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4课时

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决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具盒里的7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有多少天?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怎样算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试试看能编几句就几句。(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如有的说乘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有的编乘法口诀等。)

2、最后整理出7的乘法口诀。

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

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7×1=77×1=7一七得七

2×7=7×2=二七()

3×7=7×3=三七()

4×7=7×4=四七()

5×7=7×5=五七()

6×7=7×6=六七()

7×7=七七()

3、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老师指着一个图案问:

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样编?

摆两个图案要几块七巧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是什么?

4、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七巧板的块数?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5、拼6个图案需几个七巧板?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所用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6、“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个算式?对应哪句乘法口诀?

7、哪句口诀能很快算出摆7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一个算式?

8、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7呢?

学生活动:

1、拍手读7的乘法口诀。

2、你最喜欢哪一句口诀?不知道四七多少,怎么办?谁能想个办法?

3、熟记口诀。

同桌拍手背四人小组背开火车背集体拍手背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抢答游戏。

2、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看图写算式。

3、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和第4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下课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能用到7的口诀的具体事例?

五、随堂练习

六、拓展性学习

□+◎+□=45□=()

□+◎=35◎=()

◎+○=45○=()

七、板书:7的乘法口决

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7×1=77×1=7一七得七

2×7=7×2=二七()

3×7=7×3=三七()

4×7=7×4=四七()

5×7=7×5=五七()

6×7=7×6=六七()

7×7=七七()

教学后记:

通过前面2、3、4、5、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后去编写,并且学生交流自己熟记口诀的方法,知道口诀是怎样得来的,更有利于掌握口诀。

第二课时7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5页,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及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7×3=7×6=6×4=

5×2=7×2=7×4=7×7=

6×3=6×5=7×1=7×0=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5、7、8、12题,以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变换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记忆看见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完成口诀。

二七()三七()六七()

四七()()七三十五()七四十九

3、第4、9、10、14、15题都是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除15题外,每道题目都是以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解答。第15题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寻找条件与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看谁算得快。

7×2=5×7=6×7=7×5=

4×7=7×7=7×4=6×4=

7×3=2×7=6×6=5×6=

6×5=7×6=3×7=5×5=

5、接龙背口诀。1—7的乘法口诀。

6、指导第15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四、随堂练习。

五、板书:7的乘法口诀练习

二七()三七()六七()

四七()()七三十五()七四十九

教学后记: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诀越来越多,学困生压力很大,有个别的甚至干脆想自己放弃。

第三课时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学具盒里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学例2。

1、摆小棒游戏。

1)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数一数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3)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2、揭示“倍”的概念。

刚才大家在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每个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就用去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用去3个4根……这里的3个4,我们还可以来表达——那就是4的3倍。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2个4的情况,以及5个4、6个4等情况。2个4我们可以怎样说呢?5个4、6个4呢?

二、教学例3,强化概念,巩固认识

1、出示例3引导明确题意。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示,谁来说一说这副图的意思?

2、引导分析,正确解答。

1)小精灵提出了求“第二行摆了多少个”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第二行摆的圆片数和谁有关系?请找出题目中相关的语句。

2)引导学生继续摆圆片。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个2是多少?你能够列出一个相应的算式吗?

指名学生回答。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尝试练习。

2、完成教材76页《做一做》,说出你是怎样列式的?说出你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倍的认识

2个44的2倍

3个44的3倍倍数就是份数

4个44的4倍

教学后记: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动手操作,从1个4到2个4,再到3个4的等,逐步明确几个几的问题,便于理解“倍”的概念。尝试解答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继续巩固和强化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求该类问题所用的方法。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和孕伏。

第四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77页例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重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练习。

6×75×67×43×5

4×65×56×32×6

7×23×77×72×4

6×64×45×23×6

2、回答。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4可以说成()的()倍。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3)指导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交流,找一种方法表示扫地的人数和擦桌子的人数。

指名小组汇报,全班进行交流,画出线段图。

三、学习效果测评

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4可以说成()的()倍。

线段图:7×2=14(人)答:擦桌子的有14人。

教学后记:

复习引入,巩固倍的概念,为新知做好铺垫。尝试着让学生自行解决,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用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第五课时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练习十七第4—9题。

教学目标:

1、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要求学生记住7的乘法口诀。

3、带着练习用口诀计算和巩固两步式题的练习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7的乘法口诀。

1、同桌对口令。

2、师生互补口令。

二、指导练习第4—9题。

1、第4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多少”数量关系的抽象认识,要使学生真正明白7的6倍就是6个7,5的4倍就是4个5。

2、计算。

5=□5=□

2=□4=□

7×4=□6×3=□

7=□7=□

6=□6=□

7×6+77×4-47×2+7

7×7-77+6+75×7+5

3、指导练习第7—8题。

三、练习作业。

四、板书:倍的认识

分别说出是几的几倍,并计算。

5=□5=□

2=□4=□

7×4=□6×3=□

7=□7=□

6=□6=□

教学后记:本课主要是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口诀熟的很容易。

第六课时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课本80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7×23×65×6

6×43×35×27×3

7×4+75×7+56×6+63×5-3

7×4-46×3+64×4+45×6-6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1)7的5倍是多少?(表示()个())

2)4的3倍是多少?

3)6个4相加得多少?

4)7和5相加的多少?

二、自主探究8的乘法口诀

1、出示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每排站了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一排?

2、引导学生完成数轴图,填出数轴上所缺少的数。

081624324048……

3、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书上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并和同桌交流。

二八()三八()四八()

五八()六八()七八()八八()

4、随意抽一句口诀,指名学生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5、指导学生齐读8的乘法口诀并背诵。

6、组织学生用对口令背8的口诀。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81页1~4题。

2、独立完成81页5题。

3、背诵8的乘法口诀。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性学习:

1、请你试一试,填出适当的数。

3×8=246×6=3624=□×□

36=□×□24=□×□×□×□36=□×□×□

六、板书:8的乘法口诀

081624324048……

二八()三八()四八()

五八()六八()七八()八八()

教学后记:

利用数轴来显示一个8一个8加下去,加深理解了8的口诀的初步形成。同时用加法算出相应的结果,为编制口诀做准备,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其实还可以把数轴竖起来,为统计的条形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少埋下伏笔。

第七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82页练习十八6~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主题图的含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巩固。

1、完成82页第6题,集体订正。

2、完成第七题。

1)先在书上练线,找出每个乘法算式的答案。

2)根据所选的算式说出相应乘法口诀。

3、引导完成8~9题。

1)了解题目的意思。

2)填写出乘法算式的结果。

3)观察图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根据图意说出的想法,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学生自行独立解答。

6)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4、解答第10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自行解答。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法。

三、拓展学习。

1、在□里填出合适的数。

39=□×□+□61=□×□+□

39=□×□-□61=□×□-□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8-16=8×□5×7+21=7×□

四、板书:8的乘法口诀练习

几个几相加

教学后记:

强化8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了解和记忆。巩固用乘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乘法的意义,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在本课都体现得较好。

第八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83页11—15题。

教学目标:

1、用不同方式巩固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练背诵8的乘法口诀。

2、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了令。

2、背一背。

3、填一填。(出示课件)

8×2=□7×3=□8×6=□2×8=□

6×7=□4×6=□5×7=□4×7=□

5×8=□8×3□8×8=□8×5=□

5×6=□7×8=□6×8=□6×4=□

4、第13题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先让学生集体讨论,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订正。

5、第14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现实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找联系解决问题。应先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再画示意图,帮助解答。

二、拓展练习(补充相应的练习)

1、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

2、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3、24=□×□=□×□16=□×□=□×□

4、6+☆+☆+☆=30☆=()

三、课堂随练。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8的乘法口诀练习

1、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

2、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教学后记: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第九课时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课本P84及练习十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

将口诀补充完整:

()六二十四二()十四

七()五十六()八四十

……

二、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诀。

1、谈话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出示课本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4)、一共有多少人?

……

3、(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

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1)用乘法简便,写出计算人数的乘法算式。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4、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口诀记忆: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6、出示85页3题:独立圈出9的倍数,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9的倍数的积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要的归纳。

三、巩固练习

1、师口述:五九()……指名填、抢答等。

2、练习十九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五、随堂练习。

六、板书:9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1×9=9表示1个9

二九十八2×9=18表示2个9相加

……

教学后记:

强化乘法口诀的记忆和有关表内乘法的知识。明确主题图的意义,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打基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第十课时9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P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引导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9的乘法口诀。

二、引导练习,巩固强化

1、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1)、完成课本第86页第5题,交流改正。

(2)、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

(1)请大家先在书上填出所缺的文字,将口诀补充完整。

(2)选择一句口诀说出可以列出什么乘法算式。(要求列出两个乘法算式。)

3、引导学生完成第8、9题,

(1)观察第8题的图意,引导学生说出图的意思,重点是理解出工有几个3。

(2)学生列出算式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并改正。

(3)第9题,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课本第6、10题。

2、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板书:9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后记:强化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复习巩固其他表内乘法口诀,体会口诀的作用。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一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课本P87页。

教学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体验它的含义。

教学准备: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

()或()

(2)

()()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第13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3题:

(1)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4题:

(1)看14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评价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提出有关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

四、随堂练习。

五、板书:乘法口诀练习

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

()或()

(2)

()()

教学后记:复习旧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明确这节课学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并会正确解答。通过交流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第十二课时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课本P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句;2的口诀有()句;3的口诀有()句;4的口诀有()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随堂练习。

六、板书:乘法口诀表

大九九表

教学后记: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第十三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9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教学准备: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小组合作用算式卡摆出乘法口诀表。

(2)展示评价学生摆的口诀表。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0页中找到答案。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91页第二题),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自己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表现得怎样?

四、随堂练习。

五、板书:整理与复习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后记: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四课时实践活动

看一看摆一摆

教学内容:课本P92、93页。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正确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重点。

2、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难点。

教学准备:小棒、直尺、三角板、硬纸条、六个图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

1、生: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说一说一样吗?

(1)展示卡车模型的前面、后面、侧面情况让学生辨认。

(2)再展示椅子的前面、侧面、后面情况再来让学生辨认。

2、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感想。

(引导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所以不能从一个侧面去断定一个物体的形状,要全面的观察物体。)

3、师:再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听完故事,小组讨论汇报。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结:观察物题时要做到从不同角度,全面的观察物体。

二、动手拼摆。

1、拼摆基本图形

(1)用桌上的学具摆出学过的图形。

(2)介绍自己拼摆的图形。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的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拼摆组合图形

师:出示范例,摆出一个图形,(课本93页图案)

(1)生认真观察发现。

(2)小组合作用最少的小棒,摆出最多的图形,看谁的办法最巧妙。

(3)展评学生作业。

3、量一量、画一画

(1)学生制作活动角。同时玩一玩,玩时能发现什么?

(2)按要求转出角。小组讨论用测量的方法来验证。

(3)让学生用活动角画出大小不同的角。

(4)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角。

三、课堂总结:让学生谈一谈玩的收获。

四、板书:实践活动

看一看摆一摆

教学后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初步向学生渗透全面地、辨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的都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摆出不同的图形,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精选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复习学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复习学案

教学内容:
课本P101、103、104、105页。
学情分析:通过复习表内乘法,使学生对所学习的表内乘法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基本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准备:
教学用情境图,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出示下图:
○○○○○○○○
○○○○
○○○○○○○○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么列式?用简洁计算怎么列式?
5+5+5=5=20(个)
5×4=20(个)
2、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4=20
乘数乘号乘数积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复习乘法口诀。(出示乘法口诀表)
①背乘法口诀。采取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9×4=6×7=8×8=6×5=7×4=
6×9=9×8=5×5=8×6=3×2=7×7=
4、复习乘加、乘减
有4个篮子,每个篮子装有5个草莓,篮子外面还有3个。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你是怎样计算的?怎样想的?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学生独立完成104页第7题,指名上台演板,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104页第8题(1)(2)小题,指名上台演板,集体订正。
(3)小题,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
2、105页第14题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4)师总结
后面的图形,小棒的个数是连续加3得到的。
3、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48()×6<55()×9<57
()×7<707×()<348×()<68
()×6<2034>5×()()×5<34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你想提醒自己和同学们注意什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中乘法的计算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高,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生喜欢的形式——看杂技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二、学情简析

本级部每班大约有学生五十几名,其中男生多,女生少。性格大部分外向活泼,善于表达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的思维积极而活跃,有自己不同的意见总会第一时间提出来。男孩子比较聪明,但是也非常的调皮。但是也有个别的学生反应比较慢,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加以引导和督促。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内容:

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五、重点难点:

3、4、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乘法口诀的编写和意义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措施:

1、及时认真的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不仅给他们补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恢复自信,恢复对学习的兴趣,真正的热爱学习。

2、利用多种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时间安排:

5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三、表内乘法
重点、难点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7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8、“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8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9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二):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点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积÷因数=因数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

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122.png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5
就是5的3倍。

例题
1、判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
(1)求“8比5多多少?和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
(2)求“9比16少多少?”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5×5=25读作: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25。()
2、先看图,再填空
★★★
★★★
★★★
★★★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________;
(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__________;
(3)第一堆有3个,总个数是第一盘的()倍,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来,使△的个数是○的4倍。
○○○
(5)在8×6=48中,8和6都叫做(),48叫做()
(6)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1)()八二十四

(2)七()六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算
7×7=3×2=5×4=1×3=4×9=2×9=

4×3=2×3=9×9=2×7=1×9=3×8=

6×1=8×8=6×5=5×7=5×1=2×2=

5×8=2×4=5×2=2×5=6×2=2×6=

3×5=3×1×8=5×9=4×7=1×7=

3×7=4×2=4×8=6×6=7×9=3×3=

7×8=3×1=1×4=3×4=1×5=1×1=

4、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①7+7+7②3+3+4+3+3③8+8+8+8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单元备课
二年级班主备人王庆平授课人:



本单元教学内容:
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这幅图呈现的是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转着2块红方巾。通过师生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信息窗2――观看顶碗表演,呈现的是教师和学生观看小丑表演――顶碗和晃板的情景。图中提供了灯笼、晃板、顶碗三组信息。通过师生有兴趣的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3和4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从表演杂技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接着教师提供的儿歌说下去,展开师生合作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学会利用5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1—5乘法口决的教学,使学生会用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4、练习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鼓励用多种方法独立完成,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促进发展。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1课时
信息窗2――观看顶碗表演1课时
我学会了吗1课时

课题:看杂技——表内乘法(一)(11-14页)
二年级班主备人王庆平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1、2、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会利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问。
过程与方法: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1、2、5的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信息分析: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讨论)
2、汇报并整理问题
(1)一辆小车有2个论,那么两辆小车有几个轮子?三辆小车有几个轮子?四辆小车、五辆小车呢?
(2)一辆小车上面共有5个人,两辆小车上面共有几个人?三辆小车,四辆小车,五辆小车呢?
(3)舞台上共有几个黄灯笼?几个红灯笼?
(4)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和问题(2),总结出2荷的乘法口诀。
(1)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轮子和人的个数用一个小圆片代表一个轮子,用一根小棒代表一个人。
2、根据学生白的情况,把儿歌整理完整
3、借助儿歌遍乘法口诀
(1)师生一起编2的乘法口诀
1辆小车2个轮1×2=2一二得二
2辆小车4个轮2×2=2二二得四
3辆小车6个轮2×3=2二三得六
4辆小车8个轮2×4=2二四得八
5辆小车10个轮2×5=2二五得一十
小结:这是2的乘法口诀。
(2)以小组为单位编出5的乘法口诀,并集体订正。
小结:这是5的乘法口诀。


4、解决问题(3)
(1)先让学生独立列出乘法算式:5×44×2
(2)让学生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是和二四得八计算出得数。
5、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问题(4)
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算出得数,并说出根据那一句口诀。
6、集体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
7、最后的初一的乘法口诀:1×1=1一一得一
8、小结:在我没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学的口诀解决?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课本14页1、2、3
2、在里填上〉,〈或=
1×5○612○5×22×4○8
11○3×545○195×5○25
10○352×3○8
四、课堂总结:




5的乘法口诀2的乘法口诀
1×5=5一五得五1×2=2一二得二
2×5=10二五一十2×2=4二二得四
3×5=15三五十2×3=6二三得六
4×5=20四五二十2×4=8二四得八
5×5=25五五二十五2×5=10二五一十
1×1=1口诀:一一得一

课题:看杂技——表内乘法(一)(练习课14-15页)
二年级班主备人王庆平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自主练习,发现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考习惯。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程一、检查记忆口诀
1、对口令
2、填口诀
3、看口诀说算式
二、计算
1、14页第4题
2×42×53×52×25×24×53×25×5
2、变式练习
15页第6题
1×5○612○5×22×4○8
4×5○195×5○2510○3×5
三、解决问题
1、15页第7题
估一估,数一数,一共用了多少朵花?
观察估算,说出估算的依据。
2、15页第8题
(1)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5×2=10(瓶)
5、2各表示什么?用哪句口诀?
(2)一共有多少杯酸牛奶?
4×5=20(杯)
4、5各表示什么?用哪句口诀?
(3)一共有多少盒纯牛奶?
2×4=8(盒)
2、4各表示什么?用哪句口诀?
四、课堂总结,师生评价。





课题:看杂技——表内乘法(一)(16-18页)
二年级班主备人王庆平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利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么喜欢看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就继续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顶碗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1:每个小丑头上顶着4个碗,手中玩着3个球。
生2:有4组小丑在晃板上,每组3个。
......
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小丑共顶着多少个碗?手中拿着多少个球?
生2:一共有多少个小丑在表演晃板?
......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个小丑3个球,4个小碗顶在头;2个小丑6个球,8个小碗顶在头;3个小丑9个球,12个小碗顶在头;......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程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活动三:
应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边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
2、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3、一共亮着多少个绿灯笼?......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注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个性化修改




计3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
1×3=3一三得三1×4=4一四得四
2×3=6二三得六2×4=8二四得八
3×3=9三三得九3×4=12三四十二
3×4=12三四十二4×4=16四四十六
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

课题: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整理复习课19-20页)
二年级班主备人王庆平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记忆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乐于合作学习,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1—5的乘法口诀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程一、复习乘法口诀
1、生自由读,背1—5的乘法口诀
2、利用口诀卡片,进行对口令活动
二、将乘法口诀整理成表
1、生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摆放自己的口诀卡片
2、交流摆放卡片方法
择优推广
3、看口诀卡片,发现什么规律?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填写18页乘法口诀表
运用发现的规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
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1、19页第4题,生读儿歌,自主解决。
问:算式中的两个因数3、4分别表示什么?
2、20页第7、8题
说出解题策略
数积木
图(1)3×5=15(个)
图(2)4×4=16(个)16-1=15(个)
或4×3+3=15(个)
图(3)4×3=12(个)12-1=11(个)
或4×2+3=11(个)
四、课堂总结,谈收获




课题:看杂技——表内乘法(一)(综合练习课21-22页)
二年级班主备人王庆平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记忆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乐于合作学习,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1—5的乘法口诀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程一、基本练习
1、背口诀
2、看算式写得数
3×4=4×2=2×3=3×1=
4×3=3×3=5×5=0×2=
3、看口诀写算式
二四得八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
——————————————
4、做21页第3题
二、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1、21页第5题
5张写字台,有几个抽屉?几扇门?几条腿?
生列算式,说意义。
2、算一算,涂一涂。
黄色1×4=4(个)
红色2×3=6(个)
蓝色3×3=9(个)
3、第7题,去旅游。
生自主解决,并说出自己的思路。
三、拓展延伸
第8题要把木料锯成四段,需要锯几次?
生思考:利用纸条操作,体验明确锯(4—1)次。
四、自我检测
我会了吗?
自己观察信息网,提出问题,自主解决。
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五、生谈收获,自我评价。

二上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案及反思


年级(数学)

课题

课本第72页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学方法准备每小组准备7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有多少天?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怎样算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一)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7的乘法又有什么特点?(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讲讲拼得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出7个拼好的图案。

师: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拼摆了这么多优美的图案,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七个图案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能编几句就几句。4、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如有的说乘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有的编乘法口诀等。

5、最后整理出7的乘法口诀。

(二)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

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7×1=77×1=7一七得七

2×7=7×2=二七()

3×7=7×3=三七()

4×7=7×4=四七()

5×7=7×5=五七()

6×7=7×6=六七()

7×7=七七()

3、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老师指着一个图案问:

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样编?

摆两个图案要几块七巧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是什么?

4、说一说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七巧板的块数?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5、拼6个图案需几个七巧板?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所用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6、“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个算式?对应哪句乘法口诀?

7、哪句口诀能很快算出摆7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一个算式?

8、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7呢?

(三)学生活动:

1、拍手读7的乘法口诀。

2、你最喜欢哪一句口诀?不知道四七多少,怎么办?谁能想个办法?

3、熟记口诀。

同桌拍手背四人小组背开火车背集体拍手背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抢答游戏。

2、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看图写算式。

3、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和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下课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能用到7的口诀的具体事例?

对7的乘法口诀。

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第42页

选做题:课时特训p51/1、2、3、4

补充题:

□+◎+□=45□=()

□+◎=35◎=()

◎+○=45○=()教学整体反思学校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课本第73~75页,练习十六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学方法准备口算卡及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7×3=7×6=6×4=

5×2=7×2=7×4=7×7=

6×3=6×5=7×1=7×0=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5、7、8、12题,以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变换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记忆看见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完成口诀。

二七()三七()六七()

四七()()七三十五()七四十九

3、第4、9、10、14、15题都是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4、看谁算得快。

7×2=5×7=6×7=7×5=

4×7=7×7=7×4=6×4=

7×3=2×7=6×6=5×6=

6×5=7×6=3×7=5×5=

5、接龙背口诀。1—7的乘法口诀。

6、指导第15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除15题外,每道题目都是以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解答。第15题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寻找条件与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43/1、2、3、4

选做题:课时特训p52/1、2、3、4

补充题:7×5+7=7×()=()

7×2+7×()=7×()=()

7×5-7×3=7×()=()教学整体反思

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再去编制7的乘法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学生基本上知道了如何归纳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较短的教学时间,较大的思维空间,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轻松的学习氛围,高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我让学生通过拼摆七巧板。去发现七巧板中的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造成认知冲突,用我们以前学的乘法口诀无法直接得出得数,这就造成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2、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为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我放手让学生结合图画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秘密,去积极尝试自编口诀,有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学生基本知道如何去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只不过是速度快慢的问题,方法优劣的问题。

3、让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在介绍每一句口诀是怎么得来和怎样记忆口诀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学生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是根据乘法的意义一个一个相加得来的,还有的同学是运用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再加上1个7而得出下一句口诀的得数,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用2个7加3个7得出5个7的得数,也有的说可以用7个7减去1个7得到6个7的得数。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怎样提高编制的速度。为了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他们也会应用别的同学的经验,使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快。

4、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的素材,并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为了巩固所学,我设计了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去解答它的教学环节。如,我出示一首七言诗,让学生去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顺利地解决它,学生们觉得很有趣,使他们感受到:古诗里面也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不足的是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开设的课前拼摆七巧板的活动,使他们都异常兴奋,以至于不能自抑,好长时间都不能将心收回,还一心扑在那神奇的七巧板上。另外,在学生独立编制口诀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没有编完的同学还不忍放手,别人介绍时,总是只顾自己写而忽视了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加强课堂上的倾听与回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课本第76页例2、例3

课时

3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理解倍的概念。教学方法准备若干小棒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谈话引入,教学例2。

1游戏摆小棒

1)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数一数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3)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2、揭示“倍”的概念。

刚才大家在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每个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就用去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用去3个4根……这里的3个4,我们还可以来表达——那就是4的3倍。

二、教学例3,强化概念,巩固认识

1、出示例3引导明确题意。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示,谁来说一说这副图的意思?

2、引导分析,正确解答。

1)小精灵提出了求“第二行摆了多少个?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第二行摆的圆片数和谁有关系?请找出题目中相关的语句。

2)引导学生继续摆圆片。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个2是多少?你能够列出一个相应的算式吗?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尝试练习。

2、完成教材76页《做一做》

3、说出你是怎样列式的?说出你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2个4的情况,以及5个4、6个4等情况。2个4我们可以怎样说呢?5个4、6个4呢?

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44/1、2、3、4

选做题:课时特训p53/1、2、3、4教学整体反思

“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充分感知“倍”的概念,在头脑里初步建立“倍”的影像。再通过“画一画”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巩固头脑里的影像。然后通过“算一算”让学生利用掌握的关于“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最后通过“说一说”的练习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有用到“倍”的地方,从而把数学课本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倍”这个名字,整个环节中我试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来理解“倍”的含义,然后通过“算一算、说一说”加深对倍的认识。然而由于我的教学设计中问题设计得不太合理,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后对“倍”的理解依然模糊,从而后续的教学比较吃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整节课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失误的地方主要有:1、设计问题时数据取得较大,不便于学生操作。2、学生学习的方法单一,“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没有很好的体现。

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教材第77页例4

课时

4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教学重难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教学方法准备

教材中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练习。

6×75×67×43×5

4×65×56×32×6

7×23×77×72×4

6×64×45×23×6

2、回答。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4可以说成()的()倍。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先独立解决。

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画出线段图。

三、学习效果测评

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45/1、2、3、4

选做题:课时特训p54/1、

补充题:

1、想一想,填一填。

+++++=30

=()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课本第78页练习十七第4—9题

课时

第五课时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要求学生记住7的乘法口诀。

3、带着练习用口诀计算和巩固两步式题的练习题教学重难点

1、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要求学生记住7的乘法口诀。

3、带着练习用口诀计算和巩固两步式题的练习题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复习7的乘法口诀。

1、同桌对口令。

三七()四五()……

2、师生互补口令。

3.抢答

二、指导练习第4—9题。

1、第4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多少”数量关系的抽象认识,要使学生真正明白7的6倍就是6个7,5的4倍就是4个5。

2、计算。

5=()×()5=()×()

2=()×()4=()×()

7×4=()×()6×3=()×()

7=()×()7=□

6=()×()6=□

7×6+77×4-47×2+7

7×7-77+6+75×7+5

3、指导练习第7—8题。

4.看图说图意解决数学问题合唱队有多少人?5.买了多少盒白粉笔?6.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三.小结今天学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形式达到熟记口诀。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46/1、2、3、4

选做题:课时特训p55/2、

补充题:

填一填。

小长方形表示3

那么大正方形表示()教学整体反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教材80页例5

课时

6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教学方法准备教材主题图。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7×23×65×6

6×43×35×27×3

7×4+75×7+56×6+63×5-3

7×4-46×3+64×4+45×6-6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1)7的5倍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6个4相加得多少?

4)7和5相加的多少?

二、自主探究8的乘法口诀

1、出示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每排站了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一排?

2、引导学生完成数轴图,填出数轴上所缺少的数。

081624324048……

3、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书上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和口诀,并和同桌交流。

二八()三八()四八()

五八()六八()七八()

八八()

4、指导学生齐读8的乘法口诀。

5、指导学生齐背8的乘法口诀。

6、组织学生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81页1~4题。

2、独立完成81页5题。

3、背诵8的乘法口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48/1、2、3、4

选做题:课时特训p55/1、2、3、4

补充题:请你试一试,填出适当的数。

3×8=2424=□×□24=□×□×□

6×6=3636=□×□36=□×□×□

教学整体反思

“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郭志刚老师的自主阅读法自己读课本上小朋友的对话,从而导入填表格的教学中,根据表格中的数写出乘法算式,进而让学生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

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为帮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应用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含义。通过让学生找表中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整节课,情境设计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活动注重丰富有趣,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和应用意识。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在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所发现条件内容简单板书,避免其他学生在进行分析时,记不清数据和题意。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从为学生服务这个观念入手。

课题

课本第83页11—15题

课时

第八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用不同方式巩固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背诵8的乘法口诀。

2、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3、填一填。(出示小黑板)

8×2=□7×3=□8×6=□2×8=□

6×7=□4×6=□5×7=□4×7=□

5×8=□8×3□8×8=□8×5=□

5×6=□7×8=□6×8=□6×4=□

4、第13题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先让学生集体讨论,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订正。

5、第14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现实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找联系解决问题。应先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再画示意图,帮助解答。

二、拓展练习

(补充相应的练习)

1、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

2、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3、24=□╳□=□╳□16=□╳□=□╳□

4、6+☆+☆+☆=30☆=()

三、课堂随练。

四、课堂小结。

重点背熟8的口诀。

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49/1、2、3、4

选做题:课时特训p56/1、2、3、4

补充题:24=□╳□=□╳□16=□╳□=□╳□

6+☆+☆+☆=30☆=()

教学整体反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课本P86~87页

课时

第十课时9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引导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准备乘法卡片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二、引导练习,巩固强化

1、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1)、完成课本第86页第5题,交流改正。

(2)、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

(1)、请大家先在书上填出所缺的文字,将口诀补充完整。

(2)、选择一句口诀说出可以列出什么乘法算式。(要求列出两个乘法算式。)

3、引导学生完成第8、9题,

(1)、观察第8题的图意,引导学生说出图的意思,重点是理解出工有几个3。

(2)、学生列出算式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并改正。

(3)、第9题,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课本第6、10题。

2、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51/1、2、3、4

选做题:课时特训p58/1、2、

补充题:想一想,括号了最大能填几?

7×()<403×()<22

5×()<378×()<60

教学整体反思

在前面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后,9的乘法口诀似乎没有很大的“教头”。但仔细一琢磨,发现学生现在把前面已经背得很熟的口诀又生疏了,所以让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掌握一种快速而记忆深刻的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所以前面我几乎没有用太多的时间,直接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把9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后面我开始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特征。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开展了一个记忆力比赛,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快速的记住9的乘法口诀。孩子们开始仔细地观察,认真查找每个数的特点以及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有的说“9乘几,积就是积的十位就是几减一”;有的说“积的个位和十位的和是9”;有的说“积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就正好是另外一句口诀的积”……最后下课铃响了,还有孩子走到我身边告诉我9的乘法口诀的其他特点。

上完课后我比较担心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背一背9的乘法口诀,这样放开会不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但最后的课堂作业彻底的打消了我的这个担忧,孩子们的计算正确率比前面口诀的计算率更高。

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课本P87页。

课时

第十一课时练习(二)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教学重难点

1、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体验它的含义教学方法准备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或()

(2)()()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第13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3题:

(1)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4题:

(1)、看14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评价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52/1、2

选做题:课时特训p61/1、2、3、4

补充题:教学整体反思学校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课本P88~89页

课时

第十二课时乘法口诀表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方法准备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53/1、2、3、4、5

选做题:课时特训p62/1、2、3、4

补充题:

6+7+8+9+10+11+12=()

教学整体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

我在教学《乘法口诀表》一课时,先是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由"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引导学生想象: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的一起,会是一个什么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并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在头脑中画一个1~9的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

年级(数学)

课题

课本P90页

课时

第十三课时整理和复习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重难点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教学方法准备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独立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0页中找到答案。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91页第二题),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自己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表现得怎样?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54/1、2、3、4

选做题:课时特训p63/1、2、3、4

补充题:列式计算。

3个8的和:用加法算(),用乘法算()或()。

8的5倍:()或()。

8和7的和:()或()。教学整体反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学生还乐意听,到后来就越发的不耐烦了,教学的形式不是太多样,大部分就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很是枯燥和乏味,在知识的引导方面做的也是不够,尤其表现在“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这一环节,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要多学习、多钻研的地方。

年级(数学)

课题

课本P92、93页

课时

第14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正确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重点。

2、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难点教学方法准备小棒、直尺、三角板、硬纸条、六个图钉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一、观察物体。

1、生: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说一说一样吗?

(1)展示卡车模型的前面、后面、侧面情况让学生辨认。

(2)再展示椅子的前面、侧面、后面情况再来让学生辨认。

2、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后的感想。

3、师: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听完故事,小组讨论汇报。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结:观察物题时要做到从不同角度,全面的观察物体。

二、动手拼摆。

1、拼摆基本图形

(1)、用桌上的学具摆出学过的图形。

(2)、介绍自己拼摆的图形。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的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拼摆组合图形

师:出示范例,摆出一个图形,(课本93页图案)

(1)、生认真观察发现。

(2)、小组合作用最少的小棒,摆出最多的图形,看谁的办法最巧妙。

(3)、展评学生作业。

3、量一量、画一画

(1)、学生制作活动角。同时玩一玩,玩时能发现什么?

(2)、按要求转出角。小组讨论用测量的方法来验证。

(3)、让学生用活动角画出大小不同的角。

(4)、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角。

三、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一谈玩的收获。引导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所以不能从一个侧面去断定一个物体的形状,要全面的观察物体。

预习作业布置必做题:课堂作业本p55/1、2

选做题:课时特训p64/1、2、3、4

补充题:在家自己练习摆三角形,摆5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多少根火柴?

教学整体反思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表内乘法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 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知识

1、 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 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 教师抽查。

4、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

……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 发展练习。

1、 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

2、 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 实际应用

1、 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 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 课堂总结

五、 随堂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学生在掌握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同时鼓励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图文并茂,复习旧知

(1)看图列式计算:(课件演示)

①一支钢笔9元

②一共有多少朵花?

(2)汇报交流:

①9×5=45(元)

②6×3—1=17(朵))、6×2+5=17(朵)或3×5+2=17(朵)

2.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设计了两道题,第1题复习求总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用乘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2题的设计稍微灵活一些,可以引导学生从横行和竖列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构建方法

(1)理解题意,收集信息。

①学生读题:(课件呈现例5题目)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②小组交流: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教师和学生共有32人要乘车)

(2)明确问题,分析过程。

①理解“坐得下吗”的含义。

引导学生明确:有32人要乘车,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呢?(32个座位)如果车子的座位比32个少就怎样?(坐不下)什么情况下就坐得下呢?

②说说解决过程。

学生交流:先求车子的座位数,再比较看看能不能坐得下。

(3)看懂图意,尝试解决

①不同角度观察“座位示意图”:可以引导学生从横、竖两个角度说一说;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角度思考,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②学生根据不同观察,尝试列式解决。

③汇报交流: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式。

预设:

解法一:7×4=28(个)解法二:8×4=32(个)解法三:5×8=40(个)

28+5=33(个)32+1=33(个)40—7=33(个)

……

④比较作答: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回答“能不能坐得下”。

(二)反思过程,小结方法

学生说说像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意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寻求不同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三)多种形式,综合应用

1.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即怎样求鸡蛋的个数,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英准备了25元,想买6本日记本和1个铅笔盒,如图:

她准备的钱够吗?

2.提升训练

(1)找规律,填一填。

1+2+3=2×3

1+2+3+4+5=3×5

1+2+3+4+5+6+7=()×()

(2)根据上面的规律算一算,我们一共学习了多少句乘法口诀呢?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巩固新知,因此,在基础练习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空间,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提升训练中,设计找规律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同时系统回顾乘法口诀,一举两得。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数学教案

第9单元 总复习

第2课时 表内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表内乘法。

二、旧知学习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出示下图: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

5+5+5+5=20(个)

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5 × 4 = 20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1)背乘法口诀。

采取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2)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3)完成教材第101页第2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5题。

仔细看题,明白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然后独立完成。

4.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5.完成练习二十五第8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笔记】:

表内乘法

5 × 4 = 20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反思】:

上好复习课,首先就要研究透复习内容有哪些知识点和相关知识点,它们之间有着哪些联系。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计算数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围绕情境展开,内容连贯。在“整理与复习”这种有重复学习因素的教学中只有瞄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整理和复习的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但从学生的表现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还是被动学习,有的表达能力欠佳,学生的灵活性还得加大培养力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的乘法口诀》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的乘法口诀》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8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例题教学,在实际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

难点: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过程预设】

复习与巩固

1.背7的乘法口诀。

2.与老师对口令

3学习新知识《8的乘法口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a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8的乘法口诀

b初步记住8的乘法口诀

c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下面我就来搭一个这样的正方体。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那如果搭这样的2个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

提问:那么搭这样的3、4个、5个……8个大正方体各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呢?请同学们看例题算一算把它填在课本上的表格里。

核对交流:摆1个大正方形需要1个8?摆2个大正方形需要几个8,也就是2个8相加?摆3个是几个8?4个8是几?摆5个呢?……8个呢?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自编口诀

谈话:我们回过来再来看着表格一起说一说1个8是8,2个8是16……

学生齐说。

谈话:过去我们已经编过1~7的乘法口诀了,今天你有没有信心能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根据1个8是8,你能编出哪句乘法口诀?教师相机板书:一八得八。其他口诀怎么编,请你看着表格编一编,把它填在课本上,如果有问题可以先写出乘法算式,再来编口诀。学生独自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读读你自己编的口诀,其他同学听听你和他的一样不一样。教师相机在黑板上出示8的所有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现在我们一起读一遍,并在读时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大声齐读一遍。

2、发现规律。

提问:你发现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吗?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

从上往下看每句口决的第一个字依次增大一,第二个字都是八。

口决的得数从上往下看依次增加八,从下往上看依次减少八。

3、记忆口诀。

(1)学生自读、自背。

(2)齐背一遍后提问:你觉得哪几句口诀好记?

哪几句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提问:如果忘掉了四八三十二,那怎么想四八多少呢?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可以根据前一句口诀加八往后推,也可以根据后一句口诀减八往前推。还可以在容易记忆的口诀基础上推导,如“五八四十”容易记忆,在想“四八”“六八”“七八”就比较容易。

在此过程中适时点出古时女子年龄年方二八的说法,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并拓展知识面。(3)对口令。

师生互对:师说前半句,生后半句;师说后半句,生前半句。

照样子同桌互对。

4、送卡片回家。

提问:刚才我们一直在记8的乘法口诀,学了口诀就要会用口诀。根据“一八得八”这句口诀能解决哪几道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贴出算式卡片1×8和8×1。

谈话:其他几句口诀又能解决哪些乘法算式呢?有一些小卡片就在你的桌子里,你能送它们家吗?有卡片的学生送卡片回家,其余学生看看他们有没送错。

学生送完卡片提问:“八八六十四”这句口诀能算几道乘法算式?其余口诀呢?算8×4,想哪句口诀?6×8呢?

三、巩固应用,拓展应用

谈话: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口诀了,下面这些题你会算了吗?赶快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算式)

独立完成后校对。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说出每组三道题的得数相同后指着最后一组追问:就比如这一组,为什么它们的得数会一样呢?也就是说7个8比6个8少几?比8个8呢?

2、想想做做第4题

看来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了,下面有这么多的口算题,你有信心全做对吗?赶快做一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指名校对后核对正确人数并订正。

3、座位问题。

谈话:不仅数学书上有很多关于8的问题,其实我们的座位中也藏着很多8,比如1横排坐几个小朋友?

提问:1横排坐8个小朋友,那2排呢?3排、5排呢?

如果老师要请你算一算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你会列算式吗?

学生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核对。

4、螃蟹问题。

谈话:同学们见过螃蟹吗?(课件出示螃蟹图片)一只螃蟹除了两个大钳子外有几条腿?5只螃蟹呢?

谈话:学了数学知识后不仅可以用来解决问题,还可以来做游戏呢?不信?老师我就用它们编了首儿歌,想不想看看啊?

出示儿歌:一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8条腿

两只螃蟹两张嘴!4只眼睛16条腿

三只螃蟹三张嘴!6只眼睛24条腿

……

谈话:我们先一起来念一遍。

学生齐读一遍后提问:儿歌的后面有个什么符号啊?它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把儿歌续编下去吗?谁先来试一试。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8的乘法口诀

1个81ⅹ8=8一八得八

2个8相加2ⅹ8=16二八十六

3个8相加3ⅹ8=24三八二十四

4个8相加4ⅹ8=32四八三十二

5个8相加5ⅹ8=40五八四十

6个8相加6ⅹ8=48六八四十八

7个8相加7ⅹ8=56七八五十六

8个8相加8ⅹ8=64八八六十四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表》教案分析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表》教案分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表》教案分析

第9课时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
课本P88~89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全部掌握了表内乘法,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某些规律,并且能用表内乘法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能力。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期末复习资料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期末复习资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3=12或3×4=12

︰:::::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

10、“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11、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5,就是5的3倍。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单元教案


年级:二班级:

周次

8

课次

1

授课课题

认识线段

教学

基本内容

课本第48页例题,课本第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的想像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讨论交流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认识线段

1、要求学生取出准备好的毛线,随意地放在课桌上。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得出这条线是弯的后,教师拿起线,两手把它拉紧,提问:看看现在怎么样了?

讲述:我们把这两手间的这一段叫做“线段”。(板书:线段)

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确认是直的)

2、画出一条线段,

提问:看看线段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两头有两个点,

说明:我们两手掐住了毛线的两头,两头也叫两端,两头的点叫做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指名完整地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想想做做第1题)

4、学生用手摸一摸直尺、课本的每条边,感受线段。

提问:你还能说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吗?

二、画线段

1、学生动手利用一些工具试着画一条线段。

2、交流画线段的工具和画线段的方法、步骤。

3、看书上第48页,了解画线段的各种工具,说说还能用什么工具。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合作,数一数,填一填。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体会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分别是由3条、4条、5条线段围成的。还要指出:两条线段在一点相接,端点不要再画出来。2、做“想想做做”

教师示范折纸,打开后让学生看一看,折痕就是一条线段。提问: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它短的呢?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折一折、比一比,再交流不同的方法。

3、画连接两点的线段。

教师在黑板上点两个点,提问:谁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线段。

这样的线段能画几条?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其他学生自己在纸上依照着画线段,再在班内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4、做“想想做做”第4

提问:“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猜猜画成是什么图形?学生先猜一猜,然后画一画进行验证。

5、拓展题

教师在黑板上点上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提问:如果有这样三个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学生画一画、数一数,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说说是怎么数的。

6、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小组合作,画一画、数一数,交流时演示数的方法。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知识,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五、作业反馈及补缺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年级:二班级:

周次

8

课次

2

授课课题

认识厘米

教学

基本内容

课本第50-51页例题,课本第51-5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方法;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具准备:米尺、学生准备一根毛线、学生尺,每个学生发一张长7厘米的纸条。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讨论交流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引入新课

谈话:生活中的物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如果我们要想知道课桌面有多长怎么办?

你们量量看。

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

讨论:怎么样量更好些呢?(用尺量)

认识尺上的一个新朋友——厘米(板书课题:厘米)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厘米

(1)学生看直尺,说说看到了什么。

(2)介绍刻度线和1厘米,请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一看。

(3)用两个手指比画1厘米有多长,

说明: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学习量长度

(1)拿出课前发放的纸条,用厘米作单位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先在小组内商量怎样量,再动手。

(2)交流是怎样量的。

(3)讨论:哪种方法正确?哪一种方法更好些?

(4)小结:我们把刻度线0对齐纸条的一端,再看纸条的另一端对着几厘米刻度线,纸条就是几厘米,这方法既正确又简便。

(5)完成书上第51页,书上的小刀是几厘米,线段是几厘米,把它填写在书上。

3、练习量长度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说一说哪一种量法对,其他量法错在哪里?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红色的线段有多长,蓝色的线段有多长,再提问:这两条线段都接近几厘米?你认为可以怎样说?(大约8厘米)

小结:我们遇到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不是正好几厘米时,可以看它接近几厘米,用“大约几厘米”来表示。

(3)量一量学习用品的长度。

(4)做“想想做做”第4题。量好后填在书上。告诉学生要记住这个长度。

(5)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作业,同桌互相检查。

4、画线段

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7厘米长的线段,请一名学生在投影仪上示范,说说是怎样画的,

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这节课的什么内容最感兴趣?你打算用所学的知识去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年级:二班级:主备人:王琴日期:2010年10月14日

周次

8

课次

3

授课课题

认识米

教学

基本内容

课本第52-53页例题和试一试,课本第53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再通过测量进行验证;会恰当地选用长度单位,并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讨论交流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

2、让学生量教室的长,量后分小组讨论。

3、讲述:量比较长的长度,要用比厘米大的单位。

板书:认识米。

二、联系生活,认识长度单位“米”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长度正好是1米。

(2)学生拿出自己的米尺,用两手掌夹住米尺的两端,说说两手间相距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3)说说1米大约有几枝铅笔长。

(4)用米尺比比自己的身高,1米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5)用米尺量量课桌长的一边,看比1米长还是比1米短。长(短多少)?(用手比划)

说明:课桌长的一边接近1米。你还能说出大约长1米的物体吗?

2、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

(1)用20厘米的尺子与1米比比,1米有几个20厘米?

(2)你是怎样算出的?

(3)师生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齐读

3、指导完成“试一试”

(1)量一量用米尺量黑板的长,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填一填,再集体交流。(2)先估计再测量。教室的宽大约是()米。教室的门大约高()米。黑板的短边大约是()米。活动后大组交流汇报。

三、综合运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用手比划1厘米和1米。

2、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问为什么这么填写。

3、做“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讲座交流在比较时是怎样想的。

4、做“想想做做”第3题两人一组测量,集体交流测量的结果。

5、做“想想做做”第2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利用课余时间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实践一下。

板书设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年级:二班级:

周次

8

课次

4

授课课题

量一量

教学

基本内容

课本第54-55页内容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2、探索并掌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讨论交流等

集体备

个性化修改

一、选择测量工具

1、认识各种尺。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尺拿出来,互相介绍。指名介绍。

你用学生尺、米尺、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什么?

2、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让学生量出自己的一、一步、一庹的长度。

学生互相帮助。指名学生说出自己量的长度。

谈话:记住用他们作为自己身上的尺。

二、进行实地测量

1、量长方形纸用学生尺量出四条边的长,填写在课本第54页中间的()里。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讲述: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的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你能量出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吗?

学生各自折纸,测量,再指名回答。

讨论: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提问:把你量出的这条折痕的长度与长方形的边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刚才你们量长方形的边和折痕的长度是用什么尺量的?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

2、估测物体的长度

用一、一步、一庹估测一件物体,再选用合适的尺量一量进行验证。小组活动,然后指名汇报。

3、到篮球场上去量

(1)测量篮球场的长。

每个小组进行两次测量。第一次用3米的绳子量,第二次用你们认为合适的尺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一下你更相信哪个测量结果,为什么?

(2)测量篮球架的高。不爬到篮球架的上面,你有办法量出篮球架的高吗?(3)各小组自选测量对象、自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你在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周次

9

课次

1

授课课题

确定位置

教学

基本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问题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讨论交流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有许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出示小动物做操图)你们看,他们做操做得多认真啊!要说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学习例题。

1、听对话,找动物。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听小猴和小熊说的话,并找到他们所在的位置。

小猴:“我在第1排第1个。”小熊说:“我在第2排第3个。”

引导:根据小猴和小熊的话,你能在图上找一找哪里是第一排,哪里是第二排吗?再指出哪里是第三排、第四排。那么数第几个又应该从哪边往哪边数?指着图数数看。

小结:在小动物做操这样的画面上,排数一般都是从前往后数,个数一般都是从左往右数。要说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明它在第几排第几个。

2、指动物,说位置。

(1)白菜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小兔在第几排第几个?请将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再指名回答。

(2)小组讨论豆荚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能说出其他小动物的位置吗?

先分小组合作交流,一人指,其余说位置,再由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认识教室中的位置

(1)指名说说自己的座位。同桌相互说一说,你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个。

(2)指名到前边来说一说几个同学的座位,并追问:你还能怎样说?

(3)同桌相互交流,说一说其他同学的座位。

三、做“想想做做”的习题。

1、出示第1题。

提问:根据这两小题中给出的信息,你能说一说层数是怎样排的,号数或本数是怎样排的吗?

按题目的要求,鼓励思考,先在小组里说给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2、出示第2题。

提问:你去过电影院吗?电影院的座位的排数和号数是怎样排列的?你能从图上看明白吗?

分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再指名回答。

3、出示第3题。

一位学生或教师说,其余学生摆或画。集体订正,同桌互查。

教师巡回指导。

五、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举例说一说怎样知道物体的位置吗?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周次

9

课次

2

授课课题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

基本内容

教材58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9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个方向。

2、在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语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讨论交流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认识东、南、西、北。

1、教学例题。

谈话:小红是一名小学生,我们看看她在干什么,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哪个方向是东?

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起立,面向太阳站好。你能说说自己的面前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说一说,再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转过身来坐下,我们看屏幕:小明也像同学们一样,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阳站立。(出示:小明面向太阳站立图)你知道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吗?(根据学生回答,把课本上的四句话填完整)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揭示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2、教学“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1)游戏示范:请一个学生上来,先跟老师合作。

由老师说口令,学生按口令做。

(2)学生活动:同桌学生先由一个人说口令,另一个人做,再进行交换。

(3)谈话:同学们做游戏的时候,豆荚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

学生面向北面站立,一边指方向,一边回答。

二、应用与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看一看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课前老师要同学们到学校的操场上去,看看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都去观察了吗?

指名说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说书橱在哪面,再说说窗户在哪面,你是怎样想的?

4、“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自学,再交流辨别方向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题中相应的图,并讲述运用北极星、树的年轮和指南针辨认方向的方法。

(2)假如你在林中迷了路,你有什么办法找到回家的路?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年级:二班级:

周次

9

课次

3

授课课题

认识平面图

教学

基本内容

教材60页的例题和试一试,61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2、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讨论交流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谁来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用摄象机从操场的上方往下拍,拍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交流。

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只是要想拍到这样的画面,得站得很高才行。不过不要紧,我们可以用平面图,把操场四周的景物记录下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平面图。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平面图。

谈话:同学们手中都有一张这样的平面图,(拿出操场平面图示意一下)图的中间是学校的操场,你能把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记录在这张平面图上吗?

学生活动:在平面图的四个方位上分别填上教学楼、学校大门、西围墙、篮球场。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制图策略,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反馈:刚才有几个同学已经将自己制作的平面图展示给大家,先请这几个同学上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还有同学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吗?

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平面图,你能发现有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吗?请在小组内讨论。(定的北面不同,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在平面图上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方向的标准。

讲解:在地图或平面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的。为了标明方向,在地图和平面图上通常用这样的符号(板书:北)来表示方向。这个符号叫指向标,这个指向标的意思是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面。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自己刚才制作的平面图,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吗?把你制作的平面图上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纠正过来。完成后,再把你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学生活动:纠正自己制作的平面图,使其符合规范,并把作品确定平面图上的其他三个方向。

全班交流:结合自己的作品说一说指向标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平面图上的其他三个方向。

2、教学“试一试”。

出示图。

问:图上的指向标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图上的指向标,确定其他的三个方向吗?

谈话:根据图上这些小动物家的位置,你知道了什么,?(看谁了解的信息多)。在小组内先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并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

请学生打开教科书,完成“做一做”。

小结:同学们学得都很主动,不但认识了平面图,还能清楚地表达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应用与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再提问:小明到人民公园应向哪个方向走?如果小明想到百货大楼去,应该向哪个方向走?去新华书店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

问:如果你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所学校,你准备怎样介绍?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交流。重在看图方法指导。

再出示题中填空部分,指名回答,并在课本上填空。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时,着重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1)大楼的紧急疏散图有什么作用?(2)紧急疏散时,为什么不能走电梯?)

讨论:假如遇到了紧急情况,你认为每个房间的人该走怎样的路线?先在小组里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指名回答反馈。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在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二)

信息窗1——缝沙包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缝沙包的信息图

师生双边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缝沙包的信息图)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学生发言。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缝3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

生2:缝4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

生3:缝5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

生4:桌子上一共有多少个纸杯?

生5:墙上一共挂着多少只纸鹤?……

二、自编口诀,解决问题。

1、凯蒂看到小朋友那么聪明,她想请大家帮忙算算,缝6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你愿意帮忙吗?

2、那需要多少块布呢?(36块)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1:我是用6+6+6+6+6+6算出来的。

生2:我们可以这样想:1个沙包6块布,2个沙包12块布……

生3:我列算式6×6,用口诀来计算的。

你用的哪句口诀?学生发言。

3、这个同学真聪明,能根据刚才的得数想出口诀:六六三十六。

你还能编出其他的关于6的口诀吗?试试看。

小组合作自编口诀。全班交流。

4、书上有一首儿歌:……你能接着编下去吗?试试看。

请以小组为单位,编儿歌。

学生按照儿歌的形式接着填数。

5、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口诀快速的记下来。

对口令。看谁接的又对又快。

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6的口诀,由于数较大,学生背诵起来有困难,在讲解的过程中必须反复背诵,教师应教会学生总结规律,指导背诵。

教学反思

1、学生在观察信息窗的时候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讲解过多。

2、自己能很快编出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07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