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具、学具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纸片,相同长度的小木棒若干根,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与引入

根据下面的图示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 △△△ □○□=□

☆☆☆☆ ☆☆☆☆ □○□=□

●● ●● ●● ●● □○□=□

二、问题与探索

多媒体显示:用相同小棒摆成的两组正方形。

第一组第二组

提问: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几个正方形?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几个正方形?

第二组用的小棒比第一组多几根?

第一组用的小棒比第二组少几根?)

提示: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待学生实在找不到问题时。)

师:你们看是不是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第二组正方形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组的个数?

(2)第二组用小棒的根数里有几个第一组用的根数?

从正方形个数来说,第一组1个,第二组两个1个;从用的根数来说,第一组用了1个4根,第二组用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是4的3倍。

以前我们学习了两个数比大小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数之间的倍数问题。

(接着把第二组的正方形换掉,改为3个正方形。)

师:现在大家研究一下,第二组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与第一组有什么关系?(把教学思路引导到有关“倍”的研究上来。)

三、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学具,要求是先想出摆的根数,再有顺序地一组组摆出来。

(1)●●●

是上一行的2倍

(2)●●

是上一行的4倍

(3)/ / /

是上一行的5倍

独立摆完后,小组讨论: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怎样计算?为什么?

小结:教师充分了解情况后,根据学生理解的水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小结。

四、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出示第77页“学生打扫教室卫生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动脑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的内容是:

(1)根据给出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是什么意思?

(3)怎样进行计算?请讲出道理。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扩展阅读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 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 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教学例1

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还要扣除什么的面积?

1. 独立解答,并在4人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2.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6+(6×3+8×3)×2

=48+(18+24)×2

=48+84=132(m2)

132-26=106(m2)

答:粉刷的面积是106m2。

3. 小结: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求出一个面或者几个面的面积,

而不是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十三第1题。

提示:损耗的纸块面积应加上去。

2. 练习十三第2题

仔细看图,数一数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教学重、难点: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花卉展览吗?

生:喜欢!

(课件出示2005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

师:这是2005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从1995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浓缩

了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史。正如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施天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花展可以看出云花正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和花卉展览有关的数学问题,好吗?

板书:解决问题(二)

二、走进新课

1、图示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和文字部分)。

师: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红色闪动条件和问题: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还多20万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问:题目中是怎样说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间的关系的?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画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师:仔细观察线段图,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草本花卉的盆数;

草本花卉的盆数-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数×20=草本花卉的盆数-20。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等量关系式,看看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数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数是未知的。

问:能根据上面的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试着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学生试做后,指名板演。

解:设木本花卉有x万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师:这道题做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

20×6+20=120+20=140

师:通过检验,我们发现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数相等,符合题意,说明我们的

解答正确,可以写上答语了。

(板书答语)

师:刚才我们根据草本花卉的盆数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你还能根据另外的两个等量关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数吗?请试一试。

学生试做后,指名汇报,板书: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程解决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个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个方程好一些,因为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容易找。

三、完成练习,巩固深化

1、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再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

找等量关系的,又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骤是怎样的,是怎样检验的。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突出要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2)小题和第3题。

五、总结学法,谈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得到这些收获的?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 开场谈话,揭示课题。

2、 出示几个条件:兔子灯有25盏,莲花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3倍,球形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4倍。

3、 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 学生回答,教师贴板书,并记录下教师没有准备的问题。

5、 在这些问题中哪几个可以一步计算?

6、 你能不能把剩下的这些问题分分类?和你的组员讨论一下。

7、 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学生讲教师调整板书)

二、尝试探究,获得新知

(一)和倍问题

1、 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第三个问题“莲花灯和兔子灯一共有几盏?”(媒体出示)

2、 你们每个人先试着做做看好吗?要求:列式计算,省略答句。

3、 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大组汇报:

1) 学生说想法。(教师可提示:要求什么?哪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你?)

2) 谁来列式?说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板书:

3) 你能把这两个式子和并写成一个式子吗?

板书:25×3+25或25+25×3

= 75+25

= 100(盏)

5、 第二种解法

1)还有其他方法吗?

可能出现的算式是:

A. 4×25 问:可不可以这样列式?有没有道理?

B. 1+3×25 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组员听听。

C. (1+3)×25

2) 学生能说出的就让学生讲,学生不能讲的就由老师提示。

我们刚才说了“把兔子灯看成是1份,那么莲花灯就有这样的3份,一共有1+3=4份。”我们还知道“每份是25盏”,那么4份有几盏呢?

边说边媒体演示:

逐步形成以下板书。

6、 比较:这两种方法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7、 练习:

黑板上所有求和的题目中任选两题。

汇报时,媒体出示线段图

统计哪些同学用了第一种方法,哪些同学用了第二种方法?

(二)差倍问题

1、 尝试练习:球形灯比兔子灯多多少盏?

2、 学生汇报:说说怎么想的。

3、 练习:黑板上另外的有学生提出的减法问题中任选一题

4、 小结:今天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都有什么特点?有几种解法?

三、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1、 选择题:

1) 松树有38棵,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

A. 38×3+3

B. 38×3+38

C. 38×3+1

2) 第一层书架上有51本书,第二层书架上的数是第一层书架的3倍,两层书架上的书相差多少本?( )

A. 51×3-51

B. 51×(3-1)

C. 51×(3+1)

3) 学校买了足球15只,买的篮球比足球多6只。足球和篮球一共买了多少只?( )

A. 15×6+15

B. 15×(6+1)

C. 15+6+15

2、 兔子灯有25盏,________________,莲花灯和兔子灯一共有多少盏?

学生自由补充条件,其他学生随机回答。

四 小结

五 板书:灯市

六 作业

1 体育室有排球14只,足球的只数是排球的3倍,足球有多少只?足球比排球多多少只?

2 超市里有24箱酸奶,橙汁是酸奶的5倍还多9箱,橙汁有多少箱?两种饮料一共有多少箱?

3 有甲乙两个粮库,甲库存粮123吨,乙仓存粮比甲仓的3倍少20吨,甲乙两个粮仓共有存粮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

七 反思: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笔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笔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进行熟练地计算;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笔算习惯,通过应用题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进行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上的数乘一个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和百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提供材料

1.出示准备题325×42

指名一生说说计算方法,师板演。

2.改一改,构建新的学习材料

师:如果我42改成142,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

(二)分析研究

1.研究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算?

生想一想,做一做,同桌交换想法。

2.指名一生板演,其它学生观察他的做法和你的是不是相同,以及他有没计算错误:

325

×142

650

1300

325

46150

3.比较两题,325的末位的5的位置怎样?5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生答:5是百位上的1与325的积的末位,所以要写在百位上。

4.试一试:把下而各题做完(投影出示)(指名口答)

325417

×213×358

9753336

3252085

小结:百位上的数与另一个数的积的末位的位置应该怎样处理?

(百位上的数乘另一个数,积的末位要和百们对齐)

5.投影出示,练一练(全班练做)

326285437

×148×164×222

(三位同学做在卡片上,放投影机前校对。)

(三)认同规律,得出计算方法。

观察三题,你发现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是怎样的?

(独立思考,四人合作完成书P81页的填空,全班讨论汇报)

(四)运用规律

张家镇每天节约用水256吨。照这样计算,一年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吨?

(师关于节约用水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方法是怎么样?

(六)作业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2)》数学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2)》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2)》数学教案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例9。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加三1.掌握“归总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决方法,迅速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解题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难 点:会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建立解“归总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过程】

一、引导课题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二、教学新课

出示例9。

(1)阅读与理解。

读题,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达题意更直观?(画图)

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①观察图示,想一想: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的这条信息,可以算什么?(小组内议一议,全班交流)

②再想:知道了这些钱有多少,再算什么?(全班交流)

③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④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9。(板演齐练)

a.分步解答说说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b.谁是用综合算式解答的?说说每一步求什么。

(3)回顾与反思。

结果是否正确需要我们做什么?怎样验证结果呢?

4个9元的碗和6个6元的碗,总价钱一样。

(4)整理解题思路:回顾本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析解答的。(参照例9“分析与解答”)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72页做一做。

(1)尝试解答。

(2)展示解题过程,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3)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4)综合算式怎样列出?每一步求的什么?

2.练习十五第12题。

(1)尝试解答。

(2)同桌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3)全班交流。

(4)展示综合算式解题法,说说算理。

3.练习十五第13题。

(1)尝试解答。

(2)展示解法:你先求的是什么问题?再求的是什么?(先求8个三角形共用多少根小棒,再求用这些小棒可以摆多少个正方形?)

(3)综合算式怎么列出?说说每一步求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进一步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环节,注重解题思路的展示与表述,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好解题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数学教案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难 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引入课题

1.过渡:我们已经能解决生活中一步计算的问题,下面有两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口答算式及结果)

(1)妈妈买了8个碗,每个6元,共用多少钱?

(2)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每个碗多少钱?

2.引出:如果我们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应用题,就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出示例8。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1.阅读与理解:读题,你从题中获知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示题意更直观?(画图)

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1)仔细看图示,要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①板书: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②再求什么?

板书: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2)谁能完整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求什么?

(3)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8。

18÷3=6(元)……一个碗多少钱

6×8=48(元)……8个碗多少钱

用综合算式怎么列式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8÷3×8

=6×8

=48(元)

3.回顾与反思:现在已算出买8个碗要48元,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验证,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看看书上是怎么验证的?翻开教材第71页看“回顾与反思”。

4.巩固练习: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先尝试后交流。

①先算什么?

②再算什么?

③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71页做一做。

(1)尝试解答;

(2)交流解题思路;

(3)综合算式分别怎么列出;

(4)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练习十五第7题。

(1)尝试解答;

(2)交流解题思路;

(3)综合算式怎么列出。

3.练习十五第8题。

(1)看懂表格里分别是求什么。

(2)每格分别怎么解答?

(3)说说解题思路。

4.练习十五第9题。

(1)尝试解答,板演齐练。

(2)反馈解题思路。

5.练习十五第10题。

(1)交流解法。

(2)同桌合作解答。

(3)全班反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环节,体现教学重点--数量关系的分析过程,让学生多说解题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数学教案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画图的策略理清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解决问题解决的策略,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应用什么策略?

列表。

师:大家体会到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那么,这节课再学习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观察情景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用的信息。

学生讨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个已知条件:(1)绿花有12朵。

(2)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3)红花比黄花多7朵。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2.分析问题。

要求红花有多少朵,首先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求出黄花的朵数,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了。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

根据线段图所示,可以很容易解决“红花有多少朵”这一问题了。

3.解决问题。让学生列式,想一想怎样算,指名板演。

(1)黄花朵数:12×2=24(朵)

(2)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4、教学“想一想”。

出示问题: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样解答?

谈话: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再解答。

学生小组交流,列式解答。

12×2=24(朵) 24-7=17(朵)

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比较、小结。

谈话:刚才的两个问题,都是从条件想起,再解答问题的。这两题的解答过程, 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小结:

(1)都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2)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也不同。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线段图,小组交流,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2题。

从条件想起,用的时间少代表跑得快,用的时间多代表跑得慢。

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先求杜鹃花和茶花的总盆数,再求这个总盆数的2倍也就是月季花的盆数。

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独立列式,说说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全班订正,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黄花朵数:12×2=24(朵)

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可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运用画图的策略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一》教案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一》教案分析

【 内容】

教材第29页的例8,练习六的第1、3题。

【 目标】

1.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运用估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0÷3= 240÷8= 320÷8=

420÷7= 450÷9= 630÷7=

160÷4= 280÷4= 5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30 182 77 94

3.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要用除法估算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8。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8的情景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大约”是什么意思?

(大约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

师:要求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是不是要求出平均每天的住宿费具体是多少钱呢?(不是)那计算的结果能用“=”连接吗?(不能,应用“≈”)

(2)师: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67÷3≈)

2.讨论估算的方法。

师: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267除以3大约等于多少呢?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充分想象,然后组织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方法一:

267≈300 300÷3=100

所以平均每天的住宿费是100元。

方法二:

267≈270 270÷3=90

所以平均每天的住宿费是90元。

教师小结:方法一的估算方法是先把被除数估成整百的近似数,再计算商。方法二的估算方法是把被除数估成整十的近似数,再计算商,方法二估算的结果较为准确。

3.讨论: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少?比80元呢?

交流反馈:因为实际的被除数比270小,所以商比90小比80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六的第1题。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六的第3题。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完成,完成以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呢?你还有不明白的吗?

小结: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我们一般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除数不变的方法进行估算。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数学教案

第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回顾策略

1、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三、应用策略

1、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2、做期末复习第2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3、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25. (42+18)×3=180(本)

27. (56-8)÷3=16(米)

28. 45幅 61幅 86幅

思考题

(200-1)×5=995(米)

教学反思:

在复习课内容设计上要有层次性,并且没有进行分组对比,从而导致题型过于多和乱,必须把题型更加有整体性与系统性,而在共同体中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参与进来,自始至终我一直灌输的太多,使那些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这样就失去复习课的查漏补缺的目的和真正意义,经过大家的研讨课我也有了对复习课的重新认识,比如1.复习课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的网。教师要对学生整理知识进行必要指导,让学生感觉整理的知识是有系统的,不能简单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不是“整理”,要从知识的“面”的角度整理,整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西师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课件出示)
125×4+54340×2-120(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系吗?学生自主用图画表示山雀与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线段图的画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课件出示)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课件出示算式(80-15)×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课件出示内容)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四、独立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课后问卷
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新华村开往县城,每小时行42km,开出2小时后离县城还有6km。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各个数据吗?
2、草场上有山羊75只,绵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场上有绵羊多少只?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只数吗?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图表一
能准确列出算式并计算的人数正确率%能正确画出线段图的人数正确率%
实验班(40人)3895%3792.5%
对照班(40人)3587.5%307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有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就大大提高了画线段图的正确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率达到了92.5%,而对照班的正确率只有75%,可见,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展示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据问题,正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使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到了95%。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数学教案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列表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列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会用列表或列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问:什么叫策略?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1页例1情境图,学生读题,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分析题目。

小组讨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

结果预设:

(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2)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加5…

提问: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其他成员。

指导学生完成书上表格。

现在你知道第三天和第五天分别摘了多少个了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3)你们会用列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吗?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小结。看来“列表”是个好办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容易就求出第三天和第五天小猴摘的桃。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列表”的策略有什么优点?

2、小结策略。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1)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板书:弄清题意)

(2)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从条件想起)

(3)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列表”的策略有什么优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2、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样理解“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

学生交流,从16米高处落下,弹起高度也就是16米的一半,用16÷2。

学生填表解答。

3、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你能找到芳芳和兵兵的位置吗?(在图中画出来)

数一数他们之间有多少人?

4、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说说从条件开始可以怎样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据“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先算出有多少块白地砖,再根据“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算出花地砖有多少块。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5、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弄清题意。

估计每个正方形里,每行画4个圈,可以画4行。

先估计第几行正方形画不下。

第一次画2个圈,第二次画满第一行,第三次画满第二行,第四次画满一个正方形,第5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

动手试着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在解决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教学反思: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能使信息显得很有条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列表的价值,并能寻找数量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于进一步学会用列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难点就在于怎样正确地运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较复杂的信息。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课件出示)

1254+543402-120(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系吗?学生自主用图画表示山雀与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线段图的画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课件出示)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课件出示算式(80-15) 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课件出示内容)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四、独立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课后问卷

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新华村开往县城,每小时行42km,开出2小时后离县城还有6km。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各个数据吗?

2.场上有山羊75只,绵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场上有绵羊多少只?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只数吗?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图表一

能准确列出算式并计算的人数 正确率% 能正确画出线段图的人数 正确率%

实验班(40人) 38 95% 37 92.5%

对照班(40人) 35 87.5% 30 7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有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就大大提高了画线段图的正确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率达到了 92.5%,而对照班的正确率只有75%,可见,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展示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据问题,正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使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到了95%。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解决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解决问题》教案

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解决问题》,教材72页例8及课后“做一做”。

目标:

1.学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图形求面积的实际问题。

2.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

“面积”这一单元内容主要是结合学生熟悉的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学生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学会根据物体的大小,合理选择面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图形和简单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的内容和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趣味性较强,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与周长的计算混淆。面积单位的换算也是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内容。

在解决问题时,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面积公式都能掌握,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公式,常会出现无从入手,不知该怎么办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新课

1.练习题一:投影出示教材例题8.

问题:

1. 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客厅的长是6米和宽是3米。

2.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客厅地面要铺多少块地砖?

汇报。(说一说你的算法。)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为3分米,这个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独立完成。

交流算法。(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我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需要铺几块砖?

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2)先分别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用乘法计算出一共要铺几块砖?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3.练习题三:算一算

某足球场的长约是100米,宽约是50米,足球场的面积约是多少?

(学生自由练习,集体订正。)

4.练习题四:小调查

(1)调查并计算标准球场的面积,并在全班交流。

(2)让学生拿出课前调查好的结果。

(3)整理数据,完成填表。

(4)小组内交流。

5.练习题五:数学游戏

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 cm的图形,你能画出几种?他们的周长相等吗?

(1)画面积是16 cm2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能画正方形吗?

(3)动手试一试,能画几种?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990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