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本教案为本人参加江西省于都县2009-2010学年度校际交流教案。
学生定位:文科班较低层次的学生
学情分析:
1.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熟悉,对其理论名称也有了解,通过看照片说理论导入新课非常合适,让学生一上课就感觉到轻松的气氛。
2.学生通过必修二的学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的相关内容已有了解。但是对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方针写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有待通过本堂课予以解决。
3.学生刚刚学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节,对毛泽东思想有所了解,并形成初步认识,这对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有裨益。
4.学生需注意的细节: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的讲话吗?“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教材分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它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工程。本节主要围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开阐述。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成熟、指导地位的确立、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在叙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第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必修一、必修二中未详细阐述,又因其地位的重要性,故在教材中进行详细阐述,在教学中作为新知识对待。而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因在必修一、必修二中已有详细阐述,所以教材略讲,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练习的形式予以检测。
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必修二、必修三所述有所不同,有必要结合两册教材的表述进行阐述;中共十四大与中共十五大在必修二中有叙述,相关内容可以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直接回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必修三才有的内容,应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予以把握。
教学目标: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学习伟人锐意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其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实质。
教法与学法指导:启发式教学与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与探究、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照片说理论)请同学们看到照片,这些伟人创立分别创立了什么理论?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哪些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一理论体系是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仍在不断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请问歌曲提到了中国的哪位领导人?什么事情?
邓小平改革开放;南方谈话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1)你想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吗?请认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阶段标志
初步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基本形成1982中共十二大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形成完整的体系(理论发展)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完善)
(2)(展示文革结束后欢庆场面和文字材料“两个凡是”)
材料: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华国锋批准)
请问:照片和文字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你知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相关情况吗?认真阅读教材,记录相关知识点。
(学生简单板书相关知识点)
①背景:文革结束,百废待兴,人民希望摆脱困境;左倾错误思想继续存在;邓小平疾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1978,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众多与会人员呼吁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③内容:注重解放思想;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④历史地位: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3.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熟悉吗?请答题:
(1)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
B.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D.开始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两次大会的主要内容上看,二者关系的实质是()
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对立关系D.发展关系
4.改革开放新时期曾经出现两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一次是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请问还有一次是什么?
(展示文字材料)
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5.(展示推倒柏林墙、大帝国苏联解体时的围攻议会、八九风波图片)请同学们思考,邓小平为什么要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1)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仍为时代主题。
(2)国内: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产生疑惑;改革开放姓“资”姓“社”问题、如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6.(观看邓小平“南方谈话”视频)请问:邓小平南方谈话谈了哪些问题?意义如何?(学生回答)
(所涉及的问题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宣言书、中共十四大的思想基础。
7.请问邓小平南方谈话这年,中共开了什么大会?会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中共十四大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8.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有何意义?
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成熟);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9.我们经常提到邓小平理论,你知道“邓小平理论”一词是何时出现的吗?又是在在哪次党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
10.(展示邓小平理论内容,小组讨论)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个理论成果;从中国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内容广泛,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2)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请结合国内外形势,江泽民为什么会在世纪之交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略)?
(1)和平与发展仍为时代主题;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日趋完善,党的历史任务和自身建设面临新挑战。
(2)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补充: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小组讨论)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请问它们与毛泽东思想有何联系?有何共同点?
(1)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指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代表最广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属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四、课堂小结:(学生完成)
五、作业:
1.课堂巩固:
(1).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其核心是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
B.其之所以成为独立的理论是因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
C.其本身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
D.是邓小平自己的理论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的共同特征是()
A.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最准确的是()
A.继承B.发展C.继承与发展D.对立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②反映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②①③④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课外探究: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想采访你的同学,了解他们关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请你在采访前、采访后各写一篇采访稿。
教学反思:
1.本堂课注意了学习的趣味性,使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血有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学生自己完成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对本堂课的宏观把握,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实现所学知识的内化。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小结不是很到位,应予以充分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小结,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准备明显不足,尤其是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何时开始不清楚,全班48人只有一两位同学清楚。有必要让学生课后复习高一所学知识,注意各个时期的界限及其标志,师生共同探讨其识记方法。
4.关于知识点的掌握,有赖于师生进一步搜索更多的多媒体资源,真正让学生轻松地学好历史,发挥自己的潜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理论成果。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的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实质?
教学过程
一、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同志生平简介:
1904年生于四川广安,原名邓希贤。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同期加入共产党。
1927初归国,四一二政变后,改为邓小平。
1929年在广西百色领导农民运动,改名邓斌。
1933年,由于受排挤被解除党内职务。后被王稼祥任命为政治局秘书,是为一落一起。
1938年任八路军129师政委,与刘伯承共事13年。
1945年刘邓挺进大别山,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952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文革被打倒。
1973年,周恩来推荐复出。是为二落二起。
1976年再次被打倒。
1978年复出,是为三落三起
1989年,**。
1992年,南方谈话。
1997年2月19日,逝于北京,享年93岁!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酝酿;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2、宣言书: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开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历史背景:P6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中国人民急切地期待着中国迅速摆脱困境,迈开大步前进。但是, 由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个人崇拜仍在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国家前进的脚步十分艰难。
(2)主要内容:
思想方面: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政治方面: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组织方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成果。
(3)历史意义:
①为……指明了方向;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开辟;
③ ……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4、理论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基本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系统提出社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6、形成完整的体系
(1)1992年初“南方谈话”
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
内容: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三个有利于: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
④抓住时机,突出发展,加快改革步伐;
意义:①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
②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③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1992年中共十四大
大会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7、写入党章:1997中共十五大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规定邓小平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
(三)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邓小平理论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到底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S)
1、背景:
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及其自身建设实际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2、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1)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2)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问题探究:
区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与近现代中国的“三次巨大转变”各指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1、中共“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据此回答: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在哪一历史时期确立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①毛泽东思想:1942年中共七大会议上确定。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②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会议确定。
背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特色理论逐渐成熟。
③“三个代表” :2002年中共十六大会议确定。
背景: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共同特点: 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2)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于这三大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用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
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指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三大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知识延伸] 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第一次:1927年“八七”会议以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的革命道路。
②第二次: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国时期。
③第三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一位同学学习时说:本世纪(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请你列举两个实例(各一例)予以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历史Ⅱ)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为适应这个要求确立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探索取得的成果。
学情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初中也有涉及,即《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重点是在原有基础上,理解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浦东新区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深入领会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在掌握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后,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教学目标
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领会、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重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流程示意图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由教师简介)。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进行问题探究)。三、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本课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到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又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有何特点?学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们就明白了。
讲授新课:
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
1.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表现: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3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1“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3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1.创办: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学生阅读P58学思之窗,回答思考题:1.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2.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3: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
3.影响:
(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4:1979年4月,在讨论经济特区名称问题时,邓小平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回答“陕甘宁就是特区”的含义是什么?从地理位置、性质和作用三个方面比较两种特区的异同。
过渡: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于是,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继经济特区后,我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开放: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5: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
(1)这些城市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开放: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结果: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6:阅读P59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思考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3)意义:
①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②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小结: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窗口、出口创汇的基地。开放区的目的是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建立:
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特点:
a.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c.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三、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目的:
(1)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3)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时间: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7:浦东开发的条件是什么?
3、意义:
(1)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2)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8: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
9: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的主要区别
四、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0: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分别指的什么?
“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改革与开放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的两个车轮,是相辅相成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共同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背景
过程
特点
新发展
经济特区的创办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国际方面
国内方面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应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如比较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和现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地区都在东南沿海及长三角地区,同时总结具有共性的原因各是什么。课文中关于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深圳、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巨大差异等,非常有限,也相对抽象,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岸区南坪地区和北部新区经开园)或两江新区去实地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和切身体会。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概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⑤经济建设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五)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制定的史实,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海南)
②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的福州。
③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
5、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67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