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
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投影仪、大头针、微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师]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生甲]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
[生乙]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还想知道关于磁的一些什么样的知识?
[生甲]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发生偏转吗?
[生乙]还有什么物质能产生磁场?
[生丙]电现象和磁现象有联系吗?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在以后的学习中仍需要这样.你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本节课需要探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第三节电生磁[板书]
[师]先看课本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再演示,要仔细观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演示]在小磁针上面有一条直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又能看到什么现象?
[生甲]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
[生乙]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生丙]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
[生丁](讨论的结果)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
[生戊](讨论的结果)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鼓掌给予鼓励.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奥斯特实验.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电流的磁场.
(一)电流的磁场[板书]
[师]这个实验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在当时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我们也研究研究,说出你们的做法和观察的结果.(学生们把直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看小磁针的变化)
[生甲]我们组弯成三角形,通电后小磁针偏转,周围存在磁场.
[生乙]我们组弯成正方形,通电后小磁针偏转,周围存在磁场.
┇
[生丙]我们组把直导线缠在铅笔上,然后抽出铅笔,再通电,小磁针偏转,周围存在磁场.
[师]这种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的螺线管也叫线圈,它能使各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实际中用途就大,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板书]
[师]我们下面通过实验来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我们每组还是先提问题,再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生甲]我们已了解了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生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判断?
(学生们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并动手做实验)
[生甲]我们组是把一些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通电后小磁针偏转.画图并标出小磁针北极的方向,然后用曲线连起来.
[生乙]我们组是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些铁屑,细螺线管通电,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
[师](每组中请一位学生)现在把你们记录下小磁针指的方向在(微机)图中标出.还有是把你们的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放在投影仪上(从屏幕上可直观显示出来),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通电,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变化.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板书]
[生乙]我们组是把一些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周围,记录下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每个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描出磁感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这样就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两极.
[生丙]我们组是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判别通电螺线管的N、S极.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找出判定的办法.
[生甲]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
(教师根据学生结论板书)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板书]
[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否想出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普遍规律.看课本图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你们又怎么说?
[生甲]我用右手把一个通电螺线管夹在腋下,如果电流沿我右臂所指的方向,N极就在我的前方.
[生乙]一根直导线电流是从左向右流动,把它从前向后缠成螺线管,N极就在螺线管的左边.
[生丙]这个方法不准确,如果缠螺线管是从右向左绕,或从上向下绕,将不是这个结论.
[生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虽有不同的看法,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们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用学生的方法能判断出螺线管的两极,这个方法叫安培定则.那么怎么才能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试试看怎么做?
[生甲]我们组是将直导线多绕几圈,通电后能多吸引几个大头针,说明这个方法可以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
[生乙]我们组是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就能吸引更多大头针,这表明插入铁芯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师]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我们来制作一个电磁铁.
三、小结
和学生们一起小结,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电生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课题
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过程方法:
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重点
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学习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方式
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具与
媒体
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投影仪、大头针、微机
教
学
程
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师〗电和磁从现象上看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
从哲学角度看,应该是有的,但很多年都没发现。直到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一个实验开始,揭开了电与磁联系的发展史。(板书课题──电生磁)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电流的磁效应(10min)
1.【奥斯特实验】演示: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课本图8.2—2所示。
【分析】
(1)小磁针偏转→受到了磁力的作用;
(2)由磁场的基本的性质可判断出小磁针处于某个磁场中;
(3)导线通有电流,小磁针就偏转,断开电流,又会恢复原来的状态;说明是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即通电直导线产生了磁场。
【结论】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讨论
师生分析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直观的演示实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问题】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没有关系呢?
【猜想】有或没有。
【演示】
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也改变了。
【结论】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系,电流方向变了,其磁场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
3.电流的磁效应
【总结】总结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20min)
1.【问题】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较弱,怎样才能将这种较弱的磁场能够明显地显示出来,供我们加以应用呢?
【猜想】(1)增大电流;(2)让直导线集中起来绕成管状,这就是螺线管。
【练习】让学生练习螺线管的画法、有骨架的螺线管的画法等。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设计实验】
(1)如何确定一个磁场是怎样分布的?需要什么器材?
(2)直导线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吗?如何验证是否有某种关系?
【进行实验1: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1)向学生介绍螺线管磁场演示仪的构造,线圈的位置,铁屑的均匀分布情况等。
(2)向螺线管磁场演示仪中通有电流,振动演示仪,观察铁屑的重新分布情况。
(3)把它与条形磁体的铁屑分布进行对比。
【结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进行实验2:探究通电螺线的磁场方向】
(1)在螺线管一端放一个小磁针,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观察小磁针的方向是否也随着偏转。
(2)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
(3)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改变。
【现象】
当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方向也随着发生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正好相反。
【结论】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是相似的。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新问题】
由于把导线绕成螺线管后,还存在一个绕向的问题,磁场方向除了与电流方向有关外,与线圈的绕向是否也有关系呢?
【猜想】有关或者无关。
【实验验证】
拿两个绕向不同的螺线管,给它们通有相同方向的电流,用小磁针判断螺线管的极性是否发生改变。
【现象】小磁针的偏转方向正好相反。
【结论】在电流方向一定的情况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还与线圈的绕向有关,绕向变了,则磁场方向也会改变。
(三)安培定则(5min)
【总结】如何由电流方向、线圈的绕向确定磁场方向呢?
大家看课本上的几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视频〗通电螺线管磁场演示。
(四)思考与练习
学生思考
师生讲论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
师生讨论
学生思考
师生讨论
学生回答
小探究也要体现猜想这一重要环节
渗透转换的思想,培养创新能力
放手发动学生,是成败的关键
用类比的方法揭示问题
演示要尽量体现直观性
为得出安培定则打基础、做铺垫
给定一个易掌握的法则,比单独记住某个结论更简便
小
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与磁的第一个关联──电能生磁,即电能转化为磁能的现象。
该现象是由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所以也叫奥斯特实验,这个实验直接证明了电流可以通过导体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这个磁场比较弱,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我们把直导线绕成了螺线管,使其磁场进一步增强,发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是相似的,磁场方向遵循右手定则,也称安培定则。
作
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教学流程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是相似的。
2.判断方法: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课
后
反
思
这节课的概念较多,中间的小探究实验有二、三个,所以时间会很紧,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控制。
虽然有几个探究实验,但还是要突出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比较好的,该实验在器材不多的情况下,要重演示实验的质量,让大多数学生看到其中铁屑的分布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几个实验尽量让学生动手,因为该实验涉及的器材以前都用过,步骤也不复杂,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章来源://m.jab88.com/j/7845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