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6.3生活中的透镜》探究活动方案
课题一:学看照相机说明书
活动目的:
通过学看照相机说明书,学会在理解仪器工作条件和操作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的操作仪器.
活动指导:
⑴记录说明书上你认为有用的内容,并根据说明书的提示进行简单操作.
⑵说明书上有一些看不懂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涉及的是产品在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它并不妨碍我们正确的使用仪器.
成果形式:
每人交一张自己满意的摄影作品,在全班进行展出.
课题二:制作模型照相机
活动目的:
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物距、像距、焦距三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硬纸板、凸透镜(焦距5-10cm)、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
制作方法:
⑴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
⑵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透镜,在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
⑶将蒙有半透明纸的纸筒插入嵌透镜的筒中,即可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
操作方法: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了.
课题三: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材料:
焦距不同的两块凸透镜、硬纸板
制作:
⑴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
⑵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透镜.
⑶在另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另一个凸透镜,两个凸透镜还要确保平行正对
⑷物镜的焦距较长,目镜的焦距焦短,两透镜的距离近似为两透镜的焦距之和.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北师大版
知识点
一、物距、像距
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二、探究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目的:探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的关系。
探究结论: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圆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与圆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课后习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处,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后,又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
A.像变小,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大D.像变小,像距变小
答案:D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
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l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
答案:D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D
八年级物理下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北师大版
知识点
一、照相机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
二、投影仪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它形成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上还安装有一个平面镜,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投射在墙面或屏幕上。
三、放大镜
实际上就是凸透镜,物体通过它能成放大的像。
课后习题
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放大镜放在与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距离
A.小于10cmB.等于10cm
C.大于10cmD.在10cm和20cm之间
答案:A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C.f10cm
D.f20cm
答案:C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答案:A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09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