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提纲资料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提纲资料”,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阅读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在案例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二、教学重点
怎样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

三、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中观念的调整

四、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教学
环节活动时间(大约)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
导入5分钟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公园内游客乱丢垃圾的图片。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他们得出结论:环境问题造成的原因包括观念和行为两个层次。看图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从生活中最常见的不环保行为入手,激发学生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并调动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此类问题。
转变观念案例分析(1)5分钟展示案例1:《绿色GDP》(见附录)读案例并思考:你认为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首先需要人们转变观念,而这一点往往容易受到大家忽视。选用三个案例,调动学生对观念转变的思考和重视,并帮助他们在讨论中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案例分析(2)5分钟展示案例2:《自来水的收费问题》(见附录)读案例并思考:你认为自来水收费是否应该考虑水本身的价值?为什么?
案例分析(3)5分钟展示案例3:《电影〈金刚〉的启示》(见附录)读案例并思考:你认为人们将金刚带到城市是否适当?为什么?
归纳5分钟教师适当举例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结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人们转变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理观、消费观等。
调整行为案例分析(4)1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案例4:《在德看环保》,同时在电脑屏幕上归纳案例中的要点。(见附录)听取案例,思考、讨论后回答:从德国环保的典范中,你认为哪些行为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受到德国的启发后,你能否再想出一些可操作的环保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学生已有所了解,但他们的认识往往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这里引用最真实的德国已经实施的案例,让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做法得到一点启示。
归纳5分钟引导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归纳为三个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结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可以分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行为调整。
活动5分钟提出问题:反思你的日常生活,找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个问题的讨论可能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

附录:
案例1:(《绿色GDP》)GDP是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某一个国家的GDP值越高,代表其发展程度越高。但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

案例2:(《自来水的收费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资源的价格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如自来水的价格只反映自来水的生产成本(也包括自来水厂的利润),而水本身的价值没有计算在内。

案例3:(《电影〈金刚〉的启示》)电影《金刚》播出后反响强烈,剧中的人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将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大猩猩“金刚”设法捕获,并将他带到繁华的城市,并用粗大的铁链锁起来,供观众观赏。

案例4:(《在德国看环保》)
消防演习:十分钟内处理管道泄漏
风景优美的垃圾填埋厂
大量污染物排放的化工区依旧蓝天白云
环境政策:给环境造成损害的人要承担环境受损的费用
德国公众严格的垃圾分类习惯
德国小学生的环保记录本
环保在德国已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

教师讲述的全文资料:(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吉林发生特大污染时,我正在德国“2005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论坛上,这是拜耳公司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的活动,我因一篇环境报道获奖受到邀请。来自德国北莱茵州的一位女环保官员发言时展示出的图片,是刚刚爆炸后的事故现场上空,黑色和黄褐色的浓烟遮天蔽日,令人瞠目。没想到,在异国上的一课,竟是自己国家刚刚发生的一起严重污染。
 当天,来自世界4大洲14个国家的40多位青年环境特使,刚刚参观了位于德国勒沃库森的拜耳公司总部。这个方圆超过17平方公里的化工区,位于德国重工业区鲁尔区。
 “忽然,某处管道发生了泄漏,监测中心在接到警报1分钟内,专业危机处理人员全部到位,载有精密仪器的空气测量车立即对现场空气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即时上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确定处理方案,发出指令,消防人员进入现场急救。从接到事故警告到处理结束,整个过程只用了10分钟。”当然,这并非我们遭遇到的一幕,而是拜耳向我们播放的一段消防演习录像。
 事后,来自中国的几位青年环境特使私下议论,如果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有这样完备的防范机制,或许不会酿成现在这样的灾难。
 作物科学是拜耳几大支柱业务之一,研究新型农药,是科学家们的重要工作。为了更科学地采集数据,在每一块实验用地下面,都埋上了防渗漏设施,并且设计了精密的取样口,随时采集土壤、地下水样本,一旦发现某种试验品会对土壤和水造成污染,将被立刻中止。实验室的出口安置着一台机器,每个人离开时,都要把手放到仪器里,触摸探头,电脑进行自动分析,看人身上有没有污染物和辐射。
 来德国前,以为此次赴德会是一次轻松的休闲之旅,没想到日程满满,所有的安排都与控制污染有关,不是参观垃圾处理厂就是参观垃圾填埋厂,简直就跟垃圾干上了。想到在国内经过垃圾场的情景,让人发怵:沿线几里范围内,树上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垃圾袋,空气中散发着腐臭和说不清的味道,令人窒息。后悔出国前为自己新购了一件白色大衣。
 汽车在化工区的一座小山上停下,山上没有大树,紧贴地表生长的是一种褐色和黄色叶子的小植物。向导说,这里就是化工区的垃圾填埋厂了。
 看得出,所有的参观者都有些惊讶,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风景优美,清溪环绕的小山是垃圾场。我使劲做了几个深呼吸,没有闻到任何异味。据介绍,这里填埋的是化工区的工业废料,经过无害处理和压缩,再与沙土等混和填埋。风从远方带来植物的种子,在地表生根发芽,形成了自然的植被。小山已有几十米高,并将继续向上增长,据说还可以使用70年。
 拜耳化工区的工业废料是通过管道输送到垃圾处理厂的,全程密闭,只能在终端看到从大烟囱里冒出的白烟。爬到十几层楼高的厂房顶端,发现那些白烟其实是水蒸气。工业废料经过处理产生的热能和某些材料,可以被重新使用,通过管道输送到相应的工厂去。确实不能分解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后才送去填埋厂。
 由于使用了环保和新的循环利用技术,从1992年到现在,拜耳集团垃圾生产量减少了一半,有害废料减少了2/3,能源消耗节省了20%。废水从1992年到2002年减少了将近80%。
 在垃圾处理厂的高处远眺整个化工区,蓝天白云,有鸟儿在飞翔,不远处是波光粼粼的莱茵河。同行的一位中国化工报的记者赞叹道:“美丽的工厂!”
 事实上,四五十年前,这里远谈不上美丽,城市上空笼罩着“大锅盖”,小区门口垃圾遍地,汽车尾气熏得路人纷纷戴上口罩……莱茵河被冠以“欧洲下水道”的恶名。当时一位总统候选人的竞选纲领之一就是要使这里实现蓝天白云,选民们根本不相信。如今,重工业区鲁尔区已经成为全德绿化最好的地区之一。
 一个要排放大量污染物的化工区,维持“美丽”,需要多少钱呢?从1990年~2002年期间,拜耳集团在全球花费了约160亿欧元用于环境保护。为了防止对莱茵河的污染,拜耳在过去的10年间耗资1亿欧元,在整个化工区的地下,建起了一个巨大的防漏层。所有管线都装有电脑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拜耳(中国)公关传媒部安妮特(AnneterWiedenbach)女士说,德国的环境政策有一条原则:给环境造成影响或损害的人要负责承担环境受损的费用。因为发生事故后再治理,其费用远比预防的投入要大得多,企业宁愿把钱投在预防上。
 访问北莱茵州的垃圾处理厂时,天下着雨,没有想像中污水遍地的场景,也没有任何不愉快的味道。一个一个的集装箱上标着垃圾的不同种类:旧洗衣机、旧电脑显示器、建筑垃圾……一共30多种类别。一位60多岁的德国老汉,开着私家车来扔旧打印机。两个年轻人来扔一些装修垃圾。我们觉得很新鲜,询问后才知道,在德国,像旧家具、旧家电之类的,不能随意乱扔,必须送到垃圾处理厂。如果这些东西对环境有污染,还要额外缴纳费用。
 在火车上,我面对着4种不同颜色、仅有德文标识的垃圾箱作难了,不知该怎么处理手中的垃圾。幸遇一位中国留学生帮我解决了难题,就此攀谈起来。
 他初到德国,房东教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垃圾。果皮、蛋壳等生物垃圾放在褐色桶里;烟灰、灯泡、猫沙、皮革等放在灰色桶里;报纸、杂志等放在可回收桶里;铝盖、饮料罐、饮料和牛奶纸包装等放到黄色塑料袋中。政府每半个月收集一次黄色垃圾袋,具体日期在年初向居民公布。每户人家根据使用垃圾袋的大小,要向政府缴纳一定的费用,如果垃圾超过了塑料袋的容量,还要额外交费。他见过一位德国老太太不依不饶去敲隔壁邻居的门,就因为邻居没有把垃圾分对,因为当地的垃圾袋是半透明的,一目了然。相较之下,他父母在国内的一段经历耐人寻味。这位留学生的父母住在北京,小区里也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位老人好容易打听清楚了什么叫可回收、什么叫不可回收,每次倒垃圾的时候,小心翼翼把废纸和其他垃圾分开。这种认真建立起来的习惯,在一次亲眼目睹的倒垃圾过程中被彻底摧毁。他们看到开车来收垃圾的人,将小区居民认真分倒的垃圾重新混在一起,扔上车拉走了。从此,两位老人再也不给垃圾分类了。
 我很好奇,在德国,公众是如何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德国大学生告诉我,从他们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学校会给小学生发一个本子,专门记录他们在环保方面做的事情和一点一滴的进步,如:和家人一起把落叶埋在自家的花园;提醒父母多乘公交车少用私家车……现在购物则要自带布袋,使用塑料袋要花0.2~0.3欧元另购,这些钱足可买0.5升牛奶。在超市购买瓶装饮料要付押金,好回收瓶子,循环使用。据说,不久以后,国家还将采取更严厉的环保措施:所有的厂商都必须回收自己制造的产品。
 环保在德国已经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北莱茵州有4200个公司从事和环境相关的工作,雇员超过12万人。而在整个德国,垃圾处理和回收占到了GDP的8%。
 结束德国的访问时,有机会顺道前往维也纳,翻看地图中,意外发现居然也有参观垃圾处理厂的项目,当即决定前往。奥地利这家垃圾处理厂位于维也纳两条地铁线的换乘站,是一个用色彩和曲线堆积出来的童话世界,还有植物从建筑里生长出来。这座让人叫绝的设计出自奥地利著名设计师百水(Hundertwasser)之手。他认为大地是不平的,所以建筑表面也做得凹凸不平,甚至地上的停车位,也是用波浪般的曲线划成的。参观本来是需要预约的,听说我来自中国,工厂公关部的负责人爽快地把我安排进当天的参观者名单。于是,我便有幸看到了被装饰得如同艺术品一般的垃圾处理厂,看到了厂区内那些用处理过的废物制作的精美的模型。因为这个参观,我放弃了很多想去的地方,但还是觉得很值。
 那两周,我一直穿着白色的大衣出入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回来的时候,大衣洁净如初。作为此行的纪念,一叠再生纸便签、一个小小的塑料垃圾桶,摆上了我的书桌。

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树立爱护旅游资源的道德风尚,培养严格执行保护环境各种法规的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及原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自制板图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会产生各种废弃物。(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生活、是一种生活消费活动)大气污染——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能源的使用水污染——各种旅游设施排除的污水固体废弃物污染——旅游者乱抛垃圾等(教材80页图4.25)这些问题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旅游地居民从事旅游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例如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森林、乱挖草皮等,会造成生态结构失调。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①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的修建②旅游者的参观游览、生活娱乐等活动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①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②少数旅游者不文明的行为(教材80页图4.26)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旅游者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种服务,对当地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例如: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当地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等。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一)游览价值1.旅游资源的质量——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上。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孤独的景点,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其游览价值也会下降。(二)市场距离概念——①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分布地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②经济距离指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用图表示如下)

出发地

目的地

时间+费用

经济距离
结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游览价值不一定呈正比。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较大。原因——①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和条件②旅游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多的生活消费活动,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三)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如果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既增加了旅游者的心理顾虑,又使来往路程耗时过多,前往旅游人数就很少。例如:(教材81页图4.27)天柱山风光(四)地区接待能力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涉及到食、宿、行、购、游、娱等许多方面。提高地区接待能力的途径有:①加强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②旅游活动配套设施的建设③提高服务质量(五)旅游的环境承载量1.概念——①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可以从容人量去度量。②容人量:指在满足游人游览的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它反映风景名胜区的用地、设施、投资规模,以及景区旅程、内容、景象、布局等。2.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旅游活动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说明对旅游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旅游活动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事例分析——庐山与黄山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的比较(教材82页图4.28和图4.29)庐山:环境承载量较大。庐山在1100米的高度是一个宽广的平台,建有小镇,镇上设施齐全,生活、游览都很方便,乘汽车可直达镇上。黄山:环境承载量较小。黄山山上无较为宽广的平地,生活设施较少,生活用品多靠人力从山上挑下来。游客多时,食、宿不便。问题1地区接待能力与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的关系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按照旅游环境的承载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A.黄山、庐山、华山B.华山、黄山、庐山C.庐山、华山、黄山D.庐山、黄山、华山2.大量旅游者涌入旅游区,给当地造成的影响最小的是()A.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B.造成环境污染C.影响当地的治安状况D.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3.到西藏旅游者的数量远远少于到云南的旅游人数,是因为西藏()①游览价值不高②经济距离过长③地区接待能力不足④交通不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二、读下面“旅游市场需求与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示意图”,分析回答:

1

4

7

10

需求

1

4

7

10

需求

1

4

7

10

需求

1

4

7

10

需求

A

B

C

D

(1)四幅图中,横线表示_____________;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2)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应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A图和B图带来的主要问题分别有哪些?(3)C图、D图中的虚线分别表示增加旅游项目及采取季节差价后的实际情况,问这样作的好处分别是?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2.C3.B二、(1)地区旅游接待能力、旅游市场需求(2)A图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接待规模大于旅游市场需求,投资规模过大造成资金、旅游设施等的浪费B图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接待规模不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从而对景区社会秩序、生态环境、背景环境等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3)增加旅游项目后:可吸引更多的游人,开拓旅游市场,从而提高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的利用率。采取季节差价后:淡季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旺季适当提高价格,以减少游客数量,避免游客过多而地区接待能力不足带来一系列问题。

必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分析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活动建议:联系实际,撰写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并展示交流;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制定本班爱护环境守则;参与宣传环境保护的活动,为改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的几种主要的环境问题,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分析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重点、难点

1.重点: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

2.难点:对环境问题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

四、教法、学法与教具

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

2.学法:讨论法、阅读法

3.教具:多媒体计算机、剪报等

五、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重点是学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认识其危害及成因,没有特别突出的难点。为了体现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组织上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可以针对课件中的资料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平等的气氛下交流、讨论,得出共识,使学生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培养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教学中选择一些恰当的探究内容,设置探究情境,开展探究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信息量大,动态性强的优势,在课件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思考探索、思考提供素材。教材第一个探究材料,比较新颖,应充分应用它,在于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为下面的学习建立心向。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使学生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求,在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上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同时,特别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环境问题,引入深圳的环境问题案例,如深圳的大气污染与酸雨、深圳河的污染等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深刻掌握温室效应的原理,自己制作了动画,以利于突破难点。学生容易掌握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后完成知识网络。及时填写事先发下的纲要信号表格。

课件以超链接形式制作,操作灵活。课件中提供了板书设计幻灯片以及课堂小结幻灯片,供师生共同填空完成,便于建立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课件后面还提供了课堂反馈,有选择题、综合题两类,可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第四单元第五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后果

2.使学生掌握综合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方法:设疑引探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旅游业人称"无烟工业",这是否意味着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呢?当然不是。那么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哪些呢这些环境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分别是什么?

△[学生带疑阅读教材]

△[学生举手回答]一一列举

[教师板书]一旅游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2746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10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