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金蝉脱壳》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蝉脱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2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主动探究大自然中有趣的现象,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

教学重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有关金蝉的资料和大自然中其他动物有趣的现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妙趣横生。今天我们一块走进金蝉家族,了解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有趣现象。请齐读课文题目——金蝉脱壳。

2你们见过金蝉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金蝉是什么样的?金蝉是怎样脱壳的?它为什么要脱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是通过我们自己读书来解决的,再看看我们在读书中又能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

2分组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比一比哪组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3师生共同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课文,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及变化

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段是写金蝉脱壳的过程的,哪几段是写金蝉脱壳后的变化的。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段,边读边勾画出写金蝉脱壳过程的句子,然后把金蝉脱壳的主要步骤归纳出来。最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弄清金蝉脱壳的过程。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语言的生动有趣。如:金蝉脱壳的过程作者写得活灵活现,逼真形象,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观察很仔细?

4教师引读本段,让学生熟悉金蝉脱壳的过程。

5第3段写了金蝉脱壳后的变化,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翅膀、身上的颜色)

6采用“读一读、想一想、勾一勾、议一议”的方法弄清金蝉翅膀和身上的颜色的变化情况。

7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8这奇妙的变化让作者一饱眼福,我们也感到太有趣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延伸

大自然中像这样有趣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用你们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去捕捉,我们准备开展一次“动物趣事”交流会,了解大自然中更多的趣事,好吗?

附:板书设计

金蝉脱壳脱壳过程:露出背——钻出头——露出脚——抽出尾

延伸阅读

金蝉脱壳教案


教学内容

7.金蝉脱壳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初步感知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

资源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定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预习

设计

1.认真听读课文录音带,给文中的“壳”注音,再揣摩一下,在什么情况下读“qiào”在什么情况下读“ké”?

2.阅读《练习与测试》P26“读一读”内容,知道“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意思,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向大家讲述。

3.画出本文的生字词及成语,试着理解它们的意思。把《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4.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知道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在成语中读qiào,在课文其他句子中读ké。

2.预设:读“qiào”时表示坚硬的外皮。两者都是指外皮。

3.“金蝉脱壳”的比喻义: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4.讲故事“金蝉脱壳”。

5.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6分钟)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3.齐读词语。

4.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2分钟)

预设:作者揭开了金蝉脱壳的秘密的经过,介绍了金蝉脱壳之前、脱壳之时、脱壳之后的种种变化,表现了作者的高兴之情和喜爱之意。

【学习单1】

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的?

②再读课文,看看文章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课文可以分几个段落,每段都讲了些什么?

③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预设:

第一段(1-2):写“我”听了叔叔们的介绍,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段(3-6):详写“我“对金蝉脱壳的揭秘情形,描写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情景。

第三段(7):写金蝉脱壳后五彩缤纷,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6分钟)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预设: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3.指名朗读。

4.【学习单一】

①默读1、2自然段,圈出表示蝉儿脱壳时动作的词,体会这些动词的妙处。

②自学后与小组交流

③时间:5分钟

5.学生自主学习。

6.学生展示:

“钻”、“爬”、“脱”、“换”正是“金蝉脱壳”过程的浓缩,这是多么神奇的过程。其中,“脱旧衣”、“换新装”把蝉当成人来写,

读来亲切生动。

7.齐读。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板书“金蝉脱壳”,正音。

昨天预习时听清课文录音带中“壳”的读音吗?【预习作业1】

2.有没有谁查过字典,对于“壳”这个字的两个读音该如何区分?

3.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预习作业2】

4.在三十六计中也有“金蝉脱壳”,谁知道这个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5.今天我们一起和作者观赏大自然中的“金蝉脱壳”。一起来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柿子搜索颜色花椒籽配合

协调趴恢复枝丫抽搐树干

金蝉脱壳夜幕降临枝繁叶茂

聚精会神依依不舍五彩缤纷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抽搐协调搜索(换词)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的?文章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出示学习单】

3.导学: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的?

(2)文章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读课文,一定有更多收获。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哪件事“神奇有趣”?

3.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指名朗读。】

4.出示学习单。

5.导学:说说你的理解或体会。

6.齐读第1-2自然段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第1、2、3题。

揭示题旨,导入新课

1.师:炎热的夏天里,喜欢趴在树上,“知——了——”“知——了——”地高喊“热死了——”热死了——”的是那一种昆虫?

生:知了。

师:知了是它的小名儿,它的学名叫——蝉。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跟蝉有关的文章。

2.师板书:金蝉脱壳

指名读课题

师:“金蝉脱壳”在成语中文读,读“qiao”(第四声);其余是口语色彩的语音,读“ke”(第二声),如“脱壳”。

3.师: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词吗?你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汇报交流,师小结,并出示投影,生朗读加强记忆。

(“金蝉脱壳”,本指蝉脱去外壳,露出金黄的身体;后来指“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计,急用计策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4.生齐读课题。师:读完课题,你们认为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我们读读课文。

再读词语,你都理解哪些词语的意思。学生汇报,师提出重要词语。

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颜面。

协调:配合得适当。

依依不舍: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作业

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感情。

2.《补充练习》中第一题。

3.《练习与测试》完成第一、三部分。

★★

仔细观察一种动物的活动场景,写下来。

教学内容

7.金蝉脱壳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通过过品读课文描写脱壳过程的部分,感受作者准确、精妙的用词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并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

资源

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芙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预习

设计

1.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完成《补充习题》P22第三题,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2.搜集含有“蝉”的古诗词。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

1.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2.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指名读

3.“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32分钟)

●精读第二段

1.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学习单一】:

①“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②时间:5分钟

2.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展示:

◆脱壳前

1.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对应。

预设:

①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

②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

③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2.齐读第一句。

3.抓住“上下搜索”“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这些体会作者的善于观察。

◆脱壳中

1.背—→头—→脚—→尾

2.全班交流。

①预设一:“立刻”写出了蝉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具体。可以用手作蝉虫演示,让学生有个形象感知。

“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奇。

②预设:从“钻“字我感受蝉的灵活、调皮。

“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的可爱。

“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

③预设: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脚“抓”“抽”,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领悟神奇动人。

◆脱壳后

翅膀、触角的变化。

身上的颜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褐色(颜色的变化让人惊奇万分,蝉简直就是魔术师,蝉儿肚子的颤动好像是障眼法,蝉在它的掩护下不停地交换着颜色。)

●精读第三段

1.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

2.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你瞧,头上一双,触角,背,身子,翅膀。

3.抓住文章中“过了好一阵子”、“长久地趴在树上”体会其中的艰辛。[引导学生明白生命要绽放美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第三板块:总结全文,学法指导(5分钟)

1.预设: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2.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3.(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指的是什么事情?

2.除此以外,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你能找出来吗?

3.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

过渡:小作者非常喜爱蝉,为了解开金蝉脱壳这个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过程,他可花了一番功夫!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精读第二段

过渡: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蝉是怎样脱衣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神奇所在吧!

1.默读课文第3至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师: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学习单】

3.导学:

◆脱壳前

1.“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2.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3.作者是如何观察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

◆脱壳中

1.此时的作者已经悄悄地跺在树背后,准备观赏这奇特动人的一幕了。请快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

出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2.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呢?

①出示:蝉虫整个身体……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色龙一样。(指导朗读)

②出示:接着,头钻出来了……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蝉出壳时的情景。……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小结: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

◆脱壳后

1.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新装,我们走近去仔细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2.“奇迹般的变化”体现在哪里?

3.蝉儿就像一位魔术师。齐读进一步感受“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

4.指导背诵。

●精读第三段

1.此时的蝉是什么样子呢?

2.“五彩缤纷”说明了什么?此时的蝉身上有多少种色彩?出示蝉的图片。请你来描述一下。注意一定的顺序。

3.蝉为了迎来这一刻容易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4.指导朗读。

5.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正因为这过程奇特动人,所以脱壳后的蝉在作者眼中与以前不同了,体会作者欣赏、喜爱的心情。

第三板块: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2.出示苏霍姆林斯基的观察名言。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3.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每个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树的高处欢快地唱歌,可是金蝉脱壳的情景,我们却很难看到,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小作者,透过他真实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领略了大自然给的神奇动人。其实,只要我们用心用眼善于“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情景,譬如:母鸡下蛋、公鸡啼明、公鸡斗架、猫捉老鼠、狗儿看家、小羊喝奶、鸬鹚捕鱼、蜜蜂采蜜、壁虎捕蛾、蜗牛爬行……下面就让我们选择一个自己看见过的,写一个情景片段!要向文中的小作者学习写法,注意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2.完成《补充习题》P23第四题。《练习与测试》剩余习题。

学习3-6小节

1.默读第3-6小节。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出示:我最难忘的是蝉儿的情景,因为

①“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②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③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

4.播放金蝉脱壳过程视频,让学生体会神奇。

5.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6.背诵4、5小节。

学习第7小节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作业

设计

★《练习与测试》中剩下的部分,《补充练习》中剩下的内容。

★★抓住一个重点来描述你家的动物小明星。


《金蝉脱壳》课文


[苏教版国标本]

我最爱捉蝉。有一天,我无意中捡到了几个透明发亮的壳。叔叔们说,那是蝉虫脱的壳。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这天傍晚,下了一阵毛毛雨。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我向菜园跑去。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夕阳映照下显得更加翠绿。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我轻手轻脚地爬上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

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这阵儿,蝉儿长久地趴在树上,恢复着体力,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涯。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7、金蝉脱壳|(第二课时)

教学意图:

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种小动物,在第一遍草稿后,我发现学生不能够把动物的动作写具体。这篇文章写蝉儿脱壳很具体,是一篇很好的教材。教学中,想通过分析教材,学习写法。

金蝉脱壳的情景很神奇,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亲眼看过,通过对教材词句品析,体会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3、学习写作方法,练习写一种小动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谈话: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成语,人们常用它来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三国时,诸葛亮还曾用这个计谋使蜀军避开了魏军的追击,安全撤回汉中。这个成语就是――齐读课题。

2、文学和音乐是相通的。如果把第7课看作是一部完整的曲子,那么曲名就是――齐读课题。课文的第一大段就像曲子的引子,(指板书)3、4、5自然段分别是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那第三大段呢,当然就是尾声了。

还记得引子部分哪一句给我们印象最深吗?

[出示夜幕降临一句。]这句把后边三个乐章的内容都概括进去了,分别写了金蝉脱壳的三个步骤,就是(板书:爬脱换)。如果把里边的字词看作一个个音符,那么加点的这些音符用得是恰到好处,我们可以把他们珍藏到记忆库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后边的三个乐章就是小作者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其中哪些情景奇特动人呢?自己读一读,划一划,并写写批注。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乐章:爬(第3自然段)

(1)蝉脱壳前先得爬上树。谁来读读爬这部分?指名读。

(2)你觉得哪个情景最吸引你,能结合句子谈一谈吗?

(3)你们喜欢描写蝉的哪个音符?我们把它存到自己的记忆库中。指名上台写,其余人在书上做记号。

(4)哪个句子对应于(指板书)叔叔们说的话?这段不但写了蝉爬上树的情景,还告诉我们蝉儿上树的时间是――、环境是――,这样写,内容变得更具体了。

把刚才谈的感受带进朗读中去,你们一定能读好这一段。朗读。

第二乐章:脱(第四自然段)

(1)蝉上树后就要有条不紊地脱下旧装了,知道它是按什么顺序脱的吗?从第二乐章里找一找。根据回答板书:背―头―脚―尾。

(2)你认为哪个情景最奇特呢?谁来把刚才圈出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想法和感受。(如写背的:颜色变化快;写眼睛,钻写出灵活、调皮,透明发亮,大眼睛、像――一样颜色真漂亮,写得生动,依依不舍看出它有感情。说到一连串动词时让学生动作表演,体会整个动作的自然协调,演不好时问:这样的动作是自然协调吗?)

(3)你想在记忆库里珍藏哪些音符呢?相机指名上台板书词语。

(4)女、男生分别按板书的顺序练习并比赛背诵(读出变化的迅速、敏捷)。

第三乐章:换(第五自然段)

(1)金蝉终于换上新装了,在第三乐章中最让人惊奇的又是什么呢?

(2)交流。(像魔术师用障眼法给观众带来一分惊喜)相机指名上台板书。这些变化真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这种罕见的情景用文中一个词语形容就叫――奇迹。

(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把这奇特动人的情景永远留在记忆中。

尾声:

1、乐曲的尾声同样给读者美的享受。大家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2、师小结:蝉儿五彩缤纷,蝉壳闪着金光,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三、总结。

金蝉脱壳的过程让人惊叹,小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传神的表达更令人折服。因为留心观察,金蝉脱壳那奇特而动人的情景才得以被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也才让读者也大饱了眼福。想拥有这样一双慧眼吗?那就牢记巴甫洛夫的那句名言――师生齐背观察观察再观察。老师预祝你们成功!

板书:7金蝉脱壳

引子爬 脱 换

第一乐章爬

第二乐章脱 (背--头--脚--尾)

第三乐章换

尾声

奇迹

教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基本贯彻了教学意图,通过对文章词句的品析,体会到了金蝉脱壳的神奇。通过分析作者的写法,学习了写小动物的写法。

但由于学生生活积累缺乏,对蝉几乎没有直观了解。因此金蝉脱壳的神奇没有能引起共鸣。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以后要指导学生多接触自然,只有多观察才能多积累。

金蝉脱壳教学反思


《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课文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

教学三四五自然段时,我先和孩子们一起理清脉络,以“脱壳过程”为内在主线,了解这三节分别讲了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然后引导他们观察课文中的几幅插图,思考为什么把蝉叫做“金蝉”?孩子们结合插图,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到了有关的句子,我又进行了介绍,他们对金蝉有了比较多的了解。遗憾的是未能运用多媒体,让他们真实观看金蝉的图片,仅靠插图,效果不够理想。

教学第四、五自然段,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圈出描写动作和颜色的词语,与孩子们边阅读边交流,且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特别是蝉尾脱壳的情景,从“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动词入手,边读边模仿表演,深刻感受脱壳动作的自然协调,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后面翅膀身体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真的很神奇,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变化如此之快的现象。因为课堂时间和设备问题,未能给孩子们播放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所以,后面肯定会抽出时间补上,眼见为实。

金蝉脱壳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神奇有趣,后面我又补充了两个反映蝉的奇特的资料,即“寿命长”、“鸣叫奇特”,学生们觉得更神奇了。

金蝉脱壳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

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金蝉脱壳》课外拓展


金蝉简介

金蝉 科属分类:同翅目、蚱蝉科 实名蚱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黑蝉,成虫俗称知了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48毫米,翅展125毫米。全体黑色,有光泽,被有金属光泽。复眼淡赤褐色。头的前缘中央及颊上方各有黄褐色斑一块。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前后翅透明。前翅前缘淡黄褐色,基部黑色,亚前缘室黑色,前翅基部1/3黑色,翅基室黑色,具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黑色,翅脉淡黄色及暗黑色。足淡黄褐色。雄性腹部第一、二节有鸣器,雌性无鸣器,有听器,腹瓣很不发达,产卵器显著而发达。卵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2.5毫米,宽0.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若虫黄褐色,具翅芽,能爬行,一龄的前足即表现为明显的开掘式;末龄若虫体长35毫米,黄褐色,前足开掘式,翅芽非常发达。

经济资源价值:

蚱蝉的食用价值。经科学分析,蚱蝉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63%。

蚱蝉除具备食用价值以外,还具有药用功能。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鲜嫩的蚱蝉若虫和成虫,特别是若虫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蚱蝉的自然习性蚱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也有记载5~6年或12~13年完成1代的情况。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

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的较少,约为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

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称之为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动性较小。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外表粗糙,内壁光滑湿润,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

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上旬。即成虫的产卵期可以持续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成虫多在夜间8~10时和早晨4~6时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虫常栖息于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卵产在枝梢的木质部内,卵窝密接,多为单行、也有双行的,呈直线排列,少数弯曲或呈螺旋状排列。每一卵窝内有卵6~8粒,一根产卵枝内有卵12~479粒,一般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条上有卵穴6~146个。每头雌虫腹内怀卵500~1000多粒,最多达到1500粒,最少20粒,平均800粒。成虫寿命3个月左右,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成虫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汁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同时使嫩枝条脱水干枯死亡,对树木造成危害。

由于环境破坏,树木的砍伐,蚱蝉若虫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人为的滥捕滥抓,导致若虫(知了龟)资源严重枯竭。需求方面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需求量就在100吨以上,市场缺口相当大,市场价格也越来越高。人工养殖金蝉前景广阔。

《金蝉脱壳》教学札记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蝉脱壳》教学札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在教学这课时,第一课时中,我首先让学生试着解释金蝉脱壳的意思,有的学生还说到了它的典故,我立刻让这个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同学讲一讲,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

在第二课时中,我让学生通过观看蝉的相关图片,再加上我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真正启发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以脱壳过程为一条内在的主线,对文本进行重新的组合。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而文本的内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学时我集中精力让学生感悟脱壳时的情景。而对前面的1-2两节,只是提取了肥肥的,这一句,让学生感知了脱壳前蝉的样子即可。

接着,就细致地引领学生感悟蝉脱壳时的情景,让学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这复杂的脱壳过程映在自己的脑中。然后又有重点地感知翅膀的变化以及整体地感知颜色的变化。

最后采取师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脱壳后的变成成虫的蝉的样子。

在教学中,我着重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我让学生充分自读,读懂文本,理清蝉脱壳过程,然后,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合作探究,体会自然神奇的变化,学习作者观察、描写方法。设计时,我直奔重点,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脱壳上,其重点不是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而是通过抓住具体描写,感受其奇特之处,并在感受的同时,去学习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构建的过程。

在学生充分感悟到金蝉脱壳过程的神奇有趣后,让学生再抓住感受深刻的一系列动词好好读一读从这一过程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答出了灵活连贯,我再引导这个过程容易吗?学生说不容易艰辛漫长。师:是呀,事物从旧到新要经过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过程虽漫长、艰辛,但蜕变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的完美。我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悟出了艰辛漫长,这一情感体验是有深度的,应该说是触动心灵的体验,是真实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同时,我启发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作个有心人。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奇特动人的事,等待我们去揭开它的奥秘。

《金蝉脱壳》教学反思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金蝉脱壳》教学反思”,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金蝉脱壳》一文所描述的是自然界中一个神奇有趣的现象,平时不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是很难看到这一奇特景象的。同学们也一样,几乎没有人见过。文章的学习重点是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其奇特神奇。

教学第一自然段,我指导学生抓住句子“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因为这句话不仅简要概括了金蝉脱壳的过程,还很形象地描述了金蝉脱壳的实质。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金蝉脱壳的时间(傍晚)、环境(树上、枝繁叶茂)以及即将脱壳的蝉的外形(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同时,较为具体地描述了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字里行间把蝉儿这种并不引人注意的大自然的小精灵描绘得漂亮、可爱。

文章的第四、第五自然段是重中之重,我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边读边想象蝉脱壳的样子,圈画出关键的字词。学生热情高涨,学习兴趣很浓。我一边巡视一边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许多同学都不太理解文中对“蝉尾脱壳”的描写。(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由于教室内没有多媒体课件,所以不能以生动形象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我灵机一动,不如就让孩子们自己当回蝉儿,根据文章的语言做出蝉尾脱壳的过程。于是,学生在我的课文讲解中做出了“蝉尾抖动,腾空向后仰去,敏捷地向前扑来,用前脚(双手)抓住蝉壳(桌边)用力一抽(臀部抬起),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这样反复地让学生多做几遍,学生兴趣盎然,对蝉尾脱壳的过程了然于胸。而这样的表演对接下来的课文背诵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金蝉脱壳》片断赏析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蝉脱壳》片断赏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比较多,如识写字的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文题、句子、分段、概括段意、抓住主要内容、归纳主旨中心的方法等等。那么,在面对一篇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课文时,作为已具备概括段意等基本学习方法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中该如何引导他们理清层次、把握主旨、揣摩作者写作意图、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并逐步习得这些语文素养,为他们进一步持久而深入的阅读打下基础呢?在执教本期组内研讨课《金蝉脱壳》的过程中,我就小学高年级语文如何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教学案例1】(试讲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

生:(齐读)金蝉脱壳。

师: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师:很好!那金蝉脱壳的过程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呢?

生一:我觉得金蝉脱壳是一幅很神奇的画面。

生二:我认为是这个过程是奇特动人的。

师:那就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你觉得哪里最为神奇?

[点评:生读后汇报,结果分散而混乱,部分学生仅沉迷于局部细节处的神奇而对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分为几步都不太清楚。教学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

【教学案例2】(汇报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

生:(齐读)金蝉脱壳。

师:初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金蝉脱壳分为了哪三个步骤?

生: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

师:(板书)谁来说说,你从中都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奇特动人。

师:(板书:奇特动人)那你觉得哪部分内容最为神奇?

生:我认为脱壳时最为神奇。

生:我觉得脱壳后蝉儿的表现更让我们瞠目结舌。

生:我也特别喜欢脱壳后的情景。

师:那好,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吧。

[点评:从整体入手,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提炼出教学点神奇,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顺学而导,进入到局部进行深入的阅读体悟。教学环环相扣,精彩节节呈现。]

【教学反思】

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一种教学理念及行为,这种教学理念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

整体阅读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整体意识、大局观念是21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大局观念是思维认知结构健康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人才观应摒弃那种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只看局部,不顾整体的狭隘的局部意识和观念。语文整体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整体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

整体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认知规律,适合完善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整体阅读的语文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纷繁的材料中分清主次,在众多的现象中看出本质,在复杂事件中把握主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健全的认知结构。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正先生指出:阅读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然后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可见学生在阅读时应遵循这种认识规律,结合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文章的背景下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把握。

那么,应当怎样来进行小学高段语文整体阅读教学呢?我想借这次执教《金蝉脱壳》的六次跟进、研讨的过程,来谈谈自己对整体阅读的一些粗陋的看法。

首先要总览全文,整体感知。学生每拿到一篇文章,总有先睹为快的心理,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要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因为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能迅速进入状态,融入文章,对文章重点部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例如在学习《金蝉脱壳》一文时,我在开课前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同学们,《金蝉脱壳》是一篇状物类文章,猜猜看,这篇文章会写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举手猜测课文内容。我趁机进一步激趣:那咱们就来证实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测,看看作者围绕金蝉脱壳到底写了些什么?通读全文后,学生一下子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学生轻松地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其次是局部分析,深入理解。经过初步的整体感知后,再通过对部分进行整体性分析,即通过分析局部字、词、句、段与全文整体的关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中心,解决文章怎么写的问题。例如:《金蝉脱壳》文中脱壳时一节,很明显使用到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即:背头脚尾(抖动、伸着仰去扑来抓住抽)。这样的写作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使读者既容易对所描绘的事物有一个清晰整体的了解,又能够对其中的点(蝉尾)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按照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他们会不自觉地将目光集中到其中的点上,极易忽略脱壳时的其他步骤(背头脚),从而不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脱壳时的过程,全面地理解蝉脱壳的奇特动人。因此,在处理课文脱壳时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这一部分,引导归纳蝉儿脱掉旧衣的顺序;接下来才进入局部的感悟阶段:你认为哪个情景最奇特呢?请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词句,将自己的体会作简要的批注。待学生按要求阅读、形成思考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从抖动着、伸着、仰去、扑来、抓住、一抽这些不同的动词中,想象蝉在脱壳这一过程中的艰难与神奇,再现了蝉尾脱壳的奇特情景。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加深了。然后我再以富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再现出生动的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再现课文内容的习惯,使学生逐渐感悟课文写具体的方法。

最后综合归纳,整体把握。在对部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上来。这个整体把握对前一个整体感知来说,应当对课文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这个深入、全面,指的是不仅仅能深刻、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领会好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整体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对课文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符合学生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规律,它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且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不失为小学高段阅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断向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发展。精心锤炼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将会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丰硕的学习成果。下面,就走进圆的世界一课,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教学语言魅力的感受。

一、优美的语言,引进数学的殿堂

上课一开始,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然后向学生提问:认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在学生回答时,我注意引导他们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后。老师可提示:这样下去说得完吗?正所谓圆无处不在。学生在感知体验后和老师同时说出了圆无处不在这一感悟。然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辅以优美的语言描述出大自然中的圆。见过平静的水面吗?掉进一颗石子,会发现什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瞧!盛开的向日葵、开放的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美妙的光环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又神奇。那么,这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好吗?图片、音乐和声情并茂的朗诵,不仅以绝美的意境感染了学生,更把知识的种子播洒在了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又产生了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求。教师优美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了华美的数学殿堂。

二、凸现宽容,体现人文关怀

在学生尝试画圆之后。老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大家画得都不错。但是,也有个别同学画得不够理想,甚至没有画出来。请大胆猜一猜,他们可能哪儿出问题了?学生根据自己画圆的体会,一一列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教师作简单的总结这些就是画圆的注意点。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是急于指出错误,而是以猜这一方法,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在学生表达不清或者不能准确表达的时候,教师可对其引导:哪位同学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的意思你们听懂了吗?谁来说一说?让学生自觉纠错于无痕之间。这样的教学引导凸现宽容的教学品质,体现人文的关怀。

三、鼓励的话语,激发创造的情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能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同学们剪得真快,而且很光滑。老师明白你的意思。行同时又不忘鼓励学生求异创新。他是这样想的,你呢?这样可以,还能想出别的方法吗?方法越多越好。在引导学生小组研究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这就直接把鼓励的话语作为小组学习的要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情感。对于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讲述,教师需多加赞赏,送上掌声。对于一位同学独特的发现,老师甚至惊喜地喊出:我终于找到知己了。老师发自内心的赞美,会在学生的心头激荡许久许久。

四、俯身是爱,无声语言的魅力

聆听学生的发言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发言精炼或者冗长,老师都要认真倾听,找出关键之处,进行启发点拨。课堂上,老师要用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更是走到每一组学生中间,俯下身子,倾听发言、参与研究,成为小组的一员。在看似不经意间。教师以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给学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俯身是爱,无声语言给课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五、动情的渲染,拨动探究的心弦

从欣赏阴阳太极的图案到相关的计算,我并没有只停留在这一层面,而是接着进行了动情的渲染:古老的阴阳太极为什么与圆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的话题。你们说,是吗?老师动情的一句话,使学生易感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引发了继续探究的冲动。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与化身。一段动情的语言、一组生活中人类创造的圆的组合照片,会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圆的魅力。同时表达自己的期望:我相信每一个学生从今天起,从现在起,能真正走进圆的世界。和学生一起学习走进圆的世界,我终于明白:原来数学课堂也可以是这样美。

《金蝉脱壳》相关知识


【资料一】:蝉的鸣叫很奇特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用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雄蝉的叫声,雌蝉听来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交配受精后,雌蝉,就用像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产在小孔里,几周之后雄蝉和雌蝉就死了。

【资料二】:蝉的生殖很奇特

蝉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一般生活史都较长,2~3年完成一代。最著名的种类要数美国的17年蝉,此外还有3种13年蝉,它们都是昆虫中的寿星。蝉的生活方式较为奇特。夏天,蝉产卵后一周内即死去,卵经过一个月左右即孵化,孵化后若虫掉落到地面,自行掘洞钻入土中栖身。在土中,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树根汁液为生。它们要经过漫长的若虫期。老熟幼虫爬出洞穴后,慢慢爬上树干,然后自头胸处裂开。不久,成虫爬出蝉壳,经阳光的照射,翅膀施展、干燥。羽化过程约需1~3小时。成虫飞向丛林树冠,以其刺吸式口器刺入树木枝干吸食汁液,对林木、果树等造成危害。成虫性成熟后,雄虫开始鸣叫,吸引雌性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完卵后也相继死亡,从而完成其传种接代的使命。

【资料三】有关金蝉脱壳的故事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对,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知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踊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金蝉脱壳孙坚换帻脱险境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废杀少帝,擅立献帝,自己专制朝政,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强的共愤。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反对董卓,共推出身世家大族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这时,威名素著的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参加了讨卓联盟,并被盟主袁绍任命为讨卓联军的先锋。孙坚率军在汜水关前旗开得胜,杀败董卓部将胡轸。初尝胜果后,孙坚即屯扎部队于梁东,进行休整。同时派人向袁绍报捷并向联军粮草官袁术处催粮。袁术是袁绍从弟,是一个志大才疏且嫉贤妒能之人。其部下谋士见孙坚前来催粮,便为袁术出谋划策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攻破洛阳,杀了董卓,犹如除狼而得虎。今不发粮草给他,其军必败。这一建议正中袁术下怀,他便故意不发粮草给孙坚军。孙坚军中缺食,自然慌乱起来。细作侦知这一情况后,迅即报知汜水关董卓大将华雄。华雄便采纳了李肃的计策,决定夜袭孙坚军营。当夜,月白风清,华雄与李肃兵分两路突入孙坚营中。孙坚部队措手不及,乱作一团,被杀得大败。孙坚与部将祖茂破重围,纵马而逃。华雄带领部下兵马紧迫不舍。孙坚连发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发第三箭时,因用力过猛而拽断了弓,得弃弓纵马落荒而逃。由于孙坚头上戴着赤帻(红色头巾),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认,所以他跑到哪里,华雄就带领部追到哪里。危急中,孙坚的部将祖茂为了保护孙坚,便让孙坚脱下赤帻,换上自己的头盔。而由自己戴上孙坚的赤帻。然后,二人分路而逃。华雄及其部下只瞄准戴赤帻的追赶,于是孙坚得以脱险。而祖茂为了引开追兵,拼命向前跑,见敌人快要追上,他便将赤帻挂于人家未烧尽的庭柱上,自己躲于树林中。华雄率领追兵远远望见赤帻,因畏惧孙坚英勇而不敢近前,只远远用箭乱射。射了一回,不见动静,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下赤帻。这时,躲在附近林中的祖茂从林中冲出,挥刀欲劈华雄,结果反被剽悍的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评析]

金蝉脱壳是一个摆脱敌人、转移或撤离的分身之术。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而是为了迷惑敌人,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金蝉脱壳》说课材料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金蝉脱壳》说课材料”,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说教材

《金蝉脱壳》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尾,整个劝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的迁移运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者的意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3、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想象。

教学重点:

学生刚生入五年级,对于默读,谈感受的学习方法及表达自己的见解方面都不是特别的适应,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之一确定为教学目标中的过程方法目标.即: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第二自段的教学,尤其是四、五两个生点自然段,要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感悟,想象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诵读。

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的另一个重难点是: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二、说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受深刻之处,谈谈感受,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三、说学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学生是个体,是充满情感、充满灵性的人。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畅所欲言,为他们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真切感。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遵循语文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后则,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也是做好与上节课的衔接,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本课堂中来。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我让学生默读课文3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脱壳时、脱壳中、脱壳后),理清文章的顺序。

2、我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让学生在默读课文时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再与同桌讨论讨论,让学生在读、画、说中感受,抓住金蝉脱壳时描写动作及颜色的词,引导学生读书、联想,想想此时的蝉虫像什么。

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预习,它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很重要的方法,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我布置了预习任务,即课后第四题,课上,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预习成果,而后在小组进行交流,谈感受,随后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一个缓冲的空间,让个人收获融入集体,形成集体智慧,尤其是让学困生得到同伴的帮助,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倾听能力.

3、接着我此时这只蝉虫是个天真的孩子,你看他正高兴地嬉戏呢!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运动员,你看他高难度的动作完成的潇洒、协调。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轻盈优美。通过老师激情导读,学生边读边想象。

4、我朗读上述三句话,学生闭目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学生的想象力能力,感受金蝉脱壳过程的神奇。

5、金蝉脱壳前后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由读第3、5自然段,再次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在全班交流时,我遵循读句子-----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步骤进行.以读贯穿始终.并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尤其重视学生在学读中读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

在这一环节中,我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完成了课后习题的处理,一举两得.

在研读感悟的环节中,学生已感受到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作者精彩描述.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此时摘抄积累已水到渠成,同时也落实了新课标中让学生多积累的目标训练.i]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再一次仔细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默读最后一段。

2、指导朗读。

3、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安排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谈到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和学本课的写作方法仔细观察.有顺序,有耐心.善于观察.叙述时写清楚,有顺序等在谈收获的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统一标准,只要做到有理有拘就表示认可和赞同.

(四)总结课文

1、再次读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激发学生探索、观察事物的兴趣。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用大语文观关照生活,用语文的视角看生活,将校本资源与课本资源有机结合。把身边的例子带到学生的学习中,他们会觉得更加亲切,觉得学习观察、学习表达并不是难事,从而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特点准确生动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五)、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方法,做到读写结合所以我在这一环节安排了一个课外作业.观察一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则日记.目的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六)说教学板书

7、金蝉脱壳

脱壳前

脱壳中背头脚尾

脱壳后翅膀大颜色深翅膀斑纹触角光环

金蝉脱壳教案设计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金蝉脱壳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内容

7.金蝉脱壳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初步感知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

资源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定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预习

设计

1.认真听读课文录音带,给文中的“壳”注音,再揣摩一下,在什么情况下读“qiào”在什么情况下读“ké”?

2.阅读《一课一练》P19“收藏夹”内容,知道“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意思,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向大家讲述。

3.画出本文的生字词及成语,试着理解它们的意思。把《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4.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知道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在成语中读qiào,在课文其他句子中读ké。

2.预设:读“qiào”时表示坚硬的外皮。两者都是指外皮。

3.“金蝉脱壳”的比喻义: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4.讲故事“金蝉脱壳”。

5.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6分钟)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3.齐读词语。

4.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2分钟)

预设:作者揭开了金蝉脱壳的秘密的经过,介绍了金蝉脱壳之前、脱壳之时、脱壳之后的种种变化,表现了作者的高兴之情和喜爱之意。

【导学单1】

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的?

②再读课文,看看文章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课文可以分几个段落,每段都讲了些什么?

③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预设:

第一段(1-2):写“我”听了叔叔们的介绍,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段(3-6):详写“我“对金蝉脱壳的揭秘情形,描写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情景。

第三段(7):写金蝉脱壳后五彩缤纷,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6分钟)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预设: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3.指名朗读。

4.【导学单一】

①默读1、2自然段,圈出表示蝉儿脱壳时动作的词,体会这些动词的妙处。

②自学后与小组交流

③时间:5分钟

5.学生自主学习。

6.学生展示:

“钻”、“爬”、“脱”、“换”正是“金蝉脱壳”过程的浓缩,这是多么神奇的过程。其中,“脱旧衣”、“换新装”把蝉当成人来写,

读来亲切生动。

7.齐读。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板书“金蝉脱壳”,正音。

昨天预习时听清课文录音带中“壳”的读音吗?【预习作业1】

2.有没有谁查过字典,对于“壳”这个字的两个读音该如何区分?

3.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预习作业2】

4.在三十六计中也有“金蝉脱壳”,谁知道这个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5.今天我们一起和作者观赏大自然中的“金蝉脱壳”。一起来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柿子搜索颜色花椒籽配合

协调趴恢复枝丫抽搐树干

金蝉脱壳夜幕降临枝繁叶茂

聚精会神依依不舍五彩缤纷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抽搐协调搜索(换词)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的?文章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出示导学单】

3.导学: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的?

(2)文章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读课文,一定有更多收获。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哪件事“神奇有趣”?

3.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指名朗读。】

4.出示导学单。

5.导学:说说你的理解或体会。

6.齐读第1-2自然段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第1、2、3题。

作业

设计

搜集相关资料,选择课文插图中的一幅,结合资料写一段话。

教学内容

7.金蝉脱壳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通过过品读课文描写脱壳过程的部分,感受作者准确、精妙的用词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并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

资源

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芙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预习

设计

1.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完成《补充习题》P22第三题,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2.搜集含有“蝉”的古诗词。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

1.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2.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指名读

3.“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32分钟)

●精读第二段

1.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导学单一】:

①“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②时间:5分钟

2.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展示:

◆脱壳前

1.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对应。

预设:

①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

②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

③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2.齐读第一句。

3.抓住“上下搜索”“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这些体会作者的善于观察。

◆脱壳中

1.背—→头—→脚—→尾

2.全班交流。

①预设一:“立刻”写出了蝉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具体。可以用手作蝉虫演示,让学生有个形象感知。

“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奇。

②预设:从“钻“字我感受蝉的灵活、调皮。

“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的可爱。

“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

③预设: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脚“抓”“抽”,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领悟神奇动人。

◆脱壳后

翅膀、触角的变化。

身上的颜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褐色(颜色的变化让人惊奇万分,蝉简直就是魔术师,蝉儿肚子的颤动好像是障眼法,蝉在它的掩护下不停地交换着颜色。)

●精读第三段

1.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

2.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你瞧,头上一双,触角,背,身子,翅膀。

3.抓住文章中“过了好一阵子”、“长久地趴在树上”体会其中的艰辛。[引导学生明白生命要绽放美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第三板块:总结全文,学法指导(5分钟)

1.预设: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2.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3.(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指的是什么事情?

2.除此以外,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你能找出来吗?

3.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

过渡:小作者非常喜爱蝉,为了解开金蝉脱壳这个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过程,他可花了一番功夫!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精读第二段

过渡: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蝉是怎样脱衣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神奇所在吧!

1.默读课文第3至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师: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导学单】

3.导学:

◆脱壳前

1.“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2.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3.作者是如何观察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

◆脱壳中

1.此时的作者已经悄悄地跺在树背后,准备观赏这奇特动人的一幕了。请快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

出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2.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呢?

①出示:蝉虫整个身体……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色龙一样。(指导朗读)

②出示:接着,头钻出来了……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蝉出壳时的情景。……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小结: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

◆脱壳后

1.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新装,我们走近去仔细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2.“奇迹般的变化”体现在哪里?

3.蝉儿就像一位魔术师。齐读进一步感受“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

4.指导背诵。

●精读第三段

1.此时的蝉是什么样子呢?

2.“五彩缤纷”说明了什么?此时的蝉身上有多少种色彩?出示蝉的图片。请你来描述一下。注意一定的顺序。

3.蝉为了迎来这一刻容易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4.指导朗读。

5.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正因为这过程奇特动人,所以脱壳后的蝉在作者眼中与以前不同了,体会作者欣赏、喜爱的心情。

第三板块: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2.出示苏霍姆林斯基的观察名言。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3.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每个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树的高处欢快地唱歌,可是金蝉脱壳的情景,我们却很难看到,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小作者,透过他真实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领略了大自然给的神奇动人。其实,只要我们用心用眼善于“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情景,譬如:母鸡下蛋、公鸡啼明、公鸡斗架、猫捉老鼠、狗儿看家、小羊喝奶、鸬鹚捕鱼、蜜蜂采蜜、壁虎捕蛾、蜗牛爬行……下面就让我们选择一个自己看见过的,写一个情景片段!要向文中的小作者学习写法,注意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2.完成《补充习题》P23第四题。《一课一练》剩余习题。

作业

设计

1.完成一篇观察日记,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注意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导无痕,润有意——《金蝉脱壳》导学案设计


金蝉脱壳

【文本分析】

1、字词:柿注意是翘舌音,搜、籽是平舌音,协的韵母是ie,趴不读ba。注意柿,搜、配的写法。

2、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其神奇。

3、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4、资源链接:

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通常大约有四五公分长。它们象针一样中空的嘴里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液。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或许更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蝉蛹经过几年缓慢的生长,作为一个能量的储存体爬出地面。它用来挖洞的前爪还可以用以攀援。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象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用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了解壳的两种不同读法。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的仔细,用词的准确。

3.能正确流利有感请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4.学习课文细致生动的描写,练写一段话。

【导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读题正音。

金蝉脱壳(jīn

chn

tuō

qio)

文读:qio;

在本文其他地方,壳都是白读,读作k。

2.说说你对金蝉脱壳的理解。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诸葛亮的三十六计之一。)

3.不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可不是一则成语故事,而是记叙了作者亲眼目睹的一只肥肥的金蝉怎样脱去外壳,换上五彩缤纷的外衣的。(边说,边示图)多神奇啊!

二、【学生五分钟】课前必问:

1.课文你读正确读通顺了吗?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生字词你学会了吗?

请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上台报词,选择你认为比较难写的生字词检查大家。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

3.相机教学本课生字。

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他写得对不对?

重点板书:搜

学生在书上描红。

4.过渡:这篇课文很长,你们最想学哪一段?(第四自然段)为什么?(直接写金蝉脱壳的过程的,写得很精彩。)

那就让我们赶紧去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蝉是怎样一步步脱下身上的壳的。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

交流板书:

背头脚尾

把过程按照顺序一步一步说清楚,这就叫言之有序!(板书:言之有序)

你能用一组完整的表示顺序的词说说蝉脱壳的过程吗?

3.在整个脱壳的过程中,你感觉哪儿给你的印象最深?

自读自悟。圈画,批注。两三分钟

学生大多不会批注,要么整段画下,要么无从下笔。

导:如果你关注到了重点词语,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4.交流:

★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教:(1)指名读。

(2)出示句子。还有谁也对这句印象深刻?再指名读。

(3)你为什么把仰读得那么重?(此处以仰为例,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展开教学)

(4)还有对仰印象深刻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5)仰可以换成倒吗?

(6)读出你蝉的奋力!

出示: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

一个仰字,让我们看到了蝉脱壳时的奋力,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出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这就是推敲啊!

(板书:用词准确)

扶:(7)让我们再来推敲推敲,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动词打动了你?

预设:

扑敏捷地扑,奋力地挣脱。

抽最后的动作,轻快地,果断地。

(8)出示句子(动词变红)。

谁能连起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9)再读读这句话,透过这些准确的动词,你读出新的感受了吗?

【学生五分钟】

放:(10)这句话之所以写得这么传神,是因为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啊!在第四自然段中,像这样准确生动的动词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用心体会体会,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动词

交流。说一说,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这段话写得如此准确、细腻、传神,靠的是什么?(板书:观察仔细)

5.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看看图,感受一下金蝉脱壳的全过程。老师用课文语句给画面配上了解说词。

学生练习背诵。

指导看图背诵(背头脚尾)。

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蝉尾出壳的经过,这就是自然协调。(点红自然协调)

6.导:背出来了,头出来了,脚出来了,尾巴也出来了!这自然协调的过程看似瞬间可以完成,但实际上要用多长时间你知道吗?你来猜猜看。(前后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一个小时的努力,一个小时的挣扎,一个小时里经历一次破茧成蝶似的新生!

出示:

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指名读。你又读出了什么?

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说明蝉儿筋疲力尽;依依不舍写出了蝉儿不忍心离开蝉壳,在作者眼中,蝉儿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灵性,有感情。

四、拓展练笔:

此时此刻,那静静地趴着的蝉儿在想些什么呢?写下来。

五、感悟升华总结。

今天,我们目睹了金蝉脱壳的过程,金蝉虽小,却在那一次次挣扎与抽搐中,如破茧成蝶,如凤凰涅磐,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令人动容!而正是有了作者聚精会神的观察,细致准确的描写,才让我有了如此深切的感受。

△附板书

7、金蝉脱壳

观察仔细

言之有序

用词准确

《《金蝉脱壳》》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796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