了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吧。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微信截图,一句带过;2.小组展示)

(1)借助微信视频展示孩子们预习情况,小结字词与句子朗读预习情况;

(2)出示词语,课堂检查孩子们识字情况;

(3)展示预习卡,请同学上台评价完成情况。

三、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孩子们的预习都很认真,陈老师给你们点赞。大自然的秘密就隐藏在我们的课文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探索秘密第一站: 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话:出示图片,说故事里有谁?他在哪?在做什么?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1)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说说小白兔在干什么。

(2)要点:

小白兔在干什么?--小白兔/在割草。

小白兔在哪里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怎么样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3)随文识字,认识词语:腰、坡、沉、直、伸,提醒“直”的笔画。

(4) 学生自己练习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请做得好的小组上台

展示。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词语,圈画动物名称。

(1)自己读课文,把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名称圈出来。

(2)交流课文中除了小兔子都有哪些小动物。(板书燕子、小鱼、 蚂蚁)

(二)探索第二站:我能把问句、感叹句读好。

我刚才仔细观察了一下,我发现孩子们读书都很认真,表情也很丰富,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ppt:

1.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

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1)认识“呀”和“呢”,出示句子,让学生填写。(“呀”表示疑问,“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还表示疑问以及确定的语气。)

(2)读出“大声喊”以及小兔子心中的疑问的样子。

(3)识记“潮湿”,观察偏旁,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有“潮湿”现象。(瓷砖上冒汗、可以在玻璃上写字、地板湿滑),给潮湿造句。

(4)师生合作读。

2.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1)体会小兔子“跑过去”的心情。(半信半疑)

(2)留意语助词“吧”,表示赞同,推测、命令、请求等语气,请学生联系生活用“吧”说句子。

(3)认读“闷”,请孩子来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观察字形发现与“心”有关,通过溯源了解发现一颗心被关在门内,所以很憋闷。

(4)男女分角色读。

4.朗读对话。 出示3段对话。

(1)同桌互读。

(2)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3)小组里分角色读。

(4)小组上台展示读。

(三)探索第三站:我能把语气词写正确。

1.孩子们真是口才了得,把语气助词“呀吗呢吧”读得很到位(出示四个生字),但不知孩子们是不是能把这几个字写得比读的还好?有没有信心向大家展示你的书法?

2.请孩子们观察四个生字,找出共同点(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口字旁),再观察口字旁的书写位置以及右边字的位置。

3.师提醒口字旁在左边略小,书写在左上格,封口压在横压在横中线上。“呢”重点指导第7笔撇收笔在竖中线,第8笔竖弯钩贴近竖中线起笔。

3.出示课件里的生字书写,按照笔顺书空。

4.请同学在书本上写一写。

5.师随机拍照上传展示学生作品。

(四)探索第四站:感知课文内容,

1.通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秘密,这样的文章,我们称为“科普童话”。

2.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要下雨了,燕子、小鱼、蚂蚁会有不同的表现,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呢。例如蜘蛛预报天气,蜘蛛会赶在下雨前结个竖着的网,因为平挂着的蜘蛛网容易被水冲坏。

四、教师总结学习内容

孩子们,是不是很有趣呢?大自然还有很多秘密,请大家回家去收集更多动物预报天气的秘密,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分享吧。

今天的探索之旅先暂时告一段落,同学们再见。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语文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掌握1个笔画。

2.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树立爱护青蛙的环保意识。

3.通过学习本课,体会形 声字的特点,培养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爱护青蛙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掌握1个笔画。

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1.掌握3个偏旁。

2.树立爱护青蛙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 ,我们要和一个小动物交朋友。它“身披绿衣裳,头顶大眼睛,嘴巴宽又大,捉虫叫呱呱”。是的,这个动物就是青蛙!它是捕捉害虫的小能手,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它们能吃苍蝇、蚊子、蝗虫、小飞蛾等害虫。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学习这一首赞美青蛙的儿歌,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保护青蛙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 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青、清、晴、眼、睛”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请、保、护、让”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同时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形近字示例:

青 qīng 青蛙 青黄不接

肯 kěn 肯定 中肯

气 qì 气象 气壮山河

乞 qǐ 乞讨 死乞白赖

生 shēng 生命 生生不息

牛 niú 牛气 九牛一毛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青”的第四笔长横在横中线上方,下面“月”的“丿”要变成“丨”。

“清”字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气”的第三笔是短横,第四笔从横中线起 笔。

“生”的第四笔在竖中线上。

易错提示:

“青”的第三笔竖下面不能写出头。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青--青(青蛙)--清(清水)--晴(晴朗)--情(热情)--请(请示)--睛(眼睛)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 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朗读指导:注意后鼻韵母ing在本课中的不同声调,指 导轻声词“眼睛、事情”的读法。语调要欢快活泼,读出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2.教学第一句。

(1)明确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写的是青蛙的外形特点--小小的身体、大大的眼睛。

(2)句中描写河水的词语是哪一个?写出了河 水的什么状态?

明确:河水清清,表明河水清澈。

ABCC式词语:

河 水清清 麦苗青青

雨水华华 泉水咚咚

3.教学第二句。

青蛙的做了哪些好事情呢?

明确:保护禾苗、吃害虫。

知识拓展:

青蛙是怎样保护禾苗的?

青蛙发现禾苗上长了虫子,就把虫子吃掉。这样禾苗才能长得好。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几十只害虫,一年可以吃掉上万只害虫。

4.教学第三句。

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爱护小青蛙。

儿歌拓展:

保护庄稼的小青蛙

地上跳呀咚咚咚,

水里游呀哗啦啦。

保护庄稼捉害虫,

唱起歌儿呱呱呱。

要问它是谁呀,

它是可爱 的小青蛙。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 ?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保护青蛙,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五、练 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小青蛙大眼睛 外形吃害虫 本领农田小卫士保护小青蛙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语文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案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486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