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 经历观察、探究、发现、验证的过程,发现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体会归纳思想。

2.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 的倍数。

3.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习准备:

课件等。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 2 的倍数?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并出示习题。

二、新知探究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 3 的倍数?

21 42 63 84 15 36 57 78 99 11 32 53 74 95 26 47 68 89

(2)你能从个位上找出一个数是 3 的倍数的特征吗?从十位上呢?

(3)学生讨论发现:这两组数个位上分别为 1—9,但第一组的数均是 3 的倍数,第二组的数都不是 3 的倍数,因此,

无法从个位或十位找出是 3 的倍数的特征。

(4)通过观察发现是不是 3 的倍数,已不再取决于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了,必须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2.组织活动,探索规律。

(1)请你从 1、2、3、4、5、6 六张数字卡片中挑出其中三张,排成是 3 的倍数的三位数,你能排出多少个?

(2)讨论:从上面这些三位数中,你能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吗?

(3)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只同所选的数字有关,而与数字的排列位置无关。选三张卡片组成是 3 的倍数的三位数,除选(1,2,3)外,还可选(1,3,5),(2,3,4),(2,4,6),(3,4,5),(4,5,6)。

(4)小结。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3.揭示特征,加深理解。

(1)利用这一题还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果用这六张卡片组成一个六位数,这个六位数一定是 3 的倍数吗?

(2)谁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把每一个数位上是 3 的倍数的数划去,全部划完,说明这个数是 3 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小编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数学)四下第70-71的例题以及72页“想想做做”的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3、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桌准各12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学号的卡片。

设计理念:通过竟猜、操作、比一比谁写得多,找朋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文流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智力竞猜 引入新课

1、让学生进行“智力竞猜”——春暖花香的季节,公园里许多人在划船,一条船上有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但总共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部分学生能猜出三个人分别是孙子、爸爸、和爷爷)

2、孙子、爸爸、爷爷的名字分别是韩韩,韩有才、韩广发。请学生以韩有才为中心介绍—下三个人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出“韩有才.是爸爸”,“韩有才是儿子”的语句,这时引导学生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准的儿子”。

3、上述“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表述时一定要完整。并向学生说明自然数中某两个数之间也有这种类似的依存关系——倍数和因数。

设计说明:“智力竞猜”走学生喜欢的形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之心,“竞猜”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此引出“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

二、操作发现 理解概念

1、师:“‘智慧从手指问流出’,通过操作我们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桌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试一试能摆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思考一下其中蕴涵着哪些不同的乘除法算式。”

2、请学生汇报不同的摆法,以及相应的乘除法算式。(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分开写)再向学生说明:如果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和另一个图形一样,我们就认为这两个图形是一样的,让学生特重复的图形和算式去掉。(板书三十乘法算式,和几十相应的除法算式)

设计说明;让学生写出蕴涵的乘除法算式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有的可能用乘法表示,也有的可能用除法表示;让学生将旋转后相同的去掉,这是一次简化,很多学生并不知道,需要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3、让学生一起看乘法算式4×3=12,向学生指出: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4、先请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然后同桌的同学再互相说一说。

5、让学生仿照说出6×2=12和12×1=12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6、学生相互出一道乘法算式,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生可能会出现0×( )=0的情况,借此向学生说明我们研究因敷和倍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设计说明:倍数和因数是全新的概念,需要教师的“传授、讲解”,需要学生的适当“记忆”——重复、仿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还必须举一反三,通过互相举例可以逐步完善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同时使学生明确倍数和因数的研究范围。

7、以4×3=12与12÷3=4为例,向学生说明后面的除法算式是由前面的乘法算式得到的,根据这个除法算式可以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说好后再让学生试一试其他几个除法算式中的关系。

8、练习: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5×4=20 35÷7=5 3+4=7

(1)学生回答后引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说20是倍数,4是因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说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因数也同样如此。

(2)通过3+4=7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和因数都是建立在乘法或除法的基础之上的。

设计说明:乘法和除法是一种互逆的关系,在学习中应该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三道练习可以巩固刚刚获得的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将融会贯通落到实处。

三、探索方法 发现特征

1、找一个数的因数。

(1)联系板书的乘除法算式观察思考12的因数有哪些,井想办法找出15的所有因数。

(2)学生独立思考,明白根据一个乘法(除法)算式可以找出15的两个因数,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条理的“一对一对”说出15的因数。

(3)用“一对一对”的方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可能有的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找的,也有的学生是根据除法算式找的,都应该给予肯定。

(4)引导学生观察12、15、36的因数,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都是1,最大的都是它本身。

设计说明: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使学生利用操作得到的算式进行,观察,这样比较自然,而且为于找一个数的因数指明了方向。学生交流时突出了方法的多样性,既可以根据乘法算式想,也可以根据除法算式想,交流后引导学生“一对一对”的找是必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某些特征。

2、找一个数的倍数。

(1)让学生找3的倍数,比一比谁找得多。

(2)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得出3的倍数可以用3乘连续的自然数1、2、3……,3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写3的倍数时要借助省略号表示结果。

(3)找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观察3、2、5的倍数情况,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说明:让学生比一比谁找的倍数多,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识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在学生汇报后同样需要引导学生的有序思考,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归纳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四、巩固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并且探索了求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想不想检查一下自己掌握得如何?

1、“想想做做”的第l题。学生表述后强调哪个是哪个的倍数(或因数)。

2、“想想做做”的第2题。学生填好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表中的“应付元数”其实都是什么?表格中为什么用省略号?

3、“想想做做”的第3题。学生填好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表格中所有数都是什么?这个表格中为什么没有省略号?

4、游戏——“找朋友”。让学生拿出各自的学号卡片,找出自己学号数的所有因数,使学生发现每个学号数的因数都在全班的学号数以内;再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学号数的倍数,井说一说能不能在全班学号数内部找到一个,还有其他的吗?

设计说明:第l题是基础练习.可以巩固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2、3两题联系实际,使学生感悟到其中蕴藏着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以及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第4题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综合应用求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再次认识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五、自我梳理 探索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向你的同伴介绍一下。

2、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我们学习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有关,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探索一下“1小时等于60分”的好处。通过探索使学生明白由于60的因数是两位数中最多的,可以方便计算。

设计说明:“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收获”可以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同时通过探索“1小时等于60分”的好处“,可以巩固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学案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学案青岛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8-50页。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在本模块的教学中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面因数倍数意义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后面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因数、倍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因数、倍数这整个模块的教学乃至整个课程标准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学生到初中进一步学习因式分解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了因数、倍数的意义,由于时间有点儿久,或许会有所淡忘,因此,应在学习前先对这一部分知识,稍作一下复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对于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总结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适时点拔,但要注意点拨的时机及方法。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2、5、3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

2、能根据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仔细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4、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总结数学规律再应用生活,体验到数学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总结出2、5、3的倍数的特征,并由此理解偶数、奇数的意义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特征的发现及归纳总结是本节的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分析发现特征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提示。

注意事项: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交流完全可以总结出其特征,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可给予适当提示。

教学策略:

教法与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引导法。

教学准备:信息窗图或课件。百数表、学号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
情境
激学
导思
观察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4分钟1、学校要组织各种舞蹈表演,表演的种类有圆圈舞、叠罗汉、交谊舞。你喜欢什么舞?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问题?
2、板书重要的有意义的问题那么每种舞蹈可以选派几人参加呢?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2、交流发现的问题。
跳交谊舞的人数应该是2的倍数、跳罗汉舞的人数应该是3的倍数、跳圆圈舞的人数应该是5的倍数……分别可以是……人。
创设这样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
自主探索
探求规律
1、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偶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
3、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5分钟1、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出哪些数是2、5、3的倍数呢?
2、操作多媒体出示百数表。
3、组织学生交流并在多媒体上演示。
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
4、像个位上是0、2、4、6、8这样的数谁能给它们起个名子呢?
那么,个位上是1、3、5、7、
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提示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你能发现什么?
板书几个学生交流的例子。
45:4+5=9
12:1+2=3
87:8+7=15
1、交流想法。
2、拿出百数表,把2的倍数涂成红色,5的倍数涂成黄色,3的倍数涂成绿色。后观察有什么发现。
3、学生到展示台前分类展示并交流发现。
4、交流起什么名子好。
交流:
个位上的数没有什么规律。
选几个3的倍数的例子算一下。
讨论
交流
总结: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交流、总结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参与探索活动中来,使他们
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学得无路可起时,教师再适时指点一下迷津,为他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通过学生自己遇惑、解惑,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无穷的奥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50页自主练习1。
2、小猴摘桃子,51页第2题。
把树上的桃子帮
小猴摘进篮子里。
3、3数学游戏
举卡片。
请分别把2的倍数、5的倍数、3的倍数、奇数、偶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卡片举起来。
4、52页8
53页12
15分钟1、教师操纵多媒体出示练习1。
2、以动画形式出示练习2。
3、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数学游戏。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号卡片。老师说一游戏规则:听清要求,看谁动作快。谁的卡片是2的倍数的请举起来。
1、观察题目,进行口答。
2、学生观察动画进行口答。
3、听清要求,迅速思考,按要求举卡片。4、用心观察,进行口答。
1、对2、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初步的巩固练习。
2、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小猴摘桃子,加深
巩固了对奇数、偶数的意义的理解。
3、通过游戏的方式,既使学生身心得到了放松,又使所学知识得到了综合巩固,并且全班同学都参入到活动中来。真正做到了教学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系统总结
条理知识
总结本节知识体系。1分钟通过这节课的探索活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交流本节课有什么收获、体验。
帮学生理清思路,将所探究出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板书设计:

2、5、3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偶数

个位上是1、3、5、7、9→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5:4+5=9

12:1+2=3

87:8+7=15

创新特色:

本课始终注意到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是起了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了2、5、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形式更是多样化,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使学生们感受到了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奥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的倍数的特征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3的倍数的特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1.师生互动,自由对话,激发生命的活力。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两个主体因素。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平等对话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课堂教学不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实现了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

2.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志趣。

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利用了学校捐款献爱心的教学资源,创设了问题情境,在学生理解特征之后,又让学生把该问题(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到底是不是整元数)进行了解答,然后再通过判断熊爸爸的工资问题,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志趣。

3. 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了6道练习题。在巩固练习部分,第(1)、(2)题是基本题;第(3)题是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其中第①题先让学生填数,观察、发现所填的 3个数之间相差3的规律,第②题让学生运用这个规律填数,第③、④题让学生直接确定有几种答案。在解决问题部分,第2题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示,第3题让学生在快速判断中感悟把3的倍数先去掉的判断技巧。

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的基础上,出示100以内的数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0~9中任何一个数字,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和判断2、5的倍数一样只看个位,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提出到底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这一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克服困难,解决了力所能及的问题,达到了新的平衡。整个过程彰显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5.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促进生命质量的提升。

有生命力的课堂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且能让师生不断地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师生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本节课教师努力尝试构建数学生态课堂。首先从学生认知的原生态出发,利用了捐款的情景,让学生进行了第一次的猜想,又让学生推翻了首次猜想,引发认知冲突。接着让学生通过摆卡片组数,尝试分类,发现某一组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的数要么都是3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倍数,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第二次的猜想,继而举例验证,最后加以应用。整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分类讨论 再次猜想再次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是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一)课前谈话,激发图形旋转的兴趣。

课件呈现谜语: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不吃饭来,不休眠。(打一物品)先猜一猜,再说说“兄弟”指的是谁,“转圈圈”是指指针在做怎样的运动。

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情境创设,体会图形旋转的要素。

1、认识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课件播放动画,一只钟面的指针顺时针旋转90°,另一只钟面的指针逆时针旋转90°,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板书:定点)2、时针都旋转了90°。(板书:角度)3、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板书:方向)……

重点交流预设3:课件放大动画,观察(课件播放)。

引出:像这样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顺时针方向,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叫逆时针方向。(板书:顺时针、逆时针。)

你能用手臂演示一下顺时针旋转吗?逆时针呢?

【设计意图: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是认识的难点,学生常常会混淆。为了清晰学生的认识,此环节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两只钟面上时针旋转现象的观察感知,以及手臂动作的体验,来弥补学生语言描述的不足,概念构建更为准确,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1”。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钟面、台秤及转盘指针等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再次感受与巩固旋转的基本要素。】

(三)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方法。

1、旋转线段。

课件出示线段AB,师:你能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吗?

学生尝试,并填写:线段AB绕 点 方向旋转90°。

有目的的选取不同学生作品展示。

预设:

?定点和角度相同,如果方向不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定点不同,即使方向和角度相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实物投影分组展示学生作品,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演示,一方面,为下面简单图形的旋转做好基础准备;另一方面,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对比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2、旋转三角形。

(1)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60°三角尺)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吗?能想象出三角形旋转后的样子吗?你能试着画出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吗?

学生探究尝试,教师巡视。

预设:

?先旋转三角尺,再画出图形。

?现象旋转后的图形,再直接画出图形。

?先分别旋转两条直角边,再连接起来。

重点交流方法?:你是怎么想到先旋转两条直角边的?

预设:我想到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短边现在指向3点,顺时针旋转到6点,所以向下画两格,长边现在指向12点,顺时针旋转到3点,所以向右画三格,最后连起来。(课件同步演示)

(2)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45°三角尺)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做适当指导。

学生交流,课件动画验证。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的旋转,三角形的旋转留足了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充分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画法。在肯定方法的同时,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通过一探索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图形的旋转基于线段的旋转。纵观这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课件中三角形旋转的动画演示,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及学习兴趣,同时还丰富了学生图形旋转的表象,对学生图形旋转方法的掌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

(一)旋转长方形。出示: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

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现在,关于图形旋转的画图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先确定定点、方向和角度,然后画出由定点引出的关键边,最后画出完整的图形。

(二)旋转小旗图。出示:将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选取代表性的作品依次展示,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小旗图的旋转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图形在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位置变了,形状、大小不变)

(三)填空。出示图,问:这个图像什么?里面有旋转吗?

填一填:①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②图形( )绕O点( )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③图形2绕O点逆时针旋转( )°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学生先独立思考填写,再交流,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设计意图:在对三角形旋转的深入探索研究之后,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通过长方形、小旗、风车等图形的旋转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基本要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掌握图形旋转的画法,并且初步感悟图形旋转的性质,最终形成知识的运用。】

(五)全课总结,体验图形旋转的魅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谈话:同学们,其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多次

旋转后得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组图片。(课件播放)

课后,同学们不妨自己也来试一试,并把你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感受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呈现简单图形旋转后形成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旋转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增强学生对的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同时,借助学校网络平台,展示、分享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

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几道口算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教师用卡片出示口算题,学生抢答。

56+34= 68+25= 73-42=

100-57= 3×4= 6×7=

42÷6= 81÷9=

二、扩大、缩小

1、教学扩大

师:再看下面几道口算题。不但要口算出结果,还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课件出示课本第一组乘法算式:

37×10=

生:37×10=370,37乘1等于37,然后在末尾添上一个0,就是370。

教师显示结果:37×10=370

师:很好!下面看这道题:

出示37×100=

生:37×100=3700,37乘1等于37,然后在末尾添上两个0,就是3700。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挺好的。在数学上,37×10还可以说成把37扩大10倍,37×100可以说把37扩大100倍。

教师显示:扩大几倍

师:37×10=370可以说37扩大10倍等于370,37×100=3700可以说37扩大100倍等于3700。同桌像老师这样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举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用扩大几倍描述一下?

2、教学缩小

师:下面,我们再来口算两道除法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幻灯片出示:400 ÷10=

生1:400 ÷10=40。因为400里面有40个十。

生2:400 ÷10=40。因为40乘10等于400。

教师显示答案:400 ÷10=40。

师:在数学上,两个数相除也有另一种说法——缩小。400 ÷10可以说把400缩小10倍。

教师显示:缩小几倍

师:400 ÷10=40,可以说400缩小10倍等于40。

师: 再看这道题,计算结果是多少。

出示:400 ÷100=

生:400 ÷100=4。因为400里有4个100。

教师显示:400 ÷100=4

师:谁能用“缩小几倍”这个词描述一下400 ÷100=4?

生:400 ÷100可以说把400缩小100倍等于4。

师:谁能举出一个除法算式,并试着用“缩小几倍”描述一下?

三、探索规律: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扩大几倍描述两个数相乘,用缩小几倍来描述除法。下面,我们就用扩大和缩小来描述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请看下面这组题。

出示幻灯片:4×2=8

40×2=80

400×2=800

师:同学们,看这几个算式,请你用刚学的名词描述一下。

生1:4扩大2倍等于8。

生2:40扩大2倍等于80。

生3:400扩大2倍等于800。

师:说的很好!大家再来看这几个算式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生1:每个算式中有一个2。

师:就是说,三个算式中,因数2没变。观察算式中另一个因数和积,你发现了什么?

生2:第一个和第二个算式比,因数4扩大了10倍,积也扩大10倍。

师:就是说,因数2不变,因数4扩大10倍,积8也扩大10倍。

生3: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扩大100倍,积也扩大100倍。

师:观察的很认真,就是说,因数2不变,因数4扩大多少倍,积也就扩大多少倍。

生4:第三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比较,因数40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师:很好!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同学们,分别找出了这几个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个规律呢?

生: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教师总结归纳出规律,幻灯片显示: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通过刚才的三个算式,我们发现了,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来看这组算式。

出示:25×40=1000

25×20=500

25×10=250

师:观察这组算式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生1:三个算式中第一个因数都是25。

生2:有一个因数不变,都是25。

师:对!这组算式中,也有一个因数不变。再看另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另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小。

生2:另一个因数越来越小。

师:对!另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小。再认真看一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40除以2等于20,还可以说40缩小2倍等于20。

师:也就是说,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了2倍,对吗?

取得全班共识。

师:那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的积,你发现了什么?

生1:500比1000也缩小了2倍。

生2:第二个算式的积也缩小了2倍。

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的变化。

生1: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2倍,积也缩小2倍。

生2: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也缩小2倍。

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说法。

师:把其他算式进行比较,并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可能会说:

生1:第三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20缩小2倍,积也缩小2倍。

生2: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4倍,积也缩小4倍。

……

师:通过这组算式同学们发现了“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积也缩小”的变化规律。谁能总结一下这个缩小的变化规律?

生: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师:(指着上面两组算式)刚才通过这两组算式我们发现了因数扩大、积也扩大,因数缩小、积也缩小的规律,这两条规律可以概括在一起。

教师边说边整理规律.

幻灯片显示: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是乘法计算中一条特别重要的性质叫做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四、尝试练习

师: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使许多乘法计算变得简便。下面我们看,(出示幻灯片)仔细读题目的要求,并自己完成。

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生1:第(1)组算式中,因数15不变,第二个算式中的另一个因数24比6扩大4倍,所以积也应扩大4倍。90×4=360

生2:第(1)组算式中,第三个算式的另一个因数30比6扩大5倍,积也要扩大5倍。90×5=450

生3:第(1)组算式中,第四个算式的另一个因数60比6扩大了10倍,积也要扩大10倍。90×10=900

生4:第(2)组算式中,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不变,因数23比230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920÷10=92

生5: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0比4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920×10=9200

生6:第四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比较,因数40不变,因数23比230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9200÷10=920。

生7:第四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230缩小10倍,因数40又扩大10倍,积不变,是920。

五、课堂练习

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完成表格:(出示幻灯片)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出示课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再来当一次小法官,判断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学生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判断,说对意思即可。

师:下面还有一道生活中的题,(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

学生读题后,指名回答。重点说一说第(2)题是怎样想的。

生1:210÷30=7(分),小明每分钟走210米,他走路的速度不变,要走420米,比210米扩大了2倍,需要的时间也要扩大2倍。

7×2=14(分)

生2:速度不变,路程扩大2倍,时间也要扩大2倍。

六、拓展练习

师:刚才大多数的同学都非常棒,在挑战一下自己吧

课件:一种货物每包重40千克,一辆卡车最多可以运120包。如果把货物改为每包重20千克,一辆卡车最多可以运多少包?改为每包重10千克呢?(列出表格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

指名读题。

师:在这道题中,什么没变?什么变化了?

生:货物总千克数没变,每包的质量变化了。

师:货物的总质量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货物的总质量是4800千

克,根据每包重40千克,一辆卡车最多可拉120包计算出来的。

师:那么,如果改为每包20千克或每包10千克,这批货物有多少包呢?请同学们列出表格,并计算出结果。同学可以商量。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列的表格和计算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 生2:

每包重 包数 总质量 总质量 每包重 包数

40 120 4800 4800 40 120

20 240 4800 4800 20 240

10 480 480 4800 10 480

师:观察表(2)中的数据,说一说在货物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包的质量和包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1:货物总质量不变,每包质量由40千克改为20千克,缩小了2倍,而包数由120包变为240包,扩大了2倍。

生2:每包质量由40千克改为10千克,缩小了4倍,包数却由120变成了480,扩大了4倍。

师: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不变。

师:做后看数学冲浪的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个因数没变,都是12345678。

生:第一个算式的积是9个1。

师:利用积不变的规律自己试着写出“数学冲浪”中算式的积。并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学生完成后,交流学生写出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

(1)探究特点

(2)认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 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想想做做1-5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桌间说说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圆周问题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设疑引入

师: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老师板书

师:猜测老师在三角形后会写什么图形。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转身又写

部分学生有意识猜测后面是三角形。

师接着写,黑板上出现

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后面是

由学生说出规律。

师:这样一组一组的往下写(边写边板书),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一样多。

生:因为每组里面正好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正好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可以说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一对应着的。板书“一一对应”

师在省略号后继续添一个

由生说这时的个数关系。

生:三角形多一个。

生:因为前面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一一对应着的,但最后一个三角形没有正方形和它对应了。

2、揭示课题

师:它们都是一个物体隔着另一个物体依次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现象我们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究规律

1、研究场景图中的三种排列。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从图中找一找,能发现和黑板上一样的间隔排列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这三组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同桌互相研究。

指出:夹子、白兔、树桩都可以看成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的物体),手帕、蘑菇、篱笆都可以看成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板书: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板书:两端相同)

师:这属于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

讨论: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

夹子比手帕多一个。

小兔比蘑菇多一个,

木桩比篱笆多一个。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如果相同,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学生自选一组把实物图抽象成图形,并在黑板上板书。

3、进一步形成规律。

4、选中其中的任一组图形,并擦掉中间的物体。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一个图形一个间隔,间隔数少一。

生:因为最后一个图形没有间隔和它对应,所以间隔数少了一。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在桌上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之间的排列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2、欣赏老师找到的规律。

3、应用规律: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2)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3)栽树问题

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比较。

(4)规律延伸。

请10位女同学在讲台前站成一排。

师:请男同学站在每两个女同学之间形成一一间隔排列。

有9位男同学站在列中。

师:有请两端的两位女同学慢慢把队伍拉成一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这时没形成一一间隔排列了。

生:因为原来两端的女同学之间又出现了一个间隔。

生:还得在这之间站进一个男同学。

生:男女生一样多了。

(5)对比练习:

如果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14棵,有的同学说15棵,还有的说1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发现规律

c:汇报小结,和刚才男女生站队一个道理。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一样多

(5)提高练习。

小军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九楼要多少分钟?

时钟6时敲了6下,5秒敲完。那么,这只钟12时敲12下,几秒敲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收获?

今后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大家知道我们学校是一个棋类特色学校,下个月马上又要进行各棋类比赛了,老师打算再(出示一副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你能算一算,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吗?

2.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列式计算。

3. 指名交流,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可能会有两种情况:

(1)分步计算: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

(2)综合算式: 12×3+15×4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例题。

1. 谈话:两位同学用不同的列式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综合算式你同意吗?谁再来说说这个综合算式表示的含义?

(指名交流)

2. 提问:比较一下,12×3+15×4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3. 谈话: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含有三步运算的混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那么这个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呢?你能自己尝试一下吗?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指名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说清自己是怎么想的。

4. 小结:有加法和乘法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这样的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互相平行的线各有几组。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交流。

(完整板书:12×3+15×4

=36+60

=96(元)

答:她一共要付96元。)

(二)练习。

1. 出示:240÷6-2×17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 指名说说运算顺序,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校对。

3. 提问:这两个混合运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交流。

不同点:三个运算符号不同。

相同点:都是先算两边,再算中间加减法,计算原则是先乘除后加减。)

(三)完成“试一试”。

1. 出示:150+120÷6×5

谈话:看一看这个综合算式中有哪些运算?你觉得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2.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

3.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不同算法的两个学生板演。

4. 指名说说自己计算时是怎么想的,全班校对,及时纠正错误。

(四)小结。

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在算式中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交流)

2.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板书:不含括号的)

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1. 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指名交流,说说运算顺序。

全班校对。

2. 第2题。

(1)学生审题后独立改错。

(2)指名交流,说说错在哪里,分析错误原因。全班校对。

3. 第3题。

(1)学生一组一组进行计算,比较上下两题,思考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

4. 第5题。

(1)学生审题后理解题意。

(2)鼓励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同学可先分步计算,再根据分步计算的结果列综合算式。

(3)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分析:美术组:18人 书法组:18人的2倍 合唱组:比两个组多6人

四、课堂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觉得在计算的时候哪些地方要值得注意?

2.布置作业:书本P36的第4、6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 3本 27元

小军 5本 ?元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

五本故事书:9×5=45(元)

2.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小宁:

多( )枚 ( )枚

小春: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

小宁:

多(12)枚 (72)枚

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汇报预测:

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5.学生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6.组织检验。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

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交流。

8.交流讨论。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1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题。

这道题也和例题1相似,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3题。

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2倍就是60×2=120(本)

六、教学结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课下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观察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中的对称,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平移、旋转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上的图案,剪纸,学生收集美丽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图案欣赏

展示与课本上的美丽图案相同的剪纸作品

提问:这些美丽的图案分别由哪个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形成的?

组织汇报交流:最上面的图案是把单个图案(蝴蝶图案)连续平移得到的;左下方圆形图案可以看成是把单个图案(外面的两条小鱼及里面的一棵水草)旋转后得到的;右下方方形图案可以看成把单个图案(整个图案的四分之一)旋转(或平移)后得到的。这里的每个单个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图案设计(书中的图案)

图案(一)的设计

提问:书中有什么操作要求? (照顾到能独立完成的有限) 按要求示范完成一次平移 巡视 检查

展示部分操作漂亮的图案

图案(二)的设计 明确要求

提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学具完成

提问:你是怎样平移的?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图案 (三)的设计

(教学过程同图案(二)的设计)

三、图案设计(自己的图案)

提问:你打算选什么图形作为基本图形,要把基本图形进行怎样的变换?

巡视学生合作情况 展示各个小组设计的图案

提问:你能看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是有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对称、平移或旋转)而形成的吗?

集体交流 设计者解释 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案既美观又有创意?

小结(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综合实践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发展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猜测、验证、归纳的能力。

3.学生通过探索与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情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3的倍数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观察看到画面你能想到哪个成语?

生:我想到了鹤立鸡群。

师:非常恰当,其实成语就在我们身边,老师来说几个成语,看看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师:零敲碎打 二龙戏珠 四面楚歌 六神无主 八方支援

师:发现了吗,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这些成语都是数字开头的。

生:我发现这些成语都是偶数开头的成语。

师:那你能根据老师的启示说出几个奇数开头的成语吗?

生:一心一意 三言两语 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师:同学们看来很多学科之间都是互相连通的,下面我们来做个比赛,你能用这些奇数、偶数组几个的不同的数吗?(生组不同的数)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比赛,看谁能快速说出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师生没有分出胜负)

师:看来这一环节没有分出胜负,老师加大难度,还是这些数,你能快速说出哪些是3的倍数吗?你们可以用计算器,老师用口算。

师:为什么几乎每次都是老师获胜呢?

生:我想是因为老师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

师:你们想知道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十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你们猜的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来共同验证一下,在你们的百位数表里画出3的倍数,看看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

生1:刚才的结论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

生2: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看来用老办法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那下面我们换个角度,各小组合作,用3、5、1和2、4、6以及3、5、2这三组数字分别组成不同的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用3、5、1和2、4、6这两组数字无论怎样组合组成的数都能被3整除,而用3、5、2这组数字怎样组合成的数都不能被3整除

师:仔细观察为什么前两组数字组成的数都能被3整除,而最后一组却不能呢?

生:我发现前两组数字的和都是3的倍数,而最后一组数字之和却不是3的倍数。

师:你的发现很正确,的确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和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各个数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反之,如果各个数位数字之和不是3的倍数,那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 。

师:根据老师的提示,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我们从100以内的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学生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

三、课堂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能同时被2、5整除数的特征,你能说出同时被2、5、3整除的数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吗?

生:我想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数末尾必须是0,还得各个数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师:你能找到一个这样的数吗?

生:60

师:那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最大的两位数又是多少呢?

生:最小的是30,最大的是90。

师:同学们初次相识老师还不知道你们的年龄,但老师能猜出你们的年龄,相信吗?

师:谁今年的年龄是3的倍数,(生举手)举手的同学的年龄都是12岁,还有一些没举手的,老师问问你们,至少再过几年你的年龄是3的倍数(生回答一年)老师肯定的说没举手的同学今年的年龄是13岁,我猜对了吗?同学们。

四: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你的出生年月日呢?

生:说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

师:你能快速度判断出这组数是否是3的倍数吗?

生:这组数很长,判断起来有些复杂。

师:老师教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叫做弃3的倍数法,就是划掉3、6、9这三个数,然后再判断这样就简便的多。

师:(出示1236946572819816)先划掉3、6、9,再划掉和为3、6、9的数,这样的方法就叫做弃和为3的倍数法。

师:同们我们玩过成语接龙的游戏,今天我们玩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听好游戏规则:

1、想好一个三位数;

2、这个数要求是3的倍数;

3、下一个数以前一个数的个位数字为首位数字;

4、不可反序;

5、不能重复。

五、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五年一班39名同学共同合作找到了3的倍数的特征,(课件出示5+1+3+9=18)老师会记住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能茁壮成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素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素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素数与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会将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先向大家介绍一个世界数学史上著名的猜想。

课件播放:哥德巴赫是200多年前德国的数学家,他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的和。另一个大数学家欧拉又补充指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人们知道这一猜想是正确的,但一直没能从理论上加以证明。数学家们把这一猜想称为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国数学家王元、潘承洞、陈景润先后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陈景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被公认为是最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的,“是当代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和证明方面最好的成果”。

提问:看了上面的短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数是素数”等问题)

谈话:大家想知道什么样的数是素数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素数)

[评析:通过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的有关史料,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素数的概念上,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同时,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与魅力,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 设疑引探,自主建构

1. 操作—感受。

谈话: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小正方形,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用2个、3个、4个、6个、7个、11个、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拼出的结果怎样。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引导:仔细观察拼出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用2个、3个、7个或11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用4个、6个或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拼法。

提问:为什么用2个、3个、7个或11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而用4个、6个或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拼法呢?(2、3、7或11只有两个因数,而4、6或12都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

[评析: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验环节的设计,能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主发现自然数因数个数的特点,初步感知素数和合数的概念。]

2. 分类—建构。

谈话: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1~20,并找出每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然后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将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你把这些数分成了几类?是哪几类?(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类:一类是只有两个因数的;一类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1只有一个因数,分为一类)

提问: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两个因数分别是1和它本身)

提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再问:为什么把1单独分为一类?(1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它只有1个因数)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把自然数分成了三类,并总结出了这三类数的不同特点,那么,它们分别叫什么数呢?打开课本第78页,把例题认真地读一读,填一填,并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之后,师生共同揭示素数和合数的概念(补充板书:和合数),同时明确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提问:在2~20各数中,哪些数是素数?哪些数是合数?

[评析:让学生写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接着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素数和合数的特点。自学课本,既及时准确地揭示了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又为学生进一步清晰和修正已经形成的概念提供了机会。]

3. 交流—质疑。

谈话:关于素数和合数,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素数有多少个?最小的素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有最大的素数或合数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交流和探索,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 “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找出21、23、29的所有因数,再写出这三个数分别是素数还是合数。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找出每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再判断这三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并说明理由。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划一划,再说一说哪些数是素数,哪些数是合数。练习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判断,并说明理由。

四、 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 举例检验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素数,再回过头看一看“哥德巴赫猜想”(出示“哥德巴赫猜想”),你认为这个猜想正确吗?你能举几个例子检验一下吗?

学生举例检验。

谈话: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只是至今还没有人能从理论上完全证明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有人能解开“哥德巴赫猜想”之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评析: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和检验“哥德巴赫猜想”,既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愿望。]

[总评]

在典型的数学背景材料中激发探索新知的兴趣。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本节课的设计,教师独具匠心地把素数与合数的教学置于数学文化的背景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课的开始,为学生呈现了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背景材料,这是一个200 多年来诸多数学家不能解决的问题,但中国的数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数学的奇妙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这一情境中素数的概念学生还不了解,解开素数的奥秘自然地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课的结尾,再一次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举例检验猜想的正确性,使课的首尾呈呼应之势。同时,通过简短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探索数学奥秘的理想,体现了教师对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关注。

在有效的探索活动中逐步明确素数和合数的内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中,教师寓素数与合数的概念于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小正方形的个数与拼成长方形的种数之间的关系,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数的因数上来;接着,通过写出1~20的所有因数,并根据各个数因数的个数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素数和合数的共同点;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明确素数和合数的内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自主探索的意识和数学思考能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60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