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锦瑟》的朦胧美
2、理解《锦瑟》的多种解法
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
目标2
学习过程:
一1、兴趣导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3)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整理:
二、引导赏析《锦瑟》
1、品赏诗歌的步骤: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2、题解:
(1)“无题”之解
(2)“锦,瑟”之解
3、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
4、感悟诗意,理解主旨(逐联逐句分析引导。思考:每个诗句的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志?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应如何读出来?)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重新诵读,再次品味
三、探究主旨,拓展延伸(你认为应该是哪一个,为什么?)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
《锦瑟》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与作者简介。1.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1.白居易的《琵琶行》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3.苏轼《赤壁赋》4.刘鹗《明湖居听书》5.韩愈《听颖师弹琴》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7.李白《听蜀僧濬弹琴》8.李商隐《锦瑟》(认为是咏瑟之作)2.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3.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二、如何理解《锦瑟》的字面意义?1.理解典故庄周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鲛人泣泪《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暖玉生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2.翻译诗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知什么缘故,锦瑟会有五十根弦,我现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那样,我在清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飞舞的蝴蝶;像古蜀国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鹃鸟的悲鸣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海茫无际涯,明月照在苍碧的水面,鲛人的眼泪化成万千明珠;蓝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生出袅袅轻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种感慨岂待现在回顾追忆?它发生的当时我已经惘然失意,事后更何从追寻呢?三、如何理解《锦瑟》的深层意境?第一联:起兴。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中问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第二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哀怨感伤之情,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犹如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第三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深埋水底,不能相见,无人赏识。最后一联: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四、究竟《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1.咏瑟诗。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2.悼亡诗。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3.政冶诗。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4.爱情诗。认为《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5.伤世诗。认为此诗的主旨是“怅触人生,情怀历乱”。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诗歌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6.理想诗。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认为:(并不要求学生认同)这首诗应该是感时伤世诗。《锦瑟》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五、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1.比喻象征,形象鲜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锦瑟”“蝴蝶”“杜鹃”“珠”“玉”象征着美好事物。2.意蕴深厚,朦胧梦幻《锦瑟》一诗,无论是“锦瑟”,还是“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心知肚明,完全意会,但究其具体,却云雾遮目,不甚明了。虽不能说李商隐开启了朦胧诗的先河,但这种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六、背诵诗歌。
李商隐一曲《锦瑟》以其神秘之美倾倒了多少读者,问时也难倒多少专家和学者。正如金人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所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诗无达诂也就是说,由于多解而无定解。然而,李商隐写《锦瑟》如同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一样,自有其原创的唯一确定的本旨。关于《锦瑟》的本旨,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晚年抒写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笔者不揣愚陋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一番探秘。
先说锦瑟一联。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说雅瑟三十气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日宝瑟,绘文如锦者日锦瑟。(《周礼乐器图》)又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据此,这里的锦瑟有多重含义。第一,锦瑟是绘文如锦者,亦喻有文采者。第二,五十弦的瑟是古时候天神之所用,人世间现时所用的只是二十五(气)弦的瑟。因为五卡弦的锦瑟音色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享受不了,而诗人所咏则为五十弦的古瑟。第三,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德美却难为世用。无端也有多重含义:一是怨人——怎么好端端的五十弦锦瑟不用,却用二十五(气)弦的?二是怨己——谁让你是五十弦的锦瑟呀,如果裂成两半,不就可以为世所用了吗?然而诗人还是不肯把自己裂为两半.一弦一柱思华年有生以来(以往的年华),始终怀瑜握瑾,紧紧抱住这五十弦的锦瑟不放。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面对瑟,触物生情(抑或看见、想起锦瑟的典故灵感来),引出一个思字;思之思之,引出一个“怨”字。——“无端”两字悄悄地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幽怨与坚守。由此可见,五十弦的锦瑟兴中有比,是该诗的核心意象,诗人用它自比,感叹自己德才兼美而不为世用。而思字则为全诗之线索,统领全篇:忆以往,思现在,待将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鹊。沧海明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间两联承首联无端二字透露的矛盾继续展开,抒写了心中的矛盾与抉择,徘徊与坚守。——也曾想(迷)像庄生那样超脱尘俗,高蹈世外,但又一直摆脱不了像望帝那样坚守春心直至泣血“托杜鹊”。春心,既喻高尚的人格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坚守,也指美好的理想及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在这里,蝴蝶是自由快乐的象征,杜鹊是坚贞痛苦的化身。晓梦的另一解是青少年时代的美好理想,既与下句残酷的人生现实构成强烈的对比,又突出了自己执著坚守理想的痛苦。两解均通。沧海遗珠之悲常常袭来,而暖玉生烟之喜却盖而胜之。在这里,诗人又以沧海遗珠和蓝田美玉自比:明月之珠和蓝田之玉虽被埋没,但它们的光影宝气总是掩盖不住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沧海月明珠有泪中包含明月(即夜光珠)的典故,与月的圆缺无关。《李斯柬逐客书》中就有垂明月之珠之语。《史记·龟策列传》则说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李白在《齐有倜傥生》(《古风》其九)中也有过此典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善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诗中的鲁连是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持高尚气节。游于赵国,恰遇秦军已经击败赵军四十万,又围赵都邯郸,魏国大将新垣衍欲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以利害说服新垣衍合力抗秦,终于击退秦军。平原君欲封官,不受;赐千金,亦不受,飘然离去。《战国策•赵策》、(《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与鲁仲连不同的是,李商隐这颗明月之珠始终未能出海。诗人把明月珠有泪写成月明珠有泪是为与下句日暖玉生烟对仗而倒装。诗人遗憾于被埋没的社会现实却不甘于被埋没,坚信自己像蓝田之玉,虽近不可见而远或见之,期待后人发现珍惜。(这是追忆)一一于是,巧妙地过渡到尾联收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回到现实,寄望将来)待字表希望,可是或许能有之意,不是反问。如果要反问,改用岂待不是更好?诗人用可待而不用岂待,正表现了充分的自信。诗人的思想是矛盾的,但矛盾中有抉择,徘徊中有坚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鹊是幻想出世和坚守入世之矛盾的形象化,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沧海遗珠之痛苦和玉暖生烟之自慰之矛盾的形象化。(这两句也可合为一体解:我像沧海之遗珠、蓝田之美玉,不为人知,不为世用,然而却辉映沧海,气暖蓝田。)而最后一联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我的这一生抉择与坚守,将来可待成追忆(理想),只是当时(现实)巳惘然(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欣赏)。换句话说,尽管现世的人们对我的抉择、追求与坚守惘然不理解,但是后来的人们迟早总会追忆而理解的。在后三联的三对矛盾中,望帝春心托杜鹊、蓝田日暖玉生烟和此情可待成追忆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然,可待作岂可解亦通,但同样透露出企盼与祈求:我多么希望将来有人能追忆我的这一份情感与执著,可是现在(当时)的人们都不理解(惘然),怎可希冀将来?这样解释,同样反映了心理上期待追忆和岂待””追忆的矛盾,只是由乐观变为悲观罢了。
综观全诗,诗人既以五十弦瑟自喻,又以啼血杜鹊、沧海遗珠和蓝回美玉自比。这些意象都是悲与美的统一:被放逐被遗弃被埋没是悲,春心不变珠光映辉美玉生烟是美。这三个意象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和高尚人格的抉择、追求与坚守:杜鹊的意象侧重于从生至死乃至死后始终坚持不渝,明珠的意象侧重于暗夜生辉,给世界以光明,美玉的意象侧重于地底放热,给世界以温暖。结尾感叹自己不仅不为世用,甚至不为世识,只能寄望于后世通过读诗来追忆。一一待字为全篇之“诗眼”。解读《锦瑟》,只要把握了首联的一个思字和尾联的一个待字,诗的本旨就豁然开朗了。
又:《锦瑟》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锦瑟》在李义山诗集中,被人排在编年诗之末位,可见是他晚年之作。然而,在他本人晚年编定的《玉模生诗集》中,却又被置诸卷首。这种特殊的排列,为我们提供了特殊的信息:《锦瑟》一诗是李商隐一生创作与追求的总结,也是读解《玉溪生诗集》的一把钥匙。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陕西省商县西南有座商山,形势险峻,风景秀美。据传,秦朝末年,有高士东园公、期里、夏黄公、缔里季四人避乱入山隐居,时人尊称他们为商山四陪。汉高祖刘邦听说他们德高望重,多次派人携带重礼,想聘请他们进京做官,以辅佐朝政,但被婉辞拒绝。他们宁肯过清贫而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表明志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哗哗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李商隐的名与字(义山)不能不说与商山四隐的典故相关,因而商山四皓的为人也就不能不影响李商隐的人生,玉溪生之号就说明了这一点。且自《诗经•关雕》、屈原《离骚》以香草美人喻君子雅丽人格以来,以香草美人喻君臣之义在汉赋、唐诗、宋词乃至明清小说中都有重要表现,成为中国文学的传统。以此而言,李商隐的爱情诗,尤其是那些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几乎无一不隐寓其志,暗守其义,因而都不妨当作言志诗来读。
李商隐曾在《祭外舅王茂元文》中说植玉求归,己轻于旧日;泣珠报惠,宁尽于兹辰?据《长安志》记载兰田山在长安县东南子之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李商隐及第前,曾在玉阳山修仙习业,著有《玉山》一首。该诗的开头二句说:玉山高与阅风齐,王水清流不贮泥。李商隐以玉溪生为号,正是以兰田玉之高洁白策自爱的警铭。据《太平御览•珍宝部二•珠下》引张华《博物志》“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予主人。”唐人李顺还有一首《鼓人歌》吟咏其事:“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轻绡文彩不可识,夜皮澄波连月色。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始知万族无不有,百尺深泉架户脯。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李商隐既把自己比作泣珠之做人,种玉之农夫;那么,再进一步,珠、玉也可就以比喻李商隐的诗作了。人为玉溪所生,则具珠玉之质,而具珠玉之质之人,所吐之诗亦当为珠为玉。两喻可通。珠玉既喻其人,亦喻其诗:可碎而不可污其贞洁,可埋而不可掩其精光。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锦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锦瑟》教学设计
导入:播放徐小凤《无题》歌,带学生进入李商隐的世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大家很熟悉的诗句吧?小学就学过。是哪位诗人的呢?
嗯,就是李商隐。
那我们今天呢,将继续走进李商隐的诗情世界,学习李商隐的《锦瑟》。
初闻诗声
过渡:首先呢,请大家齐读《锦瑟》一遍。
生读1
我:我感觉,大家刚才不是在读诗,只是在读一串连在一起的字词而已。硬邦邦的。我们上学期说过,读诗歌要带入情感。现在,给大家十秒钟酝酿一下情感,找找锦瑟带给你的情感体验再读一遍诗歌。
生读2
我:好,刚才读的感觉跟第一遍不太一样了。那我想问问,这一遍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的呢?
生答
我:好。有了自己的感情初步感知了《锦瑟》。接着,我们再来听读一遍《锦瑟》,同时找出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划下来。
品赏诗情
过渡:刚才初闻诗声,大家对锦瑟这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了一份感性上的认识——伤感、迷惘。但是,就像老师最近强调的,你有了这种感性上的认识,这份感觉作者是如何传达给你的呢?这是需要我们细品诗歌才能找得到的诗歌的魅力。下面,我们将细细来品赏诗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有哪些同学是喜欢这一联的呢?请你来我们说一说这一句作者在说什么呀?给我们翻译一下看看。
生译:
我:我们知道,瑟是一种乐器,这里用的是锦瑟。那我想问问,这个锦字反映出锦瑟有什么特点?——美丽。
好,作者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但是大家再看看关于锦瑟的传说,锦瑟有五十根弦吗?
——没有,只有25根。五十根的瑟所奏出来的音乐太凄惨了。
但是,作者在这里还是说锦瑟有五十弦,说明这个锦瑟除了美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音乐十分哀伤。
过渡:对于美丽的锦瑟,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能反映出来?
——无端。反映出作者对锦瑟的幽怨。他为什么怨锦瑟呢?
——因为锦瑟让他想起了华年。
问:华年的华是什么意思?
——恩。锦瑟让他想起了年轻时候美好的年华岁月。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开头有点儿像我们最近刚学过的一篇散文啊?
——《故乡的榕树》。恩。对!都是由某物引发自己的追忆。这种表达情感的方法,我们说过,叫什么?——缘物生情。
过渡:缘物生情。咦?但是我有点困惑呢。锦瑟既是美丽的,又是携着哀伤的;那作者由它想到的是美好的华年。按说听着悲伤的音乐,更应让人引发的是悲伤的思绪啊。好!那我们接着往下赏析,作者写的这份美好岁月里充斥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颔联和颈联。
生读
——问:好,这四句呢,作者化用了很多典故。在理解上可能给大家带来难度。我们先不管它在讲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品品作者通过典故的化用,品品这其中传达出了怎样的感情?
刚才有喜欢这两联的同学没有?我们请他来给咱们先赏析赏析。
生赏析。
——我:结合学生的回答来提示。大家看看庄生梦蝶这个故事,本来讲的是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了,不知道是自己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李商隐化用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变化?
——作者用了一个迷字,庄子迷恋这个梦,说明这个梦怎样?
——说明这个梦美好。但是,大家看看还有一个字,“晓”。晓是什么时候?
——快天亮的时候。快天亮了,说明梦怎样呢?
——马上就要破了。嗯!说明这份迷恋蝴蝶的美梦马上就要破了,这个美好的梦十分短暂。
好,那下一句,我们再来看看“望帝化为杜鹃”这个典故。
这里李商隐也有一些改动。原典故本来说的是望帝思念故国而化杜鹃。但是作者在这里却说托给杜鹃的是什么?
——是“春心”。嗯。那什么是春心呢?春心有什么特点呢?——美好。
恩。美好的。但是这份美好如何呢?望帝死了,带着春心死了。美好怎样啊?
——美好幻灭了,只能来世托给杜鹃了。
好,我们再往下读,看看颈联。颈联颔联,这两句如果不看典故的化,很像是写景。刚才说喜欢颈联的同学。你结合这两句的意象,来给我们赏析一下,颈联的文字传达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答。
——我:好。刚才同学赏析了。沧海月明这幅景给人怎样的感受?——冷凝、明净、皎洁
但是,沧海月明、美景之下,却又有鲛人泣泪的场景。泪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伤感。
美好与伤感共同杂糅在月明之下。
同样的,我们来看看蓝田日暖玉生烟。大家看了典故,蓝天是我国陕西的一座山,盛产玉。蓝天山,风和日丽、阳光普照,从色调上看,带给人怎样的感受呢——温暖。这幅场景也让人觉得很美。
但是,这幅美景之下,又有玉气生烟的图画夹杂其中。烟给大家怎样的感受?——飘渺。
蓝天日暖的美好景致下,仍会让人觉得有飘渺之感。
大家看看这两句,一冷一暖、一沧海一蓝天、一月明一日照,都有良辰美景的美好;但是,同时却充斥着泪、飘着些许烟,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丝伤感、一丝飘渺迷惘之感。
所以,我们综述这四句。作者用了四个典故,借典传情。传出了怎样的情呢?
作者所思起的美好年华,始终夹杂着一丝伤惘。
所以,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三联。作者以美丽而哀伤的锦瑟,追思年华,而追思的这些年华呢,有美好,也常伴这哀伤。要写年华之前,先写与之有类似特点的锦瑟。这叫什么写作方法呢?上学期在《诗经》中学过的,《氓》;还有学过的《孔雀东南飞》。——托物起兴。
好,作者追忆完了年华,回到现实,有怎样的感慨呢?我们看看最后一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很多同学估计都喜欢这一句。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来赏析一下。
赏析点:惘然:失意、怅惘、惆怅伤感。
此情,是什么情呢?就是上文回忆的华年岁月里那种一直存在的既美好、又让人伤感的情感。
——问: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作者的华年里一直存有这种感情呢?赏析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有疑问。那我们就要由诗来读人了,李商隐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有哪些隐伤才让他写出了这样既美好又伤感的诗句呢?当然,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家说法不一。这里呢,提供几种比较常见的解说:
但是,不管大家是否知道李商隐的隐伤到底是什么,都影响不了大家对这首诗的喜爱。因为这首诗传出来的这份又美好又伤感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我们都有过类似的情感。虽然是在不同的年代、是不一样的人、又不一样的经历,但是,共通的这份让然惆怅伤感的情感,是我们共有的心灵感受。而李商隐的诗之所以美,正在于他把这份情感传达了出来,所以,他的诗能够情传千载,不管读得懂的读不懂的,都对他的诗有种莫名的喜欢。
至于这份朦胧的感情后面,埋葬了怎样的历史和经历,如果大家好奇,那么,时间交给大家了,你们可以自己上网查阅,找找李商隐背后的故事。结合他的经历,围绕这种情感,谈谈独属于你的理解。把你的解读写在读书笔记本上,我们交流交流。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207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