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业水平测试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了解钠及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钠分别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2、了解氧化钠分别与水、酸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3、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4、了解钠、钾的焰色反应
【基础知识】
一、单质钠
1、物理性质: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密度,熔点。
2、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钠与氧气的反应与条件有关)
常温条件下;加热条件下。
(2)与水(酸)反应: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
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②熔化成光亮的小球:(钠的熔点;该反应为反应)
③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气体产生)
④发出嘶嘶的声音:(反应剧烈)
⑤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生成的溶液呈性)。
(3)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
结构解释:Na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Na原子易(“得到”或“失去”)个电子成为稳定结构,作剂,表现出强性,在自然界中以态(“游离”或“化合”)形式存在。少量的钠可保存在中。钠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一般用。
二、钠的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
名称过氧化钠氧化钠
化学式
颜色
与水反应方程式Na2O+H2O====2NaOH
与CO2反应方程式Na2O+CO2====Na2CO3
稳定性比较比稳定
三、钠重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
Na2CO3NaHCO3
俗称
水溶性均溶于水,溶解性:
溶液酸碱性水溶液均显性,同浓度碱性:
热稳定性稳定不稳定
稳定性:
与盐酸
反应
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
与CaCl2溶液现象
相互
转化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3+NaOH=Na2CO3+H2O
Na2CO3+H2O+CO2==2NaHCO3
鉴别
方法
五、焰色反应
钠——色钾——色(隔着蓝色钴玻璃)
操作:用洁净的铂丝在外焰灼烧,至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用铂丝蘸取待测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用完后,用洗净,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即可。
整理: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C.钠与氧气化合时作还原剂D.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对于反应:TiCl4+4Na==4NaCl+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钠是强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B.该反应中Ti元素被氧化
C.该反应条件是TiCl4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D.TiCl4是还原剂
3.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4、下列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B.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剧烈程度强于碳酸氢钠
D.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都显红色
5、(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D.焰色反应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6、(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常温常压下,D、F、K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化合物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巩固练习】
1.钠跟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D.有强还原性
2.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A、HClB、NaClC、FeCl3D、Na2SO4
3.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和NaHCO3均可与HCl反应B.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C.Na2CO3的稳定性比NaHCO3弱D.Na2CO3能与氯化钙反应而NaHCO3不反应
5.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6、如图所示的试管中盛2ml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再向试管中倒入1ml煤油,然后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一小块放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钠首先沉到煤油底部,一接触水即产生大量气泡,钠块变成球状向上浮,同时水层变红色,一会儿之后,钠又慢慢沉降到两种液体的交界处,又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使钠上浮,如此反复,
直至钠块消失.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中说明的钠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①;
②
③.
(2)本文中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7、物质A是由A元素组成的单质,将其在酒精灯火
焰上灼烧,火焰为黄色,B,C,D是含有A元素的
三种不同化合物,A、B、C、D按右图关系进行转化:
⑴写出化学式:
ABCD
⑵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以及①②③的离子方程式。
①②
③④
8、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称取0.442g灼烧至恒重,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0.2g沉淀,灼烧后的残渣能与3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求:(1)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钠、镁及其化合物”,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2单元课时4镁的提取与应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镁的化学性质。
2.通过制取镁的生产流程,进一步学习从经济角度、绿色化学角度考虑问题的方法;
3.通过海水中化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镁的用途介绍,将化学理论学习和工业生产、生活相结合,提高开发海洋资源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在进一步感悟到人类在享受大自然赋予的财富的同时,应该树立环保责任意识,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镁的化学性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和原理。
难点: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镁的化学性质。
三、设计思路
通过复习海水中含有的主要盐类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通过理论分析与资料阅读解决怎样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和怎样将氯化镁转换为金属镁两个主要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镁的性质和用途。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氯、溴、碘的单质,这些物质的制备都依赖于从海水中提取的氯化钠,我们来回顾一下海水中含有的主要四种盐类,浓度仅次于氯化钠的是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后所得的母液中,氯化镁的浓度较高,那我们怎样将储量巨大的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呢?(ppt2~3)
[思考与讨论]氯化镁可以用来制取生产、生活中需求量很大的金属镁,怎样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怎样将氯化镁变成我们需要的金属镁?
[阅读与讨论]阅读书本P55~56有关镁的提取过程的原理和流程,解决诸如下列问题:
1.工厂为何建在海边?
2.为何不用氢氧化钠来沉淀镁离子?
3.“中和”操作中处理的是“过滤”后的滤液,还是沉淀?
[板书]一、镁的提取原理(ppt4~6)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MgCl2+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Mg+Cl2↑
[练习]写出前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镁两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过渡]烟火的图片,制得的金属镁有哪些性质,可以有哪些用途呢?(ppt7~8)
[演示实验]通过P56的“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以及镁带在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录像,学生观察反应现象,归纳镁的性质。
[板书]二、镁的性质(ppt9)
1.镁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小。
2.镁的化学性质
Mg+O22MgO,在点燃的时候剧烈燃烧。
2Mg+CO22MgO+C
3Mg+N2Mg3N2
Mg+H2SO4=MgSO4+H2↑
[过渡]烟火镁元素除了可以带给我们耀眼的烟花外,还有什么用处呢?
[叙述]三、镁的用途(ppt10)
球型镁粉:镁粉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发展较快,用途较广的有色材料,国内外主要用于国防工业:如可做火箭头,导弹点火头,航天器元部件,及照明弹等;用于冶金工业的铸造、钢铁脱硫;还可用于制造香精、单晶硅、制药等其他工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它在原材料领域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铝镁合金主要特点:用其压铸的零部件轻薄,具有表面光亮,质量轻,强度重量比高,尺寸稳定性,吸震性好,散热快,抗静电等特点。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高档家用电器,如壁挂式电视机外壳、笔记本电脑外壳、通讯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的制造。用此材料加工制造的产品可100%的回收再利用,符合环保概念。
镁合金主要用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汽车工业及制作各种镁合金型材。
镁牺牲阳极主要用途:主要应用于城建中的供排水、煤气、天然气、供暖、热电厂输水、输汽等各类管道;从石油、天然气等产地到炼油厂、各天然气用户等长距离输送管道;储油、储气各种罐体;油、气、水升压泵站;建筑桥梁及其它与水、土壤接触的铁及各类合金等制品。高效镁牺牲阳极是用低铁高纯镁为基通过精炼、合金化、铸造成形,热处理等工艺制取的镁基合金。
镁带:用于贮藏和穿越管道的保护等。
镁棒:用于热水器、锅炉的防腐阻垢。
氧化镁――熔点2800℃,由于熔点很高,常被用做耐高温材料。
[练习](ppt11~17)
1.下列有关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点燃镁条,有耀眼白光,故用作照明弹材料
B.镁条能在CO2中点燃
C.MgO虽然密度小,但熔点很高
D.纯MgCl2不易吸水
答案:D。
2.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冷却剂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剂的是()
①空气②O2③Ar④H2⑤N2⑥H2O
A.①②B.③④C.③⑥D.③⑤
答案:B。
3.工业上用制盐剩下的苦卤(主要成分是MgCl2)来制取硝酸镁,下列方案中合理可行的是()
A.向苦卤中加入AgNO3,滤出沉淀,将溶液蒸干
B.将苦卤蒸发浓缩,再加入AgNO3,把得到的溶液蒸发结晶
C.给苦卤中加入熟石灰,分离出沉淀,用稀硝酸将沉淀溶解,再将溶液浓缩结晶
D.将苦卤浓缩结晶,再进行电解,得到金属镁,用镁和HNO3反应
答案:C。
4.三份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镁分别在足量的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中充分燃烧,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答案:③①②。
5.海水是取之不尽的化工原料资源,从海水中可提取各种化工原料。下图是工业上对海水的几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含有Ca2+、Mg2+、SO2-4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则粗盐溶液中Ca2+、Mg2+、SO2-4的沉淀形式分别是。
(2)由海滩上的贝壳制成石灰乳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若要保证电解后的溶液有恢复为原来的饱和食盐水,则可采取的方法是。
(4)电解无水MgCl2所得的镁蒸气可以在下列气体中冷却。
A.H2B.N2C.CO2D.O2
(5)将电解无水MgCl2制得到的副产品Cl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CaCO3、Mg(OH)2、BaSO4
(2)CaCO3CaO+CO2↑;CaO+H2O==Ca(OH)2
(3)2Cl—+2H2O==Cl2↑+H2↑+2OH—;措施是向电解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
(4)A(5)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钠镁及其化合物》,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专题2第2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氮
【学习目标】
1、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氮气的稳定性,知道氮气的主要用途。
2、了解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3、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分别与铜、木炭的反应,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4、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份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
5、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
6、初步学会NH4+的检验方法
【基础知识】
一、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
2.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H2反应
与H2反应:
与O2反应: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2.NO2(色、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3.相互转化NO转化成NO2:
NO2转化成NO:
4.NO2与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总反应:
三、硝酸
1.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刺激性气味液体。浓硝酸因为挥发产生“发烟”,故叫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硝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以外,还具有特性:
①不稳定性:由于HNO3见光易分解,所以硝酸保存在色试剂瓶中
②强氧化性:
冷的浓硝酸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
铜与浓硝酸:
铜与稀硝酸:
木炭与浓硝酸:
四、氨气
1.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思考:氨水的成分:)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现象:产生)
③与O2催化氧化:
3.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NH4Cl与Ca(OH)2加热
发生装置:与利用KMnO4制备氧气的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看是否变蓝
干燥:碱石灰
五、铵盐
1.铵盐受热易分解NH4HCO3
2.与碱共热可产生氨气
六、NH4+的检验
NH4+的检验方法:
【典型例题】
1.(2009年水平测试)下列物质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是()
A.Na2OB.SO3C.CO2D.NH3
2.(2009年水平测试)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A.SO2B.Cl2C.NO2D.N2
3.(2007年水平测试)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
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
4.(2007年水平测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具有氧化性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次氯酸是一种强酸D.钠的焰色为浅紫色
5.NO2被水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NO2+H2O=2HNO3+NO,其中被氧化的N原子和被还原的N原子,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A.3:1B.1:3C.1:2D.2:1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氯化氢与氨气相遇,有大量的白雾生成
B.用铂丝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
C.氯化亚铁溶液与无色的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
D.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红色不再重现
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8.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高考资源网]
C.NaOH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9.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A.NO2→HNO3B.Cl2→HClO
C.SiO2→H2SiO3D.H2SO4(浓)→SO2
10.(2011年水平测试)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常见气态氢化物,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7,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部分反应中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2)A的电子式为。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11.(2009年水平测试)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molFe和含有bmol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3+):n(Fe2+)=2:1,则a/b的值为____________。
文章来源://m.jab88.com/j/10468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