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工程问题(一)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工程问题(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并能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以及分析的综合能力。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2.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旧知。

张师傅4小时做了20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00÷4=50(个))

(1)问: 50个表示什么?

生:50个表示每小时做的个数,就是张师傅的工作效率。

(2)张师傅4小时做了20个零件,1小时完成这些零件的几分之几?

同吗?

互相讨论后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

分之几?

2.导入。

准备题  一段公路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分析:

①找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②提问:要想求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要先求什么?

生:先求两队的工作效率和。

③学生独立完成。

④指名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30÷(30÷10+30÷15)=6(天)

⑤运用哪种数量关系?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将“30千米”改成“60千米”,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板书:

60÷(60÷10+60÷15)=6(天)

(3)将“60千米”改成“90千米”,怎样解答?

90÷(90÷10+90÷15)=6(天)

问:同学们在做这3道题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结果都是6天。

师:刚才,我们把工作总量“30千米”改成“60千米”,再改成“90千米”,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工作总量改成“10千米”呢?“120千米”呢?“150千米呢”?(结果都是 6天)

师:既然工作总量发生变化而工作时间却不变。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去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工程问题。(板书:工程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0。

(把黑板上练习题中的“90千米”摘去,前面添上“例10”和“修”字。)

例10  修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请同学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与刚才的练习题(指有具体数量的3道题)有什么区别吗?

生:例10的工作总量没有具体数量。

师:那么,怎么办呢?请同学们看讨论题互相讨论一下。

2.讨论:

(1)工作总量可以怎么表示?

(2)甲、乙的工作效率又可以怎么表示?

(3)甲、乙合修的工作效率和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工作总量可以用“1”表示。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工作总量:“1”。

师提示:甲、乙的工作效率实际就是它们单独完成工作量的时间分之一。

师:好了,我们的问题有了答案,工作总量可以用“1”表示;工

“率”来表示工作总量及工作效率。(板书:特点)

4.解答。

先由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做完后,找一个同学汇报,教师写列式、过程。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5.例10与准备题比较。

问:例10与刚才做的准备题比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吗?(投影打出准备题。)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

共同点是思路一致,数量关系相同。

表示的,都是用“率”来表示的。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同样也是求工作时间,有什么不同?

小结:工作总量不一定都是“1”,也可以是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几。

2.选择: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用18小时,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用15小时。两车同时开出,几小时相遇?

[  ]

A.1÷(8+15)

学生讨论后说答案,并说明为什么A,C是错的。

(2)车站有一批45吨重的货物,甲车单独运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运需要15小时。两车合运几小时可以完成?

[  ]

A.45÷(45÷10+45÷15)

B.1÷(45÷10+45÷15)

3.一项工程,甲队独干15天完成,乙队独干30天完成。

(1)甲、乙合干,几天能完成?

(2)合干3天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还剩全工程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程问题,主要学习了工程问题的哪些知识呢?(学生答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在新课的导入上,教师将书中的例10作为准备题出现的。解答完说出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然后又将“30千米”改成“60千米”等,是为了说明无论工作总量怎样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工作时间,从而引出“我们能不能把工件总量的具体数量去掉呢?”因此,导出今天的新课:工程问题。(出示改后的例10)

例10出示后,教师又出示了3个讨论题。学生通过讨论这3个题,便自己找出了工程问题的特点,这是本节课的高潮。做完例10以后,又让学生将例10与准备题进行比较,来巩固工程问题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掌握解答工程问题。

小编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纳税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纳税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1.练习二的第1、2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后练习,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

2.练习二第3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简单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计算,然后交流。

四、拓展提高

1.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05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 5%

超过500元~2000元的   10%

超过2000元~5000元的  15%

------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将三段不同的收税看作三个档次,先用总收入减去1600,看超过的部分是属于哪个档次,如果超过的部分少于500,属第一档次,用超出的部分乘以5%;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500小于2000就属第二档次,第一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再用(超出部分-500)乘10%,然后相加;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2000小于5000就属第三档次,第一、二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1500乘10%,(超出部分-2000)乘15%,再相加。

关键是这里第一、二档次的,要全额交税。

五、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纳税问题

营业额×5%=营业税

60×5%=3(万元)

答:应缴纳营业税3万元。

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分两段来纳税:

2500-1600=900元

500×5%=25元

(900-500)×10%=40元

25+40=65元

答: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5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利息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利息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难点: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解决障碍。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老师那时只拿很少压岁钱,也很开心。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2.联系生活,理解意义。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板书利息。)

师: 去年我存人一千元,今年到期取出1024元,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板书本金)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师小结:有关储蓄的知识有很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不少。

二、 新课教学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亮亮解决他的小问题了,好吗?

出示例3。学生读题。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交流展示。

2、完成试一试。

存款的利息必须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出示题目。5%的税率是指哪部分钱需要缴纳的?独立完成。

3、完成练一练。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分别求出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应得利息和缴纳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四、说明补充: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教育储蓄。

五、补充练习:

1.李叔叔于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 ,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 ,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3、小华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按党章规定,工资收入在400-600元的,每月党费应缴纳工资总额的0.5%,在600-800元的应缴纳1%,在800-1000元的,应缴纳1.5%,在1000以上的应缴纳2%,小华妈妈的工资为2400元,她这一年应缴纳党费多少元?

六、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实得利息=应得利息-利息税

200×4.50%×2=18元

答:应缴纳利息18元。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教材简析:

本堂课教学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例2是一个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假设策略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特点和思考过程.在例1的基础上,本堂课在呈现问题后,直接提出: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想到假设的策略.然后分别通过画图和列表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假设方法.通过对假设后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推算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进一步明确应该如何来实施这个假设的策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定解题思路,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策略:昨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画图、列表、倒推、替换

2.提出课题:利用这些策略可以方便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揭题)

[设计意图:这段谈话主要是帮助学生回想起一些学过的策略,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能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迁移。]

二、新课:

1、创设情景,提出假设

(边描述边出示例题)上次秋游,我们去了黄山湖公园,五(1)班的42位同学去划船,他们一共租用了10条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能坐5人,每只小船能坐3人。你知道他们分别租用了几条大船和几条小船吗?

提问: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一下子想不到提出假设,这时可提示学生:在解决例1时,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怎样想?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想法。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种假设:

a、假设10只都是大船

b、假设10只都是小船

教师:你们的想法都是把船假设成同一种船。还有其他想法吗?

c、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

教师:你和他们不同,是把船假设成不同的船

[设计意图:对假设策略的提出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帮助学生想到假设的策略,并且使学生明确可以从两个角度提出假设:可以都假设成同一种船,也可以假设成两种不同的船,这里需要老师作充分的引导。]

2、借助画图,初步感知调整策略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下面我们先来研究假设成同一种船的情况。(1)讨论画图:

a.如果10只都是大船,那我们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什么策略来推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呢?(学生说不出来可以追问:想想,上节课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把数量关系清晰的表达出来的?)学生回答:画图

b.你准备怎么来画呢?引导学生: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船和人(课件出示10只大船图,并给学生也提供10只大船图)

(2)研究调整:

a.发现矛盾引发思考:

问题1:假设10只船都是大船,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能多坐几个人呢?为什么会多出来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

反馈明确:当我们把10只船都假设成大船时,也就是把一些小船看成了大船;当一只小船被看成大船时,每条船会多出2人,所以会多出8人(板书:多出8人)

b.借助画图,研究调整:

问题2:那需要把几只大船调整为小船,才能使10只船正好坐42人呢?)(板书:大船→小船)

先想一想,然后再图上画一画。(学生在提供的图上画一画,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选择比较典型的2种画法,上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想法

追问:你是怎么想到把4条大船调整为4条小船的呢?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调整策略:一条小船看成一条大船会多出2人,多出的8人正好是4个2人,所以要把4条大船调整为4条小船。

板书:5-3=2(人)

8÷2=4(条)

3、借助列表,再次感知调整策略

谈话:刚才我们借助画图找到了调整的策略,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来寻找调整的策略呢?(列表)这位同学把10只船假设成5只大船和5只小船这样两种不同的船,那接下来我们就借助以前学过的列表的方法来试着推算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1)设计表格:(出示空表格)这张表格中需要哪些数量呢?完善表格项目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总人数

与42人相比

5

5

5×5+3×5=40

少了2人

(2)借助表格调整:

a.填入假设,发现矛盾: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板书少2人)

b.引导思考,表格调整: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坐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呢?先想一想,然后在表中填一填。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c.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学生展示方法:

方法优化:选取一次调整成功的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少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做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板书:小船→大船,2÷2=1(条))

4、检验结果

刚才我们算出了有6只大船4只小船,那是不是正确的结果呢?你有办法检验吗?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6×5+4×3=42(人)

6+4=10(条)

5.还有其它方法吗?想一想,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如何进行调整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这里的调整与例1相比学生独立完成的难度比较高,所以在解决假设成同一种船初步感知调整策略时,需要老师适时地站出来引领学生进行探索,通过一些有效的追问,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个解决问题的台阶,使他们的研究有强力的后盾。在老师引导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在接下来的解决假设成不同种船的问题时,老师只需要帮学生开一个头,把关键的问题抛给学生去研究、完成。这样老师引导探索和学生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帮助很好地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方法,体验成功。]

5、回顾整理,提炼策略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1)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先提出假设,假设后的总人数与实际人数不一样,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借助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我们进行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检验。(逐一板书:1.假设2.调整3.检验)

(2)突破难点回顾:

a.在借助画图和表格进行调整时,我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算出假设与实际总数相差多少,再算算每一份相差多少,最后算出调整数量。(并逐一板书)

b.你是如何确定需要把大船调整为小船,还是把小船调整为大船的呢?(结合板书使学生明确:人数多了,需要把大船调整为小船;人数少了,需要把小船调整为大船。)

[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假设的策略有了初步的体验,这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两个层次的回顾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提炼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针对学习难点如何调整的反思,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独立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练习:

1.运用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巩固画图调整的策略

谈话: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

a.出示:练一练1的题目

b.要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样来假设呢?(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c.如果假设都是鸡,可以怎样借助画图进行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利用书上的提示来独立完成。

d.交流:谁来想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

让学生完整说一说,是怎样画图、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

2.渗透估计意识,优化策略——巩固表格调整的策略

谈话:刚才大家利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了非常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六年级的同学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他们解决。

a.练一练2,出示题目:估一估:可能会是各几块?你是怎么想的?

b.你估计的怎样?我们就把你估计的结果作为你的一种假设,你准备借助什么方法来帮助你调整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会出现画图和列表两种,这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并说说为什么你们都选择列表的方法?

通过学生的交流明白:数量多,画图起来不方便,用列表的方法比较方便。

c.学生展示,集体交流,说说怎样通过列表、调整,来推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画图比较直观,但是对于数量多的情况,画图就比较麻烦了,这时列表的方法就更有优势了,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在练习2中,先让学生对策略作出选择,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列表的方法更便于我们解决一些数据比较复杂的问题。]

五、小结反思,分享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呢?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反思:

1.用假设的策略可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

2.如何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如何通过画图、列表进行调整来推算结果呢?

3.怎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画图或列表的方法?

4.在本课的学习中还有什么其它的收获和体验?

[设计意图:一节课下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对学生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但要养成反思的意识,更要学会如何去进行反思,这样一种能力是需要在老师一定的问题引领下,在一次次地反思与交流中培养出来的。]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共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其中的第1课时。“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教材安排的例题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这是例题的编写意图,也是设计的教学思路。教材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引导他们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

[教学意图]: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播放《曹冲称象》录像,感受策略。

创设情境,感受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魅力

1.承接故事情境,感受策略的作用。

(1)故事中曹操提出了什么要求?

(2)众大臣有没有解决这个难题吗?

(3)曹冲用了什么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4)过渡语:要称出那头大象的重量,大人们都束手无策,七岁的曹冲却想出了那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称出与大象相同重量的一船石头的重量来求出大象的重量,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初步感受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让学生在课始就进入知识的探究中,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探究新知,初步理解替换的策略

(一)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1、[电脑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引导交流: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随机贴出杯子图

3、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

4、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课前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学生的回答灵活的提炼到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上来)

5、问:这些问题现在都能解决吗?

6、(生广泛发言,教师及时肯定和评价)

7、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炼到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问题:同学们,你们看每个大杯和小杯的容器不一样。杯子的数量也不一样,只告诉我们这些杯子里果汁的总量720毫升,那怎样来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呢?我们该怎么办呢?你们能不能想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呢?

8、讨论讨论,想想曹冲称象的故事给我们解决这一个问题有什么启示呢?

9、结合学生提出的已有经验,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把大杯换成小杯

B把小杯换成大杯

10、小结学生的方法:不管是大杯换小杯,还是把小杯换成大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两个较复杂的量转化成比较简单的同一种量来考虑。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替换策略来解决问题 板书:替换

11、过渡:在刚才的探究中,我们知道了可以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也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来替换,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每个同学的桌上有这样的一张作业纸,拿出来四人小组合作。

要求1、画一画,选一种替换方法画出替换过程。

2、说一说,应该怎样替换,并且如何计算。

小组展示汇报。

12、分析数量关系及解答。黑板上

(1)学生根据投影出来的方法说一说解答思路。

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我们画的图可以怎么想?

(2)哪些同学是和他一样的做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交流第二种方法。

13、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口头检验。

你觉得小杯的容量加上大杯的容量满足720毫升以后,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

14、回顾反思

(1)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替换?

(2)我们又是怎样来替换的?

15、小结:在解决这一过程中,原来是有大杯和小杯两种不同的量,用替换的策略简化成了都是小杯这同一种量,而且总量也告诉我们,这样要求小杯的容量就方便了;同样用替换的方法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使题目中只出现了大杯这同一种量,要求大杯的容量也方便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借助了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运用。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各自的想法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替换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来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广告

1、播放达能广告

同学们,从刚才的广告中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是啊!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你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前老师也做了一些调查:

[电脑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1)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策略?在替换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画图,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图在练习纸二上,画一画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想的过程。

(2)除了把牛奶替换成饼干,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方法吗?

(3)说一说这题该怎样检验?

(4)提问:为什么你们都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学生交流后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般要选择简洁、容易的方法来解答。

[设计意图]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2、[电脑出示]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1)读题,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2)与前面两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你准备怎样替换?还有不同的替换吗?(学生说,教师演示部分课件)

(4)“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进行替换,请在练习纸上完成

(6)学生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让学生说说总数有没有发生变化?

(7)口头检验

3、学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计700元。每只足球比每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画一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2)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来解答的

四、小结全课,优化策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课外知识的补充

出示数学经典名题——清代康熙年间(1647年)编辑的算书《御制数理精蕴》中的一题“设有谷换米,每谷一石四斗,换米八斗四升。今有谷三十二石二斗,问换米几何?”先借助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课后让学生解答。

[设计意图]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了勒,激发了孩子学好数学,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馈机会。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4课时 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2/3=小瓶里的果汁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600÷2/3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解:设大瓶里有果汁x 升。

2/3x=600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 x=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1/2=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八第2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3/5”和“黑兔是白兔的2/3”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小结解题策略。

四、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1、3、4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1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使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例题教学,探索新知

1、出示例2。

在1个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8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大盒里装了多少个球:每个小盒呢?

2、分析比较。

提问:这道题和我们昨天学习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根据回答概括:昨天是倍数关系,而这题是相差关系。

“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这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到什么?

3、探索假设的过程。

(1)出示相应的假设过程图。

提问:你怎么想的?(假设都是小盒)

那还能装80个球吗?为什么?

(2)出示相应的假设过程图。

提问:还可以怎么想?(假设都是大盒)

假设以后就全是什么盒子了?

现在一共能装多少个球?为什么?

(3)解决问题。

谈话: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在作业纸上解答。

出示两份不同的解法,让学生在座位上介绍解题过程。

追问:①这儿的“8”什么意思?为什么要-8?

②这儿的“40”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40?

4、回顾反思。

提问:在解决这道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假设)通过假设,就可以把两种不同的盒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盒子。

但要注意的是,假设以后什么发生了变化?(装球的总数发生了变化)所以计算时要用80-8或80+40。

三、巩固反思,提升策略

1、做“练一练”第1、2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交流核对。

2、练习十一第1、2题。

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核对。

3、练习十一第5题。

先填空,再解答。

4、练习十一第7题。

先完成下面的填空,再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有什么不同。

四、课堂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3、4、6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连乘与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连乘与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第5课时 分数连乘与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35--36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六第6-9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分数的连乘,知道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分数乘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

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笔算

1/3×9/14 2/3 × 9/10

问:分数乘法怎样计算?怎样约分计算比较简便?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得朵数是一班的8/9,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三班做了多少朵?

学生读题,尝试画线段图。

问: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

学生列式。

分步:

135×8/9 =120(朵)

120×3/4 =90(朵)

综合:135×8/9 ×3/4

2、这样的乘法算式你能算吗?

讨论计算过程

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比较不同算法。

问:两种算法各是怎样算的?

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归纳方法。

问:今天的分数乘法,和以前计算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算简便?

4、练习。

做“练一练”。

做后全班订正,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①3/7 与2/3 的积的21倍是多少?

②一个数是3/2 的1/9 ,这个数的4/5 是多少?

2、长方体的长是5/6 米,宽是2/5 米,高是3/8 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练习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乘怎样算比较简便?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6、8、9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

课本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假设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先来做一个数学游戏,注意听了。

一种易拉罐饮料搞促销活动,4个有奖拉环换一个杯子。老师收集了8个有奖拉环,可以换几个杯子?要想换5个杯子,需要几个有奖拉环?

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假设的策略

1、谈话:下面,咱们再来做一个抢答游戏。开始: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谈话:下一题,看谁反应快。

(3)出示例题。

2、谈话:能用720÷7吗?为什么?(题目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杯子了)

出示例题图。

这两种杯子有关系吗?(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什么意思呢?“正好都倒满”又怎么理解?

要解决什么问题?“各多少毫升”意思是……

3、探索假设的过程。

谈话:这道题中有两种不同的杯子了,同学们,能解决吗?请拿出作业纸,先在图上画一画,然后解答,并且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选择两名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1)提问:你怎样想的?(把大杯换成小杯)怎么想到的?明白他的意思吗?(找学生再说一遍)方法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这些同学都是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板书:假设都是小杯。

(2)提问:你又是怎样想的?(把小杯换成大杯)为什么要换?在图上怎么表示?这儿的“3”是什么意思?

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都是怎样想的呢?

板书:假设都是大杯。

4、比较。

谈话: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题。原来既有大杯又有小杯,第一种方法假设都是小杯了,第二种方法假设都是大杯。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杯子。

5、检验。

谈话: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同桌相互说说检验过程。

指名口答。

如果学生只说出满足一个条件,教师就引导:这才满足题目中的一个条件……,还要满足另一个……还要用……

谈话:希望同学们能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完成P69“练一练”。

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解答过程。

四、全课总结,优化策略

谈话:这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这样几道题。

出示例题、练习题和练一练。

提问:解题时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

谈话: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杯子,练一练是把桌子假设成椅子,或把椅子假设成桌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假设。

板书课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电脑出示]曹冲称象图片

曹冲用什么称出大象的重量?为什么称石头的重量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用替换来解决问题?

二、出示问题,探索运用

[电脑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读题,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句话?[电脑出示]

这里720毫升果汁既倒入6个小杯,又倒入1个大杯,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该怎么办呢?

学生说两种替换的过程。为什么要把大杯换成小杯?

四人小组合作。

要求1、画一画,选一种替换方法画出替换过程。

2、说一说,应该怎样替换,并且如何计算。

小组展示汇报。

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口头检验。

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的是什么方法?这里为什么要用替换的方法?

我们把两个量通过替换转化为一个量,便于我们计算。有时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助理解。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电脑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想的过程。

为什么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2、[电脑出示]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读题,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与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怎样替换?

学生独立完成并核对。

3、学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计700元。每只足球比每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四、小结全课,优化策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折扣》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折扣》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1课时 折扣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0题。

教学目标:

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按折扣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对折扣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1、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

① 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② 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③ 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

2、教学例9。

学生自己读题。

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提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过程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4、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口答。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四、课堂总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纳税》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纳税》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9课时 纳税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教师介绍: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交流。

三、反馈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3、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比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例1、例2教学认识比的意义。认识比时,主要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分别认识同类量的比(例1)和不同类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自我完善认知结构。在例1、例2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中,教材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尝试的机会,尝试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并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练习十三中的5个练习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的意义、比值以及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进行了合理操练,且形式多样,目的明确。

可以看出教材这样有序的编排、呈现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准确的理解比的意义,构建起对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识。(板书:比)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比”有什么用?数学上的“比”与生活中的“比”一样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发:对,生活中也有“比”,比如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0,它与数学上的“比”一样吗?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式的揭示课题显的简洁明确,导入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议论,引导学生产生了解比、认识比的心理需求,为本课的学习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教学例1

(一)、呈现例1挂图: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1、 利用旧知进行比较:

(1)图中提供了2个数量:2杯果汁和3杯牛奶。根据这两个数量,我们怎样来对果汁和牛奶的杯数进行比较?(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相差关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 倍数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果汁比牛奶少1杯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2)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认识的比就是专门对这后一种关系进行的研究。

2、“比”的教学:

(1)(指板书:)“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3、“比”的读写:

(1)师介绍:2比3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2比3记作2∶3(板书:2∶3,先写2,再在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读作“比”,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不同,最后写3。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

(2)指导学生写:3比2怎么写呢?谁来写一写?

(3)介绍名称:刚才我们写在中间的两个小圆点(∶)是比号(板书: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前项 后项)

(4)谁来说一说:2∶3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比的后项是几?在3∶2这个比中,2是比的什么?3是比的什么?

4、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学们看一看,刚才的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2)对!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可颠倒顺序。

设计意图:

例1的教学首先抓住了两个环节:首先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这里认识的比则专门框定于后一种情况,这样可使教学建立在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其次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又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不同”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二)、完成试一试

(出示安利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这瓶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呈现“试一试”)

(1)指图中的1∶4,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4,表示1份洗洁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4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例2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呈现例2)

1、 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 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时间。)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义

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与什么有关?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板书:两个数的比 两个数相除)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时间,不管是例1、例2还是练习中的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到底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板书:一种相除关系)

设计意图:

例2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一方面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重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在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互说,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

(三)、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

1、在900∶15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几?

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算算900∶15这个比的比值是几?

2、想一想,900∶20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两个比值60、45也就表示什么?

3、 你能说出例1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

4、 讨论:同学们觉得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设计意图:

比与比值是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在学生初步认识比值后就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的理解和掌握,又为后继教学区分两种容易混淆的题型“化简比”和“求比值”奠定了基础。

(四)、“试一试”

1、 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教师介绍: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除了写成这种形式以外,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比:3/2。(板书:3/2)注意这时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比,而不是分数,所以先写比的前项,再写横线表示比,最后写后项,仍应读作3比2。)

(五)、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得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吗?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根据学生的汇报填表)

相互关系

区别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2、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

设计意图:

高年级同学已经具有一定的探究解题能力,“试一试”后通过两个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交流汇报时,也能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序来指导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认知结构得以进一步完善。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练一练”的1、2、3小题。

2、 判断题。

(1)3/4只能读作四分之三。 ( )

(2)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 )

(3)可可的身高是1米,她爸爸的身高是178厘米,可可和她爸爸身高的比是1∶178。 ( )

3、 完成练习十三的第3、4题。

4、 糖水的甜度

(1)(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与水的质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吗?为什么?

(2)(出示第三杯糖水,标出糖4克,水100克。)

你知道这杯糖水和刚才的哪一杯一样甜?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根据第一杯糖和水质量的比是1∶20,你能说出第一杯糖与糖水质量的比吗?

5、 知识介绍:

同学们,其实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听说过着名的“黄金比吗?”(课件介绍“黄金比”)。

设计意图:

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形式活泼,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精美的课件展示“黄金比”令人赏心悦目。这个过程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布置作业:P72练习十三的1、2、3、5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体积单位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的意义后教学的。例8从测量的需求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教学每个体积单位时,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有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此外,在学生认识立方厘米后,还呈现了两个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体积,既让学生初步体会体积单位在体积计量中的应用,又为学习长方体体积公式做了必要的铺垫。教材最后还沟通了刚认识的体积单位与已学的体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联系。通过练一练,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有关体积单位的感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几个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2.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讨论、探究、类推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愿意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增强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能联系已有知识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清楚各自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一个,一升的量杯一个。学生每人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引导学生选用生活中的实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2.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

媒体显示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不同形状的一些物体(12个和12个、16个和17个),让学生比较这些组合体的体积大小,并说说各自的想法。

(因为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每个组合体的体积就是使用的那些小正方体的体积和。)

3、设疑:老师这儿还有两个组合体想让你们比比它们的体积大小,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说这两个物体是怎样的,听完后迅速作出判断。一个物体是用8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另一个物体是用7个小正方体搭成的。(所用的小正方体大小不同)

学生回答后,媒体显示两物体,结果学生发现两个物体因为所用的小正方体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从而明白只有用同一种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才能通过比个数方便地比较出物体的体积大小。

[设计意图:用数小方块的方法比较大小时,出示方块大小不一样的物体来比较,引起认识的冲突,使学生产生需要有统一大小的正方体来比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下面引入体积单位作了铺垫。]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8 下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提问:老师这儿还有两个物体,看看哪个的体积大?

学生交流后追问:仅通过观察,你们能断定它们的体积大小吗?那我们能不能联系刚才的学习经验想个办法来解决呢?先自己想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引导得出:把它们切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就能比出大小。

2. 媒体演示过程:

将长方体和正方体切成同样大的正方体,让学生通过数方块的方法,确定长方体的体积大。

3.过渡:的确,在计算或测量物体的体积的时候,都需要选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人们统一了正方体的标准,并规定了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几个体积单位。(板书课题)

4、认识1立方厘米

(1)出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告诉学生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然后让学生估计验证:它的棱长是少?

(2)得出结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介绍字母表示法。

(3)引导学生比划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

(4)举例:找找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

反馈:骰子、一节手指头等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

(5)下面两个长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媒体显示图,学生口答。

(6)回顾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1立方厘米,想想立方厘米通常用来计量怎样的物体的体积?

(用立方厘米来测量或计算较小物体的体积)

5、认识1立方分米

(1)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告诉学生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然后让学生估计验证:它的棱长是少?

(2)引导学生比划感受1立方分米的大小。

(3)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认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时先出示正方体实物,再描述其含义,再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操作丰富感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表象,丰富学生对体积单位的感知。]

6、认识1立方米

(1)提问:想一想,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2)直观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

教师演示: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指名一些学生蹲到1立方米内,让学生体会到立方米是用来计量较大的物体的体积的单位。

(3)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米?

7.认识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联系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正好盛1升水。

教师演示:1立方分米正方体容器水倒入量杯

得出: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设计意图:有层次地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认识了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后,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立方米的概念,而是提出问题“想一想,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主建构1立方米的概念。这样安排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经验,突出了学生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

三、反馈练习.

1.用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都是12立方厘米.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含有几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2、完成练习五第5题

比较1厘米、1平方厘米和1立方厘米,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口头回答

指出:这三个图形分别表示相应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这是它们的不同点。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立方厘米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这两个概念都与1厘米有关。这是三个图形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的建构认知结构。]

3、完成练习五7

重点在学生交流的策略中提炼思考策略:先想想实物有多大,再思考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5、完成练习五 8

先推想再操作验证。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单位?它们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单位有什么区别?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工程问题(一)》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359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