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三)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例4 。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考虑到锦江小学校园及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学生熟悉的学校周围的一些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化解难点,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到目前为止,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二)学习新知
1.认识1千米。
师:如果我们要量从大庆到哈尔滨的距离,用毫米、厘米、分米、米这4个长度单位合不合适?
师:你感觉1千米应该有多长?
2.感受1千米。
师:1000个1米有多长?你来猜测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场,走两圈半就是1千米)
师:请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长,你想不想亲自到室外去验证一下?我们一会儿到外面去验证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长。
去室外体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步要匀,路线要直。
(2)数步数时可以用手指帮助计数。
(3)靠路边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学习汇报单
你们走了多少步?你们感觉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长时间呢?你觉得1千米怎么样?今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估测一下,从一点到另一点你走的路大约有多长
回到教室里,说一说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
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4.单位间的换算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阶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写一篇数学日记---《感受1千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 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长。
2. 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
3. 你所熟悉的哪段路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八)”,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推理活动中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 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度单位
(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谁来说说是哪些?(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说出进率是多少。)
2、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块橡皮长约4( )
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2( )
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约200( )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高约12( )
2、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知道孙悟空被压在什么地方吗?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中的五个兄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长度单位的老大--千米。
二、新授
1、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千米又叫公里(板书:公里),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板书:km )。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下面有一些图片,也告诉了我们“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出示情境图认识各图上的标牌数
师:你知道什么情况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对!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问: 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出示走100米的镜头图:看,这是两个同学在操场的跑道上活动的情景,上次同学们也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走一走了,大约走了150步,约1分钟。
老师还请两个同学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跑一跑,大约是30秒。
你觉得走100米的路长吗?那2个100米是多长呢?3个100米呢?
(2)请同学们想一想:10个100米该有多长呢?把答案写在本子上好吗?
板书:1千米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快读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让人闭上眼睛就能听出是千米还是米这两个不同的 长度单位吗?(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问:2千米等于多少米?4000米等于多少千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5)老师想请你们欣赏一下我国的建筑物和堪称世界之最的山峰。(出示图片“你知道吗?”)
你看!我们国家多了不起啊!其实我国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自豪,请看这些图片,你能分清用米还是千米吗?(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知、体会1千米
(1)问:测量学校跑道的一圈长度用哪个单位最合适?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师:请你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师:下面是一张小明家附近的平面图,(出示第一题练习)
2、师:小明学校马上要举行运动会了,小明的好朋友小华每天都去训练跑步。(出示第2题练习)
3、师:我们国家有很多河流,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河流吗?测量河流的长度,一般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出示第5题练习)
四、全课总结
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能告诉大家吗?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你的五指山,说说各长度单位吧!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五、布置实践作业: 书上第55页的查查填填。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公里、km)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Mm cm dm m km
10 10 10 1000
1千米=1000米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六)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 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 ,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 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生1:“千 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 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 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
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00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 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 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
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 就是1000米。10 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 是1千米。(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
……
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走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真正地落实能力教学】
三 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既总结 本课所学知识点,又促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通过完成刚才的课堂作业我们知道:北京到 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千米,那么,你能告诉大家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要用多长时间吗?
(考查知识点:对千米的认识;能力要求:掌握并运用千米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 设计
要 知道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需要多长时间,首先要确定出行方式,然后确定这种出行方式的运动速度。
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用2313÷4,大约用580小时。
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用2313÷80,大约用30小时。
教材习题
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略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千米=1000米
教学反思
1.对于三年级 学生来说, 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 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对此概念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通过让学生联 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在哪里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过“千米”,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2.考虑到学生对学校附近比较熟悉,所以教师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通过学生的猜测、比较,得到:“从学校到幼儿园大约是1千米。”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等活动,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1千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从而比较自然地认识“千米”。
3.通 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1千米或几千米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四)”,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四)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千米和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重庆到北京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重庆到北京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重庆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半圈是200米,2圈是800米,2圈半是1000米。
2.联系生活,再次建立“千米”观念。
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10个)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3.实践感知。
我们现在一起去运动场上走去,去感受一下1千米到底有多长。
围绕跑道进行教学,体验1米、50米、100米、1千米的长度。
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吗?
小组交流讨论。
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互相判断其他同学说的是否合理。
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7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八的第1~4题。
第1题,先说一说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再根据题目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2题,先想一想,再连一连。
第3题,游泳池长50米,游2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00米,10个100米才是1千米,所以要游10×2=20个这样的长度。
第4题,要学会利用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换算或简单的计算。
四、课外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教学反思
对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学生也并非一张白纸,在平时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展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概念。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目标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皮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
④教室地面约长8( )。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
1.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提出测量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 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
(3)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印象更深刻。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千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五)实践应用,延伸拓展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能进行米和千米简单的化聚;
2、培养学生估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千米概念的建立。
难点:
培养学生估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小到大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
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
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那如果要测量骆驼到宁波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新授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我们学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那跑5圈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 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 千米和1000 米
个别读、全班读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 km = 1000 m)
4、绕跑道跑5圈是1千米,从我们骆驼小学到堰头王车站老师测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从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
5、1千米是这么长,那谁来估一估从骆驼到贵驷大概是几千米?(3千米)
(二)千米与米的简单化聚
1、那3千米=( )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千米,所以是3000米。)
个别说,看书上的想法,自由读一遍,全班读。
2千米500米=( )米,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
(想:2千米是2000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
个别说,把想法说给同桌听。
2、试一试:
8千米=( )米
6千米20米=( )米
做于纸上,投影仪上反馈,指出易错处,6020米中的“0”容易落下。选一题说说想法。
3、刚刚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错,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师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
4000米=( )千米
(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 )千米( )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试一试:
6000米=( )千米
5830米=( )千米( )米
三、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作业本不小心打湿了,有些字看不清楚了,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它补上去吗?
冰箱高140( )。
甬江大桥长约588( )。
从骆驼到宁波的距离大概是14( )。
2、真厉害。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也在学习“千米的认识”,它们学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比一比:小兔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些难题,小朋友能帮它解决吗?
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九江长江大桥长7千米675米。哪座桥长?
2)判断题:这是小熊的作业,请小朋友当当小老师,给它批一批。
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3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6千米57米=657米( )
3、小熊可真马虎,小朋友做作业的时候可别犯马虎。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多少长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那我们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几分钟,走1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下课或放学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结果告诉老师或你的同学。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九)”,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九)
第一课时 千米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6页例4及“做一做”、第2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5题。
例4展示运动场的400米跑道,引出2圈半的长度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让学生感受到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千米与米间的关系,“做一做”意在通过借助活动经验,增强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例5教学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做一做”让学生运用千米与米的换算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便于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核心能力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培养估测和数学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通过“量一量、估一估、走一走”的活动,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利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四)学习重点
认识千米,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五)学习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千米的认识》课件、《千米的认识》随堂小测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调查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课堂设计
1.回顾旧知,活动引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
④教室地面约长8( )。
⑤碧沙岗到郑州会展中心的距离是14( )。
揭示课题:碧沙岗到郑州会展中心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提出测量碧沙岗到郑州会展中心的路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2.自学探究,认识新知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①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②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①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②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①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可在课前完成)
②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多少?大概走了多少步?
③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步行大约多长时间?要走多少步?
(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印象更深刻。】
(5)拓展学习,实际应用
①出示例5,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填写,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全班交流。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就要给与肯定。
②巩固练习
8千米=( )米6000米=( )千米
③把下面的速度与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每小时60千米每小时1200千米每小时15千米
【设计意图: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课堂总结
小结:计量路程的远近,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1千米=1000米。千米和米的进率是1000,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求几个1000是多少。
(三)课时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答案:千米千米
解析:【考查目标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2.填一填
6千米=( )米8千米200米=( )米
9千米=( )米7千米120米=( )米
8000米=( )千米1530米=( )千米( )米
7000米=( )千米6400米=( )千米( )米
答案:60008200900071208153076400
解析:【考查目标二】长度单位米和千米的单位换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解析:【考查目标三】引导学生认真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比如,去植物园可以步行,也可以坐车去。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引导学生将时间和长度的知识结合起来思考。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发言,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材P26-P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2.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并通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1000米=1千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并且通过教学内容能够喜欢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身体验1000米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建立联系
1. 在之前的学习中,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并且用手表示每个小单位。
教师板书: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我们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观看过体育盛事--奥运会吗,在奥运会中有些什么比赛?
学生思考回答。
2.那么跑步比赛中有一些什么项目呢?
学生列举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
3.跑步比赛中都是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你们试跑过这些长度的锻炼吗?在跑步比赛中最长的运动是什么项目?
教师简介马拉松比赛。马拉松为什么用千米作为单位,而千米是比米更大的单位,大多少呢?
4.学生推想:1千米=1000米,通过孩子们已知的知识构架能够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切身体验,感受长度
1.联系实际,提示咱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大约是200米,那么如果我们要跑1000米的话需要跑几圈呢?
2.估想:1000米是多少个100米,那么在操场上会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学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计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总结出正确的圈数:200+200+200+200+200+200=1000(米)
4.那么平时我们在操场上跑操正好是5圈,也就是1000米的真实长度,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感受,继续探究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教师组织班上交流。
2.那么我们再次来从小到大把咱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整理一遍。
教师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总结:在计量比较远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千米(公里)作为单位。
3.算一算
6000米=( )千米
5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3500米=( )千米+( )米
五、看书质疑,巩固练习
1.看一看书,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2.我们一起把今天学过的知识再巩固一下,看看今天我们班上谁最勤劳,回答的问题又多又正确,我们将给予奖励哦!完成练习六有代表性的题目。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七)
教学内容:教材例2、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活动引入
(一)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分别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等于多少厘米?
(二)思考:要量课桌的长度,你觉得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为什么?(用毫米太小了,用米又太大了,应该用厘米比较合适)
(三)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度。
(四)请学生量课桌长度,可用1厘米长的手势去估量,也可以用自己的学生尺去量,看谁量得既准确又快。
1、每个学生动脑筋,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测量。
2、在4人小组内交流各人的测量方法,评评优劣。
3、选几个小组来反馈信息。预设学生可能选择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1) 用1厘米的长的手势去估量。
(2) 用学生尺去测量,如尺子最大刻度为12厘米,然后将一个个12厘米相加。
(3) 用学生尺10厘米10厘米地量,并相加,最后一次与不足10厘米的长度再想加。
(4) 先请学生自评测量方法的优劣,再请他评,最后选出最优方案。
二、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一)初识分米
通过反馈交流,引导学生想象:由于课桌比较长,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来量还是比较麻烦,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测量方法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课题)
(二)感知分米
1、猜测一下1分米有多长,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吗?(可从尺子“0”刻度一端开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在自己的学生尺中找出1分米。
3、将拇指和食指张开,量出1分米的长度,感知1分米的长度。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5、估一估,课桌大约宽几分米,再准确地量一量。(同桌合作)
6、是:刚才我们了解了分米与厘米的关系,那么你想知道1分米与1米的关系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准备的1米长的绳子,两人合作,一个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个同学就在纸条上做一个记号,观察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方法二:因为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因此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三)运用分米
1、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床长2[ ],也就是( )[ ] 。
一支铅笔长2[ ]4[ ],也就是( )厘米。
青蛙平均一次能跳35[ ],两次能跳( )分米。
2、找朋友
一把米尺的长是1 分米
一把米尺的长是10 米
一把米尺的长是100 厘米
3、在〇里填上<、>或=
20厘米〇3分米 1米〇99厘米
80厘米〇8分米 1分米〇90毫米
4、丁丁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得怎样。
2016年9月20日(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请学生各抒己见,把认为不正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 巩固复习米和厘米
1.学生猜老师的身高
2. 告诉学生,老师的身高是168厘米,问,那是几米几厘米呢?
3. 问:这里有哪些长度单位?
4. 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5. 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二、 通过自身体验引出毫米
1.过渡语:我们人有身高,我们身边的文具也有身高,同学们看看这两件文具分别有多长?
2.是刚刚3厘米吗?那再仔细观察,估计一下,多余的地方有前面一样的几小格
3.看来同学们的估计能力还是很强的,那现在说一说这块橡皮有多长了吗?回形针呢?
4.用几厘米几小格来表示太麻烦了,今天我们就要学到一个比厘米更小,更精确的单位--毫米。
三、建立1毫米的概念
1.你们知道怎样的长度就是1毫米呢?
2.在尺上找到一毫米,请同学上来指一指(一般会指从0刻度开始的)
那尺上哪里还有1毫米,同旧之间互相指一指
其实尺上每1小格都是一毫米
3.你们知道了尺上1毫米的长度,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4.测量2分币的厚度
5.用手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
6.毕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装进自己的脑袋里
7.你们现在已经认识了1毫米,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四、通过估计测量,建立几毫米的概念
过渡:是啊,1毫米实在是太小了,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却真有用毫米作单位才能测量的物体。
你们瞧!
这幅儿童画里画的是什么啊?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有多长?一粒米又有多长呢?
老师已经把它们画在了作业纸上,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它们各有多少毫米?
现在测一测,看看你们估得对不对?
你是怎么测量的?
五、认识厘米和毫米间的关系
1、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很聪明地从尺上找到了4毫米、6毫米,知道有几小格就.几毫米?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告诉我橡皮有多长,回形针有多长?
2.又有厘米,又有毫米,如果只能用毫米作单位,那又该怎么说呢?
3.你为什么说是33毫米啊?你怎么想的?
得出1厘米=10毫米
4.请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厘米,数数它里面是不是有10小格
5.那回形针呢?共有几毫米?为什么?说清理由
6.即时练习
(1)我们无意间发现了这么大的一个秘密,真是太了不起了,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大发现,完成下面几题?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1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80毫米=()厘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1米=( )厘米= ( )毫米
(2)测一测
看来同学们已经很清楚厘米和毫米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用一用毫米这个单位?
A.估一估,这个四边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只能用毫米作单位,再测一测,你估的对不对?
B.测一测书本的厚大约有几毫米?先估后测
C.说一说,测量什么样的物体的时候要用到毫米作单位?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以前我们就知道如果乱用单位就会出错或者闹笑话,因此我们要合理的运用这些单位,那同学们看看,在( )里该填上哪一个合适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____
粉笔长75____
楼房高15____
铁钉长50____
大头针长3____
大桥长200____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七、拓展延伸
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存在,以后我们还会学到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使用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一7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从新贾桥沿方塔街走到华联,再到娱乐中心,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常熟到苏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常熟到苏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评: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请看屏幕:从万丰商厦到丹凤银楼、方塔商场、新华书店、华联、商业大楼再过十字路口到娱乐中心,约1千米。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万丰商厦一一丹凤银楼一一方塔商场-一新华书店一一华联一一商业大楼一一十字路口--娱乐中心
小结:1千米=1000米
[评: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quot;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评: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
三、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常熟到苏州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评: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练习: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72页3、4。
3.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______。(千米)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评:再现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场面,进行新知识综合训练,以景激情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图略)
[评:创设设计秋游最佳路线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再次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内容单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徐老师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乡土实际,教"书"育人。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关系融洽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五)》,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五)
学习内容
教材第21-2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2、5题。
学习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并会用他们做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米尺;
学生: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卡、小棒等。
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有关长度 毫米(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如上,(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还靠同学们的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同学们认真自学,下面看自学指导。
二、 自学指导
1.认真看21-22页内容,先看第21页情景图,拿出自己的书像他们一样估一估,你的数学书长、宽各是多少,请标出来。
思考:当测量物体长度时,不够整厘米的部分怎样表示?认真观察第22页图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 有10个1毫米。) 1厘米=( )毫米。用字母怎样表示?
2.观察1毫米的长度,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6分钟后比谁能准确的运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师:自学时,比一比,看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先学:
(一) 看书(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自学。
过渡:学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后进生,说一说1毫米有多长 。1厘米=( )毫米,(错了其他同学纠错)板书1厘米=10毫米
(二)检测(做一做):课本第22页 “做一做”
1.后进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写在书上 。
要求:字迹工整,坐姿端正。
2、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四、后教
(一)更正
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可用不同色粉笔更正。
(二)讨论 做一做
看填空,认为对的请举手。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1)通过刚才的练习,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
(2)教师小结: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先写整厘米数不够厘米的部分用毫米表示,有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1厘米很短,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一般在测量比较短的或小的物体要毫米做单位。
五、巩固发展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测量的准确性,读数是不是正确)
2、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作业:同步练习第9页 1,2,3,4,题
六、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深究兴趣,创设情境,足进了迁移,是学生很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学中我收集了电话卡,一份硬币,身份证,一次性杯子。这物体的长度。厚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比划,“1分米”和“1毫米”时制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九)”,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九)
第一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 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老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2、P5页 1、2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七)》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比的认识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435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