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学设计
知识精华:
一次分裂 __ →__→胚:__、__、__、__.
种子的形成:胚的发育:受精卵 ___ →___
多次核
胚乳的发育:受精极核 胚乳核→____→____。
分裂
种子的萌发:种子 适宜的( ) 充足的( ) 足够的( ) 幼苗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营养生长:根_______、______的生长阶段
生殖生长:从_______________开始开花、结果
题例领悟:
例1、用四倍体水稻作母本,二倍水稻(2N=24)作父本,杂交后产生的种子中,其种皮细胞,胚细胞、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依次为( )
A、74、36、48、 B、48、36、60
C、36、48、60 D、48、36、72
解析:二倍体水稻2n=24,每个染色体组n=12,那么四倍体水稻染色体数4n=48,母本四倍水稻其卵细胞,两个极核.珠被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4、48、48。父本二倍体水稻产生的每个精子染色体数为12。母本四倍体水稻与父本水稻进行双受精后,胚珠各部分发育情况如下:1个卵细胞(2n=24)+1个精子(n=12)→受精作用1个受精卵(3n=36)→有丝分裂(3n=36);两个极核(4n=48)+1个精子(n=12)→受精极核(5n=60)有丝分裂胚乳(5n=60);珠被(4n=48)有丝分裂种皮(4n=48),故杂交后产生的种子其种皮细胞、胚细胞、胚乳细胞染色体系数依次为48、36、60。
例2:下面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你认为表示鲜重的曲线是哪一条,其光合作用开始于哪一点?
A、Y、M B、X、O
C、Y、Q D、X、Q
解析: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先经过生根发芽,此时胚要经过分裂、分化需消耗能量,而能量来自于贮存有机物的分解,而此时又无有机物补充,则开始有机物含量减少,即种子干重减轻,而鲜重则增加,因其大量吸水,当长成幼苗时,则可进行光合作用补充有机物,则干重又会上升。则选B。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极体和极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数目都为体细胞的一半 B、都由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而形成
C、都位于胚囊内 D、受精后都能发育成胚乳
2、已知一粒小麦种子中胚乳的基因型为BBb,则其胚的基因型是( )
A、BBb B、BB C、Bb D、bb
3、“黄梅香米,香飘万家”,香米是天然香稻精加工而成,香米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 )
A、受精卵 B、子房 C、珠被 D、受精极核
4、下面关于荠菜和玉米种子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胚的发育过程 B、荠菜没有胚乳的发育过程
C、都有子叶的发育过程 D、玉米没有两片子叶
5、下图Ⅰ、Ⅱ都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回答中正确的是( )
A、图Ⅰ中B曲线表示胚的发育,图Ⅰ表示有胚乳种子的形成。
B、图Ⅰ中A曲线表示胚乳的发育,图Ⅰ表示有胚乳种子的形成
C、图Ⅱ中B曲线表示胚乳的发育,图Ⅱ表示无胚乳种子的形成
D、图Ⅱ中A曲线表示胚乳的发育,图Ⅱ表示无胚乳种子的形成
二、简答题
图示为玉米胚囊受精后12h的状态(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
请回答:
(1)图中a的结构名称为_____,其染色体数为_____。
(2)b的结构名称为______,将发育成种子的_____。
(3)若双亲均为杂合体,D控制胚乳黄色,d控制白色。则a的
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b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
(4)胚乳黄色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5)a将发育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其功能为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B 5、C
二、简答题
(1)游离的胚乳核,30
(2)受精卵,胚
(3)DDD,DDd ,Ddd,ddd。 Dd,dd,DD
(4)3/4
(5)胚乳,为种子萌发时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高一生物教案:《生物多样性简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必修模块一《分子与细胞》中“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初中有关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之后,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本模块中的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以及生物进化理论,为用进化理论解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它将成为必修模块《稳态与环境》中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物多样性简介,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为第二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探究活动“遗传多样性分析”重点对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中的分子水平多样性进行了说明,还通过细胞水平的染色体多样性和个体水平的表现型多样性,较全面地阐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则以我国的物种丰富程度和生态系统的类型统计为说明,同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概念,识别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说出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遗传多样性分析”,培养学生根据信息资料做出合理判断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的了解,使学生关心祖国的资源状况,热爱祖国和家乡,增强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的关系
(2)教学难点:遗传多样性
【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要让学生明确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其内在联系。遗传多样性要利用探究活动“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出DNA和蛋白质多样性在种群间、种群内的规律,知道分子多样性的内容。在探险究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图4—2—2横线的长短表示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的远近,使学生弄明白横线越长,表示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细胞水平的多样性则在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的基础上构建,通过收集一些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图片资料,增加学生对细胞水平多样性的认识,让学生明白细胞水平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个体水平的多样性可以通过金鱼、家猫、狗等宠物的不同品种图片展示和由饲养、喜欢这些宠物的同学做相关的介绍,主要引导学生知道个体水平的多样性是指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物种多样性可以结合课题研究,了解本地的物种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和世界的一些物种的种类了解世界物种的多样性,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教育;同时通过资料介绍使学生明白物种、种群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对当前物种多样性面临的危机加以说明,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生态系统多样性应通过活动加深对生态系统与生境关系的理解,在地图上找出一些典型的生境,学生手里有自己收集的各种群落的图片,要求同学为这些群落找到它们适宜的生境;别外让学生观看动画片“海底世界”的片段,引导学生认识同一生态系统生境的差异性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景观多样性以学生自学为基础,使学生对景观多样性有所了解。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影片片断;染色体变异图片;不同宠物的图片;一些珍稀物种图片和他们的处境;外来物种入侵图片;较大的地图几份(小组活动用);海底世界影片片断;各种生态系统图片。
学生查阅宠物狗、猫,观赏鱼等的一些知识;准备一些珍稀的物种如熊猫、藏羚羊等的图片及处境;各种群落的图片等资料。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与引导
教学意图
一、遗传多样性
1、分子水平多样性探究
2、细胞水平的多样性
3、个体水平的多样性
二、物种多样性学习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学习
四、景观多样性
1、观看影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阅读课本学习概念
3、学生分组探究分析
4、学生边分析边回答
5、学生分组讨论
6、学生回答交流
7、学生思考回答
8、学生踊跃回答
9、学生描述讲解
10、学生思考回答
11、阅读学习概念
12、学生讲解介绍
13、学生讨论回答
14、学生用所学知识分组活动并通过活动回答
15、学生观看影片并思考回答
16、学生思考总结
17、学生积极回答
18、学生自学
19、学生练习
播放影片
引导:从影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多种多样的环境和多种多样的生物。
引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生物多样性的话题。 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菌类等一切生命各不相同的特征的其生存环境,他们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请大家课本124页,找出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分类。
教师提问
生: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物种内不同种群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总和,也称为基因多样性,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3个层次的多样性。分子水平的多样性分为DNA的多样性和蛋白质的多样性。
师:非常好(并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探究活动从分子水平来分析种群内和种群间个体的遗传多样性。
多媒体呈现探究内容
探究活动:遗传多样性分析
1、 图1中1-9为乡宁种群内的个体,10-16为翼城种群内的个体,17-24为平陆种群内的个体。
2、 图2中a为翼城种群,b为乡宁种群,c为平陆种群。
横线的长度表示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1、14号与15号之间的遗传距离
2、14号与9号之间的遗传距离,
3、14号与24号之间的遗传距离
多媒体直观呈现出遗传距离的大小(读出标尺的数值即可清楚的知道)
多媒体呈现讨论问题
进一步分组讨论分析:
1、图1中种群内个体间的差异以及种群间个体的差异,分别说明什么?
2、图1中最可能形成新物种的是哪个地区的种群?
3、图1和图2所表示的结果能否从分子水平说明遗传多样性?是怎样说明的?
4、遗传多样性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学生踊跃回答
1、种群内个体的差异小,种群间的个体差异大。
2、乡宁种群内个体间差异最大。
3、能,1图表示DNA的水平说明遗传多样性,2图从蛋白质说明遗传多样性。
4、突变和基因重组。
教师总结
DNA和蛋白质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间DNA的差异比蛋白质大;种群间的个体差异比种群内的个体差异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比较高.
继续设疑:请大家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个体间DNA的差异比蛋白质大
生: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而基因只是DNA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二、密码子的简并性;
师:很好,简洁全面。(总结并板书:分子水平的多样性就是DNA的多样性和蛋白质的多样性)
师:细胞水平的多样性主要指染色体的多样性(板书)。一般来说,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行为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种内染色体的多样性也是存在的。如中华地鳖的染色体的数目有23、24、25和33、34、35等类型,草甸碎米荠的染色体竟有16-96条,共54种类型。
设疑:请大家运用已有的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知识解释染色体多样性的原因。
生:染色体变异
呈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图片资料
呈现个体多样性的图片资料。
同学们描述生活周围宠物狗、宠物猫的多样性等(略)。
提问:通过这些资料大家认为个体水平多样性是指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个体水平的多样性是指表现型的多样性,表现型的多样性反映的是基因型的多样性。(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总结提问:大家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学习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与物种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生: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广,同时反映了物种的进化潜力。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126页,找出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种多样性是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是用一个区域的物种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特征来衡量的。
师: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表现
(板书并介绍)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地球表面的动植物、微生物的总数达到500万-3000万种,已记录的大约有140万-170万。
设疑:大家对我国的的物种多样性有怎样的了解?
学生展示生物的照片,生存环境,历史情况,现状等,介绍四到五种珍稀动物的情况。
师:我国物种多样性的特点:第一,物种丰富;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第三,经济物种丰富。
继续引导:我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大家都知道许多物种都处于不同等级的濒危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分析几种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面临灭绝的原因,最后归纳
人口的压力,栖息地的破坏,环境的污染使我国的大量物种处于不同等级的濒危状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师:我们应怎样进行保护呢?
生: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动物园等。
师:(归纳总结)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进行人工繁育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总结:一个物种的种群越大,它的遗传多样性就越大,但是,一个物种种群的增加,可能导致其他物种种群的衰退,从而使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减少。
举例:呈现外来物种入侵图片
教师解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区间物流和人流的持续增大、频繁往来,外来物种很有可能进入我国。从几年前“名噪一时”的紫荆泽兰、水葫芦,到去年引起北京林业部门一片恐慌的美国白蛾,外来物种威胁着我们的生态。近几年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约给中国带来13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然而,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远不止是金钱方面的损失。一个地区新来的物种会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迅速发展,他们占有其它物种的资源,造成本地物种的减少。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的图片,课堂上为每小组准备一张地图,地图上标出了一些典型的生境。
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在地图上为你收集到的生物群落寻找合适的家,把相应群落的图片粘贴到它的“家门口”。
教师解说:生境主要指无机环境,如地貌、气候、土壤和水文等。生境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整个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
师:通过这个活动,大家对生态系统多样性有了什么认识?
生:1、生物圈内的生境、生物群落是多种多样的。
多媒体呈现各种生态系统类型
(板书并提出新问题):生物圈内的生境类型,群落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而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又会怎样呢?
观看影片‘海底世界’
生: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生境也是多种多样的(分层),生物群落也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并提出新问题):在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植物能从无机环境中吸收无机物,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解说并板书):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生态过程。也就是说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内生态过程也是多种多样的。
师: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多样性?该如何表述呢?
生:生态系统多样性就是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引导:请大家根据经验谈谈各种生态系统的作用
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护岸固堤等
呈现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的现状图片或数据
设疑:我们该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退耕还林、还湖,严禁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等
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本部分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理解三个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
一个物种有其独特的遗传多样性。一般说一个物种和种群越大,它的遗传多样性就越丰富。遗传多样性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多种多样的生境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课堂反馈:
1、观看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
2、通过阅读课本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分析DNA多样性和蛋白质多样性,最终培养学生根据信息资料做出合理判断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高度的语言概括表述能力
4、通过进一步设疑,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了解细胞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并能用学过的知识对其分析,加深理解
6、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8、培养学生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9、通过展示图片并介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物种多样性的理解
10、使学生关心祖国的资源状况,热爱祖国和家乡,增强环保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11、通过对外来物种的危害的介绍增强学生保护我国物种多样性的责任和使命,并加强法律意识。
12、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及合作能力并加深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理解
13、通过观看影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内的多样性
1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爱国情怀。
1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6、培养学生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
17、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前准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根据教学经验或前测结果探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困难点。
2、对教材内容作全面梳理,分析本课所涉及的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明确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各知识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分析各知识点的讲解要点。
3、教学环节完整、清晰、详细,教学容量和难点安排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和利用资源的生成。
4、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5、教学中使用的课件为原创作品,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感悟: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并获益匪浅。这就是现代教育的真谛。
高一生物下册《蛋白质》知识点复习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
|
R-C-COOH
|
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练习题: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质
D.核酸
答案:A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A正确
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
C、脂质具有储存能量、调节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组成等多种功能,C错误
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错误
高一生物教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一)
教学意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回忆、联系,明确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主动获取知识。
加工信息,构建知识体系。
阐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促进理解。
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拓展思维。
系统总结。
给出问题探讨旁边的图片,然后提问:
1.除此之外,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食品中富含蛋白质?
2.氨基酸与蛋白质有何关系?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评价学生回答,引入研究主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先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书中P20页的思考与讨论。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各组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C. 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B.“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吗?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倾听学生之间的讨论,巡查学生书写的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检查学生所做模型,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合并,面向同学。
问:为什么让他做这个姿势?
教师画出课件中的图形,让学生填入相应结构,对照刚才同学的姿势。
让学生把思考与讨论中的四种氨基酸按通式的形式把各部分用方框画出来。标出各种氨基酸的R来。
问:什么的不同会导致氨基酸的不同?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注意,问:“假设你们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要形成一种物质应该怎样连接起来呢?”
问:两只手分别代表什么?
这两个基团怎样连接起来的?
握住的手的位置相当于什么?
提问:什么是二肽、多肽、肽链?
请一列七个学生起立,先两个同学握手,问:两个氨基酸结合脱去多少分子水?形成的肽键有多少个?如果是三个、四个、------七个呢?肽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握手。
要求学生用归纳法总结出如果是n个氨基酸连成一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个肽键?
问:刚才几个同学连成的这个队伍叫什么?
强调这是多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的情况,如果是几条肽链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再请出另两列共十二个学生,分别让他们自由地排列成两排、三排、四排(每排至少两人)。用m代表肽链的数目,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总结出计算水分子数与肽键数的公式。
讨论:
1. 20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
小组代表猜想蛋白质的种类。
假设有一个五肽链,它的排列方式有多少种?
划五个方框,用短线连接起来,问每个方框有多少种排列方式?
(3)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让学生看书P21图2-4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
(4)蛋白质的功能
提问:蛋白质有哪些功能呢?
引导学生观察书P23图片、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总结归纳。
讨论:
1.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
2.人类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有什么意义?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方面开展了哪些研究?
本节课的学习要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多样性的原因。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比、图文结合理解知识。
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思考回答:
1.豆浆、花生种子、牛奶等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答案可以很多,不限定。)
利用生活经验参与讨论:
2. 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成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的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
进入学习内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探究总结出几种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点,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与他们所做模型或书中的通式进行比较可说出:“他的两只手相当于氨基和羧基,他的脚相当于氢基,头相当于R基,躯干就相当于连接这四个基团的碳原子。”
学生填图
学生按氨基酸结构通式的形式用方框画出来,并标明各种氨基酸的R来。
R基团的不同。
学生思考后手拉手。
学生答:一个是氨基,另一个是羧基。
答: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结合的。
肽键。
学生通过思考后回答。
观察思考后回答:一个水分子。
一个肽键。
学生可形象地进行观察,并容易得出结论。2个、3个------6个。相等。
学生很快说出:(n-1)个。
是一条多肽链。
(n-m)个。
学生思考讨论。
倾听,参与交流,形成对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认识。
观察、阅读并思考。
回答问题,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学生简要回答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合方式、肽链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及功能的多样性。
学生练习P24一、二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938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