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五年级下册《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导学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导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下册《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知道大庆油田在我国石油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大庆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学习大庆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课文中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是如何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含义。

教学准备

1.有关石油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2.查阅有关石油工业发展情况以及王进喜的事迹

教学过程

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课题 

 生:“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师:再读一遍

生:“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师:看题目,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

生1:题目的意思是我国的石油比较落后。

生2:题目的意思是我国的石油落后,要把这个落后赶上去。

.......

师:同学们理解的都对。石油,能有帽子吗?

生:没有。

师:这是什么写法?

生:是拟人。

师:你们能有“摘掉.........的帽子”说一句话吗?

生思考

生1:通过努力,我摘掉了不遵守纪律的帽子。

生2:我摘掉了上课爱说话的帽子。

生3:在老师的督促下,我摘掉了不爱写作业的帽子。

........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那么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我国的石油为什么落后?

生2:我想知道,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是谁摘掉的?是怎样摘掉的?

生3:我想知道:我国现在的石油怎样了?

.......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只要你们仔仔细细读课文就会找到你们提出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精选阅读

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预习任务:

A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B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习检测:

A、语音世界(看拼音、写汉字)

húdiécǎomàoxiānào

()()()

chàndìjiǔcàidàosuì

()()()

B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1、祖父的园子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我是从课文中的这些地方读出来的()

2、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3、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我从中感受到了()

4、从课文第17自然段中我读出了()

我是从这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5、“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6、我会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我来闯关: 

1、我会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黄瓜花一()草帽一()黄蝴蝶

一()狗尾草一()谷穗一()大蜻蜓

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事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课后)

整理导学案: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长征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长征途中一个老班长的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

预设: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请同学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汇报交流(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三、整体感知,分清脉络

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可是,同学们想过没有,既然是写老班长的,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呢?

看来这枚鱼钩肯定有它不同寻常的地方。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仔细地读读,看看围绕着这枚鱼钩,课文都写了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1.“做鱼钩”

2.“硬咽草根、鱼骨头”

3.“夜里钓鱼、摸野菜”

4.“命令战士喝鱼汤”

5.“奄奄一息让鱼汤”

四、以鱼钩为主线,品析全文

这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鱼钩上,肯定还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而作者只选择写了这几个小故事,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在这些事情的背后,到底蕴藏着哪些感人肺腑的情感呢?

默读课文,仔细品味文章,感受老班长的伟大精神。根据学生课堂生成,随机学习任一板块,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

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

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可以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2)深情朗读中心句。

(3)此时,你是否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可以从鱼钩诞生的意义,产生的作用,纪念意义等方面引导。

(比如鱼钩代表着老班长可贵的品质;这枚鱼钩的诞生,为战士们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在整个故事中,鱼钩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那枚鱼钩,战士们都走不出草地;是全文的线索等,同时,也可适当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尝试用线索为题的命题技巧,由教师视实际情况随机安排)

小结: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揭开了中国近代抗战史上崭新的一页!而这一枚金色的鱼钩,却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照顾病号老班长救病号病号救老班长怀念老班长

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书》导学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书》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书》导学案

【教学内容】《神奇的书》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我能解决文中字词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理解诗歌意境,感受书的神奇,激发内心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流程

内容

方法

生成

独学

(15)分钟

1、扫清字词障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1我能大声地朗读书本上的生字,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1.2我能理解词义,会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浩瀚、质朴无华、遨游、坐骑、一贫如洗、步履、真谛、领略(完成随堂笔记一)

2、自由大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畅文句,并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1朗读1、2小节,思考诗人分别把书和什么进行对比?画出来。

3.2第4小节,诗人把书比作什么?(完成随堂笔记二)

随堂笔记一:

1、我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2、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浩瀚:

真谛:

一贫如洗:

质朴无华:

3、我能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合学

15

分钟

对学

交流反馈

1、对子间互读课文

2、群学

1、对子间相互检查随堂笔记并给出等级评定。

2、对子互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

1、群学讨论:诗人把书和什么进行对比,又把书比作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随堂笔记二:

1、诗人把书和、进行对比,又把书比作。

2、因为书能把我们带到

;带我们领略,在书的王国,它还装载了

,所以说书是神奇的。

3、我的创作:

没有,

能像,

也没有,

能像。

群学

展示

(20)分钟

展示一:我是小小老师

展示二:我是小小解说员

展示三:小小展示会

1、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扫清字词障碍,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解说书为什么是神奇的?

3、仿照课文前两小节,仿写诗歌,展示自己的文采水平

反馈

(5)分钟

写出你知道的有关书的名言,并说说书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

领导审核:小对子检查:家长签字:

五年级下册《龙的传人》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龙的传人》导学案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疑难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龙”到底是什么?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

查阅关于“龙”的资料,了解有关龙的传说,带“龙”字的成语,带“龙”字或龙图案的饰品。

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细读课文,了解“龙”到底是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学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ɡshìshēnɡxiào pēiɡuàfùbùjīnlónɡxiànruì

()()()() ()

2.多音字注音组词。

数{()()肖{()()供{()()

3.补充词语。

()飞()舞()风()雨()腾()跃

龙凤()()变()万()金龙()()

合作探究:

1.理清文章脉络,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龙”到底是什么?

3.讨论:中国人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对象?

拓展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带“龙”字的成语。

堂清检测:

一、按要求做题。

1.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ɡshìshēnɡxiàoPēiɡuàfùbùjīnlónɡxiànruì

()() ( ) ( )()

2.多音字注音组词。

数{()()肖{()()供{()()

3.补充词语。

()飞()舞()风()雨()腾()跃

龙凤()()变()万()金龙()()

二、写出4个带“龙”字的成语。

()()( ) ( )

堂清结果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的传人》导学案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领会龙的象征意义,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

2.体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重点: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难点: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带“龙”字的词语。

自学提纲:

1.自读第二部分,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2.默读第三部分(4—6自然段),思考:龙为什么倍受中国人的崇敬?理解“象征”一词的意思。

3.细读课文,说说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自学检测:

1.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2.填空。

《龙的传人》这篇课文从龙(),()以及中国人赋予龙的()等几方面,告诉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抒发了中国人对()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作为“龙的传人”的()和()。

合作探究:

1.体会人们赋予龙的丰富含义。

2.说说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拓展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堂清检测:

一.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二.填空。

《龙的传人》这篇课文从龙(),()以及中国人赋予龙的()等几方面,告诉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抒发了中国人对()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作为“龙的传人”的()和()。

三.体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与作用。

堂清结果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导学案
一、板题示标
1、今天我们学习26课《威尼斯的小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艇的简图。
指名板演画图并说明小艇的特点。
2、对比学习比喻句
原: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改: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指名说出比喻句的好处,引导学生感受长、窄、深的独木舟;向上翘的新月;轻快灵活的水蛇。培养学生对小艇的喜爱之情,引导有感情的朗读。
3、加动作朗读巩固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情感。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线画下来。
1、指名答: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指明根据中心句进行提问:船夫的技术好在哪里?
引导小老师自己找生回答问题。(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3、出示图片感受威尼斯的船夫,指名说出你的感受。(培养学生对船夫的敬佩之情)
4、夸夸船夫,用夸赞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有感情朗读)
5、把第四自然段改换第一人称,再夸夸自己。(加深情感体会文本)
6、文中的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我们的高超技术?指名答:操纵自如。(若有问题小老师纠正)
五、总结写法
作者围绕小艇的独特写了长、窄、深、翘、轻快灵活的特点;船夫的特点是技术好。抓住事物特点来描写是一种写作方法。
六、小练笔
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注意仔细观察写出特点来。

2016年五年级下册1《草原》导学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五年级下册1《草原》导学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1《草原》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编号:01-1小组:姓名:

本周习惯:选择有效方式展示,展示大声、大胆、大方

课题:《草原》课型:精读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冯树升审核人:张景晴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重难点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第1、2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时间预设】

导入2′合作学习10′预展5′展示探究18′达标检测5′

【知识链接】

蒙(mēnɡměnɡménɡ)古: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

从课文中那些地方能看出故事发生在蒙古?(词语、句子或其他)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我们在四年级学过他的两篇写动物的文章,分别是《》和《》。

学习流程

教与学

【自主预习】(相信自己也能把预习做到最好,认真多读,认真思考,认真写就能)

1、我能认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能读正确、读好!任务一

★①词语我会读正确:(光会读可不够,读好才是本事)

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回味、奇丽、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鄂温克

★②多音字我知道:(拼音书写要规范)

(拨转)(蒙古)(不散)(倒上)

转蒙()散倒

()()()()

★③词语意思我理解: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2、任务二

★①我能写出这个字的正确笔顺:(用红笔标出易错笔画,重点,书写一定要一笔一画、规范)

★②课本P5“我会写”的生字,加上拼音,“渲、勒、吟、襟、蹄、羞、偏”找一个形近字并组一个词。(写在书上,小组内交流,不展示)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3、朗读、欣赏、了解课文内容。任务三(展示时除了找到句子,还要有感情读出句子)

★①老舍先生所见到的大草原的美从哪些句子能够看出来:(工整、认真、带上序号抄写下来)

★②老舍先生在大草原的所闻(所听到的)有什么:(工整、认真、带上序号抄写下来)

★③老舍先生在大草原的所感(感受)有什么:(多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概括)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是作者第()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和民族之间的()。

【导入新课】

1、从草原、民族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目标。

【合作学习】

群学:①组内交流、学习【自主预习】1

②组内有感情齐读课文二遍,交流、学习【自主预习】2

③组内读句子,交流、学习【自主预习】3

【展示探究】

1、抽签、预展。

2、展示、探究。

【达标检测】

★1、用“√”给加点字画出正确读音:

渲染(xuānxuàn)勾勒(lèlèi)迂回(yūyú)蒙古(ménɡměnɡ)

拨转(zhuànzhuǎn)羞涩(sèshè)倒霉(dàodǎo)解散(sànsǎn)

★2、《学习与巩固》P1——1,2

★3、对子互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总结评价】本节课,我的收获:

(露出)

()

1《草原》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编号:01-2小组:姓名:

本周习惯:选择有效方式展示,展示大声、大胆、大方

课题:《草原》课型:精读课时:第二课时

主备人:冯树升审核人:张景晴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读课文和学习课文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2、我能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我能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时间预设】

导入2′合作学习10′预展5′展示探究18′达标检测5′

【知识链接】

蒙古族: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他们属于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包内,喜欢吃手抓羊肉,奶豆腐,喝马奶、羊奶。他们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他们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敖包节、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学习流程教与学

【自主预习】(相信自己也能把预习做到最好,认真多读,认真思考,认真写就能)

1、感受“草原风光图”任务一

★①描写草原的美丽景色是第(1)自然段。

★②草原的景色美在哪里?

(词语):

(句子):

★③感受语言美。会用“那么……那么……”,“既……又……,既……又……”造句,知道本段中的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做什么。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草原的美。

2、感受草原人“喜迎远客图”任务二

★①描写草原人们喜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是课文第(2)(3)自然段。

★②草原上的人们迎接客人的场面有两个,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个场面:(把相应句子工整抄写下来)

第二个场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从这两个场面中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和民族(大团结)

★③本段中有两个比喻句,找出来,划上曲线,并说一说是把什么比做什么?

★④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感受“主客联欢图”。任务三

★①描写主客联欢画面的是第(4)(5)自然段。

★②主客联欢包括两部分,一是(聚餐敬酒),二是(唱歌跳舞表演)

★③谈谈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

★④有感情朗诵第4、5自然段。

★⑤再现主题:

本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次访问()看到的()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的情景。表现了()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从来到草原、看到美景到受到迎接,再到主客联欢,最后到不舍离别,这是本文的记叙顺序,这种顺序叫做()。

【导入新课】

★1、复习听写生字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目标。

【合作学习】

群学:①组内交流、学习【自主预习】1

②组内有感情齐读课文二遍,交流、学习【自主预习】2

③组内读句子,交流、学习【自主预习】3

【展示探究】

1、抽签、预展。

2、展示、探究。

【达标检测】

★1、《学习与巩固》P1——3,4

★2、根据课文内容搭配

()的空气()的天空()的愉快()的绿毯

()的大花()的草原()的主人()的微笑

★3对子互背课文第1、2自然段。

【总结评价】

本节课,我的收获: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S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S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1黄道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介绍有关黄道婆的资料

黄道婆(约1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96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形近字组词

谣()摇()遥()筒()简()媳()熄()

虐()虎()累()紧()焦()瞧()套()

耷()效()郊()率()摔()踏()蹋()

卉()奔()赢()绩()渍()轧()祠()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举目无亲:

衣衫褴褛:

衣食无忧:

百感交集: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

1.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2.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的是(

第三部分(5、6自然段)写的是(

四.练习与巩固

1.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搭配起来。

赢得了设备增强传授

增加体重耐心地教育

增添声誉无私地体质

2.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劳累过度,黄道婆织布的速度慢了点儿,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了一顿。

(2).()流落他乡,举目无亲,()黄道婆坚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

(3).黄道婆看到黎族人()棉花种得好,()纱也纺得好。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2.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讲述我国历史上著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革新(),为父老乡亲们造福故事。

二、研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个小组,找出能体现黄道婆特点的句子。

预设的句子有:

(1)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

A、“牛马不如的生活: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B、带点的字告诉我们少年时的黄道婆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儿?

(2)虽然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但是黄道婆坚信,凭自勤苦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

“流落他乡”“举目无亲”说明黄道婆生活();“坚信”“一定能够活下去”表现出了黄道婆的()。

(3)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A、从“常常”一词看出了什么?

“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

由此看出什么?

B、有一句诗是这么写的“月是故乡明”,是啊,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拿起纱线纺纱的时候,她更想念,由此你觉得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细读第5自然段,完成表格,想想表现黄道婆的什么精神。

原来创造、改进

轧棉籽

弹棉花的工具

纺纱工具

纺织品

图案织进织物中

3、小结:正是黄道婆的这种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推动了家乡的变化,松江棉布远销全国各地,赢得了“衣被天下”的声誉

三、说写结合,升华情感

1、当黄道婆去世后,人们是怎么纪念她的?

2、出示各种各样布的图,问:看到这一切,你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3、假如同学们去上海的“先棉祠”参观,面对黄道婆的塑像,你又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4、总结:黄道婆无私奉献、勇于革新的精神令人敬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棉神”。

四、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12提灯女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歧、欲、敦、窟、渍、瞩”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誉、鄙、歧、毅、伦、敦、窟、批、臭、渍、降、瞩”12个生字,正确读写“声誉、鄙视、歧视、毅然决然、伦敦、贫民窟、大批、污渍、臭气冲天、下降、瞩目”等词语,会用““不是……就是”“不仅……还”造句。

2.能概括各段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概括各段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不是……就是”“不仅……还”在句子里的作用和练习造句。

活动过程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读一读下列词语

声誉鄙视歧视伦敦贫民窟患者大批污渍瞩目下降优裕毅然决然

臭气冲天安然长逝

2.形近字组词

愈()鄙()邮()岐()技()毅()殿()伦()轮()抡()敦()郭()窟()窑()患()恩()批()渍()债()臭()息()降()隆()瞩()嘱()裕()浴()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本文可分为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讲(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讲(

三.练习与巩固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无所()()气急()坏()气冲天不()于耳

()目无亲衣食无()百()交集()哭无泪

2.写近义词

安慰()关怀()亲切()探视()

鄙视()朴素()毅然()照料()

3.缩写句子。

(1)山顶上一束柔和的阳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到了姐姐获奖的喜讯,年迈的父亲激动得手抖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远在他乡的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重点: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活动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默读第1—4自然段,思考

1、南丁格尔的家人反对她去当护士的原因是什么?

2、南丁格尔为什么要去当护士?

3、那她又是在放弃什么?从中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第二部分,研读重点段落

(一)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1.了解“霍乱”这种病。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染,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高烧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2.在“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加点词语表现出了南丁格尔()的思想品质。新课标第一网

3.“她在医院日夜奔忙,照料生命垂危的病人,不少无法救治的重病患者在她的怀抱中平静地死去。”在这句话中,“日夜奔忙”表现出了南丁格尔忘我的工作精神,“无法医治”、“重病患者”表现了南丁格尔会有()的危险,更说明她是一个()的人。

4.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病房里是什么样的?对病房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那么多伤员称南丁格尔为“提灯女神”?

三.学习第三部分

南丁格尔逝世后,她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为了永远纪念她,人们是怎么做的?

四.总结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来试一试吧:

1、国际护士协会和国际红十字会把南丁格尔的生日____月____日定为__________。

2、南丁格尔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称她为“提灯女神”,表达了对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________之情。

五.练习与巩固

1.给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招:①举手上下挥动;②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

③惹;④引来(不好的事物)

(1)南丁格尔从小聪明伶俐,性情善良,招人喜爱。()

(2)妈妈远远地向我和爸爸招手。()

(3)校门口贴着失物招领启事。()

2.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正是因为南丁格尔的努力,人们改变了对护士职业的偏见,开始用“白衣天使”来称呼这位圣洁美丽的女士以及她所象征的护士职业。

人们对护士职业的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用“白衣天使”来称呼南丁格尔以及她所象征的护士职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香玉剧社号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活动过程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读写下列词语

募集后盾满目疮痍猖狂辗转反侧名角搞好一丝不苟踊跃积蓄

捋袖翱翔申报百废待兴轰轰烈烈丧心病狂狂轰滥炸

2.形近字组词

募()幕()墓()慕()暮()盾()质()猖()倡()搞()稿()苟()踊()桶()涌()蓄()畜()翱()

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三.抓住重点内容,深入理解

1.常香玉为什么要捐献飞机?

2.在捐献飞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常香玉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4.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新课标第一网

2.假如你是以下的身份,对于常香玉的这一举动,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1)我是常香玉的孩子,我想说:

(2)我是常香玉所在社团的员工,我想说:

(3)我是一名抗美援朝军人,我想说:

(4)我是常香玉的一位忠实观众,我想说:

五.练习与巩固

1、把词语补充完整。

满目()()百()待兴()心病狂

()()反侧悲()难眠一丝不()

()()烈烈()()不舍

2、为下面的字选择字义。

1.望:A.向远处看;B.探望;C.盼望,希望;D.名望。

一望无垠()喜出望外()德高望重()看望病人()

2.满:A.全部充实;B.使满;C.达到一定期限;D.完全。E.满足;F.骄傲。

骄傲自满()满不在乎()满意()不满四年()

插满了箭()满上这杯酒()

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活动过程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读写下列词语

镭元素简陋弘扬癌症签字捐献赠予周折典雅困顿固执出乎意料

大公无私富甲一方困惑不解解囊相助腰缠万贯一贫如洗

2、形近字组词。

镭()雷()陋()柄()贯()惯()囊()弘()宏()捐()娟()赠()憎()癌()签()鉴()检()捡()

三、深入读文,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1---4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1920年5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人讲起,讲居里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当时每克镭价值(

),这位夫人应该早已()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原因是(

)。

(第5、6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

)经过以及数年以后(

)情况。

第7、8自然段揭示了居里夫人()的崇高思想和()。

四、再读课文,完面下表

名称来历用途

第一克镭

第二克镭

第三克镭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教学难点:

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一)第一克镭

1、第一克镭是怎么来的?

 2、居里夫人用来干什么了?

3、当麦隆内夫人见到居里夫人时,是什么给麦隆内夫人留下深刻印象?

 4、镭当初的身价每克高达75万法郎,这大约相当于450万人民币。按理说居里夫人应该过着怎样的生活?

5、而这些居里夫人都没有,她有的只是()

6、“简陋”前面再加个“异常”的作用是(

7、面对着惊讶不已的麦隆内夫人,居里夫人如何解释的?

8、你觉得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第二克镭

1、居里夫人的第二克镭是怎么来的?

2、居里夫人用第二克镭干什么了?

3、假如现在你就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你将怎样对那些有钱的美国妇女说?

4、那么课文中对那些有钱的美国妇女的描写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三)第三克镭

1、那么居里夫人的第三克镭是怎么来的?

2、居里夫人用这第三克镭又干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对于居里夫人没有能力购买一克镭继续进行研究的情况,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镭的问题上固执得令人难以理解,只要在专利上签个字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但居里夫人在自传里是怎么写的?

2、如果是你,你喜欢做这样的人吗?为什么?

3、开拓思路:你还知道在生活中哪些人具有居里夫人那样?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词来评价这些人吗?

三.总结反思

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学习吗?从居里夫人的身上,你想到了什么?写下你的感受

15花木兰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花木兰的人物性格,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介绍背景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二.再次认识剧本

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快乐王子》这篇文章相似,都是剧本。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2.剧本有下列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1)故事内容

(2)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读写下列词语

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

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由读,评价人物

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划出相应句子,做批注。

2.交流

(1)全文有几个人物?

(2)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练习与巩固

1.组词

昼()袜()迟()抹()

凯()孝()皑()考()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出生入()冲()陷阵智()双全

不()而遇喜气()()()()战功

3.“失”字有多种意义,在不同的词语中应选哪一种,请在括号里填上编号。

失:1.没有达到目的;2.改变常态;3.错过;4.丢;5.找不着;6.错误,疏忽。

大惊失色()实验失败()失物招领()工作失误()

4.修改下面有毛病的一段话。

王老师已经50多岁了,他却向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他迈着隐健的步子走向学校;深夜,他还在灯下备课。最近,他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他说:“我要把毕生的精神献给教育事业。”

五年级下册《大人们这样说》导学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大人们这样说》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下册《大人们这样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每节诗歌,了解整首诗歌的内容,体会现代人赋予龙的新含义,及作者对祖国腾飞的赞美和自豪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重点: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

《祖国在腾飞》多媒体课件。

自学提纲:

1.自读诗歌,读通读顺,理解词语。说说大人们都说了什么?

2.读诗歌1—3节,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3.精读4—6节:思考第4节讲了什么?龙与长城是什么关系?

第5小节中妈妈是怎么说的?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事物作比喻?

理解第6小节中“搏击万里长空迎接旭日东升”的含义。

4.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自学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cányǐfānjiǎoqìpò bójīxùrì

()()()() ()

2.给加点字注音。

()()()()()()

遮天深渊翻搅嘉峪关旭日

()

呼啸

3.解释词语。

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威力无边:

合作探究:

1.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的含义?

2.理解第6小节中“搏击万里长空迎接旭日东升”的含义。

拓展训练:

1.学着课文的样子,用一些具体的事物做比喻,来赞颂祖国的飞速发展。

2.你还知道祖国在经济、科技领域其它的成就吗?

堂清检测:

一、按要求做题

1.看拼音,写词语。

cányǐfānjiǎoqìpò bójīxùrì

()()()() ()

2.解释词语。

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威力无边:

二、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的含义?

三、仿照课文写句子。

堂清结果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5课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自主预习

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2.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3.借助工具书、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4.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

合作探究: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4、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古诗。

5、学习《清平乐·村居》

(1)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2)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3)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

(4)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四)达标检测。

1.《牧童》的作者是,字。《舟过安仁》的作者是代诗人。

2.解释词语。横:弄:篙:棹:亡赖:

3.根据课文填空。

(1)联系《牧童》一诗填空。

诗中有景——这景是,诗中有情——这情是。诗中有人——这人是,诗中有声——这声是。

4、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

A.,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

C.蓬头稚子学垂纶,。

我要挑战

我要补充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预习任务: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zhānmàoxièméijǔjuéjìmòmò

()()()()沙()

áoshǎpáoziyòuzhìjiāocuò

棉()()事()子()()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自主、合作、探究:

1.“学骆驼咀嚼”

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理解、体会。

2.“想象驼铃用处”

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到什么?

3.“追问骆驼去处” 

(1)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2)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4、我推测作者写的《城南旧事》,主要记叙了(

)。

5、我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我来闯关:

1、词语搭配。

干冷的驼铃声

安静的步伐

软软的空气

寂寞的态度

轻松的旅程

悦耳的脚掌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队的沉稳性格。

改为双重否定句:

(2)、骆驼在沙漠里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

缩句:

6、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鼓励阅读小说《城南旧事》。。

难点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自主、合作、探究:

一、迁移学法,回忆童年

A.

B.“追问骆驼去处”

(1)自由朗读这个片段。 

(2)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二、继续品读,怀念童年

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2)全班交流:

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C.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D.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我来闯关:

 一、读一读,组词语。

毡()()袄()()

卸()()寞()()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

1、作者从骆驼咀嚼时“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粘在胡须上”的样子,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骆驼为什么系铃铛?作者想象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队的沉稳性格。

改为双重否定句:

2、骆驼在沙漠里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

缩句: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7、祖父的园子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预习任务:

A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B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习检测:

A、语音世界(看拼音、写汉字)

húdiécǎomàoxiānào

()()()

chàndìjiǔcàidàosuì

()()()

B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1、祖父的园子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我是从课文中的这些地方读出来的()

2、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3、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我从中感受到了()

4、从课文第17自然段中我读出了()

我是从这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5、“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6、我会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我来闯关: 

1、我会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黄瓜花一()草帽一()黄蝴蝶

一()狗尾草一()谷穗一()大蜻蜓

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事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课后)

整理导学案: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8、童年的发现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预习任务: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习检测: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huòhuànfángàikùnjiǒngchéngchè

()()()()

2、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2、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仔细地读读这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3、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4、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5、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6、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我来闯关:

1、我会填写下列词语。

随()所()一()()经()尽()汁默()()()

()不自()运转()()不()好()自我()()

2、课文先概述了(),然后具体叙述(),最后写()。

 3、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祸患()迷恋()妨碍()惩罚()

整理导学案: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我会思考

我会发现

9、儿童诗两首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预习任务:

1、读通顺、流利课文,读准字音。

2、了解每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预习检测:

1、我会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2、我知道每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1、(1)第一首诗歌中,“我”的那么多愿望,哪一个最令你神往?

有感情的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1)朗读第二首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1,)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我来闯关: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花苞万()阳光一()蓬帐

一()风筝一()水花一()土地

2、(1)脚丫“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绿色的蓬帐指什么?

(2)模仿第一首诗第四节的写法,把下面的诗歌补充完整。

我想把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整理导学案:

学后反思: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桥》导学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桥》导学案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生动,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教学目标:

1、相机教学“咆哮、狞笑、揪、瞪”等重点词语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读、悟”人物形象;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品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桥》.

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本单元主题为“春光无限”,安排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只拣儿童多处行》《早》和《古诗两首》等课文,一次习作,一次练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早》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蜡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古诗两首》中选取的是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教本组课文时应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春天的生机勃勃。注重引导学生按照游览、参观顺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以花喻人的写法及作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文章、段落。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4.体会文章以花喻人的写法的作用。

重难点: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2.《只拣儿童多处行》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3.《早》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4.《古诗两首》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突破措施:

1.潜心会文,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要指导朗读,品味语言,读出语感、情趣韵味来。例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第一节,抓住“一路春风”,“一路欢笑”,引导学生想象向荒山野岭进军的画面,感受同学们参加植树造林的豪情。《只见儿童多出行》读课文第三段,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味儿童多的地方春光显得更加饱满和烂漫。引导学生抓住“密密层层”、“繁花”、“从……开到……”、“不留一点空隙”、“喷花的飞泉”等词语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2.电教辅助,强化体验

由于学生年龄小,积累少,生活经验不足,对单元课文中描绘的生动具体的形象,不能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表象。在教学中,可采用图画、录像、音乐等手段让学生画面结合,读中想象。如教学《早》第二段时,指导学生先观察挂图或投影,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词句描述画面的。

3.引导合作,自主探究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探究。如《宿新市徐公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不仅让学生弄懂诗句的字面意思,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师生搜集有关文字、图片资料。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2课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2课时

《暖流》1课时

《早》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习作1》2课时

《练习1》3课时

主题学习丛书《春天的旋律》读书汇报交流

导学目标:

1.会读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学习工具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对课文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导学重点难点:

在对课文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突破措施:

1.认真地关注学生养成自学词语句的好习惯,注重经常收取学生的摘抄笔记检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识字、学词和练句,加强基础知识与阅读紧密结合来加以巩固,要在阅读等其他语文活动中落实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注重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继续培养和加强学生做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等圈点勾画的自学习惯。

3.引导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在语文的学习实践中领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积极探索问题的习惯。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主题读书活动已经开展了近2周了,我们读完了《春天的旋律》这本书,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下面我们来进行读书交流会,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

二、宣布规则

1.今天的读书特色展示共分四大项:一是生字新词我最棒,二是美文佳句诵读会,三是诗词擂台大赛,四是快乐读书心得。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基础分都是100分,答题规则是每组出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参赛,人人发言,有一人不发言的扣小组2分,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或不完整不得分也不减分,小组内每人发言最多不能超过三次。全对者闯关成功。

过渡语: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关——生字新词我最棒,看谁读书仔细认真,知识积累的多。请看大屏幕:

三、精美词语博览园

1.比比谁读得准!(生词认读)

2.赛赛谁懂得多!(词语理解)

3.看看谁积累的多。(查看笔记)

4.活学活用我最棒。(用词造句)

总结: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鼓励发言积极的同学。

过渡:品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品尝一杯甘醇的美酒,让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让我们挑战第二关——美文佳句诵读,尽情发挥你的朗读才能吧!

四、第二关——美文佳句诵读会

相信大家在平日的读书中都遇到过很多美文佳句,今天我们先来一个美文佳诗展示会,想不想把你积累的优美段落或句子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听?记分标准:感情朗读一段1分,感情诵读一段2分。点评恰当加1分。

1.写景的段落

2.抒情的段落

3.写人的段落

先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段落,准备全班集体交流。再集体交流点评。

小结:我们现在积累的只是沧海一粟,在书的海洋中,还有许多美文佳句等着我们去采摘,希望大家的平日的读书当中能够勤于积累,只要坚持这样的美文诵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笔下生花,下笔成文。

五、第三关——诗词擂台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有多少文人墨客,挥毫写下了无数精彩的诗篇。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相信你们各小组都有关于春天的美丽诗篇跟大家一起分享,下面让我们接着进行诗词擂台赛。

规则:各组诵读自己选出的诗词,要求落落大方,声音洪亮,感情到位,口齿清晰,背诵熟练,形式不限。

师:我们现在积累的只是文海一粟,在文学的海洋中,还有许多浪花等我们去采摘。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坚持背诵积累的好习惯。

下面我们紧接着挑战更精彩激烈的第四关——快乐读书一得,把你们在读书当中的所想,所得,所感与大家共同交流,看看谁与书的对话最认真,最用心,最精彩。

六、第四关——快乐读书一得

《春天的旋律》让我们认识了美丽的春天,每一位作者笔下的春天各具特色,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绚丽多姿。哪一篇文章给你的印象深刻?一起来交流分享吧。

1.小组交流,确定集体交流的段落篇章。

2.集体交流,评价哪个小组读书感悟深刻。

七、总结

如果说书是海,读书就是游泳;书是山,读书就是攀登;书是天,读书就是飞翔;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让我让我用一句耳熟能详的名句来与大家共勉,那就是———“爱书吧,它会给我们力量!

江苏版务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说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4.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导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领悟春的美好。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对春天、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导学准备

PPT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古诗两首》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诗。

2.初步了解诗句的大意。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一)我会读

组长检查小组成员古诗的流利朗读。

(二)我知道

1.《游园不值》是(朝代)(谁)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最能表现春天景色的是诗句是,

2.《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谁),我还知道他写的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是《》,其中运用对仗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三)我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句,请写下来。

(四)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古诗两首》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能说说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习古诗,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小组合作交流,大体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3.诵读古诗。

三、阅读拓展,主题学习。

读一读《春天的旋律》中诗人写的诗

1.读背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他有“诗圣”的美称,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你还知道那些关于作者的故事?将给你的同学听吧!

2.读背宋朝王令的《送春》,这首诗描写了暮春三月的景象。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里一定浮现出一副暮春的凄美画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赶快把这美丽的春天留在纸上吧!

3.在元代以“天净沙”写景成一时之风气,读元代白朴的《天净沙春》后,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写景的元曲?与同学一起欣赏并交流吧!

检测反馈:

1.填空

(1)默写《游园不值》:,。

,。诗中的意思为“爱惜”的词是。诗中的最后两句描绘了这样一种美丽的景色:

(2)《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和点明此时是暮春季节;和两个动词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捕蝶图。

2.读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

(3)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4)两个()鹂鸣翠柳,一行()鹭上()天。

3.填空,并判断下列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填在括号内。

(1)春色满园关不住,()出墙来。()

(2)儿童急走追(),飞入菜花无处寻。()

(3)()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停车坐爱枫林晚,()红于二月花。()

(5)千山鸟飞绝,()人踪灭。()

4.根据情景,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诗句谚语

(1)一走进公园,姐姐看到了许多即将开放的荷苞,亭亭玉立,令人喜爱,张口吟出:“,”。当她又看到了满池盛开的荷花时,又张口吟出“,”。

(2)“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3)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中的“”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中的诗句。

(4)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表达这样感情的诗句有:《》中的“”;《》中的“”

课外拓展:

课后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游园不值园红杏

宿新市徐公店幽静安逸的田园春色

活泼可爱的乡村儿童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5.主题学习,通过阅读《窗外的春光》里的文章,你会发现,原来如此平凡的事物,因为春天的到来,也会变得如此美丽!

导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突破措施:

1.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山岭植树前后的变化,带动学生的情感,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 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诗文。

2.初步了解诗文大意。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一)我会读

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歌谣寂寞咆哮荒山野岭

茂密拥抱裸露枝繁叶茂

(二)我能知

1.山岭换新颜。(填上课文中的两字词语)

()的山岩披上绿袍,山下的河水不再(),()的荒山涌起林涛,()流淌的溪水滋润()。

2.动物乐翻天。(填上动物名)

()快活叫,()抖彩翼,()开心跳,()不怕雕。

(三)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导学案

一、导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有感情的朗读诗文,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山岭在植树前后有什么不同。

2.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

三、作业布置(选择其一)

1.摘抄关于赞美春天的诗句。

2.春天来了,观察春天的美丽景色,尝试以诗歌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拓展阅读:

主题学习内容《春天的旋律》

导学目标:

通过阅读《窗外的春光》里的文章,你会发现,原来如此平凡的事物,因为春天的到来,也会变得如此美丽!用我们全部的身心去领悟这多姿多彩的春天吧!请你看看作者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导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窗外的春光

(二)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故事

1.选取自己喜欢的故事,初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感受。

3.总结课文,看看这些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

(三)合作探究

1.分组交流: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小组内评出优胜者。

检测反馈:

1.抽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锨镐荒山野岭裸露

咆哮枝繁叶茂

2.我会选。

锨镐(gāogǎo)流淌(tǎntǎng)河畔(pànbàn)

裸露(luǒkē)树丛(chóngcóng)撑起(chēnchēng)

3.我会辨

谣()袍()裸()

遥()抱()棵()

4.我会填

()的树丛()的山岩

()的家园()的秋天

()的果园()的草地

课外拓展:

1.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2.小组内抽查背诵情况,评出优胜者。

板书设计: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林涛、动物的家

教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

红河镇小学主备人:吴启芳

一、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三、突破措施:

有感情的诵读。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理清课文脉络。

二、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1.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给下列词语注音

倚着栏杆纽扣欢畅四肢座无隙地

忸怩烂漫成千盈百浑身解数

(二)我会填

《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文章是写的,这篇课文上是围绕,这句诗句来写的,它是作者把别人的一句诗反其道而用的。

(三)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只拣儿童多处行》导学案

一、导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认真地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感情。

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呢?

三、作业布置(选择其一)

1.搜集描写春天的诗歌。

2.课外阅读冰心的文章《繁星》《春水》。

四、拓展阅读,主题学习。

1.阅读“名人眼中的春天”里的有关文章,学习古往今来的名人用自己的传神之笔描绘春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春天,用自己的心拥抱春天。

(1)画出你喜欢读的篇目中的重点段落,积累你喜欢的优美语句和好的词语。

(2)完成每个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

(3)谈谈你最喜欢那个故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在小组内交流。

b小组内评出优胜者。

c全班交流、评价。

2.完成读书笔记一篇。

检测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mó shù huānchàng yuàn luòyùn cáng

()()()( )

kòngxìshì fàng wéi jù shī féi

( ) ( ) ()()

wàngshèng shū zhǎn lànmàn 

( )()( )

2.照样子写词语

闹嚷嚷: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叽叽呱呱: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我会做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句话把“颐和园”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小天使”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这句话用“喷花的飞泉”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比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

组织一次游园活动,要求学生观察景物和游人的表现,体会“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

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天使天真、活泼、圣洁、可爱……

春天太阳充满希望活力……

春花生命力旺盛带给别人快乐……

儿童是最美的春光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早》导学案

红河镇小学主备人:吴启芳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4.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二、导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和讨论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领悟作者以花喻人的情感。

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引导学生领悟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和美化的精神内涵的相似之处,品味鲁迅的品德正像腊梅花一样。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早》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一)我会读

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酿雪朴素墨水寿星哪些

默默花瓣小匾笔墨纸砚

(二)我知道

1.鲁迅是我国伟大的()、()、(),著作有杂文、()、()、()等。你读过鲁迅先生写的()。你还知道鲁迅先生的()。

2.《早》这篇课文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和鲁迅书桌上的(),还描述了()。

(三)我会连

对课《诗经》中说(的话)。

诗云对对子,是练习作诗的一种方法。

子曰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

花信风孔子等人说(的话)。

冰清玉洁古代认为风应花期。由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四)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早》导学案

一、导学目的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把描写三味书屋的语句用“~~~~~”画出来,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请具体谈一谈。

2.你能给大家讲一讲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吗?从这“早”字的来历中,你对鲁迅先生有了哪些了解?

3.把课文中描写花的语句用“”画出来,并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你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三、拓展阅读,主题学习。

1.读主题学习《春天的旋律》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说文中记叙了鲁迅先生怎样快乐的童年生活。

(1)画出你喜欢读的重点段落,积累你喜欢的优美语句和好的词语。

(2)完成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

(3)谈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在小组内交流。

b小组内评出优胜者。

c全班交流、评价。

2.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也有自己的快乐,在小组内开个讨论会,和同学说说自己的快乐吧!

检测反馈:

1.我会辨

厉()塾()趟()迅()

历()熟()躺()讯()

2.加标点

(1)当年鲁迅先生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2)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一句以后要早到

3.写一写:

模仿文中写腊梅花的语句,写一种你所喜欢的花。

课外拓展:

1.鲁迅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具体的描述,请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主题阅读丛书中的这本书篇文章,探访鲁迅的童年足迹。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板书设计:

4.早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珍惜时间

梅花花开最早,“东风第一枝”

(以花喻人)

习作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

红河镇小学主备人:吴启芳

导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作业要求,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自己定题目。

导学重点:

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变化细致描写。

导学难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

导学准备:

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朝霞,观察时注意填好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形状色彩

多云

少云

云厚

导学时间: 两课时

导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课文,完成练习。

(1)《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和两方面的特点。

(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点描写的奇巧,又分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写。

 2.小结:

 3.结合“习作要点提示”,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三、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1.仔细阅读例文,启发讨论。

小作者是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奇巧的?

2.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读了“习作要点提示”后,你明白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写法。

小作者在云的造型上浓墨泼洒,重点描写了它形状的奇巧,而后作者又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每一处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变化来写的。

四、进行说写,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请同学们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组织学生分组填写下表:

形状色彩

多云

少云

云厚

4.同桌练说,互相交流,相互提示。

5.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红河镇小学主备人:吴启芳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导学重难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突破措施:

1.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让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课前准备:

1.挂图。

2.学生日记。

导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预习学案:

布置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的内容。利用工具书查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导学案: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自读自悟,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展示导学案(小黑板)

(1)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2)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个人自主学习,按上面的学案自学,把不明白的问题做好记录。

3.合作探究

(1)汇报交流,生生合作

交流自己已解决的和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并做好记录。

(2)班内交流,组组合作

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

4.精讲点拨。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检测反馈: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课外拓展:

1.谈谈自己假期中读了哪些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2.试着写下自己的感受,修改成一篇很好的读后感。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预习学案:布置学生修改自己的读后感。

导学案: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

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10课杨氏之子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

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知识链接】

《世说新语》故事两则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自主预习】

1.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惠曰禽诣为应

3.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合作探究】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

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 )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将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4.翻译下列句子: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温故而知新。(4)学而时习之。 

第11课晏子使楚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自主预习】

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2、读通课文,给课后的生字注音,读准字音。

3、积累生字词。 

敝国淮南枳晏子仗着侮辱乘机规矩囚犯

柑橘撒谎笑嘻嘻面不改色大臣盗贼赔不是 

【合作探究】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故事。

2、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出使楚国,遭到楚王的侮辱,就不足为怪了。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思考: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3)、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

3、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楚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楚王的身上,我们又应该获得哪些警示?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1.读一读,写一写。

侮辱、威风、规矩、矮小、冷笑、为难、囚犯、出息、柑橘、面不改色、安居乐业

2.比一比,再组词。

敞() 准() 陪() 臣() 

敝() 淮() 赔() 矩() 

3.根据意思写成语。

(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时期,齐国大夫和楚国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这篇课文是按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归纳反思】

第12课半截蜡烛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1、给生字注音:

半截()许诺()熄()灭厨()房

烛芯()楼梯()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无奈:讨厌:

不耐烦:若无其事:

纯洁:厉声:

3、找出你认为精彩的部分,分角色朗读,看谁读得最好。要求:

(1)声音响亮,吐字清晰。(2)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心理,有感情的朗读。 

【合作探究】

一、认真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伯诺德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1、当时,伯纳德夫人

(怎么做)(结果怎样)

2、当时,大儿子杰克

(怎么做)(结果怎样)

3、当时,小女儿杰奎琳

(怎么做)(结果怎样) 

二、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猛烈() 昏暗()严肃() 显眼()

安全() 粗暴()放心() 若无其事()

2.我最欣赏剧本中的语言,因为

3.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4.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请你也写一段剧本。

 

 

第13课打电话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1.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2.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自主学习】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合作探究】

1.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2.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1.用一个字来表示时间。

(1)十五分钟叫()(2)十二小时叫()

(3)七天叫()(4)十天叫()

(5)三个月叫() (6)十二个月叫()

2.连线题。

经济学家说 时间就是胜利

军事家说时间就是粮食

医学家说时间就是知识

科学家说时间就是金钱

农民说 时间就是生命

对学生而言 时间就是创造与发明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同桌一起创作几句。

(1)语言情境一:甲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已有知识,仅就“海马”一词,就出入意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2)语言情境二: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

(3)语言情境三:有两个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

(4)语言情境四: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学案


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

教学难点:文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过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

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交流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一)

1、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2、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a)“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b)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c)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d)“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e)“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方法二)

顺着学生交流的结果,追问: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的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内容读一读。

学生交流。

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孩子?(根据回答板书)

4、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四、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

过程

童年的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

费奥多罗夫求知若渴

好问善思

大胆想象

《五年级下册《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体育教案小学五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502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