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点整理1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点整理1”,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1)成就

学科(M.676u.coM 个人总结网)

时间

发展表现

地位及影响

春秋

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是世界公认的首次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历法原则

形成我国固定历法系统,比西方早160年

战国

《甘石星经》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西汉

《太初历》

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太阳黑子的记录

世界上最早

东汉

张衡对月食作了科学解释

世界上最早

唐朝

制订了《大衍历》

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世界上第一次

北宋

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朝

政府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创制天文观测仪器,在全国范围内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编定了《授时历》

《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清朝

康熙帝重用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修订历法

东汉

张衡发明地动仪

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

西晋

裴秀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明朝

《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

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春秋战国

发明了九九乘法表

东汉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

的体系

南朝

祖冲之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

比欧洲早近1000年

祖冲之著《缀术》

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科书

战国

扁鹊提出四诊法

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华佗发明麻沸散,被人称为“神医”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早1000多年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被人称为“医圣”,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朝

孙思邈著的《千金方》

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吐蕃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

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明朝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北朝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学书籍,是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等的总结

明朝

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秦朝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成为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隋朝

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

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朝

长安城的兴建

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北宋

李诫编写《营造法式》

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卢沟桥因坚固实用、美丽壮观闻名中外

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明朝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成为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壮丽

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战国

《墨经》记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反映了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北宋

沈括著《梦溪笔谈》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明末

清初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1)开始: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2)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条约的签订
(3)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4)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3、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

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

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2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自然科学的革命


自然科学的革命

基础知识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辨别能将伏尔泰的启蒙思想、物理学的牛顿三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人物及其贡献“对号入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伏尔泰为什么要替卡拉辩护?由此可见欧洲启蒙思想包含着哪些进步主张?在“科学的革命”中,课本介绍了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做出了哪些杰出贡献?
分层解疑迁移请联系中国实际,说说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欧美近代科技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能够获得累累硕果?这些成果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情感态度
价值观人文
素养学习上述思想家和科学家的宝贵精神和崇高品格,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教学重点:科学的革命
教学难点:自然科学专业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在“科学的革命”中,课本介绍了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自做出了哪些杰出贡献?
2.欧美近代科技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能够获得累累硕果?这些成果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课文介绍了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自做出了哪些杰出贡献?(运用课件展示科学家画像,引导学生识图知史,并通过“接龙”,实现知识迁移)
科学家主要成就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的创建、机械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打击神权统治的根基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打开原子时代大门,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乘积成正比,跟他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F=G)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外合力的方向相同。(F合=m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F=-F)狭义相对论:物体的能量相当于质量与光速(30万千米/秒)的平方的乘积,即E=mc。广义相对论:物质间所存在的万有引力,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分布使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不均匀(时空弯曲)而引起的。
2.欧美近代科技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能够获得累累硕果?(课件演示科学家语录,先组织学生英译汉,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最后由教师归纳答案)牛顿:“IfIhaveseenfartherthanothers,itisbecauseIwasstandingontheshouldersofgiants.”(如果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爱因斯坦:“Trynottobecomeamanofsuccessbutrathertrytobecomeamanofvalue.”(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自由阅读卡居里夫人在实验”(提炼新的放射性元素——镭)
A.科学家辛勤忘我地实践和探究,推动了科技进步。科学家的个人努力起了重要作用。
B.人们挣脱了封建神学束缚,敢于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思想自由是主要因素。
C.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明和创造,这是根本原因。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快乐积累】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

女娲() zhuān民() 鸷()鸟 干hé() 夸父() 柘()木 堙()

2.给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地不周载②水浩洋而不息③鸷鸟攫老弱。

④杀黑龙以济冀州⑤夸父与日逐走⑥饮于河渭

⑦其鸣自詨⑧溺而不返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

⑵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

⑶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填空。

①神话是关于神仙或深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和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的向往。

②《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选自《》,《女娲补天》选自《》。

③常衔西山之木石,。

④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5.请将下面的神话传说故事补充完整。

()射九日()取火炎帝()()奔月()开天辟地

6.运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

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他在10年里捐赠钱

物近300万元。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

他丛飞爸爸。他身患绝症里,负担不起医药费。

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他,;他和他的歌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记得了全国人民永久的敬意。

【阅读驿站】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精卫添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7.读上面的文字,填充下面的表格。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女娲补天----补天、撑地、济冀州、止洪水--

夸父逐日----喝干黄河渭河、又向北寻水--渴死在中途

精卫填海--葬身大海----不详

8.从《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概括一下女娲的性格和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从夸父追日的过程中,最敬佩的是夸父的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卫常衔小树枝之物来填东海,她的这个行动还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链接平台

-------------循序渐进法

【美文共享】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很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透了口气,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来沉思默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了一万八千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睡觉。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推向天空,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深邃的大地。他断定天地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压碎大地了。

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个日月山川,人类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质。

盘古的头变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日夜给大地送暖;右眼变成了光光的月亮,给大地照明。他睁眼时,月儿是圆的,眨眼时,就又成了月牙儿。

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蓝天,伴着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大地的土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藏在地下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汗水变成了雨和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成了鸟兽鱼虫。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世界。

思考:

1.请为这个神话故事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请简要概括一下盘古为世界所做的贡献有哪些。

3.请试着说说盘古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从他身上你还可想到与他有相似贡献的神话中的哪个形象?

4.大英雄盘古,以自己的神力开辟了这个黑暗混沌的世界,并用自己的身躯苦苦支撑在天地之间。当天地不再合拢时,他才含着微笑倒下了。展开想象:此时的盘古心里会想些什么?

文章来源://m.jab88.com/j/9706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