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课标的"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有一项具体内容:"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而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用来说明这一内容的最好实例之一。其具体的学习目标是:
1.能够说出动物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2.能够辨别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指出它们的拮抗作用,以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3.认识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方法,加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同时,学生也了解血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糖尿病。另外,通过高中生物模块1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糖类的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有了以上基础,学生对高中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在理解上应该没有困难。
但初中的内容毕竟较为简单。而事实上血糖的平衡不仅需要胰岛素的调节,还需要胰高血糖素等其他激素共同配合,相互协调。同时,神经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是高中教学中必须深化的。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33256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2012届高考生物教材复习:血糖的调节”,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选修本
第3课时血糖的调节
知识精华
1、来源与去向:氧化分解
肠道吸收合成糖元
肝糖元分解血糖(80-120mg/dl)转化脂肪
非糖物质转化某些氨基酸
2、调节
直接调节:+肝糖元分解
胰岛B细胞血糖升高促进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素
血糖分解胰高血糖素
促合成糖元
进转变为脂肪++
肝糖元分解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间接调节:
血糖降低→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血糖含量升高
某区域→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血糖降低→下丘脑某区域→胰岛B细胞→胰岛素→血糖含量降低
肾小管对血糖的重吸收
题例领悟
例1:人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降低的物质是:
A、糖元B、氨基酸C、血糖D、脂肪
解析:一般情况下,糖类可为细胞提供70%的能量,其次是脂肪,在长期饥饿状态下,蛋白质也可作为能源物质。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质是血糖,在血糖低于80—120mg/dl时,肝糖元才会分解成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答案:C
例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2003年高考题)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解析: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增加。则胰岛素分泌自己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答案:D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胰岛素是由分泌的。()
A、胰腺B、胰岛细胞C、胰岛B细胞D、胰岛A细胞
2、下列物质口服后不会失去原有作用的是:()
A、维生素B、胰岛素C、抗利尿素D、胰高血糖素
3、下列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特征是:()
A、多尿、多渴、多饮B、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C、饮食增加,体重减轻。D、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发生障碍。()
4、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原因:()
A、每天通过饮食及时补充糖类。B、依靠糖类与脂肪、蛋白质相互转化。
C、血糖浓度高时转变为肝糖元储存。D、肾小管的重吸收。
5、班氏糖试剂与糖尿病人的尿液混合后,隔水加热煮沸1-2分钟后呈现的颜色是:()
A、浅蓝B、棕色C、深棕色D、砖红
6、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B、既能减少血糖的来源,又能增加血糖的去路。
C、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二、简答题:
1、某人多人来多饮、多尿,容易饥饿而多食,且日渐消瘦,经检查为糖尿,另作一实验检查:早晨空腹测血糖,接着一次口服葡萄糖100克,然后每隔一定时间测血糖含量,与正常人标准比较,做曲线如下图所示:
150A
100B
50
1)图中表示该病人血糖变化的曲线是。
2)B曲线在1~2小时时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此时,肝糖元含量应该;3~4小时间基本稳定而略有提高,此时,肝糖元的含量应该。
1)A曲线在1~2小时间仍然上升,与B相比,此间肝糖元合成量应明显
。2~4小时间A曲线有所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
4)病人原尿中葡萄糖含量与血浆相比应该,原因是。
5)分析病人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的原因。
自我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D;4、A;5、D;6、C
二、简答题
1、A2、胰岛素分泌增加增加减少
3、减少肾脏排出
4、相同肾小球滤过作用不能阻止葡萄糖分子从血浆进入肾小囊腔
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___________,使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这时,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一方面产生_________并传至_________,通过产生___________来直接调节水的___________;一方面由______________分泌,并且_____________释放的_____________增加,从而促进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______________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______________趋向于恢复正常。当人体受到寒冷等刺激时,下丘脑会分泌____________,促使垂体分泌____________,进而促使甲状腺增加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范围广
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传送的
4.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下丘脑和上丘脑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大脑皮层D.上丘脑和下丘脑
5.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觉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
6.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7.在动物的行为中,与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越发达的动物,其行为的表现也就越复杂
B.在动物的行为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
C.激素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D.大脑皮层越发达的动物,其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8.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
A.汗腺B.肾C.大肠D.肺
9.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下丘脑
C.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下丘脑、大脑皮层
10.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1.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12.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是
A.只有神经调节B.只有体液调节
C.主要是神经调节D.主要是体液调节
13.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皮肤的血流量增多②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③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④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下图是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①~⑦的变化原因或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2)由③引起的行为变化是通过主动饮水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产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方式分别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调节。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教学
目标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教方学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教
材
分
析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程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复习一下前两节的相关内容。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
3、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1: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的。前者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后者要稍慢一些。
3: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激素在内分泌腺细胞中合成以后,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到体液中,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点。
它们的作用途径不同,神经调节通过的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途径是体液的运输。
它们的反应速度不同,神经调节速度快,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神经调节范围局限,体液调节范围广泛。
它们的作用时间不同,神经调节延续时间短,体液调节延续时间长。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
教学过
程人体内的代谢反应是酶促反应,而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能力。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就能稳定的进行,大大提高的人适应变化中的环境的能力。
体温的恒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三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在这个实例中,首先起作用的是下丘脑的体温感受器,它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部分,分泌相关激素的内分泌腺就相当于效应器。所以,这个实例中体液体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产热和散热的控制。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同时也会使尿量增加。这属于体液调节。
2: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另外也会使尿量减少。
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请同学比较分析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问题探讨:
1、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
2、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生1: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但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在这种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
生2:人由于紧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肾上腺、垂体等一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就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A.电荷B.局部电场C.局部电流D.电势
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完成的
A.突触B.突触小体C.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
3.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的数目D.效应器的兴奋性
4.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5.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
A.感受器B.效应器C.感受器和效应器D.协调中枢
6.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神经纤维兴奋时产生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D.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
7.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言语C.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D.下丘脑
8.人体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通过突触实现。下列对这种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变成电信号
C.突触处兴奋是能单向传递的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兴奋是同步的,没有延搁
9.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灰质B.白质C.神经元D.轴突
10.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CACCCCBDCB
作
业
教
学
后
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7071.html
更多