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之《论语》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论语》作为高中名著导读之开篇,讲好它颇有必要。一者,孔子说他“十五志于学”,这与高一学生在年龄上大体相当。因此,通过导读引导学生像孔子一样“志于学”显得必要。二者,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学过《论语(十则)》,有一定的基础,对孔子和《论语》不存在生疏之感,有利于教学。三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论语》堪称经典,了解经典,学习经典,传承经典,义不容辞。
教学中虽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地方。其一,《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儒家经典,而学生普遍存在文言基础较差的状况,这样在阅读时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其二,因年代久远,《论语》中所体现的政治理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民间习俗等不一定符合当代“90后”学生的胃口,学生或许存在个性化的现代式解读,值得鼓励也需要引导。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本导读课的时候,我进行了如下处理。在内容上,一是将孔子不作为教学重点。虽然讲《论语》离不开孔子,但毕竟是《论语》导读,不是“孔子”导读,多了有喧宾夺主之嫌。二是以课本中出现的句子作为讲解重点。高一学生鲜有读完《论语》全本的,对课本之外的句子不是很熟悉。课文中出现的句子都是经典句子,将其作为讲解重点,因利就便,有利于帮助学生疏通文意,了解经典。在教法上,主要学生课外自学和教师课内引导相结合。对于孔子及《论语》相关的背景资料,课本上有一些,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补充,这部分让学生课外自学解决,课堂上展示一下就可以。对于课文文本中所辑录的重要句子,通过查阅工具书,教师讲解引导,以疏通文意,帮助学生进行解读。通过课堂探讨,让学生明晓如何纵读和横读《论语》。总之,期望通过课内导读之“一发”,而牵动课外阅读之“全身”,真正达到“悦读”的目的。
文本解读
《论语》导读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共分两个部分,一是“背景介绍”,二是“作品导读”。
“背景介绍”部分共五段。首段说的是读《论语》的必要性,即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第二段简介《论语》,包括其成书时间、内容、为什么叫《论语》、意义等。第三至五段介绍孔子其人及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作品导读”部分共十四段,第一段就《论语》版本作说明。第二段简介《论语》,对其呈现的四种形式(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问答形式、交谈形式、夹叙夹议)作了举例说明。第三段说明阅读《论语》要注意的问题。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至第九段谈《论语》对后人的启发。第五至七段侧重谈《论语》中反映的儒家治国理论,“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二者相辅相成。第八段谈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精辟言论。第九段谈《论语》中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至今受用。第十至十三段介绍孔子的形象(孔子自我评价、理想、生平)及其带给我们的影响。第十四段总结,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语说明《论语》的作用和影响之大。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查找孔子与《论语》的有关背景资料;②理解、运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上网“百度”,学会自学,积累孔子与《论语》相关的资料;②通过幻灯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孔子高尚而光辉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②学生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①查找积累孔子与《论语》的背景资料;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③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论语》。
【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孔子和《论语》的文学常识。
2.归纳法。在了解文中出现的《论语》原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阅读《论语》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宋代赵普出任宰相时,有人说他只读过《论语》,宋太宗赵光义问他是否如此,赵普并不隐瞒,并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就流传开来。这话虽有些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它被誉为“博大精妙的智慧之言”。既然《论语》如此精妙,我们有必要读一读《论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该如何来品读《论语》。
二、说一说:要求学生课前网上搜索孔子和《论语》的相关知识,归纳概要,课堂上能够说出对孔子和《论语》的初步印象。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那么首先有必要对孔子作个了解。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呢?
提问1: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呢?
课本83、84页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归纳并分别幻灯展示关要点(关键词),以方便学生识记。
◆ 明确(幻灯展示):
孔子其人(关键词):称号(“四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圣人)、经历、思想核心(礼、仁)
提问2:关于《论语》你又了解多少呢?
课本84页的内容可作参考。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归纳并分别幻灯展示关要点(关键词),以方便学生识记。
◆ 明确(幻灯展示):
《论语》其书(关键词):“论语”释义、涉及内容(学习、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艺术特色(口语简洁、人物鲜明、善用修辞等)
附相关资料:
l、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 yì,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靠自学成才。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但其政治主张始终没有被采纳。暮年回到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其教学相长、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还有借鉴意义。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诗经》、《周易》等。他还将鲁国史书《春秋》加以修订,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的先河。
孔子政治思想学说的核心是“礼”和“仁”。“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孔子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仁”即仁爱,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自汉以后,孔子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深远。
2、《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约在战国时期。“论语”的“论”是编排、记录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孔子师生的言谈记录下来的意思。全书共有20篇,每篇由数量不等的语段组成,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有492章。《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从内容上看,《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如重点涉及学习的主要篇章有《学而》《子张》等,重点涉及政治的主要篇章有《尧曰》《季氏》等,重点涉及伦理道德的篇章有《八佾(yì)》《里仁》《公冶长》《雍也》《子罕》《乡党》《颜渊》《宪问》《微子》等,重点涉及教育的篇章有《述而》《泰伯》等,综合涉及各方面思想的篇章有《为政》《先进》《子路》《卫灵公》《阳货》等。
《论语》以当时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来描述孔子的思想和品格,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非常简洁。其中篇幅相对较长的,也只有两百多字。《论语》还特别擅长用语言来表现人物个性。《论语》不是小说,也不是人物传记,以记言为主,叙事为辅,但《论语》中人物的形象却很鲜明。孔子本人和蔼可亲的神态、诲人不倦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都呼之欲出。孔子的几大弟子,如颜回的虚心虔诚、子贡的智慧巧妙、子路的冒失莽撞等,语言风格无不与其精神气质相合。
《论语》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记载孔子的言行,宣传孔子的思想和主张。比较常用的有比喻、对比、对偶、排比等。这就比单纯空洞的说教更生动、更形象,容易为人所理解并接受。
三、忆一忆:学生温故——回顾初中所学《论语》。
学生凭印象记忆句子,教师归纳并幻灯展示,学生齐读。
◆幻灯展示: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课本中还有很多经典的句子,值得我们去品鉴。
四、品一品:学生知新——品鉴课本文本中的佳句
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论语》”内容,划出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句子。
1、找出课文中有关孔子对自己描述和评价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1)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
译: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
(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译: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
(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译: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4)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译:孔子说:“每十家必定有和我一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而已。”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岁明辨是非,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违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够看出孔子的部分形象特征。比如,他幼年不幸,生活贫苦,但却少有志向;比如他热爱学习,好学不倦,自学成才;比如他讲究忠信,颇有自信等等。说到这,大家不难发现,《论语》中最多的是“子曰”,那么还有无“他人曰”呢?
《论语》中除了很多“子曰”之外,还有“曾子曰”“予贡曰”“颜渊曰”“子路曰”等等。这些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孔门弟子,第三是《论语》中的其他人物,这样把《论语》当孔子的传记来读。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一——以人物为线索,纵读《论语》”
2、找出课文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1)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译:孔子说:“对谁都进行教育,不分(贫富、愚智)的类别。”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译: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开导他;不到他欲说无语时,不去启发引导。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教他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让人们受益无穷。除此之外,他在为政治国、为人处世等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精辟的言论。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还可分若干细目,按主题摘录,即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二——以概念为线索,横读《论语》”
幻灯展示:《于丹(论语)心得》目录:易中天序、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论语》原文、后记
分析:于丹教授从七个方面,以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这七个方面,就是以概念为线索,来横读《论语》的。
3、除了上面我们所列举的句子之外,你还欣赏《论语》中的哪些句子呢?请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明确: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句分别出自不同的篇章。我们现在所读的《论语》共有20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的两个字来做篇名。其中学而篇第一,尧曰篇第二十。《论语》因年代久远,有些句子较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梳理文义,按章节顺序读《论语》。作为初学者,我们可以阅读中华书局出版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书后附有《论语词典》,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另外,教师手中的《论语通解》(东北师大出版社),附有名师点评,也值得一看。
◆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三——梳理文义,顺读《论语》”
课堂小结:
好,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先对孔子和《论语》作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分析总结了读《论语》的三种方法,即“以人物为线索,纵读《论语》;以概念为线索,横读《论语》;梳理文本大意,顺读《论语》。”
◆ 幻灯展示:《论语》阅读的三种方法。
四、结束语
无论是古人赵普留下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还是今人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解读,《论语》所呈现出的博大而精深的智慧不言而喻。《论语》不仅是记载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希望大家在课后认真地阅读《论语》。最后,我想用两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读孔子,见贤思齐;品《论语》,温故知新。
◆ 幻灯展示:读孔子,见贤思齐;品《论语》,温故知新。
一、导入:同学们,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有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有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奋然前行,它鼓舞我们实践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节课我们一起研讨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二、分析课文:
1、师:文本共12节,由摄影切入,然后生发思考,最后回归画面。首先一起读第一节,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切入画面的?
生1: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
生2:作者想归纳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他们正在路上。便于下文由"路"展开议论。
师:同学们说得好,作者用语简洁,生动,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人在路上。这样便于由路生发议论。
2、师:全文重心在作者由画面生发的思考上,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要求找出提纲挈领的句子,哪位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见解?
生1:第二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开头"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第十节"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加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生2:还有第十一节写到的"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支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句子较长,暂归纳为"人的悲剧性实质"吧。
生3:我认为第九节"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不是关键句,因为这是作者的推论,这从上文可以看出,人因为"前方"的呼唤,迫不及待地离家,于是便有了路,那么,路有何作用?第九节的这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不是核心的观点之一。
师:你说得很好,肯动脑子思考。我们是不是归纳出这样三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查看全部请点击下载:高一语文教案:《前方》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2)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5.分析第四段:
提问:(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课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2)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
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403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