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0》数学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0》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0》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4课时认识0

教学内容:

课本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并理解“0”的其它含义起点,分界线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工整地书写“0”。

2、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小兔采蘑菇》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星期天,有四只小兔告别了兔妈妈结伴出去采蘑菇,它们高高兴兴地向森林走去。其中有三只小兔采蘑菇的时候非常专心,采了一个又一个蘑菇。还有一只小兔在采蘑菇的时候一会儿看看远处的风景,一会儿看看飞来的蝴蝶,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探究交流

(一)出示课件

1、学习例题3

教师:你知道故事里的那只三心二意的小兔是哪一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别的小兔采了多少个蘑菇,你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

教师:小白兔一个也没采到,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0”的知识。(板书:0的认识)

教师指着小兔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板书:一个也没有)

教师:小兔采蘑菇的时候三心二意,所以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向它那样,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2、试一试

(1)看图,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试着用几句话把这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再跟同桌说一说。

(2)思考: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

这里的0表示什么?

集体交流,小结。

(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3、说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教师:小兔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我们用0来表示。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桌上有三个苹果,爸爸吃了一个,妈妈吃了一个,我吃了一个,结果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这时苹果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你能说出几个要用0表示的例子吗?(学生说,教师正确地引导。)

4、生活中的“0”。

教师:现在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0呢?

(门牌号码上的0;电话号码上的0;直尺上的0……出示有0的图片)

(课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0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1、观察自己的直尺

教师: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直尺,拿出直尺,放在桌上。找一找0在哪里,小手指向0。你能大声的把直尺上的数字读一遍吗?

2、出示图片(直尺)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这些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

教师:谁来把这些数大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一生到黑板上指读)

教师:这个0表示什么呢?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起点的意思。(板书:起点)

3、出示图片(温度计)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生尝试说)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所以这里的0表示分界线。

4、小节0的三个含义。

5、学习写0。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的这么多知识,0应该怎么写呢?

你们看这个0像什么?(生发挥想象,充分说明)

(2)师在日字格里示范书写0。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上半格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圆圆的没有一点棱角,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这里还有一首有关写0的小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写好数字0,封口之处是关键”。

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并书空临摹。

(3)学生描红,独立书写,教师指导。(你们写得真漂亮!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

(4)展示两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写的怎么样?哪还需要改进呢?(学生评)

三、反馈完善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学习的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练习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小猴来到果园里,他看到桃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在书上表示出来。

(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树上还有几个桃?用数字几来表示?在书上表示出来。

(3)小猴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在书上写出来。

(4)小猴索性把最后的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在书上写出来。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填写并交流读一读。

四、全课小结

教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的思维活动中体验、理解、掌握知识。即使是写字,也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写,然后再书写,让学生养成有步骤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课的特色首先在于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中,学生的对话、小兔采蘑菇、小猴摘桃,这些童话无不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其次,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0的意义到写0,到学习活动的总结,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完成,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小编推荐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第1课时 认识物体

教学内容:

课本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特征,能识别这些形体。

2、感知平面与曲面,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知道各自的名称。

难点: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模型,图形卡片,积木,实物,每组一个袋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介绍物体。

(1)个别介绍物体。

“小朋友,你们在课前收集了很多各种各样形状的物体,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在玩之前,谁愿意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物体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学生介绍)

生1:我带来的是一个球盒子,它长长的,有一个面是圆圆的,还有两个面是圆形的,平平的。

生2:我介绍的是一个药盒,它的形状是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还有8个尖尖的角。

生3:我手里的这个是魔方,它是方方正正的,也有6个平平的面,8个尖尖的角。

生4:我带来的是一个球,它是圆圆的,能滚来滚去。……

(2)同桌介绍物体。

“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体,那你就看一看、摸一摸,然后介绍给同桌小朋友听听。”

(学生活动,同桌介绍。)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物体分类。

“刚才通过小朋友的介绍,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都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老师从小朋友当中拿了几个,也带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

这么多的物体,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物体的方法,给“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谁来分分类?(学生分类)为什么这么分?

2、出示名称。

“每类形状的物体,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3、抽象成几何图形。

“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类形状的物体,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现在我们脱去它们的花外衣,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谁来给它们找找自己的家?”

(4名学生分别把图形贴到黑板上)

“闭上眼睛,想一想这四种形状。”

4、举例欣赏。

“请你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呢?先说给同桌小朋友听听,看谁找得多、说得多?(反馈)”

生1:空调接近长方体的。

生2:日光灯的灯管是圆柱;吊扇的杆子也是圆柱。

生3:篮球、乒乓球都是球。

生4:魔方、骰子形状是正方体的。……

归纳:“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随处可见,用处可大了。”

(课件欣赏)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生活举例,进一步认识物体,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

三、反馈完善,深入感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图片,连一连。

2、想想做做第2题。

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

圆柱有()个,球有()个。

3、猜一猜。

圆圆鼓鼓小淘气,

滚动起来不费力。(球)

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正方体)

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长方体)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学到了哪些知识?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吧!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正方圆柱球

教学反思: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经历对简单的几何形体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关0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关0的加、减法》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关0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了几个桃?

二、教授新知:

1、操作学具:

讲述: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你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2、教学例3:

讲述:请大家把书翻到下面写着“48”的那一页。这页书上面的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把看到的告诉同桌。

指定三人说图意。并提问: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等于多少/为什么等于0?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教学例4:

交代:投影出示两盆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提问: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所以

5 + 0 = 5

左边一盆开 右边一盆一朵 两盆一共

的朵数 也没有 开的朵数

4、教学“试一试”。

讲述: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计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提问: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出没有了。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晚餐它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你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讲述:根据刚才看到的,谁能把每组题整好队,按顺序说说。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板书设计:

有关0的加、减法

3-3=0 5+0=5 3-0=3

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也还等于这个数。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要把5以内的加、减法知识和0的认识结合起来。

首先通过情境操作让学生明白了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当减法的结果为0时很自然就会根据0的意义引出对这类算式的理解。

同样根据增加或者减少0个数时对结果没有影响,在计算中再次渗透0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有关0的加、减法并掌握了其算法。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数学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9课时 10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0,并初步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

2、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及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认识结构。

3、让学生体会并建立起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运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0。

数学难点:

初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

课前准备:

课件、“骄傲的9”童话故事、放大直尺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老师为小朋友讲一个故事,题目是《骄傲的9》。星期天,小芳做完作业,把本子一合就出去玩了,窗外一阵风吹来,吹开了本子,从里面跳出一群快乐的数0、2、3……9,9昂着头,对大家说:“我比你们谁都大,你们应该叫我大王。”0对9说:“每个数都有自己的作用,你可不能小瞧大家。”9看也不看0,大声说:“你是什么东西?敢跟我说话”。0哈哈一笑:“只要我高兴,我就可以比你大。”说完就往1的右边一站,问:“大家看,现在是几呀?”(小朋友回答)对10,10比9大,9低下了头再也不骄傲了。小朋友,猜一猜今天我们认识几?(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引导探索

1、数出10,利用学具抽象出10

(1)出示主题情况图,十月一日国庆节到了,各族小朋友在跳舞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同桌之间互相数一下,可以用几来表示:

(2)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3)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数量是10的事物,先小声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听。

(4)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故事,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0比9大,你们知道10比9大多少呢?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个珠子,问:这是几?再拨出几个珠子就是10了?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看来10比9大1,9的后面就是10

2、10的读与写

师引导:你觉得“10”这个数和我们认识的其他数有什么不同?那我们怎样才能在田字格里写好“10”这个数呢?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试着写10。

3、10个一就是1个十

教师报数,小朋友数出对应根数的小棒,如3、4、7、10当教师报出10、小朋友数出10根小棒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将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说明: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这样10个一就是1个十。

反复追问:你手中的那一捆共几根?表示多少个一?表示多少个十呢?结论:10个一就是1个十(板书)

你能再数出10根小棒并捆成一捆吗?现在你手中有几个十了?

三、拓展深化,达标反馈

(1)观察课本上的直尺的图片。

今天,我们的数字王国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它就是10个。(师出示一把只有刻度0-9的直尺),“10”这个数应该在什么位置呢?谁愿意上来给它安个家。(指数“8”)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几?(指数“7”它离10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观察这根直尺上的数,哪些比5大?哪些比5小)

游戏“钻山洞”。游戏方法: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当做山洞,请10位小朋友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0、1、2……或10、9、8……说对了发出“呜呜”的声音,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让学生数数顺着数、倒着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引导:除了1根1根地数之外,你还有什么能更快地数出10根小棒?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

学生可能回答:2根2根地数、5根5根地数,如果学生答3根3根、4根4根数教师也可以肯定,但应指出这样数并不快捷。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交流时突出2个2个数,5个5个数的优越性。

(3)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4)指导学生完成第6题,先从左起数,再从右起数。体会数的方向不一样,问题的答案也不一样。

(5)第8题,先让学生说说哪个图形多,再指一指多的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再填数。还可以启发学生反思是怎么知道“少3个”和“多3个”的,体会一个对一个比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小朋友,今天认识了一个新的数--10,你学会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力图通过愉快的情境启发学生初步认识10。教学中,尽可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且能顺着数和倒着数。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圆片,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使学生较好地获得感性认识,并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运用表扬和奖励这种激励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符号=、>和<》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符号=、>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符号=、>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5课时认识符号=、>和<

教学内容:

课本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课前准备:

“森林运动会”的主题图,课件,投影,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2、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二、探究交流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 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 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讲评书写,学生描红。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 的样子吗?

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

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

2、想想做做第2、3题。

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小数气得直跺脚;

大数在前面,就读大于号,小数在前面,要读小于号。

大于小于能分清,爱动脑筋真聪明。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4=4读作:4等于4,5>3读作:5大于3,3

数学中的符号:“=”“>”和“

教学反思:

一节数学课,不光要看教学,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的全过程,是不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归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课时正是依据这个认识,在教学“同样多”时,引导学生通过看清小兔和小猴一个对一个正好对完,并指导学生说出“同样多”“4=4”;在教学“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讨论。整个教学都体现了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教案

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29 0的认识和加减法及练习四的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圆纸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看卡片口算5以内加、减法)

2、看数画图(用图形 表示5、4、3、1)

二、新授:

1、认识0,“0”的两种含义:

(1)用0表示没有

①(出示3张白纸)第一张纸上放2根粉笔,第二张纸上放1根粉笔,第三张纸上是空白的。

② 问:第一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2)

第二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1)

第三张纸上有几根粉笔?(一根粉笔都没有)

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用0表示)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

③谁能说说“一个也没有”要用0表示的例子?

如:我有5根粉笔,全用完了,现在1根也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④看课本P29猴子吃桃图,说一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2)用0表示起点

①(请学生拿出尺子)观察尺子,1的前面是几?量东西的长度时,要从0开始数起,0在这里表示起点。

②看直尺数数。

(3)小结0的两个含义:一是表示没有,二是表示起点(开始)。

2、教写0:

(1)让学生用手指书空0,说说0像什么?书写时要注意笔顺,从右上角起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写得圆滑,不能写得一头圆,一头尖,不能有棱角。

(2)课本上描红,练习写。

3、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看课本P29小鸟图,指名说图意,适当进行爱鸟教育。

“窝里有3只小鸟,全飞走了,还有0只小鸟。3-3=0”

(2)看青蛙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左边有4只青蛙,右边有0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

列式:4+0=4

(3)说说“5-0”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联系:

1、口算P29做一做

2、练习计算所有带0的算式。

3、总结带0式子的特点:

(1)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0

(2)任何数和0加减都等于这个数;0和任何数相加都等于这个数。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

教材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页《0的认识》

教材分析:《0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学生对“0”已有初步的感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

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力求体现: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联系生活使学生乐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会学。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些没有提炼为数学知识,特别是对“0”表示起点的含义,知之甚少,所以这是一个难点。一年级学生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对生活中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力求从生活实例引入,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0”,从而知道“0”不仅表示“什么也没有”并且还有“起点”的含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0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0”的两个含义与“0”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小红花、猴子吃桃子的图片、直尺。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出0)

1.找找花儿后面的数:师:老师手中拿了几朵花?(5朵),我要把这5朵花送个5个小朋友,每朵花的背面有个数字宝宝,拿到花的小朋友就要向大家介绍他手中的数字宝宝。

2.当老师把所有的花都送完之后老师手上还有花吗?当一朵花也没有了,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学生答:用0表示)

3.小结:当一朵花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0”跟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在这里表示一朵花也没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0”这个新朋友,学习有关“0”的一些知识。(板书:0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1)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①小朋友们,今天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小猴子)②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当小猴遇上2个桃,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③吃掉一个还剩几个?用数字几表示?请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④小猴把2个桃都吃了后,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几表示?⑤请举相应的数字卡片。有吗?(举起空白卡片)

⑥生小结: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师板书:什么也没有。

(2)发散思维,巩固含义。

①老师竖起1根手指,问:用几表示?竖起2根手指,问:用几表示?手握成拳头,问:用几表示?

②我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我指头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谁能帮我把盒子里的铅笔变为“0”?

③你能不能用你身边的事物或学具来摆一摆、说一说呢?

④游戏环节:小朋友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个拍手的游戏:老师手中有一些数字卡片,老师出示几你就拍几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而且拍的最准确?(出示0,0表示没有,学生就不拍手)

⑤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数字“0”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2、揭示第二种含义——0还可以表示起点。

(1)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也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直尺上也有“0”。请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的直尺。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出示直尺图)

师:直尺上的0在哪里?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是呀,0在尺子的最前面,表示起点。

小结:0不但能表示没有,还能表示起点。(板书)

师:请你读一读尺上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

师:观察得真仔细。直尺上从“0”开始,往后数越来越大,离“0”越来越远。用直尺测量时,要用起点“0”对齐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这个物体就是有多长。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使用尺子。

(2)让学生举一些0表示起点的例子。

师:你见过还有什么表示起点的吗?的确,生活中用0表示起点的例子很多,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张生活中用0表示起点的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跑步和跳远的图。

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师总结: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0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三)“0”的写法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0”,那你们想不想学着写一写“0”呀?我们应该掌握好“0”,写好“0”。

1.请你说说0像什么?(鸡蛋)它有什么特点?

2.那么怎样写好0呢?老师演示写法。

3.学生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书空。(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笔写成。注意0要封住口,要写得长而圆,要圆滑,没有棱角)

4.评价,写0时要注意什么。

5.描一描,写一写。(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描一下,再翻到课本30页,在课本30页上的田字格里写一写)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看图说一说:(出示苹果树的图片)

2、说一说:看图说出相应的数

3、数一数:(练习四的第1题)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4、比一比:0○12○43○45○43○02○0

5、排一排:操作活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给0—5排一排队,请个别同学上台摆一摆,鼓励有不同的排法(可从小往大,也可从大往小排)。

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好朋友“0”:“0”表示什么也没有,“0”还可以表示起点。

2、拓展:你能用0说一句话吗?

3、延伸:我今年27岁,再过3年就30岁,请问“30”后面的“0”去掉行吗?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1.什么也没有2.起点

作业设计:1.正确书写“0”;

2.比大小:0○12○43○45○43○0

2○00○20○41○35○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6~9(1)》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6~9(1)》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6~9(1)》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7课时 认识6~9(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量6~9的物体的个数,理解6、7、8、9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这些数。

2.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学法指导,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

3.让学生体会到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并书写每个数,体会数与日常生产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学生搜集与6、7、8、9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情境图)

教师引导:小朋友,我们玩过套圈游戏吗?体育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大家在玩套圈游戏呢?看了这幅图,你能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问:

(1)图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2)每个小朋友可以投多少个圈?

(3)场上有多少只小鹿桩子?……

二、探究交流

1、认识“6”。

(1)师引导:图上有多少个朋友?

(2)你能用图片表示出6吗?介绍几种不同摆法。

(3)6像什么?谁会写这个数。

可先让学生尝试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结合在日字格中写数学6,并讲解6的写法,学生在书中的日字格上描摹独立写等。

(4)生活中,你们常常能发现6这个数,看,第一排一共有6个小朋友,你能用“6”说一句话吗?

2、自主学习7、8、9。

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认识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6,那么运用这一方法,我们还可以认识更多的数吗?

(1)比6大1是几?

(2)你能用圆片表示7吗?

学生摆好以后,让他们同桌之间交流摆法

(3)7像什么?怎么写的?(师示范并指导写法)

(4)数字“8、9”同7。

(5)谁能用7、8、9这些数说一句话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口手一致的数一数,再在“日”字格里写出数,然后读一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数后,独立涂一涂。

交流:为什么后面的数只要再涂一个圆就可以了?

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互查。

四、课堂总结

1、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布置口头作业:书写6、7、8、9这四个数,每数五遍。

3、实践活动: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这些数。

4、拓展思考: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再和你的同伴说你的理由,你有几种方法?

板书设计:

6~9的认识

6 7 8 9

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始终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由于学生在以前接触过6~9这些简单的数,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上。让学生基本上能掌握6、7、8、9的具体含义和书写方法。并对较多出现错误的地方,8的书写笔顺进行强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数学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1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地掌握数量是1~5的物体,知道1~5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2、是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使学生能用数表示事物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学生用数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1~5每一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数字,特别是3和5。

课前准备:

课件、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大家是怎样庆祝教师节的呢?出示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学生说说可以用1、2、3、4、5表示人或物。

二、探索交流

1、认识数字1

(1)刚才大家在图上找到一块黑板、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等等,这些物体都是一个,都可以用1颗算珠表示,认识数字“1”。(板书1),齐读1,用“1”说一句话。理解数字1的含义。

(2)认识字型,你觉得1像什么?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想象1像什么:小棒、棍子……跟着老师的要求做书空练习。

(3)请你拿出一支铅笔画一个圈,拿出一本数学书等,充分认识“1”。

2、学习数字2~5。

(1)图上有两盆花,每个人有两只手,可以用几个算珠来表示呢?也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板书2)

(2)说说2像什么?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归纳出2。想象:像一只小鸭子。

(3)你能摆出2根小棒吗?画2个圆,或是拿出2个圆片等。

(4)大家看见图上有3个跳舞的小女孩,你能从铅笔盒里拿出3支铅笔,在纸上画出3个圆,拨3颗算珠吗?这些物体都是3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说一说:3像什么?着重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说、摆、画,认识数字3,3像我们的耳朵,做书空练习。你还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和3有关的东西吗?

(5)照样子,让学生学习数字4、5。

(6)指导学生写数字4、5,着重指导写5。

3、指导书写数字。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尤其是3和5,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反馈完善

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1~5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东西吗?小组合作:说说身边的东西。

2、自己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图,说说图上有几根黄瓜?和数字几连起来了?你能照样子连一连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看数字涂色,让学生自己完成,由同桌帮助检查对不对。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写数,数到几就在日字格里写几。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找找图中有哪些动物?哪些水果?有多少个呢?学生独立完成。把数字填写在日子格里。

四、拓展延伸

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指名说说。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 2 3 4 5

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

教学反思: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的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6~9(2)》数学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6~9(2)》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6~9(2)》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8课时认识6~9(2)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2.在认识和理解6~9后,进一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不同含义。体会数的顺序。

3.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6~9的大小。熟练符号的用法和写法。

4.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小朋友已经通过学习认识了不少的数字宝宝,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已经与哪些数字宝宝交了朋友?共同回忆。

二、基本练习

1、师:引导学生拿出尺子,认真观察。

(1)在尺上有哪些学过的数,你能发现什么?

(2)5离8近一些还是1近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也能想个这样的问题考考你的同桌吗?

2、师:数字宝宝从尺上走下来,自己排起了队,可是离开了尺子,有几个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小朋友能帮帮忙,把他们排进空位吗?(5,6,7,8,9)

(1)小朋友独立填一填,再交流:你是怎样知道该填几的?

(2)上面的数比8小的有哪几个?在哪里?比7大的呢?比6大的呢?比6小的呢?

(3)看着直线上的数,请小朋友按顺序读一读。既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读一读。

(4)师:小朋友读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三、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认真听课、认真思考。为了奖励大家,小马拉来了一车的水果(出示24页第5题)

1、你能说说都有哪些水果?一共有几个?

2、小朋友独立填写。

3、交流:菠萝前面的水果有哪些,数一数。苹果后面的水果有哪些,数一数。

4、师:小朋友你能比一比老师这里苹果和梨的数量吗?(出示书25页第8题。独立填一填。)

交流:为什么这么填?你是怎么比出来的?(体会一一对应)

师:苹果比梨多,也就是9比5多,可以写成9>5。

5、小朋友可以用“>”、“<”号来填一填书上的第7题吗?

6、写数练习。

书25页第11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的思维活动中体验、理解、掌握知识。即使是写字,也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写,然后再书写,让学生养成有步骤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联系生活用数字说话学生还说得不够好,不够开阔。学生的思维面有点窄,不过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只要逐步加以引导,以后的学习还是会比较顺利的。开课用它来复习旧知,在掌握新知以后又运用了多种活动形式把教材中的习题融入课堂,加入实践性的数数游戏和排队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3课时 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左、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

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瞧,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出示排队买票图。)

二、探究交流

1、出示教学挂图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

(2)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戴红领巾的男孩排在第几?

(3)排在第1的是谁?

(4)长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5)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丽买好票来找小明。

(1)问:小明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

(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家住几楼呢?

3、“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左边第3个,左边3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3)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

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想想做做”第3题。

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3、“想想做做”第4题。

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四、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几和第几

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

排在第1的是谁?

长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教学反思: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前后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

第九课时:0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习4-4=2-2=5-5=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习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3、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0的具体含义,掌握0~5的顺序,会读、写0。

2.让学生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教学难点:

规范书写0以及0——5的顺序。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日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们在哪儿见过0?

2.你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3.揭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3。理解“0”表示“一个也没有”的含义。

(1)谈话并出示主题图。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子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

(2)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要用“0”来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试一试”及0的写法。

(1)指导理解图意。

学生思考:两幅图表示的是怎样的一件事情,跟同桌说一说。

(2)提问:原来地里的萝卜数用什么数来表示?现在呢?

(3)强调:“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4)提问: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日字格里写0。

3.教学例4。

(1)请学生拿出直尺,提问:请大家认真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2)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说说这里的0表示什么?

(3)讲述:“0”也可以表示“从0开始”。

(4)提问: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

(0在1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右边数字越大,也就是说,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

(5)同桌指着直尺互相读一读尺上的数。

(6)小结:现在你能说说0表示什么意思吗?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理解“0”的不同含义:“一个也没有”、“没有了”、“从0开始”,丰富对0的感知。】

4.教学0的写法。

(1)提问:仔细观察,你能说说0像什么吗?

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封口处,最关键。

(2)范写“0”

边说边写: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右上角,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3)学生描红,教师指导。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讲述小猴吃桃的故事。

(1)在书上写一写,再由同桌互查。

(2)进一步体会“一个都没有”就要用“0”来表示。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数珠写数,教师巡视,汇报交流各数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并互相检查。

(3)写完后,按顺序读一读。

4.“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你还在哪儿见过0?鼓励孩子们多说一说。

讲述:电话号码和门牌号码中的0是用来编码的;温度计上的0表示的是一个特定的温度,这个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计算器上的0既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还可以表示一个状态。

5.补充。

(1)比一比哪根绳子长?最长的画“√”。

(2)有几个正方形?

()个

(3)桌上的筷子,多了1根,共有()人吃饭。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课后找一找哪里还有0,并说说它的含义。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1、2、3、4、5

“一个也没有”

“没有了”

“从0开始”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习4-4=2-2=5-5=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习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0》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652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