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1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祝福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识记A.关于《彷徨》B.“烟霭”等词语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

D.倒叙手法(复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

2.读2——3遍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

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辛亥革命1911年五四运动1919年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3.以什么为线索

4.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什么?说一点理由。

6.列出情节提纲

明确:

1.祥林嫂

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

柳妈

(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

2.倒叙

3.我的见闻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鲁镇卫家山贺家墺

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由此辐射

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

6.见板书

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

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

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脸色表黄----生活艰辛

红润----青春的活力

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

第二次

两颊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

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

没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次

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练习: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

四、布置作业

熟读文中关于祝福景象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

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讨论:从上节课的课后练习“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

参考角度:A、没有名字B、小十岁的丈夫C、工钱

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视的信息

二、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点拔:关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文中几处写祝福景象,三处祝福景象描绘目的何在?

2.研读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写

此段描写最突出的是什么,找关键词?

(都没多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女人,男人)

3.作者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什么特征,屋如其人,表现了什么?

精选阅读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理出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祝福”的含义。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4.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1. 体会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2.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结合祥林嫂的形象,初步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展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三学时 展示课

小组成果展示:小组内自查,小组结对子互查。

小组疑点展示:小组讨论交流,针对疑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指正点拨。

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一 肖像描写

讨论 1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肖像是怎样的?

2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

3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怎么样?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小结:小说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表现人物的质朴与忠厚,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二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讨论:1祥林嫂都给哪些人讲了阿毛的故事?当时她的心理状况如何?

2文章中有关祥林嫂的行动描写有几处?分别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结: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

三 细节描写

讨论:1本文有七处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从中你看出祥林嫂的精神状态如何?

小结: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她的眼睛。—鲁迅

人物形象小结:她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亚里士多德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丁玲

合作探究:1.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祥林嫂态度如何?

柳妈的语言:恶毒、愚昧、杀人于无形。外貌:丑陋、令人厌恶。 行为:卑鄙无耻。

其他人短工淡然简捷的回答,四婶慌乱的语调。

女人们鄙薄厌烦的神情。

2.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元凶?

祥林嫂勤快能干而又善良,在一次次走投无路中苦苦挣扎到最后一息。

鲁镇的环境氛围:迷信麻木愚昧。

鲁镇的思想认识: 顽固守旧,尊崇礼教。

鲁镇的待人处事态度:淡漠而无耻

他们合谋杀害祥林嫂,封建礼教和礼教才是真凶。

3.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顽固保守、固守礼教、阴险歹毒封建礼教的忠实走狗.

拓展训练:祥林嫂之死谁之过?鲁四老爷和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

客观原因:饥寒交迫。

主要原因:祥林嫂无容身之所,立锥之地。

1地主阶级:鲁四老爷鄙视她,视她为谬种。四婶嫌弃她,不允许她祭祀。

2资产阶级:“我”虽同情她,但不能帮她。

3无产阶级:短工鄙弃她,刘妈嘲笑她,吓唬她。鲁镇的人们把她的痛苦当成“戏”看。

真正原因:吃人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

布置作业:请你运用一种或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一个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字数150左右。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主要是完成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学生在前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对祥林嫂形象有了一些认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各学习小组表现很踊跃,只是能够做小结发言的学生在总结时不够全面,需要教师补充。在拓训练:祥林嫂之死谁之过?鲁四老爷和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这一问题时学生将主要原因的三个方面不能够准确全面的概括出来,所以今后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继续训练。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2


明确:

1.沉闷压抑的气氛

2.封建的风俗习惯迷信根深蒂固(尽管封建制度已寿终正寝)

3.保守虚伪反动

三、研读“冬季日短”一节

1.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则无聊生者不生------”

明确:渲染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可恶,营造悲凉气氛,表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愤激。

四、研读小说的结尾

这一结尾的作用,与文章其它部分的关系

明确:

1.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2.对于中心的表达上与祥林嫂的死的惨象和天地圣象的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五、总结性讨论

1.小说为什么题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

B.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强烈的对比,增强悲剧性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凶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我”与鲁四老爷

B:“我”的说不清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

“我”是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教案点评: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

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电影中“祥林嫂怒砍门槛”是否妥当

引导学生探讨:

电影《祝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

参考观点:

观点一:

祥林嫂一生都在压抑的活着,只是在为了自己做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活着,所作的一切仅仅是希望自己那小小的生存空间不至于坍塌。但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将一切剥夺得一干二净。

她再一次成了寡妇,被所有人唾弃,每个人凭着正义的名义在她的伤口上洒盐。一切都不是她的错,但从最初的反抗开始,潜意识中她就认为自己是个罪人,柳妈的话更增添了她内心的恐惧,所以她会去捐门槛,让这门槛减轻她的“罪恶”。

但她仍然赎不了这罪,哪怕是死了都赎不清。封建礼教里满篇是“仁义道德”,但这“仁义”却容不下一个本没有任何错的祥林嫂。在她自认已赎了罪之后,受到的仍是当头一棒,于是整个精神世界轰的一声坍塌了。

以祥林嫂一生的遭遇来看,她根本不明白是什么造成了她的不幸。在一而再再二三的打击下,她只是按照“礼教”里的那套逻辑不停的自责、内疚。

去砍门槛那是难于想象的,那是一个战士的形象。这却全不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当时那一个思想禁锢、麻木的时代,不会是这样的。

观点二:

电影中增添的那个细节是不妥的。

祥林嫂的反抗精神,文章中有几处描写似乎可以作为佐证。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3


第一处: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的疑问。

粗粗一看,似乎这正是由于祥林嫂的反抗精神才会使她对这一问题产生疑问。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祥林嫂的这一疑问并不是基于反抗封建旧势力的基础上的,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她对那一套属于封建社会的条条框框深信不疑,听信了柳妈的关于“地狱”的一段胡言乱语,才会使祥林嫂怀着对灵魂的恐惧,而并非对灵魂的反抗进行的问答。

第二处:祥林嫂在被迫改嫁时的“反抗”。这一事件更谈不上什么“反抗”。恰恰是祥林嫂对传统的贞洁观深信不疑才会出现这种举动。可以说,祥林嫂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封建正统的权威。

所以说,祥林嫂根本不可能砍门槛。

观点三:

祥林嫂疑虑,一直疑虑。对无法解决的疑虑,她选择了盲从。她愤怒过,却不知道反抗。社会的排斥,同类的不容,没有使她变得坚强,倒日益消磨了她生存的意志。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信念,她成了行尸走肉,在鲁镇飘荡。当一生中最大的打击,当社会对她死的宣判到来时,我们不能想象这个死囚敢对这个悬着骷髅头的法庭说不,更不敢想象她会对自己信奉的神灵动粗。

她永远不会砍门槛——因为她是祥林嫂,因为这是鲁迅的作品。

观点四:

电影虽与事实有所不同,但电影是现实的一种表现方式,看这个情节是否恰当,应与背景所联系,当时为表现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加上祥林嫂砍门槛这一情节,意在突出祥林嫂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从而鼓舞人们觉醒,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而奋斗!

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祥林嫂这样一个被封建思想牢牢控制的悲惨角色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那样的事。

但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在当时那种特定的背景下,为了起到鼓舞大众的那种目的,加上这一虚构的情节也未尝不可。

观点五:

她在砍门槛的时候,心里想的什么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有这么几个答案:一,她憎恨鲁四老爷一家对她的鄙视;二,她憎恨柳妈对她的欺骗;三,她憎恨老天对自己命运的不公;四,她憎恨自己为什么做下如此不可饶恕的事情;这四点中必取其一或取不止一。

这个情节到底加的好不好?可从这显而易见的四点原因上去分析。对于电影这一与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艺术样式而言,视觉冲击是影响观众的最重要方式,电影语言是一种以视觉——是直观视觉而非抽象间接视觉——为主要载体的语言表达形式,而加这一情节大大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所以我认为在增强电影的表现力这一层面上,加这段情节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电影毕竟改编自小说,应该基本忠实于小说的感情思想基调。如此一改,小说中懦弱的祥林嫂一下子变得勇敢和强硬起来。鲁迅想塑造的不是与封建实力斗争失败了的看似悲剧其实是喜剧的人物,而是被封建文化彻底影响从而连如何反抗都不知道的看似悲剧实质上也是悲剧的人物。所以如此改编在这个意义上又是欠妥当的。

然而,电影的编导人员完全有决定自己的电影的思想含义的权利,他们可以完全忠实原著,也可以稍加变通,这是他们的自由。所以在改编的电影中出现那一幕也并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这是他们对小说的理解。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 教案示例7


在辩论中,控方常常感到告不倒鲁四,听了辩方的陈词,似乎鲁四也不是个坏人,他并无黄世仁的暴行或南霸天的罪恶。控方经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讨论,给鲁四定下了在经济上的残酷剥削与精神上的严重伤害两大罪名,替祥林嫂申诉,为鲁四夫妇定罪。可以这样认为,控辩双方的陈词构成了两个阶级的对话,各方所持是不同的道德标准。一个是站在人民民主的立场上,理直气壮地为祥林嫂争取生存与生活的权利;一个是站在封建主义的立场上,千方百计地替剥削者寻找理由和借口。

从柳妈身上取得突破,证明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控方为了从精神迫害取得突破,巧妙地将证人柳妈传到法庭。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法官:你是柳氏?

柳妈:小民正是。

法官:柳氏听好,此地是法庭,句句话都要负法律责任,不能说谎。

柳妈:小民多年吃素,一心礼佛,不会说谎。

控方律师:柳氏,你在祥林嫂离开鲁家的前一年冬天,在一个下雪天的下午,是不是对祥林嫂说过这样的话——

辩方律师:反对,这是诱供!

法官:反对无效,继续问话。

控方律师:你说她嫁了两个男人,都死了,这两个死鬼的男人到了阴间还要争,阎罗大王就把你锯成两半,判给这两个男人。你对祥林嫂说过这样的话吗?

柳氏:是的,我说过,不过我是出于好意才告诉她的。

控方律师:你还讽刺她额头上的伤疤,说是倒不如那时一头撞死干净,留下伤疤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这样的话难道也是出于好意吗?

柳妈一时语塞,控方律师抓紧追问:柳妈,是谁教你这样说的?

辩方律师:反对!

法官:柳氏可以回答。

柳妈:凡是本地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的,鲁四太太对我也是这样说的。

控方律师:法官大人,这就很清楚了,柳氏显然是受了鲁家的暗示,竭力在祥林嫂面前宣扬因果报应的恐怖,故意伤害她本已十分脆弱的心灵。

在《祝福》一文的学习中,让同学们认识到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们从《秋菊打官司》一剧中得到启发,采用报刊上常用的“道德法庭”、“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去寻找和发现这个悲剧产生的原因。通过法庭辩论,同学们清楚地看到,柳妈是完全站在封建礼教一边的。她对祥林嫂的“关心”越多,事实上是对祥林嫂的残害越深,到最后让祥林嫂带着极大的精神重负离开了人世。随着法制教育的深入,随着法律专业的升温,语文课上组织法庭辩论这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同学们表现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悲剧的制造者是不会轻易认输服罪的,饰演辩方律师的同学认识到他们越是深入地开掘鲁四夫妇及柳妈等人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寻找各种存在的理由,把控方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便越能成功地揭示出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的庞大和沉重,使处在最底层的人们丧失觉悟与抵抗的能力。他们是这样为柳妈进行辩护的。

辩方律师:法官大人,控方的言辞完全是颠倒黑白。首先,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时衣食无着,身无分文,经中介人再三说情,鲁四夫妇出于同情才收留了她。第二,对祥林嫂来说,精神伤害之大莫过于夫死子亡两件事,从她一再讲述阿毛被狼所害一事可见精神上刺激之深。第三,柳氏所讲的两次寡妇在阴间锯身一事,原是在当地流传着的,也是很多人所相信的,并非柳氏或鲁四夫妇所首创,而有意加害于人。

法官宣布暂时休庭。

创造性的人物设计使祥林嫂胜诉,但也引起了争议

在双方激烈辩论中祥林嫂将要败诉时,法庭上却出现了意外的转机。

控方律师:法官大人,我还要传第三个证人到庭。我想请大家注意的是他就是鲁四夫妇的儿子鲁阿牛。他从小生活在鲁家,对祥林嫂在鲁家的遭遇知道得最为详细,对鲁四夫妇的伪善和狡诈也知道得最为彻底。现在他已经站在了我们面前。

鲁阿牛:法官大人,我想揭露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鲁家是鲁镇土地庙的主要捐助者,庙祝对鲁家唯命是从。自从第二次雇佣祥林嫂之后,鲁四夫妇对于她的神情麻木呆滞,反复叨念阿毛的惨死,已十分不满。他们在大失所望之余,多次暗示柳妈要让祥林嫂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怂恿她去土地庙捐门槛,又指使庙祝加倍要价,将其所得之半数返回鲁家。可见捐门槛原是一个圈套罢了。

控方律师:祥林嫂本以为拿出血汗钱捐门槛,就可以赎清自己的罪孽,但祭祖时却仍不让她去碰碗筷,这对她是个致命的打击,她终于明白自己的罪孽是无法赎清的,她彻底地失望了。但是祥林嫂永远不会明白这原是鲁四等人设下的一个圈套。她在人财两空之后,在一个祝福之夜,带着无限的惶惑和恐惧倒毙在鲁镇的街头。鲁四夫妇在祥林嫂身上犯下的罪行是永远不可饶恕的。

这场法庭辩论以控方的胜利而告终。这种活动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了平时那种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与教授的被动地等待和依赖,大大地激发起了学习的主动求知和自我负责的态度。有利于使学生深入地认识半个多世纪前弥漫于中国社会中的浓重的封建意识和观念,深刻地认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虚伪,有利于学生能动的设计与创造,同学们深入地研究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而且站在新的制高点上作了审视与反思,通过活动促进了思想和学习上的提高与交流。也使教师实施“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教学,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真正成为可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全新的教学氛围,实现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互相结合。

在辩论总结时,对于对鲁阿牛这个人物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认为,道德法庭是一次建立在课文《祝福》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主要的人物和情节必须忠实于原著。如果离开课文去编造情节,外生枝节。那就不是在教《祝福》了。因而控方的设计是不可取的。持这种意见者是少数。

第二种认为,道德法庭的辩论既要忠实于原著,也可以在原著的框架内作合理的虚构,比如电影《祝福》、越剧《祥林嫂》都有情节的虚构,最近在上海演出的越剧《孔乙己》中还出现了《药》中的场面。控方设计的鲁阿牛这个人物及有关情节,不仅可信,而且富有创造性。在二三十年代确有不少出身于地主家庭的青年,投身革命后反戈一击的情形。持这种意见者人数较多。

第三种认为,鲁阿牛这个人物并非向壁虚构,控方以巧妙的构思击败了辩方,使祥林嫂得以胜诉,大快人心。问题在于这一设计没有突出反而削弱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没有加强反而弱化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意义。反映了控方对《祝福》的深刻意义还没有真正的理解。持这种意见者也为数不多。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527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