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基本概念和原理五溶液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五溶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概念和原理五:溶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内外因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关系、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三、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关键知识点拨]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四个概念间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溶液进行的分类。
(二)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质量
2.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4.溶解度曲线
5.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项目溶解度(S)溶质的质量分数(a%)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意义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关系溶液浓、稀程度的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与溶液饱和与否无关)
条件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与温度无关、溶剂量无限制,溶液不一定要饱和
单位克(g)是比值,单位为1
计算公式×100g(饱和溶液)
×100%

联系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a%=×100%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③糖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④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⑤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⑥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
A.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
[解析]此题是有关溶液、饱和溶液概念的判断。溶液不一定无色,故①错。溶液的饱和与否与温度有关,②没有指明温度也不正确。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故③不对。饱和溶液在同条件下不再溶解同种溶质,故④不正确。溶液是均一的,这只是味觉的迟钝造成的错误,故⑤也不正确。⑥正确,所以答案为:C。
例2.欲将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B.蒸发一定量水
C.给溶液加热D.给溶液降温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充分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降低溶液温度可达到目的。另外,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或蒸发溶剂亦可达到目的。这三种措施单独使用或同时使用都可以。
答案:C。
例3.下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
(2)t℃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B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B物质属于____溶物质(填“易”、“可”、“微”或“难”)
(4)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____法提纯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表示意义,溶解度与溶解性关系以及结晶法的原理。
答案为:(1)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sg(2)大于
(3)易(4)蒸发溶剂
例4.某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Na+、Mg2+、Cl-、SO,其中:Na+、Mg2+、Cl-离子个数比为4:7:6,若Na+离子个数为4a,则SO离子个数为____。
[解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溶液中电荷守恒原理: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依题意可知:溶液中Mg2+、Cl-的个数分别为7a、6a个。设此时溶液SO离子数为x,则4a×1+7a×2=6a×1+2x,x=6a。故本题答案为:6a。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有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一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则该溶液()
A.仍为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溶解度变小D.变成不饱和溶液
2.下列因素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种类D.温度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
B.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溶质
C.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t℃时,36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t℃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4.分离下列混合物时,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进行的是()
A.混有泥沙的粗盐B.混有少量NaCl的KNO3
C.混有少量CaCO3的BaSO4D.实验室用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后的剩余物
5.如右图所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
若分别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A溶液B.B、C溶液C.C溶液D.A、B溶液
6.t℃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S,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则S与a在数值上的关系为()
A.S>aB.S<cC.S=cD.无法比较
7.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作物茶油菜西瓜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4.5-5.55.8-6.76.0-7.07.2-8.5
A.油菜B.茶C.西瓜D.甘草
8.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大于3g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二、填空题:
1.在碘酒溶液里,____是溶剂;盐酸中的溶质是____;NaOH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胆矾的水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
2.如下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
(2)当温度为t1℃时,____的溶解度最大;当温度为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
(3)如果把A、B、C分别放入100g水中配成t3℃的饱和溶液,再冷却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
(4)若要把混在A中的少量C除去,应采用____法,若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____方法。
3.已知m>n>ω,在一定温度下,ag水中最多能溶解ngM物质(M不含结晶水),现将ωgM物质加入到a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下同),现将mgM物质同样加入到a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____溶液,此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
4.甲、乙、丙、丁四只烧杯中,都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90g
(1)甲杯中投入10gNaCl,搅拌至全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
(2)乙杯中注入10g水稀释,稀释后NaCl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3)丙杯中加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4)丁杯中蒸发10g水浓缩(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附:测试题答案]
一、1.A2.AB3.C4.AD5.C6.A7.D8.D
二、1.酒精氯化氢硫酸钠硫酸铜
2.(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BA>B>C
(3)AB(4)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3.不饱和饱和
4.(1)19%(2)9%(3)11%(4)11.25%

扩展阅读

基本概念和原理二物质的分类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物质的分类”,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基本概念和原理二:物质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分类的依据;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物质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研讨,尝试给常见物质进行简分类,教师可适当指导,最后由教师小结,并以投影形式给出物质分类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研讨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分类的依据以及概念间的从属关系)
(概括出物质分类的知识体系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它形式对物质进行分类,诸如画知识树等,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偿试一下,也可将其留作课后作业)。
[关键知识点拔]
(以投影形式打出表格,鼓励学生经过讨论比较相关的概念,找出这些概念的异同点及其联系,教师适时点拔,强调理解概念应抓住关键字词和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一)纯净物和混合物
项目纯净物混合物
概念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区别①一种物质
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
③有固定的组成
④有固定的性质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②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③没有固定的组成
④没有固定的性质
联系

(二)单质和化合物
项目单质化合物
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相同点均为纯净物均为纯净物
不同点①由一种元素组成
②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①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②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联系

(三)氧化物
项目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概念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组成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交叉关系)都是金属氧化物(从属关系)
性质①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SiO2除外)
②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①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酸、碱、盐
项目酸碱盐
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
离子全部是氢离
子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相同点均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电离)
不同点酸=H++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组成特点一定含氢元素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联系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B.冰水混合物C.生铁D.食盐水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即“一物”或“多物”的判定。其中A、C、D选项中的物质均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只是状态不同,实为同种物质——水。故答案为:B。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析]对氧化物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既“二元必有氧”。
A中的元素种类无法确定为几种,B、C同样无从考证其中是否有两种元素。因此,答案为:D。
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是纯净物B.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解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由于组成每种物质的各种元素各不相同也可能相同,所以混合物中的元素可能是多种也可能是一种。例如: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含有O、H、N等多种元素;O2和O3的混合物就只有一种元素。可见,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不一定是单质。正确答案应为:B。
例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_。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糠水⑥硫粉
⑦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⑧氨气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物质分类的依据以及对相关概念外延的把握。
其答案为:②⑤;③④⑦⑧;①⑥;④⑦;⑥
例5.现有Ba、H、C、O四种元素。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填化学式)
(1)酸性氧化物____(2)碱性氧化物____(3)碱____(4)酸____(5)盐____
[解析]根据这几类化合物各自的组成特点和化合价法则即可确定其化学式:(1)CO2(2)BaO(3)Ba(OH)2(4)H2CO3(5)BaCO3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A.纯净物、混合物B.金属、非金属
C.纯净物、化合物D.含氧酸、无氧酸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B.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
C.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相符的是()
A.亚硝酸钠、NaNO2、盐B.氧化铁、Fe3O4、氧化物
C.纯碱、NaOH、碱D.酒精、CH3OH、有机物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5.“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有机物B.碱C.氧化物D.金属或合金
二、填空题:
1.下列是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石墨②一氧化碳③干冰④碳酸⑤碳酸钙⑥乙醇⑦C60⑧甲烷⑨纯碱。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属于盐的是____,属于酸的是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
2.下列各组均有四种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将该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
(1)CuO、NO2、NaOH、Fe2O3,____;
(2)O2、N2、Al、C____;
(3)空气,氢气,碘酒,盐酸____;
(4)食盐,蔗糖,酒精,醋酸____。
3.填写下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名称氢氯酸生石灰铜绿硫酸
化学式ZnNaOH
类别
4.在酸、碱、盐、氧化物这四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____,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____。
[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一、1.C2.D3.A4.B5.D
二、
1.①⑦③⑤⑨④⑥⑧
2.(1)NaOH(2)Al(3)氢气(4)食盐
3.
锌氢氧化钠
HClCaOCu2(OH)2CO3H2SO4
酸单质氧化物碱盐酸
4.碱氧化物

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一章:基础知识测试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1、叫做化学变化,
叫物理变化。
2、叫密度,符号。
3、叫压强,符号。
4、阿基米德定理内容:
。字母表达式。
5、叫溶质,溶剂,
叫溶液。
6、、的溶剂里称为
、的饱和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7、是浓溶液,是稀溶液。
8、溶解度的定义:
。符号。
9、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符号。
10、叫混合物,叫纯净物。
二、基本知识点
1、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___存在。水的主体是水。淡水的主是水,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是、、。
2、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约需水。
3、地球上各处的水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和转化中,即水在循环。水循环的动力是
和。按空间区域分为、

4、人类的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试举三例:。
5、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中的氧和氢气中的氢是从水中来的,所以水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6、试说出水的一些性质(三条):。
7、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物质密度,同种物质密度。密度一般不变,但并非绝对不变:试举两例:。
8、压强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和。
9、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
10、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关和

11、影响物体受到时浮力大小的因素:和
物体浮沉的条件:.
力的角度:。
密度的角度:。
12、物体浮沉的原理:说出下列实例实现浮沉的方法。
轮船:潜水艇热气球
13、密度计工作的前提:工作原理:
密度计刻度的特点:、。
14、物质在水中会分散的根本原因是,分散后形成具有、
特点的溶液和、三种。
15、溶液中,若是固、气分散到液体中时,是溶质是溶剂。
若是液液分散,是溶质是溶剂。若有水则。若溶液中没有指明溶剂则是溶剂。
16、是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是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液饱和的一定比不饱和的质量分数要。
17、根据下的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划分为四种等级,请用数轴图表示:18、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19、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用、来表示。
20、溶解度曲线图中:
(1)曲线上的点表示: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
(3)陡升型曲线表示:例:。
(4)平缓型曲线表示:例:。
(5)下降型曲线表示:例:。
2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有:、。
22、物质结晶的方法有(它主要适用于的物质)和(它主要适用于的物质)。
2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
24、水的净化方法:、、。
25、物质的分离方法:适用分离。
适用分离。
适用分离。
三、基本实验及其现象
1、水的电解实验
(1)水中通电,仔细观察会发现,极上气体比极上多,两极上气体体积比为。产生的气体为和,实验的结论是:

(2)氧气能,氢气能。
(3)该变化为变化,文字表达式。
2、物质密度测量实验
(1)测定物质的密度要先用测出,再用测出。然后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测量液体的密度可用直接测量。
(3)测量血液的密度可利用来测量。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实验步骤:、、
4、精盐的精制
(1)实验步骤:、、。三步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分别是、、。
(2)过滤操作的要求是:、、。
四、计算公式及其变形
1、密度公式:,密度公式的变形式:
2、压强公式:,压强公式的变形式:
3、液体压强公式:,公式的变形式:
4、浮力四种求法公式:称重法:
压力差法:
浮体法:
原理法:
5、溶解度计算公式:或
6、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质量分数计算式的变形:、
7、饱和时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8、溶液的稀释和浓缩公式:
五、物理量及其单位和单位换算
1、物理量及其单位符号。
物理量(符号)国际制主单位主单位符号常用单位及符号
例子:长度(S)米m厘米(cm)、毫米(mm)、千米(km)
时间
速度
体积
质量
密度

重力
压强
溶解度
2、单位换算
1米3=分米3=升=厘米3=毫升;
1毫升=厘米3=升=分米3=米3。
1克=千克=吨=毫克
1毫克=克=千克=吨
1秒=分=时1时=分=秒
1米/秒=千米/时1千米/时=米/秒
1克/厘米3=千克/米31千克/米3=克/厘米3
六、基本知识的应用
1、铁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读作,表示的意义是,合克/厘米3。
2、有一质量为900千克的冰块,它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这块冰的体积是
米3;如果将冰全部熔化成水,水的质量是千克,水的体积是米3。
3、一杯水和一桶水哪个密度大?
4、某实心的长方体的质量是1.08×103千克,体积是0.4米3,将它
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质量为,体积为,密度为。
5、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②③④⑥⑦
(2)图中环节使陆地上水
得到不断的补充。
6、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____________,如果你的体重为60千克,则你体内约含水_____________千克.
7、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和B,在天平右盘中放两个A球,在左盘上放三个B球,天平刚好平衡,则A、B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
8、一块砖重24N,三边长分别为20cm,10cm,5cm.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最大压强是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后,则剩余半块砖对地面压强是______Pa.
9、一个图钉帽的面积为1厘米2,图钉尖的面积为0.1毫米2,若用4牛顿的力把图钉按入墙内,则图钉尖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____牛顿,压强为__________帕斯卡.
10、实验表明,液体压强随着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_;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11、一石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7牛,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2.7牛,该石块所受水的浮力是______牛;如把它全部浸在酒精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3.1牛,该石块所受酒精的浮力是______牛;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不等,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有关。
12、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3×105千克,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牛。(g=10N/Kg)
13、密度计是测量__________的仪器。把它放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它排开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14、在河边有一打在水中的木桩,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10分米3,露出水面部分体积为2分米3,木桩受到的浮力是牛。
15、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冰块的密度为0.9×103kg/m3,若它们等重,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______冰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作用在图钉帽上的压力是20牛,压强是2×105帕,则图钉尖作用在墙上的压力______20牛,图钉尖对墙的压强______2×105帕.(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强,其值约为9×10—6帕。科学家制造出“太阳帆”,在太空中利用太阳光的压力来推动航天器的航行。上海市宇航学会曾设计出边长为110米的正方形“太阳帆”,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约为_____________牛.
18、用重20牛的铁桶从井中打水,在桶未露出水面时,匀速提起这桶水所用的力_____________20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到底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干瘪、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是因为__________.
20、2001年6月3日,CCTV在云南扶仙湖第一次现场直播了水下考古的过程,这次水下考古使用了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与潜水艇相同),它的下潜和上浮是靠_________来实现的,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_______,水对它的压强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21、将木块的一半浸入水中时,木块排开水的重力是0.6牛,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牛.若将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其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_牛.
22、测金属块的密度有很多方法.某同学用一大弹簧秤和一大盆水进行实验,测定某金属块的密度的具体方法是:先将弹簧秤调零,再将金属块自由悬挂在弹簧秤挂钩上,称得金属块重为49.6牛;然后将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称得读数为30牛.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牛,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碘酒是由__________分散到________中制成的混合物,其中_______是溶质,
________是溶剂。打开可乐瓶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可乐中溶解了________。泉水中因溶入__________,饮用对人类有利。干洗店用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室温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它表示:。
25、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3支试管甲、乙、丙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分散有固体的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试判断:
(1)甲试管中是__________液,乙试管中是_________液,丙试管中是_______液。
(2)若其他条件不变,3支试管静置片刻后,看到的现象是:甲中______________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3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26、为了解宇宙空间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在太空飞行两周后(搭载我国返回式卫星)返回地面的油菜和美国芦笋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实验分两类:空间类(S类),即选用遨游太空后的种子;地面类(G类),即选用自然条件下保存的同种种子。在各类中又分加O2和不加O2两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类别空间类(S类)发芽率(%)地面类(G类)发芽率(%)
组别S+O2组S组G+O2组G组
油菜9483.37268
美国芦笋91.5859080.4
请回答:
(1)从实验结果看空间类的发芽率比地面类__________。
(2)获得这个结论,在上述四组实验中,应比较哪两组实验数据才能得出?_____。
27、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方案。
方案A方案B
1.用天平测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测出烧杯中剩下的盐水的总质量m2;
4.求出盐水的密度。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求出盐水的密度。
求:采用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中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测得盐水密度值偏(选填“大或小”)。
2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厘米3)质量(克)质量/体积(克/厘米3)


110181.8
220361.8
330541.8
乙41080.8
520160.8
630240.8
(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9、给你一台已经调好的天平(带砝码)、一个盛满水的小烧杯、一个大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用任何其他辅助工具)测出一包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金属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基本概念和原理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基本概念和原理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基本概念和原理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催化剂、氧化反应、燃烧、缓慢氧化等概念的了解。

2.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反应基本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3.形成知识网络并能利用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内外因辩证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良好学习品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2.四种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讨论,交流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出这部分知识的知识结构(投影))

(一)物质的性质

判断依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表现。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描述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通常可用“能”、“可以”、“会”等描述;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变化的过程。

(二)物质的变化

(三)催化剂、催化作用

[关键知识点拨]

(对于不易分辨的概念,不易理解的原理进行讲解、整合、深化)

(一)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间的关系

1.从本质上讲,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都是氧化反应。

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是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现象。

3.

4.燃烧能否引起爆炸取决于可燃物所处空间大小以及是否有气体生成物产生;缓慢氧化能否引起自燃取决于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能否及时发散以及可燃物着火点的高低.

(二)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中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D.铁生锈;铁被腐蚀

[解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其它物质。据此分析:A中前者有新物生成而后者无;C中前者和后者都只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并无新物质产生;D中两者都有新物质生成;而B中前者只是酒精分子间距离变大,无新物质生成,后者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故答案为:B。

例2.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试推测R的化学式一定是()

A.CrO3B.CrOC.CrO2D.Cr2O3

[解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都不改变,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由此可推知R的化学式为Cr2O3

答案为D。

例3.从镁、氧气、盐酸、碱式碳酸铜、硝酸银、碳酸钠六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2)分解反应____;

(3)置换反应____;(4)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

(5)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

[解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是无机化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判断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

答案:

(1)

(2)

(3)Mg+2AgNO3=Mg(NO3)2+2Ag或Mg+2HCl=MgCl2+H2↑

(4)2HCl+Na2CO3=2NaCl+H2O+CO2↑

(5)HCl+AgNO3=AgCl↓+HNO3

例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失氧的物质被还原,得氧的物质被氧化

B.失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得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C.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D.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必同时发生

[解析]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把握下列对应关系: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5.法lun功邪教组织的头目李洪志在一次讲法过程中说,他发功时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的违科学之处。

[解析]由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铝分子、金分子之说是错误的。又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可能改变,所以,铝原子永远不可能变为铜原子和金原子。答案为:(1)金属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原子构成的。(2)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用盐酸除去铁锈

2.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一定会发光、发热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碳跟氧化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4.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⑥D.②③⑤

5.若1.6g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含有的元素为()

A.C、H、O三种元素B.C、H两种元素

C.C、O两种元素D.O、H两种元素

6.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二、填空题:

1.从A-G中选出适当的选项分别将字母代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A.熔点B.沸点C.酸性D.碱性

E.颜色F.密度G.溶解性

(1)利用物质____不同,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2)由于固体NaCl和CaCO3的____不同,可采用加水的方法鉴别开来;

(3)根据____不同,稀释浓H2SO4时只能将其慢慢地注入水里;

(4)利用盐酸的____,可用盐酸清除铁制容器表面的铁锈。

2.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分别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2)分解反应____;(3)置换反应____;(4)复分解反应____。

3.在细菌的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的反应方程式为:,上述反应中B处应填入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

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据此判断:

(1)这一过程叶绿体起____作用,是____;

(2)淀粉中一定含有____元素(写出元素名称),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元素是____,其原因是____。

三、简答题:

1993年10月21日南京炼油厂310号油库汽油罐正在灌油时,旁边一拖拉机行驶而过,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油罐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抢救,20小时后火基本被扑灭。可消防水龙头仍对油罐喷水达6小时之久,10月24日市环保部门对炼油厂和市上空大气进行监测,其污染指数未超过国家标准,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310号油罐起火爆炸的原因?

(2)灭火后为什么还对油罐喷水?

(3)市环保部门主要监测大气中的哪些有害气体?

[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D2.C3.B4.C5.B6.BC

二、1.(1)B(2)G(3)F(4)C

2.(1)(2)H2CO3=H2O+CO2↑

(3)Cu+H2O(4)NaOH+HCl=NaCl+H2O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3.O2

4.(1)催化催化剂

(2)碳氢氧无法确定CO2和水中的氧元素是否全部转变为氧气

三、(1)汽油挥发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拖拉机的烟囱中排放出气体温度高,并伴有火花,引起爆炸

(2)降低油罐内汽油温度,使之难以达到着火点,防止二次爆炸发生。

(3)SO2、NO2、CO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373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